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改革的评价与探索

合集下载

医疗体制改革的现状及未来方向研究

医疗体制改革的现状及未来方向研究

医疗体制改革的现状及未来方向研究一、前言医疗体制改革是近年来中国政府持续推动的一项重大任务,旨在为广大百姓提供更为优质、公平、稳定的医疗服务。

本文将从医疗体制改革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方向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二、医疗体制改革的现状自2009年启动医改以来,医疗体制改革的进展是显而易见的。

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加强与社会资本的合作,以及完善支付方式等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医疗服务水平。

例如,在医药领域,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仿制药的生产和使用,降低原研药价格,同时提高药品市场准入门槛,保障了广大群众的用药权益。

此外,国家也积极鼓励发展基层医疗服务,完善社区医疗设施建设,提高基层医疗专业能力,使得更多的居民可以在本地就能够得到合适的治疗。

在医保方面,2016年底,各级政府整合了城乡居民医保和职工医保,实现了统一的医保体系,为亿万人民提供了更加全面、优质、可及的医保服务。

随着国家和地方财政的不断加大投入,医保基金收支平衡逐渐得到改善,居民的医保待遇得到有效保障。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医疗体制改革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内容如下。

三、医疗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1.医疗服务供给不足近年来,医生、护士等医疗服务人员的数量明显增加,但是实际的医疗服务供应仍然不够,体现在预约难、排队长等方面。

短缺的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高层次医院,而基层医疗机构却难以保证服务质量和数量。

2.医药价格高在药品和医疗耗材采购方面,医疗机构的采购规模小、采购渠道不畅等都使得药品和医疗耗材价格上涨,导致患者的治疗成本增加。

3.医保制度尚待完善虽然国家已经整合了城乡居民医保和职工医保,但是医保资金管理仍面临不少问题,例如资金利用效率不高、医保基金缺口等。

同时,由于参保人数和人均医保支出标准各地不同,导致不同城市之间的医保政策差异较大。

四、未来方向为了解决医疗体制改革中的上述问题,未来需要在以下几方面不断改进和完善:1.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建立全民健康服务体系,加强医疗机构间的协同合作,推动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医疗卫生体系的改革与创新实践

医疗卫生体系的改革与创新实践

医疗卫生体系的改革与创新实践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体系在改革与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的需求不断提升,促使我们必须深化改革、加强创新,以适应社会需求,并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一、改革方面的实践1. 公立医院改革为了解决医疗资源不足、服务质量下降等问题,我国开展了公立医院改革。

改革的核心是建立以医生为核心的医疗服务模式,实行医生多点执业制度、全面实行医疗费用按项目付费等措施,推动医疗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服务效率。

2. 医保制度改革医保制度改革是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举措。

我国积极探索医保制度的改革,构建了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的多层次医保体系。

通过优化医保政策和提高医保待遇,实现了医疗保障的全民覆盖。

3. 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医疗是指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医疗服务领域,以弥补传统医疗系统的不足。

我国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建设了远程会诊平台、健康管理系统等,通过信息化手段改善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提高医疗服务的便捷性和质量。

二、创新实践的案例1. 医疗技术创新我国在医疗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如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基因编辑技术、无创检测技术等。

这些创新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疾病的早期检测和治疗效果,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2. 健康管理创新健康管理的创新实践是以人为中心,关注预防与干预的健康管理模式。

我国积极推行健康管理创新,通过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健康评估、健康咨询等服务,推动了从被动治疗到主动预防的健康观念转变。

3. 医疗资源共享创新为了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我国鼓励医疗资源共享创新。

通过合作建立医疗机构联盟、区域医疗中心等,实现医疗资源的共享,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三、改革与创新面临的挑战与对策1. 人才培养问题医疗卫生体系的改革与创新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

为了解决人才短缺问题,我国加强了医学教育和培训,鼓励医务人员提升专业技能和科研能力,提高服务水平。

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历史演变与现状剖析

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历史演变与现状剖析

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历史演变与现状剖析一、前言中国是人口大国,医疗服务需求量大,但医疗服务供给出现了瓶颈,医疗体制需要不断改革。

本文将剖析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历史演变与现状。

二、历史演变1. 毛泽东时代:医疗体制社会主义化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医疗体制进行了社会主义化改革。

国家全面实行医疗卫生工作社会化,全民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建立。

2. 改革开放初期:计划经济下的医疗保障制度1978年改革开放的开始,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成为当时医疗体制改革的核心。

当时医疗保障制度以单位为主体,单位为员工提供医疗保障。

3. 90年代:市场化医疗改革的探索1992年中国开始实行价格改革,导致医药价格大幅上涨,医保基金收不抵支。

此后,中国开始进行市场化医疗改革,推进公立医院自主定价改革,允许民营医疗机构的兴起。

4. 21世纪:新医改实行2009年,中国开始全面推行新医改。

新医改的主要内容包括,医保制度、公立医院改革和药价改革等。

三、现状分析1. 医疗服务供给不足中国医疗服务供给严重不足。

中国医生数量不足,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医疗质量不高等问题比较突出。

2. 医疗费用高昂医疗费用是中国医疗改革面临的重要问题。

公立医院的医疗价格高企,医药费用占比较高。

3. 医疗保障面临挑战医疗保障制度在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中是一个核心问题。

尽管中国在这方面进行了不少探索,但医疗保障仍然面临很多挑战。

4. 科技创新水平落后医药科技创新是中国医疗改革中的重要环节,但当前情况并不容乐观。

中国的医药科技创新水平相对落后,对医疗质量和效率带来负面影响。

四、未来展望中国的医疗体制改革仍需不断推进,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医疗服务供给,提高医疗技术、管理水平,推动医保制度改革,加强医药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让中国的医疗服务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一、背景介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一个大型复杂的系统工程,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推动社会进步。

改革的过程包括调整医疗机构、改革医疗保障制度、强化医疗监管等多方面内容。

这项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必须要迎难而上,积极推进医改。

二、调整医疗机构医疗机构的调整是医改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方面,需要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不断完善医疗服务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需要加大对医疗机构的整治力度,严格控制医疗乱象。

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支持,在偏远地区和薄弱环节建立“健康服务站”,实现医疗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让更多的人受益。

三、改革医疗保障制度医改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改革医疗保障制度。

在现有的制度基础上,深化医保制度改革,建立医保基金多元化资金来源,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医疗保障,实行居民医保和职工医保并轨等措施,以最大程度扩大医疗保障的覆盖面,为人民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四、强化医疗监管加强医疗监管是促进医疗体制改革的关键。

要加大对医生执业、医疗机构管理、药品供销等方面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医改纠错机制,打击执业违法、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

同时,要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医疗评价机制,对医生的执业质量和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进行科学评估,真正实现医疗服务的质量有保障。

五、医疗科技的创新与发展医疗科技是推进医改的有力支撑。

针对国内医疗科技水平相对滞后的现实,必须积极推进医疗科技的创新和发展,提高医疗技术的水平。

鼓励医疗科技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发挥医院和医学院校在医疗科技创新中的作用,通过研发新技术、新药品,不断提高医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六、建立医患和谐关系医患关系是医疗体制改革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医生要遵守职业道德,不断提高医疗技能,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增强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感。

在此基础上,建立医患互信机制,加快推进“医患关怀”工程,满足人民对医疗健康的需求。

七、总结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实现民生幸福的关键。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关问题的探索与思考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关问题的探索与思考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关问题的探索与思考摘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大的社会系统性工作。

主要涉及到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逐步建立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公立医院试点改革等方面的内容。

目前为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效显著,并率先推行了“收支两条线”财务管理制度。

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医药卫生;改革;问题;探索;思考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总的看,医改起步扎实,发展势头良好,推动了民生保障和改善,加强了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也为扩大内需、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改革的实践表明,医改的理念、方向和路径是正确的,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

但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医改还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1.卫生资源总量不足,配置不合理,服务能力不强。

现有卫生资源多集中在城市,其中优质资源又多集中在大中型医院,城乡之间医疗服务水平不断加大,导致大量的常见病、多发病患者涌向了县级定点医院或省市级医院,不仅增加了患者负担,而且过度消耗了新农合基金。

2.医疗专业人才缺乏和管理制度落后。

目前,医疗机构普遍存在人员结构不合理、培养和管理缺乏宏观调控等突出问题。

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员结构配置不合理,人才缺乏。

人力结构呈现典型的低年龄、低学历、低职称的“三低现象”。

二是社区卫生医疗服务机构和村卫生室管理体制不理顺,功能发挥不到位。

目前,我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虽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但其实质上未尽到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六位一体”的服务职能,基本停留在门诊的角色。

乡村医生的学历低、职称低,待遇低,骨干少,年龄大,人员结构不合理。

3.财政负担压力大。

根据省政府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定,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不仅要扩面,而且经费补助标准等都不断提高;实行医药分开,药品零差价销售,对医院等医疗机构加大政府补助等政策,在目前财政紧张的状况下,县级支出压力势必将进一步加大。

二、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思考现在医改已进入深水区,所触及的深层次矛盾越来越多,难度也越来越大。

中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探索和改革

中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探索和改革

中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探索和改革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经济的不断增长,医疗保险制度变得越来越重要。

中国在医疗保险制度的探索和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本论文将探讨中国医疗保险制度的背景、现状、改革方向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中国医疗保险制度的背景中国的医疗保险起源于1950年代的医疗卫生运动,1969年开始实行门诊医疗保险,且面向国家企事业单位和城镇居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经历了多次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是2003年通过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此后,我国不断加大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力度,不断完善医疗保险制度,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为三大保险制度,并进一步整合,加强医保基金的中央调剂和统筹。

当前,中国医疗保险制度已成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仍需不断改进和完善。

二、中国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一)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基本建立中国已经建立了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包括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了全国90%以上的人口。

医疗保险已不再局限于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也覆盖了农民、城市失业人员和城市居民。

(二)保障水平有所提高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医疗保障水平。

近年来,医保支付比例不断提高,报销范围不断扩大,报销比例提高到了70%以上,部分地区达到90%以上。

(三)医保基金持续增长医保基金的收支平衡是医保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

目前,医保基金持续增长,保障能力逐步提高。

同时,中央与地方政府也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医保基金中央调剂和统筹。

三、中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方向(一)激励社会多元化参与中国医疗保险制度需要进一步推进多元化参与,激发社会各界的积极性,提高医保基金的效益。

政府应该引导和支持医药企业、私人医生、社区医疗机构等多种机构参与医疗保险制度,增强医疗市场竞争,提高服务质量,降低医疗费用。

医疗改革的看法和建议

医疗改革的看法和建议

医疗改革的看法和建议计划经济时期,在整个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低的情况下,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中国用占GDP百分之三左右的卫生投入,大体上满足了几乎所有社会成员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国民健康水平迅速提高,不少国民综合健康指标达到了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成绩十分显著,被一些国际机构评价为发展中国家医疗卫生工作的典范。

这一时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经验之一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布局与服务目标合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20多年里,通过政府的统一规划、组织和大力投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形成了包括医疗、预防、保舰康复、教学、科研等在内的比较完整的,布局合理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在层次布局上注重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和农村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

在城市地区,形成了市、区两级医院和街道门诊部(所)组成的三级医疗服务及卫生防疫体系;在农村地区,形成了以县医院为龙头、以乡(镇)卫生院为枢纽、以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

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大幅度提高。

计划经济时期,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目标定位明确,即提高公众健康水平,不以营利为目的。

之所以能够实现这种社会公益目标优先的定位,是由当时特定的组织与管理方式决定的。

医疗服务体系的骨干部分是政府部门直接创办的国有机构,末端为隶属于城乡集体经济的集体所有制机构。

政府通过计划手段进行管理,同时确保医疗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

医疗卫生服务收入与机构和从业人员个人经济利益之间没有联系。

这一时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经验之二是医疗卫生工作的干预重点选择合理其一,突出“预防为主”,重视公共卫生事业发展。

在整个医疗卫生投入中,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一直处于优先地位。

逐步建立了包括卫生防疫、妇幼保舰地方病控制、国境卫生检验检疫机构在内的、基本完整的公共卫生体系。

公共卫生机构与医疗服务机构之间,保持着良好的协作关系。

此外,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其结果是:各种烈性传染病被完全消灭或基本消灭,法定报告的发病率迅速下降;多种地方病和寄生虫病得到有效控制,发病率大幅度降低。

关于我国医疗卫生改革方案的几点思考

关于我国医疗卫生改革方案的几点思考
1 0 20 . 095 QA J N U TN IN IL N A
服 务意 识 、服 务水平 、服 务质量 和 服 务能 力 。
( 作者:农工党 山西省委会主委 、山西中
医学院院长 )
和研 究 ,终 于取得 了阶段性 成果 。在 新 医 改方 案 即将 付 诸实 施之 际 ,结合 我 多年从 事 医疗 卫 生管 理工 作 的实践 ,结合 多年 来对 基 层 医疗 卫 生工作 的调研和思考 ,谈 以下几 点意见 。

卫生 服 务体 系 的重要 内容 ,高度 重视 ,统 筹规
生服 务机 构 的合 作 ”与 “ 步建 立分 级诊 疗和 逐 双 项 转诊 制度 …… ”,实 际上 都 可 以通 过 信息
系统 建 设和 功 能的发 挥来 实现 。因此 应将 大 力
我 国的医疗 卫 生 改革方 案历 经三 年 的探 索
推 进 医疗 卫 生工 作信 息化 水平 ,作为 健全 医疗
决 的首 要 问题 。因此 ,各 级政府 在 加 强基 层 医
层 次 医疗保 障 体系 ,本 身 就是 一个 伟 大 的创举 和 成就 ;பைடு நூலகம்一 方面 ,当前制 约保 障 水平 提 高 的 主 要 因素不 是保 金缴 纳 、个 人 负担 比例 和 国家
补 贴等 指标 ,而是 各级 医 院尤其 是 公立 医 院 的
要位 置 ,予 以重视 、支 持和 落 实 。具 体讲 ,就
是要 通过 政策 的 引导 ,投入 的增 加 和 体制 机制
的创 新等 ,使 基层 医疗 卫生 机构 人 才 队伍在 总
量 的补 充 、素质 的提升 、待 遇 的提 高等 方 面有 大 幅度 的改善和 加 强 ,从而 逐步 适应 基 层 医疗 卫 生机 构大 规模 建 设 的需要 ,满 足基 层广 大 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保率与总人口的关系
年份
2007
2008
2009
2010
参保率(%)
71.83
85.3351
0.924877
0.946511
全国总人口数
13.2129
13.2802
13.3474
13.3972
根据各种医保参保人数情况表
在Matlab画散点图如下:
在图中可以看出各种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是呈上升趋势的。且新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是明显比其它高的,并且农村合作医疗的上升趋势比其它快。从此可以说明农村医疗保险越来越普及,通过医改,农民的受益越来越多。
医疗改革的评价与探索
摘要
模型一
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利用VC++6.0及C语言编写程序,形成群众“看病难”评价体系。程序的主要功能是由管理员输入每位病人:
1.从起点出发到医院所用时间(小时)
2.实际问诊.检查所用时间(小时)
3.挂号>候诊>问诊>检查>拿药所用的总时间(小时)
4.看病所用的总费用(元)
5.医疗报销金额(元)
判断方法: 式
2.看病速度快慢。由实际问诊、检查所用时间 占看病所用总时间 的比例来判断,即

判断方法: 式
3.看病费用可接受的难易程度。由个人自付比例来判断,即

判断方法: 式
就医难易程度:

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利用VC++6.0及C语言编写程序,形成群众“看病难”评价体系。
程序流程图
程序的主要功能是由管理员输入每位病人:
取消“以药补医”后
19.5519
135.45
31.71171
109.3152
22.60689
318.6357
-7.37%
胆囊切除手术
取消“以药补医”前
400
2800
733
2267
467
6667
胆囊切除手术
取消“以药补医”后
488.7976
1960
894.0262
2753.528
570.6712
6667.023
(万人)
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数
(万人)
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参保人数
(万人)
问题重述
在我国的医疗改革不断发展过程中,各省、市也出台了有关医疗改革政策,请应用数学建模的方法,给出我国医疗保障最好的五个省市。
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1 确定各省医疗保障的评价指标体系
取消“以药补医”后
716.3329
2747.15
1209.924
3805.99
790.5079
9269.904
-0.14%
2009
683
4846.8
1223.4
3891.5
850.2
11494.9
取消“以药补医”后
834.6219
3392.76
1492.158
4726.666
1038.939
11485.15
模型三
利用目标规划,使得去除“以药补医”前后治疗费用的变化: 达到最小,给出如下线性规划模型,求出 ,使目标函数取得最小值,即

根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查阅“2007年至2010年医院收入与支出”数据,在EXCEL中做出如下饼状图。
由上图可知,医院各部分收入所占半分比基本不变。将各年数据带入式,可得
6.4
1670.1
87.6
5.2
2005
7942.9
600.9
7.6
2555.4
168.1
6.6
2006
8696.6
620.5
7.1
2829.0
191.5
6.8
2007
9997.5
699.1
7.0
3223.9
210.2
6.5
2008
11242.9
786.2
7.0
3660.7
246.0
6.7
2009
12264.6
-0.08%
2010
804
5824.9
1497.5
4781.9
997.8
13906.1
取消“以药补医”后
982.4832
4077.43
1826.472
5808.158
1219.306
13913.85
0.06%
结果,可以看出,收入变化率极小,所以,可将平均值定为式 的值,即

故,合理的补偿方案为:在药费下降30%的情况下,手术费上升22.1994%,检查费上升21.9681%,通用费上升21.4613%,政府补贴上升22.1994%。

最后代入具体病例进行检验分析。得出结论:对于大型手术来说,医院的收入基本不变;但对于小病小痛来说,医院的收入会略微减少。
模型四
本模型主要用到因子分析法,设定卫生机构数,卫生人员数等八个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得出出各个省的得分,进而得出我国医疗保障最好的五个省。
这五个省为北京,上海,辽宁,福建,重庆。

再用LINGO,分别作单目标规划,分别得出系数 的值,再取平均值,如下表
药费降低30%
年份
a
b
c
d
e
2007
1.219824
0.7
1.217142
1.211184
1.219824
2008
1.223773
0.7
1.221775
1.217461
1.223773
2009
1.223051
0.7
1.220932
1.从起点出发到医院所用时间(小时)
2.实际问诊.检查所用时间(小时)
3.挂号>候诊>问诊>检查>拿药所用的总时间(小时)
4.看病所用的总费用(元)
5.医疗报销金额(元)
再由所有病人“看病难”的情况判断总体群众是否“看病难”。
模型二
(一)、找出参保率与总人口数和年份的关系。
各种医保参保人数
年份
城镇职工
基本医保参保人数(亿)
城镇居民
基本医保参保人数(亿)
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亿)
全国总人口(亿)
2007
1.802
0.4291
7.26
13.2129
2008
1.9996
1.1826
8.15
13.2802
2009
2.1937
1.821
8.33
13.3474
2010
2.3734
1.9472
8.36
13.3972
3)根据统计资料显示,如果取消“以药补医”,则病人治疗的药费可降低30%左右 。按照2012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安排,研究在去除“以药补医”的前提下,如何合理的提高诊疗费、手术费、护理费等医疗技术服务价格比例及政府对医院进行补贴的比例,使医院的整体经济收入不出现大的波动;针对某类具体病例比较去除“以药补医”前后治疗费用的变化。
再由所有病人“看病难”的情况判断,总体群众是否“看病难”。
运行界面如下:
注意:此处只输入了两个病人的数据作为举例。
模型二
根据查找到的数据用Matlab软件画出散点图,由散点图得出参保率与总人口数的关系是成非线性的关系,于是将参保率与总人口数的关系拟合为非线性方程
S=0.0005 式
检验得的出的方程符合实际情况。由方程得出2012年的参保率为97%,所以参保率以此形式增长到2012年可以稳定在95%的。通过散点图和方程对应的函数可知参保率是逐年增长的,由参保率的增长可以看出国家医疗改革进程中居民是不断受益的,再通过查找城乡居民医疗保健支出与总支出的关系数据,用Matlab画出散点图,由图看出居民的医疗保健水平时不断上升的,从此进一步看出国家医疗改革进程中居民是不断受益的。
16.药费:
17.检查费:
18.通用费:
19.政府补贴:
20.去除“以药补医”前后治疗费用的变化:
四、模型建立与求解
模型一
我们将看病难易划分为三个方面来判断,分别是:
1.从起点出发到医院的难易程度。因为同样路程的情况下,选用不同的交通工具所用时间不同;同样路程的情况下,道路情况不同,所用时间也会不同。而且,对于急诊来说,时间的把握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选用从起点出发到医院所用时间 来判断。
2.实际问诊、检查所用时间:
3.挂号、候诊、问诊、检查、拿药所用的总时间:
4.看病所用的总费用:
5.医疗报销金额:
6.看病速度快慢:
7.个人自付比例:
8.从起点出发到医院的难易程度:
9.看病速度快慢:
10.看病费用可接受的难易程度:
11.就医难易程度:
12.
13.各年全国人口总数:
14.年份:
15.手术费:
1.21631
1.223051
2010
1.221329
0.7
1.218876
1.213495
1.221329
平均值
1.221994
0.7
1.219681
1.214613
1.221994
在EXCEL中,将所求平均值再代回式,再计算出“总收入变化率”,如下表
年份
手术费(万元)
药费
(万元)
检查费
(万元)
通用费
在excel中画出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与总人口数的关系图如下:
在图中可以看出参保率与总人口数呈上升趋势的。
根据散点图可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与总人口数呈非线性关系的,用非线性拟合得出参保率人口总数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