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课件 上海五四制版

合集下载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课件(共44张PPT).ppt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课件(共44张PPT).ppt

未出堂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 ——苏东坡拿妹妹的“凸额”开玩笑
缩小夸张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长征》
骨瘦如柴 九牛一毛 沧海一粟 白驹过隙
故意把事物往小处 说,使之更低、更 弱、更慢、更少, 数倍缩小作用。
去年一点相思泪,至今留不到腮边。 ——苏东坡妹妹调侃苏东坡的脸长



评价人物要关注人物 语言、动作、神态
交流园地
从人物描写评价人物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
味 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
语 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 善良勇敢的 句 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 桑娜
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
评 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作业:
一、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对偶)
B.皇帝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夸张)
C.你这样一个人玩耍,不也有点寂寞吗?(设问)
D.春月是一只青春鸟,驮着幽幽夜色,栖落在古城的檐角。(比喻)
二、按要求写句子。
3.老师好瘦。(续写夸张句)
老师好瘦

作业:
三、从本单元所学课文中任选一个人物完成名著人物评价表
名著
人物
对他的印象
评价依据
《鲁滨逊漂流记》 《骑鹅旅行记》
鲁滨逊 尼尔斯
《汤姆·索亚历险记》
汤姆
第二课时
对于外国名著,我们看到的基本都是译文版本。下 面是不同译者笔下《汤索索亚历险记》中的句子。请同 学们读一读,思考表格中的内容有哪些异同?
这是这个小镇前所未有的最辉煌的一个夜晚。 满肚子的话想说又说不出,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五四制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课件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五四制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课件

《学弈》
2019
知识梳理
• 走近作者
生平简介:孟子(约前372—前289),名 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东 南)人。 思想成就: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 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尊称 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并称“孔 孟”。 主要作品: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孟子》。
弈: 下棋 通国: 全国 善: 擅长 者: 的 使: 让 诲: 教导 惟: 只 鸿鹄: 天鹅 至: 到来 援: 拉 缴: 带有丝绳的箭 俱: 一起 弗若: 不如 为: 因为
2019
四、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
2.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惟听; 让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 人专心致志, 一心一意,聚精会神,只听弈秋的教导;
2、体会作者写下“四个追问”文字时的心情? 惋惜、后悔、茫然、痛苦或无奈
2019
片段二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 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 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1、“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个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 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 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这句话作 者运用了_比__喻__,把“_逝__去__的__时__间___”比作 “__针__尖__上__的__一__滴__水_”“,把“__时__间__的__流___”比作 “__大__海___”,这样描写使本来无形的时间变得有形。
• 主题归纳
本文讲述了陈小允要随家人移民到中美洲, 对语文课的态度发生了很大转变的事,表达了他 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

【新教材】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PPT课件

【新教材】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PPT课件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பைடு நூலகம்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五四制语文下册全套PPT课件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五四制语文下册全套PPT课件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五 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希望广大家长务必增强安全意识和监护意
识,切实承担起监护责任,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经常进行预防溺水等安全教育,
四制语文下册全套PPT 给孩子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不断加强孩子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孩子们的 避险防灾和自救能力,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要重点教育孩子做到“六不”:不私自 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 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 课件 下水施救。尤其要教育孩子遇到同伴溺水时避免手拉手盲目施救,要智慧救援,立即 寻求成人帮助。
下水施救。尤其要教育孩子遇到同伴溺水时避免第手,拉一手盲律目用施白救,宣要纸智镶慧救红援边,;立即有
避险防灾和自救能力,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要到重了点。教育贴孩春子联做到也“有六许不”多:讲不究私自,
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一或般教百师带姓领家的贴情况红下色游春泳;联不,到门无安楣
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上水贴域“游泳横;批不”熟悉,水内性廷的学、生王不公擅自府
作家简介:
老舍(l899.2.3—1966.8.24),
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满杀手族。,希原望广名大舒家庆长务春必,增字强安舍全予意,识和生监于护意 识 给,孩切子实传承授担相起关监知护识责和任技,能加,强不对断孩加北子强的孩京教子。育安1和全9管意18理识年,和夏经自常我天进保,行护他预意防识以溺,优水提秀等高安孩的全子成教们育的, 避险防灾和自救能力,严防意外事故绩的发由生北。京要重师点范教学育孩校子毕做业到“,六被不派”:到不北私自
文讲师。在英期间开始文学创作。
长篇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老张的哲学》是第一部

第二单元 语文园地-六年级语文下册课件(部编五四制)

第二单元 语文园地-六年级语文下册课件(部编五四制)

日积月累
13-14岁:豆蔻年华 20岁:弱冠之年 40岁:不惑之年 60岁:花甲之年 70-90岁:耄耋之年
15岁:及笄之年 30岁:而立之年 50岁:知命之年 70岁:古稀之年 100岁:期颐之年
课堂总结
在“交流平台”,我们回顾了本单元两篇现代文,是如何表达情感的并从中提炼出 情感的表达有多种多样的方式,我们可以在阅读文学作品中感受这些情感,也 可以借鉴这些方法尝试着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词句段运用”环节,体会了抒情的表达效果。这提醒我们平时在语文学习中要 多多积累好词好句,灵活运用。 “日积月累”积累了古代年龄称谓,课后同学们可以继续积累。
01
小组交流
02
说说《匆匆》和《那个星期天》的主要内 容分别是什么?
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的?
《匆匆》一文围绕文题展开叙述,先写日 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再写自己八千多个日子 的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接着具体描述日子 的来去匆匆。最后,作者发出内心的感叹,表 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提醒我们: 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溜走,要珍惜分分秒秒, 不要虚度光阴。
作者直抒胸臆,用一连串的问句,表达了对时间飞逝的惋惜和感叹,很能打动读者,容 易使读者产生相同的感受。
《那个星期天》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写了 儿时的“我”在某个星期天盼望母亲带自 己出去玩的经历。
作者从一早就兴奋雀跃、满怀期望地等 待写起,写到中午“错失良机”后的懊恼、 沮丧,疑窦暗生,却依然在焦急万分中耐 心等候,直到“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 一派荒凉”,充分展现了“我”从期盼到 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

在人、事、景、物的 具体描写中融入情感
在叙述、描写中自然流露 自己情感的变化
词句段运用
汉语言词汇丰富,请大家朗读下面的句子,一起来 体会作者是如何抒情的。

2015—2016上海教育出版社(五四制)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件:第6课《在那颗星子下》 (共34张PPT)

2015—2016上海教育出版社(五四制)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件:第6课《在那颗星子下》 (共34张PPT)

怎样理解“像一只小铃”、 “轻轻然”和“分外清晰“的 含义?
• “像一只小铃“,可见事情的”小;“轻 轻然“,说明当时林老师处理事情没有 大动干戈,是亲切地、悄无声息地滋润 人的心田;”分外清晰“,说明随着年 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人到中年,再 回忆这一段成长历程,对老师的爱心、 教育认识得更深刻,永远留在了记忆的 深处。
• 重点与难点: • 品味文中充满诗意、新颖传神的语言。
在那颗星子下
——中学时代的一件事
析题:
课文题目分正标题和副标题。 正标题把林老师喻为一颗璀璨的明 星,永远留在我“记忆的银河”中, 为虚写。副标题从时间上加以限制, “一件小事”为实写。正副标题虚 实结合,相得益彰。
词语
• • • • • 分外:超过平常,特别。 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做榜样。 轰动:同时惊动很多人,有影响力。 谴责:责备、申斥。 正视: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不躲避。
怎样理解“趁刚才从书本上复印到脑子 的字母还新鲜,把它们像活泼的鸭群全 赶到纸上去。”
• “复印”说明只是一种机械的记忆,并没有真正 理解,学会运用。将字母比作“活泼的鸭群”正 印证了上文的把读书当玩的心理。虽然是考试, 但并没有沉重的心理负担。
“那一天,别提走路时我的膝盖抬得 有多高了。”这句话表现了“我”什 么?
“要是你总是这么糟蹋它,有一天,它也 会疲累的。那时,你的脑子里还剩了些 什么?”这句是什么意思?
• 要运用好过人的记忆力,而不是依靠它耍小聪明, 再好的记忆力也有衰退时,那么你的脑子里就会 什么知识都没有,要利用好的天赋去学习,学习 是日积月累才会有收获的。
为什么不说这件事是“警 钟”,却说是“老师
用简明的语言故事概括文 中所写的几个小故事。
• • • • (1)偷看电影巧遇老师 (2)临阵磨枪背单词,紧张应考 (3)重考露馅 (4)老师言传声教

沪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沪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春雨图
细密 轻盈 白亮 迷蒙
雨 润 春
细密 闪烁 描摹形状、写出雨中景物
迎春图
人 迎 春
范围广 人数多 年龄全 抓住特定情境中人的活动来写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 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 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 上前去。


本文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并找一下相关的语句?
我们学过的带春字的四个字的成语?
春光明媚 春风拂面 春华秋实
春暖花开 阳春三月 春风得意
满园春色 春雨绵绵 春意盎然
林斤澜
林斤澜,我国当代作家,1923年出 生于温州市。2007年获北京作协“终生 成就奖”。林斤澜一生经历丰富,创作 颇丰,曾与汪曾祺并称为“文坛双璧”。 2009年,被称为“短篇圣手”的著名作 家林斤澜因心脏和肺衰竭在同仁医院告 别人世,享年86岁。 《春风》选自《中华散文百年精华》
文章可分三部分:( 1 自然段)盼 春; (2-7 自然段) 绘 春; 8-10自然段)赞 春. (
其中在“绘春”部分又描绘了五幅图画可依 次概括为:

春草图
春花图
春风图
春雨图
迎春图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 春天的脚步近了。


山朗润起来了
水涨起来了
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2、绘春部分五幅画面作者是如何描绘其 各自特点的?
如何理解江南的春天“有死耗子味”? 这话是说霉味很重,叫人恶心。这是从 北方人的角度看待南方的春天。其实是 为了衬托北方的春天。
忽然从塞外的苍苍草原,莽莽沙漠滚 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梁, 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 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撒 拉,扑在人的脸上,如无数的针扎。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五四制语文下册第二单元 复习课件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五四制语文下册第二单元 复习课件
1、在这个自然段中,作者有几次追问?有几 次做出了回答?
六次,前两次做出了回答。 2、在文中找出能表现作者由感悟而发奋的句 子,并抄下来。
13
3、思考:你觉得朱自清先生有没有在这个世 界里白白走一遭?
4、读了这段,你想到了什么? 我们不能白白地浪费日子,不能白白地浪费
时间、浪费生命,不能什么也没做,什么贡献也 没有。
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
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自称职
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2010年12月31
日凌晨3时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
年59岁。
16
• 字词积累 重点字词
绊倒 吓唬 沉郁 惊惶
绞肉 晃动 漫长 亲吻
搓衣服 耽搁 急遽 依偎
明媚 泡沫 黄香 翻箱倒柜
17
• 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1):概述我在那个星期天经历了一场盼望。 第二部分(2-6):作者细致描写我从满怀期望、兴奋 雀跃到疑窦暗生。但是仍然在焦急万分中耐心等候, 却终于彻底失望的过程。
14
《那个星期天》
15
知识梳理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 月31日),中国作家、散文家。1951年
• 走近作者 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
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
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
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
3次透析维持生命。后历任中国作家协
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 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 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 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1、本段四个反问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无论对谁时间都是一去不复返的,每个人 都应该好好珍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名地带》侧重理解孩子互相交往之中复杂的 内心体验;
• 对文章所反映的主题深入体会,理解少年 成长岁月中的感悟和体验。
• 了解故事情节,抓住重点段落进行研读; • 对小男孩的刻画十分生动具体,可以通过具体的 语句进行分析,把握小男孩的性格特点; • 对文章中“我”、少校两个人物在故事中所起的 作用进行分析; • 对应该如何看待小男孩的举动可以进行讨论,引 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 • 对文章结尾出“我”和少校对小男孩的评价进行 分析,体会小男孩可贵的品质。
• 《羚羊木雕》《一千张糖纸》《为少年轻唱》之《一树清辉》
• 类似的情感体验:三篇文章都描写了发生在两代人之间的故 事或场面; • 都表达出两代人需要心灵沟通的主题,同时也表现了少年人 的内心世界。
• 《在那颗星子下》 《诺言》 《为少年轻唱》之《无名地带》
• 都通过少年故事来表现他们对于世界、对于人生的一些看法 和态度; • 前两篇对于老师、小男孩这些人物的描写刻画也十分细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 • • •
作者铁凝介绍 对文章所叙述的故事进行研读; 学习本文叙事、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 对文中“我”和世香的内心感受进行体悟; 对文章所揭示的主题进行探讨:表姑的做 发算是欺骗吗?大人对孩子该如何讲诚信? 通过探讨来理解文章的主题。
• 两篇文章都表现了少年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要细细揣摩,加以体会; • 《一树清辉》侧重理解少年和家长、老师之 间的沟通,以及他们渴望理解的内心;
• 登陆 ,进入“学 科活动”栏目,查找“中学语文”学 科,然后下载一些所需的相关材料或 信息,包括教学进度和教研计划。
• 作者泰戈尔简介; • 《新月集》中散文诗的特点; • 《对岸》中作者描绘的几幅画面,这些美丽景色 表现作者怎样的愿望和情感; • 反复手法的运用; • 体会《对岸》所表现的爱自然、爱母亲等童真情 感; • 《同情》中的孩子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 《同情》中孩子对于母亲提出怎样的请求,表达 怎样的情感愿望?
• 梳理故事内容; • 了解文中插叙手法的作用; • 品读文章,对文中人物描写的相关词语和句子进 行深入理解,对文中爸爸、妈妈、“我”、万芳、 奶奶等人物进行分析; • 对于这场家庭风波是如何引起的、反映出怎样的 社会问题、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等进行研讨; • 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主题:两代人要进行心灵的沟 通,只有互相理解、互相尊重才能达成和谐。
• “开心一刻”活动:回忆一个开心故事,描绘一个开心画 面、并将这份快乐传递给你愿意与之分享的人; • “学会沟通”活动:可以针对课本中的女生倾诉的“烦 恼”,写信和她交流沟通;也可以倾诉自己的经历(困惑、 误解、矛盾……),借助老师、班级同学的帮助更好地达 成理解;(这一单元的活动建议可以简化处理) • 写作上做到能够展现事情的全过程,并继续巩固人物描写 的手法运用,特别对人物的心理进行细腻的刻画和描写, 展示丰富的人物内心世界; • 参考题目:1. 生活中的五味瓶 2. 对话 3. 成长的烦恼 4. 一则真实的日记
• 学习人物描写的手法,特别对于人物的内心进行 细心的揣摩,体会复杂的心理活动,探讨两代人 沟通的话题,理解少年人的内心世界。 • 对于文中精美的语句要反复诵读,理解深意。 • 对本单元中出现的一些知识点进行梳理:插叙手 法、相关修辞手法(比喻、反复、排比)、叙事 与议论、抒情结合的手法、对比手法。 • 对单元中出现的相关主题进行引导教育:呼唤人 与人之间的真诚、诚实守信的品质、对周围一切 充满爱心……
• • • •
作者舒婷简介; 对作者中学时代经历的故事进行概括、梳理; 了解整个故事中“一波三折”的变化; 通过研读关键的段落、语句和字词,特别是文中 不少传神、精妙的用词,体会文章语言的精彩之 处; • 对文中教师的形象进行分析,体会她的特点,以 及她富有特色的教育方法; • 对“我”对老师的情感进行体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