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课件(共20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第13课五四运动课件(共23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第13课五四运动课件(共23张PPT)
前期
军警逮捕学生
工人罢工
商人罢市
罢市救国 不办卖国贼不开行 为良心救国牺牲私利
国事如此,无心整容, 请君不必光顾。 ——上海某理发馆 贴出的告示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北京(中心) 逮捕学生 5月4日 学生(主力)
前期
上海(中心)
6月3日
后期
工人(主力)
君等四年以来之国耻纪念,至今仍有一线之良知、 半腔热血存焉否乎?如有存也,请交告其子,姊教其 妹,师训其徒,毋忘此国耻纪念日。
新课导入
哪位同学知道五月四日是 中国什么节日?这个节日是怎 么来的呢? 它源于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五四运 动,它如同一颗流星划破星空,如同火炬穿 透黑暗,揭开了中国革命新的篇章。今天就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3课:五四运动,去寻 找那个令无数青年热血沸腾的时代,探寻先 锋足迹,体悟五四精神的精髓吧!
——上海中华工业协会通告
人教版八年级上 五四运动中的“三罢” 册 形式 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 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学生释;工界罢 工不及五日,而曹、陆、章去。 工人阶级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 1919年6月 力量大
爱国运动汹涌澎湃地发展着,一个浪头比一个浪 头猛烈,军阀政府眼看无法控制局势,“自身难 保”,不得不做出让步……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的 革命。
本课小结
爆发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导火线 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 失败
时间、地点、主力、口号
五 四 运 动
中心: 北京
上海 工人
扩大
主力: 学生
结果: 取得初步胜利
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3课 五四运动 (共22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3课 五四运动 (共22张PPT)
国务总理内务总长钱能训 中华民国八年五月六日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中国民族乃酷爱和平之民族。今虽备受内外不可忍受之压迫, 仍本斯旨,对于政府提出最后最低之要求如左: (1)对日外交,不抛弃山东省经济上之权利,并取消民国四年 七年两次密约。 (2)免除徐树铮、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段芝贵、王怀庆 六人官职,并驱逐出京。 (3)取消步军统领及警备司令两机关。 (4)北京保安队改由市民组织。 (5)市民须有绝对集会言论自由权。我市民仍希望和平方法达 此目的。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反帝反封建 爱国运动
要求: 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合作探究:
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 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 个信条道: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思考,五四运动的性质与历史意义是什么
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 主义的爱国运动 意义:(1)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 了伟大的力量;(2)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 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3)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起止时间 革命性质 革命任务 领导阶级 指导思想 群众参与 奋斗目标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1840-1919
1919-1949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反帝反封建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三民主义
马克思主义
不广泛
广泛
资产阶级共和国 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3课 五四运动 (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3课 五四运动  (共21张PPT)
(2)这次运动表现了中国人民什么样的精神? 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精神。 (3)从材料二可知6月后,这次运动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 地点由北京转移到上海,工人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 (4)这次运动之所以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主要原因是什么? 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表现了伟大的力量
1.90多年前,一群青年学生发出了“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怒吼, 掀起了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爱国运动。这场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 )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B.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D.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2.五四运动能取得初步胜利,最主要的原因是( ) A、青年学生的先锋作用 B、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 C、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D、李大钊和陈独秀的指导作用
学生斗争的结果:
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镇压,逮捕了30多名 爱国学生。第二天,北京学生举行总罢课。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五四运动的发展
北京学生的爱国斗争得到社会各阶层广泛拥 护。陈独秀亲自起草《北京市民宣言》号召 北京学生、商人、劳工奋起斗争。 日本帝国主义在天津、上海、南京、汉口等 地集结军舰,胁迫北洋政府取缔学生的爱国 运动。进一步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日怒潮。 全国200多个城市的学生一致罢课,支持北 京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 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 中国的 遭遇说明了什么问题? 1.当时中国综合国力仍然很弱 2.北洋军阀仍然实行封建专制统治 3.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仍有许多特权 4.中国的社会性质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五四运动爆发
北大一位同学当场咬破中指,撕 断衣襟,血书“还我青岛”四个 大字,全体学生更加激愤。第二 天,五四运动爆发了。
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共29张PPT)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共29张PPT)

团提出了哪些要求?
正廷(左上)、施肇基(右下)、 魏宸组(左下)
第13课 五四运动
第四单元
火——点燃黑暗中的光亮(背景)
中国代表提出的正当要求:
①取消五帝国四主运义在动华的特权导火德山国线东在问:18题9巴由7年来黎强占胶 ②废除“二和十会一条中”国州1外9湾14交,年把一的山战东失爆划发为败后势,力日范本围。
斗争,勇领敢导地人对社会进
行根本改造。
陈独秀散发传单时被捕入狱
面对中国人民正义抗争,日本帝国主义在天津、上海、南 京、汉口等地集结军舰,胁迫北洋 政府取缔学生的爱国运动。 6月1日,北京政府下令取缔学生的一切爱国行动。这进一 步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日怒潮。
第13课 五四运动
第四单元
焱——燃烧群众的烈焰(扩大)
第四单元
五四运动中的“三罢” 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材料】学生罢课半月,政 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 厉。乃工人、商界罢市不及 一日,而北京被捕学生释; 工人罢工不及五日,而曹、 章、陆去。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
(1919年6月12日)
工人阶级成 为主力—— 开始登上政
治舞台
第13课 五四运动
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13课 五四运动
第四单元
燚(yì)—开启革命新征程(意义)


农民阶级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民 地 主 资


地主阶级 洋务运动 失
产 阶 级
义 革

无戊戌产变法阶级
都 不


马克思主义 资产阶级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 第13课 五四运动(共23张PPT)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 第13课  五四运动(共23张PPT)

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 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法国 巴黎
中国 北京
五四运动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 为什么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
提示: 当时中国综合国力仍然很弱;北洋军阀政府
仍实行封建统治;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仍有很多特 权;中国的社会性质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历史结论:弱国无外交 !
口号 特点:革命性
彻底不妥协 反帝反封建
性质:是一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
“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即巴黎和会)要 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 他们的外交大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 山东大势已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 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的奋斗》 指出五四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意义。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 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 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 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五四运动是在当时世界革命号召之下,是在俄国革命
号召之下,是在列宁号召之下发生的,五四运动是当时无产
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特点:进步性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地位: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名称
旧民主主 义革命
新民主主 义革命
时间
1840- 1919年
1919- 1949年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 马克思主义
发展前途 建立资产阶级 共和国
五四运动
——1919年5月4日
第一环节:寻源五四 第二环节:图说五四 第三环节:感悟五四 第四环节:弘扬五四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优质课件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优质课件
新 文 1 化 运 9 动 1
时 兴起 间 标志
口号
主要 代表 人物
思想 阵地
活动 基地
5
陈独秀 在上海 民主 陈独秀 《新 李大钊 创办 青年》 胡适 《青年 科学 鲁迅 杂志》
北 京 大 学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 运动 戊戌 变法 辛亥 新文化 革命 运动
新 课 导 入
上面这段话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怎 样的性质?为什么?
背景:巴黎和会上中国
五 经过:北京(中心) 上海(中心) 四 5.4 运 学生(主力) 工人(主力) 动 结果: 初步胜利
历史意义:
外交的失败
中国近代史
1840年 旧民主 主义革 命时期 1919年 1949年
五 新民主 四 主义革 运 动 命时期
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 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划时代的意义:五四运动是中国新 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材 料 研 读
希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 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 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哪位同学知道五月四日是中 国什么节日?这个节日是怎 么来的呢?
它源于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五 四运动,它如同一颗流星划破星空,如 同火炬穿透黑暗,揭开了中国革命新的 篇章。今天就让一起学习第13课:五四 运动,去寻找那个令无数青年热血沸腾 的时代,探寻先锋足迹,体悟五四精神 的精髓吧!
第13课 五四运动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课件(共34张PPT)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课件(共34张PPT)

中国女排在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 塞上获得冠军
我永远相信只要永不放弃,我们还 是有机会的。
——马云
著名导演张艺谋
张继科
“救了人再高考”的张文驰
著名歌手、演员王源
王小川,搜狗公司CEO
青年一代有 理想、有担 当,国家就 有前途,民 族就有希望。
当堂检测
1、“共争青岛归还,同看民贼罢黜;欢呼学生罢课,庆
这动1“1中和9在等1出这 强9巴转是19国1它1正平会反91一烈黎交一9结8年9作标式会上当抗1消愤也年和给为次年果9,为志宣议,的,年息慨是5会日了彻被战,月战着布”中要引1传中还本纪底无胜24胜中五国求发第出国月将日念地情国国国月提了来新,德青反一地在也人四出五,民中国北年帝拒法次参民日了四激主国在京人反绝国加的为收运世起主人山青觉封召了新青回动了义民东年醒建界开这觉年中中革政的学的的了大一醒节国国命府全生日爱所会山战人的政部率子国谓议东民开务权先运结的主的端院益发束权
阶段 时间 运动中心 主力 口号
第一阶段 1919年5月 北京
学生
外争主权、 内惩国贼等
第二阶段 1919年6月 上海 工人
斗争方式 游行示威、罢课 罢课、罢工、罢市
结果
学生被捕
初步地胜利:
1.释放被捕学生 2.罢免卖国贼职务 3.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原因之一: 五四运动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想一想:中国政府和人民为什么如此热情地 庆祝一战的结束?
北京大、中学校 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 门前集会游行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反思历史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 之一,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 命运?给我们的认识是什么?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第13课五四运动课件(共20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第13课五四运动课件(共20张PPT)

B
B
形势: 学生罢课; 商人罢市; 工人罢工。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结果: 1.北洋军阀释放被捕的学生。 2.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 3.中国代表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 动的直接 目标得到 实现。
北京意义
“外争国权”
反帝
“内惩国贼”
反封建
五四运动的杰出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 的新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爱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 协地反封建主义。
课堂检测
3、下列口号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是(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C、废除二十一条 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五四运动的性质是( ) A、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B、反帝爱国运动 C、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D、思想解放运动
A
)
c
课堂检测
5、揭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五四运动 C、辛亥革命 D、义和团运动 6、张艳同学是在今年的“青年节”那天光荣加 入共产主义青年团。你知道“青年节”是为 了纪念哪一历史事件吗?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中共成立 D.南昌起义
3.主力: 学生
4.口号: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5.结果: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镇压,逮捕爱国学生。
我们能够感受到“五四”青年学生的什么精神?
忧国忧民,不屈不挠,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后期: 时间: 6月5日 主力:工人群众 地点: 北京 上海
彻底的不妥协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1)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性质)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年的5月4日是什么节日?
青年节
为什么将5月4日定为青年节?
纪念五四运动
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
第13课 五四运动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问题1.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是什么?
巴 黎 和 会 场 景
“即将召开的和会是一次非同寻常的机会,中国可以借此谋求某种程度的公平待 遇,并对过去半个世纪以来所遭到的惨痛后果加以改正。” ——顾维钧
4、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 门。你认为前一个“天安门”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C A.鸦片战争 B.戊戌变法 )
C.五四运动
D.开国大典
5、下列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

A

B.辛亥革命
A.五四运动
C.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 爱国运动。 在这次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展现了伟大的力量,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 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的 作用。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
3
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和重要标志事件
1840年 鸦片战争 1919年 五四运动 1949年 新中国成立
阅读教材及下列材料:回答从6月起,五四运动的扩大有什么表现? 运动的主导力量、中心有什么变化?
材料一:“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 而北京被逮之学生获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 材料二:“为国家之土地,再为学生被拘速求释放。”——工人罢工 “忍痛停业,冀救被捕学生,不除国贼,誓不开市!”——商人罢市 “罢市救国,不办卖国贼不开行,为良心救国牺牲私利” ——上海商人罢市标语、口号
主力
斗争形式
提出要求
严惩亲日 派卖国贼 曹汝霖、 陆宗舆、 章宗祥
1919.5.4 北京
学生
游行示威
小组合作探讨:从五四运动的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我们可 以看出五四运动性质是什么?为什么?
性质: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外争 主权 内除 国贼
矛头指向帝国主义,体现 了反帝的性质。 矛头指向以曹汝霖、章宗 祥、陆宗舆为代表的北洋 军阀政府,北洋政府推行 的封建统治,体现了反封 建的性质。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旧民主主义的比较 新民主主义革命
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 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 以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不 同 点
领导阶级
旧民主主义 资产阶级 资本主义
新民主主义 无产阶级 社会主义
革命方向 革命性质
相同点
反帝反封建
• 1、1919年5月,五四爱国运动以 •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为导火索,首先在 • 爆发。6月5日以后,斗争的主力开始从青年学生 转为 。 北京
工人阶级
2、1919年5月4日爆发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五四爱国运动。与这场运动 爆发密切相关的是( C ) A.三国协约的成立 B.三国同盟的成立 C.巴黎和会的召开 D.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3、下列口号或言论出现在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中的是( A ) A.“还我青岛” B.“自强”、“求 富” C.“师夷长技以制夷”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从这份传单内容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五四”青年学生的什么 精神?
忧国忧民,不屈不挠,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五四运动爆发后,中外对五四运动都有什么反应?
中 方
外 方
社会各阶层广泛拥护。陈独秀亲自起 草《北京市民》宣言。 日本帝国主义在天津、上海、南京、 汉口等地集结军舰,胁迫北洋政府取 缔学生的爱国运动。
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提出了哪些要求,结果目标实现了吗?
中国外交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 交,强权即公理。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五四运动》绘画
问题2.归纳出五四运动兴起的时间、地点、口号、主力、斗争形式、要求。
爆发时间 地点
口号
“外争主权,内除 国贼” “誓死力争,还我 青岛”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 签字
表现: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学生 北京
工人 上海
上海人民大示威
各地工人罢工的消息不断
结果
1、北洋军阀释放被捕的学生 2、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 3、中国代表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 的直接目 标得到实 现。
北京高师学生欢迎“五四”被捕同学出狱

归纳五四运动的过程 阶段 时间 地点 主力军 口号
“外争主权,内除 国贼”,“誓死力 争,还我青岛”,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 上签字
结果
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 步胜利。 北洋政府释放被捕的 学生,罢免曹汝霖等 人的职务,中国代表 没有在“巴黎合约” 上签字。
1919年 爆发 北京 5月4日
1919 年6 月初
学生
发展
上海
工人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