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徐特立的文艺思想
观徐特立有感

观徐特立有感【实用版2篇】目录(篇1)一、徐特立简介1.徐特立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2.他致力于教育事业,提倡教育改革,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徐特立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的事迹激励着无数人。
二、徐特立的教育思想1.徐特立认为教育应该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
2.他主张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徐特立认为教育应该面向社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三、徐特立的贡献1.徐特立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2.他倡导的教育理念对中国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徐特立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
正文(篇1)徐特立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徐特立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的事迹激励着无数人。
作为一名中文知识类写作助理,我深感敬佩和启发,以下是我对徐特立教育思想的思考和感悟。
徐特立认为教育应该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他主张教育应该面向社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在徐特立看来,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而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
他认为教育应该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
徐特立的这种教育思想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人才是第一资源。
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同时,教育也应该面向社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
徐特立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
目录(篇2)一、徐特立简介1.徐特立生平事迹和主要成就2.徐特立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二、教育思想与理念1.徐特立的教育思想核心2.对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的探索和实践三、个人感悟与启示1.从徐特立的事迹中获得的启示2.如何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践行徐特立的教育理念正文(篇2)在中国教育史上,徐特立是一位备受尊敬的教育家。
徐特立: “活到老学到老”的楷模

26党史博采 2013/09一、年少时读私塾徐特立1877年2月1日出生于长沙县五美乡(今属江背镇)的一个农民家庭。
父亲是个憨厚老实的农民,没有文化,不善言谈,辛勤耕种家里的几亩田维持生活,母亲在徐特立才4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母亲去世后,他们一家的生活就更加艰难了。
少年时代的徐特立,努力地帮着家里干活,放牛、砍柴、参加田里的劳动,什么活都干。
9岁的时候,他父亲因吃够了没有文化的苦头,想方设法筹措了一点学费,送他到蒙馆读书。
徐特立读书非常勤奋,当年背的一些诗词和文章,直到晚年还倒背如流。
12岁那年,伯祖父去世,没有子孙,父亲就把徐特立过继给伯祖母做孙子,继续在私塾读书。
3年后,伯祖母也去世了,15岁的徐特立被迫辍学,和伯祖母给他找的童养媳熊立诚,一起支撑这个家庭。
18岁的时候,为了谋生,徐特立开始开蒙馆教书,利用空闲时间勤奋自学。
他晚年回忆当年的情形:“日间总是替学生做事;自己读书,要到晚上八、九点钟以后,每日只读两三点钟的书。
口袋常带一本表解,我的代数、几何、三角,都是走路看表解学的;心理学、伦理学,都是选出中间的术语,抄成小本子,放在口袋里熟读的。
我读中国的旧书,总是常在要紧的地方划线,以便记忆和复习,有时选出要紧的句子用本子抄。
我学《说文》,不晓得写篆字,晚上睡不着及走路时用手指在手掌中写来写去。
……我从半教半学,读了许多古书,还读了旧的地理、历史和数学。
”二、20岁制定破产读书计划徐特立读书不仅刻苦,还很有决心和魄力。
20岁的时候,他遇到了一个难题——没有书可读了。
那时印刷技术还很落后,印一本书很不容易,穷人家书本来就不多,徐特立的家乡五美乡又很偏僻,没什么地方去借书。
如果买书,可书太贵了:一部《十三经注疏》要15串,一本《庄子》也要300文,而他第一年教蒙馆的全部收入才不过3串钱,尽管后来逐渐增加到20串钱,但如果买书还是买不了多少。
面对这种情况,徐特立反复考虑,下决心做出了一个计划——“十年■梁堂华1937年夏,徐特立在延安。
新世纪以来徐特立研究述评

21年 l月 01 O
湖 南科技 学 院学 报
J u n l fHu a i est f ce c n g n e i g o r a n n Unv r i o in ea dEn i e r o y S n
、 .2NO.0 b13 1 Oc .01 t2 1
青年一代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 宇宙观)教育 、开展政治 教育和思想品质教 育的德 育主要任务以及言传 与身教结合、 启发疏 导与人格感 化结合 、诗教 结合的德育方法等思想, 对 当今 德育工作 的深人开展 ,特别是提 高德育 的实 效仍有较 大的启示作用。[P51 孙晖认为 , “ 11-9 ] 45 - 徐特立德育思想突 出 人格教育在思 想政治教 育工作中的地 位, 并提 出了富有现代 性的德育理论体系, 是德 育发展史的重要典范 。其人格塑造 思想中的德 育为先、以学 生为本原 则、学生 日常生活的养成 教 育、学 生创造性的培养、身教 的实施 等重要内容, 深化 对
新 世 纪 以来 , 特 立 研究 呈 现 出以 下主 要 特 点 : 是召 徐 一
开 了一 系 列 学术 研 讨 会 。20 0 0年 l 0月 ,北京 理 工 大 学举 办
成 果 , 徐 特 立 研 究 注 入 了新 的活 力 , 时 也 为 人们 全 面认 为 同
了第六次全国徐特立教 育思 想研讨会。20 0 2年 1 O月西安思
学说与中国教育实际相结合 的科 学体 系 , 只有从宏观 上准确 地把握徐特立教育思想的整 个体 系, 才能在微观 上深刻领会 徐特立教育思想 中的一系列基本观点” 。l I 戴永增 则探 1∞ ] P 讨了徐特立教育科学发展观 , 认为 “ 徐特立 的教 育科学发展 观是以人民群众为 本位的发展观 ;是教育 、科研、经济 “ 三
观徐特立有感

观徐特立有感摘要:1.介绍徐特立的人生背景和成就2.分析徐特立的品格特质及其对我们的启示3.强调学习徐特立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正文:观徐特立有感徐特立,一位伟大的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他为我国的革命事业和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他的一生中,无论是在艰难困苦的革命岁月,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徐特立始终坚定信仰,矢志不渝。
通过对徐特立的深入了解,我们不禁为他崇高的品格和坚定的信念所折服,同时也深感他的精神财富对我们的启示。
首先,徐特立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通过自己的努力,先后求学于湖南师范学堂、北京大学,并获得了留学日本的机会。
在留学期间,他接触到了先进的思想,积极参与革命活动,回国后投身教育事业,为培养革命人才不懈努力。
徐特立不仅是教育家,还是坚定的革命者。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他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多个重要职务,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其次,徐特立的品格特质值得我们学习。
他始终坚持真理,追求进步,无论遇到何种困难和压力,都不改初心。
他严于律己,勤奋好学,始终保持着谦逊和敬业的精神。
他关心群众,热爱祖国,为民族的解放和繁荣倾注了全部心血。
徐特立的崇高品格,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最后,学习徐特立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徐特立的一生,是一部充满奋斗、追求和奉献的史诗。
他的精神力量,正是我们这个民族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徐特立的精神,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努力拼搏。
总之,徐特立的一生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他的事迹激励着我们不断奋发向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观徐特立有感

观徐特立有感
(最新版)
目录
1.徐特立的背景和贡献
2.徐特立的教育理念
3.徐特立的人格魅力
4.徐特立对后世的影响
正文
徐特立,原名徐世昌,字特立,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
他出生于清朝末年,经历了中国近代史上的诸多变革,始终致力于教育事业,为我国的教育改革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徐特立的教育理念源于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刻认识。
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教育的发展。
因此,他积极倡导"教育救国"的理念,并身体力行,投身于教育事业。
在其漫长的教育生涯中,徐特立始终坚持"
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能力,强调实践与理论相
结合,为学生提供了全面、丰富的教育资源。
徐特立的人格魅力源于他坚定的信仰和崇高的品质。
他一生追求真理,矢志不渝,始终保持着对国家、民族的忠诚和热爱。
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关心学生,尊重他人,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这些品质使他赢得了广泛的尊敬和爱戴,成为了我国教育界的一面旗帜。
徐特立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他的教育理念和实践为后来的教育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经验,他的人格魅力和崇高的品质为后人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徐特立的一生,是为国家、民族奋斗的一生,是为教育事业奉献的一生。
第1页共1页。
湖南省第三届徐特立研究论文评奖及学会2009年度立项课题评审结果

徐特立的民主办学思想与实践探析
论徐特 立的“ 群众本位” 教育观及其 当代价值
赵士启
吴振 尘 三等奖( 0 ) 1名 :
周树 森
Hale Waihona Puke 教 师应具有“ 先进分子” 的优 良素质
论徐特 立儿童去惩罚教 育观
徐 特 立— — 杰 出的无 产 阶级 教 育 家
江来登 孙光贵
徐特立政 治、 育思想发展 的转折 点— — 宁乡速成师范 教 徐特立 : 己欲立而立人 , 欲 达而达人 ” “ 己
委 托 课题 ( 项 ) 1 : 长沙师范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部 徐特立思想言行与提 高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效性 的整合研 究 湖 南省 徐特 立 教 育思 想研 究 会
21 0 0年 1月 2 O日
来 稿 须 知
为 了推动我 国学术交流的繁荣与发展 , 有利于期刊事业的现代化 、 标准化、 规范化 , 本刊严格执 行《 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 索与评价数据规范》c lC 检 ( A- D规范) 。所有来稿请参照该规 范 20 年 06 修 订 本进 行 必要 的修 改补 充 , 以利 于顺利发表 。 1来稿请通 过 电子邮件直接投稿 。 . 本刊 E—ma:s @cia u 1e. icz hnj mantn或 c fb 6 . ro l s o . c sx @13cn 请在 s o 主题栏 注明作 者及 文章 标题 。 2请 附作者详细资料 , . 包括 : 姓名、 出生年、 性别、 民族 、 籍贯、 职称、 学位 、 主要研究方向、 工作单
谷安仕 廖 义军 吴名 蒙
吴振 尘 彭红 霞 马 伶
“ 八办” 期间徐特立的青年工作 徐特 立与湖南农民运动 徐特立 苏区青年工作研 究
徐特立的教改思想及其启示

徐特立的教改思想及其启示
傅抱石教改宣言,又称谭改宣言,发表于1912年的大学特别会开幕上,作者:徐特立。
它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伟大著作,是新文化运动兴起以后,中国受西方文化影响而产生的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思想观念,是中国近代文化变革的墓碑,有独特的历史意义。
谭改宣言指出了当时学校教育存在的诸多弊端,促进了中国教育史上一次新突破,从而呈现现代教育学观念,使中国进入了现代教育史的轨道,对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徐特立认为当时的学校教育法律是“停滞的”,毫无改进性。
他主张学校要不断更新教育法律、维护教育权利,并建议教育部建立一套完善的教育法律体系。
其次,谭改宣言主张学校应开放民主自由的学习环境,发展实践
教育,推广专业知识,及时响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
学校舍弃“官僚化”束缚,坚持学科平等,提高学生抗议并反映社会环境的能力。
同时也要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以便及时得到专业的反馈,改善教育质量。
最后,徐特立认为,教育首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美好的家庭和学习环境。
因此,他主张保护学生,尊重学生的自由思想,并增加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孩子的综合素质,推动他们成为受欢迎的公民。
总之,徐特立的教改思想为我国教育发展注入了强心剂,激活了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动力,对我国及世界教育史具有深远的影响。
遵循“改善制度,更新教学,不断发展,教育改革”的教育发展思想,我国的教育改革也将取得更好的成绩。
关于徐特立的肖像描写加解析

关于徐特立的肖像描写加解析
徐特立是一位世界知名的艺术家和雕塑家。
他的肖像描写常常展现出他的坚毅和聪明才智。
徐特立是一个高大而魁梧的人,在他的肖像中经常展现出他强壮的体格和威严的外表。
他的脸上有一双犀利而睿智的眼睛,透露出他高度敏锐和富有洞察力的思维。
他的眉毛浓密而有力,展现出他的果决和坚定的决心。
他的面庞轮廓分明,有着坚定的下巴和直挺的鼻子,正面看去显得坚强和果敢。
他的头发通常简洁而整齐,展现出他的纪律性和自律精神。
徐特立的肖像也常常展示出他的创造力和艺术家的灵魂。
他的目光深邃而独特,似乎能看到世界的真相和潜在的美。
他的肖像中经常有他手持着雕刻工具,展示着他的工匠技能和对艺术的热爱。
通过这些肖像描写,我们可以看到徐特立作为一个艺术家和思想者的特质。
他的坚毅、聪明才智以及他为艺术事业付出的努力和奉献,展现出他作为一个杰出的艺术家的精神和价值观。
这些描写也使我们更加欣赏和赞叹徐特立的艺术成就和对艺术的热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 的文艺 应该为 民族战争 服务 的思想 进行 了表达 。
如提出“ 要把抗战戏剧长期地为动员宣传服役” 。 在《 关于“ 晚会之歌”一文 中对诗歌进行 了批 》 评 ,指出它对于 目前 的外交和国内的统一战线是
不利 的 。“ 我们 的敌人 , 日本帝 国主义 , 是 不是 一切 帝 国主义 。” “ 会 之歌 ” :我们 的敌人 , 而 晚 说 “ 是帝 国主义 , 豪绅 , 地主 , 阀 , 军 官僚 ” 。在 全 民抗 战的形 式 下 ,晚会 之歌 ” “ 却说 :工农 兵 联 合 起 来 ”是 国 “ , 内战争时 的 口号 , 来 抗 日就 会 破坏 内部 的 团结 , 用
( 儿 童教 育 中的政 治性 一)
名的“ 诗教”但对这些诗极少学术性的研究解读 。 , 现有 的几篇 诗教论 文 都是 普及 型 文章 ,缺乏 对徐 ①
特立 文艺思想 的论 述 。仅 有一 篇《 论批 判 电影 < 试
徐特立在 《 小学各科教授法》 1 1— 96 ) (9 3 1 1 年
表 达形式 , 并具备 生活性 。
关键词 : 特 立 ; 艺思想 ; 治性 徐 文 政
中图分 类号 :2 6 I 0 文献标 志码 : A
一
从 目前情 况看来 , 徐 特立 先生 的研究 , 般 对 一 侧重 徐特立 的教育 思想 ,虽然 经 常提 到徐 特立 著
、
坚持 人 民的政治 立场
他 有关文艺 的言论涉 及 到 电影 、 戏剧 、 说 、 小 木偶 、 绘 画等样式 。他 的文学实 践有 诗词 、 散文 、 信件 等。 周树 森编 注 的《 徐特 立 诗 词 》共 收 录他 创 作 的 诗 ,
德、 儿童心得等。第三项是趣味养成材料( 文学主
义 )包 括字 的材料 , 诗 歌 之类 ; 味 的 材料 , , 如 兴 如
20
的形势有关。 直到 14 年 6 , 98 月 徐特立在《 关于编
写小 学 国语课 本 的问 题》 的 审 阅意见 中着 重说 的 是 :至 于全 书是反 映 我们 革命 的活 动 ,与 过 去一 “
咏, 有文字 , 有演讲 , 更有戏剧 。 口 通过精神总动 ” 员 ,充 分 发挥 戏 剧文 艺 的宣 传 效果 ,粉 碎 敌人 阴
中 , 出“ 身科 ” 教 材 之分 类 为 1 条 , 体包 提 修 的 1 具 括 童话 、 寓言 、 假作 话 、 物例 话 、 争谈 、 人 战 作法 、 偶 发事项、 言、 格 谚语 、 歌 、 辞 , 诗 训 这些 基 本 上 都属
武训传 > 对徐特立言行的影响》 谈的是时代 因素 ,
21 0 0年第 6期
徐 特 立 研 究
— —
No6 01 .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
总第 9 期 0
纱印弱 筱 ( 学报 专科)
S fa . O e l No9 i
论徐特立的 文艺思想
吴 振 尘
( 长沙 师范学校 美术动画系 , 湖南 长沙 40 0 ) 1 10
摘 要: 徐特 立 的文 艺思 想是 徐特 立思 想的一 个组成 部 分 , 大致 可分 为三 个 方 面 : 第一 , 坚持 人 民的
对 徐特 立的影 响 ,而 不是 对 徐特 立 文艺 思想 的研
于文艺的范围。“ 国语科” 的内容三项, 其第二项是
涵养 德行 的材 料 ( 德 主 义 )包 括 国 民特 有 的 材 道 , 料 ; 民的童话 、 国 传说 ; 事 思 想养 成材 料 ; 军 家庭 道
究。@ 事实上 , 徐特立对文艺既有看法 , 也有实践。
把握徐 特立 的思想 。
容 ,其中凭借文艺增强教育理念 的为人 民为民族 的政治性是明确的。文艺的教育、 认识 、 审美、 娱乐 等重要功能 , 徐特立强调的是前两者 , 强调文艺中 的识字、 品行 、 交际的能力 , 这和当时的民族危难
我们可以把徐特立 的文艺思想总结为三大方 面 :坚持人 民的政治立场 、历史地辩证地对待文 艺、 朴实自然的文艺观。
谋, 争取 抗 战的胜 利 。
切课本有区别。” 郾
( ) 日战争 中的为 民族 战争服 务 二 抗
13 9 8年至 1 3 9 9年 ,徐特立连续 发文对抗 战时
场
( 认识 时代 , 时代 变迁 中找准人 民的立 三) 在
坚 持人 民的政 治 立场 ,要 求 文艺 工 作 者认 识 时代 的变 迁 , 把握 时 代 的脉 搏 , 时代 变迁 中找准 在 人 民 的立 场 。毛泽 东在 14 9 9年 3月人 民政治 协商
政治立场。 儿童教育中的文艺应为救 国和革命服务, 日战争中的文艺应为民族战争服务 ; 抗 文艺工作者应
认 识 时代 , 时代 变迁 中找 准人 民的 立场 。第二 , 历 史地 、 在 要 辩证 地 对待文 艺。用历 史 的观 点 去读文 艺 , 用
辩证法去把握文艺, 在继承和创新 中发展文艺。第三, 朴实 自 然的文艺观。主张文艺根据 内容 自然地选用
童话 及谜 语 。 文 学道 德 材料 以趣 味 的形式 ,
歌 5 首。 f对诗词等文学作品非常熟悉 , 1 ③ 也 在论说
中常加 以引用 。此外 , 还经 常运 用各种 修辞手 法 他
达到养成儿童的美 的情操之 目的。其余的 “ 图画 科” “ 、裁缝科” “ 、手工科 ” “ 、唱歌科 ” , 等 大都与文 艺相关。辛亥革命后 , 徐特立彻底变成了一个“ 教 育 救 国论者 ”I 创办 了长 沙 师范 等 学 校 , 【 】 Ⅲ, 实施 教
育 救 国的宏伟 梦 想 。徐特 立 亲手 编排 教 材科 目内
包括引用、 比、 比、 排 对 警句 、 比等 , 类 如为《 河北教
育》题写的著名警句—— “ 实事求是 ,不 自以为 是” 但是 , 。 在其教育思想的光芒下 , 徐特立的文艺 思想 研究基 本处 于失 语 的状态 ,这不 利 于全 面地
基金项 目: 湖南省徐特立教育思想研究会 20 年度立项课题“ 09 论徐特立的文艺思想”编号:Y 09 1 ( X 201 )
收稿 日期 : 000—0 21- 82 作者 简介 : 吴振尘(96 )男, 17一 , 安徽灵璧人, 长沙师范学校美术动画系讲师,— a: 1669 q. r E m i 7593@ q o 。 l 2 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