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上册)习题解答(第三版-谭天恩主编)部分答案
化工原理(第三版)习题解(谭天恩)第九章习题解

第九章 吸收9-1 总压为kPa 3.101、含3NH %5(体积分数)的混合气体,在C 25下与浓度为3.71.1-m kmol 的氨水接触,试判别此过程的进行方向,并在c p -图上示意求取传质推动力的方法。
解 氨—水平衡关系列在本章附录二中,需将题中组成化为其中的单位,以便比较。
气相氨分压 kPa p 065.505.03.101=⨯=液相组成换算要用到密度ρ,暂取3.990-=m kg ρ(参考例9-2,温度较高ρ较小)。
对3.71.1-=m kmolc 氨水,每立方米含氨kg 1.291771.1=⨯,含水kg 9.9601.29990=-;故kg 100水中含氨kg 03.3)9.960/1.26(100=⨯。
与附录二比较,氨水组成为kg 3氨.1-100(水)kg ,C 25下的平衡氨分压为kPa 13.3,比题给氨分压低,故知过程方向应为吸收。
(注:虽然氨水密度的估计稍有误差,但不影响过程方向。
作图从略)9-2 含%32CO (体积分数)的2CO —空气混合气,在填料塔中用水进行逆流吸收,操作压力为(绝)为kPa 200、温度为C25,试求出塔的g 100水中最多可溶解多少克2CO ?其浓度又为多少?解 出塔水的最大浓度系与逆流进塔的气体平衡,此时2CO 的分压kPa Py p 603.0200=⨯==,查本章附录一,C 25下2CO 溶于水的亨利系数MPa E 166=。
按式(9-5),液相平衡组成为[]153)(.1061.3101666--*+⨯=⨯==B A mol A mol E p x 而 155max ).(1084.81061.3)1844()()(---**⨯=⨯⨯=≈=gS gA x M M x M M S A L A ω 即 123100.(1084.8--⨯)g gCO浓度 335max .1001.2)1061.3()18/1000()(---**⨯=⨯⨯≈≈=m kmol x M sCx c s ρ9-3 总压kPa 3.101、含%62CO (体积分数)的空气,在C 20下与2CO 浓度为3.3-m kmol 的水溶液接触,试判别其传质方向。
化工原理第三版 第1章流体流动习题解答

第一章 流体流动1-1某敞口容器内盛有水与油。
如图所示。
已知水及油的密度分别为1000和860kg/m 3,解:h 1=600mm ,h 2=800mm ,问H 为多少mm ?习题1-1附图mH H H m kg m kg mm h mm h 32.181.91080.081.91060.081.9860?,/860/10,800,6003333321=∴⨯=⨯⨯+⨯⨯===== 油水,解:ρρ1-2有一幢102层的高楼,每层高度为4m 。
若在高楼范围内气温维持20℃不变。
设大气静止,气体压强为变量。
地平面处大气压强为760mmHg 。
试计算楼顶的大气压强,以mmHg 为单位。
⎰⎰=∴-=⨯⨯⨯-=⨯⨯-=⎩⎨⎧---⨯=⨯⨯=----=---127.724,04763.040810190.181.9)760/(10190.181.910190.1)2.2938314/(29151408055P P p m mHgp p Ln dz pdp p p gdz d ②代入①,得②①解:ρρ1-3某水池,水深4米,水面通大气,水池侧壁是铅垂向的。
问:水池侧壁平面每3米宽度承受水的压力是多少N ?外界大气压为1atm 。
解:N dz gz P F 64023501045.12/481.9103410013.13)(3⨯=⨯⨯⨯+⨯⨯⨯=+=⎰水ρ1-4外界大气压为1atm ,试按理想气体定律计算0.20at (表压)、20℃干空气的密度。
空气分子量按29计。
543(1.013100.209.8110)291.439/8314293.2PM kg m RT ρ⨯+⨯⨯⨯===⨯解:1-5有个外径为R 2、内径为R 1为的空心球,由密度为ρ’的材料制成。
若将该球完全淹没在某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球能在任意位置停留,试求该球的外径与内径之比。
设球内空气重量可略。
3/1'1232'3132)/1(/)3/4())3/4(--=∴=-ρρρπρπR R gR g R R (解:1-6为放大以U 形压差计测气体压强的读数,采用倾斜式U 形压差计。
《化工原理》第三版答案.

D
'
(
2.58
1 10
5
)
1.46 104
P'
(
1
1.0133
105
)
(1.8T ' )2.5 (1.8T ') 441
D' 9.218104 (T ')2.5
P'
T '245
7) 在冷凝器中蒸汽与冷却水间换热,当管子是洁净的,计算总传热系数的 经验式为:
式中 K——总传热系数,Btu/(ft2·h·℉);
6.6.为放大以 U 形压差计测气体压强的读数,采用倾斜式 U 形压差计。如图。 指示液是ρ=920kg/m3 的乙醇水溶液。气体密度为 1.20kg/m3。读数 R=100mm。 问 p1 与 p2 的差值是多少 mmHg?
解 : P1 P2 (i )gR sin 20 0 (920 1.20) 9.81 0.1sin 20 0 308 .3Pa=2.31mmHg 采用微差 U 形压差计测压差。如图。已知 U 形管内直径 d 为 6mm,两扩大室半径 均为 80mm,压差计中用水和矿物油作指示液,密度分别为 1000 及 860kg/m3。当 管路内气体压强 p 与外界大气压 p0 相等时,两扩大室油面齐平,U 形管两只管内 油、水交界面亦齐平。现读得读数 R=350mm,试计算:(1)气体压强 p(表)。 (2)若不计扩大室油面高度差,算得的气体压强 p 是多少?(3)若压差计内只 有水而不倒入矿物油,如一般 U 形压差计,在该气体压强 p 值下读数 R0 为多少?
解: (i )gR1 (i )gR2 (i )gR3 R1 R2 R3
9)将水银倒入到图示的均匀管径的 U 形管内,水银高度 h1=0.25m。然后将水从左 支管倒入,测得平衡后左支管的水面比右支管的水银面高出 0.40m。试计算 U 形 管内水与水银的体积比。
化工原理第三版(谭天恩)答案

第一章1-1 0.898 3-⋅kg m1-2 633mmHg1-3 1.78z m ∆=1-4 H =8.53m1-5 1720AB p mmHg ∆=1-6 318.2Pa ; 误差11.2℅1-7 在大管中:11211114.575,0.689,1261----=⋅=⋅=⋅⋅m kg s u m s G kg m s 在小管中:11212224.575, 1.274,2331----=⋅=⋅=⋅⋅m kg s u m s G kg m s1-8 6.68m解取高位槽液面为1-1,喷头入口处截面为2-2面。
根据机械能横算方程,有 gz 1 + u 12/2 + p 1/ρ=gz 2+u 22/2+p 2/ρ+w f式中,u 1 =0,p 2 =0,u 2 =2.2 m .s-1,p 2 = 40*103 Pa ,w f =25J.kg-1,代入上式得 Δz =u 22/2g+p 2–p 1/ρg+w f /g=2.22/2*9.81+40*103-0/1050*9.81+25/9.81=6.68m1-9 43.2kW解对容器A 液面1-1至塔内管出口截面2-2处列机械能衡算式2211221e 2f u p u p g z + + +w =gz +++w 22ρρ已知 z 1=2.1m ,z 2 =36m , u 1 =0, 2u 的速度头已计入损失中,p 1=0, p 2=2.16*106 Pa,f w =122J.kg -1, 将这些数据代入上式得e w = (z 2-z 1)g+p 2/ρ+f w=(36-2.1)*9.81+2.16*106/890+122=333+2417+122=2882J.kg-1泵的有效功率N e =e s w m =2882*15/1000=43.2kw1-10 (1) 4.36Kw ;(2) 0.227MPa1-11 B 处测压管水位高,水位相差172mm1-12 H=5.4m ,pa=36.2kPa解在截面1-1和2-2间列伯努利方程,得22112212u p u p g z + + =gz ++22ρρ即22122112p p ()2--+-=u u g z z ρ (a) z 1、z 2可从任一个基准面算起(下面将抵消),取等压面a -a ,由静力学方程得 p 1+ρg(z 1-z 2)+ ρgR=p 2+Hg gR ρ即1212()Hg P P g z z gR ρρρρ--+-=⨯ (b) 由式(a)和式(b)可得2231211360010009.8180109.89.21000Hg u u gR J kg ρρρ-----=⨯=⨯⨯⨯=(c ) 又由连续性方程知 u 2= u 1(d 1/d 2)2= u 1⨯ (125/100)2=1.252 u 1代入式(c )得(1.252 u 1)2 - u 12=2⨯9.89u 1=3.70m.s -1于是 u 2=1.252⨯ 3.70=5.781.m s - 喷嘴处 u 3= u 1(d 1/d 3)2=3.70⨯125/75)2=10.281.m s -在截面0-0与3-3间列机械能衡算式H= u 32/2g=10.282/2⨯9.81=5.39m在截面0-0与a -a 间列伯努利方程H=u 22/2g+ p A /ρg故有 p A =ρgH -222u ⨯ρ=1000*9.81*5.39-5.782/2 *1000 =36.2⨯310Pa1-13 d≤39mm1-14 水0.0326m·s -1,空气2.21m·s -11-15 (1) 38.3kPa ; (2) 42.3%1-16 不矛盾1-17 答案略1-18 (1) 第一种方案的设备费用是第二种的1.24倍;(2) 层流时,第一种方案所需功率是第二种的2倍;湍流时,第一种方案所需功率是第二种的1.54倍1-19 0.37kW1-20 2.08kW1-21 0.197m ;不能使用解(1)求铸铁管直径取10℃氺的密度ρ=10001.kg m -,查附录五知μ=1.305 ⨯310-Pa.s取湖面为1-1面,池面为2-2面,在面1-1与面2-2间列机械能衡算方程2221122f u u p p g z w ρ--∆++= 因u 1、u 2、p 1、p 2皆为零,故g z ∆= f w (a )式中,z ∆=45m , 2222581000300() 5.62923600f l u w d d dλλλπ⨯===代入式(a )得 9.81 ⨯ 45=55.629dλ 5d =0.01275λ (b)λ的范围约为0.02-0.03,现知V S 很大,Re 也大,故λ的初值可取小些。
《化工原理》第三版答案

解 : P1 P2 (i )gR sin 20 0 (920 1.20) 9.81 0.1sin 20 0 308 .3Pa=2.31mmHg 采用微差 U 形压差计测压差。如图。已知 U 形管内直径 d 为 6mm,两扩大室半径 均为 80mm,压差计中用水和矿物油作指示液,密度分别为 1000 及 860kg/m3。当 管路内气体压强 p 与外界大气压 p0 相等时,两扩大室油面齐平,U 形管两只管内 油、水交界面亦齐平。现读得读数 R=350mm,试计算:(1)气体压强 p(表)。 (2)若不计扩大室油面高度差,算得的气体压强 p 是多少?(3)若压差计内只 有水而不倒入矿物油,如一般 U 形压差计,在该气体压强 p 值下读数 R0 为多少?
W1+W2=F-E=6.2-2.17=4.03 kg
W1=4.03/2.15=1.87 kg/s ,W2=4.03-1.87=2.16 kg/s
--
-
对控制体 II,总的物料衡算:G=F-W1=6.2-1.87=4.33 kg/s
Fx0=Gx2
即 6.2×0.105=4.33x1,x1=0.15
--
-
D
'
(
2.58
1 10
5
)
1.46 104
P'
(
1
1.0133
105
)
(1.8T ' )2.5 (1.8T ') 441
D' 9.218104 (T ')2.5
化工原理(上册)习题解答(第三版_谭天恩主编)部分答案

2-2 用内径为 200mm、长 50m 的管路输送液体(密度与水相同),升高 10m。管路上全部 管件的当量长度为 27m,摩擦系数可取为.作用于上下游液面的压力相同。试列出管路特性 方程,其中,流量 Q 以 m^3*h^-1 计,压头 H 以 m 计。 附图中的实线与虚线分别为 IS250-200-315 型和 IS250-200-315A 型离心泵的特性曲线。试求, 若在本题中的管路上分布安装这两个泵时的流量、所需的轴功率及效率。
3
2-9 习题 2-8 中的喷雾干燥器每小时要排出 16000m^3 湿空气。现有一台通风机可用,它在 转速 n=1000r*min^-1 时的操作性能如下所示。问刺痛风机是否能满足需要如不使用,有无 办法改造到能用
风量 m^3*h^-1 轴功率/kw "
风量/m^3*h^-1 轴功率/kw
全压/mm O
2-1 在图 2-12 所示的离心泵特性曲线图上,任选一个流量,读出其相应的压头与功率,核 算其效率是否与图中所示的一致。
解 :取任一点,如 Q=30L*s^-1 或 108m^3* ^-1 查图 2-12 知
H=,n=7-4kw,η=77% 检验效率: η=QHpg/N=108**1000*= 结果与读图相符
2-10 往复压缩机的活塞将 278k、(绝)的空气抽入气缸,压缩到 324kpa(绝)后排出。 试求活塞队每千克空气所做的功。若将 1kg 空气在一密闭的筒内用活塞字(绝)压缩到 324kpa (绝),所需功是多少两种情况下均按绝热压缩机算。
解:在气缸中压缩、排出时: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
?
压缩前体积 =T/ *1/M*=^3*kg^-1
解: h=
根据 h=,Q=6*m^3*h^-1 选表中 IH40-32-160 型泵,最高效率为 36%。 泵的轴功率 N=Qh /η=2071W
化工原理答案(谭天恩版)

1-11 B 处测压管水位高,水位相差 172mm
1-12 H=5.4m,pa=36.2kPa
解 在截面 1-1 和 2-2 间列伯努利方程,得
g z1 +
u12 2
+
p1 ρ
=gz2
+
u
2 2
2
+
p2 ρ
即
p1
− p2 ρ
+
g( z1
−
z2)
=
u
2 2
− u12 2
(a)
z1、z2 可从任一个基准面算起(下面将抵消),取等压面 a-a ,由静力学方程
d (2) ε =1mm 时,核算是否能满足引水量为 300 m3 ⋅ h−1的要求
h ε =1/200=0.005
d
k Re= 1000 ×300 / 3600 = 4.067×105 (π / 4) ×0.2 ×1.305 ×10−3
. λ
=
0.100 ×(0.005
+
68 4.067×
105
)
0.23
=
0.0298
代入式(b)得
w d=0.207m w可见,d=0.2m 的管子不能满足在 ε =1mm 时引水量不变的要求,为此应将管径取
w为 210mm 才行。
1-22 66.5L·min-1
1-23 (1) 0.54m·s-1 ;(2) R1=10.65cm,R2=17.65cm 1-24 输送能力变小,阀门前压力变大
=1.253 ×105
λ = 0.100( ε + 68 )0.23 = 0.100(0.00025 + 68 ) 0.23 = 0.0194
天大化工原理第3版课后习题答案1-3章

第一章 流体流动流体的重要性质1.某气柜的容积为6 000 m 3,若气柜内的表压力为5.5 kPa ,温度为40 ℃。
已知各组分气体的体积分数为:H 2 40%、 N 2 20%、CO 32%、CO 2 7%、C H 4 1%,大气压力为 101.3 kPa ,试计算气柜满载时各组分的质量。
解:气柜满载时各气体的总摩尔数()mol 4.246245mol 313314.860000.10005.53.101t =⨯⨯⨯+==RT pV n 各组分的质量:kg 197kg 24.246245%40%4022H t H =⨯⨯=⨯=M n m kg 97.1378kg 284.246245%20%2022N t N =⨯⨯=⨯=M n m kg 36.2206kg 284.246245%32%32CO t CO =⨯⨯=⨯=M n mkg 44.758kg 444.246245%7%722CO t CO =⨯⨯=⨯=M n m kg 4.39kg 164.246245%1%144CH t CH =⨯⨯=⨯=M n m2.若将密度为830 kg/ m 3的油与密度为710 kg/ m 3的油各60 kg 混在一起,试求混合油的密度。
设混合油为理想溶液。
解: ()kg 120kg 606021t =+=+=m m m331221121t m 157.0m 7106083060=⎪⎪⎭⎫ ⎝⎛+=+=+=ρρm m V V V 33t t m m kg 33.764m kg 157.0120===V m ρ 流体静力学3.已知甲地区的平均大气压力为85.3 kPa ,乙地区的平均大气压力为101.33 kPa ,在甲地区的某真空设备上装有一个真空表,其读数为20 kPa 。
若改在乙地区操作,真空表的读数为多少才能维持该设备的的绝对压力与甲地区操作时相同? 解:(1)设备内绝对压力 绝压=大气压-真空度= ()kPa 3.65Pa 1020103.8533=⨯-⨯ (2)真空表读数真空度=大气压-绝压=()kPa 03.36Pa 103.651033.10133=⨯-⨯4.某储油罐中盛有密度为960 kg/m 3的重油(如附图所示),油面最高时离罐底9.5 m ,油面上方与大气相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在图2-12所示的离心泵特性曲线图上,任选一个流量,读出其相应的压头与功率,核算其效率是否与图中所示的一致。
解:取任一点,如Q=30L*s^-1或108m^3*^-1查图2-12知
H=19.4m,n=7-4kw,η=77%
检验效率:
η=QHpg/N=108*19.4*1000*9.81=0.772
结果与读图相符
2-2 用内径为200mm、长50m的管路输送液体(密度与水相同),升高10m。
管路上全部管件的当量长度为27m,摩擦系数可取为0.03.作用于上下游液面的压力相同。
试列出管路特性方程,其中,流量Q以m^3*h^-1计,压头H以m计。
附图中的实线与虚线分别为IS250-200-315型和IS250-200-315A型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试求,若在本题中的管路上分布安装这两个泵时的流量、所需的轴功率及效率。
解:(1)管路特性方程
H==
式中,Q以m^3*h^-1计,H以m计。
(2)将管路特性曲线描绘在图上,与两泵的H-Q曲线相交,由交点可读出以下数值:型号Q/m^3*h^-1H/m N/kwη
IS250-200-31567831.167.385%
IS250-200-315A627327.857.083%
2-3 如图所示的循环管路系统,管内径均为30mm,管路摩擦系数λ=0.02,吸入管路和压出管路总长为10m(包括所有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在内)。
阀门全开时候,泵入口处真空表的读书为40kpa,泵出口处压力表旳示数为107.5kpa。
泵的特性曲线方程可用H=22-BQ^2表示,其中,H以m计,Q以m^3*h^-1计,B为待定常数。
试求:(1)阀门全开时候泵的输水量和扬程:(2)现需将流量减小到阀门全开时候的90%,采用切削叶轮直径的方法,则绷得有效功率为多少kw?也轮直径应切削为原来的百分之几?
解:对泵进、出口列机械能守恒方程,有
H=(+)/=(107.5*10^3+40*10^3)/1000*9.81=15.04m (a)
对整个循环系统做机械能衡算(从面1-1经泵再回到面1-1);
h=BQ^2=8λl/π^2d^2g*(Q/3600)^2=1.245*10^-2Q^2
式中,Q以m^3*h^-1计。
将H=h=15.04m带入到上公式得,Q=34.76m^3*h^-1
将Q、H带入到泵的特性方程,得B=(22-H)/Q^2=5.76*10^-3
(2)Q’=90%Q=31.28m^3*h-1
代入公式(a)得,’=12.18m
有效功率 N=h’Q’=1038KW
叶轮直径应切削的百分率
因管路特性曲线方程h=BQ^2为过原点的曲线,再根据教材中式(2-16)可以证明,此种情况下的管路特性曲线与叶轮切割前、后泵的特性曲线的两个交点,即为新、旧工作点,满足式(2-16),即
Q’/Q=D’/D=0.90
2-4 用离心泵输送65℃的水,分别提出了附图所示的三种安装方式(图中安装高度与压出高度所标注数字的单位都是mm)。
三种安装方式的管路总长(包括管件的当两长度)可是为相同。
试讨论,(1)这三种安装方式是否都能将水送到高位槽?若能送到,其流量是否相等?(2)这三种安装方式,泵所需要的功率是否相等?
解:(1)查附录七知65℃水的饱和蒸汽压力为=25.0kpa
查附录五知65℃水的密度ρ=980.5kg*m^-3
=/ρg -/ρg –(Σ)+Δ)=7.93-(Σ)+Δ)<8m
图a的安装高度为-2m,图b的为1m,图c的为8m,因此,图c的安装方式肯定不行,而图a、b的安装方式有可能降水送到高位槽。
图a、b所示的管路状况相同,故管路特性曲线相同,又泵相同,故工作点相同,即流量相同。
(2)泵所需的功率是否相同?
因a、b所示情况的工作点相同,即Q、H相同,又泵相同,故η相同,此外,ρ相同,故所需功率N=QHρg/η相同。
2-6 将密度为1500kg*m^3的硝酸送入反应釜,最大流量为6m^3*h^-1,升举高度为8m。
斧内压力为300kpa。
是在下面的内腐蚀泵性能表中选定一个型号,并估计泵的轴功率。
解:h=
根据h=30.4m,Q=6*m^3*h^-1选表中IH40-32-160型泵,最高效率为36%。
泵的轴功率N=Qh/η=2071W
2-7 有下列输送任务,是分别提出适合的泵类型
①向空气压缩机的气缸中注入润滑油;
②输送浓番茄汁至装罐机;
③输送带有结晶饱和盐溶液至过滤机;
④将水从水池送到冷却塔顶(塔高30m,水流量5000m^3*h^-1);
⑤将洗衣粉浆液送到喷雾干燥器的喷头中(喷雾器内压力10MPa,流量5m^3*h^-1);
⑥配合ph控制器,将碱液按控制流量加入参与化学反应的物流中。
解:①齿轮泵或螺杆泵。
理由:流量小,粘度较大;
②离心泵(开式或半开式叶轮)理由:含固体物。
③压力不大时用离心泵,压力大时用隔膜泵。
理由:含固体物。
④双吸离心泵。
理由:流量很大,而扬晨不算太大。
⑤柱塞式往复泵或螺杆泵。
理由:出口处压力大,但流量较小。
⑥计量泵。
理由:流量需定量控制。
2-9 习题2-8中的喷雾干燥器每小时要排出16000m^3湿空气。
现有一台4-72No.8通风机可用,它在转速n=1000r*min^-1时的操作性能如下所示。
问刺痛风机是否能满足需要?如不使用,有无办法改造到能用?
序号
全压/mm O 风量m^3*h^-1轴功率/kw序号
全压/mm O
风量/m^3*h^-1轴功率/kw
19811200 3.6358816600 4.38 29712000 3.7868118000 4.38 39513900 3.9677419300 4.60 9215300 4.25
解:由本题已知条件及习题2-8知-222mm O,Q=16000m^3*h^-1。
表中列出的最高全风
压仅为98mm O,远小于所需值。
但若将转速提高,有可能达到要求。
根据教材中式2-14,为使表中序号1的全风压达到222mm O,转速n’应满足
n’/n= =1.505
故 n’=1.505*1000=1505r*min^-1
在此转速下,序号1的流量变为
Q’=11200*1.505=16860m^3*h^-1
可以满足需要(稍增大阻力,如关小阀门,可使流量减小至16860m^3*h^-1)。
说明:本题的风机在风量比序号1的风量还小的条件下运行,效率较低(低于82%)。
如需长期运行,为节能,当选一风压、风量在序号为中间值的风机;如查产品目录,4-72No.6
风机在2240 r*min^-1下共给出8个序号的值,其中序号5的风压为248mm O,风量为15800
m^3*h^-1较为适用(因风压高于管路所需,运行时风量将较15800 m^3*h^-1大,而可满足
要求,其全压效率约90%)。
2-10 往复压缩机的活塞将278k、101.3kpa(绝)的空气抽入气缸,压缩到324kpa(绝)后排出。
试求活塞队每千克空气所做的功。
若将1kg空气在一密闭的筒内用活塞字101.3kpa
(绝)压缩到324kpa(绝),所需功是多少?两种情况下均按绝热压缩机算。
解:在气缸中压缩、排出时: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
压缩前体积=T/*1/M*22.4=0.787m^3*kg^-1
压缩功==γ/(γ-1)*[()^( (γ-1)/ γ)-1] =1.099*10^5J
在密闭筒中压缩时:
==1/(γ-1)*[()^( (γ-1)/ γ)-1]=/γ=7.85*10^4Kj
13-5 求某湿物料由含水率30%(湿基,下同)干燥到20%所逐走的水分与继续从20%到10%逐走的水分之比/。
解:以1000kg绝干料为准,从=30%干燥到=20%所逐走的水分为
=100*(30/70-20/80)=17.86kg
从=20%继续干燥至=10%所逐走的水分为
=100*(20/80-10/90)=13.89kg
故/=1.286
13-6 某干燥器每日(24h)处理盐类结晶10t,从初水分0.1干燥至0.01(均为湿基)。
热空气的温度为107℃,相对湿度=0.05,干燥器中的空气绝热增湿,离开干燥器的温度为65℃,试求每小时出去的水分(kg)、空气用量(kg干空气)以及每天的产品量(kg)。
解:(1)每小时出去的水分,应用公式13-19a,有
W=10000/24*(10-1)/(100-1)=37.9kg*h^-1
(2)据=0.05,t=107℃,查图13-3得H1=0.042kg*kg^-1,沿绝热冷却线与t=65℃等温线相交,得=0.060kg*kg^-1,则
L=W/(-)=2100kg*h^-1
(3)每天产品量
=-W*24=9090kg*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