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书写方式中的修身与养生思想

合集下载

书法,养生的秘诀

书法,养生的秘诀

书法,养生的秘诀书法,是一门高尚的艺术,是中国文化四大国粹之一(其他为琴、棋、画)。

它是藉助于汉字的书写,以表达作者精神美的艺术。

汉代蔡邕《笔论》中讲:“书者,散也。

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

”唐代张怀璀《文字论》曰:“文则数言见其意,书则一字见其心。

”书法不仅以改变气质、陶冶性情为目的,还具有延年益寿的保健作用。

比如,唐朝有个和尚皎然,曾作诗:“浊酒不饮嫌昏沉,欲玩草书开我襟。

”道出了书法有排解郁闷、忧愁,使人昂扬向上的作用。

古往今来,人们把写毛笔字与健身长寿联系在一起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

习字是脑力劳动,它可以锻炼人的思维能力;同时也是轻体力劳动,它几乎需要周身活动。

因此习字被许多人比喻为练“气功”。

毛泽东说过:学习书法能“休养脑筋,转移精力,增进健康。

”陈毅也曾说过:“书法系艺术劳动,亦系体力劳动。

”实践证明,练习书法不仅要展纸挥毫泼墨,还要用心用神用气。

每日临池握笔,开卷书写,必然端坐凝视,专心致志。

写字时头正、肩松、身直、臂开、足安;执笔则指实、掌虚、掌竖、腕平、肘起。

一身之力由腰部而渐次过渡到肩――肘――腕――掌,最后贯注到五指,运行于毫端。

古人云:“力发乎腰”,“务使通身之力奔赴腕下”,就是指此而言。

练字看上去只是手在动,其实全身的气血都在运行,书写者绝虑凝神,心正气和,身安意闲,血脉通畅,完全进入了“练功”的境地。

《心术篇》云:书者,抒也,散也,抒胸中之气,散心中郁也。

故书家每每得以无疾而寿。

长年累月坚持不懈地学习书法是养生强身之妙法。

自古书家多长寿,亦人所共知。

医学专家研究得出可使人长寿的二十种职业中,书法名列榜首。

我们从以下古今书法家寿龄中不难看出,习书对人的健身益处。

隋唐之际的虞世南终年80岁,唐代的颜真卿被害时79岁,柳公权享寿88岁,明代文征明去世时90岁,董其昌活到82岁。

清代俞樾86岁时,为江苏巡抚手书唐代张继《枫桥夜泊》诗,此书一刻碑,拓片便广为流传。

百岁以上的有朱屺瞻、苏局仙、孙墨佛。

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看书法养生

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看书法养生
的变化。就宏观而论,一张白纸,无所谓阴阳。而纸上一旦着笔
落墨,即有阴阳的问题,故此,刘熙载《艺概》日:“大凡沉著屈
郁,阴也;奇拔豪达,阳也。”8这说明书法作品从整体的艺术风 貌上即可显现出阴阳的基调。就微观而论,从用笔方面来说: 书写中各种线条形式,(虚实、动静、刚柔等)其中的虚、静、柔 为阴;实、动、刚为阳。执笔的松紧、运笔的提按,笔锋的中侧、 方圆;笔势的收放与擒纵;效果的肥瘦与滑涩;笔速的疾徐以 及线条的直曲,刚柔、枯润;墨色的浓淡对比等都体现了书家
索其机理,使之成为一门完整的书法养生学,为人类造福,将
疾。总之,只要能够明晰“天人相应”的道理,得其益、防其害,
便能达到养生之目的。 书法是自然的再现。张旭作书: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 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
是中国文化对社会的新贡献,让我们为人类更健康的明天共
长时间健康的学问。于是形成了中医养生学“天人相应”的观
织器官的衰老,使体力机能得到调整,从而促进血液循环和新
陈代谢。这三种传统文化思想在书法和养生之中的有机结合, 使得书法的健身和修身养性功能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积级
念。认为自然界是生命的源泉,要保持人的生命生生不息,就
必须适应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
明代张景岳所著《类经》认为:“人之疾病,或在表,或在
里,或为寒,或为热,或感到五运六气,或伤于脏腑经络。皆不本 是人的正常生理活动,然而七情过度,也会物极必反,导致人 体疾病发生甚至暴亡。人如果饮食过量或五昧过偏,也能损伤
肠胃,引起肌体代谢失衡而致病。理解了儒家的中庸思想和中
的和弦告诉人们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我们将面临许许多多
人生的沟壑。而<合唱>交响曲中的主题曲(欢乐颂>让听者觉 得它是那样的圣洁,仿佛欢乐女神在神的光环中着一袭白裙 飘然而至,将手中绿色的橄榄枝递与每位爱好和平的人,但我 听贝多芬的作品。总是能感觉到黑色的地壳深处喷出的橘红

书法的健康养生观

书法的健康养生观

书法的健康养生观中国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

是一门古老而又独特的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采。

从迄今考古文物发掘的情况判断为始于八千年前的中华黄河流域的古陶器文,再经由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在书写应用汉字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世界各民族文字中独一的、可以独立门类的书法艺术。

书法堪称中国的“第四宗教”,有着强烈的吸引力、仪式感和大众参与性,故五千多年来,各时期代表人物灿若星河,各放异彩!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

书法是中国古代极为普及的、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是人类文明的载体,是传承文明的工具,更是无言之诗,无图之画,无形之舞,无声之乐。

习字之时,能让人杂念顿消,洗尘净心,渐入佳境。

有人在研究爱好与寿命的关系时,发现书法家中寿星多,在人均寿命仅仅40余岁左右的古代,书法家长寿到80岁的有很多。

历史上高寿书法家如文征明活了90岁,唐代的草书圣手张旭活了89岁,在古代书法家中寿命最长的是和尚智永,活了100多岁,石涛活了96岁,八大山人朱耷活了80岁,清末善于写榜书的梁同书活了92岁。

另外,唐代的虞世南、欧阳询寿命分别是84岁、83岁,晚唐的柳公权活了88岁,清代的刘墉活了86岁。

清朝的康熙皇帝在总结前人的经验时言之:“善于书法者,具寿考而身强健”说明了习书法能起到修身养性、延年益寿的功效,有“寿自笔端来”之说。

唐太宗在《论笔诀》中说“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欧阳询也讲练书法时要“澄神定虑,端己正容”。

必须排除杂念、荣辱皆忘、全神贯注,达到入静专一的状态。

宋代诗人陆游说:“一笑玩笔砚,病体为之轻”。

朱德元帅在75岁时,右臂患有严重的酸麻疼痛之疾,打针服药,未见有效。

所以他就干脆坚持每天写大字,写时,有意识地悬肘运腕。

不久,终于治愈了右臂麻痛的毛病。

以后,再也没有复发。

第一届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舒同曾说过:“平时每天坚持写个把小时的字。

古代文人如何通过书法展现个人品味与修养

古代文人如何通过书法展现个人品味与修养

古代文人如何通过书法展现个人品味与修养古代文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者,他们的生活、思想、艺术等方面都充满了独特的魅力。

在诸多艺术形式中,书法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更是古代文人展现个人品味与修养的重要方式。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古代文人如何通过书法来展现他们的个人品味与修养。

书法与文人的关系在古代,书法不仅仅是文人们的一种技能,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和人生哲学的体现。

书法艺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甲骨文、金文时期,古人就已经开始用文字来记录历史、表达情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书法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艺术形式。

在这个过程中,古代文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通过书法来传承文化、弘扬道德、抒发情感,使得书法成为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艺术形式。

书法与个人品味的关系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与个人的品味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古代,文人们通过书法来展现自己的审美情趣、精神面貌和人生哲学。

他们精心研习各种书体,力求在笔法、墨色、结构、布局等方面达到最高境界。

在这个过程中,文人们不断锤炼自己的审美能力,使自己的书法作品更具艺术价值和观赏性。

1.笔法:笔法是书法艺术的核心,古代文人通过研究不同的笔法来展现自己的品味。

如王羲之的《兰亭序》中的笔法圆润、流畅,展现了他高雅的品味和超凡的书法造诣。

2.墨色:墨色是书法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古代文人通过调整墨色浓度、干湿程度来表现自己的品味。

如颜真卿的书法作品,以浓墨为主,显得庄重、沉稳,展现了其深厚的书法功底和独特的品味。

3.结构:结构是指书法作品的布局、字形、间架等方面,古代文人通过精心的结构设计来展现自己的品味。

如米芾的书法作品,结构紧凑、疏密有致,展现了他严谨的书法风格和独特的审美眼光。

4.布局:布局是指书法作品整体的空间分布,古代文人通过巧妙的布局来展现自己的品味。

如赵孟頫的书法作品,布局合理、和谐统一,展现了他高雅的品味和深厚的书法功底。

书法与个人修养的关系古代文人认为,书法是一种修身养性的过程。

中国书法美学与养生之道

中国书法美学与养生之道

中国书法美学与养生之道中国书法美学与养生之道书法的历史,源远流长,被誉为是“中国文化核心的千年艺术”。

它既实用又有艺术品质。

在内容上,它可以表达人的思想和情感;在形式上,它可以表现点、线的结构与力度之美。

所以有人说:书法是“无声之音”,是“纸上的舞蹈”;而书法有益于养生更是人所共知。

中国的书法历史悠久,有独特的美学特征,它凝聚了自然之灵气,它是美的创造,但其中最重要的是:书为心画——它是心灵的艺术。

自然里的一切,充满了生命运动的节奏;而古今的书法家们,不断从大自然中寻求灵感,创造书法之美,抒发心中情感。

形成了中国书法独特的美学特征。

中国的书法不仅实用,还有独特的艺术价值;而书法有益于养心,更是为古今人士所津津乐道。

那书法怎样有益于养生之道呢?我们该如何欣赏书法?该怎样理解它与养生之间的联系?中国的书法是一门非常有民族特色的艺术,也可以说书法就是汉字书写的艺术。

对汉字的书写在生活当中,主要是人们交流思想,它主要是实用的功能,但是在中国对于汉字的书写,可以从实用上升到一门独立的艺术,那么这个是我觉得体现了我们民族的一种创造和智慧。

中国的书法有很悠久的历史,从甲骨文算起,就是书法的萌芽吧,那么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在这样悠久的历史当中,形成了各种不同的书法流派,还有很多具有独特风格的书法家。

而且中国书法的发展呢,它和姊妹艺术关系特别密切,像音乐、舞蹈、绘画、建筑、工艺,这些都有很密切的联系。

有的就说是书法是无声之音,没有声音的音乐,还有的说书法是纸上的舞蹈,在纸上跳舞,龙飞凤舞,所以它是从姊妹艺术当中,吸取了非常丰富的养料。

特别是和文学的联系,不管是写诗也好,写文也好,和文学的这种密切的联系,更使得书法具有很深的意境。

很多过去著名的前辈的美学家,都认为书法在艺术当中,是属于高级的艺术。

从美学的角度来谈一谈我在学习书法当中的一些体会。

这里头我想有三点吧:第一点呢就是中国的书法,它是心灵的艺术。

过去古代书法里面就是心的轨迹,心画,话就是心里头流出来的线条,所以杰出的书法家,他写字都不是仅仅用手写,是同时用他的心在写,而且只有他是用心在写,他这个书法作品才具有很强的魅力,这也是我觉得中国书法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书法的修身与养性

书法的修身与养性

书法的修身与养性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通过书法的学习与实践,我们可以积淀内心的静谧与安宁,提高自身的品德素养。

本文将探讨书法对于修身与养性的影响,并逐步展开讨论。

一、尊崇传统,崇高的品格倍增中国书法源远流长,自古以来被视为高雅之艺,有着极高的文化地位。

通过学习书法,我们不仅能够尊崇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培养出一种崇高的品格。

书法正如古人所言:“书法无他,立字心境。

”在写字的过程中,我们要凝聚心神,将自己融入到传统文化中,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升华。

二、集中精神,培养专注力与耐心书法是一门需要高度集中精神的艺术,只有全神贯注地投入其中,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通过长时间的练习与专注,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专注力,更能养成耐心的品质。

在书法的实践过程中,我们需要反复临摹,慢慢揣摩每个字的笔画与结构,这样不断琢磨的过程培养了我们耐心面对困难的品质。

三、沉静心灵,追求内心的平和书法的练习需要我们保持一种平和宁静的心态,在不断临摹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自己融入书法艺术之中,与外界的干扰隔绝。

通过这种专注与冥想,我们的内心也变得更加平静与沉静。

就像古人所说:“书法要写静,心也要写静。

”只有在静谧中,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书法带给我们的修身与养性之道。

四、培养美的情操,提升审美能力书法是一门艺术,它不仅要求我们的字体工整,更需要我们在笔墨之间流露出一种美感。

通过书法的学习,我们可以培养自身的美的情操,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通过欣赏名家作品,我们可以学习到对于线条、形式、布局等方面的感悟,这样既能够在书法中融入自己的审美,也能够在生活中更好地欣赏与感受美的存在。

五、陶冶情操,增进情感交流书法是一门有感情表达的艺术形式,我们在书写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

通过书法的修炼,我们不仅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更可以增进与他人的情感交流。

通过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作品、欣赏他人的作品,我们可以建立起一种情感的纽带,激发出更多的共鸣与思考。

心善贵千金, 人勤生百福!书法

心善贵千金, 人勤生百福!书法

心善贵千金,人勤生百福,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书法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既是一种视觉艺术,又是一种文字艺术,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书法被视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代表着作者的人格魅力和情感表达,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本文将从心善贵千金、人勤生百福和书法艺术的关系三个方面来共享书法的美与魅力。

一、心善贵千金1.心善是一种内在修养心善是指内心善良、善于修身养性的品质。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心善受到高度的推崇,被看作是人格的基本素养。

而书法就是一种体现心善的艺术形式,它要求书法家心地纯正,情感真挚,才能在字里行间表现出来。

2.心善在书法创作中的体现在书法创作中,书法家要以善良的心态对待作品,用真挚的情感去书写每一个字,每一笔都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正能量。

从书法作品中,人们可以感受到书法家内心的善良和美好,这也是书法作品具有强大魅力的原因之一。

3.心善与书法的关系心善不仅是书法家创作的内在动力,更是书法艺术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书法作品通过对心灵的净化与超越,不仅能够提升个人的品格和修养,更能够传递正能量,激励人们向善行善,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能受益良多。

二、人勤生百福1.人勤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人勤是指勤奋努力、不断进取的品质。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人勤是受到极大尊重的,也被认为是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

而书法正是一种需要不懈努力与勤奋的艺术形式,只有在坚持不懈的练习中,才能取得成就。

2.人勤在书法创作中的体现在书法创作中,书法家需要付出大量的汗水和心血,进行刻苦的练习和不断的钻研,才能获得成功。

只有通过勤奋努力,才能在书法作品中表现出各种技法的精妙和情感的深刻。

3.人勤与书法的关系人勤与书法的关系是互相促进的。

书法艺术中的勤奋努力成就了优秀的书法作品,而书法作品也激励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勤勉与进取的态度。

书法作为一种文化传统,也是在教育人们努力进取的正能量,激发人们积极向上的心态,帮助人们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修身养生的意思

修身养生的意思

修身养生的意思
修身养生是指通过调整自己的心态、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以达到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理念之一,强调个体的自我塑造和全面的健康管理。

修身是指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修养,追求内在的素质改善和精神提升。

这包括塑造良好的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注重修炼自己的性格、情绪和行为,以及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等。

养生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运动、休息、保健等方法,维持身体健康和延缓衰老的过程。

它强调平衡的饮食结构、适度的运动锻炼、规律的作息时间、良好的心理状态等,以保持身体的机能正常运转和优化生活质量。

修身养生的本质是追求个体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并通过自我调整和管理来实现。

它不仅关注个体自身的幸福和健康,还注重与社会和谐相处,以及为他人、家庭和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修身养生旨在塑造一个完整、健康、有意义的人生,并融入到个体的日常生活中。

1/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