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云南省红河州事业单位考试哲学模拟真题

合集下载

2014年云南省红河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模拟练习题

2014年云南省红河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模拟练习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是( )。

A.世界是联系和发展的原理B.世界统一于存在的原理C.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D.世界统一于精神的原理2.唯物主义哲学的基石是( )。

A.历史范畴B.经济范畴C.物质范畴D.阶级范畴3.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斗争( )。

A.是又一个哲学的基本问题B.是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表现形式C.是从属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并同这种斗争交织在一起的D.是高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是( )。

A.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B.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C.古典力学、量子力学、相对论D.电子学、高分子化学、分子生物学5.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

A.普遍和特殊的关系B.整体和局部的关系C.代替和被代替的关系D.有限和无限的关系6.首先提出世界的物质本原问题的哲学派别是( )。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B.朴素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庸俗唯物主义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表明( )。

A.人类发现了最终真理B.哲学发展达到了顶峰C.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变革D.世界哲学体系的最后完成8.哲学基本问题中最为根本的方面是( )。

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B.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C.思维和存在具有特殊性的问题D.思维和存在能否一致的问题9.哲学是( )。

A.关于自然界和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D.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世界观10.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的特点是( )。

A.革命性B.指导性C.实践性D.科学性11.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惟一的标准是( )。

A.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B.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C.世界是否运动变化的问题D.是否承认世界统一的问题12.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 )。

A.一般方法B.经验材料C.理论结论D.具体方法13.“人的意志高于一切、决定一切”的观点是( )。

2014年红河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全真模拟试题九

2014年红河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全真模拟试题九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有()。

A.帝国主义B.封建主义C.官僚资本主义D.小资产阶级2.针对我国目前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

A.初次分配注重效率B.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C.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D.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3.《行政处罚法》中规定的行政处罚原则主要有()。

A.处罚法定原则 B.处罚公正、公开原则C.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D.救济原则4.下列关于公文格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需会议讨论通过的公文,其成文日期以会议通过日期为准B.发文机关必须用全称,不能用简称C.联合下发的公文,主办机关加盖公章即可D.公文如有附件,应在正文左下方标识5.《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将四川省划分的五大经济区包括()。

A.成都经济区B.川西经济区C.攀西经济区D.川东北经济区四、判断简析题阅读下面资料,作答1、2题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显然,哲学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

1.这种说法是否正确?2.为什么?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汇集B.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C.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D.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阅读下面资料,作答3、4题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建设厅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控制城镇房屋拆迁规模严格拆迁管理通知实施意见的通知青政办[2004]190号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省建设厅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控制城镇房屋拆迁规模严格拆迁管理通知的实施意见》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3.本公文标题是否正确?4.本公文的发文单位应为( )。

A.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B.省建设厅C.国务院办公厅D.省政府各委、办、厅、局五、案例分析题张某到保险公司商谈分别为其62岁的母亲甲和8岁的女儿张乙投保意外伤害险事宜。

2014红河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模拟真题三

2014红河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模拟真题三

16.A县人民政府为建宾馆,向该县B银行贷款500万元,届期未能偿还,B银行以A县人民政府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该案所涉及的法律关系是( )。

A.不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B.应属政府行政行为C.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纵向经济关系D.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应由民法调整17.认定公民的出生时间,其证明依据的效力从高到低的顺序是( )。

A.其他相关证明、医院证明、户籍证明B.户籍证明、医院证明、其他相关证明C.医院证明、其他相关证明、户籍证明D.医院证明、户籍证明、其他相关证明18.甲下落不明满6年,其妻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死亡,其父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失踪,人民法院应当( )。

A.先宣告失踪,再宣告死亡B.只按其父的申请宣告失踪C.只按其妻的申请宣告死亡D.让其妻和其父商量,如协商不成,驳回申请19.甲、乙二人合伙经营一辆长途汽车,由二人轮流驾驶经营。

在乙驾驶经营期间,因疏忽大意,将一行人撞伤,则( )。

A.应由乙对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B.应由甲、乙二人各自对第三人承担责任C.应由乙负主要责任,甲负次要责任D.应由甲、乙二人对第三人承担连带责任23.行政许可的前提是( )。

A.法律的一般禁止B.法律的普遍允许C.法律的不干预D.法律的绝对禁止24.行政组织法是有关行政组织的规范,其内容主要是关于( )。

A.规范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与行政相对人发生的权利与义务关系B.规范行政机关设置、编制、职权、职责、活动的程序C.规范国家行政机关与其工作人员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关系D.规范行政相对人对行政行为有异议或认为其权利受到侵犯时给予救济的法律25.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 )。

A.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B.是推动我国上层建筑更好地适应经济基础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建设和创新C.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和改进管理方式的关键D.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客观需要26.通常所说的机构编制管理中的“三定”,是指( )。

2014年云南省红河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模拟真题

2014年云南省红河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模拟真题

1.中国共产党内第一个提出“毛泽东思想”科学概念的是【】A.周恩来 B.刘少奇C.朱德 D.王稼祥2.明确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的会议是【】A.中共五大 B.中共六大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3.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主要原因是【】A.农民革命斗争的失败 B.中国封建主义的统治C.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 D.帝国主义的侵略4.近代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5.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A. 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C.五四运动 D.五卅运动6.第一次明确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C. 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7.毛泽东指出人民军队建设的最根本原则是【】A.党指挥枪 B.官兵一致C.军民一致 D.民主建军8.毛泽东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的核心是【】A.积极防御的思想B.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思想C.战略进攻和战略决战的思想D.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的思想9.毛泽东批评“城市中心论”,提出“以乡村为中心”思想的著作是【】A.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反对本本主义》10.“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心内容是【】A. 武装斗争 B.土地革命C.革命根据地建设 D.党的领导11.抗日战争时期,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革命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的原则是【】A.一切经过统一战线 B.一切服从统一战线C.互谅互让 D.独立自主12.国际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A.根本保证 B.必要条件C.依靠力量 D.决定因素13.中国革命统一战线最根本的问题是【】A.政策和策略问题 B.工农联盟问题C.分清敌友问题 D.领导权问题14.抗战初期中共党内出现的主要错误倾向是【】A. 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 B.王明“左”倾冒险主义C. 王明新投降主义 D.张国带分裂主义15.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的展开而达到成熟是在【】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C.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和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6.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是【】A. 参议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多党合作联席会议 D. 人民代表大会17.在中国各政党中,各民主党派是【】A.参政党 B.执政党C.在野党 D.反对党18.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领域里实行的方针是【】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B.古为中用,洋为中用C.去粗取精,去伪存真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9.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根本保证是【】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地位的确立B. 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在全国范围的建立C.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地位的确立D.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的壮大20.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策略方针是【】A.不要四面出击 B.全面反击C.针锋相对 D. 有理有利有节。

2014年云南省红河州定向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模拟真题

2014年云南省红河州定向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模拟真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别问题D.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是否承认A.意识反映物质B.存在决定思维C.世界是可以认识的D.社会发展是客观的3.英国著名哲学家贝克莱有一句名言:“存在就是被感知。

”下列观点与此相同的是A.气者,理之依也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C.心外无物D.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4.党的十七大在理论上一个重大成就是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因为A.世界观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有积极指导作用B.哲学对具体科学都有指导作用C.科学发展观是科学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的集中体现D.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5.手机、互联网等各种现代化通讯传播手段在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新的困扰,如“信息焦虑症”。

这表明A.事物是一分为二的B.认识事物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C.矛盾具有特殊性D.事物的性质是不确定的6.我们的宣传思想工作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是因为A.只有正确的意识才属于意识B.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决定客观事物C.只有正确的意识才是人脑特有的机能D.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对人们改造世界起推动作用7.“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宋代辛弃疾的这句词体现的哲理是A.我们要坚定地走曲折的道路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C.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D.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8.“是骡子是马,牵出去溜溜。

”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B.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9.“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A.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B.符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观点C.没有做到从整体上去把握事物之间联系的观点D.否认了不利联系对一个人成长的消极作用与影响10.在下列成语中,能够体现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是A.庖丁解牛,游刃有余B.绳锯木断,水滴石穿C.一叶障目,不见森林D.失之东隅,收之桑榆11.世界上一切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就在于各种事物内部的A.矛盾的普遍性B.矛盾的特殊性C.矛盾的客观性D.矛盾的同一性12.被称为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的是A.矛盾分析法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C.唯物辩证法 D.一切从实际出发13.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因为它们是()A.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B.来源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科学理论C.正确反映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的科学理论D.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科学理论14.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云南省2014年红河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云南省2014年红河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1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唐诗蕴含的哲学原理是()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C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B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D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2 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科技成果层出不穷,从根本上说,这最主要是由()A 社会生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B 现代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决定的C 科学家之间的互相交流决定的D 正确的科技发展战略决定的3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是指()A 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生产价值的价值形成过程B 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值过程C 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D 转移价值的过程和创造价值的过程4 价值的实体是()A 具体劳动B 抽象劳动C 私人劳动D 社会劳动5 区别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A 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B 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C 革命的前途不同D 革命的对象不同6 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政策中不包括的是()A 统筹兼顾,适当安排B 有理、有利、有节C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7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A 党的先进性B 党的领导C 执政兴国D 执政为民8 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所以,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是()A 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B 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C 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D 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9 “民主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是一个东西。

民主就是承认少数的国家。

”这句话理解为()A 民主是指一种国家制度B 民主是手段不是目的C 国家的实质是少数服从多数D 民主是国体不是政体10 在1843年1月编成《海国图志》的作者是()A 林则徐B 徐继畲C 魏源D 冯桂芬11 在中共八大大会发言中,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是()A 毛泽东B 周恩来C 邓小平D 陈云12 按照规定的内容、法律地位和制定的程序不同,法律可以划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

2014年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模拟题

2014年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模拟题

1.哲学是( c )。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世界观C.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 )。

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B.运动与静止的关系问题C.对立与同一的关系问题D.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问题3.辩证法发展过程中经历的三种历史形态是( a )。

A.朴素辩证法、唯心辩证法、唯物辩证法B.唯物辩证法、社会辩证法、自然辩证法C.唯心辩证法、系统辩证法、科学辩证法D.自然辩证法、历史辩证法、革命辩证法4.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的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是( b )。

A.辩证法思想B.唯物主义思想C.可知论思想D.决定论思想5. 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这在哲学上属于( b ) 。

A.绝对主义的观点B.辩证法的观点C.认识事物的量D.相对主义的观点6.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d )。

A.物质运动规律具有普遍性B.物质运动规律具有重复性C.物质运动规律具有稳定性D.物质运动规律具有客观性7.哲学家董仲舒说:“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

”这句话所体现的哲学观点是(b )。

A.唯心主义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D.相对主义的观点8.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这一评语要求人们要注意( c)。

A.区分事物的两重性B.对事物既肯定又否定C.把握事物的度D.把事物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9.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 a )。

A.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B.划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C.划分一元论和二元论的标准D.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10.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这句话所体现的哲理是( d )。

A.折衷主义的观点B.相对主义的观点:片面夸大绝对运动,忽视静止。

2014年云南省红河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模拟题(哲学)

2014年云南省红河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模拟题(哲学)

1、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2、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A、朴素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 C、庸俗唯物主义3、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D、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观点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A、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B、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C、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5、相对静止是指()A、事物绝对不动B、事物永恒不变C、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D、事物运动的普遍状态6、时间和空间是()A、物质的唯一特性B、物质的根本属性C、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D、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7、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A、事物数量的增加B、事物的一切变化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8、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

这在哲学上符合()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的原理B、量和质相统一的原理C、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D、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原理9、有的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有原因的,因而一切都是必然的,偶然性是不存在的。

这是一种()A、庸俗唯物主义观点B、唯心主义非决定论观点C、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观点10、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普遍起作用的规律,它在()A、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后表现出来B、事物经过一次辩证的否定后表现出来C、事物发展的任何阶段上都表现出来D、事物经过量变向质变转化后表现出来11、在现实中还没有充分的根据,也不具血必要的条件,在目前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属于()A、较差的可能性B、微小的可能性C、现实的可能性D、抽象的可能性1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A、主观精神的产物B、客观精神的显现C、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D、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13、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B、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D、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14、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范畴是标志()
A、人类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能力的范畴
B、人类改造旧的社会制度、创立新的社会制度的能力的范畴C、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能力的范畴D、人类进行政治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能力的范畴
2.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
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C、人与劳动产品的关系
D、人与劳动资料的关系
3.在劳动资料中最能标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因素是()
A、运输设备
B、仓储设备
C、维修工具
D、生产工具
4.在劳动资料这一复杂系统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
A、劳动对象系统
B、生产工具系统
C、信息传递系统
D、能源动力系统
5.自然科学属于生产力范畴,这是因为()
A、它是对自然界的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B、它能把生产力系统中的各要素组合成统一整体
C、它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D、它是构成现代生产力系统的最重要的独立因素
6.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
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C、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
D、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7.生产关系包括多项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产品的分配方式
B、商品的交换方式
C、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D、劳动者的分工协作形式
8.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因为()A、生产力是第一性的,生产关系是第二性的
B、生产决定分配和消费
C、自然关系决定社会关系
D、生产力是内容,生产关系是形式
9.阶级的出现是()
A、政治关系发展的产物
B、经济关系发展的产物
C、军事冲突发展的产物
D、由文化原因引起的
10.阶级产生的基本前提是()
A、用暴力掠夺他人的财产
B、用特权侵吞公社的财产
C、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而出现剩余产品
D、由于产品分配不公而出现两极分化
11.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
A、经济标准
B、政治标准
C、思想标准
D、社会标准
12.阶级的实质是()
A、少数人对多数人的专政
B、不同集团的社会地位和分工
C、一个集团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D、一个集团占有另一个集团的生产资料13.阶级划分的主要标志是各种社会集团()A、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不同
B、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
C、在社会劳动组织中的作用不同
D、取得劳动产品的方式和多寡不同
14.上层建筑由两个部分构成。

它们是()A、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B、政治关系和法律关系
C、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D、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
15.国家政权属于()
A、社会的经济基础
B、社会的上层建筑
C、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
D、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
16.国家的起源在于它是()
A、阶级妥协的结果
B、由于人们相互订立社会契约而形成的C、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D、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使用暴力的产物17.国家的实质是()
A、调和阶级矛盾的机关
B、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C、社会全体成员选举产生的机关
D、凌驾于各阶级之上的社会协调机关18.一切国家的共同职能是()
A、为公众谋福利
B、调和阶级矛盾
C、镇压人民的反抗
D、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对内维护本阶级利益,对外防御外敌入侵
19.恩格斯在谈到资本主义国家职能时指出,“政治统治到处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

这就是说:()
A、社会职能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职能
B、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职能都是通过社会职能体现的
C、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职能在弱化
D、政治统治只有在执行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
20.国体是指()
A、国家的经济体制
B、国家的政治体制
C、政权的组织形式
D、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