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及解决措施

合集下载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对外经济考察活动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对外经济考察活动

中共党史研究2017年第4期·党史资料·01234156781569):;<=>?@A文 世 芳 〔摘要〕1978年6月,中央政治局听取和讨论了三个出国考察报告,有力推动了改革开放决策的出台。

但是,对外经济考察,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验,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综合性工程,而目前研究中却存在简单化、符号化的倾向。

通过对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对外经济考察的系统梳理,可以展现出中国兼收并蓄,汲取世界各国各地区先进经验,探索中国现代化建设路径和社会主义道路的复杂面貌。

这是探求改革开放成功的“基因密码”和“中国奇迹”何以发生不可忽视的因素。

〔关键词〕对外经济考察;改革开放〔中图分类号〕D232;F125;K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3815(2017)-04-0088-14ForeignEconomicInvestigationActivitiesintheLate1970sandEarly1980sWenShifangAbstract:InJune1978,thecentralPoliticalBureaulistenedtoanddiscussedthreereportsaboutstudyabroad,whichactivelypromotedthereformandopening updecision.Theeconomicinvestigationsabroadandlearningfromforeignexperiencesrepresentedhuge,complex,andcomprehensiveundertakings,buttheexistingstudiestendedtobesimplisticandsymbolic.Byfocusingonforeigneconomicinvestigationsinthelate1970sandearly1980s,weshowthatChinaeclecticallylearnedfromtheadvancedexperiencesofvariousregionsintheworld,andwerevealthecomplexfeaturesofChinesemodernizationanditssocialistroad.Thiswasthe“geneticcode”ofthereformandopening uppolicyandanimportantfactorinthesuccessoftheChinesemiracle.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湖南省岳阳市2024年中考地理试题

湖南省岳阳市2024年中考地理试题

2024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地理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按答题卡中的要求填涂每小题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每小题6分,共51分)美国夏威夷群岛东南部的基拉韦厄火山(19.43°N、155.29°W)于今年当地时间5月3日发生熔岩喷发。

据此回答1~2题。

1.该火山位于()A.东半球,南半球B.东半球,北半球C.西半球,南半球D.西半球,北半球2.该火山喷发,说明当地()A.位于太平洋板块中部的“活跃区”B.位于太平洋板块中部的“稳定区”C.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D.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3~4题。

3.当你参与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会考)时,太阳直射点正接近图中()A.甲B.乙C.丙D.丁4.此时的澳大利亚为()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今年5月24至25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对中国正式访问。

读“德国汽车在华销售状况表”,回答5﹣6题。

汽车企业大众宝马奔驰在华销售占总销售量37.3% 24.2% 23.2% 5.德系汽车在华销售量大的主要缘由()A.工业工艺精B.服务看法好 C.价格低廉D.节能环保6.德国总理信奉的宗教可能是()A.佛教B.伊斯兰教C.基督教D.犹太教读“撒哈拉以南非洲部分国家的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图,回答7﹣8题。

7.图中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A.乌干达 B.尼日尔C.利比里亚D.乍得8.协调该地区人地关系的建议,不行取的是()A.限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养B.砍伐森林,开垦草原,扩大耕地面积C.发展粮食生产,解决食物短缺问题D.保持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难去年7月至10月,中国科考队进行第8次北极科学考察。

读图完成9﹣10题。

9.离黄河站最近的作业区是()A.西北航道作业区B.拉布拉多海作业区C.北欧海作业区D.楚科奇海作业区10.拉布拉多海作业区位于北欧海作业区()A.西南方 B.东北方C.西北方D.东南方我国自然灾难频发,当自然灾难来临时,个人实行适当的方法,可以有效避灾。

发展经济学视域下城乡融合促进乡村振兴的发展逻辑

发展经济学视域下城乡融合促进乡村振兴的发展逻辑

发展经济学视域下城乡融合促进乡枷兴的发展逻辑王晓慧(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重庆400715)摘要: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现代社会结构的普遍特征。

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当下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城乡由“二元”到“一体”的转变。

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如生产要素交换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均等等阻碍了乡村振兴,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本文将结合发展经济学相关理论从城乡融合提出的原理、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实施的措施等分析通过城乡融合的道路促进乡村振兴的发展逻辑。

关键词:城市化;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结合;二元结构;乡村振兴中图分类号:F299.2;F323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2096—3157(2020)31—0135—03一、导论建设高歌猛进,推动了城乡发展在社会、经济等领域的结构城乡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内涵为,以乡村振兴作为视角观察城乡融合发展,需要将城乡发展共存同融、互惠互利作为基础,系统筹划乡村和城市在生态、社会、文化、经济以及政治等各个领域的协同发展,打造城乡平等、互惠共赢的发展模式,进而推动我国社会的稳定繁荣以及可持续发展。

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中,指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在此基础之上,城乡融合发展从属于乡村振兴,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要途径。

意味着农业经济成为现代化经济体系至关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城乡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将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产生重要意义。

二、城乡融合的发展逻辑1.城乡融合的提出逻辑(1)理论背景。

马克思和恩格斯论述了城乡分离、城乡对立与城乡统一的问题。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把城乡分离看作最显著的物质分工和精神劳动运作,并将其看作是城市的起源、国家的根本及文明历史的起点。

“消灭城乡之间的对立,是共同体的首要条件之一。

”马克思在描述达到共产主义社会的条件时,提出过消灭“三大差别”,即脑体、工农、城乡差别。

3中古时期的欧洲(教学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3中古时期的欧洲(教学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英法百年战争,法兰西民 族意识增强。国王借助通 婚和征服等手段,击败各 地封建主。到15C晚,法兰 西基本完成统一,王权得 到强化
15世纪末,在抗击阿拉 伯人的过程中,西班牙 和葡萄牙王权加强,完 成统一
①结束政治混乱和割据状态,国家逐(3步)影走响向统一。 ②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基督教会对西欧国家的控制,为西欧民族 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民族国家的形成)。 ③葡西王权的加强,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支持力量。
基辅公 国
莫斯科公 国
拜占庭与俄罗斯
➢ 俄罗斯 深受拜占庭帝国影响
2. 文化 ① 斯拉夫字母是对希腊字母的继承与改造 ② 宗教信仰拜占庭的东正教 11世纪,东西教会大分裂
拜占庭纹章
弗拉基米尔受洗
伊凡三世迎娶索菲亚
俄罗斯国徽
拜占庭与俄罗斯
➢ 俄罗斯
3. 伊凡四世时期(伊凡雷帝)
① 1547年,伊凡四世正式加冕为沙皇 ② 措施:颁布新法典,改组中央机
需求的集中欧”…封…建在制西度欧城和市孕重育新近兴起现和代工西商方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市自民治阶特层许形状成了,商
人和银行家文作为明市起民着阶重层要的上作层工用,商。发业展经为济早发期展的,资市产民阶阶级层。形—成—,摘推编动自资《本世主界义中产古生史发》展
材料2:市民反对封建割据,反对领主特权,支持促国使家城统市一与和王王权权结强盟化,。王而权建强立化新,城市 符合国王们削弱诸侯势力的政治考虑,因而国王成为促城进市了的国长王期的盟统友一。事国业家,出有现利了于不西与封
1.东罗马帝国是如何发展的? 其一度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 导致其灭亡的原因有哪些?
2.俄罗斯帝国是如何兴起和扩张的? 伊凡四世巩固和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
拜占庭与俄罗斯

第4-5课经济大危机及各国应对的办法2

第4-5课经济大危机及各国应对的办法2


德 日
1936年 军部控制政府 世界大战亚洲策源地形成
四、法西斯结盟
时间: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 名称: “柏林—罗马—东京轴心”(“轴心国集团”) , 核心是德国
目的: 实现各自的侵略野心,称霸世界 性质: 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 影响: 严重威胁到世界和平,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面对经济危机,各国的应对方法及影响? 方法 美 国 实施“新政”, 加强对经济的 干预和指导 建立法西斯 政权,疯狂 扩军备战 影响 摆脱了危机, 巩固了资本主 义制度。
1929——1945年美国失业率
经济大危机期间一个男子在汽车上的牌 子写道:“100美元可买下这辆轿车。在股市 上丧失了一切,急需现钞。”
一桶桶的牛奶倒入河水
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
——之影响
人民群众深受其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 遭受沉重打击,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就业工 人的工资大幅度下降。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 流离失所,生活恶化。 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 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造成世界局势紧 张.
8.有人认为罗斯福“新政”能消除经济危机,有人认为完全不起任何作 用。 这两种说法对吗?谈谈你的看法。 答:都不确切。
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得以摆脱危机并逐渐复苏,为资本主义国家 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范例。 但由于产生危机的根源依然存在,它并不能化解资本主义社会的根
本矛盾,也无法使美国避免新的危机。
观看下列四幅图片,回答问题 1.根据图片内容,推断 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①内容 :各工业企业制定… … ,确定… … ② 目的: 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 ③ 作用: 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 的控制与调节 5.特点: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新政 “ 新 ” 的体现)

农经第九章农民收入

农经第九章农民收入

二、农民收入构成 1、生产经营收入 2、工资性收入 3、资产性收入 4、补贴性收入 5、其它收入
三、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 (一)农民收入差异成因 1、 资本要素禀赋与农民收入
人力资本 物质资本 社会资本(村干部、家有否政府工作人员) 造成农户收入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人力资本而 非物质资本和土地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农户工资性收入产生 显著影
农民收入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现金 收入,另一部分是实物收入
• 5.可支配收入
• 可支配收入是收入分配的概念。由农 民生产活动的净收益和再分配净收益构成。 也是通过总收入计算得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计算公式:
• 农村住户可支配收入=农村住户总收入- 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税费支出-生产性固 定资产折旧-财产性支出-转移性支出
现行农村 “纯收入”指标的口径主要 是包含了部分再分配的收入。
“纯收入”指的是农村居民当年从各个 来源渠道得到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获得 收入所发生的费用后的收入总和。
4、农民人均纯收入
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家庭总收入—家庭 经营费用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税金 和上交承包费用)/农村居民家庭常住人口
什么是社会可接受的生活标准,人们有不同 的理解,这也是至今没有一个人们公认的统一 的贫困标准的原因。
2、基尼系数的区段划分 经济学家们通常用基尼指数来表现一个国
家和地区的财富分配状况。
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 基尼系数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 0.2-0.3表示比较平均; 0.3-0.4表示相对合理; 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 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3、我国目前基尼系数状 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 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 贫富差距逐步拉大,综 合各类居民收入来看, 基尼系数越过警戒线已 是不争的事实。

经济大危机PPT

经济大危机PPT
不生火取暖
直母接亲原:因因:为没盲目有生煤产炭;造成生产相对过剩
女儿:为什么没有煤炭呢? 母亲:没有钱买。 女儿:为什么没有钱呢?
劳母动亲人:民你购爸买爸失力业在了下。降;商品无法销出, 造女成儿生:产那与为消什么费失的业脱呢节?
母亲:煤炭多了,卖不出去。
1 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 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国 会 纵 火 案
反犹狂潮 德国法西斯为什么要迫害犹太人
1历史原因 欧洲有久远的反犹传统;反犹一直是罗马
教廷的宗被教纳职粹责。分世子俗杀的传害统的势犹力太也往人往把对犹太
人的宗教受迫迫害害与的经犹太济人掠夺结合起来。 (2)个人原因。希特勒从小就从心理 思想上极其厌 恶犹太人,他在 我的奋斗一书中,就叫嚣犹太人是 全人类的敌人,是人类文明的破坏者,是德国这个 伟大国家的败类。
你知道美国人民心目中 最尊敬的总统是谁吗
华盛顿
林肯
罗斯福
➢他是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 美国总统19331945;
➢他是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 美国总统19331945;
➢他是唯一一位坐在轮 椅上的美国总统;
➢他是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 美国总统19331945;
➢他是唯一一位坐在轮 椅上的美国总统;
➢他被人们喻为狮子和 “狐狸”;他是继华盛顿 林肯后最受美国和世界 公众欢迎的美国总统
2 直接原因: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与 劳动人民购买力的相对低下之间的矛盾 生 产与消费脱节-生产相对过剩
经济大危机的首发国家:
导火线: 美国股票价格暴跌
股市崩溃时的华10尔月街29日
第二篇: 覆巢之下无完卵
观看下列四幅图片;回答问题
1.根据图片内容;推断 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2024年北京东城区高三二模高考地理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2024年北京东城区高三二模高考地理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种桑养蚕是我国江浙地区的传统农业。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广西把握国家实施“东 桑西移”的机遇,桑蚕产业迅速发展,助推多个县脱贫致富。2023 年底,广西蚕茧产量超 过 46 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 60%。下图示意桑树生长习性和摘桑饲蚕条件。读图,完成 下面小题。
14.90 年代“东桑西移”的主要原因是( )
A.江浙地区热量条件不足
B.江浙地区城镇化水平提高
C.广西劳动力素质比较高
D.广西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15.种桑养蚕对广西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影响有( )
①桑林涵养水源,减少了水土流失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③利用了清洁能源,改善能源结构④增加了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污染
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卫星云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该准静止锋( )
A.受地形阻挡向东北方向移动
B.锋线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
C.锋线东北侧受冷气团控制
D.导致部分地区出现沙尘暴
5.11 月 13 日( )
①云南省出现大范围强降雪②四川省均受强冷空气影响
③贵州省出现大雾天气现象④湖北省部分地区逐渐转晴
A.①②
港口和通往内地铁路的建设促进了城市发展。洛美深水港于 1968 年落成并投入运行。洛美 作为全国交通枢纽,拥有国际机场,市内有独立广场、国际会议中心、国家科学院、图书馆 等。2023 年洛美人口约为 218.8 万,城市西部为行政、商业和高级住宅区,东部为工业区。 (2)概述洛美兴起与发展的过程。
阿贾哈拉水电站位于多哥、贝宁的界河莫诺河上。整个工程包括拦河坝、高压输变电 线路、引水系统、厂房、进场道路等附属设施,投入使用后预计每年可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 放 15 万吨。 (3)简述修建阿贾哈拉水电站对多哥发展的有利影响。 19.房山区曾经的产业是“黑白灰”:黑是煤炭,白是汉白玉,灰是水泥;如今产业是“红绿 金”:红是红色文化,绿是青山绿水,金是高精尖产业和金融产业。2022 年房山区三次产业 结构比为 1.3:41.4:57.3。下图示意房山区部分乡镇产业发展的探索和实践。阅读图文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大利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及解决措施
农业是国民建设和发展的基础,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对社会稳定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意大利农业发展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农业生存总值在欧盟农农业生产中位居第三,但近年来意大利农业经济产值增幅下降,农业生产面临着劳动力老化、生产环境恶化等问题,直接影响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文章分析了意大利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以期给予中国农业经济发展启示。

意大利地处欧洲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平原、河谷占地面积广,具有有利的农业发展条件,数据调查显示,2016年意大利农业总产值高达529.02 亿欧元,仅次于法国,其成为欧洲第二大农业大国,从当地的农业结构来看,种植业为主要发展对象,其次为畜牧业,整体上农业产值在波动中上升。

目前,意大利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系列问题,这直接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政府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极大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1 意大利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1.1 成就
意大利农业的地域特色鲜明。

意大利是欧洲著名的农业大国,受到本地地域环境的影响,当地种植业以玉米、小麦和水稻为主,种植业产值在波动中相对稳定,2016年种植业产值高达249.98亿元,同比增长1.3%,农业经济作物以葡萄、苹果、橄榄为主;2016年畜牧业产值高达200.9亿元,同比增长1.9%,牛奶产量上升,牛、猪、羊肉制品的产量下降,但从其经济占比来看,居欧洲第4位。

意大利农业产业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据相关数据显示,意大利的农业经济产值较高,居欧洲第2位,除了传统的农业产业发展,意大利还比较注重现代新型农业经济的发展,如将有机农业与新型旅游业结合起来,提出“休闲农业”的概念,促使新型农业经济占比不断提高。

这种新型农业的提出,推动了意大利有机农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结构的转型,整体看来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前景较好。

1.2 不足
农业劳动力老化。

2016年意大利农业劳动力投入人数达到101.7万,农业就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3.8%,调查显示,<35岁劳动力仅有5%左右的人员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整体来看,农业从业人员少、年龄普遍较大,限制了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由于意大利年轻劳动力多从事其他职业,离开家乡外出打工的比例不断升高,这就导致青壮年从事从业的占比降低,土地荒芜的情况加剧,农业生产受到影响。

农业生产环境恶化。

意大利农业用水资源减少和土地面积减少是影响农业发展的生存因素。

意大利2012年经历了最大规模的干旱,导致农业总产值下降约10亿美元,近几年由于水资源短缺和不良天气的影响,当地农业生产发展不利;另外,随着意大利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工业的快速发展,很多农业用地被同于住房、基础设施建筑等,促使农业土地面积减少,很多农场消失;意大利农业生产生产还面临着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的问题,一些小农场由于规模小,机械化作业无法有效开展,这就难以发挥机械效益的作用。

2 意大利农业经济发展的优化对策
2.1 健全农业保险体系
意大利是欧洲的农业强国,其农业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

依据农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必须要全面健全农业保证体系的建设,完善农业保险政策,降低农户农业生产的风险,更好的进行农业生产。

针对不良天气或自然灾害等问题,可以引导农民自愿缴纳保险,缴纳保险费用一般设置为农业总产值的3%,按照国家补偿80%的标准设定保险份额,农业保险是让农户自觉参与、自愿投保。

地方政府可以联合企业在当地建立农业保险公司,或组织农民建设农业保险协会,来发挥农业保险作用,降低農业生产风险。

2.2 规模化、品牌化的农业生产
针对意大利农业生产规模小的问题,当地政府可以依据农业生产需求,将个体农户组织起来,进行农场的集中化生产和经营,以改善农业生产问题;另外还要完善农业生产技术,增加研发农业技术的财政投入比例,组织农户参加农业生产技术的培训,或设立不同的基金账户发展特色农业,推广农业技术,促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建设;还有意大利政府鼓励农户建设特有的农业品牌化,通过品牌化建设扩充农业的影响,以实现农业生产水平。

2.3 加大国家农业补贴
针对意大利出现的农业土地面积减少、劳动力老龄化的问题,一方面国家要控制农业土地的侵占问题,做好底线把控,减少不必要建筑的数量,将农村发展和城市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推进旅游农业等新型农业的发展进程;另一方面,政府要引导就业,如可以做好农民税收优惠工作,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做好农民收入补贴问题,依据农民的种植面积进行补贴,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鼓励青年进行农业经营,对新型农业生产进行补贴,改善青壮年农业生产短缺的问题。

意大利是农业强国,其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会对本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影响,因此必须要解决农业问题,促进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意大利政府要完善农业保险体系,进行规模化、品牌化生产,加大国家农业扶持力度,改善劳动力老化、生产条件恶化的发展状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