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基本组织肌组织

合集下载

完整版人体解剖生理学基本组织

完整版人体解剖生理学基本组织

中 枢 神 经 系 统 神 经 胶 质 细 胞
(三)神经纤维(nerve fiber):
由轴索(轴突或长树突)、髓鞘和神经膜构成
分布: 造血器官、淋巴器官 构成血细胞和淋巴细胞发育的微环境
结构
网状细胞: 星型多突,核大、浅,核仁明显, 胞质嗜碱性
网状纤维: 由网状细胞产生 基质: 淋巴液
三、肌肉组织(muscle tissue)
肌细胞(肌纤维)
组成
胞膜 :肌膜 胞质: 肌质(或肌浆) 滑面内质网:肌质网
细胞间质:结缔组织、血管、神经
特点:以纤维成分为主,纤维粗大,排列紧密 细胞的种类和数量均较少,主要为成纤维细胞
根据纤维排 列是否规则
不规则致密结缔组织: 真皮,硬脑膜,巩膜 等
规则致密结缔组织: 肌腱,韧带
(三)脂肪组织(adipose tissue)
以脂肪细胞为主要成分的结缔组织
(四)网状组织 (reticular tissue)
特点:数目多 ; 有突起,但不分树突、轴突, 不形成突触;无Nissl体; 有分裂能力
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 :支持、营养、绝缘、修复
星形胶质细胞:大,星形,突起多(脚板) 纤维性星形胶质细胞:突起细长,分支少,胶质丝多 原浆性星形胶质细胞:突起粗而短,分支多,胶质丝少
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 施旺细胞、卫星细胞
3、功能
连接、支持、营养、保护、防御、修复等
(1) 疏松结缔组织
(loose connective tissue)
细胞
成纤维细胞 巨噬细胞 浆细胞 肥大细胞
脂肪细胞
组成
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
胶原纤维
纤维
弹性纤维 网状纤维
细胞间质 基质

生理学 第2章 细胞和基本组织

生理学 第2章 细胞和基本组织
1、有髓神经纤维
2、无髓神经纤维 周围:较细的轴突+施万细胞组成 中枢:无任何鞘膜。
有髓神经纤维
质 2、核仁:通常见于间期,为蛋白质和RNA。 3、染色质:DNA和组蛋白组成(核小体),见于间期
染色体:有丝分裂中期 常染色质功能活跃,异染色质则不活跃。
DNA的功能:①储藏、复制和传递信息。 ②控制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
二、细 胞 的 增 殖
细胞周期:一次分裂结束到下次分裂结束的过程
(一)间期
阴道等器官,具耐摩擦和防异物入侵 作用,修复能力很强。
2、腺上皮: 专门行使分泌功能的上皮。 外分泌腺、 内分泌腺
单层扁平上皮
单层扁平上皮
血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单层立方上皮
肾脏内肾小管的单层立方上皮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复层扁平上皮
复层扁平上皮
(三)细胞间连接
1、紧密连接:防止物质扩散 2、中间连接和桥粒:致密物质和丝状物连接 3、缝隙连接:由6个蛋白质亚单位组成的颗粒
肌原纤维:一条中有上千条肌原纤维。粗、细肌丝组成。 明带(I 带):Z线 暗带(A带):H带中色深的中线为M线。 肌小节:相临Z线的肌原纤维=1/2I+A+1/2I,1.5~3.5(2.0~2.2) M线对粗肌丝固定,Z线对细肌丝固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骨骼肌结构示意图
肌管系统
横管(T管) 肌膜(肌细胞膜)内凹
形成;也参与溶酶体的形成。
5、线粒体:进行细胞的氧化,提供95 的能量。
6、溶酶体:含约50种水解酶,在酸性条件下,对蛋 白质、肽、糖、中性脂质、糖脂、糖蛋白、核酸 等进行水解。
尚有微管、微丝、中心粒等细胞器。与其他细胞器 的位移、分泌颗粒的运动、微绒毛的收缩及细胞的 运动有关。

30第2章 组织

30第2章 组织

被覆上皮的结构与分类
结构特点、功能同上皮组织。
分类情况:
单层上皮
单层扁皮上皮 单层立方上皮
复层上皮
复层扁皮上皮 变移上皮
单层柱状上皮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二、腺上皮和腺
腺上皮和腺
➢以分泌功能为主的 上皮称腺上皮,以腺 上皮为主要成分构成 的器官称腺。 ➢根据有无导管可将 腺分为内分泌腺和外 分泌腺。
➢ 神经组织 (nerve tissue) 由神经细胞(nerve cell)和 神经胶质细胞(neuroglial cell) 组成。神经细胞是构 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遍布全身各器官组织, 调节机体各系统的活动,以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运动解剖学
第一篇 第二章 基本组织
第二章 基本组织
[学习目标] 1、 了解组织的概念、分类、分布与功能。 2、 掌握单层扁平上皮、单层柱状上皮、致密结缔组织、 骨组织、骨骼肌组织和神经组织的结构特点。 3、 掌握骨骼肌纤维的超微结构。 4、 了解骨骼肌纤维的收缩和分型。 5、 了解神经元的分类与神经胶质细胞的特点。 6、 了解突触的概念与结构。
➢ 心肌纤维的光镜结构:心肌纤维呈短柱状,有分支并吻 合成网,心肌纤维连接处形成闰盘 itercalated disc ,既 有牢固连接作用,又便于细胞化学信息的交流和电冲动 的传导,使心肌功能活动同步化。细胞核常为圆形或卵 圆形,位于细胞中央。
➢ 心肌纤维的超微结构:肌原纤维虽有横纹,但不如骨骼 肌规则、明显。肌浆内含有大量的线粒体和糖原颗粒, 是心肌收缩时的能量供给者。
成骨细胞
骨板 内环骨板 (骨陷窝)骨细胞
哈佛氏骨板
间骨板
破骨细胞
第三节 肌组织
肌组织
基本成分:是肌细胞(又称肌纤维)。

正常人体结构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正常人体结构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正常人体结构学》复习题参考答案绪论2.填空(1)细胞学、组织学、解剖学、胚胎学(2)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3)运动系、消化系、呼吸系、泌尿系、生殖系、脉管系、感觉器官、神经系、内分泌系(4)矢状轴、冠状轴、垂直轴3.单项选择题(1)B(2)A(3)B(4)C第一章细胞2.填空(1)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线粒体、核糖体、过氧化物酶体、中心体(2)46、22、1、xy、xx(3)DNA合成前期、DNA合成期、DNA合成后期;前期、中期、后期、未期(4)屏障作用、构成界膜、物质交换、传递信息3.单项选择题(1)C(2)B(3)B(4)D第二章基本组织2、填空:(1)极性、基底面、游离面(2)层数、形态、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变移上皮(3)扁平形、多边形、矮柱状;浅层、基底层(4)细胞数量少,但种类多,细胞间质多,无极性,形式多样;固有结缔组织、软骨组织、骨组织、血液(5)血浆、血细胞,中性粒C、嗜酸性粒C、嗜碱性粒C、单核C、淋巴C(6)平滑肌、心肌、骨髂肌;骨髂肌、心肌(7)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联络神经元;假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多极神经元(8)触觉小体、环层小体、肌梭;有髓神经纤维、无髓神经纤维(9)星形胶质C、少突胶质C、小胶质C、室管膜C(10)4.0~5.5×1012、3.5~4.5×1012;120~150g/L、110~140g/L;4~10×109 3.单项选择题:(1)D(2)C(3)C(4)B(5)B(6)B(7)D(8)D(9)C(10)C 第三章运动系统2.填空:(1)骨、骨连结、骨髂肌;骨质、骨膜、骨髓;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2)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椎5块、尾椎4~5块;12块胸椎、12对肋、1块胸骨;第12胸椎、第12肋、第11肋、肋弓、剑突(3)8、手舟骨、月骨、三角骨、豌豆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钩骨;7、距骨、跟骨、足舟骨、骰骨、内侧楔骨、中间楔骨、外侧楔骨(4)肱骨内上髁、肱骨外上髁、尺骨鹰嘴;等腰三角形(5)尾骨尖、骶结节韧带、坐骨结节、耻骨弓、耻骨联合下缘;骶骨岬、弓状线、耻骨梳、耻骨嵴、耻骨联合上缘(6)8、额骨、顶骨、枕骨、颞骨、筛骨、蝶骨;15、上颌骨颧骨、鼻骨、泪骨、下鼻甲骨、腭骨;3、下颌骨、舌骨、犁骨(7)主动脉裂孔、食管裂孔、腔静脉孔;主动脉、食管、下腔静脉(8)肱骨内、外上髁的连线、旋前圆肌、肱桡肌;腹股沟韧带、长收肌内侧缘、缝匠肌内侧缘;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腓肠肌外侧头、腓肠肌内侧头(9)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腱膜的前层;腹内斜肌腱膜的后层、腹横肌腱膜3.单项选择题:(1)C(2)C(3)A(4)A(5)A(6)D(7)C(8)C(9)D(10)A (11)C(12)B(13)D(14)D第四章消化系统2.填空:(1)四、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外膜(2)口腔前庭、固有口腔;磨牙后间隙。

肌组织的概念

肌组织的概念

肌组织的概念肌组织是由肌肉细胞组成的一种特殊组织,它是人体的基本组织之一,负责人体肌肉的收缩和运动。

肌组织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功能,对于人体的运动、稳定性和体温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

肌组织主要分为三种类型:骨骼肌组织、平滑肌组织和心肌组织。

它们在结构、功能和位置上有所不同,但都具有收缩能力。

骨骼肌组织是我们身体中最常见的肌组织,也是最容易观察到的。

它与骨骼相连,主要负责人体的运动和姿势的维持。

骨骼肌组织由肌纤维束组成,每个肌纤维束又由许多肌纤维构成。

肌纤维是细长的肌细胞,其中含有丰富的线粒体和肌红蛋白,这些结构和物质提供了肌纤维产生能量和执行收缩的能力。

平滑肌组织分布在体内的多个器官和组织中,如胃肠道、血管和子宫等。

它的收缩是无意识的,由自主神经系统控制。

相比骨骼肌组织,平滑肌组织的细胞形态较单一,没有明显的横纹,肌纤维则呈网状分布,能够实现更大范围的收缩和伸展。

心肌组织是心脏中的特殊肌组织,与骨骼肌组织和平滑肌组织不同,心肌组织既是自主肌组织,也是传导组织。

它具有自主性的收缩和传导能力,能够独立维持心脏的正常节律和收缩力。

心肌细胞呈支持状,彼此之间通过间质连接形成网格结构,使心脏在整体收缩时协调一致。

肌组织的功能非常重要,不仅与人体的运动有关,还与我们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肌组织不仅可以使我们的身体活动,还能维持体姿的稳定和平衡。

如果肌组织功能受损,将会影响人体的正常运动和生活质量。

除了收缩和运动外,肌组织还能产生热量,对体温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

肌肉收缩不仅需要能量,还会产生大量的热量。

特别是骨骼肌组织,在剧烈运动时会产生大量热量,使体内温度升高。

当体温过高时,肌肉组织会通过散热来调节体温平衡。

总之,肌组织是由肌肉细胞组成的一种特殊组织,具有收缩能力,分为骨骼肌组织、平滑肌组织和心肌组织。

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有所差异,但都对人体的运动、稳定性和体温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

肌组织的功能异常会影响人体的正常运动和生活质量,因此保持肌组织的健康和功能的稳定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正常人体结构 基本组织

正常人体结构 基本组织

单层柱状上皮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复层上皮
复层扁平上皮
变移上皮
◆ 很薄。 ◆ 表面观,上皮细胞呈多边形,细胞核呈椭圆形居于中央。 ◆ 从侧面观,细胞呈梭形,细胞核呈扁圆形。
单层扁平上皮
第一节 上皮组织
图2-1 单层扁平上皮
单层扁皮上皮: 依其分布的部位不同可分为内皮和间皮。
内皮很薄,表面光滑,可以减少血液和淋巴流动时的阻力,有利于 上皮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
第二节 结缔组织
2. 致密结缔组织
致密结缔组织是一种以纤维为主要成分的固有结缔组织, 细胞成分及基质甚少,纤维粗大,排列致密。致密结缔组织主 要分布于真皮、肌腱、巩膜等处,主要起连接、支持和保护作 用。其纤维排列的方向与承受张力的方向一致。有的以胶原纤 维为主,可承受多方向张力,如皮肤的真皮层、多数器官的被 膜和眼球的巩膜等;有的胶原纤维束密集平行排列,成纤维细 胞成行排列在胶原纤维束之间,可承受单方向张力,如肌腱; 有的以弹性纤维为主,如黄韧带和项韧带。
第二节 结缔组织
1)细胞 (1)成纤维细胞:在疏松结缔组织内数量多而分布广。HE染色标本 上,胞体较大而扁平,有突起,形状不规则,界限不清;细胞质弱嗜碱性, 核大而着色较浅,呈卵圆形,核仁大而明显。电镜下,可见细胞质内有较 丰富的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和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成纤维细胞的蛋 白质合成功能旺盛,能够形成新的纤维和基质,合成过程与维生素C关系 密切,在术后患者创伤愈合过程中补充适量维生素C,能促进伤口的愈合。 成纤维细胞功能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时,称为纤维细胞。纤维细胞胞体 较小,长梭形,胞质较少,弱嗜酸性。核小,着色深,核仁不明显。在创 伤修复、结缔组织再生时,纤维细胞能再转变为成纤维细胞。
第二节 结缔组织

人体解剖生理学: 第二章 基本组织_PPT课件

人体解剖生理学: 第二章 基本组织_PPT课件

B. 相关功能: 微观结构和其功能相适应,反之亦然。
C. 人体结构的4个层次: 1. 细胞(Cell): 人体结构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2. 组织(Tissue): 由一群结构和功能相同或相似的
细胞(及其细胞间质)构成。人体内有4种基 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 神经组织。 3. 器官(Organ): 由组织有机地结合起来而构成。 4. 系统(System): 由结构相似且功能相关的器官构 成。
TEM显示胰腺腺泡 细胞内部结构。
C. 组织化学(Histochemistry, 细胞化学)法: 通 过生物化学的方法在原位产生不溶解的 有颜色的反应产物,来显示微细结构的 位置,然后用显微镜观察。
PAS 反应: 用来显示多糖的分布。先用 过碘酸(Periodic acid )将多糖氧化,在多 糖表面形成戊二醛结构,然后用无色亚 硫酸品红( Schiff试剂) 还原戊二醛形成紫 红色沉淀。
( 2) 纤毛(Cilia)和鞭毛(Flagella): a. 由细胞游离面的胞膜和胞质向外伸出的细长突起,毛
发样结构,可运动。5 -10 μm长。直径 0.2 μm。 协调摆动时象风吹麦浪。 b.鞭毛比纤毛长,但结构相似,分布于精子尾部。通常 一个精子只有一条鞭毛
4. 基膜(Basement membrane):
3.细胞游离面的特殊结构
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 属胞膜相关结构。通 常存在于上皮组织的细胞之间,也可存在于其 他组织的细胞之间。
(1) 微绒毛(Microvillus):
a. 由胞膜和胞质向外伸出的指状突起,外覆细胞 衣。长约1μm,直径约80 nm。
b. 内含20~30根由终末网发出的纵行微丝。 c. 扩大细胞表面积。 * 纹(刷)状缘(Striated (brush) border): 密集排列的微 绒毛在光镜下的结构。分布于小肠内表面(肾近曲 小管) 。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课后习题答案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课后习题答案
三、单项选择题
1.A 2.B 3.C 4.B 5.B 6.D7.D8.D 9.B 10.D四、简答题1.脑和脊髓的被膜有哪几层?
脑和脊髓的被膜由硬膜、蛛网膜和软膜三层构成。
2.试述脑脊液的产生部位及循环途径。
脑脊液主要产生于各脑室的脉络丛, 循环途径为:左、右侧脑室T第三脑室T第四脑室T蛛网膜下腔T上矢状窦
1 .简述关节的基本构造。
关节的基本构造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
2.椎骨的连结结构有哪些 ?
椎体的连结有:椎间盘、前纵韧带、后纵韧带。椎弓的连结有:关节突关节、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
3.膈上有哪几个孔 ?各有什么结构通过 ?
膈上有三个孔:主动脉裂孔,有主动脉、胸导管通过;食管裂孔,有食管和迷走神经通过;腔静脉孔,有下腔静脉通 过。
三、单项选择题
1.D 2.A 3.C 4.D 5.B 6.C
第三章 运动系统
、名词解释
1.胸骨角:胸骨柄和胸骨体相连处,微向前突出,两边平对第 2 肋,是计数肋的标志。
2.翼点:颞窝内由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大翼相交形成“H形的骨缝。
3.肋弓:第8〜10对肋借前端的肋软骨依次与上肋相连形成的弓状结构。
1.尿道内口、膜部、尿道外口
2.耻骨下弯、耻骨前弯、耻骨下弯
3.子宫阔韧带、子宫主韧带
4.14 、月经黄体
三、单项选择题
1.A 2.B 3.C 4.C 5.D
四、简答题
1.简述男性尿道的分部、狭窄、弯曲和扩大。 分部:前列腺部、膜部、海绵体部;狭窄:尿道内口、膜部、尿道外口;弯曲:耻骨前弯、耻骨下弯;扩大:前列腺 部,尿道球部、尿道舟状窝。
3.简述肝小叶内液体的来源与去路。
肝小叶内液体主要有两类: 血液和胆汁。 ①血液来源于肝门静脉和肝固有动脉, 入肝后分别流入小叶间静脉和小 叶间动脉,共同汇入肝血窦,经中央静脉t小叶下静脉t肝静脉出肝t下腔静脉。②胆汁由肝细胞分泌。平时肝 胰壶腹括约肌(oddi括约肌)收缩,胆汁依次经胆小管、小叶间胆管、肝左、右管出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肌主要由心肌纤 维构成,分布于心脏,能 发生节律性收缩,不随 意.

•(一)心肌纤维的结构:
• 1.心肌纤维位于心脏。纤维有分支。1-2 个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

•(一)心肌纤维的结构:
•2.横纹和肌原纤维可见但不明显。纤维外 有大量的毛细血管。 •3.纤维之间有闰盘连接。

•(三)心房的心肌纤维:
• 构成心房的心肌 纤维,其肌浆内有膜 被颗粒,颗粒内含心 钠素 (心房肽), 该激 素可以降低血压和血 钾浓度,抑制醛固酮 分泌.

无细胞连接。
• 1.肌内膜: 包绕单个肌纤维的一层结缔组织。

•2.肌束膜 •包绕若干肌纤维或若干肌纤维束的
:
结缔组织。
•3.肌外膜 •致密结缔组织包绕整个肌肉,从而构
:
成 一个器官。

•一)骨骼肌纤维的一般结构:
• 1.长圆柱状,含有大量纵向排列的肌原纤维 •2.。含多个细胞核,位于纤维周边,肌膜内面。 •3.在其纵断面上,可见明暗相间的横纹。横纹由 • 明带和暗带构成。
第二章基本组织肌组织
2020年7月26日星期日
•一.平滑肌
•A.通常成群、分层存在于有 腔器官的壁内。 •B.纤维呈纺缍形,核细长 ,位于纤维中央。横纹不可 •见C。.纤维之间有结缔组织连接 ,纤维之间有缝隙连接。
•D.收缩缓慢持久,属不随意肌 。

•概 述:
•二.骨骼肌:
• 骨骼肌纤维被结缔组织分隔包绕,纤维间
分。

•2.横小管:
•a.来源肌膜,于AI带交 界处向内凹陷形成。 •b.横小管在肌浆内分支 吻合,在每个肌节的AI带 交界处包绕每条肌原纤维 。 •c.横小管能将肌纤维表面 的电冲动迅速传递到肌纤 维内部。

•3.纵小管(肌浆网):
•a.由分支吻合的滑面内织网构成。肌浆网纵向 • 包绕每条肌原纤维,但被横小管分隔。 •b.纵小管在遇到横小管时膨大,形成终池。横 • 小管和两侧的终池构成三联体。

•(二)心肌纤维的连接: •闰盘:
• 相邻心肌纤维之间的连接,呈阶梯状。 闰盘 处有中间连接和缝隙连接。

•(三)心肌纤维的超微结构:
• 与骨骼肌纤维相比 ,心肌纤维具有以下 特点: •1.横小管粗短,位于 Z • 线。不能完全缠绕 • 每条肌原纤维。 •2.肌浆网稀疏,只能 • 形成二联体。

• a.粗肌丝:位于A带,固定在M线上。
• 粗肌丝由肌球蛋白构成,肌球蛋白由杆和头2 部
• 分构成。头部称横桥,有ATP酶活性。杆部与 其
• 他的肌球蛋白杆部平行排列,集合成束形成粗 • 肌丝。

•b.细肌丝:固定于Z线,由肌动蛋白,原肌


蛋白和肌钙蛋白构成。
• H带:位于M线两侧,是A带中不含细肌丝的部

• M线:A带的中线。Z线:I带的中线。 •4.肌节: 1/2I带+ A带 + 1/2I带,是肌原纤维的 • 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肌节是相邻Z线之间 • 的一段肌原纤维。

•(二)骨骼肌纤维的超微结构 :•1.•肌原纤维无:数条,与肌纤维长轴平行排列。
• 是肌纤维收缩的物质基础。每条肌原纤维 • 由上千条粗肌丝和细肌丝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