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王海峰)目标计划16周

合集下载

光伏发电运维及影响发电因素分析

光伏发电运维及影响发电因素分析

/2024 05基金项目:国家标准GB/37526 2019《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

光伏发电运维及影响发电因素分析方文敬(三峡新能源酒泉有限公司)摘 要:本文以某并网光伏电站为例,梳理了干扰光伏发电的因素,即电站位置、布局方案、遮挡、设备类型等。

探索了消除光伏发电干扰因素的具体措施,有合理选址、妥善布局、加强施工管理、优选设备等。

配合有效的运维管理,以此保持并网光伏电站的运行能力,尽量消除各类因素带来的发电干扰。

关键词:光伏;电力;运维0 引言某并网光伏电站项目设立区域的海拔高度在1480~1540m之间,项目区域面积约为0 541km2。

案例项目的装机容量为27MW,主要使用集中并网光伏资源进行发电。

在开发电池组件时,消耗的晶硅数量约为250万个。

案例项目发电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 案例项目发电流程1 干扰光伏发电的因素1 1 电站位置太阳辐射的强弱主要影响因素有:区域内太阳高度、气象条件、海拔、每日照射时间等。

在确定光伏电站位置时,可采取不同的观测形式获取太阳辐射数据。

在特定范围内,太阳能变化方式具有一定规律性,常态下,能够准确得出辐射范围。

依照国内太阳能资源评估的规范,以每年水平面辐照量为参考,国内太阳能资源可被划分成多个级别,具体见表1。

表1 太阳能资源级别太阳能资源级别一二三四12个月水平面辐照量累计值/(MJ/m2)≥63005040~63003780~5040<3780 在一般情况下,光伏电池组件以实际采集的太阳能辐射量为参考,综合判定其发电效率。

组件实际获取的阳光辐射量HT主要含有三个部分:直射量Hz、散射量Hs、反射量Hd,即HT=Hz+Hs+Hd。

假设正向为0°,则有直射量Hz=H1×R1,其中H1表示水平表面获取的直射量,R1表示直射时的光线倾斜因子,此光线倾斜因子与光伏组件与地面的倾斜角度、太阳赤纬角等因素具有一定关联性[1]。

1 2 布局方案组件间隔距离较小,组件之间会形成遮挡,间接降低发电能效;而阵列间距较大时,会改变阵列占地区域,形成较高的用地成本。

2013年度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奖名单

2013年度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奖名单

壹等 水基纳米聚硅减阻增注剂的研制 壹等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智能建筑中应用 河南工程学院 研究 河南工程学院
壹等 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壹等
Outlast纤维纺织新产品性能研究 河南工程学院,郑州四棉纺 许瑞超,李连举,张海霞,周蓉,马芹,李营建,张喜昌,张一 与产品开发 织有限公司 平,王琳,许志忠,刘云 秦中甫,李宏伟,许伟,史红军,王云,汪诗怀,付东鹏,史少 杰 吴烨,卢予北,崔丽娜,陈莹,卢玮,范晓远,陈鑫发,张秋 冬,马梦娟,王俊杰,黄煊 原方,梁醒培,王聚厚,王录民,王振清,王辉,刘起霞,曾长 女,韩建军,张维祥,邵兴,杨莹,宋要辉,董承英
2013年度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奖名单
序号 等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单位 主要完成人 王爱民,刘国英,崔金玲,周宏宇,张长青,葛文英,葛彦强, 赵哲,尚标 毛艳丽,张改红,宋丰明,杨广建,李长有,邱志伟,李艳,于 云,王磊,陶振淼,刘新之,邢宏桥,王天海,张太志,苗熤 杜玲枝,郑海金,冯巧,任海波,刘伟,赵书伟,陈湘 杜祖亮,程纲,程轲,王书杰,胡彬彬,蒋晓红,张兴堂
壹等 计算机辅助甲骨缀合关键技术研究 安阳师范学院 胞外生物高聚物的制备及其分离/ 壹等 富集环境金属污染物的行为和机理 河南城建学院 研究 高分子负载手性氨基醇衍生物的合 壹等 河南城建学院 成及不对称催化应用 壹等 氧化物半导体纳米结构的光电特性 河南大学 壹等
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关键技术及 河南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 秦耀辰,孙九林,秦奋,诸云强,廖顺宝,杨雅萍,李爽,王卷 应用 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乐,孔云峰,陈郁,闫卫阳,乔家君,韩志刚,张喜旺,卢鹤立 河南大学,中石化江苏油田 张治军,李小红,马欣本,李庆华,张平余,沈晓翔,吴志申, 分公司试采二厂 吴慧敏,曹智,程亚敏,郑楠,蔡天聪,马惠,杨栋祥,王焕敏 张建民,余文奇,张帆,程立辉,卢朝东,郭小波,王佳欣,刘 永平,慕昆,金锐,李莉 史令喜,刘镜,侯海霞,偰 娜,谢 励,周培蕊

基于多丝电弧增材制造研究现状

基于多丝电弧增材制造研究现状

基于多丝电弧增材制造研究现状目录一、内容描述 (2)1.1 研究背景 (2)1.2 研究意义 (3)1.3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4)二、多丝电弧增材制造技术原理及设备 (6)2.1 多丝电弧增材制造技术原理 (7)2.2 多丝电弧增材制造设备构成 (8)2.3 设备主要参数及其对加工影响分析 (9)三、多丝电弧增材制造材料研究 (11)3.1 增材制造材料的选择原则 (12)3.2 常见金属材料多丝电弧增材制造性能分析 (13)3.3 材料研发趋势与创新 (14)四、多丝电弧增材制造工艺优化 (15)4.1 工艺参数优化 (16)4.2 焊接参数优化 (17)4.3 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18)4.4 工艺稳定性及其提升策略 (19)五、多丝电弧增材制造工程应用研究 (20)5.1 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22)5.2 在汽车制造领域的应用 (23)5.3 在生物医疗等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 (25)六、存在问题与挑战 (25)6.1 技术难题及原因分析 (27)6.2 面临的技术瓶颈及突破方向 (28)6.3 对未来技术发展的展望 (29)七、结论与展望 (30)7.1 研究成果总结 (31)7.2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32)7.3 对后续研究的建议与展望 (33)一、内容描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丝电弧增材制造技术在材料科学、制造工程和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档将对基于多丝电弧增材制造的研究现状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该技术的参考。

我们将介绍多丝电弧增材制造技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包括其在传统电弧增材制造技术基础上的创新和突破。

我们将重点关注多丝电弧增材制造技术在不同材料、结构和性能方面的应用研究,以及在航空发动机、船舶制造、汽车零部件等领域的实际应用案例。

我们还将对多丝电弧增材制造技术的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剖析,包括电极设计、电流控制、熔池管理、表面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研究。

《深入浅出图神经网络:GNN原理解析》随笔

《深入浅出图神经网络:GNN原理解析》随笔

《深入浅出图神经网络:GNN原理解析》阅读随笔目录一、前言 (2)1.1 本书的目的和价值 (3)1.2 图神经网络简介 (3)二、图神经网络基础 (5)2.1 图的基本概念 (6)2.2 神经网络的基本概念 (8)2.3 图神经网络与神经网络的结合 (9)三、图神经网络的分类 (10)3.1 基于消息传递的图神经网络 (12)3.2 基于能量函数的图神经网络 (12)3.3 基于图注意力机制的图神经网络 (14)四、图神经网络的训练方法 (15)4.1 迭代训练法 (16)4.2 随机梯度下降法 (17)4.3 动量法 (19)4.4 自适应学习率方法 (20)五、图神经网络的优化技术 (21)5.1 局部优化算法 (22)5.2 全局优化算法 (24)5.3 混合优化算法 (26)六、图神经网络的评估与可视化 (27)6.1 评估指标 (28)6.2 可视化方法 (29)6.3 实战案例分析 (31)七、图神经网络的未来发展方向与应用前景 (32)7.1 当前研究的热点和挑战 (34)7.2 未来可能的技术创新 (35)7.3 图神经网络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前景 (37)八、结语 (38)8.1 对本书内容的总结 (39)8.2 对未来图神经网络发展的展望 (40)一、前言在人工智能领域,图神经网络(Graph Neural Networks, GNNs)作为一种强大的深度学习模型,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它们能够处理非结构化数据,如社交网络、分子结构、知识图谱等,因此在许多应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尽管GNNs在学术界和工业界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功,但它们的原理和应用仍然是一个活跃的研究课题。

特别是对于初学者来说,理解和掌握GNN的原理解析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GNNs,本文将从基础到高级逐步展开,深入剖析GNN的核心概念、模型架构以及最新的研究进展。

结合具体的代码实现和实验结果,我们将展示GNN在实际应用中的强大能力。

计算机科学研究项目计划

计算机科学研究项目计划

计算机科学研究项目计划项目名称:深度学习在图像识别中的应用项目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视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深度学习作为其中的关键技术,已经在图像识别、目标检测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然而,现有的研究成果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计算资源消耗较大、模型泛化能力不足等。

本项目旨在研究深度学习在图像识别中的应用,以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效率,为实际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项目目标:1. 研究现有深度学习模型的优缺点,分析其在图像识别任务中的局限性。

2. 探索新型网络结构,提高模型在图像识别任务中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3. 优化模型训练算法,降低计算资源消耗,提高模型训练效率。

4. 针对特定应用场景,实现具有较高实用价值的图像识别系统。

项目阶段及时间安排:1. 项目启动(第1-2周):确定研究团队,明确研究方向,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

2. 文献调研(第3-6周):研究现有深度学习模型及其在图像识别中的应用,梳理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

3. 设计实验方案(第7-8周):根据研究目标,设计实验方案,包括模型结构、训练算法等。

4. 模型设计与实现(第9-12周):编写代码,实现深度学习模型,并进行初步的实验验证。

5. 模型优化与调整(第13-16周):根据实验结果,对模型进行优化与调整,提高其在图像识别任务中的性能。

6. 成果总结与撰写论文(第17-20周):整理项目成果,撰写论文,并进行项目汇报。

项目预期成果:1. 提出一种具有较高准确性和鲁棒性的深度学习模型,适用于图像识别任务。

2. 优化现有模型训练算法,降低计算资源消耗,提高模型训练效率。

3. 针对特定应用场景,实现一款具有较高实用价值的图像识别系统。

4. 发表一篇相关领域的论文,提升项目组成员的学术水平。

项目风险:1. 技术研究风险:深度学习领域竞争激烈,可能存在难以克服的技术难题。

2. 时间安排风险:项目进度可能受到意外因素的影响,导致延期。

3. 资源限制风险:计算资源和实验设备的限制可能影响项目的进展。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任务书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任务书

项目编号:密级:公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任务书项目名称:所属专项:指南方向:推荐单位:专业机构:项目牵头承担单位:(公章)项目负责人:执行期限: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16年05月25日填写说明一、任务书甲方即专业机构(项目管理方),乙方即项目牵头承担单位(项目承担方)。

二、任务书通过“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按照系统提示在线填写。

三、任务书中的单位名称,请按规范全称填写,并与单位公章一致。

四、任务书要求提供乙方与所有参加单位的合作协议,需对原件进行扫描后在线提交。

五、任务书中文字须用宋体小四号字填写。

六、凡不填写内容的栏目,请用“无”表示。

七、乙方完成任务书的在线填写,提交甲方审核确认后,用A4纸在线打印、装订、签章。

一式六份报专业机构签章,其中专业机构留存三份,项目推荐单位、项目牵头承担单位和项目负责人各一份。

八、涉密项目请在“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下载任务书的电子版模板,按保密要求离线填写、报送。

九、《项目申报书》是本任务书填报的重要依据,任务书填报不得降低考核指标,不得自行对主要研究内容作大的调整。

《项目申报书》和本任务书将共同作为项目过程管理、验收和监督评估的重要依据。

项目基本信息表一、项目目标及考核指标、评测方式/方法请填写下表。

项目目标、成果与考核指标表备注:1.“项目目标”,应从以下方面明确描述:(1)项目研发主要针对什么问题和需求;(2)将要解决哪些科学问题、突破哪些核心/共性/关键技术;(3)预期成果;(4)成果将以何种方式应用在哪些领域/行业/重大工程等,并拟在科技、经济、社会、环境或国防安全等方面发挥何种的作用和影响。

2.“对应的课题(任务)”,指将由项目内哪些课题(任务)支撑取得某项成果。

3.“考核指标”,指相应成果的数量指标、技术指标、质量指标、应用指标和产业化指标等,其中,数量指标可以为论文、专利、产品等的数量;技术指标可以为关键技术、产品的性能参数等;质量指标可以为产品的耐震动、高低温、无故障运行时间等;应用指标可以为成果应用的对象、范围和效果等;产业化指标可以为成果产业化的数量、经济效益等。

AIGC赋能“中文+职业教育”资源智能生成与质量进化

AIGC赋能“中文+职业教育”资源智能生成与质量进化

AIGC赋能“中文+职业教育”资源智能生成与质量进化作者:杜修平王崟羽陈子尧来源:《电化教育研究》2024年第05期基金項目:2022年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课题重点项目“‘中文+职业教育’融合发展机理研究”(项目编号:22YH30B)[摘要] AIGC赋能“中文+职业教育”资源智能生成与质量进化有望为国际中文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融合发展与协同出海保驾护航,文章旨在回答AIGC何以及如何赋能“中文+职业教育”资源建设的关键问题。

首先,笔者明确了“中文+职业教育”资源建设的原则、目标与任务,厘清AIGC赋能“中文+职业教育”资源建设提量、增质与人机共生的基本内涵;其次,基于S-O-R模型构建人机共生“中文+职业教育”资源建设机理,将“人机共生”核心机制贯穿于AIGC赋能“中文+职业教育”资源建设的四个阶段;进一步提出基于AIGC的“中文+职业教育”资源智能生成与质量进化模式,融合资源需求规划、资源智能生成、资源质量审核与资源质量进化四个模块形成紧密的信息传递与反馈机制,为人机协同“中文+职业教育”资源开发提供创新方案。

最后,文章提出模式运行的关键困境与突破进路,旨在为AIGC赋能的“中文+职业教育”资源建设模式可持续运行提供有效支撑,更为“中文+职业教育”走向世界提供保障。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中文+职业教育”;资源建设;智能生成;质量进化[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作者简介] 杜修平(1974—),男,土家族,湖南张家界人。

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国际中文教育与学习科学研究。

E-mail:*****************.cn。

一、引言“中文+职业技能”教育于2019年在国际中文教育大会上被首次提出,自此“中文+职业教育”的新形态成为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协同出海”的重要航道。

语合中心在2021年先后发布了《“中文+职业技能”教学资源建设行动计划(2021—2025)》(简称《行动计划》)与《国际中文教育数字资源建设指南(试行)》等文件,指出高质量“中文+职业教育”数字资源建设始终是国际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关键[1],能够为其“走出去”保驾护航。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2013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2013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2013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1.23•【字号】豫政[2014]14号•【施行日期】2014.01.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奖励正文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2013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豫政〔2014〕14号)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实施科教兴豫战略、人才强省战略,推进科技进步,建设创新型河南,根据《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省政府令第57号)规定,经省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评审、省科技厅审核和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省政府决定授予张新友研究员、常俊标教授2013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授予“玉米豫综5号等群体的创建、改良及应用”等18项科技成果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授予“兽药饲料安全风险分析与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等120项科技成果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授予“耐高温木聚糖酶菌株选育、稳定性研究及其在鱼类饲料中的应用”等200项科技成果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希望获奖单位和个人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全省科技工作者要向张新友研究员、常俊标教授等全体获奖者学习,继续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以科教兴豫为己任,为建设创新型河南、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做出更大贡献。

附件:2013年度河南省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目录河南省人民政府2014年1月23日附件2013年度河南省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目录李彦彬,尤凤,王声锋,冯飞,张仙娥,陆建红,王鸿祥,屈吉鸿,郭文献,石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星玛锥套 安全靴样品 蒂森3mm钢丝绳、绳夹样品 迅达4mm钢丝绳合格报告及供应商确 定 回火炉子改造
完成日期
确保完成率88%以上
华富新的设计方案
பைடு நூலகம்
所有维护项目按流程有序统计、合理 分配、及时跟踪检查、考核到位
组织学习、灌输思想,接到现场反馈 立即响应,同时做好各项统计考核工 作
完成20万项目
无(上个月突击完成共14项申报)
完成日期
4月13日 4月14日 4月13日 4月14日 4月15日 4月15日 4月12日 4月14日 4月13日 4月13日 4月13日 4月13日 4月13日 4月14日
完成情况
OK
高频正火方案提交
星玛改进设计最终定稿
过程节点和完成 时间(4.18-4.23) 17周工作计划 完成日期 完成情况
技术部4月计划分解表
责任部门:
QA
年目标
权重
计算方法
得分
新产品开发合格按计划完成率 90%
30%
低一个点少得20分
设计方案、报价、变更按期完成 率95%,无客户投诉
20%
低一个点少得20分 造成客户投诉不得分
非标、小批量技术影响生产不超 过60次\无一次影响发货 (评判标准:1、导致返工;2、 确认超过10分钟)
过程节点和完成 时间(4.25-4 18周工作计划
节点和完成 时间(4.25-4.30) 完成日期 完成情况
岗位管理系统建立、各项报表完善
(4.5-4.9) 完成情况
完成 完成 完成 完成 未完成 完成
过程节点和完成 时间(4.11-4.16) 16周工作计划
星玛绳头新设计样品送样 平台焊接工装方案确定并委 外加工 华富围板箱设计 北美D10、D13新方案确定 回火火炉温度曲线输出改造 绳头展示样品新的表面处理 完工 华富新的绳头规格书 样本方案开始设计 永大技术资料验证最终结束 迅达绳头、保护电路资料发 放 数据报表统计培训会 再次规范开发信息输入接口 与生产、质量商讨技术资料 完善的流程与计划 确定人员制定明确资料完善 计划并培训
15%
多一次少得20分 影响发货不得分
成本节俭150万元
20%
少一万少得20分
取得实用新型专利20项,其中发 明专利5项
少一项少得20分
管理系统有效运行,主要技术人 员流失少于1人,培养优秀员工8 名
5%
每超过一人少得20分
100%
划分解表
月重要工作 过程节点和完成 时间(4.5-4.9) 15周工作计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