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定河流域降雨量空间变异性研究
无定河流域洪峰流量的空间变化统计分析

无定河流域洪峰流量的空间变化统计分析作者:赵丹丹来源:《城市地理》2017年第10期摘要:近年来,无定河作为黄河中游的一级支流,其洪峰流量时空变化规律的研究对于河龙区间在洪水以及泥沙防治方面的影响深远。
本文以《黄河中游河口镇至龙门区间水利水保工程对暴雨洪水泥沙影响研究》(徐建华等编著)为数据来源,通过无定河10个水文站的洪峰流量实测数据,对于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近60年的洪峰流量空间变化以及洪水特性进行分析,从对于无定河流域的河流工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无定河;洪峰流量;空间变化规律引言:河流是陆地表面上接纳、汇集和输送水流的通道,是地球上水分循环的重要路径,也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种天然水体。
洪水的频率和严重程度与人口增长趋势相当一致,我国迅猛的人口增长,扩大耕地,围湖造田,乱砍滥伐等人为破坏不断地改变着地表状态,改变了汇流条件,加剧了洪灾程度。
近年来,国内对于这方面的关注以及研究程度逐步提高。
2013年,王义民等采用功率谱分析法和灰关联分析法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黄河上游年最大洪峰流量进行规律研究。
邱玉茜对于无定河中游干支流进行设计洪峰流量的频率分析,他根据实测历史洪水,对无定河中游几个水文站进行洪峰流量的频率分析。
从学者对于无定河的洪峰流量分析来看,基本都从时间角度去分析其变化规律,而从空间角度对于无定河洪峰流量的变化分析几乎没有。
本文旨在以数理统计分析以及频率分析的方法,对无定河近60年的洪峰流量进行空间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对黄河的防洪减沙工作以及洪水资源化有其重要的借鉴作用。
1.研究区概况根据《黄河中游河口镇至龙门区间水利水保工程对暴雨洪水泥沙影响研究》以及水文条件可知:无定河上游段布设有2个水文站,分别为横山站(无定河支流芦河)和殿市站(无定河支流黑木头川);无定河中游段布设有7个水文站,分别为赵石窑站、马湖峪站(无定河支流马湖峪河)、青阳岔站(无定河支流大理河)、李家河站(无定河支流小理河)、曹坪站(无定河支流大理河)、丁家沟站以及绥德站(无定河支流大理河),其中赵石窑站、丁家沟站为无定河干流上的水文站;无定河下游段布设有—个水文站,即白家川站(干流)。
无定河流域2017年“7·26”暴雨洪水特征分析

无定河流域2017年“7·26”暴雨洪水特征分析作者:卢寿德卢广毓巩琳来源:《人民黄河》2018年第12期摘要:2017年7月25-26日,黄河中游支流无定河流域普降特大暴雨,暴雨强度大、历时短、突发性强。
受此影响,大理河青阳岔、绥德两站和无定河白家川站出现建站以来最大洪水,绥德县遭受重大财产损失。
此次特大暴雨的降雨特征為:①暴雨中心降雨总量大;②暴雨中心降雨强度大;③降雨空间分布梯度大。
分析了干支流洪水来源及组成情况,提出了相关建议:①加大黄河流域水文站网建设力度;②从黄河防洪、生态及经济建设等多方面考虑,利用水保及防洪措施控制当地水土流失,同时减少河道中的泥沙量;③加强退耕还林还草工作。
关键词:暴雨;含沙量;洪水特征;“7·26”洪水;无定河流域中图分类号:TV856;TV882.1 文献标志码:A2017年7月26日,黄河中游山陕区间中北部大部地区降大到暴雨,黄河支流无定河流域普降暴雨到大暴雨,个别站特大暴雨,降雨量大于100mm的笼罩面积为7562km2。
据水文、气象监测数据显示,此次暴雨中心主要集中在无定河支流大理河流域,其中李家坬站日雨量为256.8mm、朱家阳湾站日雨量为234.8mm。
受此影响,大理河青阳岔、绥德两站出现建站以来最大洪水。
同时,暴雨导致丁家沟水文站在7月26日凌晨4时48分出现了流量为1600m3/s的洪峰(自1994年以来最大流量,建站以来洪水排名第7位)。
白家川水文站最大洪峰流量为4500m3/s,最高水位为11.71m(冻结基面),超过设站以来实测最大流量。
洪水演进至龙门水文站,27日1时6分出现流量为6010m3/s的洪峰,超过当地警戒流量(5000m3/s),为黄河2017年第1号洪峰。
暴雨造成位于大理河子洲县城上游的清水沟水库发生溃坝,绥德县四十里铺镇降雨量最高达247.3mm,同时大理河流域强降雨使得绥德站出现流量为3160χ2/s的洪峰,无定河与大理河洪水在绥德县城遭遇,造成绥德县城被洪水围困,人民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水电能源科学》2008年第26卷总目次(Ⅰ)

洪灾决策方法研究 基于混沌优化算法 的梯级水电站水库 优化 调度
浑江梯级水库群汛 期退水段 发电优化 调度研 究 基于 G S I 的风暴潮洪水风险分析系统研究
冯 杰等 3 1 .7 柏绍光等 3 2 .1 崔松云 3 2 .5
粱 伟等 16 .3
袁晶碹等 16 .7
张文婷等 24 .4
傅希德等 68 .
黄琳煜等 6 1 .1 张 俊等 6 1 .4
宋 东辉等 15 .O
钟 华平等 15 .2 包为 民等 2 7 .
石 朋等 2 1 .1
基于栅格的分 布式 流域水文模 型的构建 与应用
王贵作等 61 .7 睛等 62 .1
考虑水流空间变异性的地貌瞬时单位线研究
刘 贤赵等 l2 _1
马细霞等 l 2 J6
基于小波一N I A FS的水库 月径流预报模型
汾河天然年径 流量波动特征多时间尺度分析的 E MD方法 李兴燕等 13 .0
基于需水管理的缺水地区工业结构调整
水文中长期预报 的模糊 综合分析—— 门限回归耦合模型 汤成友等 1 3 .3
基于流域 水文模拟 的径流 变化原 因研究
鲁 帆等 37 .
王 国庆等 3 1 .l
水情 测报 与优化 调度 ・
肖 琳等 l 5 _6 尚锦 山等 1 6 .0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设计洪水过程线推求 优化方法
长江源区径 流演变特征及其预测
变化 条件下史灌河水文特性分析
俞
烃等 3 1 .4
冯 文琦等 2 3 .2
剐 轶 等 6 3 .6
陈
涛等 63 .9
农业非点源污染随机监测方法的探 讨
淮河蚌埠段水环 境健康风险评价 基于变权欧式距 离模型的水环境质 量评价 地下河 日流量预测模型
无定河流域综合规划 - 黄河网

无定河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黄河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院二〇一四年三月前言无定河流域位于黄土高原北部,毛乌素沙漠南缘,流域地处内陆,属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季风性气候,降水稀少且主要集中于汛期,降水以暴雨为主,水资源利用难度较大。
流域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煤、油、气、盐等矿产的主要富集地,依托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流域初步建成榆横工业区、榆神工业区、纳林河能源重化工基地、定靖工业区以及南部工业区等多处能源化工基地,成为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定河是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面积及输沙量最大的一条支流,是黄河下游淤积泥沙的主要来源区,由于流域缺少统一规划,各类开发活动缺少监督管理,流域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如水土流失未得到有效治理;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水事纠纷突出;水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局部河段水环境污染严重,未来水环境压力巨大,水资源保护监测、监督管理能力薄弱;还需进一步控制入黄泥沙、完善拦沙水库体系等,流域存在的问题使流域经济发展与环境、生态保护之间产生矛盾,制约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为进一步防治无定河流域水土流失,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加强水资源保护与管理,提高流域防洪能力,促进流域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黄河水委员会组织相关单位编制了“无定河流域综合规划及环境影响报告书”。
目录第一章流域概况 (1)1.1 流域概况 (1)1.2 流域功能定位 (2)第二章流域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4)2.1 水文水资源调查与评价 (4)2.2 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6)2.3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9)2.4 水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价 (9)2.5 环境敏感区调查 (10)第三章规划分析 (11)3.1 规划概况 (11)3.2 规划协调性分析 (15)第四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6)4.1 水文水资源影响预测与评价 (16)4.2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6)4.3 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7)4.4 社会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8)4.5 拦沙水库环境影响预测 (18)4.6 流域环境问题发展趋势影响预测 (19)4.7 环境敏感区影响预测与评价 (19)第五章环境保护对策措施与跟踪评价计划 (21)5.1 敏感目标保护影响减缓对策与措施 (21)5.2 水环境影响保护对策措施 (21)5.3 生态环境影响保护对策措施 (22)第六章评价结论 (23)6.1 规划调整建议 (23)6.2 综合评价结论 (24)第一章流域概况1.1 流域概况1.1.1 自然环境无定河流域位于黄土高原北部、毛乌素沙漠南缘,处于黄河流域中游地区,跨陕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两个省(区),涉及两省(区)15个县(旗、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无定河流域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730

科研热词 推荐指数 数值模拟 2 黄河流域 1 黄土沟壑区 1 非一致性 1 降雨 1 降水 1 降尺度 1 重力侵蚀 1 空间插值 1 混沌理论 1 淤地坝 1 流域降雨 1 水资源评价 1 水沙变化 1 水文现象 1 水位 1 模型验证 1 有效减沙 1 时间序列 1 时空变异 1 无定河流域 1 无定河 1 效应 1 开河 1 年径流 1 封河 1 天气发生器 1 土地利用 1 变化环境跳跃分析 1 冰凌 1 一阶马尔科夫链优化模型 1 hurst系数 1 gm(1,1)模型 1 daymet模型 1 cligen 1
推荐指数 3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1年 序号 1 2 3 4 5
2011年 科研热词 聚落 空间分析 无定河流域 地貌环境选择 全新世中期 推荐指数 1 1 1 1 1
2012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推荐指数 2 2 2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0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科研热词 风水两相变化 蚁群算法 粗泥沙 无定河 博弈模型 动态水权 人类活动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2014年 序号 1 2 3 4 5 率分布 无定河流域 成因分析 影响因素 whmlucc模型 palmer干旱指数
2017年7月下旬无定河流域一次罕见洪灾研究

陕西气象2019(2)井宇,陈闯,胡启元.2017年7月下旬无定河流域一次罕见洪灾研究$].陕西气象,2019(2) :8-13.文章编号!006-4354(2019)02-0008-062017年7月下旬无定河流域一次罕见洪灾研究井宇1,陈闯2,胡启元1(1.陕西省气象台,西安 710014$.陕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西安 710016)摘要:为了提高对无定河流域洪灾的预报和预警能力,利用NCEP1°X1°资料、常规观测资料、黄河水利委员会绥德站观测资料等,对2017年7月25—26日无定河流域发生的一次罕见洪灾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米脂站、子洲站24 h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无定河流域出现范围广、强度大(雨强"30 mm/h)、持续时间长的暴雨是洪灾形成的主要因素,上下游洪峰的叠加也是洪灾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卫星云图观测表明,无定河流域大范围暴雨是中尺度强对流云团相互作用形成的;暴雨发生在500 hPa低槽和850 hPa切变东侧,700 hPa偏南气流前方的风速辐合区;地面冷锋的东移、锋前横切变线的生成是暴雨的触发机制之一。
湿焓的高值舌和梯度大值区与暴雨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关键词:无定河流域,共灾;大暴雨中图分类号:P458. 121 文献标识码:洪涝灾害是我国发生频度高、造成损失巨大 的一种自然灾害。
山洪泥石流大多由暴雨诱发,而暴雨则是在中小尺度系统直接作用下产生,它具有历时短、强度高、局部性强等特点。
尤其是 突发性暴雨,具有明显的中小尺度特征,由于前期 征兆不明显,常常在非常短的时间内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2。
有关陕西自然灾害:张雅斌等3的研究表明,降雨是各类诱发因素中引发地质灾害的最主要因素;张弘等4给出陕西暴雨若干特征;杜继稳等5对突发性暴雨做了一些初步研究;苑 海燕等6研究表明,陕北暴雨以局地性为主,且历 时短;雷向杰等7在分析陕西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气象灾害指出,2012年佳县出现百年不遇的极 端降水,灾情严重。
气候变化对无定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的影响(1)

第27卷第12期2007年12月生态学报ACTA ECOLOGI CA SI N I CA Vol .27,No .12Dec .,200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0211007);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前沿资助项目(CX I O G 2A04212);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资助项目(CCSF2006230)收稿日期:2006210217;修订日期:2007201219作者简介:莫兴国(1966~),男,广西平乐县人,博士,研究员,从事陆地生态系统生态和水文过程的模拟研究.E 2mail:moxg@igsnrr .ac .cnFounda ti on item :The p r oject was financially supported by Nati 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 on of China (No .90211007);Fr ontier Pr ojecti on of I 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 ources Research,CAS (No .CX I O G 2A04212);Cli m ate Change Pr ojecti on of Nati onal Meteor ol ogical Center,China Meteor ol ogical Adm inistrati on (No .CCFS2006230)Rece i ved da te:2006210217;Accepted da te:2007201219B i ography:MO Xing 2Guo,mainly engaged in terrestrial ecol ogical and hydr ol ogical p r ocesses modelling .E 2mail:moxg@igsnrr .ac .cn气候变化对无定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的影响莫兴国1,林忠辉1,刘苏峡2,3(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3.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北京 100081)摘要:建立分布式生态水文过程模式,模拟分析了黄土高原无定河流域近40a 来及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水循环和植被生产力的演变特征。
黄河中游支流无定河流域水沙情势与变异特性

黄河中游支流无定河流域水沙情势与变异特性张洪波;李娇娇;辛琛;李吉程【摘要】近年来,黄河中游支流无定河流域水沙情势发生了显著变化,径流量与输沙量都出现了急剧减少的现象,其年径流量与输沙量序列变异类型(尤其是趋势变异、均值跳跃变异及方差变异)的信息重叠问题尚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导致很难给出较为准确的变异归因解释.为此,以无定河流域10个水文站的实测年径流量和输沙量序列为研究对象,采用经验模态分解、STARS法和迭代累积平方和(ICSS)法对年输沙量序列进行趋势变异、均值跳跃变异和方差变异检验,识别无定河流域年输沙量序列变异的类型构成.同时,采用双累积曲线探讨无定河流域的水沙关系变化,并结合流域实际,分析变异类型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无定河流域年输沙量序列的变异类型均为复合类型,且复杂多变,其中趋势变异主要为先减后增型,均值跳跃变异为向上向下型和下沉型,方差变异主要为振幅缩减型;归因分析结果显示,无定河流域的淤地坝建设驱动年输沙量序列的下沉型均值跳跃变异,与其他水土保持措施一起驱动序列的趋势变异和方差变异;年降水量及沙尘暴频率因变化较小,仅在趋势变异上有微弱影响;淤地坝施工期间强降水引发的水土流失和淤地坝拦沙后清水下泄引发的河道冲刷驱动年输沙量序列均值向上的跳跃性变化,而淤地坝群淤积库容随时间的衰减则应该是驱动年输沙量序列趋势变异的关键因子.【期刊名称】《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年(卷),期】2019(041)002【总页数】12页(P241-252)【关键词】水文变异;输沙量;经验模态分解;STARS法;迭代累积平方和法;水沙情势;归因分析;无定河流域【作者】张洪波;李娇娇;辛琛;李吉程【作者单位】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54;长安大学旱区地下水文与生态效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54;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54;陕西省江河水库管理局,陕西西安710018;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330 引言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且具有水沙不同源的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020585(2002)0420434208 收稿日期:2002201230;修订日期:2002206216 基金项目: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G 199904360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创新主干项目(CXIO G 2E01208203);中国科学院海外杰出青年专家合作项目 作者简介:李丽娟(19612),女,吉林人,研究员,博士。
研究方向为环境水文与水资源,近年发表论著40余篇(部)。
E 2mail :lilj @igsnrr 1ac 1cn无定河流域降雨量空间变异性研究李丽娟,王 娟,李海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摘要:运用地质统计学中的普通KRIGIN G 方法,对1990~1997年无定河流域67个雨量站的年降雨量进行了插值及空间场变异分析。
分析发现降雨量的频率分布符合对数正态分布,采用对数克立格方法为计算工具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实验半变异函数符合一般的球状模型。
从获得的参数可知,1990~1997年期间,变程各不相同,甚至差异很大。
1991年最小,为20117km ,1994年最大,为68165km ,说明了该年无定河流域的降雨量空间变化在所分析的时间序列中是最缓和的,这与1994年的变异系数最小也相吻合。
同时各个年份计算结果均显示有块金值,说明在小于变程的空间尺度上仍然存在随机效应。
最后运用克立格方法对该流域的部分区域降雨量进行了空间插值成图。
关 键 词:克立格方法;空间变异;无定河流域;降雨量中图分类号:P33211 文献标识码:A 地质统计学是以区域化变量等理论为基础,以变异函数为基本工具来研究展布于空间并呈现一定结构性与随机性的自然现象的科学。
发展到现今已不单单应用于地质找矿和矿产估量中,它的使用范围由逐步涉及环境科学、水科学、海洋学、农田水利、土壤学、森林及渔业等领域,发展成为用来研究自然界具有随机性和规律性双重特征变量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方法。
在水科学中,克立格方法已应用于土壤水、径流模数的估值,并且在布设水文与气象站点时,克立格也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1~3]。
降雨量是具有随机性与规律性双重特征的区域化变量,本文以无定河流域1990年至1997年的年降雨量为对象,运用克立格方法分析了该流域降雨量的空间变异特征。
1 克立格方法克立格方法[4~6](Kriging )是由南非的地质学家、采矿工程师克立格(D 1G 1Krige )于1951年提出,后来法国学者马特隆(G 1Matheon )于1962年提出“区域化变量”的概念后,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
它是一种特定的滑动加权平均法。
这种方法假定采样点间的距离和方向可反映一定的空间关联,并利用它们来解释空间的变异性。
它主要是利用一定的数学函数对特定点或是给定搜索半径内的所有点进行拟合来估计每个点的值,对处理含有距离和方向上的偏差的数据尤为适用。
第21卷 第4期2002年7月地 理 研 究GEO GRAPHICAL RESEARCHVol 121,No 14J uly ,2002要对Kriging 方法中的区域化变量进行估值,首先必须确定影响因素的范围,即变程。
而变程的确定,必须通过半变异函数模型的计算得出,这样才能排除随机因素的影响。
同时,对于Kriging 方法中的协方差矩阵的计算,也需要预先知道半变异函数值,所以半变异函数是Kriging 方法的基础之基础,重中之重。
可以说所有的Kriging 计算都是基于半变异函数的分析而得出的。
111 半变异函数克立格法的分析工具就是半变异函数。
半变异函数r (h )来自于英文单词(Semivari 2ogram ),如果用P 表示空间内一点,用Z (P )表示空间内这点的函数,那么在所研究范围内的空间协方差用r (h )表示,其数学表达式为:r (h )=12N (h)Σ(Z (X i )-Z (X i +h ))2(1)式中,N (h )为相距h 的数据对数,h 是距离矢量。
从上面的定义可知,r (h )仅仅是任意两点之间距离h 的函数。
根据r (h )和h 点绘成图(称为试验半变异函数图),用数学公式拟合,就可得到理想的半变异函数模型。
112 K riging 的表达与计算对任一变量在点x 处的估计值Z 3x ,可以通过该点影响范围内n 个有效观测值Z (X i )的线性组合得到,即:Z 3x =Σni =1λi Z (X i ) i =1,2,…,n(2)式中,λi 是赋予观测值Z (X i )的权重,表示各个观测值Z (X i )对估计值Z 3x 的贡献。
在进行点Kriging 估值计算时,信息样品就是点样品值。
这时所有权系数的计算十分简单,只需计算距离,克立格矩阵[K ]只依赖于样品X ,第二元矩阵[M a ]为信息样X i 与待估点X o 之间的协方差。
本文中所处理的其实就是点Kriging 估值。
在水科学中,克立格方法已经涉及到地下水、地表水、土壤水等很多的领域。
它不但有自己一套比较系统的数学、统计分析工具,而且对于结论也有比较好的验证方式[1,2]。
对于降雨量而言,一方面它受到经纬度、高程等规律性因素的影响,同时又受到许多复杂的随机性因素的影响,刚好满足克立格的估值条件和要求。
因此,可以运用克立格方法对其进行插值分析和计算。
2 数据预处理和对数克立格方法克立格插值是基于正态分布进行的。
而在自然界中,很多不能取负的变量与对数正态分布有密切的关系。
比如风速、人口密度、生物个体大小、大气气溶胶粒径、土壤和岩石中大多数微量元素等的频率分布,都属于或者接近对数正态分布[7],降雨量也是其中的一例。
因此,在进行降雨量的插值时,首先要对数值进行对数正态变换。
本文以黄河中游无定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选取其中67个雨量站1990~1997年的降雨量为数据源。
同时克立格方程的矩阵形式或矩阵中的具体符号含义也有所变化:对于点的插值变为:lnZ 3v =C +Σni =1λi ln Z (X i )(5)式中,C 、λi 为待定系数,X i 为定义于信息支撑V i (i =1,2,…,n )的n 个信息样品观测值。
4期李丽娟等:无定河流域降雨量空间变异性研究4353 实际应用降雨、径流、侵蚀产沙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若能找出降雨与径流之间、径流与产沙之间的数量关系,就可以根据降雨的变化趋势预测径流、侵蚀产沙的变化趋势。
这对研究区域的水土流失、环境变迁,尤其在黄土高原地区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无定河地处黄土高原区,是黄河中游最大的多沙支流。
本文应用地质统计方法对无定河流域的降水进行了时空变异性分析。
无定河发源于陕西省靖边、定边、吴旗三县交界的白于山,是黄河中游河口-龙门区间最大的支流,由西向东经内蒙古伊克昭盟和陕西省榆林、延安地区,于清涧县河口村汇入黄河。
无定河干流全长49111km ,全河比降为1197‰,流域内总面积为30261km 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达23137km 2,占总面积的7615%,侵蚀模数达8000t/km 21a 。
流域属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类型。
按地形地貌及水土流失特点,可分为风沙区、河源梁涧区图1 无定河流域主要雨量站示意图Fig 11 The sketch map of the main rainfall stations in Wuding River Basin436 地 理 研 究21卷及丘陵沟壑区。
该区降雨量具有量少、集中、强度大的特点。
据1957~1989年白家川站的实测资料统计可知,无定河流域多年平均年降雨量409mm ,降水年内分配的特点是:降雨以汛期(6~9月)为主,主要集中在7、8月份,而且这些雨量多由若干次高强度的暴雨、大暴雨构成。
汛期降雨量约占全年雨量的75%,极端最大月降雨量可达到年降雨量的70%以上。
此外,年降雨量的变率也很大,最高年变率达6~7①。
流域内有雨量站90多个,其中近一半是1975年以后设立的。
主要雨量站的位置分布如图1所示。
表1中列举了韩家峁、靖边、横山、殿市、丁家沟、李家河等6个代表性雨量站1990~1997的降雨量数据。
表1 部分雨量站降水数据(1990~1997)(mm)T ab 11 Precipitation in typical rainfall stations (1990~1997)(mm)站名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韩家峁401190279190374190159140259140243140267190394140靖边432180436190431160325110514100261160527180406120横山401100333130375100263110391150298190354180330160殿市461120309180457150286130491130326130390170279140丁家沟452130408100433180367190634130482100483180396140李家河474190415130466110318140518130454160427110243140该流域年降雨量经对数化后的基本统计资料如表2。
变异系数最小0128,最大为0142,说明了降雨量在时间上分布的不均匀性。
表2基本统计资料T ab 12 B asic statistical d ata年份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均值518621315179234519294315166872451998442518225495181226151502723方差010506670104658501061219010654880104244901061638010660401087671变异系数01314301305006013415610136951601281147013490180136190701420258对样点按照公式(1)作出实验半变异函数图。
根据图分析发现,试验半变异函数符合球状模型。
对于较易识别的实验半变异函数图可用直接法对球状模型拟合,求出待定参数。
对于用直接法难以得出模型参数值的情况,可以运用最小二乘法的原则,采取加权多项式回归法对变异曲线进行球状模型的最优拟合[6](图2)。
球状模型的一般形式:r (h )=C 0+C 32h a -12h 3a 3 h ≤aC 0+C h >a(6)①戴明英,闫蕾.无定河水沙变化的分析研究,黄河水沙变化研究论文集第四卷,黄河水沙变化研究基金会, 1993。
4期李丽娟等:无定河流域降雨量空间变异性研究437图2 球状模型曲线图Fig 12 Curve map of spherical model确定理论变异函数模型的最终目的在于,定量地揭示降雨量区域化变量的空间变异规律,并将其结果直接用于降雨量的空间最优插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