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原子结构》单元测试题
高中物理 第十八章 原子结构玻尔的原子模型高二物理试题

积盾市安家阳光实验学校玻尔的原子模型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关于玻尔理论的解释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A.原子只能处于一不连续的状态中,每个状态都对一的能量B.原子中,虽然核外电子不断做变速运动,但只要能量状态不改变,就不会向外辐射能量C.原子从一种态跃迁到另一种态时,一要辐频率的光子D.原子的每一个能量状态都对一个电子轨道,并且这些轨道是不连续的解析:选C 根据玻尔的原子理论,易知A、B、D正确;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要辐频率的光子,而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时要吸收一频率的光子,C错误。
2.根据玻尔的氢原子理论,当某个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后( )A.氢原子所在的能级下降B.氢原子的电势能增加C.电子绕核运动的半径减小D.电子绕核运动的动能增加解析:选B 根据玻尔的氢原子理论,当某个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能级上升,电子绕核运动的半径增大,A、C错误;电子与原子核间的距离增大,库仑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B正确;电子围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库仑力提供向心力,有ke2r2=mv2r,可得E k=12mv2=ke22r,半径增大,动能减小,故D 错误。
3.仔细观察氢原子的光谱,发现它只有几条分离的不连续的亮线,其原因是( )A.氢原子只有几个能级B.氢原子只能发出平行光C.氢原子有时发光,有时不发光D.氢原子辐射的光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所以对的光的频率也是不连续的解析:选D 光谱中的亮线对不同频率的光子,“分离的不连续的亮线”对着不同频率的光子,B、C错误;氢原子在不同的能级之间跃迁时,辐射不同能量的光子,并且满足ε=hν。
能量不同,相光子频率不同,体现在光谱上是一些不连续的亮线,A错误,D正确。
4.氢原子从能级m跃迁到能级n时辐射红光的频率为ν1,从能级n跃迁到能级k时吸收紫光的频率为ν2。
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若氢原子从能级k跃迁到能级m,则( )A.吸收光子的能量为hν1+hν2B.辐射光子的能量为hν1+hν2C.吸收光子的能量为hν2-hν1D.辐射光子的能量为hν2-hν1解析:选D 由跃迁假设及题意可知,hν1=E m-E n,hν2=E k-E n,红光频率ν1小于紫光频率ν2,所以能级k能量大于能级m能量,所以从能级k到能级m需要辐射光子,A、C项错误;hν3=E k-E m,解得:hν3=hν2-hν1,B项错误,D项正确。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第二单元试题

高一化学基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单元测试题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44分)1、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B. 最外层电子数目小于4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C. 最外层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D. 最外层电子数为7的原子,最高正价为+72、元素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关系为()A.前者大B.后者大C.相等D.不能确定3、某二价阴离子有36个电子,其质量数为79,则核内中子数有()A.43 B.45 C.41 D.394、某元素离子A m+的核内中子数为n个,核外有x个电子,则该元素的质量数()A.x+m-n B.x-m+n C.x+m+n D.x-m5、某元素的最高正价与负价的代数和为4,则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 4B. 5C. 6D. 76、元素29Cu有两种同位素,它们的质量数分别为63和65,试以铜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63.55来计算质量数位63的Cu原子含量是()A.20% B.50% C.66.7% D.72.5%7、下列各组元素中,按微粒半径递增顺序排列的是()A.Li ,K,Na B.Ba2+,Ca2+,Mg2+C.Ca2+,K+,Cl- D.N,O,F8、某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电子层数的5倍,其质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A.2,5 B.5,7 C.2,8 ,5 D.2,8,79、某元素R的-1价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氩原子相同,则R元素的最高正价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A.HR B.HRO3C.H2RO4 D.R2O710、下列各组元素,按最高正价由小到大,负价绝对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是()A.N,O,F B.Mg,Si,Cl C.N,P,As D.P,S,Cl11、下列各组物质,按碱性减弱,酸性增强顺序排列的是()A.Al(OH)3, Mg(OH)2, H3PO4, H2SO4B.KOH, NaOH, H2SO4, HClO4 C.Mg(OH)2, Ca(0H)2, H2SO3, H2SO4D.Al(OH)3, Ca(0H)2 , HBrO4 , HClO4 12、元素R原子的K层电子数与M层电子数之和比L层电子数多1,那么他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A.H2RO4 B.HRO4C.ROH D.R(OH)213、对于3-9号元素和11-17号两组元素来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最高正化合价都是依次升高;②原子半径依次减小③元素的还原性减弱,氧化性依次增强。
原子结构测试题单元检测

高山不爬不能到顶,竞走不跑不能取胜,永恒的幸福不争取不能获得。
想成为一名成功者,先必须做一名奋斗者。
《选修三第一章第一节 原子结构》自我测试高二 班 第 组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_______第Ⅰ卷 选择题一、单项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1.以下能级符号正确的是( )A .6sB .2dC .1dD .3f 2.下列能级中轨道数为5的是( )A .s 能级B .p 能级C .d 能级D .f 能级 3.表示一个原子在第三个电子层上有10个电子可以写成( )A .3s 10B .3d 10C .3s 23p 63d 2D .3s 23p 53d 3 4.Cl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共有( )A .3种B .5种C .17种D .18种 5.以下电子排布式不是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的是( )A .1s 12s 1B .1s 22s 12p 1C .1s 22s 22p 63s 2D .1s 22s 22p 63s 1 6.下列轨道表示式所表示的元素原子中,其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的是( )7.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 ( ) A .Ca 2+ 1s 22s 22p 63s 23p 6 B .O 1s 22s 22p 6 C .P :1s 22s 22p 63s 23p 3 D .Br :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24p 58.主族元素A 和B 可形成组成为AB 2的离子化合物,则A.B 两原子的最外层 电子排布分别为 ( ) A .ns 2np 2和ns 2np 4 B .ns 1和ns 2np 4 C .ns 2和ns 2np 5 D .ns 1和ns 2 9.下列元素中,价电子排布不正确的是( )A .V 3d 34s 2B .Cr 3d 44s 2C .Ar 3s 23p 6D .Ni 3d 84s 2 10.下列表示式中错误的是( ) A .Na+的电子式[··Na··]+B.Na +的结构示意图:C.Na 的电子排布式:1s 22s 22p 63s 1D .Na 的简化电子排布式:[Na]3s 1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因为p 轨道是“8”字形的,所以p 电子走“8”字形B .主量子数为3时,有3s 、3p 、3d 、3f 四个轨道C .氢原子中只有一个电子,故氢原子只有一条轨道D .原子轨道与电子云都是用来形象描述电子运动状态的12.某基态原子第四电子层只有2个电子,该原子的第三电子层电子数可能有( )A.8B.18 C .8~18 D.18~3213.下列原子构成的单质中既能与稀硫酸反应,又能与烧碱溶液反应,且都产生H 2的是( ) A.核内无中子的原子 B .电子构型为3s 23p 1 C.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倒数第三层上的电子数的原子D.N 层上无电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的原子14.X 、Y 两元素可形成X 2Y 3型化合物,则X 、Y 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排布可能是( ) A .X :3s 23p 1 Y :3s 23p 5 B .X :2s 22p 3 Y :2s 22p 4 C .X :3s 23p 1 Y :3s 23p 4 D .X :3s 2 Y :2s 22p 315.当镁原子由1s 22s 22p 63s 2 →1s 22s 22p 63p 2时,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 A .镁原子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这一过程中吸收能量 B .镁原子由激发态转化成基态,这一过程中释放能量C .转化后位于p 能级上的两个电子处于同一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D .转化后镁原子与硅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16.下列各组原子中,彼此化学性质一定相似的是( )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 2的X 原子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 22s 2的Y 原子B.原子核外M 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X 原子与原子核外N 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Y 原子 C .2p 轨道上有三个未成对的电子的X 原子与3p 轨道上只有三个未成对的电子的Y 原子 D.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的X 、Y 原子17.下列各组表述中,两个微粒不属于同种元素原子的是( )A .3p 能级有一个空轨道的基态原子和核外电子的排布为1s 22s 22p 63s 23p 2的原子B .2p 能级无空轨道,且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基态原子和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 22p 5的原子C .M 层全充满而N 层为4s 2的原子和核外电子排布为1s 22s 22p 63s 23p 64s 2的原子D .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总数的1/5的原子和最外层电子排布为4s 24p 5的原子 18.以下对核外电子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电子的运动与行星相似,围绕原子核在固定的轨道上高速旋转B .能量低的电子只能在s 轨道上运动,能量高的电子总是在f 轨道上运动C .能层序数越大,s 原子轨道的半径越大D .在同一能级上运动的电子,其运动状态肯定不同选择题答题卡第Ⅱ卷 非选择题19.写出下列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1) N (2)Ne (3) S (4)Ca (5)29Cu (6)32Ge20.已知M 2+3d 轨道上有5个电子,试推出: (1)M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高中物理第四章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测评含解析选择性第三册

第四章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白天的天空各处都是亮的,是大气分子对太阳光散射的结果。
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由于在这方面的研究而荣获了192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假设一个运动的光子和一个静止的自由电子碰撞以后,电子向某一个方向运动,光子沿另一方向散射出去,则这个散射光子跟原来的光子相比()A。
频率变大B。
动量变大C.光子能量变大D.波长变长,遵守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自由电子被碰前静止,被碰后动量、能量增加,所以光子的动量、能量减小。
故选项D正确。
2.电子显微镜的最高分辨率高达0。
2 nm,如果有人制造出质子显微镜,在加速到相同的速度情况下,质子显微镜的最高分辨率将()A。
小于0.2 nm B.大于0。
2 nmC。
等于0。
2 nm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由λ=ℎ知,如果把质子加速到与电子相同的速度,因质子的质量更ℎ大,则质子的波长更短,分辨能力更高。
3.下列对于氢原子光谱实验规律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因为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所以氢原子只能产生一种波长的光B。
氢原子产生的光谱是一系列波长不连续的谱线C。
氢原子产生的光谱是一系列亮度不连续的谱线D.氢原子产生的光的波长大小与氢气放电管放电强弱有关的谱线,即产生一些特殊波长的光,A选项错误;氢原子产生的光谱是一系列波长不连续的谱线,B选项正确;氢原子光谱是氢原子发射光子时形成的发射光谱,光谱都不是连续的,与亮度无关,C选项错误;氢原子产生的光的波长大小与氢气放电管放电强弱无关,D选项错误。
4。
(2020上海黄浦区二模)不带电的锌板和验电器用导线相连。
若用甲灯照射锌板,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不张开;若用乙灯照射锌板,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如图所示。
则与甲灯相比,乙灯发出的光()A.频率更高B。
波长更大C。
光强更强 D.速率更大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效应;由题干知甲灯照射不能发生光电效应,乙灯照射可以发生光电效应,则乙灯发出的光频率比甲发出的高,故A正确,B、C、D错误。
第18章原子结构 专题专练:能级跃迁规律的应用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精选习题

高二物理选修3-5第18章原子结构专题专练:能级跃迁规律的应用一、激发、跃迁、电离。
1.光照激发:原子吸收光子的能量而被激发称为光致激发.其吸收的光子的能量必须等于两能级的能量差,否则不被吸收,不存在激发到n 能级时能量有余,而激发到n+1时能量不足,则可激发到n能级的问题.2.碰撞激发:原子吸收外来实物粒子(例如自由电子)的能量而被激发称为碰撞激发.实物粒子的动能可全部或部分地被原子吸收,所以只要入射粒子的能量大于或等于两能级的能量差值(E=E m-E n),就可使原子发生能级跃迁.3.能级跃迁:原子吸收或辐射的光子能量等于原子两能级间的能级差,用公式hν=E m-E n确定.4.电离:光子和原子作用使原子发生电离的情况,则不受公式hν=E m-E n的限制,这是因为原子一旦电离,原子结构即被破坏,因而不再遵守有关原子结构的理论.例如:基态氢原子的电离能为13.6 eV(1)只要大于或等于13.6 eV光子都能被基态的氢原子吸收而发生电离,只不过入射光子的能量越大,原子电离后产生的自由电子的动能越大,这与光致激发有所不同.(2)至于实物粒子和原子碰撞的情况,只要入射粒子的动能大于或等于电离能13.6 eV,就可能使氢原子电离.题型一:有关能级跃迁概念的区别和联系以及规律的应用例1.将氢原子电离,就是从外部给电子以能量,使其从基态或激发态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1)若要使n=2的激发态的氢原子电离,至少要用多大频率的电磁波照射该氢原子?(2)若用波长为200 nm的紫外线照射处在n=2能级的氢原子,则电子飞到离核无穷远处的速度为多大?(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电子的电荷量e=1.6×10-19 C,电子的质量m e=0.91×10-30 kg)解析:(1)要使处于n=2的氢原子电离,照射光光子的能量应能使电子从第2能级跃迁到无限远处,最小的电磁波的光子能量应为E=0-(-3.4 eV)=3.4 eV,再由E=hν得ν== Hz=8.21×1014 Hz.(2)波长为200 nm的紫外线一个光子所具有的能量E 0=h=6.63×10-34× J=9.95×10-19 J电离能ΔE=3.4×1.6×10-19 J=5.44×10-19 J由能量守恒E k=E0-ΔE代入数据解得E k=4.51×10-19 J,E k=mv2,有v=1.0×106 m/s.答案:(1)8.21×1014 Hz (2)1.0×106 m/s针对训练1.(氢原子能级图的应用)(多选)如图18-4-3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欲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激发,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用11 eV的光子照射B.用12.09 eV的光子照射C.用14 eV的光子照射D.用10 eV的电子照射BC[解析] 若基态的氢原子吸收11 eV的光子,则能量为-13.6 eV+11 eV=-2.6 eV,氢原子不存在能量为-2.6 eV的能级,所以该光子不能被吸收,故A错误;基态的氢原子吸收12.09 eV的光子,则能量为-13.6 eV+12.09eV=-1.51 eV,能从n=1能级跃迁到n=3能级,所以该光子能被吸收,故B正确;对14 eV的光子,其能量大于氢原子电离能13.6 eV,可使其电离,故C正确;n=1能级和n=2能级的能量差为-3.4 eV-(-13.6 eV)=10.2 eV,因10 eV<10.2 eV,所以10 eV的电子不能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发生跃迁,故D错误.2. (多选)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现用能量介于10~12.9 eV范围内的光子去照射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照射光中只有一种频率的光子被吸收B.照射光中有三种频率的光子被吸收C.氢原子发射出三种不同波长的光D.氢原子发射出六种不同波长的光BD解析:E2-E1=10.2 eV,E3-E1=12.09 eV,E4-E1=12.75 eV,可知照射光中有三种频率的光子被吸收.氢原子跃迁的最高能级为n=4能级,根据=6知,氢原子发射出六种不同波长的光,故选项B,D正确,A,C错误.3.红宝石激光器的工作物质红宝石含有铬离子的三氧化二铝晶体,利用其中铬离子产生激光.铬离子的能级图中,E1是基态,E2是亚稳态,E3是激发态,若以脉冲氙灯发出的波长为λ1的氯光照射晶体,处于基态的铬离子受到激发而跃迁到E3,而后自发地跃迁到E2,释放出波长为λ2的光子,处于亚稳态E2的离子跃迁到基态时辐射出的光就是激光,这种激光的波长为( )A. B.C. D.A解析:由题意,根据ΔE=可得E3-E1=;E3-E2=;设处于亚稳态E2的离子跃迁到基态时辐射出的光就是激光,这种激光的波长为λ3,则E2-E1=;由以上各式可得λ3=,选项A正确,B,C,D错误.4. (多选)氢原子能级如图所示,当氢原子从n=3跃迁到n=2的能级时,辐射光的波长为656 nm.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氢原子从n=2跃迁到n=1的能级时,辐射光的波长大于656 nmB.用波长为325 nm的光照射,可使氢原子从n=1跃迁到n=2的能级C.一群处于n=3能级上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产生3种谱线D.用波长为633 nm的光照射,不能使氢原子从n=2跃迁到n=3的能级CD解析:从n=3跃迁到n=2的能级时,辐射光的波长为656 nm,而当从n=2跃迁到n=1的能级时,辐射能量更多,则频率更高,则波长小于656 nm,选项A错误;当从n=2跃迁到n=1的能级,释放的能量=[-3.4- (-13.6)]×1.6×10-19,则解得,释放光的波长是λ=122 nm,则用波长为122 nm的光照射,才可使氢原子从n=1跃迁到n=2的能级,选项B 错误;根据数学组合=3,可知一群n=3能级上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产生3种谱线,选项C正确;同理,氢原子的电子从n=2跃迁到n=3的能级,必须吸收的能量,与从n=3跃迁到n=2的能级放出能量相等,因此只能用波长为656 nm的光照射,才能使得电子从n=2跃迁到n=3的能级,选项D正确.5. (多选)氢原子能级如图所示,当氢原子从n=3跃迁到n=2的能级时,辐射出光在真空中的波长为λ.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氢原子从n=2跃迁到n=1的能级时,辐射出的光在真空中的波长小于λB.用真空中波长为λ的光照射,可使氢原子从n=1跃迁到n=2的能级C.一群处于n=4能级上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产生6种谱线D.用真空中波长为λ的光照射,不能使氢原子从n=2跃迁到n=3的能级ABC 解析:因氢原子1和2之间的能级差大于2和3间的能级差,从n=2跃迁到n=1的能级时,辐射光子的能量大于氢原子从n=3跃迁到n=2的能级时辐射出光子的能量,则氢原子从n=2跃迁到n=1的能级时,辐射出光在真空中的波长小于λ,选项A正确;由能级图可知E3-E2=-= -=;E2-E1=-E1=-=,则用真空中波长为λ的光照射,可使氢原子从n=1跃迁到n=2的能级,选项B正确;一群处于n=4能级上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产生=6种谱线,选项C正确;因为氢原子从n=3跃迁到n=2的能级时,辐射出光在真空中的波长为λ,则用真空中波长为λ的光照射,能使氢原子从n=2跃迁到n=3的能级,选项D 错误.6 如图18-T-1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时,电子的动能会变大,电势能会减小B.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会吸收光子C.一个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最多可能发出6条光谱线D.用能量为12.5 eV的电子轰击处于基态的氢原子,一定不能使氢原子发生能级跃迁7.氢原子基态能量E1=-13.6 eV,电子绕核运动半径r1=0.53×10-10 m.E n=,r n=n2r1,求氢原子处于n=4激发态时(静电力常量k=9×109 N·m2/C2,电子的质量m=0.9×10-30 kg).(1)原子系统具有的能量;(2)电子在轨道上运动的动能;(3)电子具有的电势能;(4)向低能级跃迁辐射的光子频率最多有多少种?解析:(1)E4==-0.85 eV.(2)r4=42r1,k=m所以动能E k4=mv2== J=1.36×10-19 J=0.85 eV.(3)由于E4=E k4+E p4,所以电势能E p4=E4-E k4=-1.7 eV.(4)最多有六种.从n=4→3,3→2,2→1,4→2,4→1,3→1.答案:(1)-0.85 eV (2)0.85 eV (3)-1.7 eV (4)六种二、能级跃迁与光电效应。
高中物理《原子结构》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原子结构》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科学家是()A.汤姆孙B.法拉第C.卢瑟福D.奥斯特2.卢瑟福预言原子核内除质子外还有中子的事实依据是()A.电子数与质子数相等B.绝大多数原子核的质量与电荷量之比都大于质子的质量与电荷量之比C.原子核的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D.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几乎相等3.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诞生于1960年,我国于1961年研制出第一台激光器,40多年来,激光技术与应用发展迅猛,已与多个学科相结合形成多个应用技术领域。
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产生光子,将频率相同的光子汇聚可形成激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频率相同的光子能量相同B.原子跃迁发射的光子频率连续C.原子跃迁只产生单一频率的光子D.激光照射金属板不可能发生光电效应n=的激发态向低能级跃迁时,产生的光子种类可能是()4.一个氢原子从5A.4种B.10种C.6种D.8种5.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分布图,已知可见光光子的能量在1.61 3.10eV范围内,由图可知()n=能级A.基态氢原子吸收能量为10.3eV的光子能从n=1能级跃迁到2B.基态氢原子的电离能为13.6eVn=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辐射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C.一群处于5D .氢原子从4n =能级跃迁到3n =能级,辐射的是可见光光子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汤姆孙依据极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散射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B .目前已建成的核电站的能量来自于重核裂变C .β衰变现象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D .质子不可能衰变为一个中子和一个正电子7.如图所示为玻尔原子理论的氢原子能级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大量处于5n =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最多可以发出20种不同频率的光B .处于2n =能级的氢原子其电势能比处于3n =能级的氢原子的电势能小C .若氢原子由4n =能级分别直接跃迁至3n =和2n =能级时所发出光的波长为λ1和λ2,则λ1<λ2D .用光子能量为12.5eV 的光照射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此过程中氢原子最多可以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8.处于不同能级的氢原子,电子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能量越大的氢原子,电子的向心加速度越大B .能量越大的氢原子,电子的动能越大,电势能越小C .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子的运动周期最大D .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子运动的角速度最大二、多选题9.对于原子光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光谱是不连续的B .因为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所以各种原子的光谱是相同的C .各种原子的原子结构不同,所以各种原子的光谱也是不同的D .分析物质的光谱,可鉴别物质含哪种元素10.关于元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元电荷就是电子B .元电荷所带电荷量等于电子或质子所带的电荷量C .某物体所带电荷量可以是196.610C -⨯D .美国物理学家密立要用实验最早测定了元电荷的数量值11.下列四幅图涉及到不同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卢瑟福通过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发现了质子和中子B .图乙:玻尔理论指出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所以原子发射光子的频率也是不连续的C .图丙:普朗克通过研究黑体辐射提出能量子的概念,成为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D .图丁: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故光谱分析可用来鉴别物质12.图甲为氢原子的能级图,大量处于n =2激发态的氢原子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后跃迁到较高的能级,之后再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10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高二下学期化学(必修二)《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高二下学期化学(必修二)《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 单选题1.2016年IUPAC 命名117号元素为Ts (中文名“鈿”,tian ),Ts 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Ts 的最高化合价为+7B .Ts 的非金属性比C1的弱C .Ts 的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D .中子数为176的Ts 核素符号是176117Ts2.1919年,卢瑟福通过实验,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人工核反应,其反应原理为:42He+147N→178O+11H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78O 和188O 互为同位素,178O 2和188O 2互为同素异形体B .42He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C .147N 的核外电子共有7种运动状态D .一个11H 原子中含有一个质子 一个中子和一个电子3.下列事实不能作为洪特规则特例证据的是A .硼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小于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B .磷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硫元素的第一电离能C .基态铬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 54s 1而不是[Ar]3d 44s 2D .某种激发态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 22s 12p 3而不是1s 22s 22p 24.A B C D 四种元素,已知A 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 元素为金属元素,它的原子核外K L 层电子数之和等于M N 层电子数之和;C 元素是第三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D 元素在第三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大。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ABCD 分别为O Ca Na Ar?B .元素A BC 两两组成的化合物可为CaO 2CaO 2Na O 22Na O 等C .元素A C 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关系为A C <D .单质B C 还原性强弱关系为B C >5.《Nature 》杂志评选出的2019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之一是我国科研人员发现用于“点击化学”的一种新化合物(如图所示),W X Y Z 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W 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相等,X Z 同主族。
原子的结构测试题含答案

原子的结构测试题含答案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检测卷1.下列粒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A.原子B.分子C.电子D.离子2.含原子团的物质是()A。
Cu。
B。
CO。
C。
KCl。
D。
KNO33.下列我国著名科学家中,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的是()A.XXXB.XXX.XXXD.XXX4.下列有关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A.一个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成为阳离子B.公园里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C.要保持水的化学性质,就必须保持水分子不变D.氢原子和氧原子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的最小微粒5.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③属于不同种元素B.④属于离子,离子符号为MgC.②③的化学性质相似D.①④均达到相对稳定的结构6.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A.镁B.金刚石C.氯化钠D.水7.1897年,英国科学家XXX发现了原子内有带负电的电子,而原子是电中性的,由此猜测,原子内另有带正电的物资。
在此根蒂根基上,颠末XXX、XXX等科学家的不竭完善和批改,建立了当代原子结构模子。
如图是XXX整理的物资微观构成网络图,则XXX 当年猜测的“带正电的物资”相称于图中的()2﹣A、甲B、乙C、丙D、丁8.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表示图,下列有关该原子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质子数为11B.易得电子形成阴离子C.最外层有1个电子D.该原子有三个电子层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原子呈电中性B.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品种稳定D.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10.XXX同学撰写的“心目中的原子”短文中,阐述了以下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原子可以转化为离子B.原子是最小的微观粒子C.有些物资是由原子构成的D.原子可以“搭建”成份子11.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铈原子的原子核内有58个质子和82其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24.B.58.C.82.D.14012.核电荷数多于核外电子数的粒子一定是()A.分子B.原子C.阴离子D.阳离子13.某粒子的结构表示图如图所示,该粒子是()A.XXX14.在化学变化中,下列说法正确的选项是()①原子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②原子核不能被创造但能被消灭③份子既可以被创造也可以被覆灭④电子不克不及被创造但能被覆灭A.②④B.①④C.①③D.②③15.科学家最近研发出用铝稼合金制备氧气的新工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的位置,则能正确表示该实验中经过金原子核附近的 α 粒子的运动轨迹的图是
(
)
3.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根据玻尔理论,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电子绕核旋转的半径增大
B.氢原子的能量增大
C.氢原子的电势能增大
D.氢原子核外电子的速率增大
4.下列氢原子的线系中波长最短波进行比较,其值最大的是
(
)
A.巴耳末系
辐射出波长为 λ2 的光子;若 λ1>λ2,则氢原子从能级 B 跃迁到能级 C 时,将_______(填“辐
射”或“吸收”)光子,光子的波长 =_______.
17.如图给出氢原子最低的 4 个能级,氢原子在这些能级之间跃迁 所辐射的光子的频率最多有______________种,其中最小频率为 _____________,需使基态氢原子电离应用波长为_____________ 的光照射氢原子。
B.莱曼系
C.帕邢系
D.布喇开系
5.关于光谱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正常发光的霓虹灯属稀薄气体发光,产生的是明线光谱
B.白光通过某种温度较低的蒸气后将产生吸收光谱
C.撒上食盐的酒精灯火焰发出的光是明线光谱
D.炽热高压气体发光产生的是明线光谱
6.仔细观察氢原子的光谱,发现它只有几条分离的不连续的亮线,其原因是
(
)
A.观察时氢原子有时发光,有时不发光
B.氢原子只能发出平行光
C.氢原子辐射的光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所以对应的光的频率也是不连续的
D.氢原子发出的光互相干涉的结果 7.氢原子第三能级的能量为
(
)
A.-13.6eV
B.-10.2eV
C.-3.4eV
D.-1.51eV
8.下列叙述中,符合玻尔氢原子的理论的是
金属 逸出功 W/eV
铯 1.9
钙 2.7
镁 3.7
钛 4.1
19.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了能量为 15.42eV 的光子,求电子脱离氢原子时的速度大小。(已 知电子的质量 m=0.91×10-30kg,氢原子基态能量 E1=-13.6eV,结果保留 1 位有效数字)
20.若氢原子的核外电子质量为 m,电量为 e,在离核最近的轨道上近似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 半径为 r1。求: (1)电子运动的动能 Ek 是多少? (2)电子绕核转动的频率 f 是多少? (3)氢原子核在电子轨道处产生的电场强度 E 为多大?
(
)
12 A. 2 1
12 B. 1 2
1 2 C. 12
2 1 D. 12
13.德国物理学家弗兰克林和赫兹进行过气体原子激发的实验研究。如图(1)他们在一只 阴极射线管中充了要考察的汞蒸气。阴极发射出的电子受阴极 K 和栅极 R 之间的电压 UR 加速,电子到达栅极 R 时,电场做功 eUR。此后电子通过栅极 R 和阳极 A 之间的减速电压 UA。通过阳极的电流如图(2)所示,随着加速电压增大,阳极电流在短时间内也增大。但 是到达一个特定的电压值 UR 后.观察到电流突然减小。在这个电压值上,电子的能量刚 好能够激发和它们碰撞的原子。参加碰撞的电子交出其能量,速度减小,因此到达不了阳极,
子运动的等效电流多大?
(3)若已知钠的极限频率为 6×1014Hz,今用一群处于 n=4 的激发态的氢原子发射的光谱照 射钠,是通过计算说明有几条谱线可使钠发生光电效应?
参考答案
1、C 2、BD 3、D 4、D 5、ABC 6、C 7、D 8、AC 9、B 10、C
11、D 12、D 13、14、α 粒子散射,原子核式结构
高中物理-《原子结构》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卢瑟福 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是
A.证明了质子的存在
B.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C.说明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D.说明原子中的电子只能在某些不连续的轨道上运动 2.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用 α 粒子轰击金箔,发现了 α 粒子的散射现象。图中 O 表示金原子
收而发生跃迁的是
(
)
A.40.8 eV
B.43.2 eV
C.51.0 eV
D.54.4 eV
10.μ 子与氢原子核(质子)构成的原子称为 μ 氢原子,它在原子核物理的研究中有重要作
用。图为 μ 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假定光子能量为 E 的一束光照射容器中大量处于 n=2
能级的 μ 氢原子,μ 氢原子吸收光子后,发出频率为 ν1、ν2、ν3、ν4、ν5 和 ν6 的光
∞则
(
)
A.h (ν3-ν1)
B.h (ν5+ν6)
E5
等
于
4
3
2
C.hν3
1
D.hν4
11 . 已 知 氢 原 子 基 态 能 量 为 - 13.6eV, 下 列 说 法 中 正 确 的 有
(
)
A.用波长为 600nm 的光照射时,可使稳定的氢原子电离
B.用光子能量为 10.2eV 的光照射时,可能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
阳极电流减小。eUR 即为基态气体原子的激发能。得到汞原子的各条能级比基态高以下 能量值:4.88eV,6.68eV, 8.78eV,10.32eV。若一个能量为 7.97eV 电子进入汞蒸气后测量
它的能量可能是 (
)
A.1.29eV
K
RA
I
B.2.35eV C.3.09e V
A
UR
UA
UR
D.7.97eV
三、计算题 18.一群氢原子处于量子数 n=4 能级状态,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则:
(1)氢原子可能发射几种频率的光子? (2)氢原子由量子数 n=4 的能级跃迁到 n=2 的能级时辐射光子的能量是多少电子伏? (3)用(2)中的光子照射下表中几种金属,哪些金属能发生光电效应?发生光电效应时,
发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是多大? 几种金属的逸出功
(
)
A.电子的可能轨道的分布只能是不连续的
B.大量原子发光的光谱应该是包含一切频率的连续光谱
C.电子绕核做加速运动,不向外辐射能量 D.与地球附近的人造卫星相似,绕核运行,电子的轨道半径也要逐渐减小
9.氦原子被电离一个核外电子后,形成类氢结构的氦离子。已知基态的氦离子能量为 E1=-
54.4 eV,氦离子能级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在具有下列能量的光子中,不能被基态氦离子吸
C.氢原子可能向外辐射出 11eV 的光子
D.氢原子可能吸收能量为 1.89eV 的光子
12.红宝石激光器的工作物质红宝石含有铬离子的三氧化二铝晶体,利用其中的铬离子产生
激光。铬离子的能级如图所示,E1 是基态,E2 是亚稳态,E3 是激发态,若以脉冲氙灯发出波长 为 λ1 的绿光照射晶体,处于基态的铬离子受激发跃迁到 E3,然后自发跃迁到 E2,释放波长为 λ2 的光子,处于亚稳态 E2 的离子跃迁到基态时辐射出的光就是激光,这种激光的波长为
21.氢原子处于基态时,原子能量 E1=-13.6eV,已知电子电量 e=1.6×10-19C,电子质量 m= 0.91×10-30kg,氢的核外电子的第一条可能轨道的半径为 r1=0.53×10-10m.,
(1)若要使处于 n=2 的氢原子电离,至少要用频率多大的电磁波照射氢原子? (2)氢原子核外电子的绕核运动可等效为一环形电流,则氢原子处于 n=2 的定态时,核外电
(1)
(2)
二、填空题
14.卢瑟福通过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提出了著名的______________模型。
15.为了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需要用频率为
的电磁波照射氢原子(结果
保留 2 位有效数字)。 16.氢原子从能级 A 跃迁到能级 B 时,辐射出波长为 λ1 的光子;从能级 A 跃迁到能级 C 时,
15、3.3×1015
16、 12 1 2
17、6,1.6×1014,9.1×10-8m 18、(1)6 种(2)2.55 eV(3)0.65 eV 19、5×105m/s
20、(1) ke2 (2) e k (3) ke
2r1
2r1 mr1
r12
21、(1)8.2×1014 (2)0.132A(3)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