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原理图设计规范

合集下载

电路原理图设计规范

电路原理图设计规范

xxxx交通技术有限公司——原理图设计规范目录一、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原理图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1、器件选型:..................................错误!未定义书签。

(1)、功能适合性:.........................错误!未定义书签。

(2)、开发延续性:.........................错误!未定义书签。

(3)、焊接可靠性:.........................错误!未定义书签。

(4)、布线方便性:.........................错误!未定义书签。

(5)、器件通用性:.........................错误!未定义书签。

(6)、采购便捷性:.........................错误!未定义书签。

(7)、性价比的考虑.........................错误!未定义书签。

2、原理图封装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1)、管脚指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2)、管脚命名:...........................错误!未定义书签。

(3)、封装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4)、PCB封装:............................错误!未定义书签。

(5)、器件属性:...........................错误!未定义书签。

3、原理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原理图规范要求与封装设计技巧

原理图规范要求与封装设计技巧

基本原则和要求
原理图设计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和要求,如正确使用电气符号、标注清晰、布局合理、连线规范等。
常见的错误和不规范行为
在原理图设计中常见的错误和不规范行为包括不正确使用符号、连线错误、 标注混乱、布局不合理等。
如何制定符合规范的原理图
制定符合规范的原理图需要遵循一系列步骤,包括规范选择、符号库使用、 布局规划、连线指导等。
原理图中常用的符号及其意义
原理图中常用的符号有电源、电容、电阻、晶体管等,每个符号代表不同的 电子元件及其功能。
原理图中常用的线条类型及其作用
原理图中常用的线条类型有连线、虚线、箭头线等,用于连接元件、表示连通性和信号流向。
原理图中常用的标注方式及其规范
在原理图中,常用的标注方式有引脚号、元件型号、电流/电压标记等,用于帮助理解和标识电路。
如何进行封装设计
封装设计是指将原理图的元件封装成实际的器件外形和引脚布局,以便于 PCB布局和制造。
封装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封装设计的目的是确保元件与PCB的可靠连接、降低故障率、提高性能和可 维护性,以及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常用的封装类型及其特点
常用的封装类型有DIP、SMD、BGA等,每种封装类型有不同的特点,如尺 寸、功率、焊接难度等。
3D仿真和验证的意义及其基本 原理
3D仿真和验证可以提前评估封装的可行性、优化设计、减少实验验证的时间 和成本。
常用的3D仿真和验证工具
常用的3D仿真和验证工具有SolidWorks、ANSYS、COMSOL等,可进行封 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热分析、应力分布等模拟。
如何进行封装的准确度和精度测试
封装的准确度和精度测试是通过实验和测量来验证封装的外形、引脚位置、尺寸等是否符合规格要求。

技术资料电子电路设计规范

技术资料电子电路设计规范

技术资料电子电路设计规范一、引言电子电路设计规范是为了确保电子产品的性能和质量达到预期要求,提供统一的设计标准和规范。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子电路设计规范的要点,包括电路原理图设计、元器件选型、布局与布线、安全性设计等方面。

二、电路原理图设计要求1. 原理图符号使用准确:使用正确的电路符号来表示各个元件,确保原理图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2. 模块化设计:合理划分电路为各个功能模块,每个模块都应具有清晰的输入和输出接口,方便后续的调试和维护。

3. 引脚标注清晰:对于IC芯片、连接器等元件,应在原理图上清晰标注引脚的功能和连接方式,避免错误连接和误解。

4. 元件之间连接线路简洁明了:避免交叉连接和交错线路,确保电路的结构清晰,有助于维护和修复。

三、元器件选型规范1. 正品元器件:选择正品、合格的元器件,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避免因元器件质量问题导致产品故障。

2. 合适的参数范围:根据设计需求,选取具有合适参数范围的元器件,考虑电压、电流、频率、温度等因素。

3. 元器件寿命和可靠性:评估元器件的寿命和可靠性指标,选择具有较长寿命和良好可靠性的元器件,以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四、布局与布线要求1. 合理布局:根据电路的功能需求和尺寸要求,合理布置各个功能模块、元器件和连接线,减少电路板上的干扰和信号串扰。

2. 电源和地线规划:电源线和地线应留足宽度,减小电阻和电感的影响,确保电源和地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 信号走线规划:根据信号的特性和频率,合理规划信号走线,避免信号干扰和串扰,提高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

4. 输入输出接口保护:对于易受外部电磁干扰的输入输出接口,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接地、滤波等,确保信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五、安全性设计规范1. 防静电设计:在电路板设计中考虑防静电措施,如静电保护元件、接地等,保护元器件免受静电损害。

2. 电路板绝缘:对于可能触及人体的部分,如接口、开关等,应确保有足够的绝缘措施,防止电击事故。

电控原理图设计规范

电控原理图设计规范

电控电路原理图设计规范1.范围本设计规范规定了电路原理图设计中的基本原则、技术要求。

本设计规范适用于电子公司的电控板、电子设备用的电路原理图的设计。

一些涉及软件操作的部分以PROEL99SE软件为准。

2.引用文件《IEC 1082 电气技术用文件的编制》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电路设计与制版PROTEL99 高级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3.定义原理图模块:等于或多于三个分立元器件组成的具有输入输出端口,并且固定、通用的线路组合。

其余术语准采用IEC1082的术语定义4.总则4.1电路图应能表示出任一系统、分系统、成套装置、设备等实际电路的细节,但不必考虑其组成项目的物理尺寸、形状或位置。

它应为以下用途提供必要的信息:●了解电路所起的作用●编制接线文件●测试和故障寻找●安装和维修●准确指引PCB的设计4.2电路图的内容应包含:●表示电路中元件或功能件的图形符号●元件或功能件之间的连接线●端子代号、名称●用于逻辑信号的信号电平约定●通路和电路寻迹必须的信息(网络标号、信号代号、位置检索标记)●了解功能件所必须的补充信息4.3除非特殊情况,均以PROTEL99SE SERVICE PACK 6版本为电子设计软件。

5.一般要求5.1图纸幅面及原理图模板图纸模板有A2、A3、A4三种,图纸幅面的选取应考虑以下因素:●易读性●设计的组成和复杂性●采用较小幅面而图纸张数较多的可能性●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编制文件的要求●整理、复印、微缩、归档和其他文件加工过程的要求●应使图纸上所有的图素在选定的选择图纸幅面下打印时都能清晰的分辨出来5.1.1图纸模板文件的调用步骤:●在所设计项目的DDB内新建原理图文件●打开原理图模板的DDB文件●依次点击DESIGN、TEMPLATE、SET TEMPLATE FILE NAME…●选择适合幅面大小的原理图模板文件,点两次“OK”5.2标题栏标题栏内应填写齐全以下项目:型号:产品型号,应与产品控制版本首页填写的型号一致。

原理图规范

原理图规范

原理图规范原理图是电子设计中的重要部分,它是用来表示电路连接和元件布局的图形化工具。

准确、规范的原理图可以帮助设计者更好地理解电路结构和功能,促使设计者更高效、便捷地进行电路设计和电路分析。

为了保证原理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设计者需要遵循一些原理图规范,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原理图规范:1. 原理图分块:原理图应该按照功能块来分块,每个块应该包含一个完整的电路功能,各个块之间应该用统一的信号线标识符来连接。

2. 元件符号:使用标准的元件符号,不同功能的元件应使用不同的符号,如电阻、电容、晶体管等。

符号应该具有清晰、简洁的特点,以方便设计者快速识别和理解。

3. 元件标记:每个元件应该有唯一的标记,用于在原理图中进行引用和连接,比如使用R1、C1等进行标记。

4. 信号线标识符:使用统一的信号线标识符来连接各个功能块,如电源Vcc、地GND等。

信号线应该具有清晰、直观的特点,以方便设计者快速识别和理解。

5. 信号方向:原理图上的信号线应该标明信号的传输方向,如从输入到输出。

这有助于设计者理解电路结构和信号流动路径。

6. 线条样式:采用不同的线条样式来表示信号类型,如连续线表示电源线,虚线表示控制信号线等。

这有助于设计者快速识别各个信号的类型和功能。

7. 数字标识:在原理图中使用数字标识各个功能块的序号,以方便设计者进行交叉引用和分析。

8. 交叉线处理:当原理图中出现交叉线时,应该采用不同的线条样式或符号来表示交叉线的连接关系。

9. 标题和注释:在原理图中添加标题和注释,用于解释电路的功能和特点,以供设计者了解和参考。

10. 印刷布局:原理图的排版应该合理,元件、标记、线条应该清晰可见,避免交叉和重叠。

同时,应该采用适当的字体大小和线条粗细,以方便设计者清晰地看到每个元素的细节。

总之,准确、规范的原理图是电子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设计者更好地理解电路结构和功能,促使设计者更高效、便捷地进行电路设计和电路分析。

原理图设计规范

原理图设计规范

原理图设计规范原理图设计规范是指在进行原理图设计时,需要遵守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

原理图是电子产品设计的基础,它直接影响着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因此,设计师在进行原理图设计时需要遵守一定的规范,以确保设计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首先,原理图设计需要清晰明了。

设计师应该将电路图分成模块,每个模块内部应该简洁明了,不应该出现交叉线和过多的连接线。

同时,应该避免线路交叉过多的情况。

如果有必要,可以通过引线进行引出,以提高可读性。

其次,原理图设计需要符合电子设计的常规要求。

比如,每个电路模块应该有明确的供电引脚和地引脚,以确保正常工作。

电路模块之间的连接应该清晰,并标明连接的方式,如电源线、信号线或地线等。

另外,需要注意电路板布局的合理性和稳定性,避免产生干扰或者短路。

第三,原理图设计需要保持一致性。

设计师应该使用统一的符号和标记,以便于他人理解和修改。

在设计原理图时,应该遵循一套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如使用国际标准符号。

同时,应该标明每个元器件的型号、规格和参数,以便后续的选型和测试。

第四,原理图设计需要考虑到可靠性和稳定性。

设计师应该避免使用过长的连接线和过多的弯曲,以免造成信号衰减或者信号串扰。

另外,应该合理选择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器件的数值和型号,以满足设计要求并提高工作效率。

最后,原理图设计需要考虑到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设计师应该留出足够的空间,以方便维修和修改。

在设计过程中,应该考虑到后续可能的扩展需求,为未来的升级和改进提供方便。

总之,原理图设计规范是保证电子产品设计质量的基础。

设计师应该严格按照规范进行设计,保证原理图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同时,在实际设计中,设计师也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电路原理图设计要求规范

电路原理图设计要求规范

康吉森交通技术——原理图设计规目录一、概述 (3)二、原理图设计 (3)1、器件选型: (3)(1)、功能适合性: (3)(2)、开发延续性: (3)(3)、焊接可靠性: (3)(4)、布线方便性: (3)(5)、器件通用性: (3)(6)、采购便捷性: (3)(7)、性价比的考虑 (3)2、原理图封装设计: (3)(1)、管脚指定: (3)(2)、管脚命名: (4)(3)、封装设计: (4)(4)、PCB封装: (4)(5)、器件属性: (4)3、原理设计: (4)(1)、功能模块的划分: (4)(2)、信息标注: (4)(3)、符号的使用: (4)(4)、命名规则: (5)(5)、设计规则: (5)4、PCB封装指定: (7)三、原理图整理 (8)1、字符要求: (8)(1)、元器件标识: (8)(2)、网络名称: (8)2、器件属性: (8)3、页面信息: (8)4、网格要求 (8)四、原理图检查 (8)1、原理检查: (8)2、BOM检查: (9)一、概述设计一份规的原理图对设计好PCB具有指导性意义,是做好一款产品的基础;对于铁路行业,产品的稳定可靠及安全性是我们研发人员的宗旨;本文档的目的在于规硬件开发人员进行原理图设计时的一些注意事项和设计原则。

二、原理图设计原理图的设计流程分为器件选择,原理封装设计,原理设计,PCB封装指定,原理图整理,原理图检查。

1、器件选型:在进行器件选型时,应依据以下原则选定器件:(1)、功能适合性:既保证冗余性,又不会造成大的浪费。

例如电源芯片(峰值的30%余量)和FPGA/CPLD芯片等(考虑芯片资源,器件功率,电容耐压值)。

(2)、开发延续性:对于同一功能的器件,采用原有设计的升级芯片。

选型芯片,考虑技术支持和驱动程序设计。

(3)、焊接可靠性:器件封装不能影响焊接、调试和维修,接插件的选择要保证接口可靠、安装方便。

(4)、布线方便性:封装的选择决定着器件的布局和布线方式。

电路原理图绘制规范(汇编)

电路原理图绘制规范(汇编)
2
本规范适用于XXX有限公司及其合作伙伴之硬件开发部。
3
本规范中所应用的各种技术术语,在整个电子行业具有通用性,又兼顾了中文的特点和我国技术人员的习惯用法。
3.1
原理图是用图形符号按其工作顺序排列,详细表示电路、设备或成套装置的全部基本组成和连接关系,而不考虑其实际位置的一种简图,供详细了解工作原理、分析和计算电路特性用。这里我们主要用来表示电路的基本组成和连接关系。
5.3.5
晶体、晶振以kHz或MHz标注,稳定度有特殊要求的需表明,标注示例如12MHz-25ppm。注意:Hz不能省略。
3.9
在原理图中,用以表示区域划分、指引注释的线段,不和电气发生连接关系的,统称为非电器连接线。
3.10
在原理图中,起电气连接关系的线段,也就是网络。
3.11
在原理图中,每一个网络都对应一个相应的名称,这个名称就是网络标号。
3.12
在图中用以解释说明的文字、图形和标注,成为注释。
3.13
用以标识原理图中所有电气元件的电气连接关系网络的文件,就是网表。
4
GB/T14689-93《技术制图图纸幅面和格式》
GB 5094-1985《电气技术中的项目代号》
GB 7159-1987《电气技术中的文字符号制订通则》
5
5.1
5.1.1
原理图的幅面按国家标准GB/T14689-93《技术制图图纸幅面和格式》的规定,一般使用A4幅面,特殊情况下,如器件过大或者某些器件联系过于密切而一页A4纸又画不下的可使用A3幅面。
5.3.4
电感以毫亨、微亨、纳亨为单位标注,亨利的符号H不可省略,毫亨用mH表示,微亨uH表示、纳亨用nH表示,如10mH、1.2uH、1.8nH等,标注单位的使用原则是使标注数字的位数不多于三个;空心电感线圈可哟功能匝数和线圈直径来表示,如2.5 T/3表示匝数为2.5(注意用大写的T),线圈直径为3m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康吉森交通技术有限公司——原理图设计规范目录一、概述 (3)二、原理图设计 (3)1、器件选型: (3)(1)、功能适合性: (3)(2)、开发延续性: (3)(3)、焊接可靠性: (3)(4)、布线方便性: (3)(5)、器件通用性: (3)(6)、采购便捷性: (3)(7)、性价比的考虑 (3)2、原理图封装设计: (3)(1)、管脚指定: (3)(2)、管脚命名: (4)(3)、封装设计: (4)(4)、PCB封装: (4)(5)、器件属性: (4)3、原理设计: (4)(1)、功能模块的划分: (4)(2)、信息标注: (4)(3)、符号的使用: (4)(4)、命名规则: (5)(5)、设计规则: (5)4、PCB封装指定: (7)三、原理图整理 (7)1、字符要求: (7)(1)、元器件标识: (7)(2)、网络名称: (7)2、器件属性: (8)3、页面信息: (8)4、网格要求 (8)四、原理图检查 (8)1、原理检查: (8)2、BOM检查: (8)一、概述设计一份规范的原理图对设计好PCB具有指导性意义,是做好一款产品的基础;对于铁路行业,产品的稳定可靠及安全性是我们研发人员的宗旨;本文档的目的在于规范硬件开发人员进行原理图设计时的一些注意事项和设计原则。

二、原理图设计原理图的设计流程分为器件选择,原理封装设计,原理设计,PCB封装指定,原理图整理,原理图检查。

1、器件选型:在进行器件选型时,应依据以下原则选定器件:(1)、功能适合性:既保证冗余性,又不会造成大的浪费。

例如电源芯片(峰值的30%余量)和FPGA/CPLD芯片等(考虑芯片资源,器件功率,电容耐压值)。

(2)、开发延续性:对于同一功能的器件,采用原有设计的升级芯片。

选型芯片,考虑技术支持和驱动程序设计。

(3)、焊接可靠性:器件封装不能影响焊接、调试和维修,接插件的选择要保证接口可靠、安装方便。

(4)、布线方便性:封装的选择决定着器件的布局和布线方式。

(5)、器件通用性:可替换种类越多越好,避免停产等。

尽量选用公司内部常用的器件。

(6)、采购便捷性:器件用量大,采购周期短。

(7)、性价比的考虑2、原理图封装设计:(1)、管脚指定:进行新封装设计时,必须把管脚归类放置,电源放在顶部,地放置在底部,输入放在左边,输出放置在右边。

同一接口的各个管脚要放在一起,方便绘图和检查。

如单片机的PA口、PB口,PCI总线,RAM接口等。

(常用芯片调用公司内部的标准库)(2)、管脚命名:对于低有效的管脚命名应该使用“\”,如:“R\S\T\”表现为。

对于总线管脚,直接命名为XX_AD0、XX_AD1依此类推。

不使用隐藏管脚功能。

(3)、封装设计:原理封装应该保持器件尺寸的合理性,便于原理图设计。

管脚过多的芯片,应按照功能模块分成若干部分进行设计。

(4)、PCB封装:PCB封装必须根据原理图封装及器件手册具体尺寸设计;命名最好以datasheet规定的标准来命名。

(5)、器件属性:芯片型号的尾缀必须写全,对于阻容器件需要标明耐压值、精度等3、原理设计:(1)、功能模块的划分:在确定方案后,首先划分功能模块。

相同模块放置在同一页内,页面大小最好不要超过A3(最大为A4)型。

各功能块布局要合理,页面布局均衡,避免有些地方很挤,而有些地方很松。

同一页面有两个以上模块时,应用虚线框区分。

(2)、信息标注:对于跳线开关或跳线电阻等,必须进行文本功能原理标识。

对于接口,应该提供接口信号定义说明。

对于上下拉电阻选择不同功能时,应该提供功能说明,例如IIC地址的选择,应该提供选择后的IIC地址。

(3)、符号的使用:数字地使用DGND网络名,并使用符号表示,其他数字地网络如均使用此符号。

模拟地使用AGND网络名,并使用符号表示,其他模拟地网络均使用此符号。

机壳地使用EARTH网络名,并使用符号表示。

数字电源必须以VCC开始,使用符号表示。

例如VCC_3V3、VCC_5V 等。

模拟电源必须以V A开始,并使用符号表示。

例如V A_5V等。

分页设计时,使用表示输入管脚、表示输出管脚、表示双向管脚。

(4)、命名规则:在分页设计时,网络的输入输出标识名优先网络名,所以最好保持输入输出标识名与网络名保持一致。

网络名命名以字母数字和下划线命名。

关键信号必须增加网络名,最好指定每一条信号线的网络名以便于布线。

网络名以信号源端为命名标准。

器件名应如下:芯片U;电阻R;电容C;过孔接插件JP;表贴接插件JS;有源时钟OSC;无源时钟CRY;测试点TP;电感L;二极管、LED D;其它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第一个英文首字母。

IC类器件,如果需要增加插座,应在标准名称后增加“Socket”标识,方便工艺人员进行整理。

标称值对于电容3.3uF ,33pF。

第一个字母小写,第二个字母大写对于电阻33R 33欧姆,4.7K 1% 表示精度为1%的4.7K电阻对于不安装器件33R N/A 表示不安装器件(5)、设计规则:<1>电容器的使用:对于滤波电容,应该文字标识使用目标,和放置定义。

并遵守就近放置原则,便于布线时滤波电容的放置。

高频区的退耦电容要选低ESR(等效串连电阻)的电解电容或钽电容;退耦电容容值确定时在满足纹波要求的条件下选择更小容值的电容,以提高其谐振频率点。

各芯片的电源都要加退耦电容,同一芯片中各模块的电源要分别加退耦电容;如为高频则须在靠电源端加磁珠/电感。

如在原理图中使用直插电解电容要尽量统一容值和耐压值。

若使用在继电器时,最好在其接点两端并接RC火花抑制电路,减小电火花影响:<2>保护器件的使用:对输入输出的信号要加相应的滤波/吸收器件;必要时加硅瞬变电压吸收二极管、压敏电阻SVC或者TVS管等(推荐TVS管)。

所有的对外接口都需要加入ESD元件,例如VGA,BNC,RS485,RS232,NET等等。

电源部分需要加入不同截止频率的电容,加入EMI和ESD元件。

CAN通信接口最好使用高速光耦隔离。

在使用继电器线圈增加续流二极管,消除断开线圈时产生的反电动势干扰:<3>电源,地的分割:对于AD,DA等混合信号芯片,一般使用磁珠进行电源或地的隔离,并说明芯片底部电源层分割说明,以便于PCB布线时的分割。

要注意机壳地与数字地要分开,不能连接在一起。

<4>高速信号设计:在高频信号输出端串入端接电阻。

对于端接电阻,原理图应该反映布线位置,例如串行端接,应该就近放置在信号的源端,并行端接应该放置在信号的终端。

将所有芯片的电源和地引脚全部利用。

在一些高速时钟/数据部分要注明等长,数据和时钟在传输过程中出现完整性问题。

长距离的数字信号线要加入串行端接电阻,阻值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一般取值为33欧姆。

标识关键网络,如线宽,最短,最长长度等。

对于差分信号应该说明差分信号的间距要求,对于SDRAM,应该说明布线规则。

<5>接插件:在设计接插件接口的时候电源和GND之间至少要有一个pin的间隔,避免短路;对于大电流最好多用几个引脚。

<6>时钟:有源晶振的去耦电容使用0.1uF和1nF的并联,并且靠近晶振的电源pin。

可动元件(如继电器)工作状态,原则上处于开断,不加电的工作位置。

<7>I/O:芯片的I/O端口不可以直接接入GND,需要串接一个2K的电阻。

上拉电阻的一般值为4.7K,下拉电阻的一般取值为2K。

未使用的input接口(门电路等)需要通过上拉电阻或者下拉电阻固定电平。

CPLD的I/O的输出需要增加端接电阻,端接电阻取值一般为33R。

<8>电源设计:输出电流小于1A的,可以使用LDO作为电压转换器件。

输出电流大于1A,必须使用DC/DC,推荐使用公司的DC/DC模块电源。

<9>其他:在进行原理图设计是要注意IC的上电顺序,一般为core先上电,I/O后上电;若使用按键,按键的接触pin要并联0.01uF的电容(防静电)。

4、PCB封装指定:必须为每个器件指定封装。

对于同一封装器件进行器件区分。

例如0805,使用R0805,C0805,D0805来区别电阻,电容和二极管。

相应的库最好是R0805使用全包围矩形,C0805使用椭圆短边,D0805使用一边粗线,三边细线的封装,便于检查。

三、原理图整理1、字符要求:(1)、元器件标识:所有器件标识必须统一、整洁,字体按软件默认设置即可。

(2)、网络名称:所有网络名称必须统一、整洁,字体按软件默认设置即可。

(2)、说明文字:所有说明文字必须统一、整洁,字体按软件默认设置即可。

2、器件属性:原理图上的任何一个器件,必须指定Part Reference、Value、PCB Footprint、三个属性。

3、页面信息:页面标识表格如下图:4、网格要求对准网格,一般按软件设置的默认网格即可。

四、原理图检查1、原理检查:完成原理图设计后,如果不需要复用以前的布线资源,首先应该重新命名器件标号,先“复位标号”,然后“静态注释”。

(或者按模块标注)主要检查有无网络重名,总线网络标识是否正确,有无错误的节点,全局网络名称是否正确,电源和地的名称是否正确等。

如图执行检查命令:2、BOM检查:统一表示原理图中器件的标称值,47uF和47UF,在BOM中,会被当成不同的器件。

器件标称值接近的器件,是否可以合并为同一种标称值的器件。

尤其是上拉电阻。

有源器件的名称要标准,根据数据手册进行核对,保证可以通过器件名称直接进行采购。

生成BOM表时,需要把附加的器件信息增加到BOM表中。

【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