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翻译教学法的现实价值
浅析语法翻译法_情景法和听说法

浅析语法翻译法、情景法和听说法摘要: 语法翻译法、情景法和听说法是3种非常重要的外语教学方法, 对我国外语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但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不同的理论基础, 都有其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将从背景、理论与模式等方面对此3 种教学方法进行分析与讨论, 以便能对我国的外语教师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语法翻译法; 情景法; 听说法在外语教学理论研究中, 有关教学法的讨论非常多, 关于不同的教学法的优缺点的争论也非常热烈。
众所周知, 教学法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教学效果, 两种不同的教学法可能会导致完全不同的教学效果, 所以怎样才能探究到一种合理、有效的外语教学法是所有外语研究者、教师和学习者都非常关注的问题。
外语教学法是一门研究外语教学的学科, 它既要有一定理论基础, 又要密切联系教学实践, 同时更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给予一定的规范和指导。
长期以来, 众多的专家、学者和教师一直在不断的进行尝试和探索, 他们依托重要的外语教学理论, 借鉴和吸取国外的有效教学法, 同时又充分结合中国的外语教学现状, 试图找到一种最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于是, 有关各种教学法的讨论与比较纷纷呈现。
其中, 语法翻译法、情景法和听说法都对我国的外语教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背景、理论与模式等方面对此三种教学法进行阐述。
1 语法翻译法、情景法和听说法1 . 1 产生背景语法翻译法起始于18 世纪晚期的欧洲, 在外语教学史上具有悠久的历史, 同时也是我国外语教学史上使用范围最广, 而又最具有生命力的教学方法之一。
在18 世纪, 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学习书面拉丁语, 阅读文学作品, 而这正是语法翻译法的特点之一。
语法翻译法最早是由德国学者麦丁格( J o h a n n V al e n t i n M e i d i n g er ) 和费克( J oha nn Ch r i sti a n F i c k )倡导并提出的。
在我国早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 主要也是采用了此种教学法。
论语法翻译法在我国外语教学中的适用性

如果 因为教学 方法 的问题而让 一部分 学 习者 失去对外 语学 习 的兴趣 , 不仅会 造成教 育上 的浪 费 , 会影 响素 更
质教 育的彻底 实施 。 四、 语法 翻译法在 我 国外语教 学中 的适 用性
这 种文字 写成 的各种 经 典作 品和 官方 文 书 , 于是 阅读 成 了当时外 语教 学 的首 要 任务 。在 当时 , 典 语 言教 古 学 的另一 个 目标 就是 对 学 习者 进行 智 力 和思 维训 练 。
为物质外壳存 在 的 。现 代 社会 的 国际交 往 E渐加 强 , t 急需大量 的 口语人 才 。显 然单纯 的语法 翻译法 无法完
成 这一教学 任务 。语 法 翻译 法 的另一缺 陷就是 学习者 容 易丧失外语 学 习 的积极 性 。在 教 学过 程 中 , 语法 翻 译 法是通过 大童机械 练 习来 巩 固学习效果 的 。单 调乏 味、 至是 为了语法 项 目而 人 为创 造 的一 些 无 意义 的 甚 练习 , 很容易 挫伤 学 习者 的学 习热 情 。除 了一 些有 耐 心 的学 习者外 , 好些人 因为 忍受 不 了这 种 枯 燥 的教 学
继 续教 育研 究
16 6
j X a uy nj i lj oy a i li u
21 0 0年第 3 期
论语法翻译法在我国外语教学中的适用性
常 宏
( 尔 滨 师 范 大学 , 龙 江 哈尔 滨 10 8 ) 哈 黑 50 0 摘 要 : 期 以来 在 中 国英 语 教 学方 面 占主 导 地位 的是 语 法 翻译 法 , 自 2 长 而 0世 纪 7 0年 代 末 传 人 了交 际 法 后 ,
外 语教 的核心概 念 , 交际 能 力 的培 养作 为外 语 教 学 的 主要 目的写 人 各 级 教 学 大 纲 。在 提 倡 素质 教 育 的今
语法翻译法在基础英语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语法翻译法在基础英语教学中的合理运用语法翻译法虽然受到了众多质疑,却也在多年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在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课堂上,使用语法翻译法可简化语法规则讲解、帮助学生了解英汉语言差异、展现中西文化对比以及启蒙学生的翻译技巧意识,为学生在高年级阶段的翻译技能训练打好坚实的基础。
标签:语法翻译学;基础英语;教学doi:10.19311/ki.16723198.2017.25.0721 语法翻译法的历史和发展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亦叫作翻译法,是外语教学法中最古老而又最有生命力的一种外语教学法。
1793年,语法翻译法随着第一本英语“语法-翻译”教程在德国的出版而成型,这大大促进了其在欧洲国家语言教学中的应用。
在我国,语法教学法则起步于19世纪中叶,盛行于晚清,其目的是满足晚清各种考试制度的需要以及当时社会急需翻译人才之需。
即是满足考试制度的需要,那么为了避免评价价值标准的随性和主观性,当时的语法翻译法强调书面表达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该方法的优点显而易见:(1)打好语言基础,建立完整的语法体系;(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翻译能力;(3)增强学生书面交际能力。
但是也存在着明显弊端,如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灌输,忽视语音语调教学,忽视听说教学,忽视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因素等。
这些弊端的存在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因此人们也将当时的语法翻译法统称为“传统的语法翻译法”。
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历史悠久的教学法也在社会需求的变化中不断总结和吸取新的经验,尤其是在语言教学进入教学的“后方法时代”。
“后方法时代”虽然提出“没有一种教学法是万能的”,但传统教学方法的概念并未消亡,他们所失去的只是在教学实际中的主导支配地位,其服务教学的实际效用依然明显。
因此,对于一百多年来一直活跃在中国外语课堂上的语法翻译法,虽然收到了众多质疑,认为其“过时”、“弊多利少”,但是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有不少外语学界的研究者为这个“最传统、最早出现的却最基本、最有用的东西”平反或寻求新的突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语法翻译法与其他教学法的结合并用,如交际教学法,折中法;(2)语法翻译法自身的调整和改革;(3)淡化语法翻译法的概念,强化教学中翻译活动的概念。
语法翻译法在高校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语法翻译法在高校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合理应用作者:刘冲来源:《科教导刊》2014年第19期摘要语法翻译法是外语教学中一种很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语法教学中经常被使用,虽然它本身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受到各种新型教学方法的挑战,但是在目前高校的语法教学中仍然有它的一席之地。
本文首先对语法翻译法的产生背景和发展历程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语法翻译法的特点和在我国高校英语语法课堂上的应用,最后还针对它的局限性,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语法翻译语法教学应用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Reasonable Application of 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in College English Grammar TeachingLIU Chong(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Tonghua University, Tonghua, Jilin 134000)Abstract 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 is a very ol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grammar is often used, although it itself, there are some limitations, but also a variety of new teaching methods to be challenged, but in the current university teaching grammar still has its place. Firstly, the background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 are discussed, elaborated on the ba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college classroom of English grammar, and finally for its limitations,made a number of improvements recommendations.Key words grammar translation; grammar teaching; application1 语法翻译法的发展历程语法翻译法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在外语教学中是一种很古老、很传统,影响也很深远的教学方法,简称为翻译法。
语法翻译法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存在价值及其创新

语法翻译法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存在价值及其创新摘要:近年来,随着外语教学法的不断发展,语法翻译法的主导地位受到了挑战,但是它具有其他外语教学法不可比拟的优势。
就当前中国这个特定的环境来说,语法翻译法有其存在合理性和有效性,这也证明了它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存在价值,同时针对它的缺点和不足,我们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创新。
关键词:语法翻译法合理性有效性价值创新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5-120-02随着外语教学理论的发展,像交际法等新的教学方法相继出现,它们的优点也逐渐地被人们认识、接纳和借鉴。
在人们致力于推广新的教学法的情况下,像语法翻译法这种传统的教学法应被置于何种地位也成为外语教学者们探讨的课题。
但是中国的语言学习环境决定了语法翻译法的适用性及其存在价值。
如果没有掌握起码的语法规则,我们就不能有效而清楚地表达自己,也就不可避免地影响听、说、读、写的掌握和提高(夏章洪等,2005)。
本文从语法翻译法的现实意义以及与其他教学法的互补性入手,探讨语法翻译法的必要性及其存在价值。
一、语法翻译法的概念与特点语法翻译法是在教学中以翻译为基本手段,以语法讲解为核心,使用母语教授外语的一种方法。
jack c.richards和theodores.rodgers在《语言教学的流派》一书中把语法翻译法的特点归纳为:1.强调语法规则分析,以语法为中心翻译为方式进行两种语言的互译。
2.以阅读和写作为中心,忽视听说。
3.词汇的选择完全以所学的课文为基础,通过双语词汇表来实现。
4.句子是语言教学和实践的基本单位。
5.强调准确性。
6.用演绎法进行语法教学。
7.本族语是进行教学的媒介(jack c.richards &theodore s.rodergers,2010:p.5-6)。
二、语法翻译法的国内外发展状况语法翻译法始于16世纪的欧洲,是欧洲人学习希腊文和拉丁文所采用的方法。
对语法翻译教学法利弊的再评估

对语法翻译教学法利弊的再评估论文关键词:语法翻译教学法利弊再评估论文摘要:语法翻译教学法曾是我国外语教学的主要方法,由于交际法、自然法和听说法等教学理论的出现,语法翻译法教学受到了排斥。
文章就语法教学状况,从语法的本质,语法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关系,传统语法教学的弊病及发展趋势等方面,对语法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探讨。
一、对语法翻译教学法的回顾及评析语法翻译教学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是外语教学实践中历史最悠久的教学法,它产生于一千多年前,兴盛于第二世界大战前,在后一百年的历史中,随着语言学、心理学的发展,从理论上奠定了语法翻译教学法的科学基础,直到上世纪60年代前一直是外语教育与学习的主要方法。
在我国70年代以前培养出的一大批英语工作者、精通英语的专业技术人才,他们大多受益于语法翻译教学法。
语法翻译教学法主要是通过对文法的理解,通过翻译手段进行教学。
从中世纪为读懂用拉丁语写的着作而使用了翻译教学法,到18、19世纪,人们沿用此法教授英语和法语,形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
当初人们学习语言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阅读和翻译希腊文和拉丁文的书籍,因此在课堂上借助母语进行教学,通过翻译来学习这两种语言就显得非常必要,而且也非常有效。
语法翻译教学法“在很大程度上符合并顺应了人们认识和学习目的语的客观规律,有利于学习者掌握好目的语的语法体系”[9]。
人们对语言学的研究也为语法翻译教学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首先,语言学关注的是语言的整体,为具体的语言教学提供科学的方法。
18世纪的语言学家对词类的研究和划分为语法翻译教学法的形成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语法翻译教学法正是依赖这些语法术语和词类划分对课文进行分析和讲解;同时语言学家还认为学习者应该通过学习书面语来掌握语言,因此这一认识为语法翻译教学法的教学内容确定了相应的范畴;而语法被语言学家看作是粘合剂,语言学习者只要掌握语法就可以表达思想,从而掌握语言。
正确认识语法翻译教学法

3.语法翻译法较好地体现了外语学习的本质功能, 即两 种语言形式的转换, 进而达到语际信息交流的实际目的。它 在一定的程度上验证了学习语法和词汇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同时翻译是实现信息交流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 4, 语法翻译法重视词汇和语法知识的系统传授, 它有利
摘 要:随着新一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开展, 采用交际法的呼声越来越高, 而语法翻译法受到攻击与挑战, 受到了 不公正的待遇。 但语法— 翻译法有极大的优势。本文扼要地回顾了语法翻译教学法产生的背景, 阐 述了中国外语教学的环境决定了语法翻译法的价值及适用性, 它在外语教学中 将显示出 更为广阔的运用前景。 关键词:语法— 翻译教学法;大学英语教学;优势;价值 中图分类号二 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325(2006)02-( 070-02
50 年来争论比较多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 产生背景 中世纪希腊语和拉丁语在欧洲盛行, 拉丁语是当时欧洲 文化教育、 著书立说的国际语言、 及教会和官方语言, 因此拉 丁语是学校里必修的一门课, 当时就使用传统教学法. 在外
语教学史上也称为语法— 翻译法( gram a 一translat on m r i
一、 引言
《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 及大学英语四、 六级考 试改革方案的颁布, 掀起了新一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如何 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在高校英语教师中引起热烈的
讨论。其中教学模式的改革及对外语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的 反思, 已成为外语界研究新热点的趋势。
说。由于他们学习语言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阅读和翻译, 因此 在课堂上借助文法进行教学, 通过翻译来学习希腊文和拉丁 文则显得非常有必要, 而且颇有成效。后来, 德国语言学家 奥朗多弗等学者总结过去运用语法一翻译法的实践经验, 并 在当时机械语言学、 心理学的影响下, 给语法一翻译法作了 理论上的解释, 使语法一翻译法成为一门科学的外语教学体
略论语法翻译法在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中的积极意义_阮永华

学生进行语法知识传授的批评。
那么,在现行的《英语课程标准》框架下,传统的语法翻译法是否还有积极意义?以及有何积极意义?结合自己从事中学英语教学多年的经验,笔者试从分析我国英语教学的具体情况入手,对该问题进行简要论述。
一、我国英语教学的具体情况理解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优劣,不能离开具体的语言教学背景,包括社会期望、教学目标、师资力量、外语交际机会、所学外语特点及其与母语的差异等等。
在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中,任何教学实践者都无法回避:(1)升学压力。
无论怎样改革,学生必须应对中考或高考,而新批准的江苏省高考方案已经将外语提升到与数学、语文三足鼎立的位置;(2)平时自由发挥、进行外语交流的时间不多。
绝大部分学生都没有机会与外国人交流,更不谈似欧盟国家中学生那样可以自由进行假期跨国旅行,有机会利用外语交际;(3)城乡学校师资、生源差别较大,难以一刀切;(4)语法翻译法教与学均有良好的传统,进行理论上的批评并不困难,但要真正根除某一教学传统,则绝非易事。
二、中学英语学习的特点及语法翻译法的积极意义1.多目标。
除了听、说这些要求以外,读、写、译能力的培养同样重要。
仅仅靠交际法、直接法无法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依靠简单的口语(spokenEnglish),甚至是蹩脚的英语(broken略论语法翻译法在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中的积极意义阮永华 江苏大丰市第二中学 224100 从外语教学发展的历史来看,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Approach)不仅是我国外语教学的主要方法,也是西方外语教学特别是拉丁语教学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教学方式,但其总受不时发生的教学改革的批评,如17世纪教育家夸美纽斯即断言“所有语言经由实践都比来自规则易学(Alllanguage are easier to learn by practicethan from rules)”,[1]可谓开批评语法翻译法之先河。
20世纪初,随着实验心理学、语言教学论以及教学方法分析的成熟,交际法、直接法兴起,批评语法翻译法更是一种时尚,并在改革开放后影响到我国外语教学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大纲制订、教材编写以及学生对语言习得的态度等多个方面,对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也产生直接的影响,特别是教育部颁布的新《英语课程标准》的逐步实施以来,所谓“改变了教师‘满堂灌’、‘填鸭式’教学等陈旧的教学模式,不再把语言课作为知识课来教”[2]的评述,实际上不免暗含对于英语教师向English),实现言语交际并非不可能,但与学好英语、达到地道英语(idiomatic English)的地步完全是两回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法翻译教学法的现实价值
[摘要]《大学英语课程要求》强调“听说”能力的培养,交际性教学法成为主流教学法。
但经过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人们发现交际教学法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相反地,被猛烈地抨击为“落后的、过时的教学法”的语法翻译教学法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实用价值。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分析了语法翻译教学法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语法翻译教学法大学英语教学现实价值
一、语法翻译法的形成及发展
语法一翻译法最早是在欧洲用来教授古典语言希腊语和拉丁语的外语教学方法,到18世纪末和19世纪中期随着现代语言作为外语进入学校课程开始被用来教授现代语言。
它可分为三个时期:18世纪上半叶,以外语译成本族语为主要具体方法,内容偏重于机械背诵语法规则,其实用目的是如何了解外语。
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末,以本族语译成外语为主要方法,内容注意到了阅读。
其实用目的似是用外语表达本族语的内容。
20世纪至今,在众多学派的冲击和促进下,语法翻译早已吸收了许多学派的方式方法。
二、语法翻译法的特点
语法翻译法是通过先详细分析语法规则,然后将这些语法知识应用在目标语、母语互译的实践途径教授外语的方法。
它的的语言学基础是传统语言学;心理学依据是官能心理学;哲学基底是惟理主义。
其特点如下:
1.借助原“希腊—拉丁语法”的规则,形成了非常完整、系统的语法教学体系。
2.重视词汇和语法知识的系统传授,注重语言规则的归纳和列举。
大多数的语法翻译课本中,教学大纲以语法知识点的顺序编排,并试图有组织、有系统地教授语法。
3.把第二语言教学看成是一种特殊的智力训练,把教学看成是发展心理的一
种特殊途径。
4.强调不同语言的共性,强调第二语言学习中母语能力和翻译能力的重要作用。
考试形式自然是目的语和本族语的互译。
5.强调阅读和写作,几乎没有系统地注重听力和口语。
6.强调精确。
7.强调对书面语的分析,着重原文的学习。
课文主要作为语法分析的材料。
其语言教学模式是阅读—分析—翻译—讲解—背诵。
三、语法翻译教学法的现实价值
1.我国外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决定了语法翻译法的价值
(1)师资条件
大学英语教学量大、面广,大部分的英语教学工作仍由中国教师完成。
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在国内学习英语的,即使有些教师有短时间到国外进修的机会,口语水平仍达不到接近母语的程度。
语法翻译法对教师的口语要求较低,采用其进行教学绕过了对教师的口语要求。
(2)传统语文教学
语法翻译法比较接近传统语文教学,都注重字、词、造句、阅读、作文的训练;都采用逐词阅读的方法;学习方法上都强调背诵,强调“熟能生巧“等等。
因此,在传统语文教学的潜在影响下,语法翻译教学法的运用对于中国教师和学生来说得心应手和顺理成章,易于操作。
(3)课堂规模
中国大学英语课堂规模大,在大的课堂规模中进行教学,语法翻译法比较容易执行。
学生在单位课堂时间学到的知识点多,教学效率高。
(4)学习方式
对中国学生来说,外语必须经过有意识的、系统的讲解才能掌握。
对他们而言,“语言十分复杂,有各种各样的规则、繁多的句型、大量的习惯用法、困难的发音,这些内容很难在只重意思表达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所自行掌握。
只
有通过有意识的反复练习才能达到自动化”。
(5)学习动机
动机是制约语言学习的一个因素。
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他们既没有出国深造的机会,在短期内也没有与外国人进行交流的需要,他们学习外语的目的最大莫过于通过各类学历、学力考试。
英语考试内容重点总是放在语法、词汇、阅读理解和写作上。
在考试中要求的是百分之百的正确率。
语法翻译法强调语法规则、词汇的记忆、句子在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互译、目标语材料的阅读,强调精确,因此在短期内要想通过一门外语考试,语法翻译教学法不失为一种最有效的方法。
2.语法翻译法的优越性决定了其自身的价值
(1)其强调的语法有利于外语学习
Canale和Swain认为交际能力应该包括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话语能力和策略能力。
“有效的语言教学不可能完全脱离语法”。
就连倡导交际法的Wilkins也认为:学习的第一阶段可侧重rules of grammar,第二阶段偏重rules of use。
廖巧云做的调查显示,不涉及语法教学的交际法对大、中学生是行不通的,语言基础知识不过关的学生虽然努力学了四年,但进步甚微。
可见,“语法恐怕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在外语教学中如何把语法教学摆在恰当位置上的问题。
”足见语法教学的重要性。
语法翻译法强调语法、词汇学习,其好处如下。
①语法翻译法有完整的语法体系,这一体系有利于学习者较快、较好地掌握目的语的整个结构。
建立在“希腊—拉丁语法”规则上的英语语法体系有利于外语学习者认识目的语的形式、不同的词类、句子组合等,有利于学习者掌握这一体系。
②通过有限的语法能够生成无限的句子,这是语言的生成特征。
人们可以记忆有限的语法规则,却无法记忆无限的句子,而教授语法知识正是“授人以渔”。
③尽管语法本身不等于语言,但它总结了语言本身的规律,可以帮助学习者了解语言。
④有利于学习者打好语言基础,在注重读写译的同时,为听说能力的提高提
供保障。
口语表达必须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即潜在的表达素质和实际的产出能力。
潜在的表达素质是一个量的积累,实际产出能力则是运用所积累量的技能问题。
作为口语表达的说,如果缺少一定的词汇和语法结构,也就是相应的口语表达素质,往往开不了口。
听,当然也需要一定的词汇和语法结构,我们常说的听不懂,关键的问题就是词汇量不够和语法不清。
可见语法翻译教学法在培养学生综合表达能力方面,仍具有有效性。
(2)实现母语和外来语间的对比
成年人学习外语跟儿童不同。
成年人的脑海里已经蕴涵了庞大的母语参照体系,他们必然要利用其母语知识去类推、理解、把握外来语。
在母语和外语有差别的地方,学习者的母语知识会干扰外语,而在母语和外语有相似之处时,母语则会对外语学习有积极的帮助。
这个过程叫做语言迁移。
在两种语言相似之处,迁移起正面作用,而在有差别之处,迁移便起负面作用。
语法翻译法通过比较二者在语言上的特征,有利于学习者在学习英语时利用汉语正迁移,排除负迁移的影响,引导学习者在向目的语迂回靠拢的过程中减少盲目性,少走弯路,提高学习质量。
(3)和其它教学法相得益彰
在今天的外语课堂上,语法翻译教学法依然很活跃,许多老师仍然普遍采用英译汉或汉译英的练习方式,也结合课文讲解必要的构词知识、语法知识、词汇用法和典型的句型结构这些方法比较有实效,与其它教学法交替使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而语法翻译法也正好弥补了其它教学法的不足。
参考文献:
[1]桂诗春.应用语言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2]冷洁.从社会、文化和民族性角度看语法翻译法盛行中国的原因及对我们的启示[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3,(2):20-24.
[3]廖巧云.交际教学法的应用:问题与思考[J].山东外语教学,2002,(6):21-24.
[4]章振邦.也谈我国外语教改问题[J].外国语,2003,(4):1-6.
[5] Howatt, A. P. R.A History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