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新教材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21、欢乐的泼水节(课时练习)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欢乐的泼水节教案苏教版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欢乐的泼水节教案苏教版【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会写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初步了解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和泼水节的情景。
【教学重难点、关键】1.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
1.板书课题。
2.教学“泼”。
读准字音“po”,怎么记这个字?3.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为什么叫泼水节?人们相互泼水表示什么意思?读了这篇课文,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的。
二、初读。
1.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tong hu shi lin2.(出示词语)水桶互相湿淋淋幸福jiao sai ken li ban na象脚鼓赛龙舟不肯离去西双版纳feng huang dai ji凤凰傣族吉祥(1)自读生字词。
(2)你在生字的音、形、义上有什么收获?字音:“赛”:读平舌音。
“湿”:读翘舌音。
“幸”:读后鼻音。
“离、淋”:读边音。
字形:“幸”:不能跟“辛”混淆。
(3)带读,指读,开火车读。
(4)去拼音,齐读词语。
3.把生字词带入课文读一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
5.再指名分段朗读。
三、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1.通过朗读课文,你知道刚才老师提的问题了吗?如果知道,你是从哪句话读懂的?2.指名回答。
3.齐读课文。
四、学习第1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1自然段。
2.简介:西双版纳凤凰花。
3.“一年一度”是什么意思?4.从第1自然段中,你还知道什么?5.请你带着高兴的心情读第1自然段。
五、教学生字。
课文读的好,字也会写得好。
1.分析字形。
“互”:自学课后笔顺表并描红。
2.指导写字。
“迎”:笔顺为:撇, 竖提, 横折钩, 竖, 点, 横折折撇, 捺。
“幸”:第三笔横要长。
3.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作业设计一、看拼音写词。
xiang zheng zhun bei po shui yi nian yi du( ) ( ) ( ) ( )pang bian li qu ken ding shi lin lin( ) ( ) ( ) ( )二、数笔画,填空。
新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文 21 欢乐的泼水节》优质课课件_12

傣族 一年一度 泼水节 互相追赶 湿淋淋 笑开了花 吉祥如意 幸福 不肯离去
开始泼水了,大家 互相追赶 ,你拿瓢往我 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 身子上泼。
老人、孩子、姑娘、 小伙儿,个个身上湿淋 淋,人人脸上笑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花 。
• 这一天,人们提着桶, 盆端街备,着上好早这盆了.早一大地天清,街早来,水的早到人,两地清了们旁来水大提街着早到里上桶已了有。,准大的大端街着 的滴两上旁香早已水准,有备的好撒了清上水花,瓣清.水
大家唱着歌,跳着舞, 赛起了龙舟,放起了烟火, 直到深夜还不肯离去。
其
他 少
火把节——彝族
数
民
族
传
统
节
日
龙船节——苗族
那达慕——蒙古族 三月三——壮族
沐浴节——藏族
火把节——彝族传
统节日,被称为“东方的狂欢 节”,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 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 等。
龙船节——苗族
传统节日,届时有盛大的龙 舟竞赛。
火把节——彝族
数
民
族
传
统
节
日
龙船节——苗族
那达慕——蒙古族 三月三——壮族
沐浴节——藏族
作业: 1、背诵课文。
2、搜集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资料, 选择其中的一个和同学们交流。
3、把泼水节的热闹场景介绍给你 的家人或好朋友。
这一天,人们提着桶,端着盆,早早 地来到了大街上。大街的两旁早已准备好 了清水,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撒上 花瓣。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 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 向 你身子上泼。 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个个身上湿 淋淋,人人脸上笑开了花。清水是吉祥如 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 得到的幸福多,怎么能不高兴呢!
新苏 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21.欢乐的泼水节 (练习)

21.《欢乐的泼水节》练习一、看拼音,写字词。
Huān yíng jíxiánɡhùxiāng()()()zhuīgǎn xìnɡfúbùkěn()()()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泼水节()的鼓点()的象征()地来到三、用下列词语写句子。
互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欢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根据课文内容把下列句子排成一段通顺的话。
()夜深了,人们还不肯离去。
()傣族人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
()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
()人们互相追赶,互相泼水。
五、课外阅读。
中秋节中秋节,是中国的一个古老节日,因为八月十五这一天是在秋季的正中,所以称为中秋节。
中秋之夜,月亮最圆、最亮,月色也最美。
家家户户把瓜果、月饼等食物,摆在院中的桌子上,一家人一面赏月,一面吃着月饼,正是“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这是多么美好的图景。
中秋节的传统食品是月饼,月饼是圆形的,象征团圆,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
1.八月十五为什么被称为中秋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请用“__________”在文中画出来。
3.中秋节有哪些习俗?参考答案:一、欢迎吉祥互相追赶幸福不肯二、一年一度欢乐吉祥如意早早三、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
欢乐的音乐响起来了,同学们跳起了舞。
四、4132五、1、因为八月十五这一天是在秋季的正中,所以称为中秋节。
2、中秋节的传统食品是月饼,月饼是圆形的,象征团圆,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
3、示例:吃月饼、赏月、赏桂花等。
《课件》部编版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套课件20.欢乐的泼水节

3.除了泼水,人们还以哪些方式来欢度泼水节? 除了泼水,大家还以唱歌、跳舞、赛龙舟、放烟
火的方式来欢度泼水节。
欢 开始 ——凤凰花开 泼水节到
乐
的
准备:提桶 端盆 清水
泼 中间 泼水场景:互相追赶 灌 泼
水
泼水象征:吉祥如意 幸福
节 结尾——唱歌 跳舞 赛龙舟 放烟火
希望生活 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美好
本文描写了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过泼水节时的 欢乐情景,表现了傣族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 与追求。
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盛大的节日, 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 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快 去感受一下那欢乐的场面吧!
20 欢乐的泼水节
1.学习目标
7.课文结构
2.相关资料
8.课文主旨
3.字词精讲
9.课堂拓展
4.读懂课文的金钥匙
10.教材课后习题解答
5.课文解读
11.当堂检测
6.读懂课文的金钥匙答案 12.课后作业布置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 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
【傣族忌讳】 忌讳外人骑马、赶牛、挑担或蓬乱着头发进寨
子;进入傣家竹楼,要把鞋脱在门外,而且在屋内 走路要轻;忌讳在家里吹口哨、剪指甲;不准用衣 服当枕头或坐枕头;晒衣服时,上衣要晒在高处, 裤子和裙子要晒在低处。
拓展: 泼水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你还知道其他少数民族的 节日吗?写一写。 _彝_族__的__火__把__节__、__蒙__古__族__的__那__达__慕__大__会__、__拉__祜__族__的______ _月_亮__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苏教版二年级下册《20、欢乐的泼水节》(第一课时)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20、欢乐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互”、“吉”、“祥”、“幸”这四个字,结合字形、字音和字义重点理解这四个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朗读,感受泼水节欢快热烈的场面,体会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欢乐心情,懂得泼水的象征含义,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盛大的传统节日。
【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泼水的情景和人们欢乐的心情2、懂得泼水的象征意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0课,齐读课题。
2、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这三个词语“西双版纳”、“凤凰花”、“一年一度”,你还会读吗?师:那你用这三个词语回忆一下第一段的内容吗?过渡: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新年,也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当期盼已久的节日到来的时候,人们是怎样欢度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二小节。
二、精读教材,研读课本(一)初步感知1、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人们是什么样的心情?2、请你们再默读一遍课文,一边读一边想画面。
然后试着按“准备——泼水——喜悦”把第二自然段分成3个小部分。
过渡:那我们就去看看傣族人民的准备得如何了吧?(二)精读内容——准备环节1、那人们到底做了哪些准备呢?2、人们做的准备可真多呀!现在你们就是来泼水的傣族人,我来采访一下你们:这位小朋友,泼水节还没开始呢,你来为什么早早地就来到大街上呀?你这么早就准备好清水干什么呀?3、那文中的那几个词语也表示出傣族人民急切的心情?4、原来,你们都盼望着泼水节的到来呀!谁能读出这种期盼?评价:我从“早早、早已”听出你很期盼,谁还想来读?你真重视泼水节,还在水里面滴上香水,撒上花瓣呢!5、既然大家都这么期盼泼水节了!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过渡:好了,东西准备好了,马上就开始泼水啦!(三)精读内容——感受泼水时的欢乐幸福1、配乐欣赏泼水图片2、小朋友们,泼水节给你留下了什么样印象?3.泼水节这么欢乐,小朋友们一定也想来泼水,那就请你们自己读一读人们是怎样泼水的,找出人们泼水用了哪些动作?4、什么叫灌,什么叫泼呀?5、那用什么“灌”?6、他们不仅灌和泼,还互相追赶呢!你追着我,我追着你。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7单元第21课《欢乐的泼水节》课后作业(A组-基础篇)

6
4
你还知道我国哪些少数民族的节日?选一种节日 场面进行描写。200字左右。
5
例文: 壮族有一个传统节日是牛魂节,多在每年的农历
四月初八。在这一天,农家会给牛放假一天,各家各 户把牛栏修整一新。村老们对全村的牛进行品评,并 告诫各家要爱护耕牛。家家蒸制五色糯米饭,用枇杷 叶包起来喂牛。有的地方还在堂屋摆上酒肉瓜果供品, 由家长牵一头老牛绕着供品行走,边走边唱,以赞颂 和酬谢牛的功德。这一天,各家各户先把牛喂饱,然 后全家人才吃饭。
3
3. 选文中运用了___场__面__描写,写出了人们互相泼水的情 景。画线部分可概括为一个四字词语:__男__女__老_少____。 【方法】
4.为什么人们的身上都是湿淋淋的,还特别高兴呢?(用 原文回答) 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 _谁__得__到_的__幸__福__多__,_怎__么__能__不__高_兴__呢__!_______________ ____
2
1.用“\”划去选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2.我会按照示例写一写。
例:湿淋淋 __绿__油__油____ __金__灿__灿____ __亮__晶_晶_____ 例: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
___同__学__们_____有的___唱__歌_______,有的 跳舞 ____________。
2018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21欢乐的泼水节教案反思作业题

1.认识本课出现的生字、新词。
2.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我国少数民族中傣族的传统节日。
3.朗读课文。
生字、生词卡片,实物投影,泼水节的资料片。
一 揭示课文题目,故事导入课文1.板书课文题目:欢乐的泼水节。
齐读课文题目。
2.关于“泼水节”还有一个伤感的民间故事呢。
(老师讲解泼水节的来历)由于傣族群众在欢度新年佳节时,要举行别具特色的泼水活动,相互泼水祝福,因此其他民族便称这个节日为泼水节。
关于傣历新年(泼水节)的来历,有一个伤感的民间故事。
传说人间的气候本来由一位名叫捧玛点达拉乍的天神掌管。
他把一年分为旱季、雨季、冷季,为人间规定了农时。
捧玛点达拉乍自以为神通广大,无视天规,为所欲为,乱行风雨,错放冷热,弄得人间雨旱失调,冷热不分,苗秧枯死,人畜遭灾……有位叫帕雅晚的青年,以四块木板当翅膀,飞上天庭找到天王英达提拉,诉说人间的灾难。
帕雅晚想到最高的一层天去朝拜天塔——金沙塔时,不慎撞在天门上,一扇天门倒塌,将他压死在天庭门口。
帕雅晚死后,天王英达提拉开始用计惩处法术高明的捧玛点达拉乍,他变成一位英俊的小伙子,佯装去找捧玛点达拉乍的七个女儿谈情。
七位美丽的妙龄女郎同时爱上了他。
姑娘们从小伙子的嘴里了解到自己父亲的所作所为,既惋惜又痛恨。
七位善良的姑娘为使人间免除灾难,决心大义灭亲。
她们想尽办法探到秘诀,在捧玛点达拉乍酩酊大醉之时,剪下他的一束头发,制作了一张“弓赛宰”(心弦),将为非作歹的捧玛点达拉乍的头颅抱在怀中,不时轮换,互用清水泼洒,冲洗污秽,洗去血迹。
据说这就是人们在新年期间,相互泼水祝福的原因。
傣历新年佳节,多数在傣历的六月下旬,少数民族传统的过节时间,一般是三天(有时为四天)。
第一天相当于阴历的除夕,家家都要打扫卫生,准备过年的食物用品,人们把这天称为“脑”,是个多余的日子,不计算在旧年和新年内,也称为空日。
第二天是傣历的新年,传说这天就是捧玛点达拉乍头颅腐烂之日,这天通常要举行泼水活动,纪念为民除害的天王,互祝平安幸福。
【教育资料】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1欢乐的泼水节 苏教版学习专用

21、欢乐的泼水节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继续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
3、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们独有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难点1.抓住人们的动作、表情等,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气氛2.了解泼水所表示的象征意义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精读第一段1、指名读第一段。
2、理解“一年一度”。
指导读出难得、期盼已久的心情。
3、抓住“迎”,指导读出高兴的心情。
全班读。
四、精读第二段(一)1、引读1、2句。
2、指名读“早早、早已”。
从这2个词,你看出什么?生汇报。
3、指导读出人们激动、非常想过节的心情。
(二)学习三、四句1、默读第二段,划出描写人们泼水时情景的句子。
生汇报。
在这个句子中有很多表示动作的词,请你用△把它标出来。
生汇报。
2、多么欢乐的场面啊!你们看!这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三)学习第五句1、参加泼水的人可多啦!你最想把这象征着吉祥如意的水泼在谁身上呢?想送出什么样的祝福呢?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
2、播放泼水场面的视频。
3、齐读1、2自然段。
五、小结。
板书:21、欢乐的泼水节幸福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二、精读第四段1、出示课件,《月光下的凤尾竹》响起。
师伴以音乐,渲染气氛,以读代讲第一句。
2、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是傣族的新年。
人们除了以泼水来庆祝,还会举行哪些活动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
3、生汇报。
板书:唱歌跳舞赛龙舟放烟火4、你见过“象脚鼓”吗?(课件)生介绍,老师补充。
5、文中有个词写出人们非常喜欢这个节日的,是哪个词?(不肯离去)换词理解。
6、指导读出人们高兴、不忍离去的心情。
三、拓展延伸四、背诵全文。
五、教学生字。
六、拓展延伸,总结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