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岩地层隧道喷射混凝土衬砌研究

合集下载

大变形软岩流变性态及其在隧道工程结构中的应用研究

大变形软岩流变性态及其在隧道工程结构中的应用研究

四、结论
四、结论
高应力软岩公路隧道大变形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地质环境、施工过程和 运营管理等多个方面。为了有效控制这种变形,需要在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采 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合理选择施工方法、强化初期支护、监 控量测与信息反
四、结论
馈以及二次衬砌和加固措施等。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大大降低高应力 软岩公路隧道大变形的风险,提高隧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大梁隧道软岩大变形的支护方案
5、加强监测和信息反馈: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监测和信息反馈工作。 通过实时监测软岩的变形情况,及时调整支护方案和施工方法,确保隧道的施工 安全和质量。
三、结论
三、结论
大梁隧道软岩大变形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现象,对隧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研究大梁隧道软岩大变形的特征及支护方案具有重要的 现实意义。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地质勘察、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及时加 强支护、优化设
三、高应力软岩公路隧道大变形 的工程应用研究
三、高应力软岩公路隧道大变形的工程应用研究
1、合理选择施工方法:针对高应力软岩的特性,应采用合适的施工方法,如 台阶法、环形开挖法等,以减少对围岩的扰动,控制隧道的变形。
三、高应力软岩公路隧道大变形的工程应用研究
2、强化初期支护:初期支护是防止隧道变形的重要措施,应确保其及时施作, 并具有良好的刚度和稳定性。同时,针对软岩的特性,可采用喷射混凝土、钢拱 架等加强支护。
一、大梁隧道软岩大变形的特征
一、大梁隧道软岩大变形的特征
1、地质条件复杂:大梁隧道位于山地区,其地质条件复杂,包括地层、断层、 节理等。这些地质构造对隧道施工产生极大的影响,尤其是软岩大变形的情况。
一、大梁隧道软岩大变形的特征

软岩大变形研究现状

软岩大变形研究现状

隧道围岩大变形阶段报告1.概述深埋隧道通过软岩和断层带时,在高的地应力和富水条件下通常产生大变形。

这种隧道围岩变形量大,而且位移速度也很大,一般可以达到数十厘米到数米,如果不支护或支护不当,收敛的最终趋势是隧道将被完全封死,如果发生在永久衬砌构筑以前,往往表现为初期支护严重破裂、扭曲,挤出面侵入限界。

这种大变形危害巨大,严重影响施工工期或者线路正常运营,而且整治费用高昂。

在国内外相继出现了大量的隧道围岩大变形工程实例,并且在治理这些问题中取得了很多经验。

日本的岩手隧道,长25.8km,采用新奥法施工。

地质条件为凝灰岩及泥岩互层,单轴抗压强度为2~6MPa。

施工中净空位移和拱顶沉降都是很大的,上断面的净空位移100~400mm,最大到411mm;下断面的净空位移最大为200mm,拱顶下沉为10~100mm。

日本惠那山隧道,长8.635km,围岩以花岗岩为主,其中断层破碎带较多,局部为粘土,岩体节理发育、破碎,岩石的抗压强度为1.7~3.0MPa,隧道埋深为400~450m,原始地应力为10~11MPa。

施工时产生了大变形,在地质最差的地段,拱顶下沉达到930mm,边墙收敛达到1120mm,有600cm2面积的喷射混凝土侵入模筑混凝土净空。

最后采用9.0m和13.5m 的长锚杆,并重新喷护20cm厚的钢纤维混凝土后,结构才得以基本稳定。

陶恩隧道长6400m,开挖断面面积90-105m2,位于显著变质的岩带内,如片岩、千枚岩等,主要岩层为绢云母、千枚岩夹绿泥石,抗压强度R=0.4-1.7MPa,洞内无地下水活动,隧道埋深为600-1000m,原始地应力为16.0-27.0 MPa,侧压力系数近似为1.0,围岩强度比为0.05-0.06。

陶恩隧道采用台阶法施工,在设计时,由于对在挤压性围岩隧道施工缺乏经验,采用的初期支护参数较小,导致拱顶发生1.2m的位移。

而后把锚杆改为6m,并初次采用纵向伸缩缝,缝宽20cm,间隔3m,支撑也是可缩的,并在隧道底部增加了隧底锚杆,喷射混凝土厚度保持25cm不变。

软弱围岩中隧道施工技术论文

软弱围岩中隧道施工技术论文

软弱围岩中的隧道施工技术探讨摘要:本文通过工程实例分析了软弱围岩隧道的施工技术,阐述了软弱地质围岩地段隧道的施工方法、技术要领,为类似情况下的隧道施工标准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软岩隧道支护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analysis on the actual case the weak rock tunne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expounds the geological location of surrounding rock is weak tunnel construction method, technology essentials, for similar tunnel construction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standard.keywords: soft rock tunnel support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前言隧道和地下工程施工,遇到软弱围岩,通常是施工组织者和技术人员感到持久压力和伤脑筋的一件事。

软弱围岩隧道通常被列为重难点控制工程,对工期、安全、质量、投资均产生重大影响。

如何根据工程实际拿出最佳方案,是攻克软岩隧道施工的关键和前提,本文根据工程实例总结归纳,提出不同软岩特点不同地形条件针对性的施工方法,以供同行参考。

2 软岩隧道地质工程特点2.1 地质特点软岩,主要是指第四系全新、中更新、更新统的坡残积土部分。

范围包括江河湖岸和池塘冲积、淤积层,人工杂填土、水田、溶洞充填物、新老黄土、风积砂等。

普遍具有内磨擦角小,粘聚力弱及流滑、蠕变、膨胀、湿陷等不稳定的特点。

一般南方地区软土含水量偏大,扰动易液化呈液态流动,北方地区软土含水量较小,失水后易呈固态流动,扰动易崩坍。

北方地区软土浸水饱和,极易流失并很快失去承载力。

2.2 工程特性某隧道施工区位于陕北黄土高原沟谷区,冲沟发育,植被稀疏,地形起伏较大。

岩土工程中的软岩地质特性及处理技术

岩土工程中的软岩地质特性及处理技术

岩土工程中的软岩地质特性及处理技术岩土工程是一门研究岩石和土壤在工程施工和结构设计中的力学性质和工程行为的学科。

在岩土工程中,软岩地质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介绍软岩地质的特性以及在岩土工程中的处理技术。

一、软岩地质的特性软岩是岩石的一种,其强度较低,易于破碎和变形。

软岩地质的特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抗压强度较低:软岩的抗压强度一般较低,容易受到外界应力的影响导致破坏。

这对于工程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 易于变形:软岩在外界应力的作用下容易发生各种形式的变形,如压缩变形、剪切变形等。

这种变形性质使得软岩地层在工程中易出现沉陷、变形等问题。

3. 含水量较高:软岩地质中一般存在大量的水分,导致岩土体的稳定性和抗冲刷能力较弱。

同时,软岩地层中的水分还会影响工程结构的抗渗性能。

4. 地质构造复杂:软岩地质往往伴随着复杂的地质构造,如断裂、节理等。

这些地质构造对于软岩地层的稳定性和工程施工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二、软岩地质的处理技术针对软岩地质的特性,岩土工程中采用了一系列的处理技术,以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和结构的安全可靠。

以下是常用的软岩地质处理技术:1. 地质勘察与分析:在进行软岩地质处理之前,必须进行详尽的地质勘察和分析工作。

通过对软岩地层的地质构造、物理性质等进行综合研究,了解其力学性质和变形规律,为后续处理提供依据。

2. 计算机模拟与数值分析:采用计算机模拟和数值分析软件,可以对软岩地质进行模拟,预测和分析不同工况下的应力响应和变形规律,从而指导实际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3. 改良处理技术:包括土体加固、注浆、灌浆、冻结法等。

通过改变软岩地层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提高其抗压强度和稳定性,并改善其渗透性和抗冲刷性能。

4. 支护结构设计:对于软岩地层的工程,需要设计合适的支护结构来保护和稳定岩土体。

常用的支护结构包括锚杆支护、喷射混凝土衬砌、预应力锚索等。

5. 施工与监测技术:软岩地质处理过程中,合理施工和监测工艺非常重要。

关于高地应力软岩隧道施工方法的探讨

关于高地应力软岩隧道施工方法的探讨

关于高地应力软岩隧道施工方法的探讨作者:王万通来源:《价值工程》2013年第12期摘要:国内外有关高地应力软岩隧道施工的记录有不少,而高地应力软岩隧道施工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大变形,大变形会导致初期支护开裂破坏,甚至发生塌方,更为严重的是可能造成永久性支护的破坏。

如果施工方法不当,不仅提高工程造价,对施工及运营安全也存在相当大的隐患。

当前,国内外应对大变形采取的主要方法是:修改断面形状、长锚杆、可缩刚架等。

本文通过对经历过的隧道大变形处治,在吸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采用双层拱架支护的方法,较好的解决了隧道大变形的问题,在高地应力软岩隧道施工方法上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及总结。

Abstract: In China, there are lots of records about the construction of soft rock tunnel with high in-suit stress at home and abroad. The big problem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oft rock tunnel with high in-suit stress is large deformation. Large deformation leads to cracked support, even landslide, or the permanent damage of support. If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is not suitable, it not only increases the cost, but also forms hinders in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security. At present,the main construction method is to modify profile, long bolt and shrinkable steel frame. Combined with the construction case, it uses double arch support and solves the problem of large deformation of tunnel, and makes certain exploration and summariza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of soft rock tunnel with high in-suit stress.关键词: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大变形;施工方法Key words: high in-suit stress;soft rock tunnel;large deformation;construction methods中图分类号:U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2-0108-031 高地应力软岩隧道施工现状目前,国内外有关高地应力软岩隧道施工的记录有不少,例如我国宝中线的大寨岭隧道、老爷岭、老头沟隧道以及穿越煤系地层的家竹箐隧道。

关于隧道工程喷射混凝土施工的探讨

关于隧道工程喷射混凝土施工的探讨

隧道工程喷射混凝土施工初步认识姓名韦诗稳班级土木工程0809班学号1208081219关于隧道工程喷射混凝土施工的探讨论文关键词:喷射混凝土;回弹量;厚度;强度;检测。

论文摘要:文章通过对新光快速路隧道工程喷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回弹量、厚度、检测等问题的探讨,结合施工实际对隧道工程喷射混凝土施工提出建议。

随着国家交通基础建设投资力度的加大和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隧道工程建设呈现较大增长趋势。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已建成铁路隧道5300余座,总长度约4000km;公路隧道1800余座,总长度约750km,是世界上隧道工程最多的国家。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单孔隧道长度纪录不断被刷新;施工技术难度和技术含量不断加大;大断面、多孔连拱和小净距隧道不断出现;高海拔、高寒地区隧道建设很突出;各部门有关隧道的技术规范、标准也逐渐统一。

一、喷射混凝土在隧道工程复合支护中的作用目前隧道工程复合支护中普遍采用的是喷射混凝土或喷射钢纤维混凝土,喷射方式主要有潮喷和湿喷。

喷射混凝土具有支护及时、强度高、密实性强、操作简单、灵活性大等优点,特别是在软弱围岩地质条件下,配合钢拱架和系统锚杆作为联合支护,其优点更为明显。

就新奥法原理而言,容许围岩产生变形,同时在围岩变形过程中,通过围岩自承体系和支护结构对围岩变形进行控制,达到让围岩变形的适度释放而不是彻底释放的目的。

在上述过程中,喷射混凝土的作用可分成两个阶段:(1)喷射混凝土施作初期,从材料结构和力学特征,可把喷射混凝土看作柔性结构,为围岩变形的适度释放提供空间;(2)当喷射混凝土具有一定强度后,可把钢拱架、系统锚杆和喷射混凝土组成的支护体系看作钢性结构,用来控制围岩变形,达到保护和发挥围岩自承能力的效果。

当然在所有作用过程中,也应该重视和强调支护体系的韧性概念,目前施工大多采用喷射钢纤维混凝土,就是这种概念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喷射混凝土施工的关键技术(一)喷射混凝土的回弹量控制目前隧道工程喷射混凝土施工,为保护环境和维护工人健康。

隧道工程中喷射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

隧道工程中喷射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

隧道工程中喷射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摘要:本文分析了喷射混凝土作隧道支护的主要性能特点,对喷射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控制问题进行了探讨,供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关键词:隧道工程新材料喷射混凝土支护中图分类号:u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前言随着国家基础建设投资力度的加大和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隧道工程建设数量呈现大规模增长的趋势。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单孔隧道长度纪录不断被刷新;施工技术难度和技术含量不断加大;大断面、多孔连拱和小净距隧道不断出现;高海拔、高寒地区隧道建设也初见端倪;同时有关隧道的规范、标准也日趋规范化、技术化和逐渐统一。

2喷射混凝土作隧道支护的主要性能特点喷射混凝土是使用混凝土喷射机,按一定的混合程序将掺有速凝剂的细石混凝土拌和料与高压水混合,经过喷嘴喷射到岩壁表面,并迅速凝固结成一层支护结构,从而对围岩起到支护作用。

喷射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支护结构,又是一种新的施工工艺与技术,它可以根据需要分次追加厚度,也可以与各种类型的锚杆、钢纤维、钢拱架、钢筋网等构成复合式支护。

已有的工程实践表明,采用喷射混凝土作隧道支护具有以下性能特点:(1)喷射混凝土具有强度增长快、粘结力强、密度大、抗渗性好的特点,能较好地填充岩块问的裂隙与凹穴,增加围岩的整体性,防止岩面的风化和松动,并与围岩共同工作。

(2)喷射混凝土施工将输送、浇注、捣固几道工序合而为一,更不需模板,因而施工快速简捷。

在软弱围岩的隧道中若采用复合式衬砌(即以锚杆喷射混凝土作为初期支护),与整体式模注混凝土衬砌相比,能节约工程投资不少。

(3)喷射混凝土能及早发挥承载作用。

它能在lo min左右终凝,一般2h后即具有强度,8h后可达2mpa,16h后可达5mpa,1天后可达7~8mpa,4天可达到28天强度的70左右。

(4)喷射混凝土与模注混凝土相比,其物理力学性能有所改善,尤其以湿式喷射和水泥裹砂喷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弯曲疲劳强度、早期强度和抗渗性能有更显著的提高。

金华山软岩铁路隧道湿喷纤维混凝土支护结构可靠度分析周太全

金华山软岩铁路隧道湿喷纤维混凝土支护结构可靠度分析周太全

收稿日期:2012-03-1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09071)作者简介:周太全(1976-),男,安徽巢湖人。

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桥梁与隧道工程、岩土力学等方面教学科研工作。

E-mail :zhoutaiquan@ 。

金华山软岩铁路隧道湿喷纤维混凝土支护结构可靠度分析周太全1,华渊1,吕宝华2(1.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江苏无锡214122; 2.中铁19局集团第5工程有限公司,辽宁大连116000)摘要:以赣州—龙岩铁路金华山软岩隧道湿喷纤维混凝土支护结构为研究对象[1,2],由于湿喷纤维混凝土支护结构物理、力学参数和喷层厚度的离散性及混凝土强度破坏准则难以用支护材料参数显式表达,对该类隧道支护结构进行可靠度分析十分困难。

采用响应面法计算湿喷纤维混凝土支护结构的可靠度方法,并给出了计算流程;其中围岩-支护结构的确定性分析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可靠度分析采用二次响应面法。

分析结果表明:金华山隧道湿喷纤维混凝土支护结构可靠度指标高,处于安全状态。

关键词:纤维混凝土;隧道支护结构;可靠度分析;响应面法;非线性有限元中图分类号:TU45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8825(2012)06-0057-050引言由于隧道支护结构所处的地质环境条件十分复杂,隧道开挖后会引起围岩力学状态的变化;围岩与支护结构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围岩物理力学参数指标不容易确定等诸多原因,使得精确的力学计算带来不精确的影响,采用简单的安全系数K 来反映这些不确定性因素是不合适的。

因此,对隧道支护结构进行可靠度分析取代常规的安全系数分析是十分合理的。

在现行隧道设计规范中,按可靠度进行设计还存在着相当大的难度,但铁路系统部门和相关专家已经意识到在隧道结构设计中按可靠度设计是十分必要的,并着手编制了第二层次《铁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216-94)。

作为第三层次按可靠度理论修订隧道设计规范的工作随即提上日程,铁道部建设司工程建设科研项目已经立项开展“以结构可靠性理论为基础修订铁路隧道设计规范的可行性研究”(铁建科字89-12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4卷 增2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Vol.24 Supp.22005年11月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Nov .,2005收稿日期:2005–06–26;修回日期:2005–07–01基金项目: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3213810);河北大学人才引进项目(2001Y01);河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004308)作者简介:李文秀(1954–),男,1989年于中南工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任教授,主要从事岩土力学及岩土工程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E-mail :leewenxiu@ 。

软岩地层隧道喷射混凝土衬砌研究李文秀,梁旭黎,赵胜涛,王 晶(河北大学 岩土工程研究所,河北 保定 071002)摘要:通过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隧道喷射活性粉末混凝土单层衬砌支护技术。

并对所采用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以及喷射混凝土单层衬砌的抗渗性和耐久性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采用喷射活性粉末混凝土单层衬砌取代复合式衬砌,可提高软岩地层隧道的承载和防水能力,改善隧道环境。

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提高隧道施工和支护技术提供参考。

关键词:隧道工程;软岩;衬砌;活性粉末混凝土中图分类号:U 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915(2005)增2–5505–04STUDY ON TUNNEL LINING WITH REACTIVE POWDERSHOTCRETE IN SOFT ROCK STRATALI Wen-xiu ,LIANG Xu-li ,ZHAO Sheng-tao ,WANG Jing(Institute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Hebei University ,Baoding 071002,China )Abstract :In the light of the drawbacks met in the double-layer lining in soft rock strata ,permanent tunnel lining by single-layer reactive powder shotcrete is studied by us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test. The support mechanism of the different kinds of shotcrete lining over the surface of surrounding rock in soft rock tunnel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advance rate on the early strength of the shotcrete material are analyzed by means of numerical modeling and the test of reactive powder concrete. Reactive powder concrete (RPC) is a new kind of concrete which has ultra-high strength ,high ductility and low permeability. The result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the test show that the method is satisfactory and the results obtained are valid and thus can be effectively used for design of tunnel lining by reactive powder shotcrete in soft rock strata. The double-layer lining of the tunnel can be substituted by single-layer reactive powder shotcrete lining.Key words :tunneling engineering ;soft rock ;tunnel lining ;reactive powder concrete1 引 言关于软质围岩等各类隧道工程,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10]。

由于软质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复杂,岩石遇水膨胀,岩石抗压强度较低,单轴抗压强度一般在30 MPa 以下,节理裂隙发育,并含有一定的裂隙水,除受自身岩层内水的浸湿膨胀外,在重力、地形和地质构造运动等作用下还往往形成较高的地应力,一旦隧道开挖后应力释放,将出现围岩膨胀,给隧道工程造成危害。

根据软质围岩这一固有特性,如何选取合理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技术,是本领域应进一步结合工程进行研究的重大课题。

近年来,喷射混凝土已成为隧道、井巷、地铁、• 5506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年边坡等领域中常见的一种经济而工期短的支护形式。

这种方法同其他支护手段,如锚杆、金属网或钢拱架等联合使用获得了较好的效果[1]。

随着喷射混凝土在地下工程中应用的日愈增多,对喷射混凝土技术,如材料、试验、支护机理、早期强度、应用与设计等方面的研究显得愈加重要。

本文针对复合式衬砌支护在软岩地层隧道中存在的承载及防水等问题,通过试验和数值模拟,对隧道喷射活性粉末混凝土支护技术进行了研究探讨。

2 喷射混凝土支护结构分析2.1锚杆参数的确定众所周知,锚杆是组成支承结构的核心部分。

因此,锚杆参数的选定对围岩稳定起着决定性作用。

对于稳定围岩常使用长锚杆,使其通过块体硬岩的传递,使作用范围扩大,充分发挥其悬吊和支承拱作用。

而在软弱破碎围岩中,锚杆的作用范围仅存在于杆体周围有限半径内,岩性越软,其作用半径越小。

而且在软岩中,围岩的弹性区不明显。

因此,锚杆的悬吊作用显然不存在,即使增加锚杆长度,也不可能扩大锚杆对杆体周边的作用半径。

要发挥锚杆的支承拱作用,只能加密锚杆,其设计参数为短而密,不是长而稀。

只要其支承拱有足够的厚度,使锚杆长度略超过所假设的支承拱厚度,则能稳定围岩。

而锚杆的密度,必须考虑锚杆对其周围岩石作用范围能影响其相邻锚杆的作用范围。

工程实践表明,一般情况下,对于粉砂岩、泥灰岩类围岩,锚杆设计排间距不能大于1.5 m×1.5 m;对于高塑性岩体,排间距应取得更小一些,其效果较为理想。

锚杆宜采用全长粘结型锚杆,加大对围岩的约束,如果围岩较好,但膨胀力又很大时,可采用预应力锚杆形成承载环结构,改善初期支护受力条件。

膨胀性围岩隧道锚杆长度应超出塑性区范围,否则起不到加固围岩的作用。

2.2混凝土材料从国内外大量的试验研究和工程经验来看,各种原材料的配合比不同,对混凝土受力性能及耐久性有很大的影响。

而这一点对喷射混凝土支护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是极为重要的。

因此,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材料极为关键。

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RPC),与目前采用的混凝土相比,具有更高的强度和更好的耐久性。

试验研究表明,硅粉掺量越多,水胶比越低,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发展就越迅速,开裂和强度倒缩现象也就越显著。

制备RPC的主要措施为:去除颗料以提高均质;优化颗料级配,以提高拌和物的密实度;掺入细而短的钢纤维,以提高韧性,提高混凝土的抗弯折强度。

根据组分和制备条件的不同,RPC分为RPC200和RPC800两个强度等级,其中RPC200的抗压强度可达170~230 MPa,而RPC800的抗压强度更是高达490~705 MPa,与钢材强度相近,其力学性能及耐久性比高性能混凝土(HPC)和普通混凝土(OC)有较大的提高。

为了比较RPC,HPC和OC的主要力学性能和耐久性指标,将有关试验资料列入表1。

由表1可知,RPC不仅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而且由于混凝土内部孔隙率很小,所以有着优良的抗氯离子渗透、抗碳化、抗腐蚀、抗渗、抗冻及耐磨等耐久性。

更为重要的是,掺加微细的钢纤维后能显著提高RPC的抗折强度和吸收能量的能力,RPC200的抗折强度达30~60 MPa,是HPC的6倍左右,其断裂能平均达30 kJ/m2,而HPC的断裂能只有0.14 kJ/m2,这就表明RPC具有很好的抗震耗能能力。

为了对比,将以干质量计的材料配合比列入表2;含钢纤维RPC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等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列入表3。

由试验得到的不同混凝土典型应力–应变曲线示于图1。

表1 RPC,HPC和OC的物理力学性试验结果Table 1 Test results of physico-mechanical properties for RPC,HPC and OC类别抗压强度/MPa抗折强度/MPa弹性模量/GPa断裂能/(kJ·m-2)氯离子扩散系数/(m2·g-1)碳化深度/mm冻融剥落/(g·m-2)吸水特性/(kg·m-3)磨耗系数RPC200170~23030~6050~6215~400.02×10-1207.0900.0>1 000 HPC60~1006~1030~400.140.60×10-1220.20.4 2.7 OC20~502~530~400.12 1.10×10-1210 1.3 2.8 4.0第24卷 增2 李文秀等. 软岩地层隧道喷射混凝土衬砌研究 • 5507 •表2 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Table 2 Mix proportion of concrete materials组成材料 配合比I 配合比II 水泥 1.000 0 1.000 0 硅粉 0.325 0 0.325 0 砂 1.432 0 1.430 0 石英粉 0.300 0 0.300 0 超级塑化剂 0.027 0 0.027 0 钢钎维 0.200 0 0.200 0 水0.280 00.260 0表3 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Table 3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ncrete materials材料抗压强度/MPa变异系数/% 弹性模量/GPa 泊松比无钢纤维 1634.0046 0.19 配合比I有钢纤维 217 11.0049 0.19 配合比II 有钢纤维 1979.00490.19应变ε / (mm ·m -1)图1 不同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Fig. 1 Relation curves between stress and stain for differentconcretes由图1可知,将RPC 与无钢纤维的普通混凝土与高性能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进行比较,可分析不同混凝土所具有的不同强度和耐久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