基于MR16的小型通用工业变频器研制

合集下载

无高频变换通用变频器[实用新型专利]

无高频变换通用变频器[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名称:无高频变换通用变频器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郁百超
申请号:CN201020145045.5申请日:20100329
公开号:CN201947174U
公开日:
20110824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一种通用变频器,整机由电压切割级(1)、电压补偿级(2)和换向级(3)依次串联而成。

无高频变换通用频器采用电压切割和电压补偿的方法,实现电压和频率变换,取代传统通用变频器中的SPWM控制技术。

该方法只对电压波形本身进行操作,除辅助电源外,不包括任何高频功率变换。

电压切割是保留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的共同部份,切去输入电压波形中的多余部份,电压补偿是补足输出电压波形中缺少的部份,使得输出电压是完整的正弦波。

该变频器电路简单,主功率器件工作在工频范围,整机开关损耗和射频干扰都降至极低,平均无故障时间大大增加,既节能环保,又安全可靠。

申请人:郁百超
地址:430077 湖北省武汉市徐东大街湖北电力大厦电力信息通讯公司退休办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一种新颖、直观的变频器的设计与制作

一种新颖、直观的变频器的设计与制作

电路 回路 频 率 发 生 变 化 时各 种 元 器 件 的 特 性 关
系。
究其原因, 主要 是 现在 实 验 室 所 使 用 的普 通 电源 的输 出频 率都 是 以市 电 为基 准 , 般 只能 改 一
变 电压 、 电流 , 能 改变频 率 。而 市场 上 出售 的变 不
图 1 利 用 换 问 器 制 作 的 变频 器

种 新颖 、 直观的变频器 的设计 与制作
机 的转 速 可 以实 现 大 范 围 的可 调 频 率 , 可 进行 又
定量 分析 。

和线 圈 的 电 感 L有 关 。 而 以 前 在 实 验 中 很 难 演
示容抗( 或感 抗 ) 回路交 流 电频 率之 间的特 性关 跟 系 , 过 以上 设计 与 制作 的 变频 器就 可 实现 电容 、 通
图 2 电容、 电感特性演示电路
又 经济 实 用 , 这样 就 可 提 供 设 备 使 学 生 能 单 独 进
行 自主研 究 与开 发 。 电路 包含 电 阻 、 电容 及 电 感 特 性 与频 率 之 间
2 创新设 计与制作
简单 实用 、 结构 巧妙 的实验 装置 , 特别 适 合研究 与
频 率有 关 的元 器件 特性 , 能很 好地 在课 堂上 、 并 课 外活 动和 科普 工作 中演 示 与应用 。
可实 现变 频 的新 颖 仪 器 , 虑 在 交流 小 电动 机 的 考
转 轴 装上 自制 的 交 直 流 发 电机 使 用 的 电流 换 向 器, 即在换 向器 中间原 直流 电输 出位置 接 上 电刷 , 接人 直流 电源 ; 换 向器 两 端 原交 流 电输 出位 置 在
这种通 过 电动 机 的停 止 与 转 动状 态 , 在 实 可

基于ATmega16的便携式机车信号发生器的研制

基于ATmega16的便携式机车信号发生器的研制

入 输 出等 功 能模 块 , 形成 一 套 完善 的 系统 ,能 够 独 立 ,精 确 模 拟 机 车速 度 信 号 , 并 能 方便 ,有 效 , 可 靠 的检 测 出机
车 速 度 信 号 相 关 的 线路 状 况 ,本 文 详 细 叙 述 了该 信 号 发 生 器的 研 发 方 案 、 系统 构 成 和 主要 功 能特 点 , 并介 绍 了其 现 场 使 用情 况 。 关 键 词 :A T me g a 1 6 ;速度 信 号发 生 器 ;故 障诊 断 ;控 制 系统 中图分 类号 :T N 8 3 文献 标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 6 7 4 — 6 2 3 6 ( 2 0 1 4 ) 0 5 — 0 1 1 5 — 0 3
d e t e c t i o n o f l o c o mo t i v e s p e e d s i g n a l r e l a t e d t o t h e l i n e s t a t u s ,t h i s p a p e r d e s c r i b e d i n d e t a i l t h e s i g n a l g e n e r a t o r d e v e l o p me n t s c h e me , s y s t e m s t r u c t u r e a n d ma i n f u n c t i o n s , a n d i n t r o d u c e s t h e f i e l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 Ke y wo r ds : ATme g a 1 6 ; s p e e d s i g n a l g e n e r a t o r ; f a u l t d i a g n o s i s ; c o n t r o l s y s t e m

超小型高性价比通用工业变频器

超小型高性价比通用工业变频器

P c总 线的性能 却要每三 年才能提 高 站等应用 中。P I C 总线最初 旨在 作为 标准解决 了与P I C 类型的总线相 关的

倍 。 明显 , 是无法仅仅通过继 在 P 很 这 c机 中替 代 IA总线的 局部 芯片 一些问题 。 件实现的错误检测 和恢 S 硬
续提 高 C U 速度来克服 的 巨大性 能 至芯片互连标 准 , P 但最终 却演化成为 复有助于提高 可靠性 , 用没有 中央 采

种 新 的 系 统 互 连 技 术 来 将 CP 的 形 式 广 泛 用 在嵌 入 式 应 用 中 。 然 而 , U
中 , 送 方 发 送 的时 钟 和 数 据 需 要 经 发
性 能 转 换 为 系 统 性 能 。 去 几 年 中为 过
P I C 由于 受到 集 中 仲 裁 式 结 构 的 内在 过 电路 板 上 不 同 的 布 线 线 路 , 要 求 但
缺 口 。 现 在 处 理 器 速 度 已 经 达 到 在 服务 器 、 信 系统 中应 用 最 为 广 泛 仲裁 的模 式 则 提 高 了效 率 、 吐 能 力 通 吞
2 z GH ,并将很快 达到 1GH ,需要 的I 0 z / O连接标 准 , 至以 C m atC 和可扩 展能力 。 甚 o pc I P 然而 ,在源同步设计


内和部宽性 合连器 设的接 。 以更速应对 耦另个在板问是些 部外度和 及高带用 、接( 计题这标 一潜与外连) 的 等
能 的 要 求 。 使是 未 来 准 中采 用 了较 多 的 引脚 。 即 电路 板 上 的
运 行在最大 6 MH 速 引脚越 多 , 6 z 管理通道与通 道间的失真
口土 J l股 日 E刀 及 口 J靠 任 " lJ 坝 同 时 到 1三 收 万 , 葸 味 看 E l必 z俄 运

FOC死区补偿实现

FOC死区补偿实现

1 引言目前,小功率通用或专用变频器以及交流变频家电产品大多采用典型的交-直-交电压型逆变器(vsi)结构,逆变实现一般采用双极性pwm 调制技术,即在同一逆变桥臂上、下2个开关管施加互补的触发信号。

由于开关管自身的特性:开通和关断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且关断时间比开通时间要长。

因此,若按照理想的触发信号控制开关管的开通和关断,就可能导致同一桥臂的2个开关管直通而损坏开关器件。

为了防止这种直通现象的发生,必须在它们开通和关断之间插入一定延时的时间,这个延时时间就称为死区。

死区时间内2个开关管都处于关断状态,负载电流通过反并联二极管续流,负载电压不受开关管控制,由此造成负载电压波形发生畸变,逆变器的平均输出电压降低,并产生与死区时间以及调制比成正比的3,5,7,…次谐波分量,进而影响到电动机的输入电流和运行质量。

当逆变器工作在低输出频率、开关频率较高和负载感性很弱时这种影响相当严重[1,2]。

为此,需要对死区的影响进行补偿,以提高变频器的输出性能和改善电动机的运行工况。

常用的补偿方法有电流反馈型和电压反馈型,也有单边补偿与双边补偿、纯硬件补偿与硬件软件结合补偿等具体手段,但其工作原理相似,都是产生一个与死区引起的误差波形反向的波形,以抵消死区的作用[3,10]。

motorola公司推出的电动机专用控制芯片mr16内部集成了专门的死区补偿硬件电路,只需要简单的外围电流极性检测和简单的软件编程就可以实现可靠的死区补偿[11]。

2 死区补偿原理分析2.1死区对输出电压的影响在理想情况下,功率开关管开通和关断都是瞬时完成,不存在开通和关断时间,因而也就不存在死区时间。

但实际情况是功率开关管并非理想开关,而且关断时间比开通时间要长。

为了使功率开关管工作安全,在其开通之前插入死区td,即让该桥臂的2个开关管在td时间内都处于关断状态。

由于死区时间td的存在,使得功率开关管的导通时间缩短,引起pwm脉冲宽度和电位的丢失,进而影响到逆变器输出的平均电压。

某型导引头小型化频率综合器的研制

某型导引头小型化频率综合器的研制


要 :频 率 源是现 代 通讯 系统 必不 可 少的 关键 电路 ,是 决 定 电子 系统性 能 的关键 设 备 。 雷
达 、电子对 抗 、通 讯等技 术 的迅猛发 展 ,对频 率 源提 出 了越 来越 高的要 求 。文 中论述 了一种 小型化 雷达 导 引头用频 率综合 器 的设 计和 实现 。在 方案论证 中对 各项指 标做 了细致的分 析 ,
( i nE et ncE g er gR sac s tt, i n 7 0 0 ) X lcr i n i ei eerhI tue X 1 10 a o n n ni a
Ab t a t As t e k y c mp n n f t e mo e n c mmu ia in s se , e u n y s u c s t e e s n il c ru t sr c : h e o o e t o h d r o n c t y tm f q e c o r e i h se t ic i o r a s wh c e i e h efr n e o h y t m.Du o t e r p d d v l p n f r d r ee to i o n e me s r , ih d c d s t e p ro ma c f t e s se e t h a i e e o me t o a a , lc rn c c u tr a u e c mmu i ain,h e n n h g — e o ma c r q e c y t e ie r r e t h sp p ri t d c s a d sg o nc t o t e d ma d o ih p r r n efe u n y s nh s ri mo e u g n . i a e nr u e e in f z s T o a d ra iain o n au efe u n y s n h sz ru e o a a e k r I h e i n s h me b a eu n lss te n e l t f z o mi it r r q e c y t e ie s d f rr d rs e e . n te d sg c e , y c r f l ay i h a v ro s i dc t r ft e d sg e s r h e sb l y o i d sg . h a u e e u t o e f q e c y t e i r ai u n i aos o e in, n u e t e fa i i t ft s e i nT e me s r d r s l ft e u n y s n h sz h i h s h r e p o e t e s se h v ih p roma c . r v h y t m a e a h g e r n e f

Microwave oscillator

Microwave oscillator

专利名称:Microwave oscillator发明人:Mizumura, Motoo,Wada, Kenzo申请号:EP84102852.5申请日:19840315公开号:EP0121824A1公开日:19841017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专利附图:摘要:The microwave oscillator (40) comprises a substrate (44) made of a material having a high dielectric constant which is mounted on a bottom wall (42a) of ahermetically sealed metal chassis (42), while carrying thereon a microwave active element chip (46) and a dielectric resonator (48). A threaded hole (76) extends throughout the bottom wall (42a) of the chassis (42) from the outside to the inside in alignment with the position of the dielectric resonator (48) on the substrate (44). A metal screw (78) is engaged in the threaded hole (76) from outside the chassis (42). The screw (78) may be turned to vary the distance between it and the dielectric resonator (48) to adjust the oscillation frequency. The oscillator (40) insures reliability of the microwave activeelement chip (46) installed therein, and the oscillation frequency can be adjusted easilyand accurately even after hermetic isolation.申请人:NEC CORPORATION地址:7-1, Shiba 5-chome Minato-ku Tokyo JP 国籍:JP代理机构:VOSSIUS & PARTNER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基于MC68HC908MR16数字化控制的不间断电源系统

基于MC68HC908MR16数字化控制的不间断电源系统

基于MC68HC908MR16数字化控制的不间断电源系统
任祖德; 苏建徽
【期刊名称】《《电源技术应用》》
【年(卷),期】2004(28)10
【摘要】介绍了一种基于 MR16单片机控制的后备式 UPS 系统。

采用数字化控制技术实现了逆变器输出电压与电网电压锁相同步,能迅速识别电网故障并进行相应的切换控制,切换过程基本对负载正常工作没有影响。

【总页数】5页(P613-617)
【作者】任祖德; 苏建徽
【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能源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464
【相关文献】
1.浅谈基于数据应用的不间断电源系统 [J], 张未英
2.基于MC68HC908MR16单片机的变频空调控制器的研究 [J], 刘永;干练
3.基于MC68HC908MR16的逆变器死区补偿技术 [J], 陈辉;盂祥瑞;雷淮刚;苗海亮;杨喜军
4.基于MC68HC908MR16的数字式光伏水泵系统控制器设计 [J], 周玉柱;苏建徽;茆美琴
5.基于STM32的单相在线式不间断电源系统 [J], 张西晨;金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e wo d :n e e /mir. o t l r wi h f n t n y r s iv r r t co c nr l ;s t u c i oe c o
l 引 言
目前 . 小功 率变 频调速 在其 应 用领域 . 其是 在 尤
统采用共地方案.主回路采用单电源智能功率模块
维普资讯
第4 2卷 第 1 期
20 0 8年 1月
电 力 电子 技 术
P w rElcr n c o e e t is o
Vo. 2.N . 1 4 o1
Jn ay 2 0 a ur,0 8
基于 MR 6 1 的小型通用工业变频器研制
的一种 高性价 比小功率通用变频器产品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法 ; 最后给 出 了这种工业变 频器 的几种 实际应用举例 ,
并且提供 了部分实验结果和变 频器外型尺 寸。
关t词: 变频器 , 微控 制器 ;开关函数
中圈 分 类 号 :M 7 T 73 文 献 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00 10 20 ) 10 6 - 3 10 — 0 X(0 8 0 — 0 6 0
k r e o tolr ic u i g i a d r n o t r e in . i al s me t pc r c ia p l ain r ie a l e n lc n r l ld n sh r wa e a d s f e n t wae d sg s n l o y i a p a t la p i t sa e g v n, swel F y, l c c o a h x e me t l s l u ul ep c u e s t e e p r n a u t a d o t n it r . i e r s i
Ge e a n u ty I v re t u e .m al u l e n r l d sr n e tr wi S p rs l O t n I h - i a d Hih P ro m a c .o tRa i n g e f r n ec s t - o
L U . ig. I Xur n .CHE S e gq a HU u —h n u 一 N h n — u n ,Z J ns e g
心部 分 是逆 变 .而 实现 逆 变 的 P WM 脉 冲 驱动 信 号
由微 控制 器 6 H 98 8 C 0 MRll空 完成 。 1 小功率变频器在硬件设 计上应采用高性能低成本 8 位微控制器代替价格较 高的 1 位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 . 6 并采用非隔离驱 动方式:在控制算法上应采用更加通用的开关函数 法. 这样才会更有市场。在此 , 探讨了采用 M 1 R 6高 性能 M U 非隔离驱动方式与开关 函数控制方法的 C、
3c E crn sTcnl ru o3 eerhI iu . ul 4 0 4 ^ a .^M t i eh o Go pN .4R sa n i t G in5 10 。c i ) oc o g y c ste i n
AbtatA 8bt cocn l rMC 8 C 0 MR1 ( 1 )ddct o oo oi ot l n eeoe yMO src : -imi -o t l 6 H 9 8 r o r e 6 MR 6 e i e f m tr t ncnr ddvlpdb — ad r m o o a
(. u i Eet ncS i c n ehooyU i rt,G  ̄n5 10 , hn ; 1 dn l r i ce ea dTc nl nv s y u i 4 04 C ia G co n g ei
ZG inc }g eop c eh l . ul 4 0 4 C ia ul 0eeo rsaeT cn o G in5 10 。 h ; i } fA o g y i n
刘 旭 明 一 ,陈胜 权 .祝 军 生
(准 林 电子科技大学 , 1 广西 桂林 5 10 : . 4 0 4 2桂林航天工业 高等专科学校 , 广西 桂林
5 10 ) 4 04
5 10 : 4 0 4
3中国 电 子科技 集 团公 司 第 三 十 四研 究所 .广 西 桂 林 .
摘要 : 8位微控制器 M 6 H 9 8 1 ( 6 为 MO O O A电动机运动控制专用 : C 8 C 0 MR 6 MR1 ) T RL 介绍 了以 MR 6为核心控制 器 1
T R L a nr ue .ute, o —o e eea id s  ̄i e e a l ec bdjs e poigMR 6a e OO A w gi o cdF r ral pw rgn rln ut n r r sas dsr e ut m l n 1 st td h w  ̄ vt w o i y h
(P , 制 回 路 以 MR1 IM)控 6为 核 心控 制 芯 片 . 得 整 使
采用几千瓦以下的变频器场合. 存在下述特点 : ①应 用场合广泛 , 市场 需求大 . 前景十分可观 ; ②一般调 速精度要求不高. 可以采用容易实现 的转矩, 转差补 偿 算法 .也 可 以采用 复杂 的矢量 或直 接转 矩控 制算 法. 但通常都需要采用高端处理器 : ③大都使用价格 较高的 l 位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 . 6 而且采取全隔 离硬件设计. 变频器价格比较高 : ④变频算法一般采 用传 统 的 S WM 和分 扇 区 处理 的 S P P V WM 方 法 。 它
们 在变 频理解 和程 序编 制方 面存在 一些 缺憾 .影 响
个系统设计结构简洁 . 性能提高 , 成本达到最低。
21 功 率 电路设计 . 变频器 功 率 电路采 用 典型 的 A / CA C D / C电压型
功率 变换 结构 。 1示 出其 结构 图 。 图 功率 级 回路 的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