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滦林南仓矿构造发育规律研究

合集下载

开滦林南仓矿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分源预测

开滦林南仓矿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分源预测

伸 中。现生 产采 区为东 二小 采 区 、 西一采 区 , 东二
3 分 源 预 测 法 基 本 原 理 及 预 测 参 数 选 定
31 分 源法 基本原 理概 述 .
南采 区和西 四采 区作为 接替采 区 , 正在 开发 中 。
8 1 层厚 0 80 平 均 2 2r。 区层位 —煤 ~ .7m, . 全 5 n 稳定 , 仅局部 变 薄或相 变为炭 质泥 岩 , 厚变 化较 煤 大 , 杂结构 , 夹矸 14层 , 夹矸厚 度变 化大 。 复 有 ~ 且
的[ 。
2 矿 井 瓦斯 含 量 分 布 规 律
通 常认 为 ,瓦斯 主要 以物 理 吸附和 承压 游离
两种状态赋存于煤体中,煤体对瓦斯的物理吸附 关 系 在 目前 开 采 深 度 条 件 下 可 认 为 近 似 服 从
L N MU R方 程 , A G I 承压 游 离状 态 的瓦斯 可 近 似认 为服从 理想气 体状 态方 程 ,吸附量 和游 离量 之和
分 源预测 法基 本原 理是根 据煤 层 瓦斯含 量和 矿井 瓦斯涌 出 的源汇关 系 ,利 用 瓦斯涌 出 源的瓦 斯 涌 出规律并 结合 煤层 的赋存 条件 和开 采技 术条 件 ,通 过对 回采工 作 面和掘进 工作 面 瓦斯 涌 出量
的计 算 ,达 到 预测 采 区 和矿 井 瓦斯 涌 出量 的 目
赵 春景
开滦林 南 仓矿 回采 工作 面 瓦斯 涌 出量分 源预 测
1 ) () 1
6 5
q= 1 2| 。 lk・ " 3( k j }
式中
q一 开采 煤 层 ( 括 围岩 ) l 包 相对 瓦 斯 涌 出量 , /; m3 t

Aa 原 煤 灰分 含量 , d一 %; 开采 煤层 邻 近层 瓦斯 涌 出量预 测 322 ..

林南仓矿生产能力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

林南仓矿生产能力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

林南仓矿生产能力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
唐志勇;刘起余
【期刊名称】《河北煤炭》
【年(卷),期】2003(000)001
【摘要】通过分析影响林南仓矿生产能力的因素,提出了今后在生产能力和矿井发展方面的对策,并逐步在生产中实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总页数】2页(P8-9)
【作者】唐志勇;刘起余
【作者单位】开滦集团,林南仓矿,河北,唐山,064106;开滦集团,林南仓矿,河北,唐山,0641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801
【相关文献】
1.林南仓矿轨道石门过断层构造带支护技术 [J], 张盛
2.对开滦荆各庄矿12煤层,林南仓矿8—1煤层经济开采厚度的分析 [J], 毛勇;李复
3.林南仓矿巷道变形与支护控制对策分析 [J], 张国良
4.林南仓矿闭坑回撤出现的安全问题和应对措施 [J], 杨建忠
5.林南仓矿软岩巷硐群支护技术优化与实践 [J], 刘凤文[1]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林南仓矿软岩巷道底鼓综合治理技术实践

林南仓矿软岩巷道底鼓综合治理技术实践

的正 常衔接 和安 全 。文章 深入 分析 了该段 底鼓 的发 生机 理 ,提 出反底 拱锚 喷 、钢筋 混凝 土与 注浆 相 结合 的 治理 方 案 ,对 支护 参数 进行 了优 化设计 。 工程监 测与使 用 效果表 明 ,综合 治理技 术能 有
效控 制巷 道底 鼓 变形 ,为相 似 工程提供 了可 以借 鉴 的宝贵 经验 。
X zo 2 16,C ia . bi rv c l e a f nn eeom n a dS e eh oo ,Sho f nn n n e n , uh u2 1 1 hn ;2 Hee Poi i yL bo MiigD vlp et n a t T cnlg naK f y y col igE g er g o Mi i i H bi nt nvrt,T nsa 6 0 9 hn ;3 Lnn agMiigBac ,K i a ru ,T nsa 6 16,C ia e e U idU ie i e s y a ghn0 3 0 ,C ia . iacn nn rnh al nG p agh n04 0 u o hn )
L U Ja I i n—z u n ,W ANG Z o—tn GON P n h ag u ag , G i g—y n HUA ag , NG e W n—g n ag
( . ai a K yLbo o eo re adSf yMiig col f nn nier g hn nvrt f nn n eh o g , 1 N t nl e a fCa R sucs n ae nn ,Sho igE gne n ,C iaU i syo igadT cnl y o l t o Mi i ei Mi o
关键 词 :软岩巷 道 ;底 鼓 ;反 底拱 锚喷 ;注浆 ;马头 门 中图分类 号 :T 3 3 D 5 文献 标识码 :B 文章 编号 :17 0 5 ( 0 1 0 - 5 - 6 1— 9 9 2 1 ) 90 00 0 3

开滦集团林南仓三矿8Mt新井设计说明书

开滦集团林南仓三矿8Mt新井设计说明书
本矿采用连续运输能力较强的胶带输送机运煤,辅助运输一般采用轨道运输,并选用1.5t标准矿车,牵引设备一般采用电机车。由于本矿为低瓦斯矿井,所以采用电机车。
由已知条件可从《井筒断面图册》中选取各井筒的布置方式。主井井筒断面直径为6.5m,井筒装备为一对12t箕斗;副井井筒断面直径为7.5m,井筒装备双层四车宽窄罐笼;风井井筒断面直径为5.5m,井筒布置有梯子间和管路间。
本矿设计生产能力按年工作日330天计算,矿井工作制度设计采用"四·六"工作制,每天四班作业〔三班生产、一班检修〕,每天净工作时间为18个小时,以缩短井下工人的辅助劳动时间,减轻煤矿工人的劳动强度。
林南仓三煤矿设计生产能力180万t/a,服务年限62.2年。采用立井两水平上下煤法。工业广场位置的选择,有利于井田开拓和准备,有利于矿井建设施工和工业场地布置。
第六章 采煤方法
第七章 井下运输
第八章 矿井提升
第九章 矿井通风及安全
第十章 矿井基本技术经济指标
目的要求、主要技术指标:
1、根据林南仓三矿提供的相关资料,本着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贯彻安全生产的原则,设计完成年产1.8 Mt新矿井设计。
2、对所学基础理论知识进行一次系统总结,并结合实际条件加以综合运用,培养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素质。
Linanncangcoal mine, Wanbei coal-electricity group, is located in the Yongqiao district, Suzhou, Anhui Province, with convenient communications. The mine field spreads with the average lateral length approximately of6771mto 10513m, the average inclined length of approximately5605m, the area48.31km2. There are 5 main workable coal seam in this mine field, the 32seam, the 61, the 71seam, the 82seam, the 9 seamand 10 seam, with the total thickness of 10.49m, the inclination angle of9.5°, which are all the medium-thickness coal seam. The commercial reserve is200.97million tons, and therecoverable reserveis192.18million tons in this mine field. The average minewaterinflow is equally 200m3/h, with the peak of340m3/h,belonged to the simple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mine. The mine is a gassy mine with the average absolute gas emission rate of62.99m3/min, the relative gas emission rate of15.34m3/t. The mian workable coal seam 32, 71, 82, 9 are all the coal seam liable to dust explosion, while the anthracite and the natural cokeare are out of the danger of dust explsion. Identificated by the Fushun branch of the Academy of coal science in 2000, the seams of this mine are all theⅢno-easy spontaneous combustion seams.

贺永平-林南仓煤矿150万吨初步开采设计

贺永平-林南仓煤矿150万吨初步开采设计

摘要林南仓矿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境内。

矿井东西长约为 5.1km,南北宽约为 3.5km,面积为 1.45×107m2。

井田内的可采煤层为11煤、12煤,其中主采为11煤,该煤层赋存稳定,平均厚度3米。

倾角平均为18°,为缓斜厚煤层。

井田内工业储量1.46×108吨,可采储量 1.18×108吨。

矿井平均涌水量为1120m3/h,相对瓦斯涌出量0.12m3/t,属于低瓦斯矿井,煤层没有爆炸危险性,没有自然发火现象。

林南仓矿设计年生产能力150万t/a,服务年限69年。

采用立井两水平开拓,第一水平标高-450m,第二水平标高-750m。

矿井采用走向长壁综合机械化采煤法。

矿井布置综采工作面保证全矿井的产量,长度190m,煤的运输采用架线式电机车牵引3吨侧卸式矿车运输。

矿井的通风方式采用中央分列式通风。

关键词:林南仓、150万吨、设计目录一、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1)(一)矿区概述 (1)(二)井田地质特征 (2)1、井田大中型构造特征 (2)2、矿井地质构造复杂程度 (2)3、煤系地层 (2)4、矿井水文地质 (3)(三)煤层特征 (4)1、可采煤层情况 (4)2、煤的物理性质 (4)3、煤种及煤质变化 (4)4、各煤层顶底板特性 (4)(四)其他开采技术条件 (5)二、井田境界及储量 (6)(一)井田境界 (6)(二)井田工业储量的计算 (6)1、井田地质储量为 (6)2、工业储量的确定 (6)(三)井田可采储量 (6)1、永久煤柱煤量 (6)2、矿井边界煤柱煤量 (8)3、断层保护煤柱 (8)4、矿井可采储量计算 (8)三、矿井工作制度和设计生产能力 (9)(一)................................................... 矿井工作制度9 (二)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9)1、校核矿井煤层的开采能力是否满足设计生产能力的要求 (9)2、校核各种辅助生产环节的能力 (9)3、校核储量条件 (10)4、校核安全条件 (10)四、井田开拓 (10)(一)......................................... 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101、确定井筒的形式、数目、配置 (10)2、确定工业广场及井口位置 (11)3、确定开采水平和阶段高度 (11)4、开采水平布置及井底车场的选型 (11)5、采区划分及其布置 (11)(二)矿井开拓设计方案比较 (12)1、井田概况 (12)2、开拓方案技术比较 (12)3、结论 (14)(三)矿井基本巷道 (15)1、井筒 (15)2、井底车场 (17)(四)主要开拓巷道 (18)1、大巷断面设计 (18)参考文献: (21)致谢: (22)一、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一)、矿区概述林南仓井田位于唐山地区玉国县林南仓镇,东南距唐山市72公里。

林南仓矿构造煤发育特征及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林南仓矿构造煤发育特征及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育 。构 造煤 的存 在 , 使 瓦斯 含量 增 高 , 对 矿 井 的通 风 设计 、 采 掘布 置 , 甚 至 煤矿 安 全 产 生 了重 要影 响 。本
文 以井 田生产 资 料为 基础 , 研究 了林 南仓 矿构 造煤发
成岩 的侵入 由靠近 F 断层往 西逐 渐严重。整体而
言, 林南 仓矿 地质 构造 复 杂 , 整 体 构 造 异 常从 东 部 的 N E向展布 , 逐 渐 转到西 部 的 N WW 向展 布 , 揭 示 了林 南仓 向斜 是多 期构 造改 造 , 是 பைடு நூலகம் 同构造应 力 场叠加 作
的存在 使本 区靠近 断层 处 瓦斯 含量 增 多 , 涌 出量增 大。
关 键词 构 造煤 ; 瓦斯 赋存 特征 ; 主控 因素 ; 林 南仑 煤矿 中图分 类号 : T D 7 1 2 . 2 文献标 识码 : B 文 章编 号 : 1 6 7 2—0 6 5 2 ( 2 0 1 3 ) 0 8— 0 0 2 6— 0 3
构 造煤 是在 一期 或多 期构 造应 力作 用下 , 煤体 原
生 结构 、 构造 发 生不 同程 度 的脆 裂 、 破 碎 或 韧 性 变 形 或 叠加 破坏 , 甚 至达 到 内部化学 成分 和结 构 变化 的一 类煤 ¨ J 。构造 煤具 有 低 强度 、 低 透气性 、 高 吸 附 性 和 高解 析性 ,大量 的现场 调查 统 计 资料 表 明 , 煤 与 瓦 斯 突 出 都 选 择 性 地 发 生 在 煤 层 中 的 构 造 煤 发 育 区 』 。因此 , 深入 研 究 构 造 煤 的 发 育 特 征 、 形 成 机 制 及其 构 造控 制机 理等 , 对煤 矿 瓦斯灾 害 防治具 有重 要 的意 义 。林 南 仓 煤 矿 矿 井 地 质 条 件 复 杂 , 构 造 煤 发

林南仓井田构造演化规律及对生产的指导作用

林南仓井田构造演化规律及对生产的指导作用

部为 N ww 向。 在该期构造应力场作用下, 井 田东 部发育了走 向 N E 、 轴面倾 向 N W 的宽缓褶皱 , 与 区域上的开平向斜及其车轴山向斜等属于同一时
期 的产物 。 2 . 1 - 3 燕 山 中 一晚期 ( 1 7 5 ~ 5 2 Ma ) 该 期 主 要 构 造 应 力 场 表 现 为 由 早 期 的 近
图1 林 南 仓 井 田地 质构 造 纲 要 图
区域 发 育 了 N WW 向 的宽 缓 褶 皱 ,还 有 大 量 的
2 林南仓矿 井地质构造规律
2 . 1 林南仓井田构造演化的多期性 根据林南仓井 田及周 围的构造变形特征 、 井
N W 向逆 断层与 N E向正断层 ;还发 育 了走 向 N W、 轴面倾 向 S W 的较为宽缓型褶皱 , 在林南仓 井 田内形 成 了本期褶 曲与燕 山早 期 发育 的 N E向 褶曲复合状褶皱 , 构成 近“ u ” 字型麻 花状 的林南
能 源 技 术 与 管 理
2 0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9 9 4 3 . 2 0 1 3 . 0 3 . 0 0 8
2 0 1 3 年第 3 8 卷第 3 期
V0 1 . 38 No. 3
E n e r g y T e c h n o l o y g a n d Ma n a g e me n t
N WW— S E E向的伸 展作 用 ,逐步旋 转呈晚期 的 N N W— S S E伸展 ,是林南仓井 田构造形成 的主要 时期 。 该 期构 造 主要 对煤 田起破 坏作 用 , 尤 其是蓟 玉向斜 , 煤系地层从一个完整的含煤区被分割成 几个 孤立 的 向斜 。

林南仓矿石门软岩巷道底鼓控制技术与实践

林南仓矿石门软岩巷道底鼓控制技术与实践
E M) 、 透射 电镜 ( T E M) 、 x射 线衍射仪 ( X R D ) 等技术手段对林南仓矿 一 6 5 0 m水平 轨道石门典型段巷道 围岩进行微观分析 , 试验 4个试 样 中黏 土矿 物 的 含 量 分 别 为 5 3 . 1 %, 7 4 . 1 %, 6 8 . 4 %, 3 9 . 1 %, 矿 物成 分 中 , 前 3个 岩样 蒙脱 石 含量 均在 8 5 % 以上 , 兼有少量的高岭土, 而 4号岩样矿物成分以高岭 石为主, 兼有少量伊利石和绿泥石。 综合分析巷道工程 的地质概况和围岩 的微观实验 结果 , 林 南仓 矿 一6 5 0 m 水 平 轨 道 石 门 支 护 难 点 主 要
定, 保证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关键词 : 微观 分析 ; 巷遒围岩变形 ; 反底拱壁后充填 ; 联合 支护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8— 0 1 5 5 . 2 0 1 3 . 0 7 . 1 0 0 中图分类号 : F 4 0 7 . 2 1 ; T D 3 2 文献标志码 : B
有:
收稿 日期 : 2 0 1 3— 0 5— 0 2 作者简介 : 崔 兆华 ( 1 9 8 0 一) , 男, 山东 日照人 , 2 0 0 3年 7月 毕业于太原理 工大学采矿 工程专业 , 现在 山西 华润煤 业有 限公 司工作 。

1 ) 巷道埋深大 , 自重 应 力 达 到 1 6 . 2 5 MP a , 且 巷 道 处于地层向斜轴部位置 , 有一定 的构造应力残余 , 这使 得支护结构承受较高的外在压力 ; 2 ) 围岩 矿 物成 分 中蒙 脱 石 含 量 极 高 , 受 小 构 造 和 二次应 力影 响 , 导通 了顶板 的砂 岩 裂 隙水 , 迎 头 出水 点 处理不及时造成底板长期浸泡 , 水化作用下黏土矿物 晶体急剧膨胀 , 岩性弱化 , 支护结构加速失稳 ; 3 ) 层理 发育 , 岩性 软弱 , 围岩 自承能力 较低 ; 4 ) 大小 构造 切割 多 , 造 成巷 道 围岩原 声 裂 隙 多 , 受 开挖 扰动 和支护 强度 不 足影 响 , 微 裂 隙相 互 贯 通 , 部 分 锚 杆锚 固力 受 到弱化 , 影 响 了支护强 度 。 3 . 支 护方 案设计 壁后充填其 实就是用水泥浆液等充填材料 , 把u 型钢 可缩性 支 架 的壁 后 保 留 的空 隙 充 填 起 来 , 从 而 提 高 U型支架 的 支 护性 能 , 并 将 大 部 分 的 破 碎 巷 道 围 岩 胶结 成一个 整体 , 能全 面 实 现 巷 道 围岩 的加 固。 由于 壁后充填使得支护体可 以直接作用于巷道 围岩上 , 来 自围岩 的外 部荷 载 可 以通 过 密 实 的壁 后 充 填 物均 匀 地 传 给 u型支 架 , 有 利 于 u型 支架 支撑 能力充 分地 发挥 ; 水 泥浆等充 填材 料 凝 固时 间较 快 , 能够 及 时 地保 证 支 架 的承载 能力 , 可 以有效 地 限制 巷 道 围岩 的松 动 变形 , 从而保证支护体 的稳定性 ; 充填材料还具有 一定 的可 缩性 , 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 围岩的变形 , 能够减少 u型 支架 和巷道 围岩 的变 形 程 度 ; 以水 泥 浆 为 主要 原 料 的 充填材料可以将破碎 的巷道 围岩及时地胶结起来 , 能 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 防水 的作用 , 水泥浆 液还可以渗 透到 巷道 围 岩 的裂 隙 中 , 从 而 防 止巷 道 围 岩 的 风 化 和 吸水 软化 。 ( 下转第 l 7 l 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左右 。
采 区 或 不 同 块 段 构 造 复 杂 程 度 的 定 量 预 测 与 评
价 , 林南仓 矿迫切需要 解决 的实际问题 。 是
2 矿 区 断 层 统 计 分 析
2 1 总 体 规 律 . 采 用 地 质 统 计 方 法 , 制 了 林 南 仓 矿 正 断 层 绘
撑力 即为 30 . k 0 1 5 N。
第 2期 21 0 0年 6 月
水 力 采 煤 与 管 道 运 输
HYDRAUL C C0AL MI NG & PI LI RANS I NI PE NE r P0RT 1 AT 0N
No .2
Jn 2 0 u . 01
开 滦林 南仓 矿 构 造 发 育 规 律 研 究
面 高 效 和 安 全 生 产 , 下 一 个 工 作 面 进 行 回 采 在

= 5× — 2 詈一 上.jj

× . 14 】6 . k 。 46× 。5= 7 28 N
式中 M 为 煤 层 最 大 厚 度 。
时, 应使 支 架 保 持 较 高 的 初 撑 力 。③ 为 防 止 工 作 面 出现煤 壁 片 帮 、 道 漏空 , 机 以及 现 有 工 作 面 支 架 所 表 现 出 的 直 接 顶 后 端 垮 空 、 荷 作 用 点 前 移 载 等 现 象 , 架 过 程 应 尽 可 能采 用 承 载 前 移 方 式 。 移
据 此 可计 算 六 采 区 综 三 工 作 面 临 界 初 撑 力 :
P0≥ y ・魏 ・L ‘B = ・
J 一 1


回采 , 出 以下 建 议 : 从 安 全 角 度 出发 , 作 面 提 ① 工 前 方 3 m 内均 应 进 行 加 强 支 护 。 ② 为 保 持 工 作 0
! :
正 断层 走 向玫瑰 花 图
。 .
, . 。
断联 走 向玫 瑰花 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逆 断 层走 向玫 瑰花 图
煤 盆 , 石 炭 一二 叠 纪 双 纪 煤 田 , 属 赋存 可 采 煤 层 4 层 。林 南 仓 井 田 地 质 条 件 复 杂 , 揭 露 断 层 9 已 8 条 并 伴 有 岩 浆 岩 侵 入 , 晕 制 约 综 采 工 作 面 能 力 严
② 临 界 阻 力 计 算 法 : 据 对 直 接 顶 刚 性 体 稳 根
定 性 分 析 , 得 到 使 支 架 与 围 岩 相 互 作 用 达 到 相 可 对 稳 定 时 必 须 的最 低 阻 力 计 算 公 式 :
P0≥ ・ ・ L ・B
合 的方法 , 针对 新安 矿六采 区十层综 三工 作 面大 采 高 不 稳 定 顶 板 控 制 出 现 的 技 术 难 题 , 行 了 深 进
1 矿 井 地 质 概 况
林 南 仓 矿 位 于 蓟 玉 煤 田林 南 仓 井 田 范 围 内 , 东 西 长 约 7 k 南 北 宽 约 3 5 k 井 田 面 积 为 m, . m, 2 . m , 个 井 田呈 一 个 不 规 则 的 长 圆 形 独 立 2 0k 整
作 者简 介 :
张 成 义 ( 9 7一), , 龙 江 龙 煤 矿 业 集 团 双 鸭 山 分 公 司 生 16 男 黑 产技 术 部采 煤 工程 师 , 业于 黑龙 江科 技 学 院 采矿 工程 专 业 , 毕 学
士 学位 。
收 稿 日期 : 0 9—1 20 2—0 1
考虑到来 压期 间动 压对 支 架 的动 载作 用 , 合 理 初 撑 力 应 为 临 界 初 撑 力 的 2倍 ( 测 综 三 工 作 实 面 的 动 载 系 数 为 1 8) 综 三 工 作 面 合 理 初 撑 力 . , P 2 =3 2 . k 即 顶 板 合 理 初 撑 力 要 达 到 a= P 5 5 6 N, 3 2 . k 2 . a 才 能 保 证 顶 板 的稳 定 性 。 5 5 6 N( 2 0MP )
以正 断 层 为 主 , 占 8 . % , 断 层 为 辅 , 占 约 32 逆 约
1 . % ; 一 组 为 近 南 北 向 , 占 断 层 总 数 的 8 6 另 约 8 6 , 要 为 正 断 层 , 断 层 比较 少 见 ; 外 , .% 主 逆 另 还
有 少 量 北 东 向 断 层 , 占 2 4 。 断 层 落 差 衰 减 约 .% 情况 : 西西 向断层 1 2 北 . 5~3. 5 1 0 平 均 7 m/ 0 m, 1 6 m/ 0 m, 南 北 向 断 层 1 3 ~1 . 9 .8 10 近 .6 4 2 m/ 1 0 平 均 4 2 m/ O m; 倾 向 上 2 . m/ 0 m 0 m, . 9 lO 在 6 3 10
的 发 挥 和 矿 井 的 规 划 发 展 . 此 , 本 质 上 揭 示 因 从 矿 井 构 造 发 育 、 布 和 组 合 规 律 , 行 矿 井 不 同 展 进
图 l 断 层走 向玫瑰 花 图
从 已 揭 露 资 料 分 析 , 层 大 致 分 两 组 : 组 断 一 为 北 西 西 向 , 占 断 层 总 数 的 8 . % , 层 性 质 约 90 断
入 细 致 的 研 究 , 结 出 相 应 的研 究 结 论 , 为 新 总 可 安矿 1 0号 层 工 作 面 支 架 选 型 提 供 科 学 依 据 , 保
证 回采工作 面安全 、 效 、 速推进 。 高 快
根 据 研 究 结 果 , 保 证 后 续 工 作 面 正 常 安 全 为

宋 恩 春
( 北 省开 滦 集 团公 司地测 部 河 北 唐 山 0 3 1 河 6 0 8)
摘 要 : 用 统 计 分 析 和 趋 势 面 分 析 , 合 构 造 区域 构 造 演 化 分 析 , 刻 揭 示 矿 井 构 造 发 育 、 应 结 深 展
布 和 组 合 规 律 , 林 南 仓 矿 业 分 公 司 的 煤 炭 采 掘 部 署提 供 了科 学依 据 。 为 关键词 : 造特征 构 趋 势 面分 析 构 造 演 化 文 章 编 号 :0 6—0 9 ( 0 0) 2—0 1 10 882 1 0 0 7—0 4 和 逆 断 层 走 向 玫 瑰 花 图解 ( 1 。 图 ) 中 图 分 类 号 :5 8 文 献 标 识 码 : / 4 '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