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春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明朝的统治》导学案(无答案)

合集下载

《明朝的统治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部编版》

《明朝的统治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部编版》

《明朝的统治》导学案一、导语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统治时间长达276年,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遥影响。

本次导学案将指挥同砚们深入了解明朝的统治,探讨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二、进修目标1. 了解明朝建立的历史背景和基本情况;2. 掌握明朝的政治体制和统治特点;3. 了解明朝的经济状况和对外交往;4. 了解明朝的文化繁荣和科技成就;5. 探讨明朝统治对后世的影响。

三、进修内容1. 明朝建立的历史背景和基本情况;2. 明朝的政治体制和统治特点;3. 明朝的经济状况和对外交往;4. 明朝的文化繁荣和科技成就;5. 明朝统治对后世的影响。

四、进修重点1. 明朝政治体制和统治特点;2. 明朝经济状况和对外交往;3. 明朝文化繁荣和科技成就。

五、进修方法1. 阅读课实情关内容,了解基本知识;2. 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明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3. 小组讨论,交流进修心得,共同探讨明朝统治对后世的影响。

六、教室活动1. 分组讨论:就明朝政治体制和统治特点展开讨论,各组成员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进行交流。

2. 观看视频:观看相关视频,了解明朝的经济状况和对外交往,加深对该方面知识的理解。

3. 朗读文章:选择一篇关于明朝文化繁荣和科技成就的文章进行朗读,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七、课后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明朝统治对后世的影响的小论文,探讨其积极和消极方面;2.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明朝的文化繁荣和科技成就,撰写一份钻研报告;3. 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写下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八、拓展延伸1. 参观博物馆或展览,深入了解明朝的历史文物和遗迹;2. 阅读相关历史小说或文学作品,加深对明朝历史的理解和感悟;3. 就明朝的统治与其他朝代进行比较,探讨其异同的地方。

九、进修评判1. 教室表现:积极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展示进修效果;2. 作业完成情况:按时完成作业,内容准确全面;3. 进修态度:认真对待进修任务,积极探索进修方法。

3.14明朝的统治导学案七年级历史下册

3.14明朝的统治导学案七年级历史下册

七下《明朝的统治》导学案主编: 夏斌使用时间:班级:姓名:小组: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文字及图片分析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和特点,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料实证素养。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明朝改革科举制的影响。

八股取士虽然加大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但形式僵化,过于死板,对中国的思想、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起到了巨大的阻碍作用。

培养辩证看问题的能力。

3.通过明朝与西方在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思想文化、对外部世界的态度等方面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从明朝起,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

认识到必须顺应民主、自由与开放的潮流。

培养胸怀天下的爱国情怀和放眼全球的世界眼光。

重点、难点重点: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科举制的变化;难点:朱元璋强化皇权的特点;八股取士的影响。

明朝与西方的对比及启示。

自主预习:一、明朝的建立______年,称帝,建立朝,定都,他就是明太祖。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1)地方:取消____________,设立“________”。

(2)中央:废除_______制度和,六部直接向________负责。

(3)军事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皇帝直接掌握了__________。

(4)厂卫制度: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________,________时期成立东厂。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1.明朝提倡__________。

科举考试题目必须来自“________”“________”;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____________》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合作探究(1)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加强皇权有什么利弊?(2)八股取士的对于官吏的选拔有怎样的影响?展示提升1..如果你是明朝一位地方官员,有事上京参见朱元璋皇帝,应去()A.南京B.北京C.西安D.洛阳2.明太祖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其目的是()A.提高行政效率B.扩大统治基础C.加强君主权力D.避免藩王割据3.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是( )A.东厂B.西厂C.锦衣卫D.内阁4.下列一组漫画描绘了我国古代臣子上朝礼仪的变化:由宋以前的坐到宋太祖以后的站,到了明代只能是跪着说话了。

四川省金堂县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七单元 第13课 明朝的

四川省金堂县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七单元 第13课 明朝的

第七单元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主题概述】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

明朝建立之后,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君权,巩固统治。

明朝时期,国力一度强盛,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无法克服封建社会内在的矛盾。

随着社会的发展,其潜藏的社会矛盾不断激化,统治危机不断加深,最终导致大规模社会动荡的发生,强盛一时的明王朝在农民起义的狂潮中土崩瓦解。

1644年,清军入关,结束了明朝两百多年的统治,中国开始了一段新的王朝历史——清朝。

清朝延续了明朝加强专制集权的做法,设置了军机处,将封建君主制度推向顶峰,但与之相伴的是封建制度危机的不断深化。

明清时期,中国的对外关系呈现出新的特点。

明初,为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1405年郑和开启了下西洋之旅,是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明清时期,中国东南沿海开始出现边患。

日本、荷兰、葡萄牙等国先后袭扰我国沿海地区,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军民奋起抵抗,最具代表性的是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倭和郑成功收复台湾。

国家统一是一个国家繁荣昌盛的根本。

清朝前期,为了加强边疆的管理、维护国家的统一,清政府加强了对西南西藏、东南台湾、北部蒙古和西北新疆的管理,建立了庞大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经过统治者的励精图治,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出现了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

这一时期,国家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然而盛世之下却隐藏着危机。

乾隆中期以后,封建制度的危机逐渐显现,清王朝自身发展的停滞与世界的飞速发展,使得强盛一时的大清王朝从盛世的巅峰跌落下来。

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两个王朝,明清时期,在文学、艺术、建筑等方面也散发出熠熠光辉。

四大名著的问世,《红楼梦》的发表,无疑使中国文学史上的光辉篇章,明长城、故宫等杰出建筑,让我们体会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杰出智慧。

第13课明朝的统治【导学指要】1.课标要求(1)知道明朝的建立;(2)通过皇权的强化和“八股取士”初步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

2.学法指导(1)了解明朝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理解厂卫制度、八股取士的影响;(2)通过对明朝加强专制集权统治的了解,认识这是我国封建制度逐渐衰落的表现。

历史川教七年级下册第13课 明朝的统治 优秀课件1

历史川教七年级下册第13课 明朝的统治 优秀课件1

探究五 三、思想控制:八股取士
1、明朝科举考试的变化有哪些? P74(从题目、内容、形式等方面分析)
(1)题目
选自四书五经
(2)论述内容:必须遵循《四书集注》的观 点,不能有己的见解
(3)答题形式: 必须按呆板固定的格式来写,这就是“八股文”。 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
说出你的观点:
抹杀人的发明创新的意识,读死书,循规蹈矩呆板做事。 培养的不是人才,而是奴才蠢才,阻碍了文化的发展。所 以四大发明之后中国再无任何影响大发明,这是一个重要 原因。
科技强国如何实现? 中国科技创新的奠基人
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教兴国及可持续发展
科技兴则民族兴, 科技强则国家强 。
探究一
一、明朝的建立
1、历史背景: 认真阅读教材P72,归纳出元朝末年情况
点 击 播 放
(1)元朝末年,统治腐败,社会黑暗,民不聊生。 (2)1351年,刘福通发动的红巾军起义揭开了元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 (3)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元朝名存实亡。
2、明朝建立:
(1)建立时间:1368年 (2)建 立 者: 朱元璋 (3)都 城: 应天(南京)
明朝建立,暴元仍然存在。必须北伐灭元
应天
灭元后,又消灭各地残余武装,统一了中国。
探究二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阅读73-74页,概括明太祖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
一、政治

1.地方: 废行省设三司直属中央 取消中书省;废除丞相;
2.中央: 政务交给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二、军事: 中央设五军都督府(统兵)
与兵部(调兵)共管军队 三、特务机构: 设置锦衣卫实行恐怖统治

初中历史人教七年级下册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明朝的统治教案

初中历史人教七年级下册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明朝的统治教案
本课面对的是七年级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乐于表现、求知欲望强烈,对事物充满了好奇,有主动学习的愿望。这样便于老师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及知识结构出发,通过较多图片、小故事、小常识等资料入手,抽丝拨茧,逐层深入,使学生在学习和探究过程中有所收获。
学科素养
《明朝的统治》一课,根据课标要求确定教学目标为:在快速阅读的基础上知道明朝建立的相关内容,通过情景与有关史料深刻理解朱元璋强化皇权的具体措施,通过展示明朝经济上的成就让学生认识到朱元璋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
生:因为必须依照“四书”、“五经”······
师:嗯,不错。当时明朝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对题目的解释只能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否则即便写得再好,也只能得个零蛋回去。
师:题目的问题解决了,那答题格式有没有要求呢?
生:有,必须写八股文。
师:嗯,就是八股文,那何为八股文?它有何特点?
生:形式对仗、内容空疏······
【板书】三、勤政中年,强化皇权
1、文化上:设科取士(八股文)
我们以班级管理为例,班主任老师为了管理好你们班,就会选班委、课代表来协助管理。同样,国家也是如此。朱元璋不可能把所有事情都做完,因此就势必要选拔一些官员来管理国家。那么,同学们一起复习下以前所学知识,自隋唐以来,国家选拔官员的途径是什么呢?
3分钟
新课教学
让我们回到400多年前,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这一天。朱元璋此刻正坐在皇宫前,看着阶下的大臣、回想自己传奇的一生,不禁思绪万千。
【板书】一、悲惨少年,长夜将明
师:少年的朱元璋生活在元朝末年,当时是个什么社会状况呢?我们可以通过一首《醉太平小令》了解一二,大家请看。“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 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混贤愚。”从中可以看出元朝末年的社会状态是怎样的?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案-第14课 明朝的统治13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案-第14课 明朝的统治13

第14课明朝的统治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明朝的建立,归纳明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2)知道明朝经济发展的表现。

(3)通过对科举制的评价,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联系以往学过的知识,对比概括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综合分析、对比史实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明朝君权的加强,在一定时间和程度上,巩固了对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同时它又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败的原因。

(2)认识八股取士是从思想文化上加强封建君主专制的统治,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进步。

重点难点重点:明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难点:八股取士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结合教学过程制作课件学生准备:绘制明太祖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简表,加深对这一时期的认识。

教学过程3.教师出示:行政机构图教师总结: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2.出示范进中举发疯的惨相3.比较:明朝八股取士与唐朝科举制的异同4.你认为一个国家的发展应该创设怎样的社会环境。

板书设计:难忘的一天今天,太阳照着大地,就像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到处都是暖洋洋的,我的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我早早就起了床,不是因为天气热,也不是因为我想出去玩,而是我们得回学校了。

我来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7时35分了。

进入校门的时候,有一位老师摸了摸我的头,微笑着说:“跳跳,你真厉害,考了个全班第一!”我腼腆的笑了笑。

“老师,同学们,早上好!”一个声音从广播里传出来,“现作文在公布全级期末考试成绩排名前二十名同学的名单……”顿时,大家都安静了下来,心里既紧张又充满了期待。

“第四名,202,王跳跳。

第五名……”这时全班同学都尖叫了起来,纷纷看着我,眼里充满了羡慕。

我也开心得差点就跳起来了。

这次期末,我得了好多好多奖:年级第四名、文明生、三好学生……放学后,我跟着思颐去她家。

2017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3课《明朝的统治》课件 (共14张PPT)

2017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3课《明朝的统治》课件 (共14张PPT)

落榜的人垂头丧气,痛哭流涕; 榜上有名者手舞足蹈,欢天喜地。更 有甚者,无论落榜还是上榜,都已疯 疯癫癫,让人叹息。
1、丞相制度的设立和废除分别在哪二 位皇帝在位时( ) A.秦始皇、唐太宗 B.秦始皇、明太 祖 C.唐太宗、明太祖 D.唐太宗、明成 祖 2、下列哪一项不是明朝统治者加强中 央集权的措施?( ) A.建立厂卫制度 B.实行八股取 士 C.建立军机处 D.设五军都督
B
C
八股之害等于(秦朝)焚书,而败坏人才有 甚于(秦朝)咸阳之郊所坑者。
Hale Waihona Puke ——顾炎武:《日知录·拟题》 ( 1)焚书与“咸阳只郊所坑者” 秦始皇的焚书坑儒 (2)顾炎武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正确。因为:八股取士禁锢了读 书的思想,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 抹杀了读书人的创新能力,阻碍课科 技文化发展。 是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之一。
三、思想控制:八股取士
(1)科举考试的内 容: 南宋·朱熹《四书集注》 观点 (2)答题 观点: 必须遵循《四书集注》的观点,不能 有己的见解 (3)答题 文体: 必须按呆板固定的格式来写,这就是“八股文”。 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 股八部分组成。 八股取士是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 (4)影响与危害: 制度, 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文化的发
皇 帝 不受法 律 约 束 官 员 监视、侦查
百 姓
(1)东厂的设置
东厂是明成祖朱棣 设立的,东厂由亲信宦 官担任首领,只对皇帝 负责,权力在锦衣卫之 上,不经司法机关批准, 可随意监督缉拿臣民 。
(2)西厂的设置
明宪宗时候,明政府又设立西厂, 他们侦察的范围,不仅限于京师, 各地王府边镇,甚至各省府州县, 乃至偏僻乡村都有他们的踪迹。

历史川教七年级下册明朝的统治优秀教案

历史川教七年级下册明朝的统治优秀教案

《明朝的统治》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明朝建立的基本史实。

掌握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及作用。

掌握明朝科举考试的变化及评价明朝的科举制度。

过程与方法:通过共同探究明朝建立的史实、朱元璋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以及八股取士,使学生掌握基本史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明朝强化皇权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同时又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教学难点:明朝科举制——八股取士
三、探究新知
(一)导入新课
欣赏《凤阳花鼓》“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朱皇帝是谁?他何时建立的明朝?采取了怎样的统治措施?由此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
自学指导:快速阅读课文,结合本课导学案【自主学习】环节,完成自学。

(三)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明朝的建立的背景、概况?
探究点二: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
探究点三:什么是厂卫制度?
探究点四:你如何评价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探究点五:明朝时期,科举制有什么变化?这些变化好不好?为什么?
四、课堂小结
五、巩固练习:请结合本课导学案【限时训练】环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朝的统治》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明朝建立的基本史实。

2.掌握朱元璋和明成祖强化皇权的措施及作用;概括明朝强化皇权的特点。

3.掌握明朝科举考试的变化及评价明朝的科举制度。

【自主学习】
1.____年,刘福通发动的红巾军起义揭开了元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

_______年,________在应天称帝,建立了明朝,年号洪武。

2.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在地方:废行省,设______。

在中央:废_____和_________,权分六部;把大都督府分为___________;设立________。

3.明朝科举为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明朝的建立的背景、概况?
探究点二: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探究点三:朱元璋强化皇权的特点?
探究点四:联系现实,根据你们所了解的法律知识,你们认为特务机构锦衣卫侵犯了公民的哪些权利?对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
探究点五:如何评价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探究点六:科举考试创于哪个朝代?完善于哪个朝代?明朝时有什么变化呢?如果你是明朝时的考生,你会怎么样准备科举考试?
【当堂达标】
一、单项选择题
1.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

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名犯了错误,他的理由最有可能是()
A.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罗锅”
B.丞相制度早在明太祖时已经被废除,所以称“宰相刘罗锅”会误导观众C.刘墉既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
D.他没有理由,只不过是哗众取宠
2.明十三陵之一明成祖的长陵位于北京西北郊,下列选项与明成祖无关的一项是()
A.废除行中书省
B.发动“靖难之役”
C.迁都北京
D.执行削藩政策
参考答案【自主学习】
答案见《明朝的统治》课件
【合作探究】
答案见《明朝的统治》课件
【当堂达标】
答案见《明朝的统治》课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