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生胸部CT读片分析

合集下载

临床医生CT读片:第11讲 胸部疾病的CT诊断(二)——肺部疾病

临床医生CT读片:第11讲  胸部疾病的CT诊断(二)——肺部疾病

维普资讯
( 由 1刊 )24 十 , 1 0 2年 弟 3 1 7皇 苇 ^ ( 3 1 期 忌 8)
一’● ●~ 一 _● H _H _ 一 h l H _l __ __ ● ● l ● _l l ● ‘ _ 一 _l h● 一 ■ ‘■H ■h _ , ■● 一 ~ ● ‘l ●
中常 见 骨 化 爆 玉 米 花 征 钙 化 ( 0om) c ppo ( T值 > mot ) ⑥边缘 可 有 浅 切 迹 ; t ; u ⑦肿 瘤 周 围清 晰 无 外 侵; ⑧相 邻 的支气 管 、 管无 改 变 ; 血 ⑨肿 瘤 增大 缓慢

l ~2年仅 增大 l m; 无 淋 巴结转 移 ; 相邻 胸 膜 2n ⑨ r ⑩ 无 改变 ( 1 ) 图 5。
C T显 示 . 肺 叶 下 肺 野 广 泛 斑 点 状 阴影 , 双 1 大小 不均 匀 , 缘 模 糊 . 支气 管 分 带 . 者 有 咳 嗽 、 稀 的 白 色牯 液 褒 , 内查 到 癌 细 胞 边 沿 患 咳 褒
25 转移性肺癌 ・— 4 病 理 并 非 原 发 于 肺 而 自其 他 脏 器 的 癌 症 转 移 至肺 , 肺 癌 肾癌 、 如 甲状 腺 癌 、 列 腺癌 、 前 喉癌 、 肾上 腺癌 、 管 癌 、 食 乳腺癌 、 癌 、 肝 胃癌 、 结肠 癌及 子宫 癌 、 膀胱癌 等 。 转 移性 肺 癌病理 有 多种 类型 , 大结 节孤 立 型 、 小
片 状 ; 病 变 进 展 迅 速 , 以 周 计 ; 肿 块 状 者 与 外 ⑦ 常 ⑧
病理
简称 肺 泡 癌 , 为 两 种 形 态 。一 种 为 弥 分
散型, 即癌 细 胞 沿 肺 泡壁 生 长蔓 延 , 腺 泡 (c u ) 呈 ai s n 状分 布 。另一 种 为肿 块 型 , 即腺癌 细 胞 构 成 实 体 肿

临床胸部ct检查报告解读

临床胸部ct检查报告解读

临床胸部ct检查报告解读胸部CT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工具,用于评估患者胸腔内部结构和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通过对CT影像进行解读,可以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以下是对胸部CT检查报告的解读及相关参考内容的详细介绍:胸廓:胸廓可以提供有关胸部结构和解剖关系的信息。

对多发肋骨骨折或胸骨骨折的描述,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是否有创伤史,并评估盘车胸口的程度。

肺叶及段:胸部CT检查可以显示出肺叶和段的形态,揭示肺实质的病变。

肺叶和段的病变分析有助于对肺炎、结核、肿瘤等疾病的判断。

肺实质:对于肺实质的分析是胸部CT检查中最重要的部分。

描述肺实质病变时,需对肿块的数量、大小、形态、边缘、内部结构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进行详细描述,以帮助医生判断肺实质病变性质。

纵隔:胸部CT检查可以显示纵隔的结构和病变。

纵隔的病变包括淋巴结肿大、肿瘤等。

对纵隔病变的描述有助于确定病变的性质并指导进一步的诊治。

胸膜:胸膜病变是一种常见的胸部疾病,在CT检查中可以显示出胸腔积液、胸膜增厚、胸膜结节等病变。

对胸膜病变的描述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评估病情。

血管:胸部CT检查可以显示肺动脉、肺静脉、主动脉及其分支的形态和病变。

对血管的描述包括血管的直径、扩张、狭窄、阻塞等,有助于诊断血管相关的疾病。

心脏:心脏是胸部CT检查中需要注意的结构之一。

对心腔、心壁、心包以及冠状动脉进行描述,有助于评估心脏功能和检测心脏病变。

胸部软组织:描述胸部软组织的情况可以帮助医生排除其他非肺部导致的病变。

胸壁软组织的增厚、肌肉的肥大等病变可以与肋骨骨折或肌肉肉瘤相似。

综合分析:根据以上的影像学表现,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最终确定正确的诊断。

此外,评估CT影像时,还可以结合不同的放射学特征进行分析,如病变的密度、增强率、强化方式等。

在解读CT影像时,医生还需要对不同的病变进行鉴别诊断,辨别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

同时,医生还要注意给出临床建议,包括进一步检查和治疗方案等。

临床医生胸部CT读片扫盲知识精讲

临床医生胸部CT读片扫盲知识精讲

肺叶、肺段
气管、支气管
气 管 、 支 气 管
右肺 上叶 S1:尖段 S2:后段 S3:前段 中叶 S4:外段 S5:内段 下叶 S6: 背段 S7: 内基底段 S8: 前基底段 S9: 外基底段 S10:后基底段
左肺 上叶 S1+2:尖后段 S3:前段
舌叶 S4:舌叶上段 S5:舌叶下段 下叶 S6:背段 S7+8:前内基底段 S9:外基底段 S10:后基底段
肺叶分段
S4:中叶外段
肺不张
增强后显著强化,向肺门移位
较大范围
肋间变小,膈升高,纵隔移位。临 近肺组织代偿性充气膨胀
圆性肺不张

胸水吸收后因胸膜粘连而不能 膨胀所致。
半圆性基底贴附 于胸壁,纵隔窗 可见胸膜肥厚粘 连。 肺窗可见肺门侧 可见支气管血管 分支聚拢,并进 入肿块,称症。
质时,图像的CT值则是这些物质的CT值的平均 数,它不能如实地反应其中任何一种物质的CT 值,这种物理现象称为部分容积效应。 同一病灶,依所在器官(周围背景)不同, 所测定的CT值有所变化,这种现象称为称为周 围间隙现象。
CT图象特点
五 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
CT的分辨率分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
CT图象特点

CT值
X线图像可反映正常与病变组织的密度,如 高密度和低密度,但没有量的概念。CT图像 不仅以不同灰度显示其密度的高低,而且还 可依组织对X线的吸收系数说明其密度高低的 程度,具有一个量的概念。 CT值代表X线穿 过组织被吸收后的衰减值。每种物质的CT值 等于该物质的衰减系数与水的衰减系数之差 再与水的衰减系数相比之后乘以1000, 即: 某物质CT值=1000×(u—u水)/ u水

肺实变:

正常胸部CT读片及异常征像

正常胸部CT读片及异常征像
血管扩张、狭窄或阻塞等异常,CT 图像上表现为血管形态改变或密度 不均。
03
常见疾病征像
肺炎
总结词
肺炎在CT上通常表现为肺叶或肺段实变,密度增高,边缘模糊,并伴有支气管充气征。
详细描述
肺炎是由于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等)引起的肺部炎症。在CT上,肺炎的典型表现 为肺叶或肺段实变,即肺部的一部分变得致密,失去正常肺组织的纹理。实变的区域边缘模糊, 有时可看到支气管充气征,即支气管扩张的现象。
04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流程观察胸部CT图像首先观察胸部CT图像,注意肺部、胸 膜、胸壁、纵隔等部位的异常表现。
对比前后影像
综合分析
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体征以 及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得 出初步诊断。
将当前CT图像与之前的影像进行对比, 观察病变是否发生变化。
鉴别诊断
感染性疾病
如肺炎、肺结核等,需要 与肺部肿瘤进行鉴别。
忽视其他检查结果
在诊断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其他检查结果,如血常规、痰培养等, 这些结果可能对诊断具有提示作用。
05
病例分析
病例一:肺炎CT表现
总结词
肺炎的CT表现通常包括肺部纹理增粗、斑片状或大片状密度增高影,以及胸腔积 液等。
详细描述
肺炎是由于肺部感染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其CT表现多种多样,取决于感染的病原 体和严重程度。常见的肺炎CT表现为肺部纹理增粗、斑片状或大片状密度增高影 ,有时还伴有胸腔积液。这些征象有助于医生判断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胸腔积液
胸腔内液体聚集,CT图像 上表现为胸腔内低密度影。
胸膜肿块
胸膜上的结节或团块状病 变,可能是良性的也可能 是恶性的。
纵隔异常
纵隔肿块
纵隔内生长的肿瘤或淋巴结肿大, CT图像上表现为纵隔内团块状病 变。

胸部CT读片扫盲知识教程文件

胸部CT读片扫盲知识教程文件

CT图象特点
二 CT值
X线图像可反映正常与病变组织的密度,如 高密度和低密度,但没有量的概念。CT图像 不仅以不同灰度显示其密度的高低,而且还 可依组织对X线的吸收系数说明其密度高低的 程度,具有一个量的概念。 CT值代表X线穿 过组织被吸收后的衰减值。每种物质的CT值 等于该物质的衰减系数与水的衰减系数之差 再与水的衰减系数相比之后乘以1000, 即: 某物质CT值=1000×(u—u水)/ u水
同一病灶,依所在器官(周围背景)不同, 所测定的CT值有所变化,这种现象称为称为周 围间隙现象。
CT图象特点
五 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
CT的分辨率分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 是判断CT性能和说明图像质量的两个指标。
空间分辨率 是指对物体结构大小(几何尺 寸)的鉴别能力,通常用每厘米内的线对数 (LP/cm)或用可辨别最小物体的直经(mm) 来表示,它与构成图像的像数有关,像数小而多,
见正常小淋巴结呈椭圆形。后部肺 野为双肺的下叶尖段。
1右下叶背支血管(A6) 2右上叶后支血管(A2) 及尖支
(A1) 3右肺动脉 4 右上叶前支动脉(A3) 5前纵隔联合线(双肺前段相邻) 6左上叶前支动脉(A3) 7左上叶尖后支动脉(A1 + 2) 8. 左肺动脉 9. 左下叶背支动脉(A6)
平扫
增强
CT检查技术
二 高分辨力CT扫描
高分辨力CT(HRCT)是指在较短时间内, 取得良好空间分辨力CT图象的扫描技术。
对CT机有如下要求: 1、 固有空间分辨力小于0.5mm; 2、图象重建用高空间分辨力算法; 3、薄层扫描,层厚为1~1.5mm; 4、 矩阵用512×512。 HRCT可清楚显示微小的结构及密度差大的 组织如肺间质、听骨链等,明显优于普通CT。

临床医生胸部CT读片扫盲知识好

临床医生胸部CT读片扫盲知识好

主动脉弓呈弯曲的香肠状前后排列于 气管左侧,上腔静脉于气管右前方与主 动脉弓相邻。此层面肺部为双肺上叶。 均为末梢血管像
主动脉窗(第6 胸椎水平)层面CT像
1 肋间静脉 2 食管 3 上腔静脉 4 升 主动脉 5 胸骨 6 左肺前段 7 主动脉 窗 8 气管 9 降主动脉 10 肋间静脉 11 第6 肋间 12 第6 胸椎
肺叶分段
S4:中叶外段
肺不张 增强后显著强化,向肺门移位
较大范围 肋间变小,膈升高,纵隔移位。临
近肺组织代偿性充气膨胀
圆性肺不张 胸水吸收后因胸膜粘连而不能
膨胀所致。
半圆性基底贴附 于胸壁,纵隔窗 可见胸膜肥厚粘 连。
肺窗可见肺门侧 可见支气管血管 分支聚拢,并进 入肿块,称症。
肺叶、肺段
气管、支气管
气 管 、 支 气 管
右肺
上叶 S1:尖段 S2:后段 S3:前段
中叶 S4:外段 S5:内段
下叶 S6: 背段 S7: 内基底段 S8: 前基底段 S9: 外基底段 S10:后基底段
左肺
上叶 S1+2:尖后段 S3:前段
舌叶 S4:舌叶上段 S5:舌叶下段
下叶 S6:背段 S7+8:前内基底段 S9:外基底段 S10:后基底段
空洞
空腔
支气管扩张
肺大泡
肺间质异常-界面征
支气管肺界面 征
血管肺界面征
胸膜肺界面征
肺间质异常 -小叶间隔增厚
与胸膜相连 的2厘米左 右的线状阴 影或成多角 相连的线状 影。
肺间质异常 -小叶核增大
位于小叶中 心的血管或 支气管血管 束增大超过 3mm。
肺间质异常 -胸膜下线
CT图象特点

胸部正常CT读片

胸部正常CT读片
常。
正常的肺窗图像上不应出现异常的密度增高或减 03 低影,以及占位性病变。
纵隔窗图像
01 纵隔窗是观察胸部纵隔结构和血管的窗口,其特 点是窗宽较小、窗位较高,能够清晰显示纵隔内 的血管和软组织结构。
02 在纵隔窗图像上,纵隔内的血管和软组织结构应 呈现为正常的密度和形态,没有异常的密度增高 或减低影。
窗宽和窗距是调节图像对比度和亮度的参数,合适的窗宽和窗距有助于更好地观察 病变。
窗宽太窄,病变与背景对比度不够,难以观察;窗宽太宽,背景噪声增加,影响观 察。
窗距太小,图像整体偏暗,难以观察;窗距太大,图像整体偏亮,背景噪声增加。
注意病变的密度和边缘
密度是病变在CT图像上的黑白 程度,不同密度的病变可能提 示不同的病理性质。
05
胸部正常CT读片案例分析
健康人的胸部CT
肺部纹理清晰
健康人的肺部纹理呈现清 晰、规则的树枝状结构, 无异常密度增高或减低。
纵隔无肿大淋巴结
健康人的纵隔内淋巴结无 肿大,形态规则,边缘清 晰。
无胸腔积液
健康人的胸腔内无积液, 胸膜无增厚或粘连。
心脏大小正常
健康人的心脏大小与形态 均在正常范围内,心壁无 增厚或变薄。
长期吸烟者的胸部CT
肺纹理增粗
长期吸烟者的肺部纹 理可能呈现增粗、紊 乱的现象,这是由于 烟雾对肺部组织的慢 性刺激所致。
肺气肿
长期吸烟可能导致肺 气肿,表现为肺组织 透亮度增加,肺纹理 稀疏。
支气管扩张பைடு நூலகம்
长期吸烟还可能引起 支气管扩张,表现为 支气管增粗、扩张, 有时可见痰栓阻塞。
胸膜增厚
长期吸烟者胸膜增厚 的现象也较为常见, 这可能与烟雾刺激有 关。
THANKS

临床医生胸部CT读片扫盲知识课件

临床医生胸部CT读片扫盲知识课件

临床医生胸部CT读片扫盲知识
13
CT检查技术
注入方法有多种。
常用的造影剂有离子型(60%~76%泛影葡
胺)和非离子型( Ultravist 、Omnipaque等);
前者价廉,有一些副反应;后者无明显副反应,
但价格较贵。
剂量约50~100毫升(1.5-2.0ml/kg).
3 、造影扫描 是在对某一器官或结构进 行造影后再行扫描的方法。
层扫描(层厚小于0.5cm)、靶扫描等。 一般层厚为1.0cm,尽量不使用间隔扫描。 2、增强扫描 是经血管内注入水溶性含碘
造影剂后再进行扫描的检查方法。目的是提高 病变组织同正常组织的密度差,以显示平扫上 未被显示或显示不清的病变;通过病变有无强 化和强化类型,对病变组织性质做出判断。
2/9/2021
2/9/2021
临床医生胸部CT读片扫盲知识
6
CT图象特点
窗宽 是指CT图像上所包含的CT值范围
(window width---ww)。在此CT值范围内的组织结 构按其密度高低从白到黑分为16个灰阶供观察对比。 例如:窗宽选定为80HU,则其CT值的差别在5HU (80/16=5)以上即可分辨出来。因此窗宽的宽窄 直接影响到图像的对比度和清晰度。
常用的方法有:脊髓造影CT、脑池造影CT、
胆囊造影CT、膝关节造影CT等。
2/9/2021
临床医生胸部CT读片扫盲知识
( 2) 两种邻近结构密度相差悬殊的部位, 如骨嵴、钙化、空气或金属异物与软组织邻近处, 常表现为星芒状或放射状伪影;
(3)CT机故障,表现为环形或同心圆伪影。
2/9/2021
临床医生胸部CT读片扫盲知识
12
CT检查技术
一 普通CT扫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2/8
肺底层面(第10 胸椎水平) CT 像
1 右肺穹隆部 2 第10 胸椎 3 奇静脉 4 肝上部 5 下腔静脉 6 心包 7 右心室 8 室间隔 9 左心室 10 食管 11 降主动脉 12 左肺下叶
2021/2/8
此层面为肺下叶各基底段及心脏底部
CT 像,心脏可见右心室及左心室,中间 低密度条状影为室中间隔,方向恰指向 1 点钟。右侧膈顶呈椭圆形,为肝的上 部,左侧膈肌亦开始显示。双侧肺基底 段呈半月形。
CT的分辨率分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 是判断CT性能和说明图像质量的两个指标。
空间分辨率 是指对物体结构大小(几何尺 寸)的鉴别能力,通常用每厘米内的线对数 (LP/cm)或用可辨别最小物体的直经(mm) 来表示,它与构成图像的像数有关,像数小而多,
则空间分辨率就大,图像细致清楚。
2021/2/8
膨胀所致。
半圆性基底贴附 于胸壁,纵隔窗 可见胸膜肥厚粘 连。
2021/2/8
CT检查技术
注入方法有多种。
常用的造影剂有离子型(60%~76%泛影葡 胺)和非离子型( Ultravist优维显、Omnipaque
碘海醇等);前者价廉,有一些副反应;后者无 明显副反应,但价格较贵。
剂量约50~100毫升(1.5-2.0ml/kg). 3 、造影扫描 是在对某一器官或结构进行 造影后再行扫描的方法。 常用的方法有:脊髓造影CT、脑池造影CT、 胆囊造影CT、膝关节造影CT等。
2021/2/8
2021/2/8
平扫
增强
CT检查技术
二 高分辨力CT扫描
高分辨力CT(HRCT)是指在较短时间内, 取得良好空间分辨力CT图象的扫描技术。
对CT机有如下要求: 1、 固有空间分辨力小于0.5mm; 2、图象重建用高空间分辨力算法; 3、薄层扫描,层厚为1~1.5mm; 4、 矩阵用512×512。 HRCT可清楚显示微小的结构及密度差大的 组织如肺间质、听骨链等,明显优于普通CT。
在同一扫描层内含有两种以上不同密度的物 质时,图像的CT值则是这些物质的CT值的平均 数,它不能如实地反应其中任何一种物质的CT 值,这种物理现象称为部分容积效应。
同一病灶,依所在器官(周围背景)不同, 所测定的CT值有所变化,这种现象称为称为周 围间隙现象。
2021/2/8
CT图象特点
五 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
2021/2/8
左肺
上叶 S1+2:尖后段 S3:前段
舌叶 S4:舌叶上段 S5:舌叶下段
下叶 S6:背段 S7+8:前内基底段 S9:外基底段 S10:后基底段
胸部CT各典型层面的影像




2021/2/8
肺尖部CT像 (第2 胸椎水平)
1 气管 2 左颈总动脉 3 左锁骨下静脉 4 胸大肌 5 左锁骨下动脉 6 左肺尖部 7 第1 肋骨 8 第2 肋骨 9 第2 胸椎 10 脊柱竖起肌 11 食管
CT图象特点
2 密度分辨率
表示CT设备对密度差别的分辨能力,以% 表示。如果CT的密度分辨率为0.5%,则表示两 种物质的密度差别等于或大于0.5%时,即可分 辨出来,而密度差小于0.5%时,则CT图像上无 法鉴别出来。
密度分辨率与每个系统容积所得到的光子数
有关,光子数越多,密度分辨率越高。CT的密
窗位或称窗中心 由于不同组织的CT值不同, 要想观察它的细微结构,最好以该组织的CT值为窗 位。窗位是指窗宽上下限的平均数(window level---
wl) 。
2021/2/8
不同窗宽、窗位的CT图象
WW1000 WL-650
2021/2/8
WW500 WL35
CT图象特点
四 部分容积效应及周围间隙现象
2021/2/8
CT图象特点
窗宽 是指CT图像上所包含的CT值范围(window width---ww)。在此CT值范围内的组织结构按其密 度高低从白到黑分为16个灰阶供观察对比。例如: 窗宽选定为80HU,则其CT值的差别在5HU (80/16=5)以上即可分辨出来。因此窗宽的宽窄 直接影响到图像的对比度和清晰度。
(3)CT机故障,表现为环形或同心圆伪影。
2021/2/8
CT检查技术
一 普通CT扫描
1 、平扫 是指不使用任何造影剂的CT扫描 方法。包括连续扫描、间隔扫描、重叠扫描、薄 层扫描(层厚小于0.5cm)、靶扫描等。
一般层厚为1.0cm,尽量不使用间隔扫描。 2、增强扫描 是经血管内注入水溶性含碘造 影剂后再进行扫描的检查方法。目的是提高病 变组织同正常组织的密度差,以显示平扫上未 被显示或显示不清的病变;通过病变有无强化 和强化类型,对病变组织性质做出判断。
2021/2/8
此层面前方为升主动脉, 胸椎左前为降主动脉,升 主动脉右旁为上腔静脉, 肺部为双肺上叶
气管分叉(第7 胸椎) 层面CT像
此层面前方为升主动脉,胸椎左前为 降主动脉,升主动脉右旁为上腔静脉, 肺部为双肺上叶。胸膜斜裂(上叶与 下叶分界的胸膜) 自肺野后方显示
1下叶背段胸膜斜裂,见末梢血管排列,为 斜裂胸膜标志 2 右上叶后支(V2) 静脉 支 3 左上叶前支动脉(A3) 支 4 左上 叶尖支动脉(A1) 支 5左上叶后支动脉 (A2) 支 6左斜裂胸膜线
见正常小淋巴结呈椭圆形。后部肺 野为双肺的下叶尖段。
2021/2/8
1右下叶背支血管(A6) 2右上叶后支血管(A2) 及尖支
(A1) 3右肺动脉 4 右上叶前支动脉(A3) 5前纵隔联合线(双肺前段相邻) 6左上叶前支动脉(A3) 7左上叶尖后支动脉(A1 + 2) 8. 左肺动脉 9. 左下叶背支动脉(A6)
此层面显示肺尖部,前有胸骨柄、后有胸椎,第1 肋骨呈 半弧状于两侧。气管于胸椎前方呈黑色管腔,食管在后 方。气管双侧有小圆形血管影,自前向后为左右头臂静 脉、左右颈动脉及左右锁骨下动脉。肺尖部面积较小, 双肺尖只见末梢小血管如树芽状分支。
2021/2/8
主动脉上层面CT像(第3 胸椎水平)
胸廓逐渐扩大,气管后方为食管,前方有 三支血管为特征,比如交通信号灯。此 层下层即主动脉弓。
胸部CT读片基础
2021/2/8
CT图象特点
一 CT图像
1、CT图像在显示屏上用由黑到白的不同 灰阶度表示,黑表示低吸收区,即低密度区,如 脑室;白表示高吸收区,即高密度区,如颅骨。 这与X线照片图像一致。
2、CT的密度分辨力高,人体软组织的密度 差别很小时,也能形成对比而成像。这是CT的 突出优点。所以CT能更好的显示由软组织构成 的器官,如脑、脊髓、纵隔、肺、肝、胆、胰、 脾、肾及盆腔器官等。
2021/2/8
CT图象特点
二 CT值
X线图像可反映正常与病变组织的密度,如 高密度和低密度,但没有量的概念。CT图像 不仅以不同灰度显示其密度的高低,而且还 可依组织对X线的吸收系数说明其密度高低的 程度,具有一个量的概念。 CT值代表X线穿 过组织被吸收后的衰减值。每种物质的CT值 等于该物质的衰减系数与水的衰减系数之差 再与水的衰减系数相比之后乘以1000, 即: 某物质CT值=1000×(u—u水)/ u水
2021/2/8
2021/2/8
常见病变CT值
渗出液>18±2 漏出液< 18±2 炎性包块0~20 囊肿+15~-15 肺癌 平均40 结核灶 约60
2021/2/8
CT图象特点
三 窗宽(WW)与窗位(WL)
人体组织在CT上表现出2000个不同的灰度, 层次甚多,人眼不能分辨出如此微小的灰度差别, 一般只能分辨出16个灰度。当两种组织的CT值相 差125HU以上(2000/16=125)以上时,人眼才能 分辨出来。而人体软组织的CT值多数+20~+70HU 之间,相差不足125HU。为了提高组织结构细节的 显示,使CT值差别小的组织能分辨,CT机在设计 上引入了窗宽与窗位进行调整,称为窗口技术。
2021/2/8
2021/2/8
1 食管 2 奇静脉 3 上腔静脉 4 升 主动脉 5 前肋骨 6 前纵隔线(双侧上 叶前段相邻部) 7 胸骨 8 左侧肺动脉 9 左上叶血管 10 气管分叉 11 降主 动脉 12 肋间静脉 13 左第8 肋骨 14 左第7 肋骨 15 第7 胸椎 16 脊髓
肺动脉层面(第7 胸椎水平) (气管分叉下部、隆凸下) 层面 CT 像
主动脉弓呈弯曲的香肠状前后排列于 气管左侧,上腔静脉于气管右前方与主 动脉弓相邻。此层面肺部为双肺上叶。 均为末梢血T像
1 肋间静脉 2 食管 3 上腔静脉 4 升 主动脉 5 胸骨 6 左肺前段 7 主动脉 窗 8 气管 9 降主动脉 10 肋间静脉 11 第6 肋间 12 第6 胸椎
2021/2/8
肺叶、肺段
2021/2/8
2021/2/8
2021/2/8
气管、支气管
2021/2/8
气 管 、 支 气 管
2021/2/8
右肺
上叶 S1:尖段 S2:后段 S3:前段
中叶 S4:外段 S5:内段
下叶 S6: 背段 S7: 内基底段 S8: 前基底段 S9: 外基底段 S10:后基底段
2021/2/8
2021/2/8
主动脉弓层面(第3~4 胸椎水平) CT 像
1 上腔静脉 2 胸骨 3 前纵隔脂肪(前纵隔淋巴
结组) 4 主动脉弓 5 前肋骨 6 左肺上叶 7 气管 8 食管 9 左肋间静脉 10 第3 肋骨11 第4 肋骨 12 第4 胸椎 13 脊椎管(脊髓) 14 右肋间静脉 12502右1/2肺/8 上叶
2021/2/8
2021/2/8
2021/2/8
2021/2/8
2021/2/8
2021/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