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的诞生

合集下载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历程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历程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历程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证券行业从零开始,经历了一段漫长而又曲折的发展历程。

1949年5月上海解放,上海证券交易所停业。

旧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证券市场从此结束。

新中国从此开始考虑建立自己的证券交易所。

1949年6月,天津证券交易所重新设立,这是新中国设立的第一个证券交易所,标志着中国当代证券市场的正式启动。

1950年2月,新中国在北京设立了北京证券交易所。

1952年7月和10月,政府相继关闭了天津和上海证券交易所。

1958年以后,受当时中国国内外政治局势影响,中国证券市场更是长期受到摒弃。

1953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1953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条例》,决定从1954年起发行国家经济建设公债,筹集经济建设资金。

1954~1958年,政府连续5年发行了国家经济建设公债,总额35.54亿元,但到了1955年,中国取消商业信用,同时限制国家信用。

1958年又完全否定了国家信用。

1968~1978年中国进入既无外债又无内债的无债时期。

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后,中国当代证券市场才得以逐步恢复。

1981年财政部首次发行国库券,揭开了新时期中国证券市场新发展的序幕。

1984年11月,中国第一股——上海飞乐音响股份公司成立。

1985年1月,上海延中实业有限公司成立,并全部以股票形式向社会筹资,成为第一家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的集体所有制企业。

1986年9月26日,新中国第一家代理和转让股票的证券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静安证券业务部宣告营业,从此恢复了我国中断了30多年的证券交易业务。

1986年11月14日,邓小平会见纽约证交所董事长约翰.范尔霖,并向其赠送了中国第一股——飞乐音响股股票。

1987年5月,深圳市发展银行首次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成为深圳第一股。

1990年12月19日,数百名中外贵宾参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的庆典。

黄浦江畔一声锣响,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正式诞生了。

中国证券业发展历史

中国证券业发展历史

中国证券业发展历史自1980年开始改革开放担负了推动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大使命,证券市场开始初步形成。

1872年,由李鸿章发起的“官商督办企业”——轮船招商局成立,是中国最早的股份制企业。

民国时期1914年,北洋政府颁布《证券交易所法》,推动证券交易所的建立。

1917年,北洋政府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开设证券经营业务。

1918年,经北洋政府批准,成立了“北平证券交易所”,这是全国第一家由中国人创办的证券交易所。

1946年5月,国民党政府决定设立上海证券交易所。

中国证券市场的建立1949 年6 月1 日,经过改造的天津证券交易所正式营业。

1950 年1 月30日,经过改造的北京证券交易所重新开业。

国民经济恢复以后,计划经济体制开始贯彻,天津市证券交易所于1952 年7 月22 日关闭,并被并入天津投资公司,北京证券交易所于1952 年10 月关闭。

1984年11月,飞乐音响公开发行了我国第一只股票,由工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开始代理发行,发行市场逐步开始形成。

1986年9月,沈阳信托投资公司和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信托投资公司静安证券业务部先后办理股票的柜台交易,标志着二级交易市场也开始慢慢形成,是中国证券正规化交易市场的开端。

1988年,上海先后成立海通、万国和振兴等3家证券公司。

1990年11月26日,国务院授权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宣告成立,并于1990年12月19日正式营业,成为我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

1991年4月11日,我国另一家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也宣告成立,并于同年7月3日正式营业。

1990年至1991年,相继成立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标志着我国全国性证券市场的诞生。

全国统一监管市场的形成1993年12月29日,《公司法》颁布。

1995年《商业银行法》以及1999年7月《证券法》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的金融业正式由混业经营进入到分业经营的阶段,四大金融行业(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开始脱钩。

证券市场的产生和发展

证券市场的产生和发展

证券市场的产生和发展证券是多种经济权益凭证的统称,因此,广义上的证券市场指的是所有证券发行和交易的场所,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证券市场的产生和发展!一、证券市场的产生(一)证券市场得形成得益于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二)证券市场的形成得益于股份制的发展(三)证券市场的形成得益于信用制度的发展二、证券市场的发展阶段(一)萌芽阶段1、15 世纪的意大利商业城市中的证券交易主要是商业票据的买卖2、1602, 荷兰阿姆斯特丹成立世界第 1 个股票交易所3、伦敦柴思胡同乔纳森馆,伦敦证券交易所前身4、美国证券市场是从买卖政府债券开始的5、1790, 美国第 1 个证券交所-费城证券交易所(二)初步发展阶段:20 世纪初(三)停滞阶段:1929-1933 世界经济危机(四)恢复阶段:二战后至 60 年代(五)加速发展阶段:70 年代至今三、国际证券市场发展现状与趋势(一)证券市场一体化(二)投资者法人化机构投资者主要有开放式共同基金、封闭式投资基金、养老基金、保险基金、信托基金、对冲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三)金融创新深化(四)金融机构混业化1999.11.4 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废除 1933 格拉斯法案,标志金融业分业制度的终结(五)交易所重组与公司化(六)证券市场网络化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率先使用 BLOBEX 电子交易系统(七)金融风险复杂化(八)金融监管合作化1、金融机构去杠杆化2、金融监管的改革80 年代,西方国家以放松金融管制为目标的金融自由化运动3、国际金融合作进一步加强:G20 协调机制四、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史简述(一)旧中国证券市场1、最早出现的股票是外商股票2、最早出现的证券交易机构:外商开办的上海股份公所、上海众业公所3、1872, 轮船招商局是我国第 1 家股份制企业4、1914 北洋政府《证券交易法》5、1917, 北洋政府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开设证券经营业务6、1918 夏成立的北平证券交易所是中国人创办的第 1 家证交所7、1920. 7, 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成立,是当时规模最大的证交所8、之后相继出现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青岛市物品证券交易所、天津市企业交易所(二)新中国证券市场1、新中国资本市场的萌生(1978-1992)①80 年代初股份制试点,股票出现②1981 重启国债发行,82、84, 企业债和金融债出现③1987.9, 中国第 1 家专业证券公司-深圳特区证券公司成立④1990.12.19, 上交所成立; 1991.7.3 深交所成立⑤1991.10, 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开业并引入期货交易机制,新中国期货交易的实质性发端⑥1992.10,深圳有色金属交易所推注中国第1 个标准化期货合约-特级铝期货标准合同⑦1993, 股票发行试点正式由上海、深圳推广至全国2、全国性资本市场的形成和初步发展(1993-1998)①1992.10, 国务院证券委、证监会成立②1997.11, 中国金融体系进一步确定了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原则③1998.4, 国务院证券委撤销,证监会成为全国证券、期货市场的监管部门④1991,出现投资于证券、期货、房地产市场的基金,“老基金”3、资本市场的进一步规范和发展(1999-2007)①1998.12 《证券法》颁布,1999.7 实施,新中国第 1 部规范证券发行与交易的法律,确认了资本市场的法律地位②1998 建立集中统一监管体制后,实施了“属地监管、职责明确、责任到人、相互配合”的辖区监管责任制③2002 证监会增设专司操纵市场和内幕交易查处的机构,2007 建立了集中统一指挥的稽查体制④2001 起,资本市场进入持续 4 年的调整阶段⑤2004.1.31 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未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资本市场新一轮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基础⑥2006 后,中小板市场和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出现,是中国在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⑦2009.10.23, 创业板启动,成为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又一重要里程碑⑧2009 末,沪深 300 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制度启动五、《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2004.1.31 国务院发布,“国九条”,提出了9 个方面的纲领性意见1、充分认识发展资本市场的重要意义2、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任务3、完善相关政策,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4、健全资本市场体系,丰富证券投资品种5、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推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6、促进资本市场中介服务机构规范发展,提高执业水平7、加强法制和诚信建设,提高监管水平8、加强协调配合,防范化解市场风险9、总结经验,积极稳妥推进对外开放六、中国证券市场的对外开放(一)在国际资本市场募集资金1、1992, 沪深交易所发行境内上市外资股2、1993, 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3、1982. 1, 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在日本发行私募债券,我国国内机构首次在境外发行外币债券4、1984.11, 中国银行在东京发行日元债券,标志中国正式进入国际债券市场5、1993.9 ,财政部首次在日本发行日元债券,标志我国主权外债发行起步(二)开放国内资本市场1、外国证券机构可以(不通过中方中介)直接投资B 股(向证交所申请)2、外国证券机构驻华代表处可以成为所有中国证交所的特别会员(向证交所申请)3、允许外国机构设立合营公司,从事国内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外资比例不超过33%,入世后3年内,外资比例不超过49%(向证监会申请)4、入世后 3 年内,允许外国证券公司设立合营公司,外资比例不超过 1/3。

中国证券发展历程

中国证券发展历程

中国证券发展历程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中国经济改革的浪潮中,政府开始探索建立一个资本市场来促进企业的融资和经济的稳定发展。

以下是中国证券发展历程的主要里程碑:一、1988年,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开始迈出第一步。

当时成立了中国股票交易所,这是中国证券市场的先驱,开始进行证券交易和资金融通。

二、1990年代初,中国证券市场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形成了中国的主要证券交易所体系。

同年,中国首家招股上市的公司——神华煤炭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三、1992年,中国推出了第一部有关证券市场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这是中国证券市场立法的重要里程碑。

该法律为证券市场的规范运作提供了法律框架,保护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四、2001年,中国证券市场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当时中国开始推行股权分置改革,即将国有企业的流通股份从国有股东手中划归上市公司流通。

这一改革措施促进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增加了市场活跃度,并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

五、2005年,中国证券市场再次迎来重大改革。

当时中国启动了股指期货试点,这是中国证券市场的重要创新之一。

股指期货的推出,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交易品种,同时也增加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水平。

六、2014年,中国证券市场进一步开放。

当时中国推出了沪港通和深港通,允许国内投资者和境外投资者通过港股交易所进行交易。

这一举措促进了中国证券市场与国际市场的互联互通,提高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程度。

七、2016年,中国推出了科创板,这是为了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而设立的交易板块。

科创板的设立旨在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更便捷的融资渠道,并加大对创新企业的扶持力度。

综上所述,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

中国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推动,使得证券市场不断完善和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金融服务和投资机会。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相信中国证券市场的未来将会更加繁荣和具有活力。

证券行业的发展历程

证券行业的发展历程

证券行业的发展历程
自古以来,证券行业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漫长而丰富多彩的发展历程。

下面将以时间顺序,简述证券行业的发展历程。

1. 清末民初时期:清政府开始推行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改革,为证券行业的诞生奠定基础。

1904年,上海第一家证券交易所——上海品第所成立,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的起步。

2. 20世纪20年代:由于政局动荡,证券市场发展缓慢。

但是,上海证券市场逐渐成为国内最重要的股票集散地,并开始发展以股票为主的交易。

3. 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国民政府成立证券监察委员会,规范证券市场发展。

然而,日本侵华战争和内战导致证券市场停滞不前。

4.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证券
市场开始恢复和发展。

1986年,中国第一个全国性证券交易
中心——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全面复苏。

此后,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逐渐成为中国两大主要证券交易所。

5. 21世纪以来:证券行业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和改革。

2001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证监会)成立,负责全面监管证券市场。

2007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上证综合指数期货
合约。

2014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了股票期权交易。

此外,
2019年,科创板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为中国资本市
场的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

总体而言,中国证券行业经过多次改革与创新,逐步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提升了市场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未来,随着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国际化趋势,中国证券行业将继续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史上几大事件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史上几大事件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史上几大事件1.成立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深证)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起点可以追溯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成立。

上证成立于1990年,并于1990年12月19日正式开市,深证成立于1991年,并于1991年12月1日正式开市。

这两个交易所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的正式建立,为各类企业融资提供了新的渠道。

2.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需要有各类企业的参与,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的制度则为企业融资提供了重要的途径。

1992年12月22日,中国首家成功实施IPO的公司华新诚成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在上证交易所上市,这标志着中国A股市场的首次IPO。

此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通过IPO的方式融资,并逐步推动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

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一事件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加入WTO意味着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国际投资者可以更加便利地进入中国证券市场,进一步促进了市场的发展和壮大。

4.发布《证券法》和《公司法》5.推进股权分置股权分置是中国证券市场的一项重要举措。

1999年10月,中国市场开始推进股权分置,通过减少大股东持有股票比例,释放出更多的流通股份,提高市场的流动性和透明度。

这一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打下了基础。

总之,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史上有许多重要的事件,从上证和深证的成立,到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制度建立,再到加入WTO和推进股权分置等等。

这些事件对于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和壮大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开放的不断深化,相信中国证券市场还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证券的历史与发展

中国证券的历史与发展

中国证券的历史与发展中国证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近现代的上世纪80年代,当时我国经济刚刚启动,国有企业开始寻求外部融资渠道。

1981年4月,第一家中国大陆证券公司,中国证券投资公司(简称中国证券)成立,成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先驱。

中国证券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资本市场,而国内的证券市场则是在1990年代才真正开始发展起来。

随着国内金融市场体制的,我国相继设立了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开展了证券交易业务,并逐步完善证券法律法规体系。

1992年,中国证券市场迎来了第一次股票发行,深圳本地煤炭公司股票的上市。

自此以后,中国证券市场开始迅速发展。

随着国家实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资本市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2001年,中国证券市场实行了注册制,大量中小企业进入市场。

同时,中国的证券市场逐渐开放给外国投资者,引入了外资,吸引了更多的国际投资者参与。

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2024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对中国证券市场造成了巨大冲击,市场波动剧烈。

同时,中国证券市场也长期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内幕交易、证券虚假陈述等问题。

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和维护市场秩序,我国加强了对证券市场的监管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监管措施。

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经历了一系列措施。

2024年,沪深300指数期货上市,标志着国内期货市场的发展。

2024年,沪港通和深港通相继启动,实现了中国内地与香港市场的互联互通。

2024年,科创板正式开板,为创新型企业提供了更便利的融资渠道。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的推进,中国证券市场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国家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培育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我国也加快推进资本市场开放,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者参与中国的证券市场。

总的来说,中国证券市场经历了近40年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起步阶段到如今的规模庞大的市场体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当前,中国证券市场正朝着更加健康、规范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为实体经济发展和资本市场建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证券市场知识:证券市场的产生与发展

证券市场知识:证券市场的产生与发展

证券市场从⽆到有,⾄少需要归功于三点:证券市场的形成得益于社会化⼤⽣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证券市场的形成得益于股份制的发展,证券市场的形成得益于信⽤制度的发展。

证券市场的发展历史,其进程⼤致可分为五个阶段:萌芽阶段、初步发展阶段、停滞阶段、恢复阶段、加速发展阶段。

证券市场未来发展趋势:融资证券化,投资者法⼈化,证券品种多样化,融资技术络化,市场中⼼多极化,场所整合全球化,证券市场⼀。

体化,市场监管合作化。

新中国的证券市场⼤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经济体制改⾰前的证券市场,经济体制改⾰后的证券市场。

经济体制改⾰前的证券市场主要围绕两条线索来展开:⼀是新中国成⽴初期鉴于证券市场仍有⼀定的存在基础,先后在接收官僚资本的基础上,于1949年6⽉1⽇成⽴了天津证券交易所,1 950年2⽉1⽇成⽴了北京证券交易所。

⼆是鉴于经济建设的需要,利⽤国债市场筹措了⼀定数量的财政资⾦。

改⾰开放后的证券分为以下时期:探索起步时期(1 978~1990年)。

这⼀阶段证券市场的特征是:第⼀,国库券是证券市场的主要品种。

第⼆,股票发⾏和股份制的发展具有⼀定的⾃发性。

第三,股份制和证券市场的发展具有⼀定的波动性。

第四,股票虽公开发⾏,但尚不规范。

初创时期(1,991~1996年)。

以证券交易所成⽴为标志,作为⾦融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证券市场开始快速发展时期。

这⼀时期的中国证券市场主要有以下特征:第⼀,股票市场规模扩⼤,发⾏⽅式多样化。

第⼆,债券市场品种多样化,发债规模逐年递增。

第三,建⽴全国性统⼀有序的证券交易所市场。

第四,催⽣和培育⼀⼤批具有⼀定规模和实⼒的证券中⽅机构。

第五,建⽴集中统⼀的证券监管体系。

第六,证券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形成。

规范调整时期(1997~1998年)。

这⼀时期,监管机关将整顿和规范摆在⾸要地位。

主要表现是:第⼀,颁布实施了规范证券市场的⼀系列法律法规。

第⼆,对扰乱证券市场秩序的⾏为加⼤了查处⼒度。

第三,理顺了证券市场监管体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证券市场的发展史
☆1141年法国出现了证券集中交易的场所,从
较不严格的意义上说,这是证券市场最早的雏形。

☆1551年英国建立了全世界第一家股份公司——俄罗斯公司(又称MUSCOW公司),该公司向
公众发行了面值25英镑、总值6000英镑的股票。

荷兰郁金香风潮
1607年在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市场开始了一场郁金香投机狂潮。

当一位维也纳植物学家把他培育的郁金香带到荷兰,爱花的荷兰人对这种花推崇备至,也令其价格水涨船高。

荷兰郁金香风潮
荷兰人把对郁金香球茎价格看涨的需求转化为期权工具,开始了以小博大的博弈。

这种对于郁金香的狂热一直维持到1638年。

然而,几十年疯狂炒作郁金香球茎的结果,是将荷兰带入了其后几十年的经济萧条。

英国南海泡沫事件
●1711-1720年英国南海公司借助政府的支持大量发行股票,进行海外冒险投机。

子虚乌有的盈利使公司屡屡增发屡屡成功,股价一直涨到1000英镑。

针对投机欺诈,英国议会随后通过了《气泡法案》。

●牛顿在这次风波中也损失2万英镑。

事后,牛顿慨叹:“我能计算出天体运行的轨迹,却难以预料到人们的疯狂。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