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蒙药制剂指纹图谱的研究进展
中药指纹图谱按的研究进展

中药材指纹图谱的研究进展袁琴琴菏泽学院生命科学系,山东菏泽274000摘要:讨论了中药材指纹图谱的研究现状、概念、特点、建立和评价方法,为指纹图谱技术在中药材上的应用提供了一定参考。
Abstract:The research discuss the fingerprint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of status,concept ,characteristics and establishment andevaluation method. It supplying reference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fingerprint technology in chinese medicinal.关键词:指纹图谱建立方法研究进展Key words : Fingerprint Establish method Research progress我国现有中药材品种众多,资源丰富,为了更好的控制中药材质量,确保用药安全,进一步实现中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如何找到一个既符合中医临床传统用药习惯,又能很好的保证中药材内在特性,进而提高现行中药质量标准的技术含量,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1]。
随着现代分析测试技术的发展,质量控制方法已经从传统的手摸、眼观等感官检查发展到理化鉴别、显微鉴定、光谱和色谱等技术进行中药材质量控制[2-3]。
目前,中药指纹图谱技术作为中药材质量控制的方法已成为一种国际共识,在中成药生产、检验和研究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4]。
1.中药指纹图谱的概念及特点1.1中药指纹图谱的概念中药指纹图谱是指某种中药材或者中成药经过适当的处理后,运用现代分析技术为手段对其化学成分的信息进行表征并加以描述,进而得到能够标志该中药材或者中成药特征的色谱图或者光谱图,是一种综合的、可量化的化学鉴定手段。
中药指纹图谱可以鉴别某种药材真伪或者产地的“共性”,并且可以评价这种药材或者中药材半成品的质量的稳定性、真实性以及优良性,它强调的是同一中药材的相似性,而不强调个体的唯一性[5-6]。
蒙药色谱指纹图谱研究进展

『 5 1 赵德 永. 4种 川贝母 的 总皂苷 、 总生物碱 及 西贝素的含量测 种新皂 苷九节 龙皂苷 I、 九节龙皂苷 Ⅱ进行含量测定 , 结果表 定f J 1 . 中国中药杂志 , 1 9 9 4 , 1 9 ( 2 ) : 7 1 — 7 2 . 明, 8月份含量最高 。陈滴㈣等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大豆皂苷 【 6 ] 严 华, 粟晓黎 , 马双成 , 等. 重量法测定桔梗 中总皂苷含 量的 I 的含量 , 结果表 明, 豆粕和残渣 中分别含大豆皂苷 1 0 . 2 5 4 % 不确定度评 定【 J 】 . 中国药事, 2 0 0 6 , 2 0 ( 9 ) : 5 4 6 — 5 4 8 . 和0 . 1 3 4 %, 平均 回收率分别 为 9 7 . 8 1 %和 9 7 . 1 0 %, 变异系数 分 『 7 降 林洲, 余伯阳. 比色法测定短葶山麦冬药材中总皂苷含量 别为 0 . 8 %和 1 . 5 0 %, 此方法适用 于大豆皂苷产品的质量控制 。 [ J 】 . 海峡 药学, 2 0 0 5 , 1 7 ( 3 ) : 4 4 — 4 7 . 2 . 5 气 相色谱 法 : 都 述虎I 等建立 了毛细 管气 相色谱法测 定穿 f 8 】 兰霞 , 王洪新. 比色法测 定甘 草中总皂苷的含量【 J ] . 时珍 国医 2 0 0 7 , 1 8 ( 4 ) : 8 8 6 ~ 8 8 7 . 龙 薯 蓣总 皂 苷 中薯 蓣皂 苷元 的含 量 ,薯 蓣皂 苷 元 在 3 5 2 ~ 国药, 1 7 5 8 n g范围内峰面积与其浓度线性关 系 良好 ( r = 0 . 9 9 9 6 ) , 样 品 【 9 ] 唐 军. 比色法测定黄 芪中黄芪总皂苷含 量[ J J . 安徽 中 医学院 2 0 0 4 , 2 3 ( 5 ) : 3 7 — 3 8 . 平均 回收率 为 9 5 . 6 5 %, 精密度 R S D为 1 . 0 %( n = 5 ) , 该法 能将 学报 , 薯蓣皂苷元及其 主要杂质进行分离 , 测定样品无需衍生化 , 分 [ 1 0 ] 解红 霞, 薛培凤 , 张宏桂, 等. 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玉簪花 中总 离效果好 , 分 析 陕速准确 。 皂苷的含量l J 1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2 0 0 9 , 3 2 ( 9 ) : 6 2 4 - - 6 2 5 , 6 4 5 . 2 . 6高效 液相色谱法 : 高效 液相色谱法具 有高压 、 高速 、 高效 、 『 1 1 1 3干明, 吴子超. 七叶神安 片中三七叶总皂苷含量 测定方法 高灵敏度 、 应用范 围广等特点 。 该 法可作为蓝玉簪颗粒中三七 比较 【 J ] . 中国药业药品检 测, 2 0 0 1 , 1 0 ( 8 ) : 1 6 . 皂苷 R 、人参苷 R g 、 R b 的含量测定方法 。色谱柱 为 A g i l e n t [ 1 2 】 王凤 飞, 吴二喜. 薄层 扫描 法测定保元肠 疡胶 囊 中人参 皂苷 C , ( 2 5 0 mmx 4 1 6 m m, 5 u m) , 以乙腈一 水 为流动相 , 梯度洗 脱 ; 检 R g l的含量l J 1 . 生命科 学研究 , 1 9 9 8 , 2 ( 9 ) : 1 7 7 — 1 8 1 . 测波长为 2 0 3 i r m; 流速为 1 . 0 m l ・ mi n ; 柱温为 3 5 ℃。本法 分离 [ 1 3 ] 王丽华 , 张清华 , 祝 小 园. 薄层 扫描 法测定川产九 节龙 中皂 效率高 , 专属性好 , 灵敏度高 , 是 目前最 为常用 的一种方法 l 】 6 1 。 苷的含量[ J ] . 中国药学杂志 , 1 9 9 6 , 3 1 ( 1 1 ) : 6 7 6 — 6 7 8 . 李惠 芬l ¨ I 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测定重楼 中薯蓣皂苷元 的含 『 l 4 1 陈滴, 刘银 燕, 任葳蕤. 薄层扫描 法测定豆粕 中大豆皂苷 I 白求恩 医科大学学报 , 2 0 0 1 , 2 7 ( 2 ) : 1 4 0 — 1 4 1 . 量, 线性 范 围为 1 . 2 - 7 . 2  ̄ g ( r = 0 . 9 9 9 8 ) , 平均 回收率为 1 0 2 . 2 %, 的含量Ⅲ, R S D = 3 . 3 9 %( n = 6 ) 。此法可用于重楼 中薯蓣皂苷元的质量控制 。 【 1 5 ] 都述虎 , 王晓华 , 夏 重道 , 等. 穿龙薯蓣 总皂苷 中薯蓣皂苷元 2 . 7超高压液相法 : 采用超高压液相 的测定方法对人 参 中皂苷 含量 的毛 细管 气相 色谱 法研 究l J 1 . 药物分析 杂志 , 2 0 0 1 , 2 1 ( 2 ) : 6 — 1 1 9 . 的含量进行分析可 以缩短测定 时间,提高测定 效率 ,结果准 11 确、 可靠 , 同时也节 约了试剂 , 减少 了对环境 的污染 , 使人参皂 【 1 6 】 李旭 波 , 铁茹, 刘水冰 , 等. HP L C法测定蓝玉簪颗粒 中5 - - - l z 苷测定方法的经济效益 和社会效益得到了显 著提高 8 1 。 皂苷 R 】 、 人 参 皂苷 R 勘、 R b 的含 量[ J ] . 中国药师 , 2 0 0 9 , 1 2 ( 8 ) : 3结 果 与讨 论 1 0 58 —1 06 0. 通过分析 比较上述几类测定方法 ,高效 液相色谱法是准 【 1 7 ] 李 惠芬 , 平渊, 陈刚, 等. 高效液相 色谱 法和 薄层 色谱 法测定 确 度最为可靠 的分析方法 , 但 仪器 、 耗材 比较 昂贵 , 分离效率 重楼 中薯蓣皂苷元的含 量叭 中草药 , 2 0 0 3 , 3 4 ( 2 ) : 1 2 7 — 1 2 9 . 1 8 】 李净, 祁星星, 吕洁 , 等. 超 高压液相测定技 术在人 参皂苷含 低, 不 易在工业 中推广 ; 紫外分光 光度法准确 度 比较高 , 但测 [ 定误 差较大『 l 9 】 ; 溴 量法精确度 比较高且无 需昂贵仪器 , 但是稳 量测定 中的应 用『 J 1 . 河南科技 , 2 0 1 2 , 4 : 7 9 . 定性 略差 。各种方法各有优缺点 , 故现在采用多种方法联合使 [ 1 9 1  ̄ 4 、 耀 军, 邹建. 皂苷 不同测定方法的比较f J 1 . 食品科技 , 2 0 1 0 : 0 -33. 用更 受欢 迎 , 例如 , 在测 定人参皂苷时 , 高效液相色谱一 蒸发光 3 散射 ( H P L C — E L S D) 法, 高效 液相色谱 一 串联质谱 联用 法等g o ] 。 [ 2 0 ] 王伟. 人参皂苷 R e 含量 测定方法的研 究进展f J 】 . 中国药业 , 0 1 0 , 1 9 ( 1 6 ) : 8 7 — 8 9 .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 将有更 多科学 、 方便 的方法应用 于皂苷 2 通 讯 作 者 含量测 定的领域 , 使得 我们可 以更加 准确 、 快速 、 方便地 测得
最新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进展

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进展药物分析学选论期末综述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进展姓名:学号:班级: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进展摘要:中药指纹图谱的质量控制是中药现代化的突破口和中药基础研究领域的热点,目前建立的方法主要有:①光谱法:紫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等;②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等;③其他方法:x射线衍射法、核磁共振法、电化学法等。
关键词:中药指纹图谱、光谱法、色谱法Advances in the means research on fingerprint of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bstract: Fingerpri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a breakthrough in modern medicine and a hot area of basic research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ield. the current established method: ①Spectroscopy: UV、IR、fluorescencespectrometry; ②Chromatography:TLC、LC、GC、CE;③Other means: XRD、NMR、Electrochemical.Key words: fingerpri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pectroscopy、Chromatography中药指纹图谱是指采用一定分析手段,对适当处理后中药材或中成药进行分析,得到标识该中药特性的共有峰的图谱。
它是建立在中药化学成分系统研究的基础上,能基本反映中药全貌的一种综合的,可量化的鉴定手段。
使其质控指标由原有的对单一成分含量的测定上升为对整个中药内在品质,包括杂质的检测。
实现了对中药内在质量的综合评价和整体物质的全面控制,使中药质量达到稳定可控。
中药指纹图谱质控方法研究进展

中药指纹图谱质控方法研究进展中药指纹图谱是指通过一定的分离和检测技术,将中药中的多个化学成分在一定的条件下分离出来,然后通过对这些成分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得到一个图谱,并根据图谱来判断和评估中药的质量和药效。
中药指纹图谱质控方法的研究一直是中药研究的热点之一,现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介绍。
中药指纹图谱的建立是中药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
传统的中药质量控制大多是通过对中药主要有效成分的测定来进行的,这种方法存在着测定范围窄、测定结果受到样品中其他成分的干扰等问题。
而中药指纹图谱的建立,可以同时检测中药中的多个组分,从而更全面地评估中药的质量和功效。
中药指纹图谱还可以对中药进行溯源和鉴别,保证中药的来源和品质。
中药指纹图谱的建立对于中药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药指纹图谱的建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中药的提取、分离和检测等多个环节。
目前,常用的中药指纹图谱建立方法主要有色谱法、电泳法和光谱法等。
色谱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和毛细管电泳等。
色谱法的优点是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可以同时检测多个成分,但也存在着分析时间长、操作复杂等问题。
电泳法主要有毛细管电泳和等电聚焦等,电泳法具有操作简单、分离效果好等优点,但对样品的要求较高。
光谱法主要有紫外-可见光谱和红外光谱等,光谱法具有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的优点,但对成分结构的要求较高。
还有一些新的技术被应用于中药指纹图谱的建立,如质谱法、核磁共振等。
中药指纹图谱的建立还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数据处理主要包括数据校正、峰识别和定量等。
峰识别是指对色谱图谱中的峰进行识别和归属,一般通过对比样品的峰面积和保留时间来确定峰的归属。
定量是指对中药中的成分进行定量测定,可以通过内标法、外标法和线性回归法等进行。
数据分析是指对图谱结果进行综合和比较,可以通过相似度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进行。
数据处理和分析的结果可以用来评估中药的质量和功效,并进行中药的质量控制和药效评价。
(2021年整理)中药指纹图谱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应用(一)

中药指纹图谱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应用(一)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中药指纹图谱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应用(一))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中药指纹图谱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应用(一)的全部内容。
中药指纹图谱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应用(一)【关键词】中药;,,指纹图谱;,,分离分析技术;,,,评价方法;,,,质量控制摘要: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指纹图谱的研究现状,简要介绍指纹图谱的构建和解析方法,阐述了指纹图谱在中药研究和质量控制方面的应用及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中药;指纹图谱;分离分析技术;评价方法;质量控制中药作为我国的国粹,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它的疗效已为世人所瞩目.然而,众所周知在我国中药材的质量极不稳定,市场也较为混乱,中药的质量问题已成为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一大障碍。
多年来我国中药材的质量控制基本上是以传统的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确定真伪,以理化鉴别评价优劣。
前者为定性鉴别,要求鉴定者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人为因素较大;后者只考虑众多复杂成分中的个别活性成分,而忽略了中药材诸多成分的协同作用。
中药是基于其所含多种化学成分发挥综合的医疗作用,因此单凭其中一种化学成分定性或定量的传统中药质量评价方法,其有效性和专属性逐渐受到质疑,多指标的质量标准必定是一种趋势。
本文以近几年国内外在中药指纹图谱方面的研究为材料,对中药指纹图谱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应用综述如下。
1国内外研究现状随着现代分析技术的发展,指纹图谱技术是当今国际公认的控制中药质量的质控模式.它能从原药材的栽培、引种,中成药生产工艺的规范与优化,到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全方位的质量保证.近年来国外对草药产品的质量评价也在提倡指纹图谱〔1,2〕,随着各种分析技术的创新和提高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对天然药物的了解和研究在不断深入,中药指纹图谱技术在国内外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其研究的方法和技术更趋成熟完善,成为国际公认的控制中药和天然药质量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中药指纹图谱的定义及发展现状

中草药材和中草药复方制剂发挥治疗效果的物质基础是其化学成分。
无论是中草药材,还是中草药复方制剂,从现代科学角度来看,均是复杂体系。
对于复杂体系必须采用多种高新科技的手段来表征其不同的特性,现行的中药材质量标准中列入了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含量测定等多种方法,但尚不足以解决其复杂性。
目前国际上较为通用的办法是采取“指纹图谱”的方法,指纹图谱可以通过对其体系化学成分的物理指标的表征,将物质体系的内涵表达出来,从而达到对体系的整体描述,这也正好符合中医药整体综合的特点,必将成为中草药现代化的一个突破点。
随着对中药药效的深入研究,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中药的药效不是来自单一的活性化学成分,而是来自多种活性成分之间的协同作用,甚至是与某些非活性成分的协同效应或拮抗作用,单一的活性化学成分难以评价中药的真伪和优劣,利用现代先进的分析技术分析中药材的整体特性,更准确鉴别不同中药及识别中药本身的真伪和优劣,就形成了中药指纹图谱分析的基础原动力。
1、中药指纹图谱的定义及其特点中药指纹图谱是指某些中药材或中药制剂经适当处理后,采用一定的分析手段,得到的能够标示其化学特征的色谱图或光谱图。
谢培山对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给出了以下定义:中药色谱指纹图谱是一种综合的、可量化的色谱鉴定手段,借以鉴别真伪、评价原药材以及半成品和成品质量均一性和稳定性,其基本属性是整体性和模糊性。
这一定义说明中药色谱指纹图谱是一种综合的、整体的鉴定手段,其功用范围在于鉴别真伪,并可以评价药材的质量均一性和稳定性。
从其综合和整体性能看,它准确且又可量化地对药材进行真伪鉴别和质量评价。
从细节上看,对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由于不可能获得所有化学成分的标样,并且还有很多化合物可能本身就是未知化合物,一时难以给出准确的定性定量说明,所以从这一角度来说,中药色谱指纹图谱又是很模糊的。
中药指纹图谱具有整体性和模糊性的特点。
整体性是指中药化学成份的整体组成及特性,即色谱的整体面貌。
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进展(2)

维普资讯
I S 6 1 2 3 p a m a e& R s 药 学 服 务 与 研 究 S N 1 7 —88 hr C r e
・
2 0 g 6 4 0 6 Au ; ( )
2 2 4 ・
E— *iPh r Ial a mCR@ y o ue n t Ph / x 8 — l6 51 8 9 T a x . e n Fa 6 2 5 9 2
对 指纹 图谱 分析 技 术进 行 了大 量 研究 , 得 了 可喜 取 的成绩 。指纹 图谱分 析技 术在 中药 质量标 准评 价体
系 中的作用 和地 位 己达 成广 泛 共 识 , 否 应 用 指纹 能
的容 量 因子 即保 留时 间和流 动相 中强 溶剂 的体 积 比 例呈 一一 对应 的关 系 , 以通 过 二 次 实 验 的结 果 获 可 取该 保 留值方 程 的参 数 , 以此 预测 其 他 不 同 (值 条 p
现 代科 学技术 相 结 合 , 适 应 当代 社 会 的 发 展需 求 以
和医药 国际化 格 局 , 现 代科 学 技 术 的 高 度研 发 和 从 生产 中药 , 升 中药 的产业 化 和国 际化 。 提 大多数 中 药的有 效成 分及药 理作 用机 制 尚未 明
确 , 药效 一般 是 多种 化 学 成分 共 同作 用 产 生 的结 其 果 。然而 , 目前 中药 质 量 控 制 的方 法 只对 其 中少 数
件下 的保 留值 。根据 温 度和 溶 质 容 量 因 子 的 关 系 ,
图谱 技术 控制药 材 质量 已经 成为反 映一 个企 业 的技
术 水平 和管理 水平 的标 志 。中药指 纹 图谱 的研究 已
经从 早期 只对 单一 谱 图进行 简单 评 述 的阶 段 , 展 发
中药指纹图谱的建立方法及其应用进展

的有效方法 , 给中药指纹图谱研究提供了新方向和平 台。
为了对 中药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及药效研究及推广 ,推行
现代化的中药指纹图谱十分必要。
3 . 气相 色谱 法
气相色谱由于其对挥发性成分的检测具有分离效率 高 、分析速度快、样品用量少 、检测灵敏度高和应用范 围广的特点 ,常用于有挥发性 的中药的成分检测分析 ,
能、低重现性 、低灵敏度等缺点 ,所 以如果 成分 复杂
现高效快速分离。毛细管 电泳法理论体系逐渐成熟后 ,
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到 目前为止毛细管电泳法已有多种 分离模式 , 如处理尽量降低 电渗流的毛细管区带电泳法 、
一
的中药 ,是很难用指纹图谱来鉴别 ,并对中药和制 剂
提出有效的质量评价 。
高效液相色谱法还可以连同其他 的检测器来分析各种类
型的样品。H P L C与质谱分析以 ( MS ) 联用 ,在对 中药
分析时 ,不仅可快速得到中药图谱的指纹信息 ,还可同 时得到色谱峰的结构信息 ,因此 ,m ・ L c 与 MS联用 ,
成为得到中药指纹 图谱 的主导方法。采用 1 . 7 m 粒填料
毛细管 电泳法 因具有较少 的进样量 ,高灵敏度、高 柱效、满意的分析速度等优点而得到广泛 的应用 。毛细 管 电泳法是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 ,依据进量样品中各组 分之间有着淌度和分配行为上的不同,以高压直流电场 为驱动力而实现分离析方法 ,对 中药 中复杂的成分可实
用之广泛 、实用性之大 。同其他鉴别方法一 样 ,虽然 指纹 图谱 同时能鉴别多个样品 ,但也有着 自己的低 效
2 0 1 5年 第 1 5期
出现 了很 多假 冒伪 劣 商 品 ,而 中药 的有 效 成分 是衡 量 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蒙药制剂指纹图谱的研究进展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中蒙药制剂的指纹图谱的建立和辨认方法和步骤,为中蒙药指纹图谱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线索和依据。
【关键词】指纹图谱建立和辨认研究进展THE RESEARCH PROGRESS OFmoNGOLIAN IN PREPARATION FINGERPRINT 【Abstract】This article mainly expounds themongolian fingerprint of the preparation of the establishment and identify the method and procedure,the fingerprint of themongolian for further study offers clues and basis.【Key words】fingerprint Establish and identify The research progress中药指纹图谱是指某种(或某产地)中药材或中成药经适当处理后,采用一定的分析手段,提取其化学信息并加以描述,得到的能够标志该中药材或中成药特性的共有峰的图谱[1]。
中蒙药是一个复杂体系,起疗效作用的物质基础不一定是一种化学成分,而是许多化学成分的总体作用。
中药依赖这些化学成分起到有主次轻重的多靶点,多环节的有机整体协同治疗效果[2]。
正是由于中药具有整体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对中药的研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随着近年来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中药复方研究出现了许多新思路,用指纹图谱研究中药复方就为其中之一。
中蒙药指纹图谱的研究已成为中药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由于中药材化学成分的复杂性,而且每一种药会有不同批次,不同产地,采摘季节和气候条件的制约,同时也存在着质量标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难以控制等问题。
这些都给中药的深入研究和质量控制带来很大的困难。
通过其化学成分的不同特性,建立指纹图谱可以解决上述亟待解决的问题。
1 中药指纹图谱的建立的方法及步骤1.1 中药指纹图谱有多种构建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和一定的适用范围,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1.1.1 薄层色谱法薄层色谱法(TLC)是色谱法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
它是将样品与适宜的对照物质在同一薄层板上所得的色谱斑点作比较,用于进行定性鉴别或含量测定的方法。
TLC因简单、快速、经济而被广泛应用,具有流动相组成灵活、固定相可任意改变、检测不受时间限制、薄层板可储备、能同时检测多个样品并可对所有样品进行观测等一系列优点,尤其适合于日常分析和现场检验。
但由于其在一个相对开放的系统中展开,温度、湿度等外界条件影响较大,如采用自制薄层板,不确定性更大,所以TLC最好用于初步的中药材检测与鉴定[1]。
虽然从仪器自动化程度、分辨率、重现性方面不如后来发展来的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法,但是由于仪器简单,操作方便,用途广泛等特点,因此广泛的被人们应用。
1.1.2 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在经典液相色谱法的基础上,引入了气相色谱法的理论和实验技术,以高压输送流动相,采用高效固定相及高灵敏度检测器,发展而成的现代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它具有分离效率高、选择性好、分析速度快、检测灵敏度高、操作自动化合应用范围广的特点。
HPLC不受样品挥发性和热稳定性的限制,整个分离过程在相对封闭的环境内,受外界影响较小,系统稳定性好。
随着HPLC设备的普及,其又能与MS、NMR等技术联用,成为中药指纹图谱研究的首要选择。
张玉杰等[3]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产地沙苑子进行了指纹图谱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来源的正品沙苑子指纹图谱十分相似,而与2种伪品则显示出完全不同的指纹图谱特征。
邹忠梅等[4]利用HPLC-DAD方法,采用梯度洗脱,测定了10批芍药总苷样品,建立了芍药总苷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芍药的质量提供了可靠方法。
瞿为民等[5]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人参、西洋参及三七药材指纹图谱进行了鉴别,结果表明,3种参的皂苷类成分均得到很好的分离,该方法可有效的鉴别人参、西洋参和三七参。
游松等[6]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银杏叶注射剂进行了指纹图谱研究,结果发现所有参数均符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有关中药注射剂的技术要求。
周玉新等[7]以HPLC梯度洗脱法对三七原药材、三七总皂苷提取物及三七总皂苷注射液进行了指纹图谱的研究,证明了HPLC法可操作性强、重复性好。
1.1.3 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是一种柱色谱技术,它是封闭性色谱,受外界影响较少,主要用于中药中挥发油成分、极性较小的成分或衍生化后可挥发的成分的指纹图谱特征研究,它具有高效、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用量少和分析速度快等优点,具体应用时多与质谱技术联用。
一般使用质量型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
1.1.4 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指纹图谱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是以高压直流电场为驱动力,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依据样品中各组分淌度和分配行为上的差异而实现分离的一种新型电泳技术。
本法具有分离模式多,分离效率高,速度快,使用范围广,进样体积小,易清洁,可直接分析水溶液等特点。
主要用于中药中带电荷的化合物(如蛋白质、氨基酸、黄酮、生物碱)、有机酸、单糖及一些中性分子的分离分析,得到的指纹图谱能反映出更多的特性,使中药成分的分析范围更广泛,但毛细管电泳的检测灵敏度与精密度不如高效液相色谱法,在指纹图谱研究中应用较少[3]。
采用毛细管电泳的方法,建立10种十大功劳属植物的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计算电泳图中每一个标记峰的有效电泳淌度和校正峰面积百分比,以对该种进行表征,测定结果显示,该属植物的电泳图有一定相似性,它们均含有小檗碱、巴马汀、药根碱,且含量较高,可作为十大功劳属植物的特征之一,用于属的鉴定。
用这种方法可以进行不同种植物的鉴定以及真伪优劣的鉴别[8]。
1.1.5 高速逆流色谱(HSCCC)指纹图谱HSCCC法是目前中药分析分离中应用的一种新型液-液分配技术。
该技术利用相对移动的互不混溶的两相溶剂,在处于动态平衡的两相中将具有不同分配比的样品分离。
国内外已报道将高速逆流色谱技术应用于天然产物的分离和分析,该技术可适用于任何极性范围的样品,预处理要求低,一般粗提物即可满足要求,而且回收率高,能实现梯度操作,亦能重复进样,在中药质量分析控制研究中,尤其在指纹图谱研究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1.1.6 生物色谱指纹图:分子生物色谱是把生物体内活性物质如酶、受体、传输蛋白等固定于色谱填料中,利用中药中活性成分与它们的相互作用,将色谱分离与分子生物医学二者的新成果紧密结合起来,建立有效成分指纹分析质量控制方法,并为组合中药的研究提供有效分子的结构信息。
对于有效成分尚未清楚的中药,由于分子生物色谱以生物活性分子间广谱的相互作用为基础,也可利用其指纹分析法进行快速的质量监控。
1.1.7 红外(IR)指纹图谱[9]:红外光谱是利用分子对红外光的共振吸收,得出相应的谱线,从而提供分子结构带有不同基团的结构信息,具有指纹性。
红外光谱中所反映的是中药中混合成分的叠加,中药内各种化学成分只要质和量相对稳定,样品的处理方法按统一的要求进行,则其红外光谱应该是相对稳定的,种质、地域、加工方法、贮存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从红外光谱上能够反映出各自的差异性。
陈惠清等[10]采用红外指纹图谱法进行鉴别研究,证实可以通过FTIR光谱特征进行鉴别。
不同产地的丹参药材红外指纹特征基本相同,采用红外指纹图谱法可以对丹参进行有效的鉴别,FTIR是中药质量宏观控制的一个快速、科学的检测手段。
1.1.8 DNA指纹图谱:中药(不含矿物质)“种属”的多样性是由于其基因多态性产生的结果,而基因多态性可在分子水平上检测,它比在形态、组成和化学水平上检测更能代表中药变异类型的遗传标记。
在DNA分子水平,任意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AP-PCR)的DNA指纹方法在中药材人参和西洋参、甘草、龟板和鳖甲、苦地胆、淫羊藿等中药鉴别方法获得成功。
对独活的DNA指纹鉴别研究中,采用AP-PCR方法,3种独活样品与同属植物大活与拐芹当归DNA指纹图谱清晰,同时,方法具有可重现性。
1.1.9 分子生物学方法[11]近年来人们认识到核苷酸序列含有生命有机物构建、维持和繁殖生命所必需的遗传信息,不同种生物体含有不同的DNA序列,同种生物体既有相同的DNA序列,保持同种生物体的遗传性状,又有其多态性.使同种生物体内各个体千差万别。
由于这种核苷酸序列是相对稳定的,因而可以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DNA指纹图,DNA指纹图具有高度的个体特异性。
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是最常用的构建DNA指纹图的方法,但该法费时费力,应用受到限制。
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标记,可以在特异DNA序列尚不清楚的情况下,检测DNA的多态性,这是构建中药指纹图谱的新方法,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
指纹图谱数据库的建立[1]:在建立复方指纹图谱前,要明确指纹图谱的性质(由哪些成分组成,这些成分是否为有效成分或与临床疗效具有相关性,或是否为有毒成分需要限量控制,成分间比例的变化是否影响成品疗效或作用方向等等)[12]。
中药指纹图谱研究不仅要对不同品种、产地、采收期、药用部位和炮制方法的中药材分别建立指纹图谱,还要对中药制剂(中成药)的原药材、中间体、有效部位、最终产品的全过程建立指纹图谱库,并对指纹图谱与药效的关系进行研究,建立谱效关系库。
1.2 指纹图谱研究的基本步骤[13]:药材鉴定,确定名称、来源→选取参照物→制备供试物,样本图谱测定→列出检测数据,各项技术参数分析→建立特征指纹图谱→提供标准指纹图谱检测标准。
在指纹图谱的研究过程中,要注意到以下几点[11]:(1)样本要有明确的纳入标准。
若构建的指纹图谱用于甄别某种中药材的真伪,所选的样本应包括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的该种药材,确保所选样本能代表该品种的样本总体;若构建的指纹图谱用于判定产地和采收期已固定的某种中药材质量是否稳定,则应尽可能收集历年来同产地、同采收期的该药材样本;若构建中成药指纹图谱,应在确保该产品所用原料产地、品种、采收期和加工方法固定的前提下,收集该药足够多的不同批号的样本,方可判定该产品的真伪及质量是否稳定。
(2)样本量要适当,样本量的实质是代表性的问题,在纳入标准明确的前提下,样本量越大,越接近总体的真实情况.抽样误差和随机误差小,代表性好,结论更可靠。
但样本量大,花费的人力物力也多,有时样本来源也有困难。
样本量小,则易导致偏差。
因此,样本量要适当。
(3)尽可能设立对照,设立对照是构建中药指纹图谱的重要原则之一。
对于中药材,可将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的标准药材作为对照品,构建该品种的“标准指纹图谱”,即标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