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指纹图谱和特征图谱的区别以及各自的意义
中药指纹图谱的原理与应用

气相色谱(GC)以气体为流动相,对于含挥发性 成分中药的鉴别具有一定优势。由于裂解气相 色谱具有操作简便、样品无须化学前处理、提 供信息量大等优点而格外引人注目。该方法将 样品故人裂解器内,在一定的条件下将样品加 热使其瞬间裂解,生成可挥发性的小分子物质, 立即被载气带人气相色谱系统的分析柱上,分 离后得到具有指纹性质的裂解气相色谱图。如 果将气相色谱与质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联 用,则不但可以知道不同中药中挥发性成分的 差别,而且可以对这些成分进行鉴定。
高速逆流色谱指纹图谱(HSCCC fingerprintspectrum, 即调整逆流色谱法) HSCCC利用动态液-液分配原理分 离样品,其分离度和重现性与HPLC类似,但样品前处 理简单。具体地说它是一种基于液-液多级逆流萃取建 立的色谱体系,以轻巧的聚四氟乙烯螺旋管作分离柱,
在行星式运动中连续地完成整个分配、传递、分离过
中药指纹图谱,即中药身份证,主要指中 药化学指纹图谱,实际上是一种保证中药质量 的措施,是指对某种中药材或中成药等运用现 代分离分析科学的手段,得到能够标示该中药 的色谱或光谱的图谱,最终用来对中药质量评 价的科学性方式。它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通 过指纹图谱的特征性,能有效鉴别样品的真伪 或产地。二是通过指纹图谱主要特征峰的面积 或比例的制定,能有效控制产品的质量,确保 产品质量的相对一致。
对这种中药材的分子遗传标记的研究,找到具有该种高度特异性
的片段,便可以此为基础,制备出对该种高度特异性的寡核苷酸 探针,再经分子杂交进行指纹分析,即可达到鉴别目的。DNA指 纹图具有高度的个体特异性。DNA指纹图谱技术包括AP-PCR(arb itrary primer PCR,任意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和RAPD(随机扩增 多态性DNA,randomly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两种指纹图谱 技术。RFLP (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是最常用的构建DNA指纹图的方法,但该法 费时费力,使应用受到限制。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标记,可 以在特异DNA序列尚不清楚的情况下,检测DNA的多态性,这是
(word完整版)中药指纹图谱综述

中药指纹图谱摘要:实现中药现代化首先要解决的是中药的现代化质量标准问题,其关键就要建立合乎现代科学要求的“中药指纹图谱”.正如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任德权副局长指出,“中药指纹图谱的建立已是牵动行业全面进步的关键技术,其应用研究,对保证中成药功效,提高中药工业整体水平,带动中药产业现代化,推进中药走向世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药指纹图谱、测定、DNA、化学特征中药指纹图谱借用DNA指纹图谱发展而来,广义的中药指纹图谱包括中药材DNA 指纹图谱和中药材化学(成分)指纹图谱,狭义的中药指纹图谱仅指后者,是表达中药代谢产物化学特征的指纹图,包括光谱、波谱和色谱指纹图。
色谱指纹图谱发展最早,也是迄今为止最为重要的指纹图谱。
按谢培山先生的定义〔,中药色谱指纹图谱是一种综合的、可量化的鉴别手段,是当前符合中药特色的评价中药真实性、稳定性和一致性的质量控制模式之一。
整体性和模糊性是它的基本属性。
色谱指纹图谱应满足专一性(或称唯一性)、重现性和实用性的技术要求[1]。
中药生产的原材料,因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及采收加工的不同,实际使用时不能保证药材质量的稳定,经加工提取得到的中间体,每个批次在成分含量、成分组成及各成分比例方面都不能保持一致[2].因此对中药原材料、中间体及成方制剂的质量控制在中药的应用上占据着很主要的位置。
中药指纹图谱借用了法医学上指纹鉴定的概念,对中药的化学信息以现代分析技术给予表征并加以描述,全面反映中药内在化学成分的种类与数量,对判断中药真伪优劣,控制中药原材料、中间体及成品的质量,减少批间差异,并最终控制成品的质量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研究的技术要求》中对原料药(中药材)指纹图谱的定义是:“中药材指纹图谱系指中药材经适当处理后,采用一定的分析手段,得到的能够标示该药材特性的共有峰的图谱”;中药注射液指纹图谱的定义是:“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系指中药注射剂经适当处理后,采用一定的分析手段,得到的能够标示该注射剂特性的共有峰的图谱”。
中药指纹图谱在现代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中药指纹图谱在现代中药制剂中的应用【关键词】指纹图谱;中药制剂;原料药中药是中国人民数千年积累的财富,随着国际医药产业竞争日益激烈,对传统中药产业提出了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传统中药的质量控制方法也要更加完善,只有这样才能让中药走向国际市场。
中药为多成分体系,其药效是众多单一的活性化学成分的协同综合作用,甚至某些“非活性成分”也起重要的协同作用,体现了中医理论“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的精髓,因此,利用中药指纹图谱质量评价体系分析中药成分的整体特性是目前大家所关注的。
1 中药指纹图谱的概念和分类1.1 概念中药指纹图谱是指某种(或某产地)中药材或中成药经适当的处理后,采用一定的分析手段,得到的能够标志该中药材或中成药特征的色谱或光谱的图谱。
指纹图谱的作用主要是反映复杂成分的中药及其制剂内在质量的均一性和稳定性。
广义的中药指纹图谱包括化学指纹图谱和DNA指纹图谱,狭义的指纹图谱仅指化学指纹图谱。
本文所指的中药指纹图谱指前者,它是目前国内外广泛接受的一种中药质量控制模式和技术,同时也是中药理论研究与新药开发的研究模式和体系。
1.2 分类①按应用对象分类:可分为中药材(原料药材)指纹图谱、中药原料药(包括饮片、配伍颗粒)指纹图谱和中药制剂指纹图谱。
中药材指纹图谱按测定手段又可分为化学(成分)指纹图谱和DNA指纹图谱[1];②按测定手段分类:可分为中药化学(成分)指纹图谱和中药生物指纹图谱。
中药化学(成分)指纹图谱系指采用光谱、色谱和其他分析方法建立的用以表征中药化学成分的特征的指纹图谱。
光谱最常用的是红外光谱(IR)。
色谱最常用的是薄层色谱(TLC)、气相色谱(GC)、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毛细管电泳(CE)。
其他方法包括波谱[质谱(MS)和核磁共振谱(NMR)]和联用技术[25]。
2 中药指纹图谱在控制原料药材质量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国际社会对药品的要求是“安全、有效、经济”,对于中成药这样的物质群的质量控制方法近20年来也日趋共识[6]。
中药指纹图谱和特征图谱的区别以及各自的意义讲解

中药指纹图谱和特征图谱的区别是什么?各有什么意义?区别:中药材或中成药经过适当处理后 , 利用现代信息采集技术和质量分析手段得到的能够显现中药材或中成药性质的图像、图形、光谱的图谱及其数据 , 称为中药指纹图谱。
它可以较全面地反映中药所含化学成分的种类与数量 , 进而反映中药的质量和中医用药所体现的整体疗效 ; 现阶段中药的有效成分大多尚未明确 , 中药指纹图谱的整体性和模糊性正好符合中药质控的要求 , 较之单一成分或指标成分的质控方法 , 更具有科学性和全面性;中药特征图谱是指中药材经过适当的处理后 , 采用一定的分析手段和仪器检测得到 , 能够标识其中各种组分群体特征的共有峰的图谱。
它是一种综合的、可量化的鉴别手段 , 可用于鉴别中药材的真伪 , 评价中药材质量的均一性和稳定性。
中药特征图谱可分为化学 (成分特征图谱和生物特征图谱。
意义:中药材多为植物的干燥器官 , 由于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状况以及我国历史上科技发展不平衡等多种原因 , 造成了中药材在应用方面的复杂性。
同一名称的中药材可能来自不同基源的植物。
同一基源的中药材由于产地不同、采收季节和生长年限不同而存在差别。
一些中药材 , 特别是名贵药材 , 常可见到伪品与正品相混淆。
由于以上因素的存在 , 使得不同来源的同种中药材其化学组成有可能相同 , 也有可能不同 , 这就必然影响到中医的临床疗效和中药的实验研究 , 并影响以其为原料生产出的中成药的化学组成 , 从而影响其质量和疗效。
此外 , 我国中成药品种繁多 , 中成药生产过程中各工艺环节的稳定性等多种因素对产品的化学组成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从现有的中药内在质量控制现状来看 , 还存在很多问题需逐步解决。
其中 , 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中药整体化学特征的表征。
因此建立中药指纹图谱对于更加客观地从整体上评价中药的内在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同样,建立准确有效的鉴别中药材方法——中药特征图谱,对于我国中药资源丰富 , 但长期以来 , 缺乏系统的整理和归类 , 导致中药商品混乱 , 中药材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的现象屡有发生 , 甚至出现有以假充真 , 以次充好的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中药指纹图谱

§6-4 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的技术要求
(一)指纹图谱的检测标准
1. 供试品的制备:选择适宜方法,使主要化学成分在图 谱中能再现。
2. 参照物的制备:根据供试品中所含化学成分的性质, 选择适宜的对照品或内标物作为参照物。
3. 测定方法:优选色谱方法,成分复杂的选用多种检测 方法,测定条件应固定 。
(二)指纹图谱与技术参数 1. 指纹图谱 ①HPLC、GC--记录时间1小时 ②TLCS—提供从原点到前沿的图谱 ③光谱法--全谱 ④成分复杂样品—建立多张指纹图谱 2. 共有峰的标定 ①根据10次以上结果标定共有峰; ②色谱法—采用相对保留时间(允许一定幅度范围)标定共有峰; ③光谱法--采用波长或波数等标定共有峰。
10. DNA:特异性强、稳定性好、微量便捷、准确。适 合于相近、易混品种及各种珍贵品种,特征性和专 属性最强、先进可行、稳定。
§6-3 中药指纹图谱建立的方法与步骤
1. 一般原则 ①系统性:指纹图谱中所反映的化学成分应包括该中药有 效部位所含大部分成分的种类,或指标性成分的全部。 ②特征性:指纹图谱中反映的化学成分信息(如保留时间) 应具有较强的选择性,这些信息的综合结果,将能特征地 区分中药真伪与优劣,成为中药自身的“化学条码”。 ③稳定性:指纹图谱在规定的方法、条件下的耐用程度, 以体现其通用性和实用性。
3.中药指纹图谱的意义
针对中药的作用特点—多成分、多用途、多靶点, 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和技术进行多指标、客观的和整体 的综合评价研究,全面反映中药内在化学成分,对中 药材、中药制剂的规范化生产,对进一步研究中药的 作用机理、物质基础和量效关系,提高其质量都具有
中药现代化技术-中药指纹图谱技术

紫外光谱指纹图谱 紫外光谱是由分子中价电子 的跃迁而产生的一种光谱,它依靠图谱上吸收峰 的位置和吸收光谱的吸收强度来分析鉴别样品, 具有实用性强、可靠灵敏、无污染、重现性好等 特点。
彭文进等研究了紫外指纹图谱技术在长生露口 服液鉴别及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建立了长生露口 服液的质量控制紫外光谱指纹图谱。
刘向华等分别从药材蛇胆的胆衣和胆汁、原动 物棕黑锦蛇的肌肉和胆汁中提取DNA,经PCR扩 增得到400bp的12srRNA基因片段,并对该基因 片段进行测序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动物的胆衣和 胆汁、肌肉和胆汁的碱基序列完全一致,所以可 依次用于鉴别中药材蛇胆和胆汁。
展望
中药指纹图谱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领域以及药 效学研究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中药指纹图 谱技术是中药现代化发展必不可少的手段。
核磁共振指纹图谱 核磁共振指纹图谱主要用于 纯化合物的结构鉴定,可以反映出有机分子中氢 或碳的类型。中药材及其制剂的核磁共振谱是多 种化合物核磁共振的叠加。
江洪波采用1 H - NMR 建立了不同产地麦冬 甲醇提取物的指纹图谱,并对不同品种、产地的 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麦冬品种、不同产
地 1 H - NMR指纹图谱有较大的差异,可以 此区分,故1 H - NMR指纹图谱不但可以鉴 定不同麦冬品种,还可以区分不同产地的麦冬 。
图谱
中
核磁共振波谱法 气相色谱法
药
电化学法
毛细管电泳法
指
纹
图
谱
中药生物指纹 图谱
基因组学指纹图谱 蛋白质组学指纹图谱
DNA 指纹图谱
测定方法及运用
红外光谱指纹图谱 主要是利用红外光谱仪分析 、测定中药材及其制剂而得到的光谱图。通过比 较光谱中各吸收峰的位置及强度来鉴定中药材及 其制剂的真伪。
中药指纹图谱(课件)

分离效果好
GC利用气体作为流动相,能够实现中药中挥发性成分的快速、 有效分离。
分析速度快
GC分析周期短,适用于中药中大量样品的快速分析。
灵敏度高
GC检测器灵敏度高,能够检测到中药中微量的挥发性成分。
薄层色谱法(TLC)
操作简便
TLC操作简便易行,无需特殊设备,适用于中药指纹图谱的初步 分析。
分离效果好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1 2 3
色谱柱选择
根据中药样品的成分特点,选择合适的色谱柱类 型及规格,确保各成分在色谱柱上得到良好的分 离。
流动相选择
根据样品的溶解性和色谱柱的特性,选择合适的 流动相组成及比例,以获得良好的色谱峰形和分 离效果。
色谱条件优化
通过调整流动相的流速、柱温等色谱条件,进一 步优化色谱分离效果,提高指纹图谱的准确性和 稳定性。
03
常见中药指纹图谱类型及 特点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分离效能高
重复性好
HPLC采用高效微粒固定相,能够实现 中药复杂体系中各组分的有效分离。
HPLC方法稳定可靠,重复性好,能够 满足中药指纹图谱的批量化分析需求。
灵敏度高
采用高灵敏度的检测器,能够检测到 中药中微量甚至痕量的有效成分。
气相色谱法(GC)
指导工艺改进
根据生产工艺稳定性评 价结果,可以指导工艺 改进和优化,提高生产 效率和产品质量。
05
中药指纹图谱在真伪鉴别 中应用
伪品识别与防范策略
伪品定义及危害
阐述伪品概念,分析伪品对 中药市场及患者用药安全造 成的严重影响。
常见伪品类型
列举常见的中药伪品,如以 次充好、掺杂使假、品种混 淆等。
关于中药指纹图谱的含义及其特性的问题

关于中药指纹图谱的含义及其特性的问题关于中药指纹图谱的含义及其特性的原因,关于中药指纹图谱的含义及其特性的相关知识。
中药指纹图谱系指中药(包括中药原料、中药提取物和中药制剂等)经适当的处理以后,采用一定的分析手段(主要是色谱或光谱方法等),得到的能够反映该中药特征、标示该中药特性的共有峰的图谱。
中药指纹图谱的建立,其目的主要在于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中药所含化学成分的种类与数量,进而用于中药的鉴别和质量控制。
为此建立的中药指纹图谱应具有以下特性:整体性中药指纹图谱提供的信息应该是比较全面的,其所代表或反映的化学成分应包括该中药所含的主要成分类型。
如中药黄芪含有的有效成分类型包括皂苷类、黄酮类和多糖类成分,在建立指纹图谱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三类成分性质的差异,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成分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和检测条件,分别建立相应的指纹图谱,将这样三张分别反映三种类型成分种类和数量的指纹图谱综合起来,才能成为中药黄芪的指纹图谱,也才能够达到控制黄芪质量的目的。
银杏叶的有效成分是黄酮和银杏内酯类,用于鉴别和控制其质量的指纹图谱亦应采用两种方法针对这两类成分分别进行分析和检测,以达到系统全面地反映银杏叶所含成分的目的。
大多数中药所含成分类型较多,各型成分之间性质差异较大,可用于分析和检测的方法亦会有较大不同,在建立中药指纹图谱时,必须注意这一问题。
同样,在利用指纹图谱进行中药鉴别时,也必须考虑到中药指纹图谱的完整性,要完整地比较指纹图谱的特征面貌,而不是将其肢解后过多地注意局部和枝节,要抓大放小,“求大同,存小异”。
特征性是指中药指纹图谱所反映或标示的该中药化学成分种类和数量的信息应是具有高度选择性的。
这种高度选择性就类似于人的指纹。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指纹,人与人之间的指纹总是有区别的。
同样,每味中药所含化学成分种类和数量不同,建立的中药指纹图谱就应有差异。
将指纹图谱中各色谱峰所包含的信息提取出来,加以综合分析比较,就可建立该中药的特征性的“化学条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中药指纹图谱和特征图谱的区别是什么?各有什么意义?
区别:中药材或中成药经过适当处理后,利用现代信息采集技术和质量分析手段得到的能够显现中药材或中成药性质的图像、图形、光谱的图谱及其数据, 称为中药指纹图谱。
它可以较全面地反映中药所含化学成分的种类与数量,进而反映中药的质量和中医用药所体现的整体疗效; 现阶段中药的有效成分大多尚未明确,中药指纹图谱的整体性和模糊性正好符合中药质控的要求,较之单一成分或指标成分的质控方法, 更具有科学性和全面性;中药特征图谱是指中药材经过适当的处理后,采用一定的分析手段和仪器检测得到,能够标识其中各种组分群体特征的共有峰的图谱。
它是一种综合的、可量化的鉴别手段,可用于鉴别中药材的真伪,评价中药材质量的均一性和稳定性。
中药特征图谱可分为化学(成分)特征图谱和生物特征图谱。
意义:中药材多为植物的干燥器官, 由于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状况以及我国历史上科技发展不平衡等多种原因, 造成了中药材在应用方面的复杂性。
同一名称的中药材可能来自不同基源的植物。
同一基源的中药材由于产地不同、采收季节和生长年限不同而存在差别。
一些中药材, 特别是名贵药材, 常可见到伪品与正品相混淆。
由于以上因素的存在, 使得不同来源的同种中药材其化学组成有可能相同, 也有可能不同, 这就必然影响到中医的临床疗效和中药的实验研究, 并影响以其为原料生产出的中成药的化学组成, 从而影响其质量和疗效。
此外, 我国中成药品种繁多, 中成药生产过程中各工艺环节的稳定性等多种因素对产品的化学组成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从现有的中药内在质量控制现状来看, 还存在很多问题需逐步解决。
其中, 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中药整体化学特征的表征。
因此建立中药指纹图谱对于更加客观地从整体上评价中药的内在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同样,建立准确有效的鉴别中药材方法——中药特征图谱,对于我国中药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缺乏系统的整理和归类,导致中药商品混乱,中药材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的现象屡有发生,甚至出现有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