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

合集下载

第19课 十月革命

第19课 十月革命

第19课:十月革命导入:来自于十月革命20周年献礼片《列宁在十月》,及斯大林期间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

过程艰难险阻、波澜壮阔,意义非凡。

披露的大量史料证实,革命期间并未发生大规模流血事件,相反还“非常平静”,没有遇到真正的抵抗。

有学者认为十月革命是一场“宫廷政变”。

历史细节的发掘使十月革命的镜像渐变清晰,但对知识碎片化的沉迷又将十月革命抽象为模糊的表象。

但专注于看似客观的知识碎片,却回避了宏观整体理解。

一、十月革命的背景(1)客观:①20世纪初,俄国已经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

解说:1906年列宁曾发表过一个小册子,叫《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提出帝国主义是腐朽的,必然会迅速灭亡。

列宁认为,当时的俄国已经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属于军事封建型帝国主义。

20世纪初的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远远落后于美、德、英、法等国,沙皇专制制度依靠贵族地主阶级和军队来维持自己的统治,具有明显的军事封建性。

因实力不足而依赖西方强国,英法等外国资本的大量输入。

因此,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得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即垄断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矛盾,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残余同人民大众的矛盾,俄罗斯民族同各少数民族的矛盾,俄国帝国主义同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和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

这些矛盾的存在,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②一战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为革命创造了有利时机。

(2)主观: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成熟。

解说:俄国无产阶级深受沙皇专制制度和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又相对集中,有很强的革命性和战斗力。

俄国工人阶级开展斗争比西欧各国晚,受机会主义危害较小。

经过1905年革命洗礼,俄国工人运动已处在国际工人运动前列。

俄国无产阶级有农民作为自己的同盟军,从而形成了强大的革命力量。

更为重要的条件是俄国无产阶级有坚强、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有杰出的革命领袖列宁。

二、十月革命的经过1.1917年3月8至15日,二月革命。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A
C
9.就当时布尔什维克党内部的分歧,莫洛托夫说:“无论是我, 还是始终同列宁在一起的那些人中的任何一位,都没有立刻清楚地 理解他的话。……当他们所说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将来的事情时,列 宁回答说:不,现在就应当准备社会主义革命。”当时“分歧”主 要是围绕 ( ) A.“四月提纲”中的主张 B.《和平法令》中的规定 C.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决定 D.《土地法令》中的规定 [解析] 列宁在“四月提纲”中主张应将俄国革命由资产阶级民主革 命发展到社会主义革命,所以分歧在于要不要立即进行社会主义革 命。故选A项。 10.“退出帝国主义战争;不要议会制共和国,而要从下到上由全 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一切官员由选举 产生;没收一切地主土地,国内一切土地收归国有;直接任务不是 实行社会主义,而是立即过渡到由工人代表苏维埃监督社会的产 品生产和分配。”材料反映了 ( ) A.俄国二月革命前人民的要求 B.十月革命后巩固政权的措施 C.二月革命后俄国革命发展的方向 D.《土地法令》和《和平法 令》的要求
c
C
3.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 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7月,他又在《国家 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 “自行消亡”来实现。以上 ( ) A.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 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 智慧 C.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 D.逐步明确俄国革命 18 的任务和方式
(1)背景: ①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临时政府 不顾人民死活,继续进行帝国主 ②,_________ 义战争。 1917年4月 、彼得格勒 (2)时间地点:___________ (3)内容: 民主革命 转变为 ①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_________ 社会主义 革命的任务。 _________ ②他还明确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 和平 “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______ 方式取得政权。

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答案)

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答案)

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一、简要分析十月革命爆发的条件。

【提示】(一)客观条件:1.19世纪20世纪初期俄国具有帝国主义特征,但资本主义发展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2.俄国帝国主义具有军事封建色彩,对国外资本依赖很强,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3.一战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加速了革命形势的发展,同时也成为俄国革命创造了有力的国际环境。

(二)主观条件:1.俄国的无产阶级深受双重压迫,革命性强。

俄国有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它是一个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

3.广大的贫苦农民成为国家的同盟军。

二、十月革命胜利后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试分析苏俄政治制度的特点。

【提示】(一)十月革命之前俄国是一个带有封建性和军事性的帝国主义国家,二月革命之前仍是沙皇专制制度。

(二)“四月提纲”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十月革命后,选举产生了人民委员会。

(三)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不仅拥有行政和立法权,而且拥有立法权,一些工人、农民和士兵的代表进入苏维埃政权,代表人民行使权利或监督权利的实施。

因此,新生的苏俄的埃政权制度是典型的无产阶级专政。

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一、本科测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主法治建设取得了那些重要成就?【提示】(一)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治建设方针。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冤假错案,并加紧全面立法工作。

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全国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依法治国奠定了基础。

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进一步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加强和过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健全和发展民族区域制度,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共31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共31张PPT)

满足了人民 的土地要求
新生苏维埃政权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
性质: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是社会主义政权。
历史学习方法:
历史事件
1.背景
2.过程
3.影响
Q:革命带来了什么?
材料1:“一切从前用来巩固等级制和财产……不平等的特权 都被废除。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企业确立了工人监督。俄国
三、结果
结合课文和所提供的材料,想一想, 为什么苏维埃政权会得到广大工农的 支持?
P90页:学思之窗
三 、 结 果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新政权为什么能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
《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 《土地法令》
以上政策分别满足了人民怎样的要求?
满足了人民当 家作主的愿望
满足了人民 的和平要求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历史学习方法:
历史事件
1.背景
2.过程
3.影响
Q:为什么会爆发革命?
探究一:十月革命的背景


①经济基础:
②政治基础:
③社会条件:
④国际条件:
一、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已经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一战”前,垄断组织已分布于各工业部门,在国家经 济生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1902年成立的金属销售辛迪 加掌握了全国冶金工业资本的70%,1904年成立的顿涅茨 煤炭销售辛迪加控制了俄国南部煤产量的75%,12家银 行控制了全国银行资本的80%。
十月革命
和平夺权已不可能
无产阶级社会 主义革命
三 、 结 果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1.在首都召开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
宣布一切权 力转归工兵 代表苏维埃
《和平法令》 《土地法令》 建立政府—— 人民委员会

高三历史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课件

高三历史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课件

一. 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
客观条件
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军事封建性帝国主义)
①经济:保留农奴制残余、资本主义相对落后(农业国、依赖外国资本) ②政治:保留沙皇制,对外军事扩张
俄国成为各种矛盾焦点
A 人民大众与沙皇专制 B 资产阶级与封建政府 C 资产阶级与无产 阶级 D 俄国与其它帝国主义国家及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
中俄革命道路不同的原因
俄国:
A反动力量:①二月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资本主义相对落后) ②一战促使前线失利,后方空虚。
B革命力量:主力是工人、士兵,掌握武装,多集中在大城市
中国:
A 反动力量: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反动势力主要集中在城市; B革命力量:①无产阶级力量较弱,广大农民是革命同盟军; ②中 共 以 夺 取 城 市 为 目 标 的 武 装 起 义 失 败;
《四月提纲》
四月提纲指方向
七月流血事件
和平夺权已不可能
七月事件抛幻想
十月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十月革命现曙光
(2 ①《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②《和平法令》 ③《土地法令》 ④选举产生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列宁为主席
专题训练1 《布列斯特和约》内容选摘: 1.德国占领波兰、立陶宛和白俄罗斯、拉托维亚 的一部分领土,红军撤离爱沙尼亚、芬兰和乌克 兰。 2.俄国支付给德国等国30亿卢布的战争赔款。 从内容上看:这项和约对俄国是苛刻的:俄国丧失了 大片的领土,支付了巨额的赔款。 从结果上看:苏俄从此摆脱了帝国主义战争,得到喘 息机会从而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马克思主义认为: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不能适应社会 化大生产的需要时,社会主义主义制度将取代资本 主义制度;

第十九课 俄国十月革命

第十九课 俄国十月革命

一、革命历史条件
客 观 条 件
1、农奴制改革 、
2、一战激化矛盾 、
军事封建帝国主义
矛盾交汇点
阶级矛盾
链条上的薄弱环节
3、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
有利的国际环境
主 观 条 件
1、俄国无产阶级发展壮大革命性较强 、 2、成熟的布尔什维克的正确领导 、 3、广大农民成为革命同盟军 、 4、成熟的革命理论 、
血腥的尼古拉是尼古拉二世的绰号,他胸襟狭隘, 血腥的尼古拉是尼古拉二世的绰号,他胸襟狭隘,顽 固不化,又极端残忍。他在1905 1905年 固不化,又极端残忍。他在1905年1月9日下令向彼得堡请 愿的工人群众开枪,当场被子弹打死、 愿的工人群众开枪,当场被子弹打死、马刀砍死和军马踩 死的有1000多人,受伤者在2000人以上, 1000多人 2000人以上 死的有1000多人,受伤者在2000人以上,其中包括许多 妇女和儿童。这就是世界著名的“流血的星期日” 妇女和儿童。这就是世界著名的“流血的星期日”。这一 血腥暴行导致俄国1905年革命爆发。 1905年革命爆发 血腥暴行导致俄国1905年革命爆发。而这次革命像晴天霹 雳打破了资本主义世界绅士们的酣梦, 雳打破了资本主义世界绅士们的酣梦,宣告了帝国主义时 期革命风暴的来临。 期革命风暴的来临。 尼古拉二世对外推行扩张政策,1896年攫取了中东铁 尼古拉二世对外推行扩张政策,1896年攫取了中东铁 路建筑权,1898年强占旅顺 大连,1900年参加八国联 年强占旅顺、 路建筑权,1898年强占旅顺、大连,1900年参加八国联 军对中国的侵略,并乘机侵占中国东北。 1918年 军对中国的侵略,并乘机侵占中国东北。在1918年7月16 日终于被人民处决。 日终于被人民处决。
材料五
俄国无产阶级随着工业发展不断壮大, 俄国无产阶级随着工业发展不断壮大,且深受沙皇专 无产阶级随着工业发展不断壮大 制制度和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人数又相对集中, 制制度和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人数又相对集中,有 很强的革命性和战斗力。经过1905年革命洗礼,俄国 年革命洗礼, 很强的革命性和战斗力。经过 年革命洗礼 工人运动已处在国际工人运动前列。 工人运动已处在国际工人运动前列。有农民作为自己 同盟军,从而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 年建立了 的同盟军,从而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1903年建立了 无产阶级政党( 布尔什维克党), ),并经过革命的曲 无产阶级政党(即布尔什维克党),并经过革命的曲 折探索逐渐走向成熟。 折探索逐渐走向成熟。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 一国首先取胜的理论, 一国首先取胜的理论,关于工农联盟和无产阶级革命 领导权的策略原则, 领导权的策略原则,关于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 学说,成为指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强大思想武器。 学说,成为指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强大思想武器。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
第19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马克思曾经预言说:
社会主义革命应该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马克思
为什么社会主义革命没有发生在发达的 资本主义国家,而是发生在俄国这样一 个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
一、绝望的年代——革命背景
材料一:
2
德15.7%
美35.8%
1
4 法6.4% 5
俄5.3%
6
其他
3
英14%
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内不会
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

——列宁
沙皇政府参加一战给俄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一战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激化了本已尖锐的 社会矛盾。
一、绝望的年代——革命背景
俄国革命爆发的背景: ①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②俄国国内矛盾尖锐
③一战对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激化了本已尖 锐的社会矛盾
资产阶 级临时 政府
将战争进行到底
拒绝8小时工作制 不实施土地改革
和平
失 民 土地和面包 心
俄国的希望到底在哪里?
二、沙俄帝国的毁灭——二月革命
2、《四月提纲》
4月16日,列宁回到了彼得格勒,即刻发表了《四月
提纲》,提出了“立即退出战争实现和平、将土地分给 农民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要求……第一阶段由于无产
一战前夕,各主要 国家工业总产值所 占比例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虽 然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但 仍然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 家,工业产值只占国民经济 总值的42.1%。
与其他列强相比,20世 纪初的俄国实力如何?
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 最薄弱的环节
一、绝望的年代——革命背景
材料二
农民挣扎在生存线上,生活艰辛革命 11月源自命时政府 主义制度

学案1: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学案1: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学习目标】1.掌握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爆发的主要历史条件和主要特点。

2.掌握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主要过程和重大事件及其相互关系。

3.掌握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对俄国、资本主义世界和世界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认识俄国十月革命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重点难点】(1)重点: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主要过程、重大事件和历史意义。

(2)难点: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发生在经济相对落后的俄国的主要原因和历史条件。

苏维埃政权采取的措施。

【学法指导】①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培养学生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原因、过程,培养学生运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③对于十月革命的分析要注意从偶然性和必须然性的结合去考虑。

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必然不会长久,注意从两个政权的性质和代表阶层的利益去分析把握。

④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

⑤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本课历史图片和录像资料较多的特点,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知识链接】一、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主要特点及其胜利的原因1.历史条件。

(1)主观原因:①根本原因:当时在俄国存在的各种社会矛盾,既包括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也包括因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连连战败而激化了的各种社会矛盾。

随着社会危机的不断加深,不仅下层群众要求改变现状,就连俄国的资产阶级也想通过推翻沙皇制度,发展资本主义。

这使得发生一场政治变革的条件日益成熟。

俄国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俄国旧有的生产关系已经完全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特别是沙皇制度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障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
(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和平过渡失败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完全掌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
二、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
1.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布尔什维克党

(1917、11、7)
列宁
◆1917年11月6日(俄历10月)开始,彼得格勒
军事革命委员会
◆11月7日发表《告俄国公民书》:推翻了临时政府,
①工人运动高涨,无产阶级力量壮大 ②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建立 (1903年,布尔什维克党) ③成熟的革命理论诞生 (列宁主义) 标志: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
布尔什维克党诞生 性质:新型无产阶级政党
意义:标志列宁主义诞生
一、帝国大厦的坍塌
2、十月革命的过程
材料10:士兵同志们! 万恶的战争已经拖了两年。你们为了保卫别人的利益已经在战壕里煎熬 了两年。各国的工人和农民都流了两年血。几十万人阵亡和变成了残废,几 十万人沦为孤儿和寡归——这就是这场大屠杀的结果。你们为什么打仗?你 们在保卫谁的利益?沙皇政府把几百万士兵赶上火线,为的是掠夺新的土地 和像压迫波兰以及其他国家被奴役的人民那样,压榨这些土地上的人民。世 界上的工厂主无法瓜分那些可以倾销他们产品的市场,也无法瓜分他们的利 润,——于是就用武力来进行分配,——而你们,胡涂的人们,就为他们的 利益去打仗、送死,去屠杀那些和你们一样的劳动者。 兄弟的血已经流够啦!你们醒醒吧,劳动者们!你们的敌人不是那些也 和你们一样被欺骗的奥地利和德意志士兵,而是你们自己的沙皇、工厂主和 地主。掉转你们的枪口,去反对他们。跟德意志和奥地利的兵士联合起来。 越过把你们像野兽似的隔开的铁丝网,互相伸出手来。你们——都是劳动弟 兄,你们手上的劳动血茧还没有长好,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把你们分开。打倒 专制政治!打倒帝国主义战争!全世界劳动者牢不可破的团结万岁! 材料10中这种宣传直接引发了什么事件? ——节选自《静静的顿河》肖洛霍夫
你认为材料七中“一个中心力量”指的是什么? “城市精神”指的又是什么?
沙皇专制; 资本主义的发展
由此可见,此时的俄国,所有的矛盾焦点指向 了沙皇专制制度
它给俄国带来什么的影响?
• 而此时发生的一场战争则将本已摇摇欲坠的沙皇统治进一步 推向了末路,这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 材料八: 1914年-1917年,俄国有1500多万人应征入伍. 1916年底,前线俄军尚有20多万士兵连步枪都没有,只能几 个人合用一枝。1917年春,全国男性劳动力中已有近一半被 强征入伍,使得农田荒芜、交通不畅,造成粮食供应紧张, 首都彼得格勒底存粮只够维持一个月。大量的未成年人和妇 女被赶进了工厂,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沙皇政府在战场上 频吃败仗,至1917年,俄国约有150万人死于战争,400多万 人伤残。国内危机四伏。 • 材料九: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 磨难和痛苦。……由于许多历史原因(俄国比其他国家落后 得多,战争带给它的困难特别大,沙皇制度腐朽透顶,人民 继承着1905年的传统),使得俄国革命比其他国家先爆发。 材料中所说的“战争”指的是哪场战争? ──《列宁选集》第26卷
新课导入
23年后
56年后
1848年,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标志着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的 来临。23年后,1871年巴黎公社的建立是工人阶级争取建立理 想社会的一种尝试,虽然失败了,但是革命精神却被传承下来, 56年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则通过武装斗争,率先在资本主 义世界的薄弱环节打开了一个缺口,向世界宣告一个新型的社 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帝国主义链条 上最薄弱的环 节。 【2】一战激化 了国内矛盾。
②国际上看:随着1861年农奴 制改革的完成,俄国走上资本 主义发展道路,但是仍然落后 于西方,且对其资本过分依赖。 ③国内上看:俄国国内矛盾 错综复杂,尤其是阶级矛盾 和民族矛盾尖锐,危机四伏。
2、主观条件: 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成熟, 并进行了正确的领导
时间: 1917、11、7 主要内容: 解读
•发表《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一切权力归工兵代表苏维埃 •《和平法令》:退出“一战” •《土地法令》:无偿分土地给农民 •选举新政府:人民委员会 特点
(政体:苏维埃)
立法权和行政权统一 (人民委员会) 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 是最高权力机构
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俄国(1918年之前)—苏俄(1918-1922)—苏联(1922年后)
伊凡四世
彼得大帝
亚历山大二世
尼古拉二世
第19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917.11.6)
课标: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 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917.11.6)
一、帝国大厦的坍塌
1、十月革命的背景 2、十月革命的过程:爆发、结果
二、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政权转归工兵代表苏维埃。
工人、士兵向冬宫进攻
攻打冬宫
历史上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今天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投入革命阵营 的该舰官兵用炮声发出进攻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的信号, 拉开了总攻序幕,为十月革命的胜利立下功勋。作为革 命纪念物,现停在涅瓦河畔。
2.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
1989年东欧剧变,1991年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制度 在东欧宣告终结。然而,任凭时光流逝,沧海桑田,人 们总会想起苏联曾有的荣光。每当十月革命纪念日到来 之际,前苏联境内的各共和国都会举行隆重的庆祝仪式, 怀念那段难忘的岁月。历史与现实的反差是如此巨大, 让人不禁感慨万千。现在就让我们把目光投向80多年前 的俄国大地,追寻历史的足迹吧!
随着战场上的节节败退,使得信心百倍,积极参战的俄军发生 了变化;沙皇俄国的落后与腐朽充分暴露了出来,加深了人民群众 的痛苦和不满,加剧了本来就很尖锐的社会矛盾; 一战激化俄国社会的坍塌
1、十月革命的背景
①国家特点:19世纪末20世纪 (1)、客观条件: 初,俄国向帝国主义过渡,但 是具有浓厚的军事封建色彩。 【1】俄国成为
一战前的俄奥矛盾
穷人在施粥棚内勉强裹腹
上流社会举行的豪华酒宴
• 材料四:在俄国统治阶级成员的眼睛里,农民阶级是牲畜,必须 施以恫吓、束缚和监视。用皮条编成的两米长的皮鞭,只需一鞭 即可使人皮开肉绽,于是成了沙皇统治威严的象征。……世纪之 交的俄国农民的生活是十分贫苦的。在1861年获得解放后,农民 沙皇专制; 们被迫为以前给地主耕种的土地支付捐税。加上人口的增加、高 额的地租和频繁的饥荒,许多农民的生活条件比以前更恶化了。 反抗沙皇的专制统治。 ──《人类文明图鉴· 战乱中的世界》
• 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向帝国主义过渡。垄断组织在国 民经济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发展, 20世 纪初,俄国已经是号称世界第五的工业国家,但仍然相对落后,它 与美国、德国、英国和法国相比,无论是工业技术水平、工业规模, 还是工业生产产量,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距,充其量只能算是 一个中等发展水平的资本主义国家。就国家经济格局来说,农业人 口仍占全国人口的80%,工业产值也约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2%。按 人均计算,1913年,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 英国的1/6,法国的1/4,国民经济人均收入只有美国的1/7,英国 的1/5,法国的1/5。 • 材料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严重依赖外国资本,特别是法国资本。 据统计,1900年,俄国全部股份资本的47%以上是外国资本,其中, 落后---虽然俄国已是一个帝国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有了一 电气工业总资本的90%由外国控制。1901年,西欧资本家向俄国工 业和银行业的总投资达10亿卢布,几乎控制了当时俄国所有最重要 定的发展; 但是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很不充分,保留大量封建 的工业和金融业部门。同时,由于政府财政经常入不敷出,沙皇政 残余,阻碍社会进步,落后于欧美的同时又对西欧资本有极大 府不得不向外国大举借债,1903年,沙皇政府举借外债超过30亿卢 布,每年需要支付的利息就高达1.3亿卢布。1914年,俄国的外债 依赖性。 总额高达60亿卢布,俄国的经济发展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一、帝国大厦的坍塌
1、十月革命的背景
★十月革命是一个历史的“偶然事件” 还是历史的必然?
对于这一问题史学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按照马克思、 恩格斯的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应当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因为在这些国家里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引起了资本主义社 会固有矛盾的空前激化,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成为生产力进一 步发展的严重障碍,因而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条件。 1917年的俄国显然还不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为什么社会主义革命不发生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而是发生在相对落后的俄国?偶然?必然?
俄国二月革命
2、十月革命的过程
1、二月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
①时间:1917、3 ②地点:彼得格勒 ③参加者: 工人、士兵 ④目的: 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反对沙皇专制 推翻了沙皇专制 ⑤结果: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主导) 形成两个政权并存 工兵代表苏维埃
2. 《四月提纲》 ①时间: 1917、4 ②人物: 列宁 ③内容: ④意义: 为俄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3、七月流血事件(1917、7)
• 材料七:彼得堡像所有城市一样,过着它紧张而又忧 虑的生活。一个中心力量主宰着生活的运行,但是这 种力量与那种可以称做城市精神的东西却格格不入: 中心力量力图建立秩序、安宁和合理性,而城市精神 却力图破坏这种力量。……这便是1914年的彼得堡。 它被不眠的夜晚折磨着,用酒、金钱、没有爱的爱情、 声嘶力竭而又低沉的探戈舞曲——临终奏鸣曲——消 解着忧愁,彼得堡仿佛日夜期待着那不祥的、可怕的 一天的到来。 ——摘自《苦难的历程》托尔斯泰
落后,资产阶级会将负担转嫁到工人身上;
成熟
结合材料五、六,身为工人阶级,你们的生活状 态为什么比其它国家,比如英美等国更糟糕一些?与 此同时,布尔什维克政党又具有什么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