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一共有多少天》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8.2《一共有多少天》说课稿3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8.2《一共有多少天》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一共有多少天》这一节的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章第二节的一部分。
在这一节中,我们主要是通过实际情境来引导学生理解时间单位“天”的概念,以及如何用“天”来计量一段时间。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时间的存在,并且能够理解和运用时间单位“天”。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在生活中已经对时间有一定的认识,比如知道一天有24小时,一小时有60分钟等等。
但是他们对时间单位“天”的概念可能还不够清晰,因此,在这一节课中,我主要是通过实际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和理解时间单位“天”的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时间单位“天”的概念,能够用“天”来计量一段时间。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情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时间单位“天”的概念,能够用“天”来计量一段时间。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时间单位“天”的概念,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这一节课中,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和活动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通过生动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时间的存在,理解时间单位“天”的概念。
活动教学法是通过学生参与实际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时间单位“天”的概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一天有多少小时,然后引入时间单位“天”的概念。
2.教学情境:展示一天的生活场景,让学生观察和描述,感受时间的存在。
3.活动一:让学生分组,每组用一天的时间完成一项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时间单位“天”的概念。
4.活动二:让学生用“天”作为计量单位,来计算一段时间,比如一周有几天,一个月有几天等等。
5.总结:通过学生的总结和教师的引导,让学生理解时间单位“天”的概念,并且能够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北师大版二年上册数学《一共有多少天》说课稿

北师大版二年上册数学《一共有多少天》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一共有多少天》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课,主要教学内容是年、月、日的概念,以及计算一年有多少天。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年、月、日的关系,掌握计算一年天数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时间有初步的认识,但还不够系统。
他们在计算天数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掌握计算一年有多少天。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年、月、日的概念,计算一年有多少天。
2.教学难点:理解闰年、平年的概念,掌握计算一年天数的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挂图、学具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课件展示,引入年、月、日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讲解年、月、日的定义,让学生初步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3.实例演示:通过实例,讲解平年和闰年的区别,让学生理解闰年、平年的概念。
4.自主学习: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计算一年有多少天的方法。
5.课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记忆。
7.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一年有12个月?8.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年、月、日一年有多少天平年 365天闰年 366天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课堂参与程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互动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课时《一共有多少天》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课时《一共有多少天》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一共有多少天》这一课时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部分,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时间单位“天”的概念,学会用简单的加减法计算一段时间的总天数。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加减法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时间单位“天”的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可能对时间的计算还不太熟悉,需要在教学中给予关注和辅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时间单位“天”的概念,学会用简单的加减法计算一段时间的总天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时间单位“天”的概念,学会用简单的加减法计算一段时间的总天数。
2.教学难点:学生对时间单位“天”的概念的理解,以及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学习卡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时间单位“天”的思考,导入新课。
2.探究新知:学生分组讨论,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时间单位“天”的概念,学会用简单的加减法计算一段时间的总天数。
3.巩固练习:设计一些具有梯度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应用拓展: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
5.总结反思:学生自我总结,分享学习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一共有多少天》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一共有多少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一共有多少天》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时间的概念,学会用数字来表示时间,培养学生对时间的认识和珍惜。
内容来源于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字基础和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对于时间的认识还比较模糊,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能够让学生对时间有更清晰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时间的概念,学会用数字来表示时间。
2.培养学生对时间的认识和珍惜。
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时间的概念,如何用数字表示时间。
2.如何让学生理解时间的流逝,并学会珍惜时间。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关于时间的道具,如钟表、日历等。
2.准备一些关于时间的图片,如太阳、月亮等。
3.准备一些关于时间的视频,如一天的变化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些关于时间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对时间产生兴趣,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一天有多少小时吗?一周有多少天呢?”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通过展示钟表和日历,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时间的流逝,并引导学生学习如何用数字表示时间。
例如,一天有24小时,一周有7天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比如每组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钟表,或者画出一周的日程表。
通过实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间的概念。
4.巩固(5分钟)通过一些关于时间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计算一天中某个时间段有多少分钟,或者一周中有多少天是工作日等。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时间的重要性,如何合理安排时间,以及如何珍惜时间。
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时间管理方法,或者讲述一个关于珍惜时间的故事。
二年级数学上册一共有多少天(新北师大)高品质版

2×7=14 二七十四
3×7=21 三七二十一 4×7=28 四七二十八 5×7=35 五七三十五 6×7=42 六七四十二
7个7 7+7+7+7+7+7+7=49 7×7=49 七七四十九
8个7 7+7+7+7+7+7+7+7=56 8×7=56 七八五十六
9个7 7+7+7+7+7+7+7+7+7=63 9×7=63 七九六十三
我们怎么能又快 又好的记住口诀呢?
花儿后面藏着谁?
7×4=28 7×2=14
77××85==3556 7×6=42 7×9=63
7×1 =7 7 ×3=21 7 ×7= 49
7 ×8=?淘气是这样想的,你能看懂吗?
7 ×6
7 ×2
0 7 14 21 28 35 42 49 56 7 × 8=7 × 6 +7 × 2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孙悟空在炼丹炉 中经过七七四十九天, 练成了火眼金睛……
取经路上遇到 妖怪。不管三七二十 一,举起金箍棒就打 ……
谈一谈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随着年岁的叠加,我们会渐渐发现:越是有智慧的人,越是谦虚,因为昂头的只是稗子,低头的才是稻子;越是富有的人,越是高贵,因为真正的富裕是灵魂上的高贵以 及精神世界的富足;越是优秀的人,越是努力,因为优秀从来不是与生俱来,从来不是一蹴而就。随着沧桑的累积,我们也会慢慢懂得:成功的路,其实并不拥挤,因为 能够坚持到底的人实在太少;所有优秀的人,其实就是活得很努力的人,所谓的胜利,其实最后就是自身价值观的胜利。人到中年,突然间醒悟许多,总算明白:人生, 只有将世间的路一一走遍,才能到尽头;生活,只有将尘世况味种种尝遍,才能熬出头。这世间,从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每天,总想要努力醒得比太阳还早,因为总 觉得世间万物,太阳是最能赐人力量和能量的。每当面对喷薄的日出,心中的太阳随之冉冉腾起,生命之火熊熊燃烧,生活的热情就会光芒四射。我真的难以想象,那些 从来不早起的人,一生到底能够看到几回日升?那些从来没有良好习惯的人,活到最后到底该是多么的遗憾与愧疚?曾国藩说:早晨不起,误一天的事;幼时不学,误一 生的事。尼采也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光阴易逝,岂容我待?越是努力的人,越是没有时间抱怨,越是没有工夫颓丧。每当走在黎明的曙光里, 看到那些兢兢业业清洁城市的“美容师”,我就会由衷地欣赏并在心底赞叹他们,因为他们活得很努力很认真。每当看见那些奔跑在朝霞绚烂里的晨练者,我就会从心里 为他们竖起大拇指,因为他们给自己力量的同时,也赠予他人能量。我总觉得:你可以不优秀,但你必须有认真的态度;你可以不成功,但你必须努力。这个世界上,从 来没有谁比谁更优秀,只有谁比谁更努力。我也始终认为:一个活得很努力的人,自带光芒万丈;一个人认真的样子,比任何时候都要美好;一个能够自律自控的人,他 的人生也就成功了大半。世间每一种的好,从来都只为懂得努力的人盛装而来。有时候,我真的感觉,人生的另一个名字应该叫做努力,努力了就会无悔,努力了就会无 愧;生活的另一种说法应该叫做煎熬,熬过了漫漫黑夜,天就亮了,熬过了萧萧冬日,春天就来了。人生不易,越努力越幸运;余生不长,越珍惜越精彩。人生,是一本 太仓促的书,越认真越深刻;生命,是一条无名的河,越往前越深邃。愿你不要为已逝的年华叹息,不要为前路的茫茫而裹足不前愿你相信所有的坚持总能奏响黎明的号 角,所有的努力总能孕育硕果的盛驾光临。愿你坚信越是成功的人越是不允许自己颓废散漫,越是优秀的人越是努力……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遇到一些复杂的情况,会 很容易被眼前的障碍所蒙蔽,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时候,如果能从当前的环境脱离出来,从一个新角度去解决问题,也许就会柳暗花明。一个土豪,每次出门都担 心家中被盗,想买只狼狗栓门前护院,但又不想雇人喂狗浪费银两。苦思良久后终得一法:每次出门前把WiFi修改成无密码,然后放心出门每次回来都能看到十几个人捧 着手机蹲在自家门口,从此无忧。护院,未必一定要养狗换个角度想问题,结果大不同。一位大爷到菜市场买菜,挑了3个西红柿到到秤盘,摊主秤了下:“一斤半3块 7。”大爷:“做汤不用那么多。”去掉了最大的西红柿。摊主:“一斤二两,3块。”正当身边人想提醒大爷注意秤时,大爷从容的掏出了七毛钱,拿起刚刚去掉的那个大 的西红柿,潇洒地换种算法,独辟蹊径,你会发现解决问题的另一个方法。生活中,我们特别容易陷入非A即B的思维死角,但其实,遭遇两难困境时换个角度思考,也许 就会明白:路的旁边还有路。一个鱼塘新开张,钓费100块。钓了一整天没钓到鱼,老板说凡是没钓到的就送一只鸡。很多人都去了,回来的时候每人拎着一只鸡,大家 都很高兴!觉得老板很够意思。后来,钓鱼场看门大爷告诉大家,老板本来就是个养鸡专业户,这鱼塘本来就没鱼。巧妙的去库存,还让顾客心甘情愿买单。新时代,做 营销,必须打破传统思维。孩子不愿意做爸爸留的课外作业,于是爸爸灵机一动说:儿子,我来做作业,你来检查如何?孩子高兴的答应了,并且把爸爸的“作业”认真 的检查了一遍,还列出算式给爸爸讲解了一遍不过他可能怎么也不明白为什么爸爸所有作业都做错了。巧妙转换角色,后退一步,有时候是另一种前进。一个博士群里有 人提问:一滴水从很高很高的地方自由落体下来,砸到人会不会砸伤?或砸死?群里一下就热闹起来,各种公式,各种假设,各种阻力,重力,加速度的计算,足足讨论 了近一个小时 后来,一个不小心进错群的人默默问了一句:你们没有淋过雨吗 人们常常容易被日常思维所禁锢,而忘却了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路有两个年轻人,大学毕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8.2《一共有多少天 》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8.2《一共有多少天》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一共有多少天》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章第二节的内容,主要讲述了时间的计算。
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用简单的加减法计算一段时间的总天数,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运算,但对时间概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本节课需要学生能够将时间分割成一天一天的数量,并通过加减法计算出一段时间的总天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时间单位,并将时间与数字结合起来。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时间单位,学会用加减法计算一段时间的总天数。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培养时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用加减法计算一段时间的总天数。
2.难点:学生对时间概念的理解,将时间与数字结合起来。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践活动法和分组合作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时间单位,学会计算一段时间的总天数。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时间的卡片,如“1天”、“2天”、“3天”等。
2.准备一些小动物的图片,如兔子、小狗等,用于情境设置。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一些小动物,如兔子、小狗等,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小动物。
然后提问:“这些小动物一共住了多少天?”让学生尝试用加减法计算。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时间的卡片,如“1天”、“2天”、“3天”等,引导学生认识这些时间单位。
然后通过一些例子,如“小兔子住了3天,小狗住了2天,他们一共住了多少天?”让学生用加减法计算。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些时间的卡片,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加减法计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设置一些有关时间计算的问题,如“小明住了5天,小华住了3天,他们一共住了多少天?”让学生独立解答。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一共有多少天》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一共有多少天》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一共有多少天》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我们身边的数》中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和理解整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材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感受加法和减法的意义,探索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能力,他们对数字有一定的认识,但还不太熟悉复杂的加减法运算。
此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也在逐步培养中。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加减法运算,同时,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用加法和减法计算两个一位数的和,能正确列出加法和减法算式,并熟练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和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运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敢于尝试,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会用加法和减法计算两个一位数的和,能正确列出加法和减法算式,并熟练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并能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加法和减法的结果。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和游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索,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运算能力。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材、多媒体教学设备、卡片、小动物图片等教学资源。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学具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个有趣的情境:两只小兔子在比赛跳远,一共有多少只小兔子?引导学生数一数,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一共有多少天》。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卡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卡片上的数字和图形。
引导学生发现卡片上的数字可以通过加法和减法来计算,从而引出加减法的概念。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二课《一共有多少天》说课稿附板书含反思及课堂练习和答案

七八五十六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组织教学,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互相合作交流的意识,在共同讨论中 完成学习任务。 戏教学法是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做中学、玩中学”的体现。 因为小学生学习活动不再是教师的“说教”,应该更多的时间是在学生自主 探索的过程中。这样的教学,更能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 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3. 记口诀。 师:说说你是如何记忆7的乘法口诀的。 生1:我知道“六七四十二”,那么7个7就比6个7多1个 7,42+7=49,所以“七七四十九”,以此类推就容易记住7的乘法口 诀了。
生2:我是这样记住7×8的,因为6个7再加2个7就是8个7,也就是 用“六七四十二”中的42加“二七十四”里面的14,结果是56,所 以“七八五十六”。
《一共有多少天》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 上册第八单元第二课时《一共有多少天》。下面我将从说教 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 教学过程、课堂练习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九个方面展开。 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二)、探究新知 1. 说一说,填一填。 师:结合刚才的回答,你能独立完成下面的表格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80页表格。 学生独立计算完成表格后,组织学生交流汇报,重点说清是怎样计算的。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每增加一个星期就增加7天。所以表格中后一个数会比前一个数多7。
2. 编口诀。 师:现在就请大家在小组内根据前面编制乘法口诀的经验,结合刚才的表格的计算 过程,共同写出乘法算式并编出关于7的乘法口诀。 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完成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 生。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师生共同完成7的乘法口诀。 让学生自由背诵7的乘法口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