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指纹图谱研究技术要点

合集下载

指纹图谱技术要求

指纹图谱技术要求

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研究的技术要求(暂行)为了加强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管理,确保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稳定、可控,中药注射剂在固定中药材品种、产地和采收期的前提下,需制定中药材、有效部位或中间体、注射剂的指纹图谱。

一、注射剂用中药材指纹图谱研究的技术要求中药材指纹图谱系指中药材经适当处理后,采用一定的分析手段,得到的能够标示该中药材特性的共有峰的图谱。

如原药材需经过特殊炮制(如醋制、酒制、炒炭等),则应制定原药材和炮制品指纹图谱的检测标准。

(一)指纹图谱的检测标准包括名称、汉语拼音、拉丁名、来源、供试品和参照物的制备、检测方法、指纹图谱及技术参数。

有关项目的技术要求如下:1.名称、汉语拼音按中药命名原则制定2.来源包括原植、动物的科名、中文名、拉丁学名、药用部位、产地、采收季节、产地加工、炮制方法等,矿物药包括矿物的类、族、矿石名或岩石名、主要成分、产地、产地加工、炮制方法等。

动、植物药材均应固定品种、药用部位、产地、采收期、产地加工和炮制方法,矿物药应固定产地和炮制、加工方法。

供试品的取样参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中规定的中药材的取样方法,以保证供试品的代表性和均一性。

3.供试品的制备应根据中药材中所含化学成分的理化性质和检测方法的需要,选择适宜的方法进行制备。

制备方法必须确保该中药材的主要化学成分在指纹图谱中的体现。

对于仅提取其中某类或数类成分的中药材,除按化学成分的性质提取各类成分制定指纹图谱外,还需按注射剂制备工艺制备供试品,制定指纹图谱,用以分析中药材与注射剂指纹图谱的相关性。

4.参照物的制备制定指纹图谱必须设立参照物,应根据供试品中所含成分的性质,选择适宜的对照品作为参照物,如果没有适宜的对照品,可选择适宜的内标物作为参照物。

参照物的制备应根据检测方法的需要,选择适宜的方法进行。

5.测定方法包括测定方法、仪器、试剂、测定条件等。

应根据中药材所含化学成分的理化性质,选择适宜的测定方法。

建议优先考虑色谱方法。

中药的指纹图谱技术

中药的指纹图谱技术

中药的指纹图谱技术应用中药的指纹图谱基本反映了该中药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分布状况。

具有特征明显、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的特点, 而且操作方便、快速,可以用来作为鉴别中药真伪优劣的依据, 是一种实现对中药多组分、多指标分析的理想方法。

中药的指纹图谱技术是指系指中药材或中成药经适当处理后, 采用一定的分析手段,将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而形成高低不同的峰组成一张色谱图,这些色谱峰的高度和峰面积分别代表了各种不同化学成分和其含量。

从而判断出中药的化学构成,评价中药材以及中药制剂半成品质量的真实性、优良性和稳定性。

其中的主要分析手段包括以下几种:1. 红外光谱法(IR)信息量较大, 纯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具有特征峰, 随着物质的种类的增加, 混合物红外光谱的特征性会逐步下降。

用统一的提取方法除去植物药中同性质类的成分, 如蛋白质、多肤、碳水化合物、树脂和无机盐等, 然后再将提取物按水溶性和脂溶性分成两部分, 所获得的红外光谱显示出较高的特征性和可重复性。

E.g. 田进国等用红外光谱法鉴别研究中药材, 提供了大量图谱与数据,并选用30种供药典方法用的对照药材进行了红外光谱测定.2.紫外光谱法(UV)采用紫外光谱法也是常用手段之一, 但紫外光谱是电子光谱, 反映的是分子结构特征, 光谱的峰位取决于电子能级差。

一般是一个或多个宽吸收带形状变化不大, 有时不同的化合物又会具有相似的吸收光谱, 往往会出现中成药中的多种成分的相互干扰和吸收峰的叠加现象, 特征信息量也很少。

3. 气相色谱法(GC)气相色谱所得的轮廓色谱, 其重视性、分辨率相对来说较好, 由于是封闭系统色谱,外界影响因素较少, 稳定性较好, 检测设备可选性较大, 特别适合于挥发性药材和制剂的指纹图谱的研究与应用。

4.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高效液相色谱具有分离效果好、紫外检测灵敏度高、定量精密度高、实际证明实用的检测器种类较多、需要时组分收集容易的优点。

就目前的普遍性来说,是所有的光谱、色谱分析中最基本、最适合绘制指纹图谱, 用途最广的一种方法。

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研究的技术要求(暂行)

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研究的技术要求(暂行)

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研究的技术要求(暂行)》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研究的技术要求(暂行)为了加强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管理,确保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稳定、可控,中药注射剂在固定中药材品种、产地和采收期的前提下,需制定中药材、有效部位或中间体、注射剂的指纹图谱。

一、注射剂用中药材指纹图谱研究的技术要求中药材指纹图谱系指中药材经适当处理后,采用一定的分析手段,得到的能够标示该中药材特性的共有峰的图谱。

如原药材需经过特殊炮制(如醋制、酒制、炒炭等),则应制定原药材和炮制品指纹图谱的检测标准。

(一)指纹图谱的检测标准包括名称、汉语拼音、拉丁名、来源、供试品和参照物的制备、检测方法、指纹图谱及技术参数。

有关项目的技术要求如下:1.名称、汉语拼音按中药命名原则制定。

2.来源包括原植、动物的科名、中文名、拉丁学名、药用部位、产地、采收季节、产地加工、炮制方法等,矿物药包括矿物的类、族、矿石名或岩石名、主要成分、产地、产地加工、炮制方法等。

动、植物药材均应固定品种、药用部位、产地、采收期、产地加工和炮制方法,矿物药应固定产地和炮制、加工方法。

供试品的取样参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中规定的中药材的取样方法,以保证供试品的代表性和均一性。

3.供试品的制备应根据中药材中所含化学成分的理化性质和检测方法的需要,选择适宜的方法进行制备。

制备方法必须确保该中药材的主要化学成分在指纹图谱中的体现。

对于仅提取其中某类或数类成分的中药材,除按化学成分的性质提取各类成分制定指纹图谱外,还需按注射剂制备工艺制备供试品,制定指纹图谱,用以分析中药材与注射剂指纹图谱的相关性。

4.参照物的制备制定指纹图谱必须设立参照物,应根据供试品中所含成分的性质,选择适宜的对照品作为参照物,如果没有适宜的对照品,可选择适宜的内标物作为参照物。

参照物的制备应根据检测方法的需要,选择适宜的方法进行。

5.测定方法包括测定方法、仪器、试剂、测定条件等。

应根据中药材所含化学成分的理化性质,选择适宜的测定方法。

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研究的技术要求

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研究的技术要求

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研究的技术要求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研究的技术要求(暂行)为了加强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管理,确保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稳定、可控,中药注射剂在固定中药材品种、产地和采收期的前提下,需制定中药材、有效部位或中间体、注射剂的指纹图谱。

一、注射剂用中药材指纹图谱研究的技术要求中药材指纹图谱系指中药材经适当处理后,采用一定的分析手段,得到的能够标示该中药材特性的共有峰的图谱。

如原药材需经过特殊炮制(如醋制、酒制、炒炭等),则应制定原药材和炮制品指纹图谱的检测标准。

(一)指纹图谱的检测标准包括名称、汉语拼音、拉丁名、来源、供试品和参照物的制备、检测方法、指纹图谱及技术参数。

有关项目的技术要求如下:1.名称、汉语拼音按中药命名原则制定。

2.来源包括原植、动物的科名、中文名、拉丁学名、药用部位、产地、采收季节、产地加工、炮制方法等,矿物药包括矿物的类、族、矿石名或岩石名、主要成分、产地、产地加工、炮制方法等。

动、植物药材均应固定品种、药用部位、产地、采收期、产地加工和炮制方法,矿物药应固定产地和炮制、加工方法。

供试品的取样参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中规定的中药材的取样方法,以保证供试品的代表性和均一性。

3.供试品的制备应根据中药材中所含化学成分的理化性质和检测方法的需要,选择适宜的方法进行制备。

制备方法必须确保该中药材的主要化学成分在指纹图谱中的体现。

对于仅提取其中某类或数类成分的中药材,除按化学成分的性质提取各类成分制定指纹图谱外,还需按注射剂制备工艺制备供试品,制定指纹图谱,用以分析中药材与注射剂指纹图谱的相关性。

4.参照物的制备制定指纹图谱必须设立参照物,应根据供试品中所含成分的性质,选择适宜的对照品作为参照物,如果没有适宜的对照品,可选择适宜的内标物作为参照物。

参照物的制备应根据检测方法的需要,选择适宜的方法进行。

5.测定方法包括测定方法、仪器、试剂、测定条件等。

应根据中药材所含化学成分的理化性质,选择适宜的测定方法。

中药指纹图谱(课件)

中药指纹图谱(课件)

1.3中药指纹图谱与 中药安全 、 有效 、 稳定和 中药指纹图谱与中药安全 有效、 中药指纹图谱与 中药安全、 可控的关系 可控的关系
药物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药物安全性、有效性、 药物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药物安全性、有效性、 稳定性和可控性,四者缺一不可。 稳定性和可控性,四者缺一不可。 已生产并临床使用的注射剂等中成药, 由于经 已生产并临床使用的注射剂等中成药 , 过了药效学测试、临床评价, 过了药效学测试 、 临床评价 , 安全性与有效性基本没 有问题,但是, 有问题 , 但是 , 现有的质量控制方法的不全面性及生 产过程中的不稳定性导致各批次产品之间质量出现差 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往往出现非正常的医疗事故。 异,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往往出现非正常的医疗事故。
特征性:
特征性” “ 特征性 ” 是指指纹图谱中反映的化学成分信 具体表现为保留时间或位移值) 息(具体表现为保留时间或位移值)是具有高度选择 性的,这些信息的综合结果,将能特征地区分中药的 性的,这些信息的综合结果,将能特征地区分中药的 真伪与优劣,成为中药自身的 化学条码” 中药自身的“ 真伪与优劣,成为中药自身的“化学条码”。 如 : 北五味妇的高效液相色谱和薄层色谱指纹图 不仅包括多种已知的五味子木脂素成分, 谱,不仅包括多种已知的五味子木脂素成分,而且还 有很多未知成分,这些成分之间的顺序、 有很多未知成分,这些成分之间的顺序、比值在一定 范围内是固定的,并且随药材品种的不同而不同。 范围内是固定的,并且随药材品种的不同而不同。通 过这些整体信息, 过这些整体信息,可以很好地区分北五味子与南五味 子以及其它来源的五味子药材, 子以及其它来源的五味子药材,辨别药材的真伪与优 劣。
重现性:
重现性” 是指所建立的指纹图谱, “ 重现性 ” 是指所建立的指纹图谱 , 在规定的方 法与条件下, 法与条件下 , 不同的操作者和不同的实验室应能作出 相同的指纹图谱, 其误差应在允许的范例内, 相同的指纹图谱 , 其误差应在允许的范例内 , 这样才 可以保证指纹图谱的使用具有通用性和实用性, 可以保证指纹图谱的使用具有通用性和实用性 , 也是 作为标准方法所必备的特征之一。 作为标准方法所必备的特征之一。 实现指纹图谱的重现性,除在样品制备方法、 实现指纹图谱的重现性,除在样品制备方法、分析 过程、 结果处理待环节规范操作外, 过程 、 结果处理待环节规范操作外 , 还应建立相应的 评价机制, 对指纹图谱进行客观评价, 评价机制 , 对指纹图谱进行客观评价 , 并公布标准指 纹图谱。 纹图谱。 实现中药指纹图谱的三原则 保证其标准化, 三原则, 实现中药指纹图谱的 三原则 , 保证其标准化 , 做 到统一规范, 这样才可以使中药指纹图谱得以推广应 到统一规范 , 这样才 可以使中药指纹图谱得以推广应 用。

中药现代化技术-中药指纹图谱技术

中药现代化技术-中药指纹图谱技术

紫外光谱指纹图谱 紫外光谱是由分子中价电子 的跃迁而产生的一种光谱,它依靠图谱上吸收峰 的位置和吸收光谱的吸收强度来分析鉴别样品, 具有实用性强、可靠灵敏、无污染、重现性好等 特点。
彭文进等研究了紫外指纹图谱技术在长生露口 服液鉴别及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建立了长生露口 服液的质量控制紫外光谱指纹图谱。
刘向华等分别从药材蛇胆的胆衣和胆汁、原动 物棕黑锦蛇的肌肉和胆汁中提取DNA,经PCR扩 增得到400bp的12srRNA基因片段,并对该基因 片段进行测序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动物的胆衣和 胆汁、肌肉和胆汁的碱基序列完全一致,所以可 依次用于鉴别中药材蛇胆和胆汁。
展望
中药指纹图谱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领域以及药 效学研究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中药指纹图 谱技术是中药现代化发展必不可少的手段。
核磁共振指纹图谱 核磁共振指纹图谱主要用于 纯化合物的结构鉴定,可以反映出有机分子中氢 或碳的类型。中药材及其制剂的核磁共振谱是多 种化合物核磁共振的叠加。
江洪波采用1 H - NMR 建立了不同产地麦冬 甲醇提取物的指纹图谱,并对不同品种、产地的 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麦冬品种、不同产
地 1 H - NMR指纹图谱有较大的差异,可以 此区分,故1 H - NMR指纹图谱不但可以鉴 定不同麦冬品种,还可以区分不同产地的麦冬 。
图谱

核磁共振波谱法 气相色谱法

电化学法
毛细管电泳法




中药生物指纹 图谱
基因组学指纹图谱 蛋白质组学指纹图谱
DNA 指纹图谱
测定方法及运用
红外光谱指纹图谱 主要是利用红外光谱仪分析 、测定中药材及其制剂而得到的光谱图。通过比 较光谱中各吸收峰的位置及强度来鉴定中药材及 其制剂的真伪。

中药指纹图谱研究技术要点

中药指纹图谱研究技术要点

中药指纹图谱研究技术要点中药指纹图谱是指中药材经适当处理后,采用一定的分析手段和仪器检测得到的,能够标示该中药及其制剂中的各种组分群体特性的共有峰的图谱。

通过指纹图谱整体特征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及含量或比例的制定和比对,可有效地控制中药材及中药产品质量,保证产品质量的相对稳定。

目前,指纹图谱已成为国际公认的控制中药或天然药物质量的最有效手段。

实施中药指纹图谱难免会有一个提高、完善的过程。

从技术上说,中药指纹图谱的建立是完全可行的,但在实际应用中,还要解决诸多问题。

中药指纹图谱研究的技术要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中药材来源及样品处理对制作指纹图谱的动、植物药材必须做到固定品种、药用部位、产地、采收期、产地加工和炮制方法。

对矿物药应固定产地和炮制、加工方法,这是制定合格指纹图谱的先决条件。

对供试样品的取样应注意样品的代表性与均匀性,以保持实验室取样与实际生产应用药材一致。

除此之外,还必须做到组方和用量固定,生产工艺稳定。

■检测方法作为一张合格的指纹图谱必须具有特征明显、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的特点,而且要求做到操作和应用方便。

目前最常采用的制备中药指纹图谱的检测方法有光谱法和色谱法。

光谱方法如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在实际应用中能提供识别的信息较少,往往当同类化合物其取代基团发生变化时,对应的光谱却难以体现出来,建议尽量不要采用。

色谱法最大特点在于可进行复杂组分的成分分离,特别是新的高效、通用检测器的发展和引入,使得采用色谱法检测可得到足够多的图谱识别信息,是目前制备指纹图谱的主流方法。

尤其是薄层色谱(TLC)、气相色谱(G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已成为3种公认常用的指纹图谱分析手段。

其中特别又以HPLC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样品适应性广、检测器种类多、灵敏度高、稳定性、重复性好而备受推崇,成为制备指纹图谱的首选方法。

参照物的选择:以色谱法制备得到的特征指纹图谱识别信息,主要是色谱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比值。

第三部分-中药指纹图谱研究关键技术及规范

第三部分-中药指纹图谱研究关键技术及规范

3.2参照物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样品,用适宜的溶剂制成标示浓度的溶液,备用。
4 实验
选用的原则都是良好的专属性、重现性和可行性;
专属性: 建立的指纹图谱必须能够表达该品种的惟一特点,即惟一性; 重现性:同一品种同一样品指纹图谱中构成指纹的各特征峰作为整体 (峰位、峰数、峰的丰度、各峰的大致比例)在不同实验室和不同操作 者之间得到的色谱整体特征应有较高的相似度,以表明方法的可行性。 同一品种不同样品之间的相似度不属于此范围; 可行性:色谱方法和试验条件应易于推广和便于执行,即一旦由药品 监督管理部门批准成为质量标准的内容后,生产厂家、中等水平的分 析实验室和省级以上的法 指纹图谱的参照物质一般选取容易获取的一个以上注射剂中的主 要活性成分或指标成分,主要用于考察指纹图谱的稳定程度和重 现性,并有助于色谱的辨认。在与临床药效未能取得确切关联的 情形下,参照物(复方注射剂应首选君药的活性成分或指标成分) 起着辨认和评价色谱指纹图谱特征的指引作用,它并不等同于含 量测定的对照品。指纹图谱一般色谱比较复杂,内标物不易选择, 也不易插入,指纹图谱不是含量测定,故内标物的作用也不等同 于含量测定的内标物,因此应慎重考虑选用内标物质的必要性和 可能性。参照物应说明名称、来源和纯度。如无参照物,可选择 指纹图谱中的稳定的色谱峰作为参照峰,说明其色谱行为和有关 数据,并应尽可能阐明其化学结构及化学名称。如情况需要,且 有可能,也可考虑选择适当的内标物插入色谱中。
实验中的注意事项2
如需梯度洗脱时,应尽量采用线性梯度,并应报告仪 器梯度滞后时间。测定梯度滞后时间,可用一零死体 积连接器代替色谱柱,以甲醇为溶剂A,含O.1%丙 酮的甲醇为溶剂B,检测波长为260nm,运行0~100 %B的线性梯度,梯度时间20分钟,流速1.Oml/ mm,记录梯度图形,测定梯度曲线中间点的时间, 减去10分钟,即得。不同的仪器,由于梯度滞后时间 的不同,可能影响方法的重现性,通常可通过调整进 样和梯度起始时间减少这种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指纹图谱是指中药材经适当处理后,采用一定的分析手段和仪器检测得到的,能够标示该中药及其制剂中的各种组分群体特性的共有峰的图谱。

通过指纹图谱整体特征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及含量或比例的制定和比对,可有效地控制中药材及中药产品质量,保证产品质量的相对稳定。

目前,指纹图谱已成为国际公认的控制中药或天然药物质量的最有效手段。

实施中药指纹图谱难免会有一个提高、完善的过程。

从技术上说,中药指纹图谱的建立是完全可行的,但在实际应用中,还要解决诸多问题。

中药指纹图谱研究的技术要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中药材来源及样品处理
对制作指纹图谱的动、植物药材必须做到固定品种、药用部位、产地、采收期、产地加工和炮制方法。

对矿物药应固定产地和炮制、加工方法,这是制定合格指纹图谱的先决条件。

对供试样品的取样应注意样品的代表性与均匀性,以保持实验室取样与实际生产应用药材一致。

除此之外,还必须做到组方和用量固定,生产工艺稳定。

■检测方法
作为一张合格的指纹图谱必须具有特征明显、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的特点,而且要求做到操作和应用方便。

目前最常采用的制备中药指纹图谱的检测方法有光谱法和色谱法。

光谱方法如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在实际应用中能提供识别的信息较少,往往当同类化合物其取代基团发生变化时,对应的光谱却难以体现出来,建议尽量不要采用。

色谱法最大特点在于可进行复杂组分的成分分离,特别是新的高效、通用检测器的发展和引入,使得采用色谱法检测可得到足够多的图谱识别信息,是目前制备指纹图谱的主流方法。

尤其是薄层色谱(TLC)、气相色谱(G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已成为3种公认常用的指纹图谱分析手段。

其中特别又以HPLC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样品适应性广、检测器种类多、灵敏度高、稳定性、重复性好而备受推崇,成为制备指纹图谱的首选方法。

参照物的选择:以色谱法制备得到的特征指纹图谱识别信息,主要是色谱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比值。

因此,在图谱测定中必须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以起到辨认和评价色谱指纹图谱特征的指引作用。

常用的参照物可采用对照品或内标物。

采用内标物作为参照物时,要求其化学性质应能适合与供试品相同或相似的色谱分离检测条件。

这在实际分析中往往难以满足,尤其较复杂的指纹图谱往往难以选择到保留时间合适的内标物插入图谱中。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尽量选择容易获取的,一个以上注射剂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或指标成分作为参照物,以考察指纹图谱的稳定程度和重现性,并有助于色谱的辨认。

同时,也可初步了解图谱中各色谱峰成分的性质。

高效液相色谱试验条件选择:色谱指纹图谱一次进样记录时间—般为60分钟,有时甚至需要记录更长时间。

因此,要求实验使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器系统,尤其是高压恒流泵和检测器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减少漂移。

同时,应有特别的措施保证仪器系统的清洗和维护。

制备指纹图谱使用的液相色谱柱应在对3个以上不同厂家生产的色谱柱进行实验比较的基础上,选定色谱柱的规格及来源。

选择中应注意色谱柱生产厂家的规模、质量稳定性以及柱填料的普及性。

尽量选择常用品牌及规格的填料装填的色谱柱,以满足指纹图谱检测,尤其是生产质量控制过程指纹图谱检测的长期需求。

实验过程中色谱柱应尽可能采用柱温箱恒温环境,以减少气候及实验室温度变化对指纹图谱测定的影响。

同时在使用中,应有可靠的方法进行柱效评价,并适时进行校验,以防止因柱效下降导致指纹图谱相似程度降低。

对样品洗脱应尽可能选用等度洗脱,如确需梯度洗脱时,宜采用线性梯度洗脱,尽量避免复杂的多阶程序洗脱条件,并应测定和报告仪器的梯度滞后时间。

检测器的选择应尽可能采用常见的紫外-可见光检测器,对检测波长的选择应注意考虑适合指纹图谱测定的整体要求,一般可在几个不同的检测波长条件下试验选择,而不应只简单套用含量测定下的检测波长。

因为含量测定的检测波长常常只是针对某一特定的待测组分而定,不一定适合指纹图谱的要求。

在条件许可时尽可能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以方便获取不同波长下得到的色谱图,从而选定适合于指纹图谱检测的最佳检测波长。

对某些成分复杂的品种而言,当在一个检测波长下制备得到的色谱指纹图谱不能全面综合反映该品种指纹图谱特征时,可采用在几个不同波长条件下,制备由几张指纹图谱构成的一套色谱指纹图谱。

■评价指标
指纹图谱的评价指标是以供试品指纹图谱与该品种对照用指纹图谱(共有模式)之间的相似性来衡量的,这种相似性比较可以用“相似度”表达。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实验研究技术指南》规定:指纹图谱相似度可以借助国家药典委员会推荐的“中药计算机辅助相似度评价软件”计算。

一般情况下当成品相似度计算结果在0.9~1.0(90%~100%)时视为符合要求。

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的引入不仅大大降低了人工计算指纹图谱相似度的工作强度,而且减少了人工判断的随意性和主观性,提高了中药指纹图谱量化评判的客观标准。

但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只有色谱工作站记录处理的指纹图谱才具备用评价软件计算的基础。

而用记录仪或积分仪等设备记录处理的色谱图数据,评价软件一般无法处理。

此外,还应注意选用的色谱工作站谱图记录处理的格式必须与评价软件相兼容,否则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也不能做计算评估。

目前,国家药典委员会推荐的“中药计算机辅助相似度评价软件”数据格式可与沃特斯(Waters)、岛津(Shimadzu)以及安捷伦(Agilent)等仪器厂家生产的色谱工作站数据格式直接兼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