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案 岳麓版必修一

合集下载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一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学设计1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一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学设计1
2.已有知识基础: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了俄国历史的相关知识,对俄国十月革命前的社会政治状况有一定了解。他们知道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重要性,但对十月革命的具体过程及其胜利意义还需进一步深入学习。
3.个性化需求: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认知差异,部分学生可能对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和过程感兴趣,另一部分学生可能更关注十月革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五)总结归纳
在课堂练习结束后,我会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学生会回顾所学知识,对我所讲的内容进行梳理和归纳。这种方式有助于巩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构建知识体系。
总之,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我会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正确的历史观念和全球视野。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考虑到高中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和已有知识基础,本节课的学情分析如下:
1.认知发展特点:高中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思维具有一定的批判性和创造性。他们可以通过分析、综合、比较等方法,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理解。同时,高中生关注历史事件对社会现实的影响,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胜利意义。具体过程如下:1.引导学生关注俄国十月革命前的社会政治状况,分析沙皇专制统治、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等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通过分析列宁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党如何抓住时机,发动起义,推翻临时政府的过程,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进程的理解和把握能力;3.组织学生讨论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社会政治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化,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影响的评价能力;4.引导学生关注十月革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念和全球视野。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9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优秀教案(5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9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优秀教案(5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9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优秀教案(5页)第19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十月革命发生的背景,知道革命的具体过程,理解十月革命胜利的重大意义。

通过阅读材料,归纳总结俄国十月革命的条件与意义,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还原历史情境并结合各种史料,了解十月革命的历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自主学习与教师引导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历史发展进程,理解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重大意义,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十月革命发生背景。

难点:理解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与手段】第 2 页第 3 页抛出疑问。

对下列知识的连线与整理,并能够叙述出十月革命的过程。

二月革命(性质:)指明方向两个政权并存《四月提纲》推翻沙皇提出社会主义革命路线七月事件暴力胜利决定武装起义十月革命(性质:)抛弃幻想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本环节设计意图】通过将初中知识与高中知识衔接的环节,回顾所学知识,进一步落实对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过程的理解。

教师适时补充,抛弃“幻想”指的是和平夺权。

学生抛出疑问,根据学情集中于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以及历史意义。

教师准备系列文字图片史料,通过小组合作与开放思考回答的形式,加以探讨。

二、探究十月革命前俄国的风雨(背景)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虽然进入第 4 页了帝国主义阶段,但仍然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值的42.1%。

一战前夕,各主要国家工业总产值所占比例根据材料一,说明当时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

改革后,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但经济相对落后材料二:……傍晚时分,太阳落山了,它的血红的余光照在家家窗户玻璃上面,疲倦而忧伤地闪耀着。

工厂从它石头般的胸膛里,将这些人抛掷出来,好像投扔无用的矿渣一样。

他们,面孔被煤烟熏得漆黑,嘴里露出饥饿的牙齿,沿着大街走着。

……工厂吞食整整一天的时光,机器从人们的筋骨里榨取了它所需要的力量。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五单元第19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3)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五单元第19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3)
小结:
一战的进行,激化了沙皇俄国国内的矛盾,形成有利于推翻沙皇俄国统治的国内环境。二月革命的成功,显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加速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到来;二月革命后列宁发表了《四月提纲》,坚决推动革命继续发展,把二月革命推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1917年11月6日午夜(俄历10月24日),十月革命爆发,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从此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A、一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B、一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推进了革命的发展
C、没有一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有战争”这一条件
3、俄国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其结果却超出了一般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具体表现在( )
A、推翻了极端专制的政权B、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知识与能力:
1、知识方面:通过预习20世纪初的俄国的社会状况和主要特点,了解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进一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2、能力方面: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使学生养成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十月革命胜利存的原因和对《四月提纲》中列宁提出的当前形势的特点和革命无产阶级的任务的认识。
2、学生容易产生的疑问是:二月革命后成立的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的工农苏维埃政府对待一战态度为何不同。
就在攻打冬宫的战斗进行当中,召开了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布临时政府已经被推翻,一切权力转归工兵代表苏维埃。又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选举批准了新政府——人民委员会。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9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教案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9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教案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俄国十月革命前的社会状况、二月革命、《四月提纲》、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

(2)理解十月革命爆发的必然性。

(3)探究十月革命对俄国、世界的影响与意义。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间交流搜索到的资料,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交流精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在学习中学会与人合作。

(2)通过阅读课文所提供的历史材料、图片,立足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丰富资源,提高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十月革命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

(2)无产阶级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与否是革命成败的关键。

重点与难点重点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难点理解十月革命爆发的必然性、探究十月革命对俄国、世界的影响与意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2006年是中国“俄罗斯年”,2007年在俄罗斯举办了“中国年”活动,这也是两国关系的最佳状态,回顾中俄关系,可谓酸甜苦辣,一言难尽:沙俄时代对中国的侵略;十月革命给中国以方向;中苏的兄弟情谊与交恶;中俄的战略协作关系……回首这一切,不禁更让我们关注这个和我们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同行了近半个世纪的邻邦的命运,这一切应该从十月革命说起——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新课学习一、原因——革命前的沙皇俄国师:毛泽东说过:“革命总是从那些反革命势力比较薄弱的地方首先开始,首先发展,首先胜利。

”列宁在分析沙皇俄国的时候说:“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也就是说,俄国首先爆发无产阶级革命不是偶然的。

请同学们看课文内容,分析归纳俄国具备了哪些革命的条件?请一位同学来回答这个问题。

生:(回答)1.资本主义发展落后20世纪初的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远远落后于美、德、英、法等国。

资本主义工业既要依靠沙皇政府的庇护以求得发展,又受到前资本主义关系层层密网的困扰。

师:俄国的落后和革命有什么关系呢?上述政治经济状况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得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

苏版历史一第五单元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说课稿

苏版历史一第五单元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说课稿

苏版历史一第五单元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说课稿各位评委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必修1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我将从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设计感悟五个方面说课。

一、说教学目标:1、教材分析:2、课标分析:3、学情分析(1)优势:这节课教学的对象是无为二中教改班的学生,学生思维相对活跃,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对社会主义有一定的了解;便于学生开展探究活动(2)劣势:无为二中是刚刚升格为省示范高中的学校,生源基础相对较差,学生虽然情感丰富,但理性认识不够,历史思维能力还有待于提高;知识零散、遗忘较快(3)对策:采取学生自主探究为主与教师适当引导、归纳、总结相结合的方法,构建知识体系根据以上对教材、课标以及我校学生实际学情分析,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4、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俄国十月革命前的社会状况、二月革命、十月革命的过程。

理解:理解十月革命爆发的必然性。

运用:探究十月革命对俄国、世界的影响与意义。

(2)过程与方法:①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搜集有关俄国十月革命的相关时事资料、学生对俄国十月革命有初步了解,并能在了解史实的基础上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了搜索资料,联系实际、放眼世界的能力。

②学生从历史文献图片资料中分析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和历史意义,培养了的历史思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学生认识到俄国十月革命是20世纪最重要的革命、20世纪最大的实验②学生体会列宁的政治智慧和为社会进步而积极探索的革命精神。

根据本课课标准要求和本课教材分析我制定了本课教学设计的重难点:5、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俄国十月革命该不该发生?①理由:通过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讲了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过程和历史意义,实际上就是围绕着十月革命该不该发生展开的,也是近几年史学界争论的焦点,学生通过对俄国十月革命该不该发生的探究,更有利于对十月革命历史意义的了解②策略:引导学生通过对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历史过程、历史意义的探究,学生走进1917年的俄国,走进历史的情境当中,通过历史图片,真实的史料,从当时的俄国实际情况出发,引导学生分析,探究俄国十月革命该不该发生。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高中历史)教案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高中历史)教案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高中历史)教案【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一、帝国主义链条上的最薄弱环节1.俄国成为各种矛盾的集合体2.二月革命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1.《四月提纲》2十月革命的胜利3.苏维埃政府的革命措施三、伟大的开端1.十月革命胜利的现实意义2.十月革命胜利的世界意义重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十月革命胜利的世界历史意义.难点:社会主义革命为什么在俄国首先取得胜利【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进行,同时配合提问、放映录像、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本课历史图片和录像资料较多的特点,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导入新课】这幅列宁回到彼得格勒的图反映了什么历史时期的史实?这幅图真实反映了1917年4月在二月革命后,俄国革命处于关键的历史转折时期时,长期流亡在外俄国革命领袖列宁回到彼得格勒时的情景。

二月革命后,俄国将何去何从?回到俄国的列宁为俄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那二月革命是一次什么革命呢?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什么形势呢?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一、帝国主义链条上的最薄弱环节1.俄国成为各种矛盾的集合体20世纪初期的俄国,充满了动荡、危机,酝酿着革命。

让学生把俄国革命前的政治、经济状况自己进行概括总结进行整理归纳,借此培养学生的概括和阐释能力。

经济方面:1861年农奴制改革,开始向资本主义过渡,俄国的资本主义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俄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落后的农奴制度仍然是广大农村的主要经济模式。

经济只是在少数的地区有了迅速的发展,因而俄国的资产阶级力量薄弱。

(农业人口仍占全国人口的80%,工业产值也约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2%。

按人均计算,1913年,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英国的1/6,法国的1/4,国民经济人均收入只有美国的1/7,英国的1/5,法国的1/5。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9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精品教学设计8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9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精品教学设计8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必修一第五单元第二课,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深刻影响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因此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十月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深刻影响了世界格局和人类的的发展格局。

【教学目标分析】1、课标要求: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2、课标解读:十月革命的相关史实:二月革命、《四月提纲》、苏维埃政权等史实。

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马克思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深刻了影响人类的发展进程。

3、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与主要史实,理解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相关史料的阅读与分析,初步具备史料研读的基本方法与技巧,初步认识到历史事件的发生存在诸多的变数与偶然,分析历史事件必须置于特定的历史时空去考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感悟列宁的政治智慧与革命乐观精神【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十月革命的相关内容,因此对本课所学内容比较熟悉,也具备初步的自习能力与分析能力,同时教学中还应该注意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先学后教,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发现学生的疑问。

2、问题引领:通过收集到的有价值的问题进行小组合作讨论,解答疑问,重点强化。

3、教师引导:老师针对难点结合相应的史料进行分析,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素养。

4、大历史观:历史事件的分析必须置于大的历史背景去分析才能更客观。

【教学重、难点分析】重点: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难点: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必然性【课前准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完成学案,搜集疑问,查找资料【教学过程】1、温故知新:①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标志?②<共产党宣言>的内容③巴黎公社失败原因?【设计意图】:巩固所学,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记忆。

历史①必修5.19《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案

历史①必修5.19《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案

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俄国二月革命和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出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意义。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培养学生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结合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分析其爆发的必然性。

2.从不同角度比较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3.结合十月革命的伟大影响,比较十月革命前后俄国和世界形势的变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无产阶级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与否,是革命成败的关键。

2.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难点: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过程【问题导学】巴黎公社失败后,国际社会主义陷入了低潮,国际社会主义再次走向高潮的伟大开端是十月革命,十月革命为什么会在俄国爆发,过程又是怎样的,又有何意义,这就是本课所探讨的问题。

新课讲授:(一)革命前的沙皇俄国【问题探究】马克思说:“社会主义革命应该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你认为只是真的吗?为什么?请同学们看书第一、二段内容,以小组形式谈论分析,然后归纳出俄国具备了哪些革命的条件。

【教师点拨】在分析俄国革命爆发的原因时,可以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进行分析;客观方面,俄国已经进入帝国主义时代,但同时又是最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一战”使得它各种矛盾激化,人民群众无法生存,故而发动武装起义。

主观方面,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成熟。

教师着重分析为什么此时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教师进一步总结:上述三点俄国革命的历史条件,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中唯一具备成熟的革命条件的国家,其它国家或是主观条件不具备,如德国;或是主客观条件不具备,如英、法、美。

(二)十月革命的过程【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课件中的任务后总结十月革命的过程:二月革命掘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七月流血抛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9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教案
教学目标:
1、熟悉十月革命前俄国是社会状况,记忆十月革命的基本史实,理解十月革命爆发的必然性。

2、掌握“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特征,认清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革命后的俄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

3、通过十月革命必然爆发、新政权的建设等基本史实,初步理解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教学中要渗透社会主义最终由理想转变为现实的发展观念。

目标一应属于该完成的知识目标,熟悉教材即可解决;目标二体现“能力与方法”的培养,,教学中应该从基本概念的阐释入手,结合俄国当时的社会实际,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目标三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既是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又是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有效培养,在教学中应该以灵活方式处置之。

重点分析: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十月革命胜利的世界历史意义是学生学习掌握的重点。

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发生在俄国不是偶然的,认识它发生的历史条件,对理解十月革命的重大意义,由此认识中国革命的发生、胜利都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过程:
导入:可通过设计“你知道苏联是怎样诞生的吗?”直接导入
师:毛泽东说过:“革命总是从那些反革命势力比较薄弱的地方首先开始,首先发展,首先胜利。

”列宁在分析沙皇俄国的时候说:“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也就是说,俄国首先爆发无产阶级革命不是偶然的。

请同学们看课文第1、2页的内容,分析归纳了俄国具备了哪些革命的条件?(稍停)请一位同学来回答这个问题。

生:(回答)
一、原因——革命前的沙皇俄国
1、资本主义发展落后
20世纪初的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远远落后于美、德、英、法等国。

资本主义工业既要依靠沙皇政府的庇护以求得发展,又受到前资本主义关系层层密网的困扰。

俄国的落后和革命有什么关系呢?上述政治经济状况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得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
2、社会矛盾尖锐
垄断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矛盾,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残余同人民大众的矛盾,大俄罗斯民族同各少数民族的矛盾,俄国帝国主义同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和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

3、一战加剧了矛盾
师:上述两方面情况,构成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爆发的客观历史条件。

俄国革命还具备哪些主观条件呢?
生: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成熟
师:俄国无产阶级深受压迫,又相对集中,有很强的革命性和战斗力。

1905年革命后,俄国工人运动已处在国际工人运动前列。

更为重要的是俄国无产阶级有坚强、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有杰出的革命领袖列宁。

师。

上述三点俄国革命的历史条件,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中唯一具备成熟的革命条件的国家,其它国家或是主观条件不具备,如德国;或是主客观条件都不具备,如英、法、美。

二、过程——‘阿芙乐尔’的炮声
1.二月革命
师: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俄国革命提供了有利的国内外形势。

在国内,1500万壮丁被强征入伍,饥饿席卷全国,沙皇统治日趋虚弱,资产阶级也左右不了局势,各种社会矛盾都集中到沙皇专制制度上。

在国际上,有力量镇压俄国革命的英、法、德三国正厮杀得难解难分。

正如列宁所说,“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内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1917年3月,二月革命爆发,沙皇专制制度被推翻。

统治俄国三百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1613~1917年)结束了。

2. 《四月提纲》
师:二月革命后俄国政治形势的基本特点是:形成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存的局面。

列宁回国后发表的《四月提纲》给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了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因为武器在人民手中,列宁认为可以和平地剥夺临时政府的权力。

但是,临时政府制造七月流血事件,革命和平发展已不可能,政权完全落入临时政府手中。

3.十月革命的胜利
师:(请学生打开地图册,看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形势图,教师结合地图讲)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战争政策使国内局势不断恶化。

10月,布尔什维克党中央确认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决定在近期举行起义。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在列宁亲自领导下,从11月6日晚开始到8日凌晨攻占冬宫,取得胜利。

到1918年春,各地苏维埃政权相继建立。

(教师可向学生展示有关十月革命的图片、照片、幻灯片)
师:请同学们思考,列宁在十月革命中起了什么作用?
生:(回答)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总结出:列宁①《四月提纲》为革命指明方向;②为布尔什维克党制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③亲自领导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三、影响——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师:请同学阅读课文来回答十月革命对俄国有什么影响?
生:(思考、回答)
师:它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会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从一个相对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改造成为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社会主义工业强国创造了重要前提。

师:十月革命对世界历史进程有什么影响呢?
生:(思考、回答)
师:它使世界进入了一个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它把国际无产阶级的斗钢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连为一体。

师:十月革命对人类历史有什么影响?
生:(回答)
师:它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有着自己的特点,首先在于它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封锁和包围,在经济相对落后的俄国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其次在于它走的是一条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再发展到全国各地的革命道路,这是俄国革命的特殊性(中国则是由农村包围城市)。

再次就是俄国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从而形成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阶段的革命。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俄国的十月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俄国的各种矛盾趋于尖锐化,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成熟了。

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抓住有利时机,发动广大人民进行
革命,一举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

十月革命使俄国和其他受压迫国家进入了历史发展的新时期。

附板书设计:
一、革命战争前夕的沙皇俄国:
1、俄国1861年改革后资本主义的发展:
2、俄国社会阶级矛盾的尖锐:
3、俄国参加一战加速革命的到来:
二、“阿芙乐尔”的炮声:
1、俄国二月革命的爆发:
2、《四月提纲》:
3、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三、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1、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召开:
2、苏俄政治体制建设初具规模:
3、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