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指纹图谱技术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进展

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进展

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进展唐兴刚,李雪,李盛强,郭世宁(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广东广州510642)中图分类号:S8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2926005(2010)0620062203中药生产的原材料,因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及采收加工的不同,实际使用时不能保证药材质量的稳定,经加工提取得到的中间体,每个批次在成分含量、成分组成及各成分比例方面都不能保持一致。

因此对中药原材料、中间体及成方制剂的质量控制在中药的应用上占据着很主要的位置。

中药指纹图谱借用了法医学上指纹鉴定的概念,对中药的化学信息以现代分析技术给予表征并加以描述,全面反映中药内在化学成分的种类与数量,对判断中药真伪优劣,控制中药原材料、中间体及成品的质量,减少批间差异,并最终控制成品的质量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1色谱指纹图谱1.1薄层色谱(TLC)指纹图谱薄层色谱法(T LC)一开始以简单快速的鉴别为起点,20世纪60年代以后很快取代了纸色谱技术,至今在中药鉴别中其应用频率仍然最高,近年来发展的TLC自动扫描仪,用固定波长对薄层的各个斑点作扫描的图谱比目测的层析图谱更为客观准确,也具有更好的指收稿日期:2009206215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0科技支撑计划(2008BADB4B0126)作者简介:唐兴刚(19852),男,硕士生,研究方向为中草药成分提取、分离及中药新剂型研究,E2mail:twct00@stu.s 通讯作者:郭世宁,E2mail:sh ining@ 纹鉴别意义。

李彩君等[1]以高良姜素为对照品,建立了高良姜药材的薄层色谱定性鉴别,发现高良姜素、山柰素等8个特征荧光斑点构成了高良姜乙酸乙酯提取部位的薄层色谱指纹图谱。

刘和平等[2]以柴胡正品北柴胡为基础建立柴胡皂苷高效薄层荧光色谱指纹图谱,并对同属品种南柴胡、锥叶柴胡、多枝柴胡、三岛柴胡、西藏柴胡等的指纹图谱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北柴胡指纹图谱由19个特征荧光条斑组成。

中药指纹图谱研究的某些进展与展望

中药指纹图谱研究的某些进展与展望

l it y
l
中药 指 纹 图 谱 的 提 出 和 研 究 已 有 多 年 的 历 史 究 本 文 仅 就 近 年来 中药指 纹 图谱研 究 的



行 了综述 智华等
H 。

而 早 在 上 世 纪 80 年 代末 期 洪 筱 坤 王


不 少 学 者都 对 指 纹 图谱 的定 义 和 具 体 指 标 进 行 过 研
. ,
杨 悠悠 r, 廖 一 平



刘虎威
( 北 京 大 学 化 学 与 分 子 工 程 学 院 分 析 化 学研 究 所

j E 京 10 0 8 7 1 )

摘 要 :在 中 药 现 代 化 的 过 程 中 中 药 的 质 量 控 制 标 准 直 接 影 响 到 中 药 的 国 际 化 问 题 指 纹 图谱 用 于 质量 控 制 的 问 题 进 行 了深 入 的研 究 取 得 了很 多 成 果

便研究 了 柴胡属植 物挥发 油 的
GC
19
谱图


些进展
提 出 以 色谱峰 的相 对 保 留值 建 立 柴 胡 属

种植物

进 行综述 主要 包 括 采 用 气相 色 谱 ( G C ) 液 相 色谱 ( L C ) 毛 细 管 电 泳 ( C E ) 及 光 谱 获 取 中药 药 材 制 剂

p r
e c e
r
in tin g
tr
o s c o
a n e s
b
a s e m e
d
e
g
ds
p
a s
c a n

中药技术现代化技术指纹图谱

中药技术现代化技术指纹图谱
指纹图谱技术在现代中医研究中 的发展和应用
指纹图谱的发展
一 传统意义上的中药指纹图谱 二 中药活性指纹图谱 三 中药多元多维指纹图谱 四 中药活性整合图谱
中药指纹图谱
中药化学成分种类繁多,由成千上百种化合物组成,它们 各自发挥不同或相同的药理作用,在疾病治疗过程中起着协同 作用,因此测定少数几种有效成分或指标成分,尚不能系统、 完整地反映中药内在质量,采用中药指纹图谱,是牵动中药行 业全面进步的关键技术,其应用研究,对保证中成药功效,提高中 药工业整体水平,带动中药农业现代化,推进中药走向世界,具有 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药多元多维指纹图谱
中药多元多维指纹图谱
➢ 多元指纹图谱是指依据多种原理完全不同的分析 方法(多元分析技术)测定指纹图谱,可相互弥 补单一分析技术缺陷
➢ 多维指纹图谱是采用相同分离技术和不同检测条 件或不同检测原理获得指纹图谱,是检测方式的 多维化。
பைடு நூலகம்
✓ 中药多维指纹图谱 ✓ 多波长 HPLC 指纹图谱 ✓ HPLC (高效液相色谱法)多维指纹图谱 ✓ GC (气相色谱法)多维指纹图谱 ✓ 中药多元指纹图谱 ✓ HPLC +GC 色谱联用获得二元指纹图谱 ✓ 液相色及毛细管电泳联用获得指纹图谱 ✓ 高效液相及薄层色谱联用获得二元指纹图谱 ✓ 高效液相色谱及紫外光谱联用获得二元指纹图谱 ✓ 薄层色谱 - 光谱联用 ✓ 中药 IR-UV 联用指纹图谱
试。 缺点
此模式主要是对药材整体、有效部位的活性测定,很难 快速明确中药中各有效成分的活性贡献率。
原因 在于需要对中药进行系统分离得到单体化学成分 ,再运用药理学的方法测定活性,具有周期长、成本高 、工作量大等缺点,并且有时在分离及纯化过程中由于 降解和稀释等原因会导致活性成分的丢失;同时中药本 身化学成分复杂,由成千上万种各类型化合物组成,给 中药质量控制带来了极大挑战

中药材指纹图谱研究进展

中药材指纹图谱研究进展

中药材指纹图谱研究进展袁琴琴【摘要】详细概述了中药材指纹图谱的概念、特点、研究现状、建立方法和评价方法,为指纹图谱技术在中药材上的应用提供了一定参考.【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7(045)004【总页数】4页(P132-134,158)【关键词】指纹图谱;研究现状;建立方法;评价方法【作者】袁琴琴【作者单位】菏泽学院生命科学系,山东菏泽27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1我国中药材品种众多,资源丰富,为了更好地控制中药材质量,确保用药安全,进一步实现中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如何找到一个既符合中医临床传统用药习惯,又能很好地保证中药材内在特性,进而提高现行中药质量标准的技术含量,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1]。

随着现代分析测试技术的发展,质量控制方法已经从传统的手摸、眼观等感官检查发展到理化鉴别、显微鉴定、光谱和色谱等技术进行中药材质量控制[2-3]。

目前,中药指纹图谱技术作为中药材质量控制的方法已成为一种国际共识,在中成药生产、检验和研究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4]。

笔者对中药材指纹图谱的概念、特点、研究现状、建立方法、评价方法进行详细的概述,以期为指纹图谱技术在中药材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1.1 概念中药指纹图谱是指某种中药材或中成药经过适当的处理后,运用现代分析技术对其化学成分的信息进行表征并加以描述,进而得到能够标志该中药材或中成药特征的色谱图或光谱图,是一种综合的、可量化的化学鉴定手段。

中药指纹图谱可以鉴别某种药材真伪或产地的“共性”,并且可以评价这种药材或中药材半成品的质量的稳定性、真实性以及优良性,它强调的是同一中药材的相似性,而不强调个体的唯一性[5-6]。

因此中药指纹图谱对于促进中药材的现代化发展和提高其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2 特点1.2.1 系统性。

系统性是指指纹图谱中所显示出来的信息包含了这种药材的大部分成分。

1.2.2 特征性。

特征性是指指纹图谱中所显示出来的诸如保留时间、相对保留时间等信息应具有的较强的选择性。

中药指纹图谱研究的某些进展与展望_韩晔华

中药指纹图谱研究的某些进展与展望_韩晔华

2008年3月M arch 2008色谱Chi n ese Journal of Chro m atographyVo.l 26N o .2142~152收稿日期:2008-01-07第一作者:韩晔华,博士研究生.通讯联系人:刘虎威,教授,博士生导师.T e:l (010)62754976,E -m ai:l h w li u @pku .edu .cn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号:20575003,20675004,90709021).中药指纹图谱研究的某些进展与展望韩晔华, 霍飞凤, 杨悠悠, 廖一平, 刘虎威(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分析化学研究所,北京100871)摘要:在中药现代化的过程中,中药的质量控制标准直接影响到中药的国际化问题。

近年来,国内很多学者对中药指纹图谱用于质量控制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

本文着重就近几年来中药指纹图谱的某些进展进行了综述,内容包括气相色谱指纹图谱、液相色谱指纹图谱以及其他指纹图谱。

最后就指纹图谱研究的发展提出了几点看法。

共引用文献161篇。

关键词:中药;指纹图谱;气相色谱;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光谱;质量控制中图分类号:O 6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13(2008)02-0142-11 栏目类别:中药质量控制专栏So m e advances and prospects in fingerpri ntings oftrad itional Ch inese m ed icinesHAN Yehua ,HUO Feif eng ,YANG Youyou ,LI AO Y ipi n g ,LI U Huwei(In stitu te of An a lytica l Ch e m istry,C ollege of Che m istry and M olecu l a r En g in eer in g,Pekin g Un iv er sity,Bei jin g 100871,Ch ina )A bstract :T he quality control standards are t he key points i n the m odernizati o n of traditi o nal Chinese m edici n es (TCM ),and in recent years ,t he fingerprinti n g techni q ues pl a y an i n creas -i n gly i m portant rol e ,i n cluding fi n gerprinti n gs based on gas chrom atography ,liquid chrom atog -raphy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spectroscopic m ethods ,and so on .So m e advances i n t his area i n t he past few years are rev i e w ed and so m e prospects are discussed i n t his articl e .K ey words :traditionalChi n ese m edici n es (TCM );fi n gerprinti n g ;gas chro m atography (GC);li q uid chro m atography (LC);capillary electrophores is (CE);spectroscopy ;quality control 中药指纹图谱的提出和研究已有多年的历史,不少学者都对指纹图谱的定义和具体指标进行过研究。

(2021年整理)中药指纹图谱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应用(一)

(2021年整理)中药指纹图谱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应用(一)

中药指纹图谱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应用(一)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中药指纹图谱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应用(一))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中药指纹图谱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应用(一)的全部内容。

中药指纹图谱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应用(一)【关键词】中药;,,指纹图谱;,,分离分析技术;,,,评价方法;,,,质量控制摘要: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指纹图谱的研究现状,简要介绍指纹图谱的构建和解析方法,阐述了指纹图谱在中药研究和质量控制方面的应用及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中药;指纹图谱;分离分析技术;评价方法;质量控制中药作为我国的国粹,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它的疗效已为世人所瞩目.然而,众所周知在我国中药材的质量极不稳定,市场也较为混乱,中药的质量问题已成为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一大障碍。

多年来我国中药材的质量控制基本上是以传统的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确定真伪,以理化鉴别评价优劣。

前者为定性鉴别,要求鉴定者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人为因素较大;后者只考虑众多复杂成分中的个别活性成分,而忽略了中药材诸多成分的协同作用。

中药是基于其所含多种化学成分发挥综合的医疗作用,因此单凭其中一种化学成分定性或定量的传统中药质量评价方法,其有效性和专属性逐渐受到质疑,多指标的质量标准必定是一种趋势。

本文以近几年国内外在中药指纹图谱方面的研究为材料,对中药指纹图谱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应用综述如下。

1国内外研究现状随着现代分析技术的发展,指纹图谱技术是当今国际公认的控制中药质量的质控模式.它能从原药材的栽培、引种,中成药生产工艺的规范与优化,到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全方位的质量保证.近年来国外对草药产品的质量评价也在提倡指纹图谱〔1,2〕,随着各种分析技术的创新和提高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对天然药物的了解和研究在不断深入,中药指纹图谱技术在国内外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其研究的方法和技术更趋成熟完善,成为国际公认的控制中药和天然药质量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桂枝、肉桂化学成分指纹图谱研究

桂枝、肉桂化学成分指纹图谱研究

桂枝、肉桂化学成分指纹图谱研究摘要:本文旨在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桂枝与肉桂的化学成分指纹图谱进行深入研究,以揭示两者在化学成分上的差异,为临床应用及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方法上,我们采用了先进的HPLC技术,通过特定的色谱柱和流动相条件,结合适当的检测波长和温度,对桂枝与肉桂的样品进行了详细的化学成分分析。

通过对指纹图谱的轮廓进行比较,我们发现了两者在化学成分上既存在相似之处,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研究结果显示,桂枝与肉桂的指纹图谱轮廓虽然相似,但各化学成分的峰面积存在显著差异。

桂皮醇、桂皮酸、2甲氧基桂皮酸在桂枝中的平均峰面积高于肉桂,而2羟基桂皮醛、香豆素、桂皮醛、2甲氧基桂皮醛在肉桂中的平均峰面积则高于桂枝。

这一发现为我们深入理解桂枝与肉桂在药效学上的差异提供了重要线索。

我们还进一步探讨了桂皮醛和桂皮酸峰面积的比值在区分桂枝和肉桂样品中的潜在应用。

该比值可以作为区分大部分桂枝样品(23)和肉桂样品(23)的有效指标,为药材鉴别和质量控制提供了新的依据。

本研究通过HPLC指纹图谱技术,成功揭示了桂枝与肉桂在化学成分上的差异,为两者的药效学差异研究提供了参考。

我们提出的基于桂皮醛和桂皮酸峰面积比值的鉴别方法,为中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桂枝与肉桂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以期更好地发挥其在中医药领域的重要作用。

Abstract:This article aims to conduct in-depth research on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fingerprint of Cinnamomum cassia and Cinnamomum cassia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in order to reveal the differences in chemical composition between the two, and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quality evaluation. In terms of experimental methods, we adopted advanced HPLC technology and conducted detailed chemical composition analysis on the samples of Cinnamomum cassia and Cinnamomum cassia through specific chromatographic columns and mobile phase conditions, combined with appropriate detection wavelengths and temperatures. By comparing the contours of the fingerprint spectra, we found that there are both similarities an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hemical composition between the two.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although the fingerprint profiles of Guizhi and Cinnamon are similar,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peak areas of each chemical component. The average peak areas of cinnamyl alcohol, cinnamicacid, and 2-methoxycinnamic acid in cinnamon twigs are higher than those in cinnamon twigs, while the average peak areas of 2-hydroxycinnamaldehyde, coumarin, cinnamaldehyde, and2-methoxycinnamical in cinnamon twigs are higher than those in cinnamon twigs. This discovery provides important clues for us to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harmacolog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Cinnamomum cassia and Cinnamomum cassia. We further explored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 of the ratio of peak areas of cinnamaldehyde and cinnamic acid in distinguishing between cinnamon twigs and cinnamon samples. This ratio can serve as an effective indicator to distinguish the majority of Guizhi samples (23) from Cinnamon samples (23), providing a new basis for medicinal material identifica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This study successfully revealed the differences in chemical composition between Cinnamomum cassia and Cinnamomum cassia using HPLC fingerprint technology, 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the study of the pharmacolog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Our proposed identifica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peak area ratio of cinnamaldehyde andcinnamic acid provides new ideas and methods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e will continue to conduct in-depth research on th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Cinnamomum cassia and Cinnamomum cassia, in order to better leverage their important role in the fiel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一、概述桂枝与肉桂,两者均为中药学中的常用药物,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对于深入理解其药效机制及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中药鉴定技术的研究进展

中药鉴定技术的研究进展

中药鉴定技术的研究进展中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许多疾病。

然而,鉴别中药材的真实性和质量是确保其疗效的关键。

因此,中药鉴定技术的研究一直是中药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本文将介绍中药鉴定技术的研究进展,并讨论其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一、形态学鉴定形态学鉴定是一种基于药材的形态、颜色、质地和味道等特征对中药材进行鉴别的方法。

它是最古老、最简单的中药鉴定方法之一,被广泛应用于中药材的鉴别和质量评价。

然而,形态学鉴定受人为因素的干扰较大,难以有效地鉴别相似的品种,因此需要结合其他鉴定技术来进行准确鉴别。

二、化学成分鉴定化学成分鉴定是通过分析中药材的化学成分,包括挥发油、多酚、黄酮、生物碱等,来进行鉴定的方法。

随着技术的发展,化学成分鉴定已经成为中药材鉴别和质量评价的重要手段。

例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GC)和基于自然产物的荧光和紫外吸收谱等技术进行中药成分的分析和鉴定已成为常用手段。

三、核酸技术鉴定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核酸技术也被应用于中药材的鉴别和质量评价。

常用的核酸技术包括聚合酶链反应(PCR)、DNA条形码技术和微卫星分析等。

其中,DNA条形码技术是一种利用PCR扩增和测序DNA基因片段进行物种鉴别的技术。

它具有快速、高分辨率和高度可重复性等优点,已经成为中药材鉴别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四、分子指纹图谱鉴定分子指纹图谱鉴定是一种利用质谱、红外光谱或核磁共振等技术对中药材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的方法。

这种方法不需要对中药材进行化学提取和分离,能够快速准确地鉴别中药材的真实性和质量。

例如,基于质谱的多维指纹图谱技术已经成功地应用于中药材的鉴别和质量评价。

五、生物学鉴定生物学鉴定是一种通过检测中药材中的微生物、酵母菌、真菌和藻类等生物成分来进行鉴定的方法。

这种方法能够检测到中药材的潜在污染物和毒素,同时也可以识别中药材的来源地和生长环境。

例如,通过对中药材中的酵母菌和藻类等进行检测,可以判断中药材的真实性和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指纹图谱技术的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分别从中药指纹图谱的形成发展、国内外研究进展等方面对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情况做一总结,旨在为各类中药指纹图谱技术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一个参考。

【关键词】中药指纹图谱;研究
中药指纹图谱的定义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上是指具有相关指纹特性的中药的所有化学特征和生物学特征的图谱,同时可对其进行表征并加以描述。

而狭义的指纹图谱的概念则是指某种或者某个产地的中药及其制剂等经过适当的前处理后,运用一定的研究分析手段,得到的可以标示中药材及其制剂特征成分的共有峰图谱[1]。

1 指纹图谱技术的形成及发展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了“指纹”鉴定这个概念,最初指纹鉴定运用于法医和犯罪领域里,是根据每个人的手纹的结构有着绝对唯一的差别,来区分个体身份的。

也因此“指纹”技术也成了当时一个标志性的词汇。

后来随着仪器和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在生命科学的研究领域里也开始使用指纹分析技术来进行研究,之后发展了蛋白组学指纹分析技术,即利用种群和种群间的共性以及种群内部个体间的差异,来进行物种的鉴定的。

随着技术的迅速发展,中药指纹图谱技术也应运而生。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开始有学者用薄层色谱法指纹图谱技术对中药的定性鉴定分析进行了研究。

发展到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很多中药品种都已经收录了用薄层色谱指纹图谱的方法用于其品种的鉴定,特别是薄层扫描仪、成像系统、自动点样器和数据处理系统的出现和发展更使得TLC指纹图谱的运用不在是幻想。

到了21世纪,指纹图谱可以运用在生物、食品、环境、石油、化学等很多领域的研究中,特别是在中药和食品质量的控制方面,有时还结合一定的分子生物学的知识。

有学者通过吸收面积和体积排阻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组分面积的百分比值显示与品质性状显著相关性,说明质量特性与蛋白质的分子量分布的关联[2]。

伴随着更多更新的仪器的出现和发展,中药指纹图谱技术开始向纵向快速发展,技术种类越来越多,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日趋完善的中药指纹图谱技术包括:TLC法指纹图谱技术、GC法指纹图谱技术、HPLC法指纹图谱技术、NMR法指纹图谱技术、XRD法指纹图谱技术、IR法指纹图谱技术、HSCCC法指纹图谱技术、HPCE法指纹图谱技术等。

其中色谱法比较流行,而色谱法中的HPLC法应用最为广泛。

2 中药指纹图谱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国内研究进展
中药是多组分的复杂体系,化学成分种类丰富,同时又会受到中药品种,产地,运输,加工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所以对中药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的研究一直是中药及其制剂现代化和走向国际的瓶颈,一直是中药及其制剂研究的一个重中之重,同时也是一个难点。

而中药指纹图谱技术现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用来鉴别中药品种和质量控制的最有效,最准确,最直接的方法手段。

近年来,国内外医药相关领域为了解决中药的质量评价方面的问题,对中药指纹图谱技术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多值得祝贺的成绩。

杜程芳和屠鹏飞[3]以不同产地的白鲜皮药材为材料,运用反相高效液色谱梯度洗脱法建立了白鲜皮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结果该指纹图谱可以用来评价白鲜皮药材的质量;王斌等人利
用在SGE 30QC3石英毛细管柱优化色谱条件和分离测定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鱼腥草和金银花包括这两种中药的下游制剂鱼金注射剂的的挥发性成分GC指纹图谱,同时对其图谱的各共有峰进行了相似性评价,并对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4]。

石荣等以已经建立的大豆异黄酮HPLC指纹图谱的方法为研究方法,选择5个极性各异的代表样品,在不同的仪器上进行测定,研究了大豆异黄酮指纹图谱中保留时间飘移及其校正的工作[5]。

魏刚研究利用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对石菖蒲的挥发油成分进行了指纹图谱的研究,得到了具有详细数据信号的特征性指纹图谱,并将其用到石菖蒲制剂的质量判断方面,同时还建立了广藿香挥发油的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的特征性指纹图谱[6]。

杨东风等2007年建立了商洛GAP基地丹参水溶性和脂溶性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并对不同产地,西藏产丹参的指纹图谱进行了研究和比较,他所建立的丹参指纹图谱专属性强,能准确的反映丹参的真实质量,为GAP基地的建设和丹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7]。

梁倩发表的文献报道称已经用气相色谱建立了金银花的挥发油成分的指纹图谱,所建立的指纹图谱专属性和稳定性都较强,同时比较了不同产地的金银花指纹图谱的差异,为金银花的质量控制提供一些依据[8]。

经过长期的研究发展,中药指纹图谱技术在中药质量评价方面的作用和地位得到了业界广泛的共识,是否能将指纹图谱技术用在中药的质量标准方面成为衡量一个企业是否有好的技术水平和好的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近年来,随着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要求,国内对中药进行指纹图谱技术的研究范围越加广泛,越加深入成熟。

截止目前已经建立了丹参、黄芪、天麻、三七等多种中药及其制剂的指纹图谱,尤其是建立了丹参的多元指纹图谱,更标志了中药质量控制的可控性已经达到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要求,已经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2.2 国外研究进展
目前,国外对植物药指纹图谱研究的成果较丰富,德国和法国最先将指纹图谱技术用到银杏叶标准制剂EGB761的质量标准里,该标准对总黄酮、总内酯、槲皮素以及异鼠李素以及它们之间的比例等内容都做出了明确规定,这让植物药在欧美的地位大幅度提高[9]。

紧接着美国和加拿大的人参制剂也引入指纹图谱的方法对其原料药和标准提取物进行分析比较,从原料开始控制,以此来保证生产出来的人参制剂的品质,确保药品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美国民间组织制定的美国草药药典(AHP)对已经流向市场的热点中药和植物药均进行了调查研究,制定了比较全面的,有较强参考价值的质量标准[10]。

美国的FDA在植物药制品指导原则中也允许申报者可以提交产品的相关色谱指纹图谱的资料。

英国草药典、欧共体草药质量指南和印度草药典都将指纹图谱用来鉴别草药的种类的真实和质量控制的一致。

德国著名的生药学家Wagner教授已经建立了人参、黄芪等常用的不同产地的指纹图谱,为其质量控制提供科学的依据。

Areias F M 2001年对葡萄牙北部产的薄荷叶中的酚类物质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其酚类物质的指纹图谱,结果说明薄荷叶的酚类物质的指纹图谱可以用来鉴别薄荷的不同种,同时可以真实的反应出薄荷的质量。

Gulnur Toker 2001年通过对从葡萄籽中提取出的黄酮物质的指纹图谱的建立,说明黄酮指纹图谱可以用来控制葡萄籽提取物的质量[10]。

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中药指纹图谱技术的研究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应用领域里都会有更好的发展,在将来也会有更多的技术手段被应用到中药指纹图谱的技术当中。

【参考文献】
[1]王永刚,吴忠,魏凤环,方铁铮.中药指纹图谱研究的现状与未来[J].中药材,2003,26(11):820-825.
[2]Ohm J B,.Ross A S,Peterson C J,Morris C F. Relationships of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with Size-Exclusion HPLC Chromatogram of Protein Extract in Soft White Winter Wheats[J].Cereal chemistry,2009,86(2):197-203.
[3]杜程芳,屠鹏飞.白鲜皮药材的指纹图谱研究[J].中国天然药物,2003,1(2):94.
[4]王斌,王燕,徐丹,梁振辉,孙文基.鱼金注射剂指纹GC图谱的研究[J].中成药,2004,25(4):365.
[5]石荣,王少云,侯准,桑立红.大豆异黄酮指纹图谱中保留时间漂流的校正研究[J].色谱,2006,24(1):65.
[6]魏刚.广藿香GC-MS特征指纹图谱’数字化”在药材鉴定中的应用模式研究[J].中成药,2007,29(3):322.
[7]杨东风.丹参药材HPLC指纹图谱及其质量评价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14-50.
[8]Liang qian,Liang zong suo. Essential oil composition of salvia miltiorrhiza flower [J].Foal chemistry2009,113,592-594.
[9]戴玉梅.中药指纹图谱技术发展概况[J].江西医药,2007,42(6):574-575.
[10]翟宇君.天麻质量评价及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