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中学2012届高三5月最后适应性考试(理综)

合集下载

2013届高三物理名校试题汇编系列专题5万有引力与航天

2013届高三物理名校试题汇编系列专题5万有引力与航天

2013届高三物理名校试题汇编系列(第1期)专题5 万有引力定律一、单项选择题1.(江西师大附中、鹰潭一中2012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理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丹麦天文学家第谷通过长期的天文观测,指出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揭示了行星运动的有关规律B .电荷量e 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测得的C .库仑测出了引力常量G 的数值D .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一样都是自然界普遍适用的基本规律2.(江西省九校201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综试卷)某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设地球半径为R ,地面重力加速度为g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造卫星的最小周期为g R /B .卫星在距地面高度R 处的绕行速度为Rg 21 C .卫星在距地面高度R 处的加速度为4g D .地球同步卫星的速率比近地卫星速率小,所以发射同步卫星所需的能量较小3.(贵州省2012届高三年级五校第二次联考试卷)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 ,周期为T ,引力常量为G 。

根据题目提供的已知条件,可以估算出的物理量有()A.地球的质量 B.同步卫星的质量C.地球的平均密度 D.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3.A 解析:根据222GMmm rr Tπ⎛⎫= ⎪⎝⎭可得2324rMGTπ=,选项A正确。

4.(江西省南昌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测试卷)2011年科学家发现了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开普勒22b”,它与地球相隔600光年,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2.4倍。

“开普勒22b”绕恒星“开普勒22”运动的周期为290天,轨道半径为R1,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2,测得R1∶R2= 0.85。

由上述信息可知,恒星“开普勒22”与太阳的质量之比约为()A.0.l B.l C.10 D.1005.(江苏省昆山市201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测试)身高为2 m的宇航员,用背越式跳高,在地球上能跳2 m,在另一星上能跳5 m,若只考虑重力因素影响,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则该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约为()A.52g B.25g C.15g D.14g6.(湖北省黄冈中学2012届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理科综合试题)2012年4月30日4时5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两颗北斗导航卫星。

湖北黄冈中学2012届高三5月最后适应性考试(赵先举收集整理)_--数学文

湖北黄冈中学2012届高三5月最后适应性考试(赵先举收集整理)_--数学文

湖北黄冈中学2012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数学(文)试题(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祝考试顺利★一、选择题:本小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是《集合》的知识结构图,如果要加入“子集”,则应该放在( ) A .“集合的概念”的下位 B .“集合的表示”的下位 C .“基本关系”的下位 D .“基本运算”的下位2、在ABC ∆中,30BAC ∠=︒,AB AC ⋅=ABC ∆的面积为A .1B .2 CD3、如果右边程序执行后输出的结果是132,那么在程序UNTIL 后面的“条件”应为A .i > 11B . i >=11C . i <=11D .i<114、下面四个命题: ①“直线a ∥直线b”的充要条件是“a 平行于b 所在的平面”;②“直线l ⊥平面α内所有直线”的充要条件是“l ⊥平面α”; ③“直线a 、b 为异面直线”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直线a 、b 不相交”; ④“平面α∥平面β”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是“α内存在不共线三点到β的距离相等”;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5、一动圆圆心在抛物线y x 82-=上,且动圆恒与直线02=-y 相切,则动圆必过定点 A .)0,4( B .)2,0(- C .)0,2( D .)4,0(- 6、把正三角形ABC 沿高AD 折成二面角B —AD —C 后,BC=21AB ,则二面角B —AD —C A .30º B .45º C .60º D .90º7、函数)20,0,)(sin(πϕωϕω<≤>∈+=R x x y 的部分图象如图,则 A .4,2πϕπω==B .6,3πϕπω==C .4,4πϕπω==D .45,4πϕπω==8、已知函数y =|12log x |的定义域为[],a b ,值域为[]0,2,则区间[],a b 的长度b a -的最小值是A .2B .32C .3D .349、小王于2008年6月1日到银行在一年期定期储蓄a 元,以后的每年6月1日他都去银行存入一年定期储蓄a 元,若每年的年利率q 保持不变,且每年到期的存款本息均自动转为新一年期定期储蓄,到2012年6月1日,小王去银行不再存款,而是将所有存款本息全部取出,则取出的金额是( )元.A .4(1)a q +B .5(1)a q +C . 4[(1)(1)]a q q q+-+ D .5[(1)(1)]a q q q+-+ 10、设f (x ) 是定义域为R 的奇函数,g (x )是定义域为R 的恒大于零的函数,且当0>x 时有)()()()(x g x f x g x f '<'.若()01=f ,则不等式()0>x f 的解集是 A .()()+∞-∞-,11, B .()()1,00,1 - C .()()1,01, -∞- D .()()+∞-,10,1二、填空题:本小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对应题号的位置上.答错位置,书写不清,模棱两可均不得分.11.已知312zi i=+-,则复数z 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所在的象限是 . 12.已知点O 为坐标原点,点A 在x 轴上,正OAB ∆其斜二测画法的直观图为'''O A B ∆,则点'B 到边''O A 的距离为 .13. 右图是1、2两组各7名同学体重(单位:kg )数据的茎叶图.设1,2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依次为1x 和2x ,标准差依次为1s 和2s ,那么1x 2x ,1s 2s (比较大小,填写>=<).14.如图,已知ABCDEF 为正六边形,若以F C ,为焦点的双曲线恰好经过E D B A ,,,四点,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15.已知点P 的坐标4(,)1x y x y y x x +≤⎧⎪≥⎨⎪≥⎩满足,过点P 的直线l 与圆22:14C x y +=相交于A 、B 两点,则AB 的最小值为 .13题图ABCDEF 14题图16.设222(log )(2)log 1,y x t x t =+--+若t 在[]2,2-上变化时,y 恒取正值,则x 的取值范围是 .17.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写出所有正确的命题的序号)①若线段AB 的两个端点的坐标分别为A (9,-3,4),B (9,2,1),则线段AB 与坐标平面yoz 平行; ②若,[0,1]a b ∈,则不等式221a b +<成立的概率是4π; ③命题[]:0,1, 1.x P x e ∀∈≥命题2:,10.Q x R x x ∃∈-+<则P Q ∧为真;④()f x 是()(),00,-∞+∞ 上的奇函数,0x >时的解析式为()2x f x =,则0x <时的解 析式为()2x f x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2012年高考真题——理综物理部分(全国卷)word版含解析(2)

2012年高考真题——理综物理部分(全国卷)word版含解析(2)

2012年全国高考理综(大纲版)试题物理部分解析14.BD 【解析】 布朗运动是悬浮颗粒的无规则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选项A 错;液体的温度越高,悬浮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选项B 正确;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悬浮粒子撞击作用不平衡引起的,选项C 错,选项D 正确。

15.B 【解析】原子核每发生一次α衰变,质量数减少4,电荷数减少2;每发生一次β衰变,质量数不变,电荷数增加1.比较两种原子核,质量数减少28,即发生了7次α衰变;电荷数应减少14,而电荷数减少10,说明发生了4次β衰变,B 项正确。

16.AC 【解析】光的干涉现象中,条件间距公式λdl x =∆,即干涉条纹间距与入射光的波长成正比,与双缝到屏的距离成正比,与双缝间距离成反比。

红光波长大于黄光波长,选项A 正确;蓝光波长小于黄光波长,选项B 错;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选项C 正确;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选项D 错。

17.A 【解析】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半径qB p qB mv R ==,。

已知两粒子动量相等,若21q q =,则它们的圆周运动半径一定相等,选项A 正确;若21m m =,不能确定两粒子电量关系,不能确定半径是否相等,选项B 错;由周期公式qB m T π2=,仅由电量或质量关系,无法确定两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周期是否相等,选项C 、D 错。

18.C 【解析】由安培定则可知,两导线在o 点产生的磁场均竖直向下,合磁感应强度一定不为零,选项A 错;由安培定则,两导线在a 、b 两处产生磁场方向均竖直向下,由于对称性,电流M 在a 处产生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等于电流N 在b 处产生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同时电流M 在b 处产生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等于电流N 在a 处产生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所以a 、b 两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选项B 错;根据安培定则,两导线在c 、d 处产生磁场垂直c 、d 两点与导线连线方向向下,且产生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相等,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c 、d 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同,选项C 正确。

黄冈中学2014届高三适应性考试数学(理)答案

黄冈中学2014届高三适应性考试数学(理)答案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4届高三适应性考试数学(理工类)答案及评分标准一、A 卷答案BCABC CBBDD B 卷答案BACBD CBDAD 以下是A 卷答案1.720146i 8i 6i 8+=--,共轭复数为86i -+,对应的点位于第二象限,选B.2.2log (1)101213x x x -<⇒<-<⇒<<;|2|112113x x x -<⇒-<-<⇒<<.选C.3. 由程序框图知,12,1;1,2;,3;2,4,2a i a i a i a i ===-=====,直到2014i =,故2a =,cos()cos(2)cos a πθπθθ-=-=,选A.4.设AC x =,则(5)4x x -<,解得1x <或4x >,又05x ≤≤,所以01x <≤或45x <≤,于是所求的概率为25,选B. 5.由12BD BC =得,D 是BC 的中点,所以1()2AD AB AC =+. 22111115()()()()222244AD BD AB AC BC AB AC AC AB AC AB ⋅=+⋅=+⋅-=-=-,选C.6.两人比赛局数为3局、4局或5局.当局数为3时,情况为甲或乙连赢3局,共2种;当局数为4时,若甲胜,则甲第4局胜,且前3局胜2局,有23C 3=种情况,同理乙胜也有3种情况,共6种;当局数为5时,前四局甲、乙各胜两局,最后一局赢的人获胜,有242C 12=种情况.故总共有20种情况,选C. 7.3226n =-=,所以6()f x =,其展开式通项是66C (rr r -6626(1)2C r r rr --=-⋅,故3r =时,通项是常数项3336(1)C 2160-⋅=-,选B.8.函数的周期T π=,2623πππ+=.阴影部分面积为: 22363600665515155cos(2)cos(2)sin(2)|sin(2)|6626264x dx x dx x x ππππππππππ---=---=⎰⎰.选B.9.当e x y m =+的图象与e y x =相切时,设切点为00(,e )x x ,则切线斜率为0x e .由0x e e =得01[0,2]x =∈.所以当e x y m =+的图象与e y x =相切于(1,e)时,m 的值最大.此时0m =. 当e x y m =+过原点时,1m =-.此时e 1x y =-的图象与直线2x =的交点为2(2,e 1)-在点(2,2)的上方.故当e x y m =+图象过点(2,2)时,m 的值最小,此时22e m =-.综上所述,2[2e ,0]m ∈-,选D.x10. ()()60g x xf x =-=⇒6()f x x=. 作出函数()f x 在[1,2]上的图象,它是顺次连接点3(1,0),(2的两条线段;再作函数在(2,4]上的图象,它是前一段图象横坐标伸长为原来的两倍,纵坐标缩为原来的12得到的,即为顺次连接点(2,0),(3,2),(4,0)的两条线段;再作函数在(4,8]上的图象,它是顺次连接点(4,0),(6,1),(8,0)的两条线段;……;如此下去,可得函数()f x 的图象.而反比例函数6y x=的图象正好过点3(,4),(3,2),(6,1)2,….所以函数的零点从小到大依次构成首项为32,公式为2的等比数列,该数列记为{}k a ,则1322k k a -=⋅.又1232223222k n n k n k k n --+⋅⇒⇒-+⇒≤≥≥≤,故函数的[1,2]n 上有n 个零点,它们的和为3(12)32(21)122n n -=--,选D.二、填空题: 11.111011x x x+>⇒>-⇒<-或0x >;2101x x -⇒-≥≤≤1.故所求定义域为(0,1]. 12. 几何体是一个半球和一个圆台的组合体,体积为 32214121243(2244)2333V πππ=⋅⋅+⋅+⋅+=. 13.由柯西不等式得,23(1)2(1)3(1)x y z x y z ++=++++-=.等号当且仅当111023y z x +-+==>,且222(1)(1)(1)4x y z ++++-=,即1313x y z ===时成立,故所求的最大值为x14.以12A A 为直径的圆与线段BF 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所以圆的半径大于点O 到BF 的距离,且小于OB 的长.故a a b ><e <15. 连接AD ,则AD 是圆的直径,于是90ACD ∠=.PB 为ABC ∆外接圆O 的切线PDB BAD BCD ⇒∠=∠=∠, BD 平分PBC ∠PBD DBC ⇒∠=∠,又90BCD CBD PBD ∠+∠+∠=,∴30BCD CBD PBD ∠=∠=∠=.∴30BAD ∠=∴22BD PD ==,24AD BD ==,∴圆O 的半径是2. 16.1C 的一般方程为224y x -=.曲线2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20y -=.由22420y x y ⎧-=⎪⎨+-=⎪⎩得交点坐标为4)-,它们之间的距离为. 三、17.(Ⅰ)12sin cos()1cos()3323πππϕϕ--=⇒-=, ………………………………3分 ∵02336ππππϕϕ<<⇒-<-<,∴366πππϕϕ-=-⇒=.…………………………………6分(Ⅱ)111()2sin cos()2sin sin )6222f x x x x x x π=--=+-2cos sin x x x +…8分1cos 21222x x -=+-sin(2)6x π=-, ……………………………………10分 ∴当222,262k x k k πππππ--+∈Z ≤≤时,即在区间[,]()63k k k ππππ-+∈Z 上()f x 单调递增. …………………………………………………………………12分 18. (Ⅰ)10.80.250.8P =-⨯=.……………………………………………………………4分 (Ⅱ)(0)0.750.20.20.03P X ==⨯⨯=;12(2)0.75C (0.20.8)0.24P X ==⨯⨯=; (3)0.250.20.20.01P X ==⨯⨯=; (4)0.750.80.80.48P X ==⨯⨯=;(5)0.250.80.250.20.80.24P X ==⨯+⨯⨯=.…………………………………………………9分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pP ABO15题图D∴00.0320.2430.0140.4850.24 3.63EX =⨯+⨯+⨯+⨯+⨯=.……………………………12分19.(Ⅰ)设公比为q ,则21222n n q q q a -=⇒=⇒=.111b a ==.……………………………………………………………………………………2分2n ≥时,122212222n n n n nn n n b a a b n n-----=-=-=⇒=⋅. ∴21,12,2n n n b n n -=⎧=⎨⋅⎩≥………………………………………………………………………5分 (Ⅱ)012122322n n S n -=+⋅+⋅++⋅,1212222322n n S n -=+⋅+⋅++⋅,两式相减得:1221112222(1)21n n n n S n n ---=-----+⋅=-⋅+.∴1n =时,11S =;2n ≥时,012122322n n S n -=+⋅+⋅++⋅,1212222322n n S n -=+⋅+⋅++⋅,两式相减得:1221112222(1)21n n n n S n n ---=-----+⋅=-⋅+.∴*n ∀∈N ,有1(1)21n n S n -=-⋅+.……………………………………………………………7分 nn n nS S a a λλ>⇒<, 记n n n S c a =,则111(1)211122n n n n n c n ----⋅+==-+, ∴11111(1)10222n n n n nc c n n +--=+---=->, ∴数列{}n c 递增,其最小值为11c =.故1λ<.…………………………………………………………………12分20.(Ⅰ)∵,AD DB AD DC ⊥⊥,∴BDC ∠是二面角B DAC --的平面角.又∵二面角B DA C --是直二面角,∴BD DC ⊥,∴BD ⊥平面ADC ,∴B D A C ⊥,又DF AC ⊥,∴AC ⊥平面B D F ,∴B F A ⊥.…………………………………4分 (Ⅱ)由(Ⅰ)tan AF ABF BF αα∠=⇒=,cos DFBFD BFββ∠=⇒=. 又tan AFADF DCF DFθθ∠=∠=⇒=, 图2B CADFEPM∴tan cos tan AFBFθβα==.………………………8分 (Ⅲ)连接CE 交BF 于点M ,连接PM ,则PM ∥DE . ∵AB AC =,∴AD DC =,∴F 为AC 的中点, 而E 为AB 的中点,∴M 为ABC ∆的重心, ∴12EM MC =,∴12DP PC =. 即在线段DC 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得DE ∥PBF , 此时12DP PC =.………………………………………………………………12分21. (Ⅰ)点E 到A 的距离与到直线1x =-的距离相等,所以曲线C 是以A 为焦点的抛物线.设为22y px =,则122pp =⇒=,故曲线C 的方程为24y x =.…………………………………………4分 (Ⅱ)设直线AB 的斜率为k ,则直线AB 的方程为2(4)y k x -=-.由2(4)4y k x y x -=-⎧⎨=+⎩得4282(,)11k k M k k +---.∴382421142341k k k k k k --+-==+--.………………………6分 设1122(,),(,)A x y B x y .由22(4)4y k x y x-=-⎧⎨=⎩得,2222(844)161640k x k k x k k --++-+=. ∴2212122284416164,k k k k x x x x k k -+-++==.………………………………………………8分 ∴121212121244(4)2(4)24444y y k x k x k k x x x x ------+=+=+---- 121212122(8)1122()2444()16x x k k x x x x x x +-=-+=----++ 22228442(8)216164844416k k k k k k k k k k -+-=--+-+-⋅+423k +=……………………………………………………………………………11分 ∴1232k k k +=,即2λ=.………………………………………………………………………13分xQP22.(Ⅰ)()(1)e e e x x x f x x x '=--=-. 在(,0)-∞上,()0f x '>,()f x 单调递增; 在(0,)+∞上,()0f x '<,()f x 单调递减;∴max ()(0)10f x f a ==-≤.∴1a ≥.………………………………………………………4分 (Ⅱ)(ⅰ)用数学归纳法证明0n x >.当1n =时,110x =>,结论成立;若n k =时结论成立,即0k x >. 令()e 1x g x x =--,则()e 1x g x '=-,在(0,)+∞上()0g x '>,()g x 递增. 而(0)0g =,∴在(0,)+∞上()0g x >,∴e 1x x ->.于是,由e 10ln(e 1)ln 0k k x x k k x x ->>⇒-->,即10k x +>,1n k =+时结论成立. 由数学归纳原理,*,0n n x ∀∈>N .又由(Ⅰ)知0x >时,e 1(1)e 10e x xx x x---<⇒<.∴1e 1ln(e 1)ln ln ln e n nn x x x n n n nx x x x +-=--=<=,数列{}n x 单调递减.……………………9分(ⅱ)我们先证明112n n x x +>.① 2222111ln(e 1)ln e 1e (e )2e 10222n nn n n xxxx x n n n n n n x x x x x x +>⇔-->⇔->⇔-⋅->.② 令2()e 12e x x h x x =--,则2()2e 2e 2e 2e (e 1)x x x x x h x x x '=--=--, 在(0,)+∞上,()0h x '>,()h x 递增. 而(0)0h =,∴在(0,)+∞上,()0h x >. 故②成立,从而①成立. 由于112x >,所以 1212111112222n n n n n x x x x --->>>>=.………………………………14分。

2012年湖北黄冈中学高三适应性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2012年湖北黄冈中学高三适应性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2012年湖北黄冈中学高三适应性考试理综化学试题2012.5.29一、单选择题:每小题6分,7. 正确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下列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CO2的比例模型:B.葡萄糖的实验式(最简式)为C6H12O6C.HClO的结构式:H—O—Cl D.NH4Cl的电子式为8.若用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46 g C2H6O中共用电子对数为8N AB. 20 g重水(D2O)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 AC. 100 mL 2.0 mol·L-1 NH4HCO3溶液中NH4+ 数为0.2N AD. 标准状况下,22.4 L NO与CO2N A9. 下列图像能正确地表达可逆反应△H <0)的是( )10.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硫酸铝溶液中滴加过量浓氨水:Al3+ + 4OH-=AlO2-+ 2H2O B.NaHCO3溶液水解:HCO3-+ H2O=H2CO3 + OH-C.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少量SO2气体:SO2 + 2OH-=SO32-+ H2O D.氯气与水反应:Cl2 + H2O =2H+ + Cl-+ ClO-11.咖啡酸()存在于许多中药中,有止血作用,毒性较小。

有关咖啡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与浓硫酸共热能发生消去反应B.能与溶液FeCl3发生显色反应C.1mol咖啡酸最多只能与1mol Br2反应D.其分子式为C9H10O412. 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的供电系统中有再生氢氧燃料电池(RFC),RFC是一种将水电解技术与氢氧燃料电池技术相结合的可充电电池。

下图为RFC工作原理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当有0.1mol电子转移时,a极产生1.12L O2(标准状况下)B. b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4H2O + 4e- =2H2↑+ 4OH-C. d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O2 + 4H+ + 4e- =2H2OD. c极上进行还原反应,B中的H+可以通过隔膜进入A13.常温下,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0.1 mol·L-1的Na2CO3溶液中:c(OH-)=c(HCO3-)+c(H+)+c(H2CO3)B.将pH=6的H2SO4稀释1000倍后,c(H+)=2 c(SO42-)C.浓度分别为0.1 mol·L-1和0.01 mol·L-1的CH3COOH溶液中:c(CH3COO—)前者是后者的10倍D.浓度均为0.1 mol·L-1的NaCN溶液和CH3COONa溶液中,c(CN-)<c(CH3COO-)26.(12分)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几种物质存在如下关系,其中甲是黑色非金属单质,乙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单质,C在常温下为无色的液体,D是红棕色气体。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4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4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4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理综生物能力试题命题人:胡启新徐仁华陈绍金干丽程胜海郭妮吴红卫审题人:龚正波龚栋梁付军杜五洲王实泉校对人:罗赛陈训毅方秋实干丽王小敏本试卷共16页,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选其他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对应的答题区内。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用2B铅笔涂黑。

考生应根据自己选做的题目准确填涂题号,不得多选。

答题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讲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Li:7 C:12 N;14 0:16 Na:23 S:32 Cl:35.5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真核细胞有通过囊泡运输物质的现象。

下列有关叙述不准确的是A.在分泌蛋白的运输过程中,囊泡膜与内质网膜融合B.并非只有生物大分子才需要囊泡运输C.囊泡内容物的释放需要ATPD.囊泡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2.突变基因杂合细胞(基因组成为Aa)正常进行有丝分裂时.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染色体片段交换,这种染色体片段交换的细胞继续完成有丝分裂后,可能产生的子细胞类型是①正常基因纯合细胞(AA)②突变基因杂合细胞(Aa)③突变基因纯合细胞(aa)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3.下列关于鸭跖草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自然环境的选择作用才能决定鸭跖草的进化方向B.若鸭跖草种群数量增加,则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也增加C.若鸭跖草种群中RR个体的百分比增加,则R基因频率也增加D.持续选择条件下,决定某不良性状的基因频率可能降为04.研究人员探究生长素(IAA)和青霉素对小麦胚芽鞘切段生长的影响.得到下图所示结果。

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理综期末考试试题

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理综期末考试试题

黄冈中学2013年秋季高三期末理综试题第Ⅰ卷(选择题 126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为:H:1 N:14 O:16 Fe:56 Cu:64 S:32K:39 Ni:59 F:19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图为某激素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示意图,其中a、b、c、d、e表示细胞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才有c结构B.携带物质X到a的是rRNAC.此过程说明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都具有密切联系D.在e结构内可将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产生CO2和H2O2.下列关于正常人体内生理活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神经元在产生兴奋时有Na+流入细胞,在静息时则不发生Na+的运输B.当抑制性的神经递质结合在突触后膜上时,其膜电位仍表现为外正内负,但膜内外电位差值比静息状态时更大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反D.兴奋性神经递质经突触前膜释放后可以引发一次新的神经冲动,也可以使肌肉收缩或某些腺体分泌3.大豆植株的体细胞含40条染色体。

用放射性60Co处理大豆种子后,筛选出一株抗花叶病的植株X,取其花药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5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抗病植株能稳定遗传B.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抗病植株,其细胞仍具有全能性C.得到的单倍体植株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共含有20条染色体D.植株X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降低4.某研究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在一系列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放置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测定各胚芽鞘弯曲生长的角度(图甲),图乙表示测量的弯曲角度(α值)随生长素浓度增加的变化曲线图。

下列对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A.胚芽鞘弯曲的生长与体内其他激素无关B.由于重力因素,若将图甲中胚芽鞘切段倒置会有相同的实验结果C.由图乙可看出,生长素既能促进胚芽鞘生长,也能抑制胚芽鞘生长D.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在0.4 mg/L左右5.某小岛上生活着两种棕榈科植物,研究认为:200万年前,它们的共同祖先迁移到该岛时,一部分生活在pH较高的石灰岩上,开花较早;另一部分生活在pH较低的火山灰上,开花较晚。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地理试卷纯Word版含解析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地理试卷纯Word版含解析

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一、选择题(题型注释)下图为甲、乙两国轮廓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两国沿海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国沿海干湿季分明 B.乙国沿海为热带雨林气候C.甲国沿海降水稀少 D.乙国沿海冬雨夏干2.乘船从乙国北部沿海到甲国西部沿海,按最近路线航行①经过直布罗陀海峡②经过巴拿马运河③先逆流后顺流④先顺流后逆流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答案】1.C2.B【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经纬度位置和轮廓特征可以判断,甲国是秘鲁,乙国是委内瑞拉。

秘鲁受秘鲁寒流的影响,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

委内瑞拉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2.从委内瑞拉北部沿海到秘鲁西海岸,按最近路线航行,要经过巴拿马运河,图中经过的海域有赤道暖流和秘鲁寒流,所以先顺流后逆流。

考点:拉丁美洲气候,世界洋流分布。

下表为2010年印度、赞比亚、美国、德国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

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3.表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A.美国、德国、赞比亚、印度B.德国、美国、印度、赞比亚C.美国、德国、印度、赞比亚D.德国、赞比亚、美国、印度4..四国中A.①国人口老龄化最严重B.②国的劳动力资源短缺C.③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D.④国人口增长数量最多【答案】3.C4.B【解析】试题分析:3.④国出生率、死亡率都很高,为赞比亚。

③国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为印度。

①②国出生率、死亡率都比较低,为德国。

4.表中的四个国家中,②国出生率最低,人口负增长,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短缺。

考点:人口的数量变化。

5.我国某远洋科学考察船从青岛港起航,进行环球大洋科学考察活动。

如图,科考船途经了全球六大板块中的A.3个板块B.4个板块C.5个板块D.6个板块【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科考船在整个航程中途径了全球六大板块,需要注意的是南美洲西侧南极洲板块一直延伸到赤道以北。

考点: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

下图为我国某地局部降水(雪)分布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冈中学2012届高三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试卷2012.5.29本试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 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 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 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考生应根据自己选做的题目准确填涂题号,不得多选。

答题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5.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选择题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K—39 C—12 O—16 Ca—40 Fe—56 Cu—64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荽求的。

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N是组成细胞内各种有机物的必需元素B.糖类都是细胞内的能源物质C.所有细胞都含有蛋白质和磷脂D.人的肝细胞和神经细胞中的mRNA反转录形成的DNA的种类没有差别2.与质壁分离和复原相关的细胞结构有()A.液泡、细胞壁和叶绿体 B.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膜C.高尔基体、细胞膜和核膜 D.液泡、细胞膜和细胞壁3.1个葡萄糖分子有氧呼吸释放能量为m,其中40%用于ADP转化为ATP,若1个高能磷酸键所含能量为n,则1个葡萄糖分子在有氧呼吸中产生ATP分子数为()A.2n/5m B.2m/5n C.n/5m D.m/5n4.将蛙的卵巢放入含有蛙脑垂体提取液的培养液中,同时检测某种激素的含量。

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再检测培养液中该激素的含量,发现该激素含量增加,这种激素是()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B.促性腺激素C.促甲状腺激素 D.雌性激素5.不同基因型的褐鼠对灭鼠灵药物的抗性及对维生素K的依赖性(即需要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维生素K 才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表现型如下表。

若对维生素K 含量不足环境中的褐鼠种群长期连续使用灭鼠灵进行处理,则褐鼠种群( )A.基因R 的频率最终下降至0B.抗性个体RR ∶Rr=1∶1C.RR 个体数量增加,rr 个体数量减少D.绝大多数抗性个体的基因型为Rr6.下面是以小麦为实验材料所进行的实验,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A.将发芽的种子研磨液置于试管内,加入斐林试剂,试管内立即呈现砖红色沉淀,这是因为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还原性糖B.利用小麦叶片进行“观察DNA 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时,叶片需要用酒精进行脱色处理,实验结果是绿色主要分布在细胞质,红色主要分布在细胞核C.用显微镜观察小麦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可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图像,从而判断出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D.若利用小麦根毛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由于观察的细胞无色透明,为了取得更好的观察效果,调节显微镜的措施是换小光圈或换平面反光镜7. 正确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下列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 .CO 2的比例模型:B .葡萄糖的实验式(最简式)为C 6H 12O 6 C .HClO 的结构式:H —O —ClD .NH 4Cl 的电子式为8.若用N A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46 g C 2H 6O 中共用电子对数为8N AB. 20 g 重水(D 2O )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 AC. 100 mL 2.0 mol·L -1 NH 4HCO 3溶液中NH 4+ 数为0.2N AD. 标准状况下,22.4 L NO 与CO2N A9. 下列图像能正确地表达可逆反应(△H <0)的是( )10.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硫酸铝溶液中滴加过量浓氨水:Al 3+ + 4OH -=AlO 2- + 2H 2OB.NaHCO 3溶液水解:HCO 3- + H 2O =H 2CO 3 + OH -C.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少量SO 2气体:SO 2 + 2OH -=SO 32-+ H 2OD.氯气与水反应:Cl 2 + H 2O = 2H + + Cl - + ClO -11.咖啡酸( )存在于许多中药中,有止血作用,毒性较小。

有 关咖啡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与浓硫酸共热能发生消去反应B .能与溶液FeCl 3发生显色反应C .1mol 咖啡酸最多只能与1mol Br 2反应D .其分子式为C 9H 10O 412. 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的供电系统中有再生氢氧燃料电池(RFC ),RFC 是一种将水电解技术与氢氧燃料电池技术相结合的可充电电池。

下图为RFC 工作原理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当有0.1mol 电子转移时,a 极产生1.12L O 2(标准状况下)B. b 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4H 2O + 4e - = 2H 2↑+ 4OH -C. d 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O 2 + 4H + + 4e - = 2H 2OD. c 极上进行还原反应,B 中的H +可以通过隔膜进入A13.常温下,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0.1 mol·L -1的Na 2CO 3溶液中:c(OH -)=c(HCO 3-)+c(H +)+c(H 2CO 3)B .将pH=6的H 2SO 4稀释1000倍后,c(H +)=2 c(SO 42-)C .浓度分别为0.1 mol·L -1和0.01 mol·L -1的CH 3COOH 溶液中:c(CH 3COO —)前者是后者的10倍D .浓度均为0.1 mol·L -1的NaCN 溶液和CH 3COONa 溶液中, c(CN -)<c(CH 3COO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

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表述中,与事实相符的是( )A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 .密立根最早通过实验,比较准确的测定了电子的电量C .库仑发现了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D .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并发现了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的规律15.三个质量均为1kg 的相同木块a 、b 、c 和两个劲度系数均为500N/m 的相同轻弹簧p 、q 用轻绳连接如图,其中a 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

开始时p 弹簧处于原长,木块都处于静止。

现用水平力缓慢地向左拉p 弹簧的左端,直到c 木块刚好离开水平地面为止,g 取10m/s 2。

该过程p 弹簧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是: ( )A .4cmB .6cmC .8cmD .10cma16.我国正在建设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同步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中有27颗是中圆轨道卫星和3颗是倾斜同步轨道卫星,中圆轨道卫星轨道高度约21500 km ,静止轨道卫星和倾斜同步轨道卫星距地面的高度约为36000km ,地球半径约为6400km ,下列关于北斗导航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静止轨道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比中圆轨道卫星向心加速度大B .倾斜同步轨道卫星从地球上看是移动的,但每天经过特定的地区上空C .中圆轨道卫星从地球上看是移动的,但每天经过特定的地区上空D .中圆轨道卫星的线速度大于倾斜同步轨道卫星的线速度17.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R 1、R 2为定值电阻,L 为小灯泡,R 3为光敏电阻,当照射光强度增大时 ( )A .电压表的示数增大B .R 2中电流强度减小C .小灯泡的功率减小D .电路的路端电压升高18.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 1:n 2=44:1,电源电压u =2202sin314t(V), 原线圈电路中接入熔断电流I 0=0.01A 的保险丝,副线圈电路中接入一可变电阻R ,则( )A .电压表的读数为5VB .当可变电阻R 的阻值变大时,电源的输入功率变大C .可变电阻R 的阻值低于11.36Ω时保险丝将熔断D .可变电阻的耗电功率一定是2.2W19.如图所示,在绝缘的斜面上方存在着沿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一带电金属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到底端,已知在金属块下滑的过程中动能增加了0.7J ,金属块克服摩擦力做功0.3J ,重力做功1.2J ,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金属块带正电荷B .电场力做功0.2JC .金属块的机械能减少1.2JD .金属块的电势能增加0.2J20.半导体指纹传感器:在一块半导体基板上阵列了10万金属颗粒,传感器阵列的每一点是一个金属电极,充当电容器的一极,其外面是绝缘的表面.手指贴在其上与其构成了电容器的另一极,由于手指指纹深浅不同,嵴和峪与半导体电容感应颗粒形成的电容值大小不同,其工作过程是通过对电容感应颗粒预先充电到某一参考电压,然后对每个电容的放电电流进行测量,设备将采集到不同的数值汇总,也就完成了指纹的采集,则( )A .指纹的嵴处与半导体基板上对应的金属颗粒距离近,电容小B .指纹的峪处与半导体基板上对应的金属颗粒距离远,电容小C .对每个电容感应颗粒都充电至某一参考电压时,在手指靠近时,各金属电极电量减小D .对每个电容感应颗粒都充电至某一参考电压时,在手指远离时,各金属电极均处于充电状态E21.如图1所示,在O ≤x ≤L 和2L ≤x ≤3L 的区域内存在着匀强磁场,磁场的方向垂直于xOy 平面(纸面)向里,具有一定电阻的正方形线框abcd 边长为2L ,位于xOy平面内,线框的ab 边与y 轴重合。

令线框从t =0时刻由静止开始沿x 轴正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线框中的感应电流i (取逆时针方向的电流为正)随时间t 的函数图象大致是图2中的 ( ) 非选择题共13题,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幻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答。

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22.(5分)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装置,他将光电门固定在长木板上的B 点,用不同重物通过细线拉同一小车,每次小车都从同一位置A 由静止释放.(1)若用游标卡尺测出遮光条的宽度d 如图所示, d = cm ;(2)实验中可近似认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与重物重力大小相等,则拉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为重物重力与AB 的距离的乘积;测出多组重物的质量m 和对应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 ,通过描点作出线性图象,研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