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列缺失题库1-1-8
口腔修复-牙列缺失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口腔修复-牙列缺失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一、A11、导致上下颌牙槽嵴前部和后部空间位置关系的不协调的原因是A、上颌弓的外形逐渐缩小B、下牙弓的外形逐渐变大C、上颌弓的外形逐渐变大D、下牙弓的外形逐渐缩小E、A+B2、下颌牙槽嵴的平均吸收速度是上颌的A、1~2倍B、2~3倍C、3~4倍D、4~5倍E、5倍以上3、下颌牙槽嵴承托(牙合)力的区域面积仅约为上颌的A、10%B、20%C、30%D、40%E、50%4、下颌牙槽嵴吸收的方向A、向下向内B、向下向外C、向上向内D、向上向外E、向上5、上颌牙槽嵴吸收的方向A、向下向内B、向下向外C、向上向内D、向上向外E、向上6、拔牙窝完全愈合是在拔牙后A、1个月B、2个月C、3个月D、4个月E、6个月7、牙槽嵴骨组织改建的程度在拔牙后多长时间变化最大A、1个月B、2个月C、3个月D、4个月E、6个月8、骨平均吸收速度约为每年A、0.1mmB、0.2mmC、0.3mmD、0.4mmE、0.5mm9、影响牙槽嵴的吸收速度因素除外的是A、缺失原因B、缺牙方式C、骨质致密程度D、牙槽嵴受力E、患者全身健康与骨质代谢情况10、下列不是导致牙列缺失原因的是A、龋病B、牙周病C、外伤D、吸烟E、不良修复体11、导致牙列缺失最常见的原因是A、龋病B、牙周病C、外伤D、A+BE、B+c12、对口腔功能影响最大的疾病是A、后牙牙体缺损B、牙列缺损C、牙列缺失D、颞下颌关节紊乱病E、全牙列重度磨耗13、关于主承托区的描述正确的是A、能承担咀嚼压力B、包括上下颌后部牙槽嵴顶的区域C、表面有高度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D、黏膜下层致密E、以上均对14、正确确定垂直距离,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面部和谐,肌张力正常B、充分发挥咀嚼肌的力量C、防止颞颌关节疾病D、防止咬颊、咬腮E、防止牙槽骨的吸收15、关于上颌第一磨牙排列的位置,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牙颈部略向近中倾斜B、颊尖离开(牙合)平面C、近中舌尖排在(牙合)平面上D、远中舌尖离开(牙合)平面E、以上均对16、全口义齿初戴时发现下颌明显后退,其原因是A、人工牙排列不当B、患者下颌骨过于后退C、确定水平颌位关系时,下颌前伸D、垂直距离过高E、垂直距离过低17、牙槽嵴吸收程度二级的表现A、牙槽嵴吸收达基骨,牙槽嵴后部形成凹陷者B、高度明显降低,牙槽嵴大部分吸收而低平者C、牙槽嵴吸收较少,有一定的高度和宽度,形态丰满者D、高度降低,尤其是宽度明显变窄,呈刀刃状的牙槽嵴E、以上均不对18、下颌后部牙槽嵴的吸收方向是A、向下、向后B、向下、向外C、向下、向内D、向后、向外E、向下、向前19、常用哪种方法确定垂直距离A、卷舌后舔法B、吞咽咬合法C、后牙咬合法D、利用息止(牙合)间隙法E、以上方法合用20、确定垂直距离的方法中,最可靠的方法是A、面部距离均等测定法B、面部外形观察法C、息止颌位测定法D、拔牙前记录E、以旧义齿参考21、主承托区可承受较大的咀嚼压力是因为A、面积大B、牙槽骨致密C、有坚韧的黏膜D、此处牙槽嵴宽E、以上均对22、下列有关全口义齿排牙组织保健原则,哪项是错误的A、前牙切导斜度要大B、排牙时切忌排成深覆(牙合)C、(牙合)平面与鼻翼耳屏线平行D、后牙功能尖尽量排在牙槽嵴顶E、要求保持义齿各方向的平衡接触23、排列全口义齿人工牙的美观原则不包括A、牙弓弧度要与颌弓型一致B、上前牙的位置要衬托出上唇丰满度C、前牙排成浅覆(牙合)、浅覆盖D、要体现患者的个性E、上前牙的排列要参考患者的意见24、无牙颌牙槽嵴严重吸收的患者宜采用A、解剖式牙B、半解剖式牙C、非解剖式牙D、金属(牙合)面牙E、瓷牙25、确定垂直距离的目的是A、确定正中关系位B、确定正中(牙合)位C、确定颌间距离D、确定(牙合)平面E、确定息止(牙合)间隙26、有关垂直距离恢复正常的是A、使面部比例协调B、使肌张力正常C、发挥最大咀嚼效能D、有益于颞下颌关节健康E、以上都是27、全口义齿固位主要是靠A、附着力B、黏着力C、凝聚力D、舌及颊肌压力E、吸附力28、与大气压力作用无关的是A、基托与黏膜的接触面积B、基托与黏膜的密合度C、义齿边缘封闭效果D、(牙合)力大小E、以上都对29、与义齿吸附力无关的因素是A、基托材料B、唾液质量C、基托与黏膜的密合度D、基托与黏膜的接触面积E、不同分子之间的吸引力30、按照无牙颌解剖特点,切牙乳突属于A、主承托区B、副承托区C、缓冲区D、后堤区E、边缘封闭区31、戴全口义齿出现咬舌现象,需磨改A、上后牙舌尖舌斜面和下后牙舌尖颊斜面B、上后牙舌尖颊斜面和下后牙舌尖颊斜面C、上后牙颊尖颊斜面和下后牙颊尖颊斜面D、上后牙颊尖舌斜面和下后牙颊尖颊斜面E、上后牙颊尖舌斜面和下后牙舌尖颊斜面32、前伸(牙合)时上后牙尖的工作斜面是A、上牙舌尖的远中斜面B、上牙颊尖的舌斜面C、上牙舌尖的颊斜面D、上牙颊舌尖的颊斜面E、上牙颊尖的近中斜面33、戴全口义齿讲话和进食时上下牙有撞击声。
口腔执业医师牙列缺失(A3_A4型题)

牙列缺失(A3_A4型题)1.患者,女,62岁。
戴全口义齿1周,休息状态时义齿固位好,但说话和大张口时义齿容易脱落。
针对患者主诉,导致义齿脱落的最可能的原因是A.基托边缘伸展不够B.基托边缘过厚C.系带缓冲不够D.[yahe.gif]不平衡,牙尖有干扰E.基托边缘过长答案:E2.患者,女,62岁。
戴全口义齿1周,休息状态时义齿固位好,但说话和大张口时义齿容易脱落。
正确的处理方法是A.加长基托边缘B.磨薄基托边缘C.缓冲系带处基托D.调[yahe.gif]至平衡合E.剪短过长基托边缘答案:E3.一无牙颌患者,戴全口义齿1个月,咀嚼无力。
查:息止[yahe.gif]间隙为5mm口角下垂,鼻唇沟变浅。
该义齿存在的问题为A.正中关系错误B.垂直距离过高C.垂直距离过低D.咬合不平衡E.基托变形答案:C4.一无牙颌患者,戴全口义齿1个月,咀嚼无力。
查:息止[yahe.gif]间隙为5mm口角下垂,鼻唇沟变浅。
患者戴用该义齿还可能出现的临床表现是A.说话时有义齿撞击音B.面下1/3高度变短C.面部肌肉紧张D.黏膜广泛压痛E.义齿不稳定答案:B5.一无牙颌患者,戴全口义齿1个月,咀嚼无力。
查:息止[yahe.gif]间隙为5mm口角下垂,鼻唇沟变浅。
针对该患者的正确处置方法是A.义齿上[yahe.gif]架调[yahe.gif]B.基托组织面重衬C.基托组织面缓冲D.重新修复义齿E.加高下颌后牙[yahe.gif]面答案:D6.男,65岁。
2周前拔除上颌剩余牙,要求全口义齿修复。
检查:上颌牙槽嵴丰满,[ZYZGKS09_378_1.gif]拔牙窝未完全愈合,拔牙窝颊侧边缘可见明显骨尖,下颌为完整天然牙列,叩痛(一),不松动,牙周状况良好。
下颌spee's曲线曲度大,前部颌间距离约2mm,颌位关系正常。
上颌骨尖修整术时机为A.3周后B.2个月后C.3个月后D.6个月后E.1年后答案:A7.男,65岁。
2周前拔除上颌剩余牙,要求全口义齿修复。
口腔修复-牙体缺损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口腔修复-牙体缺损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一、A11、烤瓷合金的热膨胀系数(金α)与烤瓷粉的热膨胀系数(瓷α)的关系是A、金α略大于瓷αB、金α明显大于瓷αC、金α略小于瓷αD、金α明显小于瓷αE、两者无差别2、以下关于桩核冠理想根桩长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达根长的1/3即可B、应达根长的1/3~1/2C、应达根长的1/2~2/3D、应达根长的2/3~3/4E、应达根长的3/4~4/53、根据桩核制作方式的不同,桩可分为A、铸造桩和预成桩B、金属桩和非金属桩C、铸造桩和非铸造桩D、预成桩与非预成桩E、铸造一体式桩和铸造分体桩4、以下关于金属高嵌体的说法中不确切的是A、可用作咬合面重建B、可用于保护薄弱牙尖C、常用箱形、钉洞固位D、可用于前后牙E、(牙合)面至少应预备0.5~1.0mm5、前牙3/4冠邻沟的主要作用是A、阻止(牙合)向脱位B、阻止龈脱位C、阻止近远中向脱位D、阻止唇向脱位E、阻止舌向移位6、对于舌侧倾斜的下磨牙,全冠的舌侧龈边缘最好为A、带斜面的肩台B、135°肩台C、90°肩台D、凹槽形E、刃状7、用于判断全冠试戴时是否就位的标志中不正确的是A、龈边缘达到位置B、稳定性好C、咬合基本合适D、固位良好E、无翘动8、全冠龈边缘过长的主要临床表现是A、戴入后牙龈苍白B、固位差C、边缘可探及悬突D、就位困难E、外形凸9、关于全冠粘固后出现自发痛的原因说法中最不可能的是A、牙髓炎B、金属微电流刺激C、继发龋D、牙周损伤E、根尖炎10、全冠粘固后很快出现过敏性疼痛,导致其发生的原因中最不可能的是A、取印模时刺激B、粘固剂刺激C、腐质未去净D、消毒剂刺激E、牙体预备时水喷雾不够11、全冠粘固较长时间后出现过敏性疼痛,导致其发生的原因中最不可能的是A、继发龋B、牙龈退缩C、邻接关系不良D、粘固剂溶解E、修复体破损12、不会导致全冠粘固后出现龈缘炎的是A、轴壁突度不良B、咬合早接触C、冠边缘不密合D、龈沟内粘固剂残留E、冠边缘过长13、前牙金瓷冠切端磨除量一般为A、1.0mmB、2mmC、2.5mmD、3mmE、3.5mm14、金瓷冠的禁忌证为A、前牙错位牙B、锥形牙C、固定桥固位体D、年轻恒牙E、四环素牙15、上颌磨牙桩核冠修复时最可能利用的根管是A、近中颊根管B、近中舌根管C、腭根管D、近中舌根管和腭根管E、近中颊根管和腭根管16、下列桩核冠根管预备中不正确的操作是A、先看牙片B、确定桩长度C、用圆钻去除根充物D、用裂钻去根充物和修整管壁1次完成E、钻进时随时校正钻入方向17、原牙髓正常或牙髓炎未累及根尖者,根充后桩核冠开始的最早时间是A、3天B、5天C、1周D、2周E、3周18、有根尖瘘管的患牙根充后桩核冠修复开始的时机一般是A、无叩痛后B、瘘管闭合后C、无根尖区扪痛后D、无自觉症状时E、根充后1周19、桩核冠修复的禁忌证中错误的是A、根尖发育未完成B、严重根尖吸收C、牙根极短牙D、牙槽骨吸收超过根长1/2E、冠折外伤牙20、桩核冠桩至少离开根尖部的距离为A、1mmB、1.5mmC、2mmD、2.5mmE、4mm21、以下关于桩核冠的说法错误的是A、桩的长度要尽可能的大于等于临床冠的长度B、固位力取决于摩擦力和粘结力C、桩核不能增强牙根的强度D、修复前必须行完善的根充E、桩核冠修复可减少根尖病变的发生22、根桩的直径应为A、根径的1/4B、根径的1/3C、根径的1/2D、根径的2/3E、根径的3/423、在一般条件下,固位最好的根桩类型是A、光滑柱形桩B、槽柱形桩C、螺纹桩D、铸造桩E、弯制根桩24、关于嵌体洞斜面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增加密合度B、防止牙本质折断C、防止粘结剂被唾液溶解D、去除洞缘无基釉E、洞缘呈45°角25、后牙3/4冠与前牙3/4冠邻沟的主要不同之处是A、邻沟的作用B、邻沟的方向C、邻沟的深度D、邻沟的形态E、邻沟的位置26、与铸造全冠相比,3/4冠的主要优点不包括A、强度好B、龈缘刺激小C、粘固时易就位D、可保留一个牙面E、美观27、不会影响全冠就位的情况是A、预备体有倒凹B、全冠边缘短C、铸造收缩D、蜡型变形E、邻接紧28、导致牙列缺损的常见原因是A、颌骨疾患B、发育障碍C、牙槽骨外伤D、根尖周病E、龋病29、酸蚀釉质粘结面的酸为A、25%硫酸B、35%磷酸C、45%醋酸D、50%枸橼酸E、自酸蚀剂30、金-瓷结合的主要机制是A、化学结合B、压缩结合C、范德华力D、机械结合E、氢键结合31、不能作为铸造金属全冠适应证的是A、后牙固定义齿的固位体B、修复磨牙牙尖劈裂C、修复后牙残根D、治疗磨牙(牙合)面牙本质过敏E、恢复磨牙咬合32、为增加粘结力,粘结之前预备体表面需作的处理中不包括A、清洁B、干燥C、去油污D、酸蚀E、涂硅烷偶联剂33、以下边缘类型中密合度最差的是A、刃状B、90°肩台C、90°肩台加斜面D、凹槽形E、135°肩台34、龈上边缘的主要优点是A、边缘密合B、美观C、牙周刺激小D、不易菌斑附着E、适宜于老年患者35、龈下边缘不适用于A、金瓷冠的唇侧边缘B、牙冠短者C、缺损至龈下D、牙体较小者E、龈沟浅者36、前牙做龈下边缘的主要优点是A、龈沟内是免疫区B、修复体边缘密合性好C、不易产生继发龋D、美观E、防止菌斑附着37、金属全冠戴用2天后,咀嚼时修复牙出现咬合痛,检查有明显叩痛,其原因为A、牙髓炎B、牙周炎C、咬合时有早接触点D、牙龈炎E、接触点过松38、以下哪种情况适宜做全瓷覆盖A、深覆(牙合)、覆盖小B、覆(牙合)、覆盖正常C、(牙合)力较大的前牙D、固定桥的固位体E、以上都不对39、与银汞合金充填比较铸造嵌体的优点是A、机械性能优良B、固位好C、边缘线短D、牙体切割少E、制作方便40、不宜用作嵌体修复的材料是A、复合树脂B、自凝塑料C、烤瓷D、铸造陶瓷E、金属41、临床上固定修复常用的固位形A、环抱固位形B、钉洞固位形C、沟固位形D、洞固位形E、以上都有42、属于嵌体适应证的是A、青少年的恒牙和儿童乳牙B、牙(牙合)面缺损小且表浅C、因牙体缺损的邻接不良或食物嵌塞严重,需恢复邻面接触点者D、牙体缺损范围大,残留牙体组织抗力形差,固位不良E、对美观及长期效果要求高的前牙缺损年轻患者43、以下关于磨牙高嵌体钉洞固位形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A、钉洞深度一般为2mmB、钉洞直径约1mmC、磨牙常采用4个钉洞固位D、钉洞与人造冠的就位道相垂直E、钉洞分散于近远中窝及颊舌沟内44、金瓷冠唇面龈缘一般为A、0.5mm肩台B、1.0mm肩台C、1.2mm肩台D、1.5mm肩台E、1.8mm肩台45、为防止游离酸对牙髓的刺激,年轻患者的恒牙(活髓牙)采用铸造全冠修复时,不能用的永久性黏固剂是A、磷酸锌黏固剂B、玻璃离子黏固剂C、丁香油黏固剂D、羧酸玻璃离子黏固剂E、聚羧酸锌黏固剂46、嵌体洞壁必须有牙本质支持目的是A、增加固位力B、防龋C、增加摩擦力D、增加抗力E、增加覆盖面积47、下列哪项属于牙体缺损修复的治疗原则A、正确的恢复形态与功能B、患牙预备时尽可能保存保护牙体组织C、修复体应保证组织健康D、修复应合乎抗力形和固位形的要求E、以上均是48、为增加金合金瓷金结合力,除了A、喷砂B、预氧化C、超声清洗D、除气E、电解蚀刻49、全冠永久黏固后松动脱落,其主要原因,除了A、预备体轴壁聚合角过大B、咬合侧向力过大C、修复体不密合D、牙周病E、黏固失败50、全冠黏固后出现牙龈炎,其可能的原因,除了A、轴壁突度不良B、冠边缘过长C、嵌塞食物压迫D、试冠、戴冠时对牙龈损伤E、咬合早接触51、活髓牙牙体预备后,粘结临时冠时最好选用A、玻璃离子水门汀B、磷酸锌水门汀C、聚羧酸锌水门汀D、丁香油糊剂E、以上均可52、牙体缺损修复时,牙体预备应达到的要求哪项是错误的A、去除病变组织B、防止损伤邻牙C、保护软组织D、牙体预备尽量多次E、保护牙髓53、牙体缺损修复时,有关牙体预备保护牙髓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A、用高速切割器械做牙体预备时,应有水雾冷却B、局麻下操作对应注意保护牙髓C、牙体预备可分次完成D、牙体预备后,避免用刺激性药物E、活髓牙牙体预备后应做临时冠54、不宜用金-瓷冠修复的是A、锥形牙B、错位前牙C、活髓牙D、青少年恒牙E、四环素牙55、瓷嵌体与金属嵌体相比,最大的优点是A、物理性能稳定B、制作工艺简单C、机械性能较好,耐磨D、色泽协调美观E、边缘线短56、牙体缺损除产生牙髓、牙周及咬合症状等不良影响外,还包括A、尖锐边缘可损伤舌及口腔黏膜B、前牙牙体缺损直接影响美观、发音C、全牙列严重磨损,可使垂直距离变短D、残冠、残根可成为病灶影响全身健康E、以上均为不良影响57、下列哪种情况不适宜做桩核冠A、年轻恒牙B、根尖有感染的牙且未得到控制C、根管壁有侧穿的牙D、牙槽骨吸收超过根1/2的牙E、以上都不适宜做58、以下对金属烤瓷全冠牙体预备的要求叙述正确的是A、前牙切端至少预备1.5~2.0mm间隙B、肩台宽度一般为1.0mmC、各轴面角无倒凹,各线角圆钝D、各轴面预备出金属厚度0.5mm,瓷厚度0.85~1.2mmE、以上都对59、人造冠就位的标志是A、边缘密合B、无翘动C、咬合基本良好D、A+BE、A+B+C60、在嵌体修复的牙体预备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预备的洞形应有倒凹B、预备的洞形的所有轴壁应内聚2°~5°C、洞缘应有斜面D、洞缘应无斜面E、不可作预防性扩展61、铸造3/4冠与铸造全冠比较,其优点是A、牙冠的边缘显露金属B、边缘线长C、磨除的牙体组织较少D、必须作邻轴沟E、固位力强62、铸造全冠预备时,轴壁正常聚合角及颈部肩台要求A、0°无肩台B、2°~5°,0.5~0.8mmC、2°~5°,0.8~1.5mmD、6°~10°,0.8~1.5mmE、6°~10°,1.5~2.0mm63、与普通桩冠相比,桩核冠的最大优点为A、固位好B、强度好C、易制作D、可用于咬合紧时E、作固定桥固位体时易形成共同就位道64、牙体缺损修复过程中,可能导致牙髓损害的因素不包括A、牙体制备B、灌模型C、戴临时冠D、预备体消毒E、取印模65、一般黏固固定修复体前常用的消毒剂是A、75%乙醇B、甲醛甲酚C、木榴油D、樟脑酚E、碘伏66、修复体轴面突度过大可引起A、牙龈增生B、牙龈上皮附着破坏C、牙龈萎缩D、牙龈炎E、食物嵌塞67、牙体修复预备过程中预防性扩展的主要目的是A、去除龋坏牙体组织B、提供良好的固位形和抗力形C、为防止继发龋D、增进修复体的美学效果E、促进牙周组织的健康68、牙冠修复体的邻面与邻牙紧密接触的目的不是为了A、防止食物嵌塞B、维持牙位、牙弓形态的稳定C、与邻牙相互支持、分散(牙合)力D、保持每个牙各区的生理运动E、防止对(牙合)牙伸长69、制备嵌体窝洞时,与修复体边缘封闭直接相关的是A、洞斜面B、边缘嵴C、轴面角D、洞的线角E、洞的深度70、嵌体预备时,错误的做法是A、去尽病变腐质B、轴面最大周径线降至龈缘C、适当磨改异常的对颌牙D、提供良好的固位形和抗力形E、预防性扩展71、修复体的固位力与下列哪种因素无关A、制备牙轴面聚合度B、黏结剂的厚度C、接触面积D、制备牙的松动度E、修复体与制备牙的密合度72、人造冠龈边缘必须高度磨光的主要理由是A、减小对牙龈的刺激B、患者舒服C、加强抗力D、加强固位E、美观73、以下哪些与人造冠的固位有关A、约束和约束反力B、摩擦力C、黏结力D、固位形E、以上都有74、铸造金属全冠牙体预备提供的(牙合)面间隙一般为A、1mmB、1.5mmC、2.0mmD、2.5mmE、3mm75、在确定固定修复体龈缘位置时,必须考虑的因素是A、美观B、固位C、牙冠外形D、年龄E、以上都对76、树脂类黏结剂的优点不包括A、难溶于唾液B、黏结力强C、牙髓刺激小D、可与牙本质黏结E、可与金属黏结77、以下关于黏结力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A、与技术操作有关B、与黏结剂稠度成正比C、与黏结剂厚度成反比D、与黏结面积成正比E、与黏结剂性能有关78、为增加黏结力,黏结之前预备体表面需作处理,除了A、涂分离剂B、干燥C、酸蚀D、清洁E、去油污79、高嵌体固位主要靠A、环抱固位B、钉洞固位C、鸠尾固位D、倒凹固位E、沟固位80、增强铸造全冠固位力的方法有A、在(牙合)面制备针道,轴壁制备轴沟B、在龈边缘制备台阶C、降低牙尖高度D、降低牙尖斜度E、以上都对81、前牙3/4冠邻面轴沟预备,正确的是A、轴沟的深度为1mm,由龈端向切端逐渐变浅B、轴沟与牙舌面的切2/3平行C、两侧轴沟微向切方聚合D、两侧轴沟微向龈方聚合E、轴沟位于邻面舌1/3与中1/3交界处二、A21、患者,女,25岁,右上4近中颊大面积银汞充填,根充完善,最佳的修复设计是A、全瓷嵌体B、3/4冠C、塑料全冠D、金属烤瓷冠E、金合金全冠2、一患者下颌双尖牙,活髓,全冠修复水门汀粘固后第2天出现自发痛,最可能的原因是A、牙本质敏感B、牙髓充血C、牙髓炎D、根尖周炎E、创伤(牙合)3、男性,47岁,右上后牙固定义齿修复半年后松动。
口腔正畸学习题库含参考答案

口腔正畸学习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牙列拥挤分三度,其中1度拥挤是A、间隙相差3mm以内B、间隙相差2~4mmC、间隙相差4~8mmD、间隙相差8mm以上E、间隙相差3~5mm正确答案:B2.由婴儿到成人,上颌骨宽度增长约为A、1.6倍B、2.0倍C、1.0倍D、0.8倍E、3.2倍正确答案:A3.关于基准平面,下列哪项说法不正确A、基准平面为头影测量中相对稳定的平面B、最常用的基准平面有前颅底平面,眼耳平面和Bolton平面C、Bolton平面多用作重叠头影图的基准平面D、大部分个体在正常头位时,眼耳平面与地面平行E、以所有选项都不对正确答案:A4.在错牙合畸形的检查诊断中,下列哪项不符合A、无需询问有无全身性疾病及鼻咽部疾病B、要检查上下中切牙间的中线关系C、需要进行牙,颌,面的一般检查D、对牙弓检查时要进行牙列拥挤度测定E、询问幼年时有无口腔不良习惯正确答案:A5.下列哪一个符合错合畸形矫治标准A、个别正常牙合B、正中牙合C、理想牙合D、理想正常牙合E、平衡牙合正确答案:A6.方丝弓矫治器最主要的特点是A、能有效地控制矫治牙各个方向的移动B、支抗力大C、价格低易于推广D、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E、体积小戴用舒适正确答案:A7.在没有任何预防措施的情况下,正畸患者出现早期龋(釉质脱钙)概率是A、50%~60%B、l0%~20%C、30%~40%D、20%~30%E、40%~50%正确答案:A8.不属于口腔正畸的目标A、功能B、稳定C、美观D、快速E、所有选项都是正确答案:D9.面骨骼的发育方式有A、骨缝的间质增生B、软骨的间质增生C、软骨的表面增生D、骨的表面增生E、所有选项都对正确答案:E10.方丝弓矫治技术中,上颌中切牙托槽位置的高度为45mm,其上颌侧切牙托槽的高度应为:A、5mmB、4mmC、5.5mmD、4.5mmE、3.5mm正确答案:B11.低角型骨性前牙反牙合的颅面特点有哪些?A、下颌平面平B、下颌角正常或较小C、前牙反覆盖较小D、反覆牙合较深E、所有选项都是正确答案:D12.经牙合垫舌簧矫治器治疗后,多数前牙反牙合解除后原矫治器应A、还应戴用1周B、还应戴用6个月或更长C、还应戴用1个月D、还应戴用3个月E、立即停止戴用正确答案:B13.某患者上下前牙切端垂直向间隙在3~5mm之间,应诊断为A、牙列拥挤Ⅱ度B、Ⅲ度开牙合C、Ⅱ度深覆牙合D、Ⅰ度深覆盖E、Ⅱ度开牙合正确答案:E14.功能性矫治器,可矫治错(牙合)类型A、牙列拥挤B、个别牙严重错位C、成人错(牙合)者D、替牙期的安氏Ⅲ类错(牙合)E、拔牙病例正确答案:E15.牙片上牙邻面颈部所呈现的三角形透明区是A、牙颈部脱钙B、投照角度不正确所致C、邻面龋D、正常牙颈部E、牙槽嵴吸收正确答案:D16.暂时性错牙合发生的机制是A、恒切牙萌出初期出现轻度拥挤现象可能因恒牙较乳牙大随着颌骨的增大和乳磨牙与恒磨牙的替换等变化可自行调整B、多生牙占据了恒牙的位置常引起恒牙的错位萌出C、唇系带异常可造成上中切牙之间出现间隙D、咬上唇习惯容易形成前牙反牙合下颌前突及近中错牙合等畸形E、所有选项都不是正确答案:A17.前颅底平面是指A、N~Ba平面B、N~Bolton平面C、SN平面D、FH平面E、所有选项都不是正确答案:C18.烦兜适用于下列哪种情况的保持A、上颌后缩B、上颌前突C、成年骨性I11类患者D、严重开(牙合)及下颌前突矫治后的保持E、深覆(牙合)正确答案:D19.下列哪些矫治器应用的是矫形力A、上颌合垫式矫治B、扩弓螺旋器快速开展腭中缝C、上颌分裂基托矫治D、颏兜E、所有选项都是正确答案:D20.关于正常乳牙牙合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乳尖牙为远中关系B、前牙覆牙合浅C、前牙覆盖深D、有生长间隙和灵长间隙E、终末平面以垂直型及远中型为多正确答案:D21.Crozat矫治器的舌弓一般用A、1mm钢丝B、2mm钢丝C、4mm钢丝D、0.9mm钢丝E、3mm钢丝正确答案:E22.正畸治疗中最常见的牙周病损表现是A、牙齿松动B、牙槽骨吸收C、牙龈红肿D、深的牙周袋E、牙龈脓肿正确答案:C23.Ⅲ度深覆盖是指上下前牙切端前后向距离为A、5mm以上B、5-8mmC、3~5mmD、8m以上E、0-3mm正确答案:D24.关于开牙合I度正确的是:A、I度是上下切牙垂直分开2cm以内B、I度是上下切牙垂直分开3cm以内C、I度是上下切牙垂直分开4cm以内D、I度是上下切牙垂直分开5cm以内E、所有选项都不是正确答案:B25.下列哪些公式对替牙间隙的解释是正确的A、A V-5B、B(IV+V)-(4+5)C、C(IV+V)-(3+4+5)D、D(II+ IV+ V) - (3+4+5)E、E (I1I|+ IV+ V) - (2+3+4+5 )正确答案:D26.下列不是第一恒磨牙正常萌出的影响因素的是?A、第二恒磨牙的方向B、第二乳磨牙的末端平面C、第二乳磨牙严重龋坏D、下颌骨的大小E、第一恒磨牙的位置正确答案:A27.牙受到温和而持续的正畸力时,在压力侧牙周组织将A、血管充血,IM流加速B、牙周膜纤维拉伸变长,牙周膜间隙增宽C、牙槽骨面出现一薄层呈淡红色的类骨质D、分化出破骨细胞,胶原纤维和基质降解吸收,牙槽骨吸收E、成纤维细胞增殖,成骨细胞分化,胶原纤维和基质増生正确答案:D28.吮拇不良习惯不可能造成的错合是:A、前牙反合B、远中错合C、上前牙前突D、腭盖高拱,牙弓狭窄E、前牙开合正确答案:A29.牙周膜纤维的修复的恢复最慢的位置是A、颈部主纤维B、崤上纤维C、根尖区纤维D、主纤维E、跟中部纤维正确答案:A30.牙列缺失时与牙槽骨吸收的速度有关的是A、缺牙原因B、缺牙时间C、骨质致密程度D、全身健康状况E、所有选项都是正确答案:E31.SPEE曲线是A、下颌牙列的纵(牙合)曲线B、横(牙合)曲线C、一条向上凸的曲线D、补偿曲线E、上颌牙列的纵(牙合)曲线正确答案:A32.多根牙阻抗中心的位置,正确的是A、在根分叉附近(牙合)方向1,2mm处B、在根分叉附近往根尖方向1,2mm处C、在根分叉附近往根尖方向3,5mm处D、在根分叉附近往(牙合)方向3.5mm处E、所有选项都不对正确答案:B33.关于正畸矫治过程中的组织反应,下列哪项不对A、骨着色可随骨组织的生理代谢活动而逐渐除去B、由过度骨到正常,大约需要半年到1年的调整时间C、张力侧牙槽骨的内侧面有新骨形成D、牙周膜产生代谢改变,压力侧牙周间隙变窄E、牙髓组织可发生轻度出血,对温度的变化敏感正确答案:A34.头影测量中,SNA角代表:A、上颌基骨对下颌的位置关系B、上颌基骨对颅部的位置关系C、上前牙对颅部的位置关系D、下前牙对颅部的位置关系E、所有选项都不是正确答案:B35.对青少年而言,上述哪些组织生长发育的行为能直接影响上颌骨宽度的变化A、蝶骨间软骨结合生长B、蝶筛软骨结合生长C、鼻腔底面吸收骨质D、上颌结节后壁区增生新骨E、额骨侧面增加新骨正确答案:E36.固定矫治器治疗中的牙釉质脱矿发病率达A、10%B、90%C、30%D、20%E、50%正确答案:C37.上下牙弓狭窄其矫治原则为A、矫正颌间关系B、升高前牙,或压低后牙C、扩大牙弓,推磨牙向后D、扩大上牙弓,或用肌能训练矫治法并加强营养及咀嚼功能,以促进颌骨及牙弓的发育E、缩小上牙弓宽度,或扩大下牙弓宽度,或二者并用正确答案:D38.容易引起开(牙合)畸形的不良习惯:A、睡眠习惯B、吞舌习惯C、吐舌习惯D、咬下唇习惯E、所有选项都不是正确答案:C39.前牙开合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A、吮指习惯B、发音不清C、裂缝舌D、低出生体重E、所有选项都不是正确答案:A40.下列哪项是固定矫治器的缺点:A、能矫治较复杂的错牙合畸形B、能控制矫治牙的移动方向C、固定矫治技术相对复杂,临床上椅旁操作时间较长D、固定良好E、体积小正确答案:C41.关于序列拔牙矫治的原则和步骤说法不正确的是A、适用于替牙期牙列严重拥挤B、序列拔牙只适用于恒牙期,(11~13岁)牙列中度拥挤者C、拔除第一前磨牙,让尖牙萌出到第一前磨牙的位置上D、拔除尖牙E、拔除第一乳磨牙,让第一前磨牙尽早萌出正确答案:B42.暂时性错牙合发生的机制是A、恒切牙萌出初期,出现轻度拥挤现象,可能因恒牙较乳牙大,随着颌骨的增大和乳磨牙与恒磨牙的替换等变化可自行调整B、多生牙占据了恒牙的位置,常引起恒牙的错位萌出C、唇系带异常可造成上中切牙之间出现间隙D、咬上唇习惯容易形成前牙反牙合,下颌前突及近中错牙合等畸形E、所有选项都不是正确答案:A43.头影测量分析中FMIA是指A、下中切牙的长轴与SN平面的交角B、下中切牙的长轴与下颌平面的交角C、下中切牙的长轴与眼耳平面的交角D、SN平面与下颌平面的交角E、眼耳平面与下颌平面的交角正确答案:C44.咬下唇不良习惯可导致的错骀畸形是A、下前牙拥挤B、前牙深覆殆C、前牙深覆盖D、下颌后缩E、所有选项皆是正确答案:E45.下列矫治器哪些属于简单功能矫治器A、唇挡B、前庭盾C、上颌斜面导板D、螺旋器分裂基托矫治器E、平面导板正确答案:D46.龋损形成的过程如下,除外A、修复性牙本质的形成B、牙釉质的再矿化C、硬组织脱矿、崩解D、腐坏牙本质的再矿化E、色素沉着正确答案:D47.下列哪项是错牙合畸形的病因:A、氟斑牙B、牙列缺失C、遗传因素D、楔状缺损E、四环素牙正确答案:C48.在口腔正畸临床诊断、制订治疗计划中一个重要步骤是A、询问病史B、牙齿、口腔卫生检查C、询问全身情况D、模型分析E、颞下颌关节检查正确答案:A49.口外上颌前方牵引矫治器的目的是A、利用口外力促进生长发育期的上颌骨发育B、只能使上前牙唇倾C、促进成人上颌骨发育D、限制成人上颌骨发育E、限制生长发育期上颌骨发育正确答案:A50.眼耳平面指的是A、OPB、FHC、SND、MPE、所有选项都不是正确答案:B51.女,35岁,开口受限6个月,既往有关节弹响史。
第六章牙列缺损缺失活动

、选择题1. 不属于按基牙放置部位分类的附着体为()A. 冠外附着体B.冠上附着体C. 冠内附着体D.根面附着体2. 弹性附着体阴性与阳性结构结合关系是(A. 阴性与阳性结构之间只有牙合向可动度C. 阴性与阳性结构之间只有根向可动度3. 固位型圆锥形套筒冠内冠最佳内聚角度为(A. 2 °B.4 °4. 冠内附着体位于基牙的部位是()A. 牙冠轴面近中B.牙冠轴面远中C. 外冠近中或远中轴面的中四分之一处6. 固定附着体义齿组成部分可能有()A. 支托 B.舌杆C. 连接体 D.以上都不是7. 可摘附着体义齿组成部分可能有()A. 连接体 B.基托C. 全冠D.以上都是8. 附着体义齿固定效果不佳的原因是()A. 附着体阴阳性结构之间间隙过大C. 附着体义齿基托面积过小9. 套筒冠义齿固位效果不佳最有可能的原因是(A. 套筒冠义齿内外冠之间不密合C. 套筒冠义齿人工牙选择不当10. 磁性附着体固位的固位-可摘式义齿适用于A. 缺牙区较大的单、双侧非游离端缺损C. 余留牙有Ⅱ度松动 E.缺牙区牙合龈距离小于6mm11. 关于磁性附着体以下描述正确的是()B. 外冠近中或远中轴面的中三分之一处D. 外冠近中或远中轴面的中五分之一处B. 卡环固位体固位不良D. 基牙牙周条件差第六章牙列缺损/缺失的固定 -活动义齿修复)B.阴性与阳性结构之间只有龈向可动度D.阴性与阳性结构之间有颊舌向可动度)C.牙冠组织内D.牙冠组织外5.套筒冠小连接与义齿可摘支架的连接处位于()A.外冠近中或远中轴面的中二分之一处)B. 套筒冠义齿小连体强度不够D. 套筒冠义齿基托范围不够)B. 游离端缺损、缺牙隙大D. 缺牙区牙合龈距离大于6mmA. 根上型主要用于全口覆盖义齿和部分覆盖义齿,亦可用于过渡性义齿B. 冠外型常用于单个牙缺失的游离端牙列缺损C. 连接型多用于双侧游离端牙列缺损的可摘部分义齿修复D. 种植型可用于任何牙列缺失或缺损的义齿修复E. 支架型多用于单侧游离端牙列缺损的可摘部分义齿修复12. 对磁性附着体的主要特点描述错误的是()A. 有足够且稳定的固位力B. Z-Ⅰ型磁性固位体可达到每单位9.3N 的固位力C. 磁性固位体受覆盖基牙方向的限制,有严格的就位道方向要求D. 不传递侧向力而利于基牙健康附:参考答案第七章 牙列缺失的全口义齿修复1.牙列缺失后附丽在颌骨周围的软组织位置关系改变是因为( )A. 牙槽骨不断吸收B.软组织萎缩C. 颌位关系改变D.手术后软组织被推移E. 软组织弹性作用2.由于上下牙槽骨的吸收方向不同并持续进行,其结果是( )A. 上颌向前下颌向后B.下颌向前上颌向后C. 上颌弓大于下颌弓D.下颌弓大于上颌弓E. 上颌弓变窄而下颌弓变大变高3. 当颏孔与无牙颌牙槽嵴顶接近平齐时,说明 ( )A. 颏孔向牙合向移位B.下颌牙槽嵴低平C. 颏孔向龈向移位D.下颌牙槽嵴丰满4. 无牙颌牙槽嵴终身持续吸收,一般每年为A. 0.5mmB.0.8mmC.1mm5.牙列缺失后上下牙槽嵴吸收的方向为(A. 上颌向上吸收,下颌向下吸收C. 上颌向上内吸收,下颌向下外吸收E. 上颌向下内吸收,下颌向上外吸收 )D.1.2mm E.1.5mm )B.上颌向下吸收,下颌向上吸收 D.上颌向上外吸收,下颌向下内吸收6.下列关于牙列缺失患者的牙槽嵴吸收错误的是A. 牙槽嵴吸收与全身健康状况有关 C. 上颌牙槽嵴吸收的方向是向上向内E. 上下颌骨吸收量之比大约是1:47. 主承托区可承受较大的咀嚼压力是因为(C.有坚韧的粘膜D.此处牙槽嵴宽E.以上均对)B.关于上下颌后部牙槽嵴顶的区域C.D.上皮下有致密的结缔组织E. 以上均对9.为增强无牙颌主承托区的支持力,其上覆盖的粘膜最好( )E.对机体无害1~5 BDCCB6~10 CDAAD 11~12AC)B.牙槽嵴吸收的方向与牙根方向一致D.下颌牙槽嵴吸收的方向是向下向内A.面积大B.牙槽骨致密8.关于主承托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能承担咀嚼压力 表面有高度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A. 厚而疏松B.有较大的弹性C.厚而不活动D.坚韧而中等厚度10. 按照无牙颌解剖特点,切牙乳突属于()A. 缓冲区B.副承托区C.主承托区D.后堤区E.边缘封闭区11. 对鄂小凹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位于腭中缝的后部C. 数目多为并列的两个,左右各一E.鄂小凹是口内黏膜腺导管的开口B.位于软硬腭交界处的稍后方D.上颌义齿的后缘应止于腭小凹12. 与全口义齿无关的解剖标志是( A.鄂小凹 B.前颤动线13.后堤区的作用是( )A.基托后缘定位B.缓冲作用14.与全口义齿后缘有关的解剖不包括A. 腭小凹B.颤动线15. 以下关于后堤区的描述,错误的是 A.后缘位于后颤动线之前 C.后堤区平均宽 8mmE.后堤区有利于边缘封闭A.主承托区B.副承托区17. 腭小凹位于 ( )A.切牙乳突前方 C.腭皱后方 E.软硬腭界处,腭中缝两侧18. 全口义齿合适的磨光面可以 ( )A.有助于义齿的稳定 C.提高咀嚼效率 E.增加面颊部丰满度19. 全口义齿后缘边界为 ( ) A.前颤动线C.腭小凹之连接线上E 腭小凹后 2mmC.后颤动线D.翼上颌切迹C.支持作用D.排牙标志)C.上颌结节D.磨牙后垫( )B.前缘位于前颤动线D. 黏膜弹性较差( )C. 边缘封闭区D.缓冲区B.腭皱与切牙乳突之间D.上颌牙槽嵴后缘B. 避免咬颊咬舌 D.使发音清楚B. 腭小凹之前方D.腭小凹后 lmm( )D.6 个区21. 关于口腔前庭的解剖标志,不包括 ( ) A.唇、颊系带 B 上颌结节C.颊侧翼缘区D.上颌硬区E.远中颊角区22. 关于主承托区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能够承担咀嚼压力 B. 包括上下颌后部牙槽嵴顶的区域C.义齿基托与该区应留有一定间隙,以利于缓冲D.表面有高度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E.上皮下有致密的结缔组织16.按照无牙颌组织结构特点,磨牙后垫属于 20.根据无牙领的组织结构和全口义齿的关系,将无牙颌分成A.3 个区B.4 个区C.5 个区E.磨牙后垫E.边缘封闭作用E.翼上颌切迹E.后堤区E.8个区23. 按照无牙颌组织结构特点和全口义齿的关系,下颌舌骨嵴属于哪一区 A.主承托区B.副承托区C. 边缘封闭区E 表面覆盖区24. 上颌总义齿基托的边缘封闭区主要指下列哪项( )A.唇颊系带B.上颌隆突区C.后腭封闭区25. 全口义齿基托吸附力的大小与下列哪项因素没有直接关系( )A.唾液的黏稠度B.基托磨光面是否光滑( )D.上颌结节区D.缓冲区C. 基托面积大小E. 唾液的量 26.全口义齿固位是指义齿对抗 (A.垂直脱位的能力C.水平向右移位的能力E.前后向脱位的能力27.全口义齿义齿固位力来源不包括A. 大气压力B.摩擦力D. 基托与黏膜接触紧密程度)B. 转动移位的能力 D. 水平向左移位的能力( )C.附着力 D.表面张力28. 影响全口义齿固位的因素不包括 ( )A.颌骨的丰满程度B.口腔黏膜的性质C.基托的伸展范围D.高血压E. 唾液的质和量29.全口义齿基托大气压力的大小与下列哪项因素关系最大( )A. 咀嚼肌B.面型C.基托边缘封闭性D. 基托磨光面是否光滑 E .人工牙排列30. 下列哪种因素不会影响全口义齿的稳定 ( )A.咬合关系 B.人工牙排列位置C.基托磨光面外形 E.是否达到平衡牙合31. 全口义齿磨光面应做成 ( ) A.凹面 C.平面 E.上述都可以32. 以下哪项不利于全口义齿形成良好的边缘封闭 ( ) A.基托伸展至移行皱襞 B. 基托边缘呈薄刃状外形C. 基托边缘呈有一定厚度的圆钝外形C.口腔黏膜厚度适宜且有弹性E.上颌义齿后缘形成后堤区33. 在剩余牙槽嵴中度吸收的情况下,下颌全口义齿基托边缘在下列哪些位置过短时会影响 固位 ( )A.下颌隆突区B.下颌颊侧翼缘区C.下颌舌侧翼缘区D.唇侧边缘E.舌系带34. 全口义齿影响大气压力作用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 A.基托面积 B.基托边缘封闭性 C.牙槽嵴丰满程度 D.是否使用过旧义齿E.黏膜的弹性 35.全口义齿的固位E.内聚力D.高血压B.凸面D.唇颊侧凸面,舌腭侧凹面力中,吸附力和表面张力的发挥与下列哪项无关( )A.基托的伸展范围B.使用何种人工牙C.唾液的黏稠度D.基托与口腔黏膜的密合程度E.牙槽嵴的丰满度36. 全口义齿基托组织面与唾液或黏膜与唾液之间产生的吸引力称为( ) A.表面张力 B.黏着力 C.附着力 D.内聚力 E.摩擦力37. 以下哪项措施不能有效提高全口义齿的固位和稳定 ( )E.指导患者正确使用义齿38. 不利于全口义齿固位的解剖形态是 ( ) A.牙槽嵴丰满B.颌弓宽大C.黏膜厚韧E.系带附着距离牙槽嵴顶近39. 全口义齿的基托边缘不应止于 ( ) A.前庭沟底 C.后颤动线 E.口底40. 全口文齿的稳定是指义齿 ( ) A. 对抗水平和转动力量的能力 B. 对抗从前向后脱位的能力 C. 对抗从后向前脱位的能力 D. 对抗垂直脱位的能力 E.对抗斜向脱位的能力41. E 对抗斜向脱位的他力41.关于全口义齿的周位与稳定,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固位与稳定相互影响B.稳定是固位的前提条件C.固位力强可以弥补稳定性的不足D.稳定性好可以弥补固位力欠佳E 良好的固位和稳定是全口义齿修复成功的基本要素42. 对全口义齿的固位和支持有利的黏膜性质是A.厚、松软 C.薄、无弹性43. 上下颌弓的关系是 ( ) A.上、下颌弓的水平位置关系 C.上、下颌弓的水平和垂直位置 E 以上都是44. 无牙颌口腔专项检查的内容 ( )A.尽量扩大基托面积C.有利的基托磨光面形态 B.准确的印模 D.合理的排牙 D.腭穹隆高深B.翼上颌切迹 D.磨牙后垫前缘( )B 厚、有弹性 D 、薄、干燥B 上、下颌弓的左右位置关系 D.上、下颌弓的前后位置关A.上下颌弓,牙槽嵴大小、形态和位置C.口腔及舌的检查E 以上都对45. 对原有修复体的检查包括( )A.原文齿与口腔组织的密合情况 C.外形是否合适E.以上都对46. 修复前外科处理的内容包括(A.瘢痕或松动软组织的切除修整术C.前庭沟加深术B.牙槽嵴的吸收情况D.唾液分泌量及黏稠度的检查B.牙合关系D.义齿行使功能的效率B.骨性隆突修整术D.牙槽峤重建术( )47.两侧上颌结节颊侧都有较大倒凹的无牙颌患者,修复前应考虑A.手术去除两侧上颌结节颊侧突区,消除倒凹B. 手术去除倒凹大的一侧上颌结节颊侧突区,消除倒凹C. 不作处理D. 手术去除两侧上颌结节颊侧突区部分,消除倒凹48. 口腔软组织的手术处理有( )A.唇舌系带的矫正术C.松动软组织切除修整术E 以上都对49. 全口义齿制作中牙合托的主要作用是A.便于排牙C.颌位记录E. 确定牙合平面50. 确定垂直距离的方法中,最可靠的方法是A.面部距离均等测定法C.息止颌位测定法E.以旧义齿参考51. 关于全口义齿牙合平面位置测定下列哪A.与瞳孔连线平行C.与下颌两侧牙槽嵴平行E.在上唇下缘以下2mm52. 颌位记录记录了( )A.下颌后退记录C.垂直距离和下颌侧方验记录E.垂直距离和正中关系记录53. 患者,56 岁,无牙颌义齿戴用7 年。
口腔执业医师牙列缺失(A2型题)

牙列缺失(A2型题)1.女,70岁。
无牙颌。
全口义齿修复过程中,确定颌位关系后采用外耳道触诊法检查时,感觉左侧髁突撞击明显,而右侧无感觉,如果该患者的颌位关系未重新确定,在试排牙时会出现A.垂直距离过低B.前牙覆盖过大C.右侧后牙覆盖大于左侧后牙D.前牙开[WZyahe.gif]E.下颌义齿中线偏斜答案:E2.一戴用全口义齿患者在做侧方咬合时,平衡侧基托翘动、脱落,其可能原因是A.正中[WZyahe.gif]不平衡B.侧方[WZyahe.gif]不平衡C.前伸[WZyahe.gif]不平衡D.垂直距离过高E.义齿固位差答案:B3.戴全口义齿时,如果发现口内作正中[WZyahe.gif]时,只有第二磨牙接触,其余牙齿开[WZyahe.gif],处理方法是A.降低第二磨牙B.抬高其他牙齿C.加大补偿曲线D.减小补偿曲线E.重新取[WZyahe.gif]关系记录答案:E4.女,66岁。
戴全口义齿两天,感上下牙槽嵴多处压痛。
查:上下全口义齿固位尚好。
基托边缘伸展至黏膜转折处,人工牙排列在牙槽嵴顶上,正中咬合时扪诊颞肌处有力,侧方时义齿活动明显。
引起多处压痛的原因是A.基托边缘伸展过长B.牙齿排列位置不正确C.颌位关系不正确D.侧方[WZyahe.gif]不平衡E.咬合力过大答案:D5.男,67岁。
全口义齿修复后1周,固位情况良好,咀嚼时上颌义齿容易脱落。
最可能的原因为A.唇系带附丽过高B.硬区无缓冲C.基托边缘过长D.后堤区封闭不良E.咬合不平衡答案:E6.女,60岁。
戴全口义齿1天,说话时有“哨音”,其原因是A.基托后缘过长B.基托后缘过短C.前牙覆盖过大D.下颌舌侧基托过厚,后牙偏舌侧E.上颌前牙舌侧光滑,前磨牙区牙弓过窄答案:E7.女,61岁。
戴上颌义齿一天,摘、戴义齿时困难。
查:[ZYZGKS09_374_1.gif]缺失。
黏膜支持式可摘义齿。
唇、颊侧基托边缘伸展至黏膜转折,前牙区牙槽骨较突。
引起摘戴困难的原因是A.[WZyahe.gif]力大,义齿下沉B.义齿支持不足,压迫黏膜C.基托伸展过长,刺激黏膜转折处D.基托进入倒凹区E.基托不密合,翘动引起答案:D8.患者.56岁。
口腔修复学:牙列缺失之全口义齿修复试题及答案

口腔修复学:牙列缺失之全口义齿修复试题及答案1. 下列解剖形态特点有利于全口义齿固位的是() [单选题] *A.颌弓狭窄B.系带附着近牙槽嵴顶C.牙槽嵴低平D.黏膜松软E.后堤区较宽(正确答案)2. 全口义齿选磨调(牙合),根据BULL法则,可调磨的部位是() [单选题] *A.上前牙切端B.上后牙舌尖C.下后牙颊尖D.上后牙颊尖(正确答案)E.下前牙切端3. 与全口义齿的稳定无关的是() [单选题] *A.磨光面形态B.平衡(牙合)C.人工牙龈缘位置(正确答案)D.人工牙排列位置E.咬合关系4. 全口义齿需要平衡(牙合)的原因() [单选题] *A.义齿稳定性要求(正确答案)B.使(牙合)接触面积广C.预防偏侧咀嚼D.提高咀嚼效率E.美观效果5. 与牙列缺失修复前颌面部检查无关的是() [单选题] *A.检查颌面部两侧是否对称B.上唇长度及丰满度C.面中 1/3 高度(正确答案)D.下颌开闭口运动有无习惯性前伸及偏斜E.颞下颌关节有无疼痛、弹响、张口困难等6. 确定无牙颌垂直距离常用的方法是() [单选题] *A.后牙咬合法B.吞咽咬合法C.卷舌后添法D.息止颌位法(正确答案)E. 肌监控仪法7. 无牙颌的副承托区是指() [单选题] *A.与(牙合)力方向成角度的区域(正确答案)B.义齿边缘接触的软组织部分C.需要缓冲咀嚼压力的区域D.主要承托区咀嚼压力的区域E.垂直于(牙合)力方向的区域8. 唇高线与(牙合)平面的距离应为上颌中切牙唇面高度的() [单选题] *A.1/2B.1/3C.1/4D.2/5E.2/3(正确答案)9. 下列可作为全口义齿排牙参考标志的是() [单选题] *A. 上颌结节B.颊棚区C.远中颊角区D.磨牙后垫(正确答案)E. 下颌舌骨嵴10. 上颌总义齿牙槽嵴与硬区之间的区域是() [单选题] *A.主承托区B.副承托区(正确答案)C.缓冲区D.边缘伸展区E.边缘封闭区11. 全口义齿的固位主要依靠() [单选题] *A.吸附力和大气压力(正确答案)B.附着力和大气压力C.摩擦力和大气压力D.黏着力和附着力E.黏着力和大气压力12. 全口义齿后牙咬颊的处理方法是() [单选题] *A磨薄颊侧基托B减小后牙覆(牙合)C加大后牙覆(牙合)D加大后牙覆盖(正确答案)E减小后牙覆盖13. 全口义齿的前牙要排列成浅覆(牙合)、浅覆盖,前牙不接触的目的是为了()[单选题] *A.美观B. 排牙方便C.易于取得前伸(牙合)平衡(正确答案)D.发音清晰E.与天然牙一致14. 全口义齿基托组织面需要缓冲的部位是() [单选题] *A.腭小凹B.颤动线C.磨牙后垫D.舌侧翼缘区E.切牙乳头(正确答案)15. 用于指导全口义齿前牙排牙的解剖标志是() [单选题] *A.切牙乳头(正确答案)B.磨牙后垫C.腭皱D.腭小凹E.颧突16. 上颌牙列缺失后前牙牙槽嵴的吸收方向() [单选题] *A.水平向外B.向上向内(正确答案)C.垂直向上D.水平向内E.向上向外17. 与咬肌前缘相对应的解剖结构是() [单选题] *A.翼下颌韧带B.下颌骨外斜嵴C.磨牙后垫D.远中颊角区(正确答案)E.颊系带18. 后堤区属于无牙颌功能分区的() [单选题] *A.缓冲区B.舌侧翼缘区C.副承托区D.主承托区E.边缘封闭区(正确答案)19. 通常排列上中切牙唇面,位于切牙乳突中线前() [单选题] *A.8-10mm(正确答案)B.3-4mmC.11-13mmD.1-2mmE.5-7mm20. 制取全口义齿印模时,嘱患者微张口,下颌左右侧方运动,可整塑() [单选题] *A.颊棚区B.翼下颌韧带C.翼上颌切迹D.远中颊角区E.印模颊侧边缘(正确答案)21. 用来确定垂直距离的方法是() [单选题] *A.卷舌后舔法B.哥特式弓描记法C.息止颌位法(正确答案)D.外耳道触诊法E.颞肌扪诊法22. 关于无牙颌解剖标志的描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A.尖牙牙尖的连线通过切牙乳突的中点B.唇系带区基托需要形成切迹C.后颤动线位于软硬腭的交界区(正确答案)D.磨牙后垫的中点是(牙合)平面的参考标志E.远中夹角区位于咀嚼肌前缘23. 排列全口义齿人工牙的美观原则都包括() [单选题] *A.牙弓弧度要与颌弓型一致B.上前牙的位置要衬托出上唇丰满度C.前牙排成浅覆(牙合)、浅覆盖(正确答案)D.要体现患者的个性E.上前牙的排列要参考患者的意见24. 上颌全口义齿基托后缘位置是() [单选题] *A.翼上颌切迹与腭小凹后2mm连线(正确答案)B.翼上颌切迹与腭小凹前 2mm连线C.翼上颌切迹与腭小凹连线D.上颌结节与腭小凹后2mm连线E.上颌结节与腭小凹连线25. 拔牙两年后,无牙颌牙槽嵴平均每年吸收() [单选题] *A.0.2mmB.0.5mm(正确答案)C.0.8mmD.1.0mmE.1.2mm26. 全口义齿基托磨光面外形为适当凹斜面的目的是() [单选题] *A.增强义齿固位(正确答案)B.增加舒适程度C.避免食物积存D.获得面部丰满度E.减小基托厚度27. 全口义齿戴入后垂直距离过高的患者,不包括的临床表现为() [单选题] *A.下牙槽嵴疼痛B.唇红部变窄(正确答案)C.面部肌肉酸痛D.上腭部烧灼感E.息止(牙合)间隙小28. 全口义齿人工后牙排成反(牙合)的指标是() [单选题] *A.当下牙弓大于上牙弓时B.上下牙槽嵴顶的连线与(牙合)平面的交角明显小于80°时(正确答案)C.上颌牙槽嵴丰满,下颌牙槽嵴低平患者D.上颌牙槽嵴低平,下颌牙槽嵴丰满患者E.下颌习惯性前伸患者29. 全口义齿下颌第一磨牙咬合面的高度应为磨牙后垫() [单选题] *A.1/2(正确答案)B后缘C前缘C.前缘前 5mmE.1/330. 与全口义齿的稳定无关的是() [单选题] *A.上下颌弓位置B.义齿组织面光滑度(正确答案)C.颌位关系D.承托区黏膜厚度E.颌骨的解剖形态31. 牙列缺失后上颌牙槽嵴吸收的方向是() [单选题] *A.向下向内B.向上向内(正确答案)C.向下向外D.向近中E.向上向外32. 无牙颌牙槽嵴顶的黏膜属于() [单选题] *A.基底膜B.角化膜C.咀嚼黏膜(正确答案)D.非附着黏膜E.被覆盖黏膜33. 上颌全口义齿基托边缘形成后堤最主要目的是() [单选题] *A.避免压迫组织B.增加义齿强度C.避免义齿移动D.获得边缘封闭(正确答案)E.改善义齿稳定34. 全口义齿正中(牙合)有早接触的支持尖,在侧方(牙合)平衡时无(牙合)干扰,应选磨的部位是() [单选题] *A.颊斜面B.对(牙合)中央窝(正确答案)C.顶端D.舌斜面E.远中斜面35. 舌体后缩对全口义齿修复效果的影响是() [单选题] *A.发育不清B.容易咬舌C.咀嚼效果低D.义齿固位不佳(正确答案)E.牙槽嵴舌侧黏膜压痛36. 无牙颌上颌前部形成松软牙槽嵴的原因是() [单选题] * A未拔除残根直接修复B咬合扰致局部压力过大(正确答案)C义齿前牙开(牙合)或反(牙合)D因牙周病缺牙E长期缺牙未及时修复37. 无牙颌全口义齿修复时最常见的印模方法是() [单选题] * A选择性压力印模(正确答案)B静态印模C无压力印模D.解剖式印模E.微压力印模38. 需要全口义齿基托组织重衬的是() [单选题] *A.牙槽骨吸收(正确答案)B.基托边缘伸长不足C.咬合不平衡D.存在松软牙槽嵴E.垂直距离过低39. 下颌全口义齿修复取印模时,嘱患者做闭口咬合动作。
牙列缺损(可摘局部义齿)练习(有答案)

第三单元牙列缺损(可摘局部义齿)一、A11、卡环臂尖端位于基牙舌面倒凹区时,与远中支托相连,转向近中颊侧通过连接体与基托相连者称A、三臂力卡B、对半力卡C、回力力卡D、反回力卡E、RPA力卡2、下列有关回力卡环的描述,错误的是A、基牙为磨牙B、常用于后牙游离端缺失C、基牙牙冠较短或为锥形牙D、卡环臂尖端位于基牙的唇面倒凹区E、基牙近中舌侧通过连接体与腭(舌)杆相连3、回力卡环卡环臂尖端位于基牙的A、颊面倒凹区B、舌面倒凹区C、近中面倒凹区D、远中面倒凹区E、邻间隙倒凹区4、下列有关铸造的圈形卡环描述,说法不正确的是A、增加卡环臂的强度B、有颊、舌中两个支托C、远中支托有增加支持D、防止基牙进一步倾斜移位作用E、非倒凹一侧卡环臂有辅助臂与支架相连5、圈形卡环卡环臂的尖端在下颌磨牙的A、颊侧B、舌侧C、近中面D、远中面E、邻间隙6、圈形卡环卡环臂的尖端在上颌磨牙的A、颊侧B、舌侧C、近中面D、远中面E、邻间隙7、下列有关三臂卡环的叙述,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标准的圈形卡环B、卡环的稳定作用较差C、多用于牙冠外形倾斜的基牙D、卡环包绕基牙的3个或4个轴面角E、卡环由颊、舌两个卡环臂组成8、三臂卡环包绕基牙的轴面角A、1个B、2个C、3个D、5个E、7个9、三臂卡环的组成是由A、颊卡环臂B、舌卡环臂C、(牙合)支托D、A+BE、A+B+C10、圈形卡环多用于A、牙冠外形差的基牙B、游离缺失的末端基牙C、远中孤立的磨牙D、孤立的双尖牙E、松动的基牙11、回力卡环适用于A、前牙缺失B、后牙游离缺失C、后牙非游离缺失D、间隔缺失E、个别牙缺失12、回力卡环具有应力中断作用的原因是A、远中(牙合)支托与基托相连,(牙合)力通过支托传导到基牙,减轻了牙槽嵴的负担B、远中(牙合)支托与基托相连,(牙合)力通过人工牙和基托传导到牙槽嵴,减轻了基牙的负担C、远中(牙合)支托不与基托相连,(牙合)力通过支托传导到基牙,减轻了牙槽嵴的负担D、远中(牙合)支托不与基托相连,(牙合)力通过人工牙和基托传导到牙槽嵴,减轻了基牙的负担E、远中(牙合)支托不与基托相连,(牙合)力通过人工牙和基托传导到牙槽嵴,减轻了牙槽嵴的负担13、对半卡环适用于A、牙冠外形差的基牙B、游离缺失的末端基牙C、远中孤立的磨牙D、孤立的前磨牙或磨牙E、松动的基牙14、联合卡环适用于A、单个前牙缺失B、双侧后牙缺失C、前后牙缺失D、单侧缺牙E、单侧个别牙缺失15、以下表述错误的是A、联合卡环有防止食物嵌塞的作用B、延伸卡环的卡臂在临近缺隙的基牙上,位于非倒凹区,起固位作用C、RPI卡环可减少基牙扭力D、远中孤立磨牙上的铸造圈卡的卡臂尖向近中E、对半卡环有两个(牙合)支托16、延伸卡环除固位外,还具有A、夹板固定作用B、防止食物嵌塞作用C、保护孤立牙作用D、减轻(牙合)力作用E、都不是17、延伸卡环适用于A、孤立牙B、远中孤立的磨牙C、相邻两牙间有间隙者D、倾斜基牙E、松动或牙冠外形差的基牙18、对于存在单侧或双侧游离端缺隙或较长的非游离缺隙,记录上下颌关系使用A、蜡形B、蜡堤C、蜡基托D、蜡(牙合)E、蜡板19、牙列缺损在哪种情况下应采用蜡堤记录上下颌关系A、口内缺牙数目少B、余留牙磨耗C、单个前牙缺失D、个别后牙缺失E、末端游离缺失20、肯氏一类牙列缺失,如果口底至舌侧龈缘的距离为5mm,大连接体应该采用A、舌杆B、舌板C、唇杆D、舌杆+连续卡环E、前牙舌隆突上连续卡环21、下列有关可摘局部义齿小连接体说法,不正确的是A、不能妨碍咬合B、不能滞留食物C、增强支持和稳定D、避免影响义齿就位E、位于牙齿邻间隙内的非倒凹区22、下列有关可摘局部义齿小连接体说法正确的是A、它与大连接体应呈锐角B、小连接体平行越过龈缘并缓冲C、位于牙齿邻间隙内的倒凹区D、将卡环、支托、基托等与大连接体相连接E、小连接体要有足够的柔软度23、可摘局部义齿大连接体的种类包括A、舌板B、腭板C、舌杆D、腭杆E、以上说法均正确24、下列对可摘局部义齿大连接体的要求,除外的是A、杆的边缘应圆钝B、一般呈圆形或卵圆形C、不能妨碍唇、颊、舌的运动D、有一定的强度、质地坚韧、不变形E、不能压迫上颌腭隆突、下颌舌隆突及其他骨性突起25、有关可摘局部义齿的大连接体作用,说法错误的是A、连接义齿各部分成一整体B、传递和分散(牙合)力至基牙C、防止义齿翘起、摆动、旋转、下沉D、减少基牙在功能状态时所承受的扭力E、可减小基托面积,并可增加义齿的强度26、侧腭杆与龈缘的关系是A、与龈缘接触B、离开1~3mmC、离开4~6mmD、离开6~10mmE、离开11~15mm27、前腭杆应位于A、腭皱襞处B、腭皱襞之后,上腭硬区之前C、上腭硬区D、上腭硬区之后E、颤动线之前28、前腭杆的前缘应A、位于上前牙舌隆突上B、位于上前牙舌侧龈缘C、离开上前牙舌侧龈缘3mmD、离开上前牙舌侧龈缘6mmE、离开上前牙舌侧龈缘10mm29、后腭杆位于A、上颌硬区之前B、上颌硬区C、上颌硬区之后,颤动线之前D、颤动线E、颤动线之后30、后腭杆的两端弯向前至A、第二双尖牙B、第二双尖牙与第一磨牙之间C、第一磨牙D、第一磨牙与第二磨牙之间E、第二磨牙31、侧腭杆离开龈缘的距离至少是A、1~2mmB、2~4mmC、4~6mmD、6~8mmE、8~10mm32、双侧上颌后牙游离端缺失者,设计义齿时应该选用的大连接体形式为A、前腭杆B、后腭杆C、联合卡环D、腭板E、RPA卡环组33、下颌局部义齿修复中,舌杆适用于A、口底浅,舌系带附着过高B、下前牙向舌侧倾斜C、下颌舌侧倒凹过大D、下前牙向唇侧倾斜,舌系带附着低E、下颌双侧全部后牙缺失,舌系带附着高34、采用舌杆时,下前牙舌杆距牙龈缘距离为A、2mmB、3~4mmC、5mmD、5~6mmE、7mm35、关于舌板的适应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前牙松动需用夹板固定B、舌系带附着过高或舌面间隙不能容纳舌杆C、舌体经常出现阿弗他溃疡D、口底浅,舌侧软组织附着高E、舌侧倒凹过大不宜用舌杆36、下列有关可摘局部义齿基牙的选择说法不正确的是A、选择健康牙作基牙B、切牙一般可以选作基牙C、牙槽突吸收到根长的1/2不宜单独作基牙D、越近缺隙的牙作基牙,固位、支持效果越好E、牙周治疗后可用联冠、连续卡环等方式加强后作基牙37、下列有关可摘局部义齿基牙的选择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选择活髓牙作基牙B、松动达一度的牙齿不宜单独作基牙C、虽有牙体疾病但已经治疗或修复者D、选用多个基牙时,彼此愈聚集愈好E、越远缺隙的牙作基牙,固位、支持效果越好38、可摘局部义齿基牙首选A、牙周膜面积大B、形态正常C、位置正常D、基牙健康E、活髓39、可摘局部义齿不宜单独作基牙,最低限度为基牙牙槽突吸收到根长的A、1/3B、2/3C、1/2D、1/4E、3/440、下列有关可摘局部义齿设计原则,不正确的是A、义齿应恢复咀嚼功能B、义齿应恢复发音功能C、义齿应恢复美观功能D、义齿不易摘戴E、义齿应制作简便41、右下颌5-8缺失,余留牙正常,基牙应选A、43,44B、43,44,34C、43,44,34,35D、43,44,34,37E、44,34,3742、当上下颌双侧后牙缺失时,下列哪项可作为排后牙的标准A、上、下第一前磨牙的位置关系B、上、下第二磨牙的位置关系C、上、下第二前磨牙的位置关系D、上、下第一磨牙的位置关系E、上、下尖牙的位置关系43、下列可摘局部义齿固位体必须具备的条件的是A、不损伤口内的软硬组织B、对基牙不应产生矫治性移位C、显露金属要少,不影响美观D、有固位作用,能保证义齿不致脱位E、以上说法均正确44、属于可摘局部义齿塑料基托的缺点的是A、色泽美观B、操作简便C、容易自洁D、温度传导作用差E、便于修理、添加和重衬45、可摘局部义齿铸造金属基托的厚度约为A、0.5mmB、1mmC、1.5mmD、2mmE、2.5mm46、可摘局部义齿塑料基托的厚度一般为A、0.5mmB、1mmC、1.5mmD、2mmE、2.5mm47、对牙槽嵴损害最小的人工牙是A、解剖式瓷牙B、非解剖式塑料牙C、解剖式塑料牙D、半解剖式瓷牙E、半解剖式金属(牙合)面牙48、可摘局部义齿解剖式人工牙的牙尖斜度是A、0°B、10°C、20°D、30°E、40°49、可摘局部义齿半解剖式人工牙的牙尖斜度是A、0°B、10°C、20°D、30°E、40°50、可摘局部义齿非解剖式人工牙的牙尖斜度是A、0°B、10°C、20°D、30°E、40°51、与解剖式人工牙比较,非解剖式人工牙A、咀嚼效能差,侧向力大B、咀嚼效能差,侧向力小C、咀嚼效能好,侧向力大D、咀嚼效能好,侧向力小E、无差别52、与非解剖式牙比较,解剖式牙在正中(牙合)时A、上下颌牙的尖窝锁结关系差,侧向力小,功能较强B、上下颌牙的尖窝锁结关系差,侧向力小,功能较弱C、上下颌牙的尖窝锁结关系差,侧向力大,功能较强D、上下颌牙的尖窝锁结关系好,侧向力小,功能较强E、上下颌牙的尖窝锁结关系好,侧向力大,功能较强53、能传导咀嚼压力到牙槽嵴黏膜上并起支持固位作用的是A、(牙合)支托B、卡臂尖C、人工牙D、基托E、连接杆54、上颌游离端局部义齿基托后缘应位于A、末端人工牙远中B、翼上颌切迹前方C、翼上颌切迹D、翼上颌切迹后方E、上颌结节55、下颌游离端局部义齿基托后缘应位于A、末端人工牙远中B、磨牙后垫前方C、磨牙后垫前缘D、磨牙后垫1/3~1/2E、磨牙后垫后缘56、可摘局部义齿固位力的调节中,哪项不正确A、用锻丝卡增加纵向固位力B、调整就位道C、调整固位臂进入倒凹的深度D、增加直接固位体数日,一般2~4个E、调整基牙上固位体的固位形,倒凹深度小于1mm,坡度大于20°57、大连接体的主要作用是A、连接义齿各部分成一整体B、保护口腔内软组织C、提高义齿舒适性D、增加义齿固位及稳定E、形态美观58、可摘局部义齿中起辅助固位和增强稳定作用的部分是A、卡环B、连接体C、基牙D、间接固位体E、人工牙59、间接固位体与支点线关系最好的是A、与义齿游离端在支点线两侧,并远离支点线B、与义齿游离端在支点线同侧C、靠近支点线D、在支点线上E、利于美观60、以下关于间接固位体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间接固位体与游离端基托位于支点线的同侧,距支点线越远对抗转动的力越强B、间接固位体与游离端基托位于支点线的同侧,距支点线越近对抗转动的力越强C、间接固位体与游离端基托位于支点线的两侧,距支点线越远对抗转动的力越强D、间接固位体与游离端基托位于支点线的两侧,距支点线越近对抗转动的力越强E、间接固位体与游离端基托位于支点线的两侧,距支点线越远对抗转动的力越弱61、导线卡环固位、稳定和支持作用均好的是A、一型观测线B、二型观测线C、三型观测线D、四型观测线E、以上均正确62、后牙游离缺失者一般采取模型向前倾斜,义齿就位方向应A、垂直就位B、水平就位C、从前向后D、从后向前E、以上说法均正确63、前牙缺失多采用模型向后倾斜,义齿就位方向应A、垂直就位B、水平就位C、从前向后D、从后向前E、以上说法均正确64、在可摘局部义齿就位方式的选择中,使缺隙两端基牙位于缺隙侧的倒凹相近,应采用的方法是A、均凹法B、调凹法C、填凹法D、减凹法E、增凹法65、模型观测器的分析工具倒凹尺宽度分别为A、0.10mm、0.15mm、0.25mmB、0.20mm、0.5mm、0.75mmC、0.25mm、0.5mm、0.75mmD、0.3mm、0.55mm、0.75mmE、0.35mm、0.55mm、0.75mm66、模型观测器分析工具包括A. 分析杆B. 倒凹尺C. 描记铅芯D. 成形蜡刀E.以上说法均正确A B C D E67、下列有关模型观测的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确定义齿就位道B. 确定软硬组织倒凹C. 确定牙尖交错(牙合)D. 辅助制订修复治疗计划E. 确定余留牙导平面的位置A B C D E68、调节倒凹法其就位道是A、两侧基牙长轴延长线的平分线为就位道B、通过模型倾斜把倒凹集中在一方,与(牙合)力方向一致的就位道C、通过模型倾斜把倒凹集中在一方,与(牙合)力方向不一致的就位道D、就位道与基牙长轴一致E、就位道与(牙合)力方向一致69、适合采用平均倒凹法确定就位道的是A、后牙游离缺失B、前牙缺失C、一侧后牙非游离缺失D、前、后牙同时缺失E、缺牙间隙多,倒凹大70、不适合采用调节倒凹法确定就位道的是A、后牙游离缺失B、前牙缺失C、一侧后牙非游离缺失D、前、后牙同时缺失E、缺牙间隙多,倒凹大71、可摘局部义齿基牙观测时,一型观测线为A、近缺隙侧倒凹区小,远离缺隙侧倒凹区大B、近缺隙侧倒凹区小,远离缺隙侧倒凹区也小C、近缺隙侧倒凹区大,远离缺隙侧倒凹区小D、近缺隙侧倒凹区大,远离缺隙侧倒凹区也大E、近缺隙侧与远离缺隙侧均无倒凹区72、可摘局部义齿基牙观测时,二型观测线为A、近缺隙侧倒凹区小,远离缺隙侧倒凹区大B、近缺隙侧倒凹区小,远离缺隙侧倒凹区也小C、近缺隙侧倒凹区大,远离缺隙侧倒凹区小D、近缺隙侧倒凹区大,远离缺隙侧倒凹区也大E、近缺隙侧与远离缺隙侧均无倒凹区73、可摘局部义齿基牙观测时,三型观测线为A、近缺隙侧倒凹区小,远离缺隙侧倒凹区大B、近缺隙侧倒凹区大,远离缺隙侧倒凹区也小C、近缺隙侧倒凹区大,远离缺隙侧倒凹区不变D、近缺隙侧倒凹区大,远离缺隙侧倒凹区也大E、近缺隙侧与远离缺隙侧均无倒凹区74、下列有关被动整塑说法不正确的是A、牵拉患者的唇部B、牵拉患者的颊部C、下颌向前向外拉动D、下颌向前向上拉动E、上颌应向前向下拉动75、下列有关主动整塑说法不正确的是A、吞咽B、大张口C、牵拉患者唇部D、轻轻活动上唇E、伸舌向前并左右摆动76、肌功能整塑分为A、单次整塑和多次整塑B、简单整塑和复杂整塑C、直接整塑和间接整塑D、主动整塑和被动整塑E、一次整塑和二次整塑77、易出现义齿的翘动等不稳定现象的可摘局部义齿的类型A、牙与黏膜混合支持式义齿B、胶连式义齿C、牙支持式义齿D、金属铸造支架式义齿E、黏膜支持式义齿78、可摘局部义齿按义齿的支持组织不同,可分为A、两种类型B、三种类型C、四种类型D、五种类型E、仅有一种类型79、余留牙重度磨耗导致咬合垂直距离过低,最适宜的修复方式为A、固定义齿B、可摘局部义齿C、覆盖可摘局部义齿D、活动桥E、即刻可摘局部义齿80、可摘局部义齿在修复义齿是,牙槽骨吸收不超过根长的A、1/2B、1/3C、2/3D、1/4E、3/481、义齿承受的(牙合)力,主要由天然牙承担的义齿类型为A、金属铸造支架式义齿B、牙支持式义齿C、胶连式义齿D、牙与黏膜混合支持式义齿E、黏膜支持式义齿82、义齿利用树脂基托将钢丝弯制卡环、人工牙等连接成整体的义齿类型是A、牙与黏膜混合支持式义齿B、胶连式义齿C、牙支持式义齿D、金属铸造支架式义齿E、黏膜支持式义齿83、可摘局部义齿按照义齿对所承受力的支持方式分类的话在临床上最常用的形式是A、铸造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B、牙支持式可摘局部义齿C、钢丝弯制式可摘局部义齿D、混合支持式可摘局部义齿E、黏膜支持式可摘局部义齿84、可摘局部义齿三种支持形式中,哪一描述是错误的A、主要由天然牙来承担(牙合)力的称牙支持式B、牙支持式多用于缺牙数目不多而基牙健康者C、黏膜支持式义齿多用三臂卡增加固位,减轻黏膜负担D、混合支持式义齿尤其适用于游离缺失的牙列缺损E、混合支持式义齿是由天然牙和黏膜共同承担(牙合)力85、黏膜支持式义齿A、(牙合)力通过卡环传导到基牙上B、(牙合)力通过(牙合)支托传导到基牙上C、(牙合)力通过(牙合)支托传导到黏膜和牙槽骨上D、(牙合)力通过基托传导到基牙上E、(牙合)力通过基托传导到黏膜和牙槽骨上86、牙支持式义齿A、主要由天然牙来承担(牙合)力B、多用于缺牙数目多,基牙健康者C、尤其适用于游离缺失的牙列缺损D、基托尽量大,以分散(牙合)力E、以上都不对87、Kennedy第四类除前磨牙设置的直接固位体外,可在磨牙上增设具有间接固位作用的A、I杆B、导线C、观测线D、(牙合)支托E、邻面板88、下列有关Kennedy第四类的连接体设计说法错误的是A、多采用基托将后部人工牙及卡环连接在一起B、利用基托与天然牙舌腭侧的制锁作用增强义齿的稳定C、利用基托与天然牙舌腭侧的制锁作用增强义齿的固位D、基托可覆盖余留前牙的舌隆突以增加牙支持作用E、当设计磨牙间接固位体时,可用大基板或前基板后腭杆连接89、下列有关Kennedy第四类的基牙固位体选择,说法正确的是A、卡环可以是弯制的B、也可以是铸造的C、可利用基托与余留牙腭舌面的制锁作用D、可借助弹性塑料基板的弹性卡抱作用来固位E、以上说法均正确90、下列有关Kennedy第四类的设计要点,说法不正确的是A、多数前牙缺失,直接固位体放在第一前磨牙以后的牙上B、黏膜支持式义齿,应适当扩大义齿的基托面积C、前牙为深覆(牙合)时,应设计塑料基托D、患者不愿显露金属卡环等情况下可设计为黏膜支持式义齿E、前部牙多数缺失,其设计要点同Kennedy第一类缺失91、Kennedy第四类多数前牙缺失,为了美观直接固位体一般不放在A、第一前磨牙B、第二前磨牙C、第一磨牙D、第二磨牙E、磨牙上92、下颌左侧78游离缺失,右侧36缺失,属于A、Kennedy第一类,第一亚类B、Kennedy第二类,第二亚类C、Kennedy第三类,第一亚类D、Kennedy第三类,第二亚类E、Kennedy第四类93、Kennedy第二类的设计中游离端侧缺牙两个以上者,对侧也有缺牙应A、形成面式卡环线B、在缺隙两侧的基牙上放置卡环C、可避免游离端的摆动D、可避免游离端的旋转和翘动E、以上说法均正确94、下列有关Kennedy第二类的设计中游离端侧缺牙两个以上者,说法不正确的是A、第二类为单侧游离缺失B、在游离端基牙上放置卡环C、用大连接体连到牙弓的对侧D、用小连接体连到牙弓的对侧E、在对侧牙弓上选两个基牙放置卡环95、下列与肯氏第二类缺失义齿的特点及设计要点基本相同的是A、肯氏第一类B、肯氏第三类C、肯氏第四类D、肯氏第五类E、肯氏第六类96、Kennedy第一类缺失中混合支持式义齿特点是A、加速牙槽嵴吸收B、义齿由天然牙和黏膜共同支持C、适宜于双侧后牙部分或全部缺失D、后牙缺失越多,对基牙和牙槽嵴的损害越大E、以上说法均正确97、Kennedy第一类缺失的设计一般为A、牙支持式义齿和黏膜支持式义齿B、混合支持式义齿和牙支持式义齿C、混合支持式义齿和黏膜支持式义齿D、混合支持式义齿E、黏膜支持式义齿98、Kennedy第一类缺失中黏膜支持式义齿的具体措施不正确的是A、排瓷牙B、加深食物排溢沟C、减少人工牙数目D、在基托组织面衬垫软塑料E、不妨碍口腔组织功能的情况下,尽可能扩大基托面积99、Kennedy第一类缺失中混合支持式义齿的具体措施不正确的是A、用大连接体或基托连接B、取功能性印模或压力印模C、减小间接固位体和扩大鞍基D、减小人工牙颊、舌径、近远中径E、主要基牙上设计固位、支持、稳定作用良好的卡环100、Kennedy第一类缺失中混合支持式义齿设计要点不正确的是A、控制游离鞍基垂直向移动B、避免基牙受到扭力C、保护牙槽嵴健康D、加大基牙的负荷E、控制游离鞍基侧向移动101、Kennedy三类缺损者的义齿一般为A、牙支持式B、黏膜支持式C、混合支持式D、黏膜支持式或混合支持式E、不确定102、一般情况下KennedyⅢ类义齿功能好的主要原因是A、缺牙数目少B、义齿采用双侧设计C、缺隙的两侧都有基牙D、为黏膜支持式义齿E、为混合支持式义齿103、KenndyIV的活动义齿模型设计时,将模型向后倾斜的主要目的A、使义齿由前向后戴入B、制作方便、便于义齿的摘戴C、利用倒凹固位D、牙槽嵴丰满,唇侧倒凹过大E、减少义齿前份基托与余留牙间的间隙、利于美观104、下列有关可摘局部义齿的初戴,对于缺失牙较多的患者说法正确的是A、确认咬合接触B、确认咬合高度C、确认咬合稳定情况D、检查排牙是否合适E、以上说法均正确105、下列有关试戴可摘局部义齿铸造支架初戴说法正确的是A、就位是否顺利B、卡环位置是否合适C、确认铸造支架有无变形D、支托或支架是否存在咬合高点E、以上说法均正确106、义齿初戴时要检查以下内容,除了A、基牙有无松动、龋坏B、卡环与(牙合)支托就位、密合C、基托与黏膜密合,边缘伸展适度,无翘动、压痛D、连接杆与黏膜接触的紧密程度是否恰当E、咬合接触是否均匀107、以下关于可摘局部义齿基托与天然牙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基托可进入基牙邻面倒凹区B、前部基托边缘不应位于舌隆突上C、基托应与牙面密合,对牙齿有一定的压力D、基托近龈缘处要做缓冲E、基托应与牙面轻微离开,不对牙齿形成任何压力108、下列关于义齿初戴情况的检查及处理方法说法不正确的是A、如有早接触点,应调磨到人工牙和天然牙都有均匀接触B、如个别牙无(牙合)接触或咬合低,可用自凝塑料恢复咬合C、边缘过长可导致咬合时疼痛,应做适当修改D、支托如有移位,必须重新制作E、连接杆与黏膜接触过紧,则压迫黏膜产生压痛109、关于可摘局部义齿初戴的检查与处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卡环和支托应做到支托与支托凹密合B、卡环与牙面密合,卡环臂尖在倒凹区C、支托、卡环体应该不影响咬合D、卡环体在非倒凹区E、支托略高时,可磨改早接触点,不能磨改对颌牙110、牙槽嵴部位有骨尖或骨突、骨嵴,在义齿在受力时造成疼痛的部位,一般不见于A、尖牙唇侧B、上下颌隆突C、内斜嵴D、上颌磨牙腭侧E、上颌结节颊侧111、与戴入局部义齿后基牙疼痛无关的因素是A、基托伸展过长B、基托与基牙接触过紧C、支托上有高点D、卡环过紧E、设计不当基牙受力过大112、人工牙面过小、低、关系不好,义齿恢复的垂直距离过低,最终导致的是A、义齿弹跳B、义齿翘动C、义齿咀嚼功能差D、义齿基托与组织不密合E、义齿摆动113、可摘局部义齿初戴时就位困难的处理方法是A、用力将义齿戴入B、缓冲基托组织面C、缓冲卡环体D、调整(牙合)支托E、确定阻碍部位后逐步调改、缓冲114、不会造成局部义齿摘戴困难的是A、基托进入组织倒凹B、卡环臂过紧C、就位方向不对D、卡臂尖进入倒凹过深E、基托与黏膜组织不贴合115、下列可以造成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后食物嵌塞的原因中,除外A、义齿与组织之间出现缝隙B、卡环过紧,基托紧贴牙面C、基托与天然牙之间有间隙D、卡环与基牙不贴合E、原有基托与组织不密贴116、义齿初戴造成发音不清晰的原因不包括下列哪项A、刚刚戴入义齿,没有适应B、牙齿排列偏向舌侧C、上颌腭侧基托过厚D、卡环或者其他固位体过紧E、下颌舌侧基托过度伸展117、当上下颌牙咬合过紧,且牙本质过敏不能磨出(牙合)支托窝时,上颌后牙的(牙合)支托可以放在A、近中边缘嵴B、远中边缘嵴C、颊外展隙D、颊沟区E、舌沟区118、(牙合)支托具有以下作用,除了A、支持、传导(牙合)力B、作间接固位体C、恢复垂直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