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差异及语言体现——论文

合集下载

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表现及原因论文优秀4篇

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表现及原因论文优秀4篇

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表现及原因论文优秀4篇一、文化的现代含义“文化”一词,对它的定义有好几十种,这说明文化这个概念的复杂性。

要对其内涵进行解释,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从文献的记载看,“文化”一词,在两千多年前就已出现,最初的意义是指古代帝王的文治和教化。

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一词是从日语借来的,日文译自拉丁文的 Cuhura,现在的英文是Culture。

“文化”这一术语,是19世纪中叶才在人类学著作中起用。

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的定义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习俗和任何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后来,美国的社会学家、文化人类学家进行了补充与修正,增加了“实物”与“价值观念”。

文化是个庞杂的系统结构,包含许多的组成部分。

本文将文化系统的结构划分为三个层次,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再依据层次中的内容,论述文化的差异表现并分析原因。

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表现(一)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指文化中的技术及其物质产品,如生产和交通工具、服饰、居室建筑、饮食和其他人类行为的产品等,是人类适应和改造环境的基础。

1、居室建筑。

中国文化重人与自然的结合,追求天人合一,而西方文化重物的感受。

在此基础上,两者在建筑方面的差异主要有三点:首先,在制造空间的方法上。

在西方,确立室内的空间,墙起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墙体确立空间,在上面加顶,覆盖起来;在中国却相反,屋顶变成了重要的构造空间元素,通过柱子的支撑确立空间再填充墙体。

其次,空间本身的状态。

西方强调积极的空间感,发挥建筑物本身的的内部空间;在中国,则强调相对消极的空间状态,注重建筑物周围的外部空间。

最后,中国的建筑风格与特点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而西方的建筑风格却大加盛行。

由此可知,中西方由于民族风格、文化心理等方面的种种差异,造成了建筑风格的迥异。

2、饮食习俗。

西方的烹调倾向于科学,多从营养学的角度去考虑菜肴的结构和食品的成分,这一饮食习惯与西方的整个哲学体系相适应,但形而上学在一定程度上又阻碍了饮食文化的发展。

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8篇)-西方文化论文-文体论文

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8篇)-西方文化论文-文体论文

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8篇)-西方文化论文-文体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第一篇:初中英语中中西方文化差异分析摘要:语言的形成,无不受文化特点的影响,反过来文化特征也左右语言的发展。

一个民族因为自身的文化传统不同,致使形成的语言内涵也有明显的区别。

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到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差异,并在教学中予以重视。

关键词:文化差异;语言功能;教学效果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语言传承着文化,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语言的发展。

所以语言和文化是民族发展的标志。

语言的形成,无不受文化特点的影响,反过来文化特征也左右语言的发展。

一个民族因为自身的文化传统不同,致使形成的语言内涵也有明显的区别。

汉语和英语之间就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也导致相互间语言学习的障碍,那就是文化的差异产生的语言内涵的差异。

那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怎样才能克服这种差异呢?一、正确认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英语是西方文化的集中体现。

国情不同导致文化也不同,英语教学的最终结果是英语的运用。

语言的交流功能是第一位的,对文化的传承也是第一位的。

语言运用中的听、说、读、写能力是交流的四大要素,在人际交往中的社会能力也是一项重要技能。

所以能够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是一种能力的体现。

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这种能力的培养,也忽略了各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导致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产生阻力。

简单地说,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交流就是要让语言的运用者知道在什么背景下说什么话。

二、教学中文化差异的协调在英语学习中,很多时候是有文化差异的。

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充分了解英语国家的语言习惯和特点,并且在实际力运用。

比如我们国家向别人道歉时的语言表达和英语国家的道歉方式是不一样的,comrade是我们常用的称呼,而西方人则称呼sir或者madam。

如果在教学中不注意这种差异,那么在交流中就可能会发生误会,影响交流的效果。

比如在英语中,教师一词只作为一种职业,而在我们汉文化中,尊师是传统,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称谓,是尊称。

论文 中西方文化差异

论文 中西方文化差异

1.1首先,英语中称谓比较笼统,不像汉语中,其身份一目了然。

经常出现一次多译现象。

如英语中的uncle一词可以相对应于汉语中的“叔叔,伯伯, 舅舅,姑父,姨父”等称谓。

汉语把表亲关系区分得非常严格,要说出性别,还要分出大小。

而英语中的称谓不多,除dad, mum, grandpa, aunt, uncle 等几个常用称谓,其它的几乎不用。

在英美国家,小孩子不把爷爷奶奶称作grandpa和grandma,而是直呼其名,这在中国人看来有违情理且非常不礼貌,是不尊重长辈的行为。

1.2在美国,父母以及未成年孩子,称之为核心家庭(nuclear family)。

子女一旦结婚, 就独立生活,父母不再资助子女。

这种做法能培养年青人自力更生的能力, 但同时也疏远了亲属之间的关系。

中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复杂, 传统的幸福家庭是四世同堂,家庭成员互相依赖帮助, 密切了亲情关系。

然而, 这种生活方式却不利于培养年青人的独立能力2、社会习俗的差异中西方人接受赞扬、祝贺时的反应也有明显区别。

中国人听后会说一些谦虚之词,而西方人则会毫不犹豫地说:“ Thank you”。

根据西方人的习惯,当他们赞扬别人时,总希望别人以道谢或接受的方式作答,否则他们会误解为对方怀疑自己的判断力。

而东方则比较谦虚、谨慎,即使心里非常高兴,也不会坦然接受对方的赞扬。

又如发表学术文献或论文,汉语文章的标题往往有表示谦虚的字眼。

如“浅谈…”、“试论…”等,而英语文章的标题常常直截了当,不加修饰,如“Science and Technology”(《科学与技术》) 。

3.节日的差异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

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 Year's Day)外,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the Spring Festival,the Dragon Festival,Mid—Autumn Day等;英语国家有Valentine's Day(情人节),Easter(复活节),April Fool's Day (愚人节),Mother's Day(母亲节),Thanks Giving Day(感恩节)和Christmas Day(圣诞节)等。

中西方文化差异及语言体现——论文

中西方文化差异及语言体现——论文

学号: 09416611常州大学题目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学生杨静晶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班级计算机093二○一一年十一月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摘要:中西方不同历史背景和发展进程导致中西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和世界上的其他国家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

随着相互间了解的加深,中西方间的文化冲突也日益增多。

语言交流是交流的主要形式,而语言的使用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文化差异及语言体现”已成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议题。

在未来,拥有跨文化交际能将成为我们走向世界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文化差异;文化与语言;跨文化交际Abstract:Chinese and western different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developing process lead to the great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economic and cultural links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are getting closer. With the deepening of mutual understanding, the culture conflicts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countries are increasing. Language exchange is the main form of communication, and the use of language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culture. So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language reflects” has became an important issue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future, the ability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will become an important basis for us to move towards the world。

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论文

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论文

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论文由于我国与西方的生活习惯以及民族习俗的不同,中西方文化存在许多差异。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供大家参考。

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篇一:《试谈中西方文化差异》摘要: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说,中西方文化无论从萌芽、发展到现在的格局无疑是各具特色的。

一个偏重群体关系和整体作用,提倡大家庭理论;一个偏重个体能力和英雄主义,提倡自由万岁。

在两个文化理念截然相反的作用下,我们必须融合两者意识上的差异,在文化层次本身找到共性,以利于整个人类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差异;价值观;文化0 引言历史发展至今,中西方文化就像两条时而胶着、时而分离的不规则线,同样源远流长,同样博大精深。

自成体系、相互交融。

但,无论任何时候,两者从未有过平行的时候,因此,研究世界文化不可能单一的研究中西方某个文化,而应全面、系统的对中西方文化加以研究。

1 关于中西方文化1.1 文化的定义著名人类学学者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这样给文化定义:“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

”这个定义已经比较权威。

在此,我们将文化定义为人和环境互动而产生的精神、物质成果的总和。

这个总和中可以包括生活方式、价值观、知识、技术成果,以及一切经过人的改造和理解而别具人文特色的物质对象。

1.2 中国文化定义中国文化一般指中国传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是中国各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

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干民族,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他少数民族也对中国文化做出过不可抹杀的贡献。

1.3 西方文化定义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一样,源远流长,气象万千。

一般是指发源于古希腊、罗马时期,浸染了中世纪的____传统,兴盛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经启蒙运动而最终确立,并且近几百年来大盛于西欧北美的文化系统。

2 中西方文化的特点中西方文化均源远流长、气象万千,两种文明都经历了几千年历史的发展演化才成型。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毕业论文范文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毕业论文范文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毕业论文范文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毕业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毕业论文范文篇一摘要:姓名作为重要的语言现象之一,蕴含了一定的文化特征。

通过比较中西方姓名的不同可以探源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同时在全球化跨文化交流日渐频繁的今天,姓名这一语言现象本身的发展也大大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互识和文化的多样性。

关键词:中西文化;姓名;文化内涵;文化差异;文化融合姓名是个人区别他人独一无二性的体现同时又展现了人与人社会背景文化间的联系。

姓名与文化关系紧密,不同的文化特征及观念决定了姓名观念及特点的不同,这种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差异。

一、中西方姓名的基本构成及其组成形式中西方(指英语国家)在姓名的组成部分和结构上存在明显差异。

当代中国的姓名构成方式主要是:姓+(辈份名)+名。

其中辈份名在中国有些家庭中已不存在,只有姓+名。

当代西方的姓名构成方式为:名+(中名)+姓。

中名可以由一个名构成,同时也可以多个名组成中名。

二、中西方姓名存在的主要差异1.姓名构成顺序的差异中国的姓/名排列顺序是先姓后名,而西方国家的顺序则为先名后姓。

比如李小龙,姓是“李”,名是“小龙”;HarryPotter中Potter 是姓,放在名Harry之后。

2.姓名构成成分的差异在构成成分上,中国与西方存在的唯一区别就在于中名的命名要求上。

在古代中国,中名一般都是辈份名,族兄弟采用同一字或同一汉字偏旁,同族不同辈分用不同的字表示。

比如清代皇帝雍正这一辈皇子的名字,第一字皆用“胤”字,第二字皆用“示”旁,如胤祖、胤祺、胤提等。

但是随着中国社会发展,现在中名的这一要求已被渐渐淡化了。

在西方姓名中,中名多为母亲的姓,后来也渐渐发展到借用其他亲属或钦佩的人的名。

比如英国王妃凯特的女儿取名为CharlotteElizabethDiana中Elizabeth就是为了纪念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表现及原因论文优秀

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表现及原因论文优秀

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表现及原因论文优秀以下是四篇关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论文,每篇都是1200字以上。

这些论文分析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表现,并探讨了这些差异的原因。

论文一:中西方文化差异表现及原因的分析首先,中西方在价值观念上存在着巨大差异。

中西方的价值观念是从不同的历史、文化和宗教背景中形成的。

中西方的价值观念在道德观念、家庭观念、教育观念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例如,在家庭观念上,中西方的家庭结构和关系模式有很大的不同。

在中国,家庭的核心是父母和孩子,而在西方,家庭的核心是夫妻。

这种差异在文化传统和社会背景中都有着深刻的原因。

其次,中西方在交际方式上也存在着差异。

西方文化注重个人自由和个性发展,在交际方式上更加注重个体的独立性和直接表达。

相比之下,中国文化更加注重集体和谦虚等价值观念,在交际方式上更加注重人际关系的维护和尊重。

这种差异也源于中西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及人际交往的目的和方式。

第三,中西方在食物和饮食习惯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中国文化注重饮食的营养和药膳养生等方面,倾向于吃低脂肪、低糖分和低盐分的食物。

相比之下,西方文化注重快餐和高热量食物,在食物味道和多样性上更加注重个人口味和选择。

这种差异在饮食习惯和文化传统中都有深远的原因。

最后,中西方在宗教信仰和宗教文化上也存在差异。

西方文化受到基督教的影响很大,宗教信仰是其文化基础之一、相反,中国文化是多教派共存的,宗教信仰的多样性为中国文化带来了不同的传统和习俗。

这种差异在宗教文化和社会秩序中都有着深刻的原因。

综上所述,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

这些差异不仅体现在价值观念、交际方式、食物和饮食习惯等方面,也是由于中西方的历史、文化和宗教背景导致的。

这些差异为我们了解中西方文化提供了一种比较和对照的方式,并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论文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1.价值观差异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在价值观念上。

中国文化注重集体主义和尊重长辈,西方文化则更加重视个人主义和个性发展。

中西方文化差异及语言体现

中西方文化差异及语言体现

中西方文化差异及语言体现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通过语言的运用,人们可以传递和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

中西方文化差异源远流长,这些差异也在语言的体现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本文将从语言的角度探讨中西方文化差异。

其次,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在礼仪方面也非常明显。

中国文化非常注重礼仪,讲究“面子”,讲究以礼待人。

这种注重礼仪的传统在语言体现上反映得淋漓尽致。

例如,在中国人交往中常用的客套话和称谓非常多,例如“您贵姓?”、“请问您尊姓大名?”等。

西方文化则相对来说更加直接和简洁,注重实用性。

不过,这不代表西方人不讲究礼仪,只是在语言表达上更注重简洁和直接。

最后,中西方在价值观念上也存在差异。

中国文化注重稳重、谦和、孝顺等价值观念;而西方文化则更注重个人的独立和自由,追求个人幸福和自我实现。

这种价值观念的差异也通过语言体现得很明显。

例如,在中国的语言表达中,人们普遍使用称呼“师傅”、“阿姨”等表示尊敬的词语;而在西方社交场合中,人们常用“先生”、“女士”等表示尊重的称谓。

总而言之,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语言体现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从人物关系、礼仪、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方面来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都对语言和交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了解和尊重这些差异,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沟通中西方文化,增进中西方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号: ******** 常州大学题目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学生杨静晶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班级计算机093二○一一年十一月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摘要:中西方不同历史背景和发展进程导致中西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和世界上的其他国家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

随着相互间了解的加深,中西方间的文化冲突也日益增多。

语言交流是交流的主要形式,而语言的使用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文化差异及语言体现”已成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议题。

在未来,拥有跨文化交际能将成为我们走向世界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文化差异;文化与语言;跨文化交际Abstract:Chinese and western different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developing process lead to the great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economic and cultural links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are getting closer. With the deepening of mutual understanding, the culture conflicts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countries are increasing. Language exchange is the main form of communication, and the use of language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culture. So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language reflects” has became an important issue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future, the ability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will become an important basis for us to move towards the world。

Key Words:culture difference; culture and languag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目录一、中西方文化间的差异 (2)1、风俗习惯的差异(Differences in Social Customs) (2)2.社会礼仪的差异(Differences in Social Ceremony) (2)3、社会关系的差异(Differences in Social Relation) (2)4、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的差异(Differences in Value Concept and Moral Criteria) .. 35、教育方式(Education method) (3)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4)1、什么是文化 (4)2、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4)三、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语言体现 (5)1、称谓语 (5)2、问候语 (5)3、餐饮用语 (5)4、礼品馈赠 (5)5、思想情感表达 (5)结论 (6)参考文献 (7)谢辞 (8)一、中西方文化间的差异1、风俗习惯的差异(Differences in Social Customs)(1)对女性的态度The Attitude to women美国妇女和中国妇女的地位都不高,但美国妇女却有幸能享受许多优待,尊重妇女的礼节在美国社会随处可见:男士为女士开门;扶女士下车;在马路上,男士走女士外侧,以给女士提供保护;在餐桌前,男士要为女士拉开椅子,待女士站好了位置再把椅子送回女士的身后,请她就坐。

中国社会对女性的照顾和礼节似乎要少一些,且有一些专家注意到:汉字中带“女”字旁的有相当一部分含有贬义,如“妖、妓、奸、奴、嫉、妒”等。

(2)对婚姻的态度The Attitude to Marriage西方人的婚姻观与中国人的婚姻观有着极大的不同。

在在他们看来:婚姻纯属个人私事,任何人不能干涉;同时婚姻不属于道德问题,一个人有权选择和他/她最喜欢的人生活在一起,一旦发现现有的婚姻是一个错误,他/她有权作第二次选择,任何一方都不应受谴责。

在他们看来:强迫两个不相爱的人生活在一起是残忍的。

中国人的婚姻相对来说比较谨慎。

因为中国人把婚姻当作人生的头等大事,一旦决定了,就不会轻易改变;而且中国人一向把婚姻当作一个严肃的道德问题,喜新厌旧,或是第三者插足都被认为是极不道德的,将受到社会的谴责。

2.社会礼仪的差异(Differences in Social Ceremony)中国在见面时喜欢客套的问去哪了?有没有吃饭?西方则感到奇怪。

中国人把询问对方姓名、年龄、单位及收入等,作为对朋友的关心;而这些在西方人看来是属于个人隐私,不愿与人谈及。

中国人通常是见面点头致意,或微微欠身行握手、拱手礼,而西方人认为欠身显得自卑,拥抱是最常见的见面礼与道别礼,亲吻礼与吻手礼也较为常见。

对于别人的赞扬,中国人通常表示谦虚;而西方人总是高兴地回答“Thank you”以表接受。

中国人收到礼物时往往放在一边,等客人走了再打开。

而西方人收到礼物时会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

送客离开时,中国人习惯挽留,说“走好”“慢走”,而西方仅微笑道“Bye!”“See you later!”“See you.”。

在宴请方面,中国宴会喜欢共桌共菜,西方则认为不合卫生,实行分餐制。

中国人宴请时,觥筹交错,歌舞升平,西方则要求少声响少动作,用餐程序较多。

3、社会关系的差异(Differences in Social Relation)(1)平等意识与等级观念 Equality Concept VS class Concept西方人平等意识较强,无论贫富,人人都会尊重自己,不允许别人侵犯自己的权利。

同时,人人都能充分地尊重他人。

正如美国所信奉的箴言所说:“只要努力,牛仔也能当总统。

”(If working hard, even a cowboy can be president.)新中国虽已建立了五十余年,但传统的君臣、父子等级观念在中国人的头脑中仍根深蒂固。

父亲在儿子的眼中、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有着绝对的权威,家庭背景在人的成长中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2)家庭关系 Family relations美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简单:父母以及未成年孩子,子女一旦结婚,就得搬出去住,生活独立于父母亲家庭之外。

这种作法虽疏远了亲属之间的关系,但却给年青人提供最大限度的自由,有利于培养其独立生活的能力。

中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复杂,多是几世同堂聚居。

在这样的家庭中,老人帮助照看小孩,儿孙们长大后帮助扶养老人,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依赖,互相帮助,密切了亲情关系,但不利于培养年青人的独立能力。

4、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的差异(Differences in Value Concept and Moral Criteria)(1)个人荣誉感与谦虚谨慎Personal Honors VS Modesty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尤其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以及在获得成就后的狂喜。

相反,中国文化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而是提倡谦虚,但中国式的自我谦虚或自我否定却常常使西方人大为不满。

“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 “No, my English is very poor”;“you've done a very good job”. “No, I don't think so. It's the result of joint efforts.”这种谦虚,在西方人看来,不仅否定了自己,还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

这种中国式的谦虚在资本主义的竞争市场是行不通的。

(2)自我中心与无私奉献Self-centre VS Sacrifice西方人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很强,每个人生存方式及生存质量都取决于自己的能力,因此,每个人都必须自我奋斗,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

在西方,人们关心自己远胜于关心他人,人们不愿过问他人的事情。

而中国人的行为准则是“我对他人,对社会是否有用”,个人的价值是在奉献中体现出来的。

中国文化推崇一种高尚的情操——无私奉献。

在中国,主动关心别人,是一种美德。

(3)创新精神与中庸之道Pioneering Spirit VS Medium Way西方文化鼓励人民开拓创新,做一番前人未做过的、杰出超凡的事业。

而传统的中国文化则要求人们不偏不倚,走中庸之道,很多人仍以“差不多就好”,作为为人处事的准则,中国人善于预见未来的危险性,更愿意维护现状,而缺乏创新与冒险精神。

(4)个性自由与团结协作Individual Freedom VS Harmonious Cooperation西方人十分珍视个人自由,喜欢随心所欲,独往独行,不愿受限制。

中国文化则更多地强调集体主义,主张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主张同甘共苦,团结合作,步调一致。

因此,西方人在思想与生活上,相对于中国人,更加独立化、个性化,而团队意识较差。

5、教育方式(Education method)(1)家庭教育Family Education在中国,父母普遍存在重学习轻个性的倾向。

从孩子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等,多方面着手,全面掌控着孩子的发展方向,不给孩子留有自己的空间;而且家长习惯于替孩子包办一切,使得孩子缺乏独立自主能力,自信心不足。

因此,中国孩子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弱于西方,缺乏独立性,而且在进入青春期后更显叛逆,抗拒与反叛心理强烈。

在西方,家长从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出发,对孩子的教养采取放手而不放任的方法进行。

家长和孩子的关系更为和谐融洽,家长不会因为孩子做错了什么而去指责和批评他们,更不会有打骂的现象,他们更多的时候是谈心,以此来了解孩子的发展与需求,从而引领他们往正确的方向走。

因此,较之中国孩子,西方孩子更加独立自主,个性与思维也更为开放。

(2)学校的教育School Education由于文化传统和国家政体不同,中西方学校教育存在明显的差异。

教育内容上的差异。

中西方学校教育内容都是极为丰富的,但其侧重点不同。

相对来说,中国重视知识的完整传授,严格限定学生的学习方向;而西方更重视扩展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开放、多元。

教育的方法上的差异。

中国的教育方法,强调上行下效,要求教师以身示范,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表率;学生则亦步亦趋,机械摹仿,不能有丝毫的违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