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通风技术应用与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夜间通风技术应用与研究进展

夜间通风技术应用与研究进展
第3 1卷 第 2 期
21 0 2年 4月
建 筑 热 能 通 风 空 调
Bu l n e g idigEn r y& Envr n nt io me
Vo - . l31No2 Apr 201 . -6 . 21
文章 编 号 :0 304 (0 2) .0 . 10 —3 4 2 1 0 0 1 2 6
风应 用的领域。
关键 词 : 间通风 节能潜Fra bibliotek 影响 因素 应用领域 夜
App¨ cat on i s and Pr ogr s ofNi tVentl i es gh iaton Techn ogy ol
W AN G n qng, Ha — i LI Dua ・u, ANG e g fn , nr W F n -e KAN G a — i Y ANG n — u Ling q , Ro g g o
也 逐渐提 高 ,从 而直接导 致 了空调能耗 的急剧增 长 , 在 夏季和冬 季用 能高峰期 , 经常 出现 能源供应不 足 的
情况 , 使能 源供求矛盾进一步激化 。在这种背景下 , 合 理 利用 自然冷 热源直接供冷 或供暖 , 减少 常规 能源 的 消 耗成为 了建筑 节能研究 的重点 。其 中 , 间室外空 夜 气 被很多研究人 员认为是有 效的天然冷 源 , 间通风 夜 技 术 ( i t eta o cnq e 就是将 室外 较低 温度 Ng n li t h iu ) h v i tn e 关于夜 间通风 技术 的研究 已有几十年 的历史 , 不 管是研 究工 作开展 较早 的国外发 达 国家 还是 较 晚的
随着社会 的发展 , 于采暖和制冷 的能耗在建 筑 用 能耗 中所 占的 比例 在逐 年上 升 , 尤其是 近 年来 , 随着 人们生活水 平 的不 断上 升 , 民对 室 内热环 境 的要求 居

夜间通风实验及计算研究

夜间通风实验及计算研究

入 室外环 境 的空气 来 冷 却 建 筑 构 造 和室 内环 境 , 那 么 室外 的空气 就要 求符 合一 定要 求. 室外 干球 温度 、
摘 要 : 夜 间通 风视 为 阶段 性通 风 , 将 利用 自然通 风 室 内温度 计 算 方 法 , 到 求 解夜 间 得 通 风建 筑 室 内温度 的求解模 型. 两房 间进 行夜 间通 风 实验 , 测 室 内温度 , 对 监 比较 了换 气 时
间及夜 间通风 换 气次数对夜 间通 风 效果 的影响 . 用夜 间通 风 室 内温 度 计 算模 型 对 实验 工 利
Ex e i e t la d Ca c l tn t d n N i h e tl to p rm n a n l u a i g S u y o g tV n i i n a
Z HOU u —i z, ENG a g , J nl ・ P t Ch n HU n , Ya TONG o ln Z Ba —o g 。 HANG o qa g Gu — in
况进行计 算 , 实验 测试 温度 与数 学分析数 据进 行 了 比较 , 果显 示 两 者较 为 吻合 , 明该 将 结 证 夜 间通 风 室 内温度计 算模 型具 有一 定的 工程适 用性. 关键 词 : 间通 风 ; 算方 法 ; 夜 计 实验 中图分 类号 : TU8 4 2 3. 文献标 识码 : A
( . l g fCii En ie r g。Hu a i -Ch n s a 1 Col eo vl gn ei e n n n Unv a g h -Hu a 4 0 8 Chn nn 1 0 2, ia; 2 S h o fC vlE gn e ig a dArhte u 。 h nUnvo c n lg W u a Hu e 4 0 7 Chn ) . c o l ii n iern n e i a e Wu a i fTe h oo y, h n- b i 3 0 0. ia o e Ab ta t A a c l to t od f r ni e tl to s p e e e onsd rn he a r fo r t s sr c : c l u a i n me h o ghtv n ia i n wa r s nt d by c i e i g t i l w a e a pic wie f c i n a tlzn h a c l to t o f n t a e tlto e e s un to nd u iii g t e c l u a i n me h d o a ur l v n ia in. A i t ve i to x r— n gh ntl i n e pe i a m e s d ne t o a e t f e t o ntl to i e a d a r fo r t ntwa o o c mp r he e f c fve i i n tm n i l w a e,a d t e a n he t mpe a ur x r— r t e ofe pe i m e e o nt d r oms wa c l u a e t e s a c l t d by h mo 1 The r s ls of e pe i e t l a a he tc l a c a i s de . e u t x rm n a nd m t ma i a c lul ton we e c r omp r d I s be n s wn t t t e r n go d a r e e t S he c l u a i e hod o g a e . tha e ho ha h y a e i o g e m n , O t a c l ton m t n ni ht v ntl to a e n e g ne rng e ia i n c n be us d i n i e i . Ke r s: g e ia i y wo d ni htv ntl ton;c l u a i n me h a c l to t od;e pe i nt x rme

热力工程设计中的夜间自然通风与节能

热力工程设计中的夜间自然通风与节能

热力工程设计中的夜间自然通风与节能夜间自然通风是热力工程设计中一项重要的节能措施。

随着人们对于节能环保意识的提高,热力工程设计中注重降低能耗已成为设计者们的共识。

夜间自然通风作为一种被广泛采用的节能方式,在热力工程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夜间自然通风的原理是利用夜间气温下降,室内外温差逐渐增大,通过开启窗户门窗等通风设备,利用自然气流进行室内空气的交换,以达到节能目的。

与空调系统相比,夜间自然通风具有明显的优势。

首先,它无需额外的能源消耗,减少了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其次,夜间自然通风不仅能为室内带来新鲜空气,还能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的湿度,提供一个更加舒适的室内环境。

在热力工程设计中,夜间自然通风需要考虑的关键要素包括室内外温差、室内通风设备的位置和大小、通风量的控制等。

首先,室内外温差是决定夜间自然通风是否有效的重要因素。

通常情况下,气温差异越大,自然通风效果越明显。

因此,在热力工程设计中,需合理选择通风设备的位置,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室内外温差,提升夜间自然通风的效果。

其次,通风设备的位置和大小也是影响夜间自然通风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设计中,通风设备的安装位置应充分考虑室内空气的流动路径,避免形成死角。

此外,在选择通风设备的大小时,需要根据室内空间的面积和需要通风的房间数量来确定。

通常情况下,通风设备的密度越高,通风效果越好。

通过合理布局通风设备,可以实现室内空气的均匀流通,提高夜间自然通风的效率。

最后,通风量的控制也是热力工程设计中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为了实现节能效果,通风量的控制需要遵循合理、经济、实用的原则。

一方面,通风量过大,会导致室内空气大量流出,从而造成能源的浪费;另一方面,通风量过小,则无法实现室内空气的有效流通,无法达到节能效果。

在热力工程设计中,可以通过合理设置通风设备的开启角度、大小,利用自然气流的压力差来控制通风量。

总之,在热力工程设计中,夜间自然通风作为一种重要的节能措施,具有明显的优势。

夜间通风应用于长春地区可行性探讨

夜间通风应用于长春地区可行性探讨

夜间通风应用于长春地区可行性探讨摘要:夜间通风的应用对地域性有选择,本文针对长春地区的室外气象条件计算长春地区ccp气候降温潜力,ccp=93.7 kh.因此,长春地区适合采用夜间通风降温技术。

关键词:夜间通风长春ccp中图分类号:tu8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背景:近年来,我国的空调使用数量明显上升,同时由于我国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性能差,再加上空调系统本身的效率问题,使得夏季空调能耗急剧上升,有些炎热地区甚至出现利用电价浮动来控制空调的使用时间,以牺牲人们的舒适性来达到节能目的。

在能源紧张的今天,寻求更好的降温技术,即能满足人们对舒适的要求,又能达到节能的效果,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2. 夜间通风降温技术机理及可行性研究方法夜间通风降温技术,具体而言,是在夜间将室外冷空气送入室内,通过其与室内空气、建筑构件及家具等蓄热体的对流换热来蓄存冷量,然后在白天将所蓄存的冷量释放,以降低室内温度,延迟温度峰值出现的时间,从而达到在提高室内热舒适、减少空调房间制冷能耗的目的。

夜间通风技术不仅可以有效降低空调使用能耗,还通过夜间的大量换气,为室内补充大量的新鲜空气,解决了室内空气品质提高了室内热舒适状况。

b.givoni在九十年代就对夜间通风降温进行了研究,他提出了夜间通风适宜的范围:日间温度在30~36℃之间,夜间温度低于20℃,且日间通风不能满足室内舒适要求时。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将温差比率tdr(temperature difference ratio)作为评定气候夜间通风潜力的指标,并提出了根据室内蓄热量在围护结构为绝热条件下、预测室内最大温度的公式,同时定义了最小建筑蓄热量(热惯量最小值),认为蓄热能力越大,夜间通风效果越好【1】【2】【3】。

pablo la roche建立了一个简单理想测试模型,提出了影响夜间通风效率的几个主要因素:换气次数、舒适低限、建筑蓄热量和通过窗户获得的太阳能。

上海地区夏季夜间通风对睡眠环境的影响研究

上海地区夏季夜间通风对睡眠环境的影响研究

a n d b e d r o o m h a b i t a n t n u mb e r s f a c t o r s o n t he t i me r a t i o me e t t h e r ma l c o mf o t. r Th e n p e r f o m r S PS S c a l c u l a t e t h e mu l t i p l e
上海地 区夏季夜 间通风对 睡眠环境 的影响研 究
杨振晓 李振海 刘猛
1同济大学机械与 能源 工程 学院 2中建国际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摘 要 : 本文通过对上海市 卧室 睡眠环境进行 问卷 和实测调 查 , 了解 了上海市卧室环境热舒适 性和室 内空气 品质 的现状 。建立 了基于 T r n s y s 平 台的通 风对睡眠环境热舒适性影响 的模型 , 分别研究 了白天换气次数 、 夜 间换气次 数、 卧室居住人 数三个 因素对 能够满足睡眠环境热舒适 性 的时 间比例 的影响 , 并利用 S P S S软件进行 了三 因素线 性 回归的敏感性分析 , 得到的结论通风可 以长时 问保持夏季夜 间室 内热舒适 性 , 并且夜间通风次数对 睡眠环境热 舒 适性影响最大 , 其次是 白天换气次数 , 室 内居住人数 。
关 键词 : 卧室睡眠环境 热舒适性 通风 室 内空气 品质 节 能
Res ear ch on t h e I n f l u en ce of Ven t i l at i on on t he Ni gh t Bedr oom Sl eep
En vi r om en t i n Sh an ghai Zones
t h e t he r ma l c o mf o r t o f ni g h t s l e e p e n v i r o me nt .S t u d i e d t h e i nf l u e n c e o f d a y t i me v e n t i l a t i o n r a t e ,n i g h t v e n t i l a t i o n r a t e

济南地区夜间通风节能效果分析

济南地区夜间通风节能效果分析

济南地区夜间通风节能效果分析以济南市某写字楼为例,利用能耗模拟软件分析了不同围护结构和不同夜间换气次数对自然室温的影响,并从自然室温的角度针对济南地区夜间通风效果进行了研究,指出了夜间通风效果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降低空调器能耗的有效措施,这对建筑节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字:换气次数通风时间墙体热阻温度分布自然室温0 引言济南市地处中纬度地带,由于受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昼夜温差较大。

可以在夜间加大通风量,利用建筑围护结构夜间通风的蓄冷来满足白天建筑供冷需求。

由于建筑本身的热惯性,夜间通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白天热负荷较大的情况,对降低建筑房间的室温和能耗,提高室内热舒适性有一定效果。

特别是一些办公楼、商场等建筑,其空调系统一般在白天开启。

在夏季,空调系统在下午停止以后室外温度依然很高,如果夜间不进行通风,通过墙体传入室内的热量不能够很好的排出,室内物品、空气将存储大量的热量。

本文将以济南某写字楼为例,采用能耗分析软件,从不同换气次数、不同通风时间及不同墙体对夜间通风效果进行分析。

1 数学模型该写字楼平面图及房间编号如图1所示。

对其进行如下设定:窗墙比:0.5,外窗均为双层铝合金窗,该房间内有人员、灯光、设备热扰,忽略遮阳等因素的影响.设备热扰最大产热量为20W/ m2,最小产热量为0;灯光热扰最大功率为10W/ m2,最小功率1 W/ m2;最多人数为0.2人/m2。

在8:00~17:00,灯光、设备满负荷运行,人员满员;在18:00~20:00,灯光、设备按20%运行,人员数按满员的20%。

由于到5月初,基础室温高于人体舒适温度区域,于是设定在5月1日至9月15日之间进行夜间通风。

采用能耗模拟软件,对不同通风时间、风量进行模拟。

从而确定夜间通风时间、风量。

房间外墙选用A、B两种不同的外墙,其热阻分别为:1.038m2·K/W,0.629 m2·K/W。

夜间通风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适用性

夜间通风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适用性

doi:10.11835/j.issn.1674-4764.2016.S2.021夜间通风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适用性陈海旎,刘猛(重庆大学国家级低碳绿色建筑联合研究中心,重庆400045)摘 要:近年来,夜间通风作为一种被动式降温手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为了研究夜间通风在中国不同气候条件下的节能效果,选取北京、上海、广州分别作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以及夏热冬暖地区的代表城市,使用建筑能耗模拟软件Energyplus建立一个办公建筑模型,分别在使用和未使用夜间通风的情况下计算出3个城市建筑在供冷季各月的供冷能耗和总能耗,通过对比,分析夜间通风的节能效果。

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月份,夜间通风的效果会随着城市纬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对于整个供冷季,即便是在低纬度的夏热冬暖地区,夜间通风也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

关键词:夜间通风;气候条件;节能中图分类号:TU83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4764(2016)S2-0109-05收稿日期:2016-12-05基金项目: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B13041)作者简介:陈海旎(1992-),女,硕士生,主要从事绿色建筑研究,(E-mail)851093194@qq.com。

Applicability of night ventilation under different climatic conditionsChen Haini,Liu Meng(National 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Research of Low-carbon and Green Buildings,Ministry of Science &Technology,Chongqing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45,P.R.China)Abstract:In the recent years,as a passive cooling method,night ventilation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attention.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night ventilation under different climatic conditions in China,Beijing、Shanghai and Guangzhou were selected as the representatives of cold region、hot-summer and cold-winter region and hot-summer and warm-winter region respectively.The building energy simulation toolEnergyplus was used to model an office building and calculate the cooling energy and total energyconsumption of the building with and without night ventilation in the three cities.The energy-saving effectof night ventilation was analyzed by comparison.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same month,theeffectiveness of night ventilation is improved as the latitude is increased.For the whole cooling period,evenif in hot-summer and warm-winter region,night ventilation can achieve distinct energy-saving effect.Key words:night ventilation;climatic condition;energy saving 近年来,由供冷产生的建筑能耗迅速增长。

夜间通风应用于某商业建筑的能耗模拟分析

夜间通风应用于某商业建筑的能耗模拟分析

间通 风设为机 械 通风 ,并 和建筑 内普 通空 调 系统相 结
合 , 用 普通 空 调 系统 的风 管和 风机 , 晚 间 , 启 空 利 在 开
调系 统风机 , 闭 回风 , 关 运行 全新 风模 式对 室 内进行 通 风 , 于此 时 的通风换 气次 数取 多少 , 至 则需 要进 行模 拟 计算 确定 ,以确保采 用夜 间机械 通 风增加 的风机能 耗

摘要 :利 用能耗模 拟软 件 DeT 对某 商业 建筑进行 了能耗模 拟 , S 比较 分析 了夜 间通风 对建 筑

: 能耗 的影 响 。 在相 同条件 下 , 用夜 间通风 的建 筑会 比不 采 用的建 筑能耗低 , 筑 室 内的热舒 适性 采 建
: 也 更好 。



叵墓啊删 堑哪舢薹 一 射一 二珊删引 ¨ 那 眦黼 一 =一耋 盯 ¨ ~ 一 产一 硼詈 一珊 n 畦 巧 伽㈣ ● i¨ 叭 " 髓岫 嘲 一 ~ 耋一 噩

距 很大 。这 主要 是 因为 A方案 在非 空调期 有更 大 的通 风换气 次数 , 并且 晚上 保证一 定 的通 风量 , 于降低 室 对 内温 度是非 常有 利 的。 一方 面 , 另 B型办公层 相对 A型 来 说 , 内温 度低 于 2 ℃ 的 时 间较 少 , 是 因 为在 B 室 8 这 型办公 层 中 ,各房 间 的 内墙 有部 分为 与 中庭相 接 的外 玻 璃 , 图 2所 示 , 计算 中其边 界 条 件 为 : 如 在 中厅 内空 气 温度 与室外 空气 温度 相 同 , 中庭与 外界 相通 , 即 且不 设 空 调 , 而 导 致计 算结 果 中的 B型办 公 层房 间在非 从 空调期 室 内温 度相 对较 高 。 4 结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夜间通风技术应用与研究进展王汉青1李端茹1王沨枫2康良麒1杨荣郭11湖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摘要:文章根据国内外大量的文献资料对作为自然冷源的夜间风的降温节能潜力、通风效果影响因素及应用领域等进行了深入分析。

基于已取得的夜间通风技术研究成果,指出应改善国内自然通风的研究方法,开展对过渡季节夜间通风的应用研究,同时应分析不同地区夜间通风适用性和夜间通风情况下室内热舒适性,以拓展夜间通风应用的领域。

关键词:夜间通风节能潜力影响因素应用领域Applications and Progress of Night Ventilation TechnologyWANG Han-qing 1,LI Duan-ru 1,WANG Feng-feng 2,KANG Liang-qi 1,YANG Rong-guo 11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School of Energ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Central South UniversityAbst r act :According to plenty of domestic and overseas literature,the cooling and energy saving potential,influencing factors of ventilation effect and application fields of the night ventilation which served as a natural cold source are deeply analyzed.Based on the existing night ventilation research results,domestic research methods for natural ventilation should be improved,application researches in night ventilation in transition seasons should be carried out and the applicability in different regions and indoor thermal comfort of night ventilation should be analyzed so as to expend application fields of night ventilation.Keywor ds:night ventilation,energy saving potential,influence factors,application field收稿日期:2011-12-12作者简介:王汉青(1963~),男,教授,博士;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泰山西路湖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412007);E-mail:liduanru@ 基金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2011BAJ03B07);湖南工业大学2011年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CX1101)随着社会的发展,用于采暖和制冷的能耗在建筑能耗中所占的比例在逐年上升,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上升,居民对室内热环境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从而直接导致了空调能耗的急剧增长,在夏季和冬季用能高峰期,经常出现能源供应不足的情况,使能源供求矛盾进一步激化。

在这种背景下,合理利用自然冷热源直接供冷或供暖,减少常规能源的消耗成为了建筑节能研究的重点。

其中,夜间室外空气被很多研究人员认为是有效的天然冷源,夜间通风技术(Night ventilation technique )就是将室外较低温度的空气引入室内,带走余热,从而降低室内空气和建筑构件的温度,改善室内热环境的一种有效的被动式降温技术。

本文将在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对该被动式降温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情况展开论述。

1夜间通风降温潜力及节能潜力预测研究进展关于夜间通风技术的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不管是研究工作开展较早的国外发达国家还是较晚的我国国内,学者们对其研究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减少常规能源的消耗,改善室内热环境,因此各项研究工作的第31卷第2期2012年4月建筑热能通风空调Building Energy &Environment Vol.31No.2Apr.2012.1~6文章编号:1003-0344(2012)02-001-6最终目标也都是将其成功地运用于实际中,也就是说在夜间通风技术的应用之前还需开展大量的研究工作,而其中最基础、最具指导意义且必做的工作就是对夜间通风技术降温和节能潜力的可靠测评,只有在测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的研究工作才更有实际意义。

N.Artmann等人于2006年提出了可量化分析夜间通风降温潜力的气候降温潜力(CCP,Climatic Cooling Potential)的概念。

CCP的概念是指在不考虑建筑参数的情况下,某一特定气候条件下指定时间段的夜间通风潜力,是通过分析气象数据来评价建筑利用夜间通风技术所可能拥有的降温潜力的一种方法[1]。

亓晓琳等人结合我国夏季各地区的气象条件引入CCP分析了夜间通风在北方地区办公建筑中的适用性,通过计算分析指出,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夜间通风的CCP均在每晚30~180之间,具有很高的气候适宜性,故采用夜间通风可达到较好的降温节能效果;中部和东部地区降温需求大,气候降温潜力约在每晚10~60之间,较适宜采用夜间通风;而高原地区降温需求较少,CCP较低,如不考虑新风换气的要求,一般不适宜采用夜间通风[2]。

王昭俊等人的实验研究表明,在哈尔滨地区的办公建筑采用夜间通风可使室内空气平均温度降低0.7℃[3]。

然而在被动式制冷节能潜力的研究方面,Jelle Laverge等人却发现,在制冷量需求较大的地方,相比于传统的主动式制冷方式,夜间机械通风并没有显著的节能效果,室外温度、经济性等都是影响评估夜间机械通风可行性的重要因素[4]。

邸倩倩等人采用热平衡负荷计算法预测了北京某办公建筑夜间通风和无夜间通风两种方式下室内的热环境。

结果表明,在白天制冷的情况下,夜间通风不仅减小了制冷机组启动冷负荷,推迟机组启动时间,还可以消减尖峰负荷,全天节能约4%以上[5]。

高甫生等人基于EnergyPlus对北方地区应用夜间机械通风的状况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哈尔滨地区适合采用夜间机械通风日期约为60d,节省运行费用指标为1.02元/(m2·a);北京地区适合采用夜间机械通风日期约为70d,节省运行费用指标为2.4元/(m2·a);沈阳地区适合采用夜间机械通风日期约为40d,节省运行费用指标为0.64元/(m2·a)[6]。

魏晓真等人用DeST软件对同一建筑模型在不同的气候环境条件下进行了全年建筑负荷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区适于进行自然通风,节能潜力巨大,而在湿度较高、温差较小的地方,使用自然通风的节能效果不明显[7]。

夜间通风已在大量的研究中被证实具有很好的降温和节能效果,但具体到各个国家的不同地区,这些效果的发挥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开展针对不同地区的夜间通风降温潜力和节能潜力的预测分析就显得格外重要。

2夜间通风效果关联因素研究现状从目前国内外对夜间通风的研究中,可以将影响夜间通风效果的因素归结为以下四类:①室外气象参数:主要包括太阳辐射、室外空气温湿度、室外风速和风向;②建筑参数:包括围护结构的热惰性指标、材料和材料层蓄热性能、建筑的开口及建筑的平面布局;③通风换气量;④设计、管理方法:如通风时间、夜间通风的通风方式和控制方式等。

V.Geros等人在1999年对雅典地区夜间通风技术的应用研究中就指出,夜间通风效果和夜间室内外温差、有效气流速度、建筑的热容量关系最为密切,其次建筑的平面布局对通风效果也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平面布局决定了通风的速率以及通风的路径。

另外,室外环境温度的变化幅度对通风效果也有影响,当气温的变化幅度比较大时夜间通风的效果会比较好[8]。

他们还在之后的研究中通过实验的方法评估并证明了夜间通风技术在城市峡谷内的建筑物中也有较好的降温效果,并得出夜间风温度和流速可直接影响夜间通风效果的结论[9]。

N.Artmann等人为了更好地掌握热传递对夜间通风效果的影响,对一个全比例实验房间在夜间采用混合通风和置换通风时的热传递进行了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低换气次数时,置换通风比混合通风更有效;高换气次数时,空气被沿着天花板喷射有更好的效果,并且这时的混合通风也更有效[10]。

Hilde Breesch等人的研究表明,夜间直流式通风比单侧通风在室内热舒适性方面要好,而室内得热是影响夜间通风时室内热舒适性的最大因素[11]。

近几十年来,由于欧洲国家建筑物对制冷的需求量逐渐大于对制热的需求量,且已演化成一种总体趋势,夜间通风作为一种被动式制冷方式,越来越被更多的人认为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技术,尤其对于处于温暖气候区和寒冷气候区的欧洲中部、东部和北部的商业建筑。

N.Artmann等人研究了建筑结构、得热量、换气次数、传热系数和气候条件等参数对夜间通风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候条件和换气次数对夜间通风效果影响最大,建筑蓄热体和内部得热对降温和室内热舒适性也有显著影响[12]。

Jens Pfafferott等人对德国地区的办公2012年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建筑应用夜间通风的效果进行了评估,通过对实验房间长期监测,模拟验证了换气次数、太阳辐射和内部得热等参数对夜间通风效果的影响,为建筑管理集成提出简单的系统模型[13]。

国内很多的学者也对影响夜间通风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但大多局限于计算机仿真模拟分析。

Zhu Xinrong等人分析了三个主要参数:日夜温差、蓄热性能和换气次数对西安地区办公建筑夜间通风效果的影响,对不同类型的办公建筑进行了实地调查和DeST 模拟分析,并提出了各个参数的最佳值[14]。

他们还建立了典型的办公建筑模型,分析肯定了夜间通风的冷却和节能潜力[15]。

Li Yi等人运用CFD软件对某办公建筑中一房间内非稳定热环境进行了24小时动态仿真,结果表明,增大夜间通风速率可有效地降低空调能耗[16]。

Wang Zhaojun等人评估了夜间通风在中国北方办公建筑中的适用性,对北方三城市的典型办公建筑运用EnergyPlus软件进行能耗模拟和和主要参数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当室外温度比室内温度低时,可适于运用夜间通风;当夜间通风量达到10ACH时,室内上午8点的表面辐射温度最高可降低3.9℃,夜间通风时间越长,通风效果越好;同时发现,运用了夜间通风技术的办公建筑也更节能[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