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3.4世界的气候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4节世界的气候 课件(共40张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4节世界的气候 课件(共40张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b9fd4432cc58bd63086bd78.png)
亚欧大陆35°—55°的大陆东岸
温带大陆性气候
成因: 深居内陆,大陆气团控制
特点:
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 水较少 分布: 南北纬30°—60°的大陆内部
海陆位置影响气候
撒哈拉沙漠
湿润
鱼米之乡
不毛之地
干旱
长江中下游平原
终年受副热带 高压控制——
炎热干燥
受季风环流影响——夏 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
热带雨林气候
成因:
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特点:
终年高温多雨 分布: 南北纬10°之间
热带草原气候
成因:
夏季赤道低压控制, 冬季信风控制。 特点:
全年高温,干、湿季节 明显交替。
分布: 南北纬10°—20°之间。
热带沙漠气候
成因: 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或信 风控制 特点: 终年炎热干燥
分布地区: 南北纬200 - 300之间 的大陆内部和西岸地区
少雨
2.由于我国广大地区盛行季风气候,因此,从太平洋带 来的暖湿气流使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丰沛,形成了森林、草 原景观,农业生产也生机勃勃。
例如,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降水丰富,为亚热带常 绿阔叶林景观,一年四季,大地呈现出一派绿色,水网密 布;
而纬度位置大致相同的非洲撒哈拉地区,常年受副热
带高压的影响,降水稀少,形成沙漠景观。
4、形成E、F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太阳辐的射影响造
成的。
4、读下图,完成各题。
(1)上面右图中⑥气候类型受左图中 B D (气压带风带) 控制(填字母), 其对应的下图中的 甲 图, 气候特征为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2)下图乙对应气候类型模式图中的 ⑦ , 气候特征为 全年温和多雨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三章 《世界的气候》第2课时

人教版地理七上第三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第2课时教案出示哈尔滨的朋友和广州的朋友聊天:提出问题:你觉得这两个网友的聊天符合事实吗?现在是什么季节?为什么同一时间两地的景观差异如此巨大?造成气候差异的因素有哪些呢?提出问题:说一说两幅图中的景观可能会出现在哪一种气候中?这两种气候的位置有什么不同?气温和降水又有什么不同?2.出示热带雨林气候与极地气候直方图3. 引导学生思考交流:纬度位置会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吗?(出示年平均气温图和年降水量分布图)4.引导学生思考交流:纬度位置为什么会影响气温?5.引导学生归纳总结:6.出示欧洲西部房屋厚度变化图引导学生思考:(1)欧洲传统民居墙体厚度有什么变化规律?(2)导致这种现象形成的影响因素是什么?总结:一般来说,同纬度地区,冬季沿海气温较高,内陆气温较低。
夏季沿海气温较低,内陆气温较高。
7.出示中纬度地区的景观图片。
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致使这些地方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总结:海陆位置影响中纬度的降水分布。
8.探究根源:海陆位置影响气候的两个要素:提示:海陆位置:距海近,降水多,一日或一年中的气温变化幅度小;距海远,降水少,一日或一年中的气温变化幅度大。
9.归纳总结:10.出示图片,提出问题:这些广为流传的诗句说明了什么地理规律或原理?11.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12.出示山地降水的动态图片,提出问题:A坡降水多还是B坡降水多?为什么?总结:地形影响降水13.总结地形对气候的影响:14.链接生活:指出影响下列各地气候的主要因素(1)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
(2)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北部冬季寒冷漫长。
(3)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而同纬度的北京气候相对比较湿润。
1. 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气候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游、体育运动、军事、商业、工农业生产等活动有什么关系?请举例说明。
2.探讨气候影响人类饮食出示图片:3. 气候影响农业补充阅读材料,进一步了解水稻:水稻是一种喜温喜湿的农作物。
第三章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七年级地理知识点 每张重点汇总)

第三章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要点一:气候的地区差异1.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
2.气候的地区差异不同地区的气温和降水情况不一样,气候就很不相同。
世界上有的地区终年炎热多雨;有的地区长冬无夏,终年寒冷;有的地区干旱少雨;有的地区冬季寒冷,降水稀少,夏季炎热,雨水集中。
根据各地气候的差异,人们将气候分为不同类型。
【例题1】我们最为关注的气候要素是( )A.气温和光照B.降水和风力C.气温和降水D.气温和风力点拨: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人们根据不同气温和降水的组合,把全球分为不同的气候类型。
答案:C要点二: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重点)l.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虽然世界各地的气候复杂多样,但是它们的分布有一定规律。
其中,热带的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寒带的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极圈内,亚热带和温带的气候大致分布在北回归线与北极圈、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
(1)热带气候的分布及特点。
[来源:学科网ZXXK](2)亚热带气候的分布及特点(3)温带气候的分布及特点(4)寒带和高原山地气候的分布及特点2.不同的自然景观不同的气候类型呈现不同的自然景观,如下表:【例题2】图中所示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B.热带雨林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点拨:本题关键看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来判断气候类型。
从图中可以看出,气温和降水的分配没有同期,也就是说冬季温和但是降水量多,夏季高温但是降水量少,所以这种典型的气候是地中海气候。
故选A。
答案:A【例题3】亚洲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D.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点拨:本题为单一型选择题,主要考查气候类型的分布状况。
亚洲地处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因而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故本题答案为B。
答案:B要点三: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难点)1.纬度位置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最主要的因素,由于地球是一个球体,所以不同纬度地区接受太阳的辐射不同,纬度的高低决定了一个地区接受太阳光热的多少。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四节世界的气候第2课时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与人类活动习题课件

思维拓展
七年级 地理 上册 人教版
14.在狭长的南美洲南部地区,东西两侧都濒临海洋,却形成了不同的
气候类型(如上面右图),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C )
A.植被
B.海陆位置
C.地形
D.纬度位置
名师点拨
自主学习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思维拓展
七年级 地理 上册 人教版
15.“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反映的气候影响因素是( B )
( B)
名师点拨
自主学习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思维拓展
七年级 地理 上册 人教版
4.下图中的 A、B 两点,在气温和降水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主要的影
响因素是
(B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其他因素
名师点拨
自主学习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思维拓展
七年级 地理 上册 人教版
读下图,完成第 5~6 题。
名师点拨
自主学习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思维拓展
七年级 地理 上册 人教版
影片《一路向南》中,故事主人公于阿拉斯加附近会合,开始了他们的 美洲穿越计划。他们从北极圈附近(a)出发,一路向南,以阿根廷最南端 (b)为目的地。读“世界等温线分布局部图”,完成第 13~14 题。
名师点拨
自主学习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名师点拨
自主学习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思维拓展
七年级 地理 上册 人教版
气温
降水
纬度低,气温高高 ; 纬度 纬度高,气温 低 低
低纬度,降水多; 高纬度,降水少
距海近,气温变化幅度小; 距海近,降水多多 ;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3.4世界的气候230页

世 界 气 候 的 分 布
A
B
C
试分析A B C三地气温、降水的季节变化,总 结其气候特征。
3、影响气温变化的因素: 纬度、 海陆分布、 地势高低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气温和降水
纬度
气温:低纬高温,高纬低温;
位置
降水:赤道多,两极少
海陆 位置
地形
气温:同纬度夏季陆高海低,冬季相反; 降水:沿海多,内陆少;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3.4世界的气候 230页
4、人类活动也影响气候: 过多排放二氧化碳,形成成温室效应,
使地球变暖,加速了南北极冰川的融化, 影响到全球的生态系统发生灾难性的变化。
这是需要全人类都重视和关注的大问 题大问题。如何节能减排、如何保护森林, 都是我们必须马上要去做的事情。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3.4世界的气候 230页
•
8.目前,虽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的热 潮已遍 及全国 ,很多 有志青 年步入 创业大 军,但 大学生 创业成 功率低 仍是一 个不争 的事实 。可以 说,我 国大学 生创业 还处于 起步阶 段,真 正实现 大学生 从入学 到毕业 、从毕 业到创 业,仍 需要全 方位、 多角度 、系统 化的理 念和实 践支撑 ,需要 更多的 社会力 量去思 考、探 索。因 此,要 想创业 成功, 仅仅具 有迎难 而上的 勇气是 不够的 。
2、气候与人类的生产活动:其中对农业生产的
影响最显著。农作物的生长,都需要一定的 温度和水分,不同地区的气温和降水条件不 同,所以,同一种农作物,在有的地区生长 良好,在有的地区却不能生长。
3、气候发生异常变化,例如,气温异常升 高或降低,降水异常增多或减少,会给人 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危害,从而产生灾害。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3.4 世界的气候 课件(共27张PPT)

(十)寒带(极地)气候
1.分布:高纬度地区。 2.特点:终年严寒,降水较少。
(十一)高原山地气候
青藏 高原
1.分布:海拔较高的高原和山地。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纬度因素 2.海陆因素 3.地形因素
纬度因素
迎风坡,降水多
背风坡 降水少
地形因素
气候与人类活动
大量排放二氧化碳
(七)温带海洋性气候
欧洲 西部
1.分布: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以欧洲 西部最典型)。
气温/℃
降水量/mm
30
600 2.特点
15 0
············540000
气候特征: 终年温和湿润。
-15
300
-30
200
-45
100
-60
0
1 4 7 10 月份
(八)温带季风气候
亚洲 东部
世界的气候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时间是否稳定 多变(不稳定)
变化不大
世界气候的分布图
阅读上图,完成下表。从纬度位置来看,主要分布在 热带、温带、寒带的气候类型分别有哪些?
分布地区
气候类型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布地区 大陆东岸 大陆内部 大陆西岸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五)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洲 东南部
1.分布:南北纬25°~35°的大陆东岸(其中以 中国最典型)。
气温/℃
降水量/mm
30 15
3.4世界的气候 (1)

世界的气候(时量:45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目要求。
(25小题,计50分)1.气候的主要特点是A.多变B.相对稳定性C.不确定D.时效性2.下列描述反映天气的是A.南县七月较为闷热B.西北地区干燥C.明天台风将在珠海登陆D.哈尔滨1月严寒3.世界上最炎热的大陆是A.亚洲B.非洲C.大洋洲D.南美洲4.当甲地(海拔610米)气温为24℃,同纬度的乙地(海拔1860米)气温是A.31.5℃B.16.5℃C.12.9℃D.不能确定5.某地8时、14时、20时、2时观测到的气温分别是6℃、16℃、9℃、5℃,该日平均气温为A.7℃B.9℃C.12℃D.18℃6.下列有关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B.低纬度气温低,高纬度气温高C.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低D.海洋气温低,陆地气温高7.下列地区中,年降水量较多的是A.赤道地区B.两极地区C.中纬度内陆地区D.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8.下列地区中,年降水量较少的是A.亚洲东部B.非洲北部C.南美北部D.欧洲西部9.地球"雨极"乞拉朋齐位于A.中国B.美国C.印度D.日本10.北温带和北寒带的分界线是A.北回归线B.南回归线C.北极圈D.南极圈11.我国南方气温高,北方气温低,主要影响因素是A.海陆因素B.纬度因素C.地形因素D.洋流因素12.我国上海降水比新疆多得多,主要是因为A.上海的纬度比新疆低B.上海的地势比新疆低C.上海的气温比新疆高D.上海距海近,新疆距海远13.夏季,我国青藏高原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低,影响的主要因素是A.海陆因素B.纬度因素C.地形因素D.洋流因素14.影响安第斯山脉南段东西两侧降水的主要因素是A.地球公转B.人类活动C.地形地势D.海际分布15.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16.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边缘地带的气候类型是A.冰原气候B.苔原气候C.亚寒带针叶林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17.亚洲西部、非洲北部、澳大利亚中部的气候都属于A.热带季风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18.洞庭湖平原属于A.热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19.温带大陆性气候的主要特点是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C.冬冷夏热,气温变化大,降水较少,集中夏季D.夏季温和,冬季严寒20.有关温带季风气候的说法,错误的是A.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地区B.四季分明,冬夏季之风向有明显变化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一月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上21.图中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是A.20℃B.21℃C.19℃D.20.5℃22.读图,一天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大约出现在A.正午;黎明前B.12时;24时C.14时;日落时D.14时;黎明前读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回答23~24小题:23.该地一年中最热月和最冷月出现在A.7月;1月B.8月;1月C.7月;2月D.8月;2月24.此地气温年较差是A.21℃B.31℃C.25℃D.20℃25.下列自然带中,由于气候严寒而不能生长树木的是A.热带沙漠带B.温带草原带C.苔原带D.温带沙漠带二、非选择题:(5小题,计50分)26.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⑴世界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在洲的地区;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在洲。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4《世界的气候》教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4《世界的气候》教案一. 教材分析《世界的气候》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气候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世界各地气候的多样性,以及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气候有一定的认识。
但气候系统的复杂性可能导致学生难以全面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掌握气候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认识气候的影响因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气候分布图,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2.难点:气候的影响因素,气候分布图的解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
2.案例分析法:以具体气候为例,分析气候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3.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气候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气候类型的图片、视频等素材。
2.准备气候分布图及其解读资料。
3.划分学习小组,分配学习任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展示世界各地的气候景观,引发学生对气候的兴趣。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地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介绍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如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等。
–展示气候分布图,让学生初步了解各类气候的分布情况。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气候分布图,了解各类气候的分布特点。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巩固(10分钟)–针对气候的影响因素,如纬度、海陆、地形等,分析具体案例。
–学生上台展示所学知识,教师点评并总结。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世界的气候
67、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68、终年炎热的地方,降水有多少不同;常年湿润的地方,气温有高低差别。
69、赤道附近的大部分地区,气候都具有全年高温多雨的特点,这种气候叫做热带雨林气候。
70、全球的气候大致可分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
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式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等11种气候类型。
71、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它们因此也成为影响气候的主要
因素。
72、人们描述天气时,关注的时间是一天,描述气候时,关注的时间是一年。
73、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12、读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所示的气候类型是,这种气候的特点是,该气候的分布规律是。
(2)该气候类型在世界上分布面积最广的地区是。
与该气候类型同纬度的大陆东岸分布气候,其气候特征是。
(3)该气候区的树叶表面有一层,其作用是。
(1)A地降水量最多的季节是季,降水的季节变化较。
B地降水少,降水的季节变化。
(2)若A、B两地位于山地的两侧山坡,则位于迎风坡的是,判断依据是。
(3)A、B两地所属半球是(南、北)半球,判断的依据
是。
(4)A地的气候特征是,属于气候。
B地降水大大少于A地,其成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