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蛋鸡饲养管理技术与建议

合集下载

蛋鸡养殖技术

蛋鸡养殖技术

蛋鸡养殖技术蛋鸡养殖技术蛋鸡是指专门用于产蛋的鸡种,是养殖业中重要的利润来源之一。

随着人们对营养均衡的需求增加,蛋鸡养殖行业发展迅速。

本文将详细介绍蛋鸡养殖技术,包括饲养管理、饲料配制、疾病防控等方面的内容。

一、饲养管理1. 建立适宜的鸡舍:鸡舍应保持干燥通风、卫生无尘、温度适宜,以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合理的鸡舍设计应包括鸡舍大小、合理布局、通风设备、合理排粪系统等。

2. 合理的饲料供应:根据蛋鸡生长发育的需求和蛋鸡饲养周期的不同,制定合理的饲料供应计划。

注意饲料的品质和卫生,确保蛋鸡获得充足的营养。

3. 定期进行清洁消毒:定期对鸡舍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保持鸡舍内空气新鲜、卫生无臭味,防止疾病的传播。

4. 规律的光照管理:适当的光照时间对蛋鸡的产蛋率有重要影响。

在日照不足的情况下,可适当增加光照时间,提高产蛋率。

二、饲料配制1. 根据鸡的生长阶段合理配置饲料:根据蛋鸡的不同生长阶段(起始期、生长期和产蛋期),科学配制合理的饲料,满足鸡的营养需求。

2. 合理增减饲料中的蛋白质和能量含量:不同生长阶段的蛋鸡对蛋白质和能量的需求也不同,应根据需要增减饲料中的蛋白质和能量含量,以满足鸡的生长发育需求。

3. 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在饲料配制过程中,适量添加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提高蛋鸡的免疫力和产蛋率。

三、疾病防控1.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蛋鸡在不同生长阶段需要接种不同的疫苗,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常见的鸡病。

2.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鸡舍清洁卫生,减少疾病传播的可能性。

建立合理的排粪系统,及时清除鸡舍内的异物和粪便。

3. 注意饮水卫生:饮水设备应定期清洗消毒,避免水源受到污染,防止细菌和病毒通过饮水传播。

4. 早发现、早治疗:及时观察蛋鸡的行为和食欲,发现异常情况及早处理,避免疾病的扩散。

总结蛋鸡养殖技术的全面掌握对于提高产蛋率、保证鸡舍卫生和促进蛋鸡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饲养管理、饲料配制和疾病防控是蛋鸡养殖的三大关键技术。

蛋鸡饲养管理关键技术(培训资料)

蛋鸡饲养管理关键技术(培训资料)

一、蛋鸡育雏期饲养管理1、育雏方式①地面育雏:这种育雏方式普通限于条件差的、规模较小的饲养户,简单易行,投资少,但需注意雏鸡的粪便要时常清除,否则会使雏鸡感染各种疾病,如:白痢、球虫和各种肠炎等。

②网上育雏:这种育雏方法较易管理、干净、卫生,可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

③雏鸡笼育雏:这种方式是目前比较好的育雏方式,非但便于管理,减少疾病发生,而且可增加育雏数量,提高育雏率。

建议采用网上育雏,条件好的用3-4 层重叠式育雏笼育雏。

2、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1 )育雏室的准备:①大小要满足育雏需要,检查维修育雏舍的门窗、电路、供暖设备等。

如果采用煤炉或者坑道保温,必须将煤烟排出鸡舍外;②打扫干净(一周前准备好);③育雏室消毒(地面可用3%烧碱,必须用清水冲洗干净,防止腐蚀烧伤鸡的腿部,也可用消毒药进行喷雾;空间可以用福尔马林熏蒸--按每立方米 21g 高锰酸钾+42mL 福尔马林( 40% 甲醛溶液)对鸡舍进行密闭熏蒸消毒, 24 小时后,应通风换气。

)(2)育雏用具、饲料药品的准备饲料、料槽、水槽、药品、加温设备、燃料等;在育雏前一周,鸡笼、用具等彻底消毒,用消毒液对饮水器、料槽消毒后,清洗干净备用。

按照雏鸡的营养需要准备好育雏料,料要新鲜,防止霉变。

同时准备好药品和疫苗。

( 3)预热(试温)在育雏前 1 ~ 2 日内,将舍内温度提升到35℃摆布,相对湿度保持在 70%摆布。

3、初生雏的选择和运输选择绒毛光亮、整齐,大小一致、初生重符合品种要求且腹部柔软、卵黄吸收好,脐部愈合良好的健雏。

按照出壳的时间和体质强弱 严格挑选, 要求叫声响亮、挣扎迅速有力、毛色粗长光洁、雏鸡仰翻 能很快站起。

对腹大、血脐、大肚脐、跛脚、眼瞎、歪头等弱雏,坚 决淘汰。

雏鸡运输时间最多不应超过 48 小时,长途运输时应防止雏鸡脱 水,应补充水分。

运输时鸡盒内温度应保持18℃以上,并注意通风。

夏季注意防暑,冬季注意保温。

4、雏鸡的饲养管理( 1)开水、开食①尽快将雏鸡均匀地放在饮水器附近,在开始的2 ~ 3 小时内让 雏鸡先自由饮水,水温 30℃,加 5%的红糖或者白糖, 1-4 天的饮水中 添加环丙沙星或者氧氟沙星等抗生素以预防雏鸡白痢。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蛋鸡饲养管理是指在饲养过程中,对蛋鸡的饲养环境、饲料营养、健康检疫、疾病防控等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以保证蛋鸡健康生长,提高产蛋率和蛋质量。

以下是蛋鸡饲养管理的要点:一、饲养环境管理:1.笼舍布置:选择宽敞、采光好、通风良好且易于清洁的鸡舍。

舍内空气湿度保持在60%左右,温度控制在20℃-25℃。

2.牲畜防疫:对鸡舍和饮水设施进行定期清洁消毒,以防止病毒和细菌的传播。

二、饲料营养管理:1.饲料配方:根据蛋鸡不同的生长阶段和产蛋周期,制定相应的饲料配方。

注意蛋鸡营养需求的平衡,避免缺乏其中一种营养素。

2.饲料供应:定时定量喂养,确保蛋鸡获得充足的饲料,并保持饮水设施的清洁和畅通。

三、健康检疫管理:1.温度控制:根据不同的蛋鸡生长阶段和季节变化,及时调整鸡舍的温度,保持蛋鸡的舒适度和正常生理状态。

2.疾病防控:定期对蛋鸡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加强蛋鸡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定期检查和处理蛋鸡的脚趾,防止产生脚炎和鹌鹑不力。

四、疾病防控管理:1.预防病害:通过加强饲料卫生、控制饲养密度、保持生态平衡、加强疫苗接种等措施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2.及时处理病鸡:发现病鸡及时隔离并提供适当的治疗,减少死亡率和病鸡对其他蛋鸡的威胁。

五、蛋鸡产蛋管理:1.产蛋周期控制:根据蛋鸡的生长发育情况和繁殖规律,调整灯光和饲料供应,控制蛋鸡的产蛋周期,使其保持较高的产蛋率。

2.蛋质量监测:定期对蛋质量进行检测,包括蛋壳硬度、蛋黄颜色、蛋白质含量等指标。

及时纠正可能影响蛋质量的因素。

综上所述,正确的蛋鸡饲养管理对于提高蛋鸡的产蛋率和蛋质量至关重要。

只有合理管理饲养环境、科学配制饲料、做好健康检疫管理以及疾病防控,才能确保蛋鸡的健康生长和高效产蛋。

提高蛋鸡养殖效益的技术管理措施

提高蛋鸡养殖效益的技术管理措施

逐渐调整温度
在季节变换时,应逐渐调 整鸡舍温度,以避免蛋鸡 应激反应。
设立凉棚
在热天时,应在鸡舍内设 立凉棚,以供蛋鸡在高温 时乘凉。
湿度控制
保持适宜湿度
蛋鸡舍的湿度应保持在50%-60% 之间,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蛋 鸡的产蛋量和健康产生影响。
防潮措施
在潮湿的季节,应采取防潮措施 ,如使用吸湿剂等,以保持鸡舍 干燥。
空气质量
保持空气流通
蛋鸡舍应保持空气流通,以避免有害 气体积累对蛋鸡的健康产生影响。
定期清理鸡粪
定期清理鸡粪,以减少有害气体的产 生和传播。
养殖密度
合理规划养殖密度
养殖密度应合理规划,避免过密导致环境恶劣和疾病传播。
合理使用鸡舍空间
应合理使用鸡舍空间,让每只蛋鸡都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和采 食位置。
02 饲料管理
废水处理与资源利用
废水收集
定期收集养殖场废水,避免废水外流,造成环境污染。
废水处理
将废水进行过滤、沉淀、消毒等处理,去除废水中悬浮物、氨氮、磷等有害物质。
废水再利用
将处理后的废水用于农田灌溉、池塘养殖等,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06 技术创新与可持 续发展
养殖技术创新
良种选育
01
选择产蛋多、质量好、抗病力强的蛋鸡品种,提高养
能源利用效率。
死鸡处理与资源利用
死鸡无害化处理
将死鸡进行高温、高压 处理,杀灭病原微生物 ,避免对环境和人类健 康造成危害。
死鸡饲料化
将死鸡进行发酵、烘干 等处理,制成动物蛋白 饲料,用于养殖业,提 高资源利用效率。
死鸡能源化
将死鸡进行厌氧发酵, 产生沼气,用于发电、 供暖等,提高能源利用 效率。

浅谈蛋鸡健康养殖五措施

浅谈蛋鸡健康养殖五措施

浅谈蛋鸡健康养殖五措施蛋鸡是农村养殖户常见的一种家禽,其产蛋量直接影响着养殖户的收入。

而蛋鸡健康养殖,不仅可以提高产蛋率,还能保障鸡群的生长健康。

那么,如何进行合理的蛋鸡健康养殖呢?下面就来谈一谈浅谈蛋鸡健康养殖的五个措施。

第一,合理饲养。

蛋鸡的饲养应该合理搭配饲料,并且要保证饲料的质量。

蛋鸡饲料应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成分,以保证蛋鸡的生长发育。

在饲养的过程中,还需要保证蛋鸡的饮水量充足,避免因为缺水而影响蛋鸡的健康。

第二,科学饮水。

饲养蛋鸡时,鸡群的饮水量也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水是维持鸡群正常生理功能的必需物质,饮水不足会影响蛋鸡的产蛋率和生长发育。

需要定期清洗和消毒饮水器,以保证饮水的卫生。

定期消毒。

在蛋鸡的饲养过程中,由于环境、饮水等因素的影响,易导致鸡群患病。

需要定期对饲养场所及器具进行消毒。

消毒可以有效地杀死繁殖在鸡舍和饮水器上的有害微生物,预防蛋鸡发病。

第四,保持清洁。

蛋鸡饲养的场所保持清洁卫生,是保障蛋鸡健康的重要一环。

饲养场所要保持干燥,定期清理粪便和杂物,并做好通风换气。

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疾病传播和蛋鸡的感染风险。

第五,定期保健。

蛋鸡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接种疫苗,以有效预防一些传染性疾病。

还需要对鸡群进行定期体检,及时发现鸡群的不适症状。

在发现疫病症状的情况下,要尽早进行治疗,以保证鸡群的健康。

除了上述五个措施外,在蛋鸡健康养殖过程中,养殖户还需要保持良好的生产管理,合理安排饲养密度,定期消毒饲养场所,避免过度喂食等。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蛋鸡的健康,提高蛋鸡的产蛋率,为养殖户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

蛋鸡健康养殖对于养殖户来说意义重大。

只有做好了有效的预防措施,才能避免蛋鸡的疾病爆发,提高蛋鸡的产蛋率,保障养殖户的经济收益。

养殖户需要认真对待蛋鸡的健康养殖,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确保鸡群的健康成长。

浅谈夏季蛋鸡的饲养管理

浅谈夏季蛋鸡的饲养管理
难 , 度过大时鸡易发生热衰竭症 . 密 因 而 应尽 可 能将 其 疏 散 保 持 合 适 饲 养 密 度 , 免 有 空 笼 或 密度 过 大 现 象 , 鸡 避 给 自身散 热 提供 有 利 环 境 。 条 件 允 许 , 如 鸡 笼 内或 散 养 地 面 可 按 正 常 饲 养 量 的 7 %一 0 5 8 %放 养 蛋 鸡 , 有 效 地 降 低 舍 可
13 供 足 清 洁 、 凉 饮 水 . 清
偿 高 温 应 激 引起 的养 分缺 乏 。满足 蛋
鸡 需 要 。在 一定 程度 上缓 解 热 应 激 的 危害。 .
状 的 影 响 , 善 散 热 , 能减 少 血 液 中 改 并 的 有 毒 代 谢 产 物 :低 聚糖 是 目前 研 究
乏 , 因此 应 增 加 日粮 中多 种 维 生 素 含 量 ,一 般 在 炎 热 的 夏 季 多 种 维 生 素 的 添 加 量 可 增 加 到 原来 的2 3 。 季 饲 ~倍 夏
( 甘肃省天水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 甘肃 天水 7 12 ) 4 0 0
中圈分类号 :8 1 ¥3. 4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0 8 0 1(0 1 6 0 1- 2 10 — 4 42 1) — 0 6 0 0
最 基 本 的 营 养需 要 ,可 以 在饲 料 中 加
利。因此 , 舍必须打开所有通风 1, 鸡 = I 以达 到 最 大 限 度 的 通 风 。 有 条 件 的 可
在舍 内安装通 风扇进行 强制通 风 . 以
入 “ 蛋 鸡 专 用 丰 产 王 / 元 活 性 金 产 多
宝 ” 以均 衡 的 营养 加 入 饲 料 中 才 可 补 。
炎 热 的环 境 常 引 起 蛋 鸡 生 理 和 代 谢 发 生变化 。 导致 采 食 量 减 少 , 产 性 能 下 生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蛋鸡的饲养管理是指在饲养蛋鸡过程中,根据蛋鸡的生理特点和食欲特点,合理安排蛋鸡的饲料和饮水,提供适宜的环境和空间,科学管理蛋鸡的生长和发育,以达到提高产蛋率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包括饲料管理、水源管理、环境管理、疫病防控和日常管理等方面。

一、饲料管理:1.合理配制饲料:根据蛋鸡的生长阶段和产蛋期的不同,合理配制饲料,保证饲料中的营养物质能满足蛋鸡的需求。

2.定时定量喂养:根据蛋鸡的饥饿感和进食的能力,合理安排蛋鸡的进食时间和进食次数,保证饲料的摄取量和摄取频率。

3.保持水分充足:蛋鸡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保持饲料中的水分充足,搭配提供清洁的饮水设施,确保蛋鸡的水分供应。

二、水源管理:1.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清洗饮水设施,保持水源的清洁和新鲜,避免饮用脏污水源导致疾病传播。

2.保持水源充足:保证饮水设施供应的水量充足,避免蛋鸡因为水源不足而饮水不充分。

三、环境管理:1.确保舒适的温度:根据蛋鸡的不同生长阶段,合理调节饲养环境的温度,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保证蛋鸡的舒适度和健康状况。

2.保持通风良好:保持饲养场的通风良好,保证空气的流通,排除饲养场内部的潮湿和异味,提高蛋鸡的生活品质。

3.避免噪音干扰:尽量避免饲养场内外的噪音干扰,蛋鸡对噪音较为敏感,噪音干扰会影响蛋鸡的生长和产蛋。

四、疫病防控:1.定期排查疫病:定期对蛋鸡进行健康排查,及时发现疫病的症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避免疫病在饲养场内传播。

2.疫苗接种:按照兽医的建议和饲养计划,定期为蛋鸡接种相应的疫苗,提高蛋鸡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3.生物安全措施:严格执行生物安全措施,避免疾病的来源,加强饲养场的消毒工作,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五、日常管理:1.定期清洁消毒:定期对饲养场内的设施和鸡舍进行清洁和消毒,减少疾病的传播和感染风险。

2.合理安排蛋鸡的生活空间:根据蛋鸡的体型和数量,合理安排蛋鸡的生活空间,避免拥挤和压死现象的发生。

蛋鸡饲养管理技术

蛋鸡饲养管理技术

蛋鸡饲养管理技术一、选鸡场地的准备选址是影响饲养效果和养殖成本的重要因素,需要考虑到以下几点:1. 地形地貌:选择平坦、排水良好、通风透气的地方。

2. 水源:要有清洁的水源,并且保证供水充足。

3. 交通便利:方便运输饲料和鸡蛋。

4. 环境污染:避免选址在污染源附近,如工厂、垃圾场等。

5. 周边环境:避免选址在居民区或商业区附近,以免影响周围居民生活。

二、饲料管理1. 饲料种类选择:根据不同阶段的生长需求,选择适当的配合饲料或单一饲料。

2. 饲喂时间和量控制:每天定时定量喂食,避免过多或不足,影响蛋鸡健康和产蛋量。

3. 饮水管理:保证清洁卫生的供水系统,并及时更换水源。

同时添加适当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三、疾病防治1.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蛋鸡的身体状况,如精神状态、食欲、体重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疫苗接种:根据不同季节和地区的疫情,对蛋鸡进行相应的疫苗接种。

3. 环境卫生:保持饲养环境干净卫生,定期消毒,避免病原菌滋生和传播。

四、饲养设备管理1. 温度控制:根据蛋鸡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控制温度在适宜范围内。

2. 通风管理:保证饲养环境通风透气,并减少氨气等有害气体的积聚。

3. 光照管理:根据不同季节和地区的日照时间,合理安排灯光时间和强度,保证蛋鸡正常活动和产蛋量。

五、产蛋管理1. 鸡舍设计:合理设计鸡舍空间和布局,保证每只蛋鸡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和良好的舒适性。

2. 鸡蛋收集:定期收集鸡蛋,避免蛋的破损和污染。

3. 鸡蛋保存:将鸡蛋存放在干燥、通风、温度适宜的地方,避免受潮和变质。

综上所述,蛋鸡饲养管理技术需要从选址、饲料管理、疾病防治、饲养设备管理和产蛋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控制。

只有做好全面的管理工作,才能保证蛋鸡的健康生长和高产高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 
资源育繁 I 

浅谈蛋鸡饲养管理技术与建议 
张洁(山西省新绛县畜牧兽医发展中心043100) 
随着养鸡业规模化饲养的不断壮大,饲养者的养殖观念 
也要不断更新,大多养殖户只注重药物,研究病害,而管理 
粗放,忽视饲养管理技术,实际上是不对的。建立全封闭标 
准化、程序化饲养模式,向科技要效益,才是正确的选择。 下面本人浅谈几点蛋鸡饲养管理技术,与大家共同探讨。 1适宜的环境 1.1适宜的温度 圈舍里的温度适宜与否,是始终影响蛋鸡的成活率、生 长发育、产蛋性能等经济效益的最关键技术。尤其是雏鸡阶 段,雏鸡采食、饮水及饲料的消化吸收,对疾病的抵抗力等 都与是否有适宜的温湿度有直接关系,温度过低时,雏鸡密 集扎堆,影响卵黄吸收,影响抵抗力,出现感冒,下痢、呼 吸道、支原体等,严重时会出现大量死亡;温度过高时,鸡 只张嘴、食欲减少,发育缓慢,也容易感冒和感染呼吸道疾 病。据试验表明,高温育雏能减少鸡白痢死亡80%以上,对 雏鸡的卵黄吸收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明显提高雏鸡成活率。 建议:第一周的温度要求在34~36 ̄C,以后每周下降2~ 3 ̄C,到第六周时保持在20—24℃。育成期的对温度有很大的 适应能力,但应避免突然的温度变化,日温差的变化最好控 制在6~8℃以下,鸡舍环境温度如果在10℃以下或者在30℃ 以上时,对育成鸡的生长会造成不良影响,必须采取适当的 对策。高峰期蛋鸡对温度变化很敏感,鸡产蛋期鸡舍环境温 度要始终控制在18~23 ̄C这个最适温度之间,才能保障鸡只 正常生长和生产。 
I.2适宜的湿度 
湿度和温度一定要相适应,高温低湿时,机体水分散失 
过多,正常代谢失调,易患呼吸道疾病,这时要加湿:低温 
高湿时,鸡舍内既潮湿又冷,鸡只易患感冒和肠道疾病,这 
时要一边加温,一边增加通风量;高温高湿时,鸡体内热量 
不易散发出去,食欲下降,生长缓慢,抵抗力减弱,应加强 
通风换气。 
建议:育雏期1—10日龄,适宜湿度在70%,I1日龄, 
适宜湿度在65%,31~42日龄,适宜湿度在40~60%之间。 
育成鸡对环境湿度不太敏感,湿度在40 70%之内都能适应。 
产蛋鸡对环境变化很敏感,温度和湿度必须调试到最适宜状 
态,这样才能保正蛋鸡正常生长发育,正常产蛋,保障取得 
好的经济效益。 
1.3适当的通风换气 
这是蛋鸡整个饲养过程中的关键项。在鸡舍内,由于鸡 
的呼吸、粪便及潮湿料散发出的大量有害气体,危害鸡体健 

作者简介:张洁(1972.6-),女,大学本科,兽医师,从事畜牧兽医工作近20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方法之一,有常量和微量两种技术。 
HA表面抗原亚型的鉴定可在血凝抑制试验(HI)中用 一组目前已知的16种(H1~H16)不同血凝素的抗血清来鉴 定HA的亚型。抗HA血清最好用纯化的HA蛋白制备,或 用单克隆抗体,这样可以避免由于抗NA抗体所产生的空间 干扰。但是,用已知亚型的抗HA抗体不能检测含有新的 HA亚型的流感病毒。血凝阳性的病毒尿囊液还应当与新城 疫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血凝活性区别。 NA亚型通常用制备的9种已知神经氨酸酶的抗血清做 神经氨酸酶抑制试验(NI)来鉴定。现已经研制出微量NI 技术。这有助于对大量分离物的分析,并且易于操作。 对于AIV的毒力鉴定,OIE认为,用1:10倍稀释具有 感染性的鸡胚尿囊液,静脉注射8羽4-8周龄的易感鸡,每 
羽0.2ml,若10d内致死6-8羽.则这样的流感病毒为高致 
病性AIV。 
2.3血清学诊断方法 
用血清学方法检测感染鸡抗体的存在,一般在病毒感染 
7-10d后就可以检测到抗体。常用的检测抗体的技术包括HI 
试验、琼脂双扩散试验(AGIP)、病毒中和试验、神经氨酸 
酶抑制试验(NI)、单辐射溶血试验(SRD)、放射免疫试验 
(R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康.所以要及时通风换气,排除有害气体,换进足够的新鲜 
空气,但不要有贼风,只有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下,才能保证 
鸡体正常新陈代谢,保障鸡只羽毛生长良好.鸡只大小均匀, 
产蛋上高峰齐、快,饲料转化率高,避免各种疾病的发生。 1.4合理的饲养密度 饲养密度大小与充分利用鸡舍空间有很大关系,密度过 大,鸡舍内空气质量差,影响雏鸡的发育,鸡群拥挤抢食, 体重发育不均匀,影响鸡体健康,还易发生啄癖;密度过 小,鸡舍利用率低.不经济。密度的大小与雏鸡日龄、大 小、品种、饲养方法、季节及通风条件等进行调整,一般情 况下。冬季和早春育雏饲养密度比夏季和秋季育雏饲养密度 大一些。 1.5适宜的光照 光照是否适宜.是关系到蛋鸡产蛋高峰及高峰期长短的 重要指标。光照强度过强,鸡烦躁不安,容易出现啄癖、脱 肛现象;光照强度过低,鸡的采食量降低,饮水量减少,影 响鸡的生长发育,使得鸡体重不达标,没有产蛋高峰。光照 时间过短,性成熟迟,开产晚;光照时间过长,性成熟过 早,开产早,蛋重小,产蛋率低,且高峰期短,直接影响经 济效益。 建议:一般育雏初期,1~3日龄用较强灯光,60~IOOW 的灯泡,补光23—24h。3日龄之后夜间换成25~40W的灯泡, 光照时间1~6日龄分别为:22、20、18、16、12、lOh。育 成期的鸡原则是中途不得增加光照,但不同季节培育的雏鸡 性成熟日龄不同,l0月至2月进的雏鸡由于生长后期处在光 照时间逐渐延长,鸡群容易早产,4月到8月进的雏鸡生长 后期日照时间逐渐缩短.鸡群容易推迟开产,鸡群早产或迟 产都会严重影响经济效益。因此,育成期处于夏至(6月 21~22日)之前的鸡群,要通过补充人工光照时间来使鸡群 l8—19周龄以后根据体重发育、品种要求等具体情况增加光 照时间,刺激性成熟,做好产蛋准备。育成期处于冬至(12 月2l一22日)之前的鸡群则完全利用自然光照。产蛋期的鸡 群一般用渐增或不变光照,绝对不能减少光照,为的是提高 产蛋率。一般从2l周开始,每天给13~14h光照,以后每天 递增半小时,直到每天16h光照为止,以维持产蛋高峰 产 蛋期光照强度比育成期强一倍,应达20勒克斯,灯间距 2.5—3.Om,灯高1.8~2.Om,灯泡功率40W,行与行错开排列, 每周至少擦一次,以保证效果。 2标准体重 各阶段体重能否达标,是影响鸡群产蛋性能及产蛋均匀 度的一项重要指标。18周龄时的体重是关键,决定产蛋量的 高低和整个产蛋期蛋重的大小。体重大的鸡先开产,过肥的 蝴蹴嘲 黼 瓣 蕊 翮鞠骚 资源育繁 鸡负担重,产蛋也不会持久,体重小的鸡开产晚,体质差, 一般产蛋也少,如果鸡群体重均匀,大多数鸡能在相近日龄 开产,产蛋率很快达到高峰。所以,在育成期每周或至少两 周抽测鸡群的体重,了解鸡群均匀度的变动,并及时调整饲 
养管理,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为了保证机体良好的生 
长发育,20周龄前蛋鸡能量的摄人量应保证在21兆卡以上, 
要求日粮能量水平保持在2750~2950千卡,蛋白摄入量应达 
1.O-1.2kg。建议全天自由采食,当育雏期向育成期过渡换料 
时,应根据体重达标情况一致性鸡发育情况而定.而不能机 
械地根据Et龄去换料,而且换料要循序渐进,逐渐过渡。以 
减少换料应激对机体发育的影响。 
3充足的饮水 
饮水是对蛋鸡生产中最重要的一项指标,但也是最容易 
被忽视的一项。饮水量不足会直接影响到机体生长发育,产 
蛋量的降低。尤其产蛋期鸡不能缺水.有资料表明:鸡群缺 
水2小时产蛋率减少30%,须25—30d时间才能恢复正常, 
因此,必须重视饮水管理。饮用地下水最为理想,一无污 
染,二冬暖夏凉。使用水槽时,要定期刷洗水槽,水槽要平 
直、不漏水,水深lcm,太浅会影响鸡的饮水,使用乳头饮 
水器的要定期清洗水箱,每天早晨开灯后须把水管理的隔夜 
水放掉。 
4减少各种应激 
各种应激对鸡群的生长发育,产蛋性能、疾病发生等都 
有很大影响。比如:换料、投药、免疫疫苗、天气变化、热 
应激等,每当有应激发生时,用一些多维、维生素C、黄芪 
多糖等抗应激药物,以减少各种应激的危害。 
5加强消毒 
消毒是切断传播途径、消灭传染源的.减少疾病发生的 
重要措施。坚持平时一周一次消毒.周围鸡场有病是3天一 
次消毒,本鸡场有病发生时,一天一次消毒。以减少和控制 
各种疾病的发生。 
6免疫疫苗 
目前,做好各种疫苗的免疫,是预防各种传染病发生的 


项重要措施。越是规模化的鸡场越要做好程序化免疫,按 
照本地区本鸡场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场的合理化免疫程 
序,运用正规厂家的合格的疫苗,按照疫苗的免疫种类、免 
疫剂量,合理的操作方法等免疫要求做好各种免疫,记好免 
疫记录,无害化处理疫苗瓶、针头等废弃物,保证鸡群健康 
的生长、生产。 
总之,养殖者要始终坚持以养为重,以防为主,掌握饲 
养管理技术,严格达到各项指标的要求,就会取得良好的经 
济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