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劳动力计算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劳动力计算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劳动力计算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劳动力计算一、精细劳动力计算(一)分析工程项目,计算相关工作劳动力要正确进行施工组织方案、进度等设计,就必须准确计算各分部、分项工程劳动力需求数量,同时所计算出的劳动力可进一步统计为单项工程、单位工程直至工程项目的劳动力总量,所以此项工作也是进行劳动力总量统计的基础工作。
(二)劳动定额的含义劳动定额是计算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或单位工程量所需人工的依据,但是他仅指直接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包括附属企业)的生产工人,而不包括:1、材料采购及保管人员;2、材料到达工地以前的搬运、装卸工人等人员;3、驾驶施工机械、运输工具的工人;4、由管理费支付工资的人员。
(三)劳动力计算人力施工劳动力的需要量计算公式:p=(wr×q/Tz)×S1×S2×S3×S4(人)式中p——相关工程劳动力Wr——工程数量q——工程劳动定额S1——不同定额之间的幅度差S2——不同时间的定额幅度差S3——本企业当时当地与定额统一定额的幅度差S4——不可预见因素修正系数Tz——日历施工期内的实际工作天数(按8小时计)Z它等于日历天数Te乘以工作日系数0.7[除去星期日和国家法定假日,即:(365-104-10)/12×30=0.7],再乘以气候影响系数K、出勤率c及作业班次n,即:Tz=Tz×0.7×K×c×n例:某桥礅(一般桥)为钻孔桩基础,桩长10m计4根,地层为砂砾石,桩径为1.25m,200号钢筋混凝土,施工组织计划采用三班制作业,要求15天完工,计算所需劳动力L解:若使用概算定额,则查《概算定额》知该条件下完成1m钻孔桩所需的劳动定额为13.78工天,通过调研和分析知本行业现行概算定额与预算定额、预算定额与施工定额之间的幅度差分别为10%和15%,当时与定额编制基期的幅度差为5%,本企业与统一定额的幅度差约为5%,不可预见因素按1.2考虑,当地气候影响系数0.9,出勤率按90%计L则每班次P=4×10×13.78/(15×0.7×0.9×90%×3)×90%×85%×95%×1.2=18(人)(四)绘制时标网络计划,计算基本劳动力数量当分部分项工程劳动力求出后,便对其分析统计,得出相应单位或单项工程的劳动力数量,进而再分析统计为工程项目所需劳动力数量L方法是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所拟定的方案绘制时标网络计划,并按工期一定、资源均衡的原则进行优化与调整L即在工期不变的情况下,使劳动力分配尽量均衡,力求每天的劳动力需求量基本接近平均值L只有按这种方法对劳动力进行配备,才不会造成现场的劳动力短缺,也不会形成窝工现象L。
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劳动力计算

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劳动力计算一、精细劳动力计算(一)分析工程项目,计算相关工作劳动力要正确进行施工组织方案、进度等设计, 就必须准确计算各分部、分项工程劳动力需求数量, 同时所计算出的劳动力可进一步统计为单项工程、单位工程直至工程项目的劳动力总量, 所以此项工作也是进行劳动力总量统计的基础工作。
(二)劳动定额的含义劳动定额是计算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或单位工程量所需人工的依据,但是他仅指直接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包括附属企业)的生产工人,而不包括:1、材料采购及保管人员;2、材料到达工地以前的搬运、装卸工人等人员;3、驾驶施工机械、运输工具的工人;4、由管理费支付工资的人员。
(三)劳动力计算人力施工劳动力的需要量计算公式:p =(w r × q/Tz)× S1 × S2 × S3 × S4 (人)式中p ——相关工程劳动力W r——工程数量q ——工程劳动定额S 1——不同定额之间的幅度差S 2——不同时间的定额幅度差S 3——本企业当时当地与定额统一定额的幅度差S 4——不可预见因素修正系数T z ——日历施工期内的实际工作天数(按8 小时计) Z 它等于日历天数T e 乘以工作日系数0. 7[ 除去星期日和国家法定假日, 即: (365 - 104 - 10)/12×30 = 0. 7 ], 再乘以气候影响系数K、出勤率c 及作业班次n,即: T z = T z ×0. 7 ×K ×c ×n例: 某桥礅(一般桥) 为钻孔桩基础, 桩长10m计4 根, 地层为砂砾石, 桩径为1. 25m , 200 号钢筋混凝土, 施工组织计划采用三班制作业, 要求15 天完工, 计算所需劳动力L解: 若使用概算定额, 则查《概算定额》知该条件下完成1m 钻孔桩所需的劳动定额为13. 78 工天,通过调研和分析知本行业现行概算定额与预算定额、预算定额与施工定额之间的幅度差分别为10%和15% , 当时与定额编制基期的幅度差为5% , 本企业与统一定额的幅度差约为5% , 不可预见因素按1. 2 考虑, 当地气候影响系数0. 9, 出勤率按90%计L 则每班次P =4 ×10 ×13. 78/(15 ×0. 7 ×0. 9 ×90% ×3 )×90% ×85%×95% ×1. 2 = 18 (人)(四)绘制时标网络计划,计算基本劳动力数量当分部分项工程劳动力求出后, 便对其分析统计, 得出相应单位或单项工程的劳动力数量, 进而再分析统计为工程项目所需劳动力数量L 方法是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所拟定的方案绘制时标网络计划, 并按工期一定、资源均衡的原则进行优化与调整L即在工期不变的情况下, 使劳动力分配尽量均衡, 力求每天的劳动力需求量基本接近平均值L 只有按这种方法对劳动力进行配备, 才不会造成现场的劳动力短缺, 也不会形成窝工现象L。
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劳动力计算

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劳动力计算一、精细劳动力计算一分析工程项目,计算相关工作劳动力要正确进行施工组织方案、进度等设计, 就必须准确计算各分部、分项工程劳动力需求数量, 同时所计算出的劳动力可进一步统计为单项工程、单位工程直至工程项目的劳动力总量, 所以此项工作也是进行劳动力总量统计的基础工作;二劳动定额的含义劳动定额是计算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或单位工程量所需人工的依据,但是他仅指直接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包括附属企业的生产工人,而不包括:1、材料采购及保管人员;2、材料到达工地以前的搬运、装卸工人等人员;3、驾驶施工机械、运输工具的工人;4、由管理费支付工资的人员;三劳动力计算人力施工劳动力的需要量计算公式:p =w r × q/Tz× S1 × S2 × S3 × S4 人式中p ——相关工程劳动力W r——工程数量q ——工程劳动定额S 1——不同定额之间的幅度差S 2——不同时间的定额幅度差S 3——本企业当时当地与定额统一定额的幅度差S 4——不可预见因素修正系数T z ——日历施工期内的实际工作天数按8 小时计 Z它等于日历天数T e 乘以工作日系数0. 7 除去星期日和国家法定假日, 即: 365 - 104 - 10/12× 30 = 0. 7 , 再乘以气候影响系数K、出勤率c 及作业班次n,即: T z = T z × 0. 7 ×K ×c ×n例: 某桥礅一般桥为钻孔桩基础, 桩长10m计4 根, 地层为砂砾石, 桩径为1. 25m , 200 号钢筋混凝土, 施工组织计划采用三班制作业, 要求15 天完工, 计算所需劳动力L 解: 若使用概算定额, 则查概算定额知该条件下完成1m 钻孔桩所需的劳动定额为13.78 工天,通过调研和分析知本行业现行概算定额与预算定额、预算定额与施工定额之间的幅度差分别为10%和15% , 当时与定额编制基期的幅度差为5% , 本企业与统一定额的幅度差约为5% , 不可预见因素按1. 2 考虑, 当地气候影响系数0. 9, 出勤率按90%计L 则每班次P =4 × 10 × 13. 78/15 × 0. 7 × 0. 9 × 90% × 3 × 90% × 85%× 95% ×1. 2 = 18 人四绘制时标网络计划,计算基本劳动力数量当分部分项工程劳动力求出后, 便对其分析统计, 得出相应单位或单项工程的劳动力数量, 进而再分析统计为工程项目所需劳动力数量L 方法是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所拟定的方案绘制时标网络计划, 并按工期一定、资源均衡的原则进行优化与调整L即在工期不变的情况下, 使劳动力分配尽量均衡, 力求每天的劳动力需求量基本接近平均值L 只有按这种方法对劳动力进行配备, 才不会造成现场的劳动力短缺, 也不会形成窝工现象L;五求算定格未包括人员这类人员主要包括: 1 材料采购及保管人员;2 材料到达工地以前的搬运、装卸工人等人员; 3驾驶施工机械、运输工具的工人; 4 由管理费支付工资的人员;由于项目法管理的推行, 以及施工队伍向知识密集型发展, 其相关人员的计算可简化, 具体方法如下:1、施工干扰增加劳动力根据有干扰的工程及不同行车对数的劳动定额增加百分比, 分别计算; 可以把增加的劳动定额放入单项定额内, 也可以使用统一定额计算后, 另计增加部分;2、机械台班中的劳动力该项劳动力及司机人数, 随着机械化程度而变,可按各种机械台班总量, 乘以台班劳动定额求得, 也可以按机械配备数量, 根据各种机械特点, 配备司机人数L根据以往经验资料, 该项劳动力约占基本劳动力的4~ 7% ;3、备料、运输劳动力此项劳动力, 随圬工数量的多少而变化, 并随着机械化, 工厂化水平不断发展而减小;为了简化计算工作, 各企业应自己统计历史约占基本工程劳动力百分比如20~ 30% , 或根据项目特点, 对外发包;4、管理及服务人员由项目经理组阁, 也按项目定员估算, 一般可按基本劳动力的15~ 25% , 项目越大, 比例越小;二、粗略劳动力计算:一计算思路根据楼层计算出模板量,根据建筑工人每天完成8m2/d,工期,由此计算出模板工人数;根据木工人数算出其他人数;二工种人数计算1、模板工单层模板量计算方法详见周转菜量计算方法;单层模板支设时间:地下室模板支设时间按照单层施工时间-2计算,考虑2天的混凝土浇筑时间;主体模板支设时间按照单层施工时间-1计算,考虑1填的混凝土浇筑时间; 2、钢筋工木工与钢筋工人数比:一般工程:木工:钢筋工=1.5:1剪力墙:木工:钢筋工=2:13、混凝土工基础施工阶段:计算思路:根据基础混凝土量分区浇筑则确定分区混凝土量,混凝土最长浇筑时间为3d,确定出混凝土泵的数量;每台混凝土泵需要的混凝土班组数量,如持续时间将超过8h,那么需要2个混凝土班组;每个混凝土班组人员配备:抹面3人,布料2人,振捣3人,泵管按拆2人装拆过程中,布料工人可配合,故只考虑2人,维护1人,共计11人;人数还应该根据基础形式变化,比如大体积筏板,那么混凝土工人数就应该相应增加;基础形式简单,人数就相应减少;主体、地下室施工阶段:计算思路同上,只是注意浇筑时间,一般来说浇筑时间不长就相应只需配备一个混凝土班组;4、架子工架工主要根据模板量,协调模板工、钢筋工人数考虑即可;可按模板工的1/10至1/6考虑即可;5、砖工地下室、主体施工阶段地下室阶段主要是砖胎膜的砌筑需要砖工,根据工程大小、基础形式确定,一般不必考虑过多;主要是因为地下室阶段整体考虑劳动力时,砖工人数、防水工、杂工人数是在一起的,考虑过多会对总人数产生影响;主体施工阶段只有零星砌筑,不过这也要根据砌体插入时间确定,高层建筑在主体施工过程中就已经插入砌体施工,那么人数就相应的增加;装饰施工阶段装饰施工阶段是砖工人数最多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人数主要按工期的紧缓确定;6、焊工焊工人数在地下室施工阶段人数较多,主要根据施工工期考虑,协同考虑和其他工种的人数平衡,保证总人数符合实际情况;7、防水工考虑方式和焊工一致;8、起重工塔吊每台塔吊按2班6人考虑;9、电工、机修工、机操工、试验工按工程大小考虑,1至2人即可;10、普工根据工程大小,受限于总人数,竣工阶段达到最多,其他阶段酌情考虑;。
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劳动力及材料供应计划

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劳动力及材料供应计划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在一个工程项目中,根据施工进度和建设规模,合理安排劳动力和材料供应的计划。
这个计划一方面要满足施工所需的人力资源和物资,另一方面要考虑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成本的控制。
下面是一份关于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劳动力及材料供应计划的例子:1.工程项目的基本情况--工程名称:XX项目;--工程规模:总建筑面积XXX平方米;--工程施工周期:XXX天;--施工单位:XXX公司;--施工部门:XXX部门。
2.劳动力安排计划--根据工程施工周期和建设规模,确定所需的劳动力种类和数量;--确定各类劳动力的工作岗位和任务分工;--制定劳动力招聘计划,包括招聘渠道和招聘周期;--制定培训计划,培训工人掌握职业技能和安全操作规程;--制定劳动力班次和排班计划,保证施工进度的连续性和高效性;--制定劳动力管理制度,确保施工现场的秩序和安全。
--根据工程施工周期和建设规模,确定所需的各类材料种类和数量;--编制材料供应计划,包括供应时间、供应地点和供应数量;--确定材料供应商,签订供应合同,并进行供应商的资质审核;--制定材料进场检验计划和质量监控措施,确保材料质量;--制定材料采购计划,包括采购渠道、采购价格和采购周期;--确定材料运输计划和运输方式,保证材料按时到达施工现场。
4.劳动力和材料供应的协调管理--建立劳动力和材料供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及时跟踪和管理供应进展;--建立供应商评价机制,对供应商进行绩效评估和奖惩;--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确保劳动力的安全和材料的安全;--做好劳动力和材料的后勤保障工作,包括食宿、医疗和交通等;--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总之,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劳动力及材料供应计划是一个综合性的计划,涉及到劳动力与材料两个方面,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项目情况进行具体的规划和安排。
通过科学合理的组织设计,能够提高施工效率,控制成本,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施工组织设计7-劳动力机械设备和材料投入计划

施工组织设计7-劳动力机械设备和材料投入计划
符合工程实际情况
投入计划:
一、劳动力投入计划
1、施工总指挥:施工总指挥要具备相关专业背景,有较丰富的施工经验,有责任心,能够落实施工安全管理要求,保证施工质量,坚持施工进度。
2、安全工程师:1名,施工安全文明管理,组织安全教育培训,把握施工安全进度,监督施工安全措施,确保施工安全稳定。
4、机械设备管理员:1名,组织进出场机械设备,维护维修机械设备,检修机械设备,负责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和运行管理等。
5、施工员:2名,负责施工现场管理,检查施工进度和质量,遵照施工方案,提升施工效率,落实安全措施,保证施工质量。
6、木工:3名,按照施工图纸要求准备木材,主要负责水泥外墙和木框架的制作、安装,保证施工质量。
7、油漆工:2名,执行油漆施工计划,按照要求,使用防潮、耐候性等材料,按规定保护墙面,负责油漆涂装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劳动力计算

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劳动力计算一、精细劳动力计算(一)分析工程项目,计算相关工作劳动力要正确进行施工组织方案、进度等设计, 就必须准确计算各分部、分项工程劳动力需求数量, 同时所计算出的劳动力可进一步统计为单项工程、单位工程直至工程项目的劳动力总量, 所以此项工作也就是进行劳动力总量统计的基础工作。
(二)劳动定额的含义劳动定额就是计算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或单位工程量所需人工的依据,但就是她仅指直接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包括附属企业)的生产工人,而不包括:1、材料采购及保管人员;2、材料到达工地以前的搬运、装卸工人等人员;3、驾驶施工机械、运输工具的工人;4、由管理费支付工资的人员。
(三)劳动力计算人力施工劳动力的需要量计算公式:p =(w r × q/Tz)× S1 × S2 × S3 × S4 (人)式中p ——相关工程劳动力W r——工程数量q ——工程劳动定额S 1——不同定额之间的幅度差S 2——不同时间的定额幅度差S 3——本企业当时当地与定额统一定额的幅度差S 4——不可预见因素修正系数T z ——日历施工期内的实际工作天数(按8 小时计) Z 它等于日历天数T e 乘以工作日系数0、7[ 除去星期日与国家法定假日, 即: (365 - 104 - 10)/12×30 = 0、7 ], 再乘以气候影响系数K、出勤率c 及作业班次n,即: T z = T z ×0、7 ×K ×c ×n例: 某桥礅(一般桥) 为钻孔桩基础, 桩长10m计4 根, 地层为砂砾石, 桩径为1、25m , 200 号钢筋混凝土, 施工组织计划采用三班制作业, 要求15 天完工, 计算所需劳动力L解: 若使用概算定额, 则查《概算定额》知该条件下完成1m 钻孔桩所需的劳动定额为13、78 工天,通过调研与分析知本行业现行概算定额与预算定额、预算定额与施工定额之间的幅度差分别为10%与15% , 当时与定额编制基期的幅度差为5% , 本企业与统一定额的幅度差约为5% , 不可预见因素按1、2 考虑, 当地气候影响系数0、9, 出勤率按90%计L 则每班次P =4 ×10 ×13、78/(15 ×0、7 ×0、9 ×90% ×3 )×90% ×85%×95% ×1、2 = 18 (人)(四)绘制时标网络计划,计算基本劳动力数量当分部分项工程劳动力求出后, 便对其分析统计, 得出相应单位或单项工程的劳动力数量, 进而再分析统计为工程项目所需劳动力数量L 方法就是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所拟定的方案绘制时标网络计划, 并按工期一定、资源均衡的原则进行优化与调整L即在工期不变的情况下, 使劳动力分配尽量均衡, 力求每天的劳动力需求量基本接近平均值L 只有按这种方法对劳动力进行配备, 才不会造成现场的劳动力短缺, 也不会形成窝工现象L。
施工组织设计7-劳动力机械设备和材料投入计划

施工组织设计7-劳动力机械设备和材料投入计划施工组织设计是一个项目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涉及到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管理,包括劳动力、机械设备和材料。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劳动力、机械设备和材料的投入计划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详细介绍这个计划。
一、劳动力投入计划劳动力是施工活动的主要执行者,其投入计划的合理性和充分性直接影响整个施工进度和质量。
在进行劳动力投入计划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施工量:根据项目的施工量确定所需的劳动力数量,通常采用工日或人数计算。
根据工种的不同,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会有所不同。
2.工期:根据项目的工期,安排劳动力的数量和工种。
在施工高峰期,需增加劳动力的投入,以保证项目能够按时完成。
3.技能需求:根据项目的特点和要求,确定所需的劳动力的技能和水平。
对于一些复杂的工序,需要具有高技能水平的劳动力来完成。
二、机械设备投入计划机械设备的投入计划是施工组织设计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机械设备的合理使用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在进行机械设备投入计划时,需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施工方法:根据项目的施工方法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
对于一些重型设备的使用,需要依托于较大的施工现场和空间条件。
2.施工进度:根据项目的施工进度,安排机械设备的投入。
有些机械设备在施工初期投入较多,随着工程的进展,逐渐减少或停用。
3.设备管理: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转。
遇到故障或需要更换的情况,及时调整投入计划。
材料投入计划是施工组织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合理的材料投入可以避免材料的浪费和延误施工进度。
在进行材料投入计划时,需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施工量:根据项目的施工量确定所需的主要材料数量。
根据材料的特性和施工方法,考虑到一定的浪费量。
2.供应周期:根据材料的供应周期确定材料的采购时间,并预留合理的采购时间,避免材料供应的延误。
3.库存管理:对现场的材料进行定期盘点和管理,确保材料的使用和储存符合施工进度和质量要求。
施工组织设计-劳动力计划表(纯方案,4页)

为确保工程顺利进行施工,在本工程劳动力组织时,将从劳务公司中抽出具有良好的质量和安全意识强的、技术素质高的、身体健康,且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一线操作工人安排进场施工,施工人员进场前统一经过公司劳务技能及质量、安全技术等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挂牌施工。
施工劳动力的投入按工程施工进度的需要,逐步到位,做好思想动员和采取经济措施使得春节休假期间保证足够劳动力,以确保工程施工进度。
本工程劳动力组织及投入均由劳务公司根据项目月度劳动力计划表,在本公司内部进行合理调配,确保项目部对各种劳动力的需要,确保施工进度计划能够按期完成。
1.管理人员配备我公司在施工管理、协调控制能力上都有很大的优势,且在施工管理层人员组织上更是有广泛的选择,在组建本工程项目管理班子时,我公司将选派曾施工过类似本工程结构形式的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项目管理班子进驻现场直接参与本工程的建设和管理。
我们将配备齐项目班子,根据本工程的规模和特点,项目经理部拟定采用直线职能式的管理模式。
项目经理部设工程施工部、工程技术部、器材供应部、质量安全部和办公室等职能部门。
在生产组织上,施工管理部设综合工长和各专业工长,由他们具体组织施工实施。
此模式具有职责分明、指令畅通、管理高效的特点。
项目各部门的职能:工程管理部:测量放线、劳动力管理、施工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具体实施与控制。
工程技术部:编制施工方案、施工技术管理;计划与统计;测量控制定位;钢筋、木工翻样、材料试验。
质量安全部:制定各项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实施全过程的质量、安全监控。
器材供应部:材料的采购、保管、发放;机电设备的维修、保养、管理以及操作人员的管理。
综合管理部:工程预决算;劳动工资管理;财务成本管理;工程合同管理。
办公室:对外协调、理顺关系;现场保卫、后勤、卫生。
在项目领导班子的配备上,我公司将选派一级项目经理担任本工程项目经理,项目机构设置详见:第四章节中的施工组织及项目管理。
2.劳务人员的配备劳动力是工程具体的实施者,因此劳务人员是工程实施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劳动力计算
一、精细劳动力计算
(一)分析工程项目,计算相关工作劳动力
要正确进行施工组织方案、进度等设计, 就必须准确计算各分部、分项工程劳动力需求数量, 同时所计算出的劳动力可进一步统计为单项工程、单位工程直至工程项目的劳动力总量, 所以此项工作也是进行劳动力总量统计的基础工作。
(二)劳动定额的含义
劳动定额是计算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或单位工程量所需人工的依据,但是他仅指直接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包括附属企业)的生产工人,而不包括:
1、材料采购及保管人员;
2、材料到达工地以前的搬运、装卸工人等人员;
3、驾驶施工机械、运输工具的工人;
4、由管理费支付工资的人员。
(三)劳动力计算
人力施工劳动力的需要量计算公式:
p =(w r × q/Tz)× S1 × S2 × S3 × S4 (人)
式中p ——相关工程劳动力
W r——工程数量
q ——工程劳动定额
S 1——不同定额之间的幅度差
S 2——不同时间的定额幅度差
S 3——本企业当时当地与定额统一定额的幅度差
S 4——不可预见因素修正系数
T z ——日历施工期内的实际工作天数(按8 小时计) Z 它等于日历天数T e 乘以工作日系数0. 7[ 除去星期日和国家法定假日, 即: (365 - 104 - 10)/12×30 = 0. 7 ], 再乘以气候影响系数K、出勤率c 及作业班次n,
即: T z = T z ×0. 7 ×K ×c ×n
例: 某桥礅(一般桥) 为钻孔桩基础, 桩长10m计4 根, 地层为砂砾石, 桩径为1. 25m , 200 号钢筋混凝土, 施工组织计划采用三班制
作业, 要求15 天完工, 计算所需劳动力L
解: 若使用概算定额, 则查《概算定额》知该条件下完成1m 钻孔桩所需的劳动定额为13. 78 工天,通过调研和分析知本行业现行概算定额与预算定额、预算定额与施工定额之间的幅度差分别为10%和15% , 当时与定额编制基期的幅度差为5% , 本企业与统一定额的幅度差约为5% , 不可预见因素按1. 2 考虑, 当地气候影响系数0. 9, 出勤率按90%计L 则每班次
P =4 ×10 ×13. 78/(15 ×0. 7 ×0. 9 ×90% ×3 )×90% ×85%×95% ×1. 2 = 18 (人)
(四)绘制时标网络计划,计算基本劳动力数量
当分部分项工程劳动力求出后, 便对其分析统计, 得出相应单位或单项工程的劳动力数量, 进而再分析统计为工程项目所需劳动力数量L 方法是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所拟定的方案绘制时标网络计划, 并按工期一定、资源均衡的原则进行优化与调整L即在工期不变的情况下, 使劳动力分配尽量均衡, 力求每天的劳动力需求量基本接近平均值L 只有按这种方法对劳动力进行配备, 才不会造成现场的劳动力短缺, 也不会形成窝工现象L。
(五)求算定格未包括人员
这类人员主要包括: (1) 材料采购及保管人员;(2) 材料到达工地以前的搬运、装卸工人等人员; (3)驾驶施工机械、运输工具的工人; (4) 由管理费支付工资的人员。
由于项目法管理的推行, 以及施工队伍向知识密集型发展, 其相关人员的计算可简化, 具体方法如下:
1、施工干扰增加劳动力
根据有干扰的工程及不同行车对数的劳动定额增加百分比, 分别计算; 可以把增加的劳动定额放入单项定额内, 也可以使用统一定额计算后, 另计增加部分。
2、机械台班中的劳动力
该项劳动力及司机人数, 随着机械化程度而变,可按各种机械台班总量, 乘以台班劳动定额求得, 也可以按机械配备数量, 根据各种机械特点, 配备司机人数L根据以往经验资料, 该项劳动力约占基本劳动力的4~7% 。
3、备料、运输劳动力
此项劳动力, 随圬工数量的多少而变化, 并随着机械化, 工厂化
水平不断发展而减小。
为了简化计算工作, 各企业应自己统计历史约占基本工程劳动力百分比(如20~30% ) , 或根据项目特点, 对外发包。
4、管理及服务人员
由项目经理组阁, 也按项目定员估算, 一般可按基本劳动力的15~25% , 项目越大, 比例越小。
二、粗略劳动力计算:
(一)计算思路
根据楼层计算出模板量,根据建筑工人每天完成8m2/d,工期,由此计算出模板工人数。
根据木工人数算出其他人数。
(二)工种人数计算
1、模板工
单层模板量计算方法详见周转菜量计算方法;
单层模板支设时间:地下室模板支设时间按照(单层施工时间-2)计算,考虑2天的混凝土浇筑时间;主体模板支设时间按照(单层施工时间-1)计算,考虑1填的混凝土浇筑时间。
2、钢筋工
木工与钢筋工人数比:
一般工程:木工:钢筋工=1.5:1
剪力墙:木工:钢筋工=2:1
3、混凝土工
基础施工阶段:
计算思路:根据基础混凝土量(分区浇筑则确定分区混凝土量),混凝土最长浇筑时间为3d,确定出混凝土泵的数量。
每台混凝土泵需要的混凝土班组数量,如持续时间将超过8h,那么需要2个混凝土班组。
每个混凝土班组人员配备:抹面3人,布料2人,振捣3人,泵管按拆2人(装拆过程中,布料工人可配合,故只考虑2人),维护1人,共计11人。
人数还应该根据基础形式变化,比如大体积筏板,那么混凝土工人数就应该相应增加。
基础形式简单,人数就相应减少。
主体、地下室施工阶段:
计算思路同上,只是注意浇筑时间,一般来说浇筑时间不长就相应只需配备一个混凝土班组。
4、架子工
架工主要根据模板量,协调模板工、钢筋工人数考虑即可。
可按模板工的1/10至1/6考虑即可。
5、砖工
地下室、主体施工阶段
地下室阶段主要是砖胎膜的砌筑需要砖工,根据工程大小、基础形式确定,一般不必考虑过多。
主要是因为地下室阶段整体考虑劳动力时,砖工人数、防水工、杂工人数是在一起的,考虑过多会对总人数产生影响。
主体施工阶段只有零星砌筑,不过这也要根据砌体插入时间确定,高层建筑在主体施工过程中就已经插入砌体施工,那么人数就相应的增加。
装饰施工阶段
装饰施工阶段是砖工人数最多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人数主要按工期的紧缓确定。
6、焊工
焊工人数在地下室施工阶段人数较多,主要根据施工工期考虑,协同考虑和其他工种的人数平衡,保证总人数符合实际情况。
7、防水工
考虑方式和焊工一致。
8、起重工(塔吊)
每台塔吊按2班6人考虑。
9、电工、机修工、机操工、试验工
按工程大小考虑,1至2人即可。
10、普工
根据工程大小,受限于总人数,竣工阶段达到最多,其他阶段酌情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