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雾霾
如何看待雾霾天气

如何看待雾霾天气雾霾是指空气中颗粒物和有害气体的混合物,包括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由于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燃煤等原因,导致空气污染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
雾霾天气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如何看待雾霾天气,采取措施应对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了解雾霾天气的影响雾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方面。
雾霾中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人体肺部,导致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
同时,雾霾中的有害气体会与血液中的嗜血色素结合,降低氧的输送能力,对心脏和血管造成负担,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此外,雾霾还会对环境产生一系列的不利影响,影响能见度、水质、植物生长等。
二、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在雾霾天气中,个人应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来降低受到雾霾影响的风险。
首先,外出时应佩戴口罩,尽量选择符合标准的防护口罩,以减少吸入颗粒物的量。
其次,减少户外活动时间,尽量在室内进行运动和活动,以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雾霾天气中。
另外,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三、提倡环境友好型生活方式雾霾的形成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密切相关,过度的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等是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
因此,人们应当提倡环境友好型的生活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压力。
比如,可以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个人汽车排放;减少对煤炭等高污染燃料的使用;鼓励使用清洁能源等。
四、加强政府监管与科技创新政府在雾霾治理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应加强监管力度,强化大气污染防治,推动环境保护工作。
同时,科技创新也是解决雾霾问题的关键。
通过研发新型环保技术,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加强大气污染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及时发布空气质量信息,方便公众了解和应对。
五、加强国际合作雾霾问题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
各国应加强合作,共享治理经验和技术成果,共同推动环境治理事业。
同时,国际合作也能够帮助解决跨境污染的问题,减少雾霾天气对人们的影响。
浅谈对雾霾的认识

浅谈对雾霾的认识浅谈对雾霾的认识近年来,雾霾成为了广大城市居民最为关注和担忧的环境问题之一。
雾霾不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对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更好地了解雾霾,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认识。
雾霾是指大气中悬浮的污染物颗粒、水汽和气溶胶等形成的一种混浊状态。
主要包括颗粒物和有害气体两部分。
颗粒物主要来自于废气排放、工业排放、交通排放以及农业活动等。
有害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臭氧等。
这些污染物在大气中相互作用,形成了沉降到地面的雾霾。
造成雾霾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工业化进程加快、能源消耗增加、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大规模农业生产以及城市化进程等,都是雾霾形成的重要原因。
这些人类活动产生了大量的废气和污染物,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使大气环境恶化,进而形成了雾霾。
雾霾不仅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威胁,还给大气环境、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雾霾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增加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的发病率。
其次,雾霾还会对植物的生长和繁衍产生不良影响,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此外,雾霾还会引发能见度降低,给交通运输和航空业带来安全隐患,对旅游业和商业活动也造成了负面影响。
为了治理雾霾问题,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加强环境治理、推进能源结构调整、提高排放标准、加大科技创新等。
首先,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是关键。
要加强对工业、交通、农业等行业的环境监管,推广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减少废气排放和颗粒物的产生。
其次,提高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标准也是重要的一步。
加强对排放标准的监管和执行,促使企业和个人更加规范地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
同时,还需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开发更加高效、清洁的环保技术,提高大气污染治理的效果。
除了政府的管理和个体的行动,公众也应该积极参与到雾霾治理中来。
我们可以倡导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提倡绿色出行、环保消费,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等,从自身做起,为改善空气质量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4年浅谈对雾霾的认识与控制措施》范文

《浅谈对雾霾的认识与控制措施》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雾霾问题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雾霾不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还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将浅谈对雾霾的认识以及相应的控制措施,以期为解决雾霾问题提供参考。
二、雾霾的认识雾霾,顾名思义,是雾和霾的组合词。
雾主要由水汽凝结而成,而霾则是由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颗粒组成的混合体。
雾霾天气通常是由于大气中各种污染物质的积累和相互作用所致,其中主要包括工业排放、汽车尾气、建筑扬尘、道路扬尘、生活垃圾等。
这些污染物质在大气中悬浮,形成一种特殊的天气现象,即雾霾。
雾霾天气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长期暴露在雾霾环境中可能引发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等;二是影响交通运输安全,能见度降低导致交通事故频发;三是影响生态环境,导致植物生长受阻、生态平衡失调等。
三、控制措施针对雾霾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采取控制措施,以减少雾霾的产生和对环境的危害。
1. 源头控制(1)工业排放控制:加强工业企业的排放标准监管,推动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减少有害气体和颗粒物的排放。
(2)交通管理:限制高排放车辆的行驶,推广新能源汽车,提高公共交通的使用率,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3)建筑和道路扬尘控制: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扬尘治理,规范渣土运输车辆管理,减少道路扬尘。
2. 政策支持(1)制定严格的环保法规:通过立法手段,对污染企业、车辆等进行严格监管和处罚。
(2)鼓励绿色发展:加大对绿色产业、环保技术的支持和投入,推动经济向绿色、低碳、循环的方向发展。
(3)提高公众环保意识:通过宣传教育、科普活动等方式,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3. 技术手段(1)空气质量监测:建立完善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实时监测雾霾情况,为治理提供依据。
(2)空气净化技术:研究开发高效的空气净化技术,如静电除尘、光催化氧化等,提高空气质量。
(3)绿色能源技术:推广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污染排放。
浅谈对雾霾的认识与控制措施

浅谈对雾霾的认识与控制措施浅谈对雾霾的认识与控制措施引言:在近年来,雾霾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雾霾是由于大气中污染物物质的排放和气候条件等因素造成的一种大范围的复杂大气污染现象。
雾霾不仅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还对环境质量、植物生长和能见度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对雾霾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雾霾的原因、危害以及相应的控制措施。
第一部分:雾霾的成因1. 大气污染物排放:工业、交通和能源行业的废气排放是导致雾霾的主要因素。
其中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和颗粒物等。
2. 气候条件:温度、湿度和风速等气候条件对雾霾的形成和传播具有重要影响。
特别是静稳天气和逆温现象容易促进雾霾的形成。
3. 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和地形对雾霾扩散和聚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山脉、盆地和近海等地理环境会使雾霾积聚并形成雾霾锋面。
第二部分:雾霾的危害1. 对健康的影响:雾霾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能对呼吸系统造成直接损害,导致气管炎、支气管炎和肺部疾病的发生率增加。
特别对老年人、儿童和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影响更为严重。
2. 对环境的影响:雾霾导致植物生长受阻,影响光合作用和气孔的正常开闭。
同时,有害气体会导致土壤酸化和水质污染,破坏生态平衡。
3. 对经济的影响:雾霾减少了日照和能见度,影响交通运输、航空航天和旅游等行业的正常运营。
此外,雾霾还会加大医疗成本和减少劳动力产出,对经济发展造成阻碍。
第三部分:雾霾的控制措施1. 政策措施:制定严格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强对工业和交通排放的监管和治理;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鼓励绿色发展。
2. 科技创新:通过科技手段开发和应用新型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改进工业生产工艺,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研发高效的防霾设备和技术。
3. 大众参与:增强公众对雾霾问题的认识,培养环保意识;减少个人用车,鼓励绿色出行;提倡节能减排,减少燃煤和非必要的能源消耗。
结论:雾霾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2024年浅谈雾霾天气成因及治理措施》范文

《浅谈雾霾天气成因及治理措施》篇一一、引言近年来,雾霾天气频繁出现,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健康。
雾霾不仅降低了空气质量,还对交通、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因此,了解雾霾天气的成因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已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就雾霾天气的成因、影响及治理措施进行简要分析。
二、雾霾天气的成因1. 自然因素(1)气候条件:静稳天气、逆温层等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容易形成雾霾。
(2)地形地貌:山区、盆地等地形地貌容易导致污染物在局部地区积聚,形成雾霾。
2. 人为因素(1)工业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废气等污染物大量排放,是形成雾霾的重要因素。
(2)汽车尾气:汽车尾气中的细颗粒物(PM2.5)等污染物对雾霾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3)生活污染:烹饪、燃烧等生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也是雾霾的来源之一。
三、雾霾天气的影响1. 空气质量下降:雾霾天气导致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升高,空气质量严重下降。
2. 交通受阻:雾霾天气能见度低,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导致交通受阻。
3. 健康危害:雾霾中的颗粒物可进入人体呼吸道和肺部,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4. 环境破坏:雾霾天气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影响动植物的生存。
四、治理雾霾天气的措施1. 政策层面(1)制定严格的环保法规:政府应制定严格的环保法规,加大对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等污染源的监管力度,对违规排放的企业和个人进行严厉处罚。
(2)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发展绿色经济,减少高污染产业的比重。
(3)推广清洁能源: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2. 技术层面(1)改进空气质量监测技术:提高空气质量监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为治理雾霾提供科学依据。
(2)研发环保技术:加大对环保技术的研发力度,提高污染治理效率。
(3)推广绿色出行:鼓励公众采用公共交通、骑行、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3. 社会公众层面(1)提高环保意识: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引导人们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2024年浅谈对雾霾的认识与控制措施》范文

《浅谈对雾霾的认识与控制措施》篇一一、对雾霾的初步认识雾霾,一种复杂的天气现象,它涉及到空气中的细微颗粒物浓度超标,成为了现代社会环境治理的重要问题。
在理解雾霾时,我们需要先认识到它不仅仅是一种气象现象,更是环境污染的综合体现。
雾霾主要由细小的颗粒物组成,这些颗粒物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生活燃煤等多个方面。
当这些颗粒物在空气中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形成我们常见的雾霾天气。
二、雾霾的危害雾霾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
首先,雾霾中的细小颗粒物可以深入肺部,甚至进入血液循环,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严重危害。
其次,雾霾还会影响农业、交通等多个领域,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此外,雾霾还可能加剧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球生态环境造成长期影响。
三、雾霾的控制措施针对雾霾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采取综合性的控制措施。
1. 工业排放控制工业排放是雾霾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工业企业的排放监管,推动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
同时,政府应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对超标排放的企业进行处罚。
2. 汽车尾气治理汽车尾气是城市雾霾的主要来源之一。
为了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我们可以推广新能源汽车,如电动汽车、氢能源汽车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提高车辆尾气排放标准、鼓励公共交通出行等方式,降低汽车尾气对雾霾的贡献。
3. 植树造林与绿化环境植树造林和绿化环境是减少雾霾的有效途径。
植物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释放氧气,从而改善空气质量。
此外,绿化环境还可以减少地面的扬尘,降低雾霾的形成。
4.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公众的参与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对于雾霾治理至关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宣传教育、科普活动等方式,提高公众对雾霾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引导公众采取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
四、总结与展望雾霾治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
通过采取工业排放控制、汽车尾气治理、植树造林与绿化环境以及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减少雾霾的形成和危害。
浅谈雾霾

而现在
• 雾霾,雾和霾的统称。雾和霾的区别十分大。霾的意思是 灰霾(烟霾) 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 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当水汽凝结加剧、空 气湿度增大时,霾就会转化为雾。霾与雾的区别在于发生 霾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中的相对湿度是饱和的(如有大 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 和)。 • 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 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粒径小于2.5 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雾霾 的源头多种多样,比如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 垃圾焚烧,甚至火山喷发等等,雾霾天气通常是多种污染 源混合作用形成的。但各地区的雾霾天气中,不同污染源 的作用程度各有差异。
• 治理雾霾不能单是环境保护部门的任务,地方政府和中央 政府都应该尽快建立符合中国地理现实的防治颗粒型污染 通则和落实细则,督促城市管理部门和建设部门按照标准 落实,并尽快将上述细则落实到城市建设、园林绿化招投 标过程中,开放相关关联要素市场,推动施工单位、部门 按照环保理念施工建设。最后,为普通老百姓修好马路牙 子的提案、建议也应出现在两会代表、委员的视野当中, 带动社会从细微处着手治理雾霾。 • 治理雾霾是持久战而不是运动战 • 持续高发、频发、连片、且越来越严重的雾霾,使城市空 气污染问题成为公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漫天的雾霾,让 不少人感受到了一种无力的焦虑和无解的迷茫,不知道怎 么去消除。这种“雾锁霾困”之下的无力感使上上下下痛 定思痛,高层重视、公众呼吁和随时可能再来的雾霾的倒 逼下,地方政府开始采取各种措施治理雾霾,有的着力治标, 有的着力治本。
过年期间鞭炮、烟花等的燃放也会加重大气污染
雾霾的危害
• 影响人类生活 • 危害人类健康
《2024年浅谈雾霾天气成因及治理措施》范文

《浅谈雾霾天气成因及治理措施》篇一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雾霾天气频繁出现,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雾霾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对雾霾天气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有效的治理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雾霾天气的成因雾霾天气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大气污染是导致雾霾的主要原因。
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等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粉尘等污染物在大气中积聚,形成了雾霾天气。
其次,气候条件也对雾霾天气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气温逆层、湿度大等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使污染物在大气中滞留,加剧了雾霾天气的严重程度。
此外,城市规划不合理、绿色植被覆盖率低等因素也加剧了雾霾天气的形成。
三、治理雾霾天气的措施针对雾霾天气的成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治理措施:1. 减少大气污染源减少大气污染源是治理雾霾天气的根本措施。
政府应加强工业污染排放的监管,推动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减少废气、粉尘等污染物的排放。
同时,加强交通运输管理,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
此外,还应加强建筑工地扬尘的治理,确保施工工地采取有效的防尘措施。
2. 改善气象条件改善气象条件有助于加快污染物的扩散和消散。
政府可以采取措施改善空气质量预报和预警系统,提前发布雾霾天气预警信息,使公众及时采取防护措施。
同时,通过科学合理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如增雨作业等,改善气象条件,有利于雾霾天气的消散。
3. 优化城市规划与建设优化城市规划与建设是预防雾霾天气的重要措施。
城市规划应注重绿色植被的布局和建设,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
同时,加强城市道路、广场等公共区域的清洁工作,减少扬尘污染。
此外,推广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降低建筑能耗和污染排放。
4.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是治理雾霾天气的关键措施之一。
政府应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环保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同时,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如植树造林、参与环保志愿者活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雾霾天气的影响因素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111301004 陈珊珊
摘要:近年来,雾霾天气发生频率逐年增加,导致空气质量恶化,并且呼吸道疾病人数大幅增加,影响到国人的正常生产生活。
本文运用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城市雾霾天气的影响因素,目的的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雾霾天气的防治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pm2.5 单因素方差分析回归分析预防
1、引言
进入2014年,雾霾天气一直影响着北方地区,给人们的生活和出行带来诸多不便。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
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2.1、Pm2.5和空气质量的影响
本文先收集福州,厦门,泉州三地的PM2.5数据,分析收集到的数据表面上看起来厦门的pm2.5相对较低,福州pm2.5居中,泉州的pm2.5较高。
要先分析这三个城市的发展历史和在发展中的政策,厦门是经济特区,城市规划做的比较好,环境相对较好,厦门属温带亚热带气候,温和多雨,,风力一般3至4级。
泉州给人一种正在百废待兴的感觉,还要就是泉州的私企会相对多一些,泉州市地处低纬度,东临海洋,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条件优越。
福州是省会城市,经济发展还是可以的,福州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适宜,温暖湿润,四季常青,阳光充足,雨量充沛。
运用用方差分析法分析研究这个问题。
模型建立与求解
首先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求出总方差V 、组内方差v w 、组间方差v B 。
总方差 v=()2
ij
x x -∑
组内方差 v w
=()2
ij x x i
-∑ 组间方差 v B
=b ()2
i
x x -∑
组间均方差
2B
s ∧=
1
B
-a v
组内均方差
2w
s
∧=
a
ab v
w
-
在方差相等的假定下,要检验n 个总体的均值是否相等,须首先给定原假设和
备择假设。
原假设 H 0
:均值相等即μ1
=μ
2
=…=μn
备择假设
H 1
:均值不完全不相等
则可以应用F 统计量进行方差检验:
F=
)()(b ab a v v w
--1B =2
2
∧
∧
s
s W
B
该统计量服从分子自由度a-1,分母自由度为ab-a 的F 分布。
给定显著性水平a ,如果根据样本计算出的F 统计量的值小于等于临界值)(a ab 1a F --,α,则说明原假设H 0不成立,总体均值不完全相等,差异并非仅由随机因素引起。
可以知道空气质量和pm2.5数据的关系,空气质量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很有研究的必要。
2.2、天气对Pm2.5的影响。
首先收集泉州一月份的Pm2.5数据。
属于统计类的数学问题,对于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是用方差分析法。
通过对数据的观察分析,晴天的时候,pm2.5较高。
刮风天时,pm2.5较小。
雨大时pm2.5较高,雨小时,pm2.5较低。
模型建立与求解
首先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求出总方差V 、组内方差v w 、组间方差v B 。
总方差 v=()2
ij
x x -∑
组内方差 v w
=()2
ij x x i
-∑ 组间方差 v B
=b ()2
i
x x -∑
组间均方差
2B
s
∧=
1
B
-a v
组内均方差
2w
s
∧=
a
ab v
w
-
在方差相等的假定下,要检验n 个总体的均值是否相等,须首先给定原假设和
备择假设。
原假设 H 0
:均值相等即μ1
=μ
2
=…=μn
备择假设
H 1
:均值不完全不相等
则可以应用F 统计量进行方差检验:
F=
)()(b ab a v v w
--1B =2
2
∧
∧
s
s W
B
该统计量服从分子自由度a-1,分母自由度为ab-a 的F 分布。
给定显著性水平a ,如果根据样本计算出的F 统计量的值小于等于临界值)(a ab 1a F --,α
,则说明原假设H 0不成立,总体均值不完全相等,差异并非仅由随机因素引起。
晴天的时候,因为pm2.5颗粒极其微细,不易沉降,所以较高。
刮风天时,pm2.5颗粒扩散性很强,所以pm2.5较低。
小雨PM2.5浓度比中雨大。
小雨的持续时间较短,对空气中污染物的冲刷效果就不明显,只能起到增加空气湿度的作用,潮湿的空气还会给悬浮的污染物“穿上”一层“水衣”,更易造成污染物累积,使PM2.5浓度增加。
大雨有利于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所以pm2.5较低。
研究问题2可以得到晴天,雨天,刮风天对pm2.5的影响,找到影响pm2.5的本质原因,这样一来就可以找到方法来治理雾霾。
2.3、地理位置对pm2.5的影响。
收集上海,福州,泉州三地的相关地理信息进行分析。
三个城市都是属于沿海城市,但是又有一些差别,上海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雨热同期,日照充分,雨量充沛。
上海气候温和湿润。
福州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适宜,温暖湿润,四季常青,阳光充足,雨量充沛,不过冬季有雨,气候相对较为湿润,泉州市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地处低纬度,东临海洋,气候条件优越。
上海和福州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福州和泉州在同一个省,气候条件也比较相似。
收集上海,福州,泉州三地的pm2.5数据,用回归分析法来研究地理位置对pm2.5的影响。
通过对数据的观察分析,以及三个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做出以下猜想:
模型建立与求解
在前两个问题的基础上运用Excel进行回归分析可以采用先选择成对的数据列,将它们使用“X、Y散点图”制成散点图。
为
了进一步使用更多的指标来描述这一个模型,我们使用数据分析中的“回归”工具来详细分析这组数据。
最后,读取回归结果如下:
截距:356.2=a ;斜率:813.1=b ;相关系数:989.0=R ;测定系数:
979.02=R ;F 值:945.371=F 。
建立回归模型,并对结果进行检验
模型为:x y
813.1356.2ˆ+= 至于检验,R 、R 2和F 值可以直接从回归结果中读出。
实际上
8,05.0632.0989416.0R R =>=,检验通过。
有了R 值,F 值和t 值均
可计算出 来。
F 值的计算公式和结果为:
)
1(1
1
22
R k n R F ---=
显然与表中的结果一样。
t 值的计算公式和结果为:
1
12
---=
k n R R t
首先求残差的平方2
2
)ˆ(i i i y y -=ε,然后求残差平方和∑===10
1
2n i i S ε,于是标
准离差为
S v
y y k n s n
i i
i 1)ˆ(1112
=---=
∑= 于是
y
s
进而,可以计算DW 值,计算公式及结果为
∑∑==--=
n
i i n
i i i 1
22
2
1)(DW εεε
取05.0=α,1=k ,显然,DW=0.751<94.0=l d ,可见有序列正相关,预测的结果令人怀疑。
1
2
3
其它城市间的影响1
2
3
3、结论
pm2.5和空气质量息息相关,所以我们应该多关注城市的pm2.5。
一般而言,污染物能够得以扩散的两个主要天气条件是降水和风力。
在降水持续时间长、量大的情况下,空气中的污染物能够得到冲刷,雨过天晴后空气质量会变好。
而大雨往往伴随着大风,较强的风力也。
但如果降水持续时间太短、降水量太小,就很难起到净化空气的效果。
下毛毛细雨时,风速和风力也往往较小,不利于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所以说,某一个观测点的数值高低是受综合因素影
响,要综合分析。
我们可以采用喷淋和喷雾的方法可以水冼空气,治理城市大气
污染。
雾霾天气早晚开窗通风,最好等太阳出来在开窗通风,在雾霾天气外出可以戴上绵质口罩。
可以通过人工降雨,消雾或刮大风来消除雾霾。
4、参考文献
姜启源谢金星叶俊数学模型(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6 天津大学数学系代数教研组线性代数及其应用科学出版社 2006.9
贾俊平何晓群金勇进统计学(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5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