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原子吸收分析测试中常出现的问题及原因探究

合集下载

原子吸收光谱仪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原子吸收光谱仪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原子吸收光谱仪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原子吸收光谱仪是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用于测定物质中的金属元素含量。

由于长期使用或者操作不当,常常会出现一些故障,影响仪器的正常工作。

本文将就原子吸收光谱仪常见的故障进行讨论,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进样系统故障1、样品进样失败当样品进样失败时,首先要检查进样系统是否有堵塞或者漏气现象。

需要及时清洗吸嘴和进样管路,确保样品能够正常进入火焰中。

还要检查进样泵的工作状态,保证进样量的准确性。

2、进样泵过载或者堵塞当进样泵过载或者堵塞时,可以通过调整进样泵的工作参数来解决问题,例如增加进样泵的流量或者清洗进样泵的管路。

3、样品残留在更换样品时,有时会出现上一个样品的残留,导致分析结果不准确。

这时需要及时清洗进样系统,确保下一个样品的准确性。

二、光路系统故障1、灯泡寿命较短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灯泡寿命一般较长,但有时会因为长时间使用或者工作环境的影响导致灯泡寿命较短。

这时需要及时更换灯泡,并注意定期清洁灯泡和光路系统。

2、光阑调节不准确光阑调节不准确会导致光谱信号强度不稳定,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需要定期检查和调节光阑,确保光路系统正常工作。

3、光谱信号强度不稳定光谱信号强度不稳定可能是由于光路系统中有异物或者灰尘的堵塞,需要及时清洁光路系统,确保光路畅通。

三、火焰系统故障1、火焰温度不稳定火焰温度不稳定会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需要检查火焰系统的温度测量仪表是否准确,调节火焰气体的流量和压力,确保火焰温度的稳定性。

2、火焰颜色异常火焰颜色异常可能是由于火焰气体压力不足或者气路堵塞,需要及时调节火焰气体的流量和压力,清洁火焰气体管路。

3、吸收信号不清晰吸收信号不清晰可能是由于火焰不稳定或者有异物进入火焰中,需要及时调节火焰气体的流量和压力,清洁火焰系统。

四、检测系统故障1、检测系统信号不稳定检测系统信号不稳定可能是由于光谱仪中的检测器受到了外界干扰,需要检查并清洁检测系统,确保其正常工作。

原子吸收光谱仪经常遇到的14个问题与解决办法

原子吸收光谱仪经常遇到的14个问题与解决办法

原子吸收光谱仪经常遇到的14个问题与解决办法原子吸收光谱仪是分析化学领域中一种极其重要的分析方法,但是很多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比如标准曲线的线性不好、数据不稳定、空白值较高、漂移很大等问题。

今天帮大家总结了14个常见问题,一起来看看处理方法吧。

1为啥原子吸收仪器的灵敏度会突然下降了一半?通常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灵敏度下降的原因有:A、元素灯能量下降,低于原始能量得2/3;B、雾化器故障,雾化效果不好;C、燃烧头污染;D、检测器故障,多半是老化(但这种现象很少);E、样品吸收管路堵塞(这种现象经常导致灵敏度下降);F、气体的燃烧比不对,或者气体压力不够;2如何判定AAS氘灯和元素灯的光斑一致?准备一张白纸,在元素灯和氘灯调整完了后,用一张白纸挡在元素灯灯窗的前面,再用另一张白纸在原子化器的上方找到氘灯的光班,最好是在焦点的地方,然后设法固定。

然后把原来的白纸去掉或是打开元素灯,让元素灯的光进来,看看元素灯的光斑是不是和氘灯的光班重合,如果重合就表明调节好了,如果不重合,先调节好氘灯后固定下来,就不要再动了,然后调节元素灯使其光斑与氘灯的光斑重合。

3火焰原子吸收是不是每次做样前都要做标准曲线?A、最好每次都做标准曲线,如果单次样品量比较多的话,在测试过程中还要加入标准点进行校正。

B、如果每天有很多样品要测试,你就用QC来控制了,如果你控制的QC能过,那你也可以不用做标准曲线了。

4火焰原子吸收测Cr方法?做铬的时候,加入氯化铵可以消除铁的干扰,还可以提高灵敏度,加入浓度一般为1%~5%。

5钢瓶中乙炔气的总压力用到哪个数值时要换气?在运输和使用中的注意事项?A、一般当钢瓶气体小于0.5MPa时,为安全考虑我们就要考虑换气了。

B、溶解乙炔气瓶必须根据国家《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要求,进行定期技术检验。

C、乙炔气瓶使用前,应稍微打开瓶阀除去瓶口的脏物,安装好专用的乙炔减压器,使减压器位于瓶体最高部位。

浅谈原子吸收光谱仪使用时常见的问题

浅谈原子吸收光谱仪使用时常见的问题

浅谈原子吸收光谱仪使用时常见的问题原子吸收光谱仪是化学分析仪器中常用的一种。

在使用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问题,需要认真对待。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光源问题、进样问题、电流问题、参考物问题、校正问题和其他一些常见问题。

光源问题光源是原子吸收光谱仪的核心部件,是仪器正常工作的基础。

光源长时间的使用会产生减弱光强或者滤波器的入射窗口污染等问题,导致灵敏度降低。

因此,我们需要定期更换光源。

进样问题进样过程中,样品的浓度高低、样品的酸碱度、氧化还原性等都会影响仪器的精度。

因此在进行进样前,需要做好样品的制备工作,使样品质量达到适合测量的标准。

电流问题电流是原子吸收光谱仪测量所基于的原理之一。

在测量过程中,仪器电流不稳定,会导致读数的错乱或者波动较大,这时需要进行仪器电流的校正操作。

参考物问题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我们需要选择不同的参考物。

如果选择的参考物不正确或者参考物的浓度过低、过高等,都会导致测量误差的增加。

校正问题原子吸收光谱仪在使用中,需要根据测量要求进行校正。

校正过程中,需要正确选择参考物和进行仪器电流校正。

在校正过程中,如果参考物和样品的浓度差异过大,也会导致误差增加。

其他一些常见问题在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仪器的保养,经常清洗、校准仪器,保持仪器的良好工作状况。

2. 要经常进行仪器的检测、校准,确保仪器读数的准确性和精度。

3. 要正确选择标准曲线,避免曲线拟合的误差。

4. 在进行测量时,要注意仪器的读数尺度,尽量避免读出宽泛的范围。

总之,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不仅需要熟练的操作技巧,还需要对仪器的原理、性能和特点有深入的认识。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仪器的准确性和精度。

关于原子吸收分析测试中常出现的问题及原因探究

关于原子吸收分析测试中常出现的问题及原因探究

关于原子吸收分析测试中常出现的问题及原因探究当前,市场上用于原子吸收分析的仪器都朝着自动化方向发展,在各种电子、光学设备技术与燃烧安全保护装置辅助下,原子吸收分析仪器的操作也更快速、简洁,结果不再模糊,准确性有了保证,也较为安全。

分析研究原子吸收并掌握其应用,是保证监测站化验室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可提高化验分析员的原子吸收分析技术。

本文笔者首先介绍了原子吸收分析测试中常出现的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并在最后着重介绍了灵敏度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标签:原子吸收;分析测试;问题;对策1 原子吸收分析测试中常出现的问题1.1 蒸馏水的纯度。

在分析操作过程中,所用的溶液一般为蒸馏水,即去离子水。

尤其在测定常见元素如铁、钙、镁、铜、钠等时,更应注意保证蒸馏水的纯度,特殊要求的溶液应事先作纯水的空白值检验,在使用石墨炉法测定时,最好使用亚沸蒸馏水。

1.2 进样技术。

进样方法直接影响原子化效率、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

一种好的进样方法应该能高效、可重复地将有代表性的一部分样品引入原子化器,且没有严重的干扰效应。

在进样过程中,除了应注意取样毛细管不能阻塞、也不能有气泡外,还要尽量保证每次进样时,毛细管插入样液的深度要一致,因为液面高度能影响单位时间内的进样量,从而给读数带来误差。

另外,在进样时,每两个样品之间,必须吸喷空白溶液进行清洗,以免产生污染或记忆效应;对于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来说,无论是自动还是手动进样,都应使样液处于石墨管底部中心位置,否则影响测定结果。

对于火焰原子化器来说,毛细管前端的深度决定原子化器中的雾化器吸液速率,而毛细管与喷口的同心度决定雾化器的雾化效率,因此雾化器是影响测定灵敏度的主要部件。

同时,为了避免产生记忆效应,应在每2个样品之间吸喷空白溶液进行洗涤。

此外,进样量过小,吸收信号弱,不便于测量;进样量过大,在火焰原子化法中,对火焰产生冷却效应,在石墨炉原子化法中,会增加除残的困难。

在实际工作中,应测定吸光度随进样量的变化,选择最佳进样量。

浅谈原子吸收光谱仪使用时常见的问题

浅谈原子吸收光谱仪使用时常见的问题

浅谈原子吸收光谱仪使用时常见的问题原子吸收光谱仪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仪器,广泛应用于化学、材料、医药、生物等领域。

然而,使用时也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下面就浅谈一下原子吸收光谱仪使用时常见的问题。

一、样品制备问题原子吸收光谱仪中常常使用的是液体样品,因此样品制备非常重要。

常见的问题是样品中杂质太多、浓度不够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或者完全无法测试。

二、光路问题原子吸收光谱仪需要经过很多光路,光路中的污染或损坏可能会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

比如光栅、镜子等部件污染,会使到光路中的光分散、散射,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

光源波长不稳定、光源强度不稳定等问题也会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

三、标准品问题原子吸收光谱仪的测试结果需要对比标准品,因此标准品的准确性非常重要。

常见的问题是标准品没有经过有效的校验或标定,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

四、使用问题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的人员需要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避免因个人原因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

比如没有灰度校准、光源调节不当等错误的操作,都可能影响测试结果。

五、环境问题原子吸收光谱仪对环境要求比较高,比如温度、湿度等参数。

如果环境不合适,会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

六、设备问题原子吸收光谱仪在工作中可能会出现设备本身的问题,比如电路故障、元件老化等等。

这些问题需要及时发现和处理,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以上就是原子吸收光谱仪使用时常见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前,一定要了解仪器的使用方法及其特点,避免出现以上问题。

同时,在使用过程中,要及时维护和保养设备,确保仪器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浅谈原子吸收光谱仪使用时常见的问题

浅谈原子吸收光谱仪使用时常见的问题

浅谈原子吸收光谱仪使用时常见的问题原子吸收光谱仪是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

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的问题。

本文将对原子吸收光谱仪使用时常见的问题进行浅谈,以帮助用户更好地应对这些问题。

第一个常见问题是仪器的使用环境。

原子吸收光谱仪对环境的要求较高,需要在无振动、无电磁干扰的条件下操作。

在使用仪器之前,需要确保实验室的环境符合要求。

一般来说,实验室应该保持清洁,避免灰尘和化学物质的污染。

还需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避免对仪器的运行产生不利影响。

第二个常见问题是样品的制备。

在进行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时,样品的准备是非常重要的。

需要确保样品的纯度和浓度符合要求。

样品的处理也需要注意。

有些样品需要进行酸溶解,有些样品需要进行溶解和稀释。

在进行这些操作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避免对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分析产生干扰。

第三个常见问题是仪器的校准和标定。

原子吸收光谱仪在使用之前需要进行校准和标定。

校准是指通过测量标准溶液,建立光谱仪的响应曲线,从而将光谱仪的读数与所测物质的浓度关联起来。

标定是指通过测量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确定测量范围和灵敏度。

在进行校准和标定时,需要严格按照仪器的操作说明进行操作,并记录相关数据和结果,以便分析和验证。

第四个常见问题是仪器的维护和保养。

原子吸收光谱仪是一种精密的仪器,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测量。

维护包括定期清洁仪器的各个部件、更换磨损的零部件、检查和校准仪器的各项参数等。

保养包括定期对仪器进行润滑和保养,防止因长时间摩擦和磨损而影响仪器的使用寿命和准确度。

第五个常见问题是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在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要按照操作说明进行操作,确保操作规范和安全。

要定期清洗光谱仪的各个部件,及时处理可能影响测量结果的污染物。

要注意样品的配制和处理过程,确保样品的正确性和一致性。

要合理使用分析技术和方法,提高分析效率和准确度。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常见问题分析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常见问题分析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常见问题分析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GFAAS)是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用于测定样品中特定元素的浓度。

然而,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遭遇一些问题。

本文将针对GFAAS 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

问题1:谱线漂移问题症状在测量过程中,可能会发现原子荧光峰的峰高度或峰面积变化。

问题原因因为石墨管受温度、长度和形状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不同时间测量的荧光峰产生漂移。

解决方法1.选择高质量的石墨管。

平均寿命更长的石墨管,其荧光峰将更稳定。

2.长时间进行荧光峰稳定测量。

在需要获得非常精确和准确的结果时,需进行荧光峰稳定测量,以确保漂移对结果影响尽可能小。

3.定期清洗石墨管。

在石墨管中堆积了大量的碎屑和杂质时,可能会导致谱线漂移。

问题2:背景信号干扰问题症状测量结果出现明显的背景信号干扰。

问题原因可能是由于样品矩阵中的其他元素造成的,也可能是来自仪器自身的散射或发射信号。

解决方法1.测量前进行样品预处理。

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可依据需要进行选择。

例如,常用的样品预处理方法包括尖晶石结晶、pH调节、加热蒸馏等。

2.调整仪器参数。

调整仪器的扫描控制和探测器信号收集参数,以降低背景信号干扰。

3.定期清洗和校准仪器。

定期进行仪器的清洗、校准和维护,可减少背景信号干扰。

问题3:样品交叉污染问题症状样品间的浓度差异很小,测定结果出现偏差。

问题原因样品间可能存在交叉污染,例如样品气溶胶在炉管堆积时,堆积物可能混合在一起,导致污染。

解决方法1.选择高质量的样品。

尽量避免含有杂质和水分的样品。

2.定期清洗和校准仪器。

定期清洗仪器的样品腔和炉管等,以避免样品交叉污染。

3.优化炉管程序。

优化炉管程序可减少样品进入石墨管时的交叉污染。

总结以上是GFAAS常见问题的分析和解答,通过合理选择石墨管,进行荧光峰稳定测量和样品预处理,以及定期清洗和校准仪器,可以避免谱线漂移、背景信号干扰和样品交叉污染等问题。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用于测定溶液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由于使用过程中的操作不当或设备老化等原因,常常出现一些故障。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一、光源故障1. 光源不亮或亮度不稳定可能原因:灯丝烧断、电压过低、电流不稳定等。

排除方法:更换灯丝、调整电压和电流,保证灯丝正常工作。

2. 光源寿命过短可能原因:灯丝烧断、使用寿命达到上限等。

排除方法:更换灯丝。

二、样品室故障1. 样品室没有信号输出可能原因:发射针破损、导线松动、电源故障等。

排除方法:更换发射针、固定导线、检查电源。

2. 样品室光线不稳定或背景噪声大可能原因:样品室未清洁、背景校准不良等。

排除方法:清洁样品室、进行背景校准。

三、消色差故障1. 消色差不准确可能原因:镜片灰尘、镜片松动等。

排除方法:清洁镜片、固定镜片。

四、光盈余故障1. 光盈余偏高或偏低可能原因:光强不稳定、通道阻塞等。

排除方法:调整光源强度、清洁通道。

五、数据处理故障1. 数据不准确或异常可能原因:数据采集仪器故障、采集软件设置不正确等。

排除方法:检查仪器和软件设置,确保正确采集数据。

六、其他故障1. 仪器噪声过大或杂乱可能原因:仪器老化、电源干扰等。

排除方法:更换老化部件、处理电源干扰。

2. 仪器无法开机或死机可能原因:电源故障、主板故障等。

排除方法:检查电源、更换主板。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故障排除方法仅供参考,具体情况需根据仪器型号和故障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和处理。

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及时更换老化部件,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原子吸收分析测试中常出现的问题及原因探究
作者:艾海提江·吐逊帅东海
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17年第11期
摘要:当前,市场上用于原子吸收分析的仪器都朝着自动化方向发展,在各种电子、光学设备技术与燃烧安全保护装置辅助下,原子吸收分析仪器的操作也更快速、简洁,结果不再模糊,准确性有了保证,也较为安全。

分析研究原子吸收并掌握其应用,是保证监测站化验室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可提高化验分析员的原子吸收分析技术。

本文笔者首先介绍了原子吸收分析测试中常出现的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并在最后着重介绍了灵敏度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原子吸收;分析测试;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O56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1-0220-01
1 原子吸收分析测试中常出现的问题
1.1 蒸馏水的纯度。

在分析操作过程中,所用的溶液一般为蒸馏水,即去离子水。

尤其在测定常见元素如铁、钙、镁、铜、钠等时,更应注意保证蒸馏水的纯度,特殊要求的溶液应事先作纯水的空白值检验,在使用石墨炉法测定时,最好使用亚沸蒸馏水。

1.2 进样技术。

进样方法直接影响原子化效率、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

一种好的进样方法应该能高效、可重复地将有代表性的一部分样品引入原子化器,且没有严重的干扰效应。

在进样过程中,除了应注意取样毛细管不能阻塞、也不能有气泡外,还要尽量保证每次进样时,毛细管插入样液的深度要一致,因为液面高度能影响单位时间内的进样量,从而给读数带来误差。

另外,在进样时,每两个样品之间,必须吸喷空白溶液进行清洗,以免产生污染或记忆效应;对于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来说,无论是自动还是手动进样,都应使样液处于石墨管底部中心位置,否则影响测定结果。

对于火焰原子化器来说,毛细管前端的深度决定原子化器中的雾化器吸液速率,而毛细管与喷口的同心度决定雾化器的雾化效率,因此雾化器是影响测定灵敏度的主要部件。

同时,为了避免产生记忆效应,应在每2个样品之间吸喷空白溶液进行洗涤。

此外,进样量过小,吸收信号弱,不便于测量;进样量过大,在火焰原子化法中,对火焰产生冷却效应,在石墨炉原子化法中,会增加除残的困难。

在实际工作中,应测定吸光度随进样量的变化,选择最佳进样量。

1.3 标准溶液的配制。

原子吸收的定量分析,须要配制标准溶液。

在配制标准溶液的时候,一定要遵循逐级稀释的原则,如稀释倍数大于100倍,应分两次或多次稀释。

其次,标准溶液的浓度范围应与待测试样的浓度处于同一数量级。

当无法配制组成匹配的标准样品时,应采用标准加入法。

1.4 标准曲线。

标准曲线是原子吸收分析的依据。

试样读数应在标准曲线中部,有些元素工作曲线在浓度增大时会产生弯曲现象,使分析结果产生误差。

因此,在分析操作中应注意,明显的弯曲可以通过减小狭缝、减小灯电流等方法来改善,必要时也可通过仪器的曲线校直程序将工作曲线校直,但应注意,仪器的校正功能只能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不能无限增大。

在分析操作中除了应注意上述几个问题外,还应注意认真仔细地观察具体操作中其它有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问题,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2 灵敏度异常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2.1 测量灵敏度降低的原因及对策
2.1.1 选择的测量条件不佳。

(1)燃烧条件不理想。

燃气和助燃气的流量与比例不适当,应参照仪器说明书给定的数据加以修正。

(2)燃烧器的观测高度不合适。

观测点太低,所在之处的元素尚未完全原子化;观测点太高,所在之处的元素已被燃烧的气流冲稀。

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测量灵敏度降低。

火焰的中间薄层区焰温最高,样品原子化比较完全,基态原子蒸气的浓度最高,因而响应最为灵敏。

不同元素在火焰中原子化时,原子蒸气的浓度分布是不同的,因此测定不同的元素,观测高度也不同,应根据仪器提供的观测高度进行检查和优选。

(3)空心阴极灯的灯电流过大。

应在保持光源有足够强度、并有稳定发射强度的条件下,尽量减小灯电流。

若空心阴极灯老化,灵敏度下降,应更换新灯。

2.1.2 喷雾器受到污染。

在燃烧器缝口有盐类积淀,使鱼尾形火焰变成了不规则的锯齿形火焰,这不仅使测量光程缩短,而且使试液提升量减小和雾化效率降低,从而减少了进入火焰中的试样量,使灵敏度下降。

应卸下燃烧头,用刀片刮去积淀的盐块,依次用稀盐酸和蒸馏水彻底清洗。

2.1.3 燃烧器偏离了光轴的位置。

测量光束不能全部平行地通过火焰的中心,使有效的测量光程减小,灵敏度降低。

可按照仪器说明书的要求对燃烧器进行左右角度以及前、后、上、下的位置调整,使燃烧器的燃烧缝口与空心阴极灯平行,并使之正好位于光束的下方(用白纸卡片检查光斑)。

2.2 响应值过高的解决办法
2.2.1 旋转燃烧器的角度。

一般情况下要求燃烧器狭缝与光源的光轴平行,并使入射光通过燃烧器狭缝的正上方,这样才能使吸收光程长度(£)最大。

但为了降低测量灵敏度,可将燃烧器旋转一定角度,以缩短有效的吸收光程的长度,扩大测量浓度的范围。

当旋转燃烧器的角度为90°时,其有效光程仅是O°时的5%,这样可扩大测量浓度范围至20倍。

因此在遇到测定较高浓度的样品,样品浓度超过了它的工作曲线范围时,可以不必重新稀释,简单的做法就是旋转燃烧器的角度,并在同样条件下,重新绘制高浓度标准样品的工作曲线,并测定待测样品的吸光度,从新的标准曲线上查得样品的浓度。

2.2.2 减少试液的提升量。

减少试液的提升量可以减少进入火焰参与原子化的试样量,从而降低测量灵敏度的响应值,实现高浓度试样的测定。

使用有机溶剂喷雾用的毛细管来吸喷水样,或降低吸喷空气的流速,均可达到这一目的。

2.2.3 适当稀释试样溶液。

对浓度较高的试样稀释一次可使浓度降低至1/20~1/10,若经两次连续稀释,浓度即可降低至1/400~1/100,许多实际样品就能准确测定了。

但要注意这种稀释操作要用大肚移液管来进行,不要用吸量管来进行稀释,以保证稀释引入的误差尽可能小。

3 结论
原子吸收是指呈气态的原子对由同类原子辐射出的特征谱线所具有的吸收现象。

它的原理是将光源辐射出的待测元素的特征光谱通过样品的蒸汽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所吸收,由发射光谱被减弱的程度,进而求得样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

本文着重介绍原子吸收分析测试中常出现的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及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文忠.原子吸收法灵敏度问题的探讨[期刊论文]-化学分析计量2016(6).
[2]刘芳.原子吸收分析测试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期刊论文]-青海科技201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