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在工程测量中GPS技术的运用

合集下载

GPS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GPS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GPS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GPS测量技术是一种在建筑工程测量中广泛应用的测量工具和技术。

它通过使用卫星信号来测量地面点的坐标,能够在空间中精确地定位建筑物、道路、桥梁、隧道、水坝等工程构筑物的位置,大小和形状,从而帮助工程师在建设过程中更好地规划设计和管理施工。

1.土地测量GPS测量技术可用于测量土地的大小和边界,以及确定土地的所有者和使用限制。

这对于土地评估和合法化地形分析非常重要,可帮助工程师和监管机构提供更准确和可靠的土地数据。

2.建筑测量GPS测量技术可用于测量建筑物的大小和位置以及确定其高度、体积和形状。

这可帮助工程师和建筑师在建设过程中规划和设计建筑物,确保建筑物符合安全标准,并满足预期的使用需求。

3.道路、桥梁和隧道测量4.水坝和水库测量GPS测量技术可用于测量水坝和水库的大小、位置和形状,以便工程师可以更好地规划并进行水力模型分析,确保水坝和水库足够安全,并可有效地控制水流和保护环境。

5.地铁和轻轨测量GPS测量技术可用于确定地铁和轻轨的位置、长度、高度和坡度,以便工程师和建筑师可以设计和规划一个有效、安全的地下交通系统。

优势和局限性GPS测量技术具有很多优势。

它可以从设备附近的任何位置收集数据,从而实现高精度的测量结果。

此外,GPS测量技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测量较大的区域,并提供精确的空间坐标,可以帮助工程师减少出错的可能性。

然而,GPS测量技术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GPS测量技术对天气和大气状况非常敏感,如降雨、云层或其他天气状况,会影响GPS信号的质量和稳定性,导致测量失准。

其次,GPS测量技术有时可能受到邻近高建筑物和树木的干扰,这会影响到设备接收的卫星信号。

因此,在进行GPS测量之前,应该先对周边情况进行充分考虑。

GP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应用

GP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应用

浅谈GP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摘要: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践,本文介绍了gps技术的基本原理、gps技术应用的优点和gps定位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分析,随着科学的发展,gps技术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关键词:gps定位;rtk;工程测量中图分类号:p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1一、gps构成gps主要由空间卫星星座、地面监控站及用户设备三部分构成。

(1)gps的空间部分是由24颗工作卫星组成,此外还有3颗有源备份卫星在轨运行。

卫星的分布使得在全球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可观测到4颗以上的卫星,并能在卫星中预存的导航信息。

(2)地面控制系统由监测站、主控制站、地面天线所组成,地面控制站负责收集由卫星传回之讯息,并计算卫星星历、相对距离,大气校正等数据。

(3)用户设备部分即gps信号接收机。

其主要功能是能够捕获到按一定卫星截止角所选择的待测卫星,并跟踪这些卫星的运行。

二、gps技术应用的优越性(一)用途广泛gps技术可以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对于测绘工作者而言,gps定位系统己应用:大地测量,地壳板块运动监测,建立各种工程监测网和进行各种工程测量等。

(二)自动化程度高用gps接收机进行测量时,仅需一人将天线准确地安置在测站上,量测天线高,接通电源,启动接收单元,仪器即自动开始工作,在结束测量时只需关闭电源,接收机便完成野外数据采集,若在一个测站上需要作长时间的连续测量,还可实行无人值守的数据采集,通过数据传输,将所采集的定位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实现自动化的gps测量和计算。

(三)定位精度高短距离精度可达毫米级,中、长距离相对精度可达到10-7至10-8。

差分导航的精度可达米级至厘米级。

大型建筑物、构筑物变形监测,在采用特殊的观测措施、精密星历和适当的数据处理模型和软件后,平面精度可达亚毫米级,高程精度可稳定在1mm左右。

(四)全天候实时动态观测应用gps定位、导航,不受天气的影响,可以全天候地工作。

关于GP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运用的探讨

关于GP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运用的探讨

量不是上述 的几 何距离 ,而是 带有一定 偏差 的伪几 何距离一 伪距 。由 于伪 距是通过测码 或测 相而确定 的 ,因此 ,作为G S P 的基本观测值 ,

的界 址点 ,平 面位置的施工放样 等。采用R K T 技术测 图时仅需一人进
行。将G S接收机放在 待定 的特 征点上 1 P 、2秒钟 ,同时输入该特征
有条件 ( 解决多路 径效应 ,如采 用扼 流圈天线 )的情况下 , 范围内 小
2 带R K . T 的碎部测量与放样 3
GS P 定位原 理 ,类似 于传 统的后方交 会 。如果 已知空间G S 星 以大地高取代高精度的水准测量 的正 常高也是有可 能的。 P卫
R K R a Tm ie a c T ( el i e nm t ) K i 技术 ,即载波相位差分技术 ,是实时处 方交会原 理 ,确定 出测站点 的三维坐标 。由于造价 的原 因 ,G S P 接收 理两 个测站载 波相位观测 量的差分 方法。R K 统由两部分组成 : T 系 基 机 中的时钟 精度有限 ,与G S P 时间相 比有较 大的偏差 ,因而需 要将这 准站 ( 标 已知 ) 坐 和移动站 ( 用户接 收机) 。其基 本原理是 :将基准 站采
关 键 词 :GP 定位 系统 S GP RT S K
辱 j
锁 ,以保持长距离线路坐标控 制的一致性 。通过在实 际应用 的情况 比
近年来 ,G S 收机的小型化 、小功耗给G S P接 P 用于工程测 量提供 较 ,我们 总结 出在平 均边长 在5 公里 以下 的工程G S 制网 ,用 双频 P控
科 掌 技 术
鞠斓 黼翱键辅
关于G S P 技术在工程测量 中运用 的探讨

探讨GP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探讨GP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探讨GP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的gps 定位装置和高精度的技术指标为t程测量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关键词:gps;工程测量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mall volume, light weight to carry gps positioning device and high precision of the technical indicators for t range measurement brought great convenience. keywords: gps; engineering survey.中图分类号:tb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概述gps是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历时20年,于1994年全面建成,具有海、陆、空全方位实施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

gps接收机的改进,广域差分技术、载波相位差分技术的发展,加之美国sa技术的解除,使得gps技术在导航、运载工具实时监控、城市规划、工程测量等领域有了更为广泛的应用。

(rtk(real time kinematics,实时动态)技术是在gp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能够实时提供流动站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并在一定范围内达到厘米级精度的一种新的gps定位测量方式,是gps应用的重大里程碑。

rtk测量是将l台gps接收机安装在已知点上对gps卫星进行观测,将采集的载波相位观测量调制到基准站电台的载波上,再通过基准站电台发射出去;流动站在对gps卫星进行观测并采集载波相位观测量的同时,也接收由基准站电台发射的信号,经解调得到基准站的载波相位观测量;流动站的gps接收机再利用0tf(运动中求解整周模糊度)技术由基准站的载波相位观测量和流动站的载波相位观测量来求解整周模糊度,最后求出厘米级精度流动站的位置。

GPS-RTK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GPS-RTK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GPS-RTK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GPS-RTK技术是一种高精度的全球定位系统技术,通过在全球分布的卫星系统和地面测量设备之间进行通信,实现对地球表面三维坐标系统的精确定位。

该技术的原理是利用卫星发射的信号来测量接收器与卫星之间的距离,进而计算出用户的准确位置。

具体来说,GPS-RTK技术是基于三角测量原理,通过将接收器接收到的卫星信号转化为实际距离,然后利用多个卫星的距离数据进行三角定位,从而得出用户的位置坐标。

GPS-RTK技术在工程测量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主要优点是高精度、高效率和精度持久性。

对于建筑和土木工程、道路和铁路建设等行业的测量需求来说,精准的测量数据非常重要,可以提高施工建设的质量和效率。

例如,GPS-RTK技术可以用于实地勘察、进行测量建筑设施、标记定位以及水文测量等工程领域。

通过该技术得到的测量数据可以直接导入建筑设计软件,为工程师提供更为可靠和精准的三维模型,以便于他们在设计和实施方案时做更为精准的判断。

总而言之,GPS-RTK技术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和精度持久的全球定位技术,在工程测量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提升,该技术将在未来的工程测量领域发挥更多的作用。

抱歉,由于缺乏背景和具体数据,我无法为您提供准确的分析。

请提供更为具体的数据和场景,以便我能够进行更加精确的分析。

在建筑和土木工程领域,GPS-RTK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实现高精度的测量。

下面以某铁路建设项目为例,分析GPS-RTK技术的应用和优势。

该项目是新建的高速铁路线路,需要进行完整的勘测、设计和施工。

在测量阶段,GPS-RTK技术被用于提供地理参考框架和针对新建线路的高精度三维坐标。

这样的测量需要高度精确的参考框架支持。

通过GPS-RTK技术和基站,在测量前和测量期间始终维护精确的3D参考框架,确保每个施工组件的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GPS-RTK技术可以通过采集能够用于设计验证的大量数据,确保相同或相关组件之间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GPS测量技术及其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GPS测量技术及其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GPS测量技术及其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1. 引言1.1 GPS测量技术及其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GPS测量技术是一种基于全球定位系统的技术,在工程测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利用卫星信号和地面接收器,GPS测量技术可以实现高精度的位置和时间信息获取。

在工程测量中,GPS技术可以用于测量建筑物、土地、道路等各种工程项目,为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准确的空间数据支持。

GPS测量技术的原理是基于卫星定位系统,通过接收来自多颗卫星的信号,测量接收器与卫星之间的距离,从而确定接收器的位置。

在工程测量中,GPS技术可以实现快速、准确的数据采集,极大地提高了工程测量的效率和精度。

例如,在建筑测量中,GPS技术可以用于确定建筑物的位置、高度和结构;在土地测量中,可以用于测量土地的边界、面积和地形;在道路测量中,可以用于测量道路的线路、坡度和曲率。

通过结合GPS技术,工程测量可以更加精准和可靠。

总的来说,GPS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关键的数据支持。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GPS测量技术将在工程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未来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2. 正文2.1 GPS测量技术的原理GPS测量技术的原理主要基于卫星定位原理。

GPS系统是由24颗卫星组成的卫星星座,这些卫星分布在地球轨道上,每颗卫星都携带有高精度的原子钟。

通过接收这些卫星发射的信号,并计算信号传播时间,可以确定接收器与卫星的距离。

GPS测量的原理可以简单描述为三角定位法。

接收器接收到至少3颗卫星的信号,通过测量信号的传播时间和卫星位置信息,可以确定接收器和卫星之间的距离。

利用3个卫星可以确定接收器在地球上的位置,而4个以上的卫星可以提供更精确的定位信息。

除了距离测量外,还需要考虑钟差、大气延迟等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通过对多颗卫星信号的接收及数据处理,可以消除或校正这些误差,提高测量的精度和准确性。

GPS测量技术的原理基于卫星定位原理,通过测量卫星信号的传播时间和位置信息,确定接收器在地球上的位置,从而实现精准的定位和测量。

GPS-RTK技术在工程竣工测量工作中的优缺点与应用

GPS-RTK技术在工程竣工测量工作中的优缺点与应用

GPS-RTK技术在工程竣工测量工作中的优缺点与应用一、GPS-RTK技术的特点及优势1.高精度测量GPS-RTK技术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通过对多颗卫星信号的接收和处理,可以实现厘米级甚至毫米级的测量精度。

尤其是在山区、林区等复杂地形的测量中,GPS-RTK技术能够提供更加精准的测量数据,保障了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2.快速测量GPS-RTK技术采用实时动态差分技术,能够快速获取测量数据,减少了测量的时间成本。

在工程竣工测量中,时间往往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成本,GPS-RTK技术的快速测量能够大大提高测量效率,有利于工程竣工的及时验收和交付。

3.灵活便捷GPS-RTK技术可以实现无线通讯和数据传输,测量过程中无需布设大量的测量控制点,减少了现场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GPS-RTK设备体积小、重量轻,携带和操作都十分方便,使其在工程现场的应用更加灵活便捷。

4.多元数据应用除了提供位置坐标的测量,GPS-RTK技术还可以提供高精度的高程、方位、速度等多元测量数据,满足了工程竣工测量对多元数据的需求,为工程质量评估提供了更多的参考依据。

1.地形测量在工程竣工测量中,地形测量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

利用GPS-RTK技术,可以实现对地形的高精度三维测量,获取地面高程和坡度等数据,为工程设计和质量评估提供可靠的依据。

2.建筑结构监测在建筑工程的竣工测量中,需要对建筑结构进行监测,以评估结构的变形和变化情况。

GPS-RTK技术可以实现对建筑结构的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纠正结构变形,保障建筑的安全和稳定。

1.信号遮挡问题GPS-RTK技术受到天气、地形、植被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信号遮挡的问题,影响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特别是在城市和山区等复杂地形中,GPS-RTK技术的信号稳定性和可靠性会受到较大挑战。

2.高成本从设备投入和维护成本来看,GPS-RTK技术相对较高,对于一些中小型工程而言,成本相对较高。

且GPS-RTK技术设备对人员的使用和维护也有一定要求,对工程测量人员的素质要求相对较高。

在工程测量中GPS技术运用

在工程测量中GPS技术运用

探讨在工程测量中GPS技术的运用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传统的工程测量、测绘技术已经不再适应当今环境。

因此,文章以gp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特点与传统测量技术进行比较,论述gps rtk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以及处理数据的方法,并提出一点点建议。

关键词:gps技术;工程测量;应用;建议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gps技术在现代工程测量中的优势所在gps技术能大范围的应用于工程测量中,是有其优势所在的。

具体表现在:①测量精度高。

其相对精度可在10-5~10-9之间;②灵活选点,降低成本。

由于gps不需要各测站点之间的相互通视,因此可大量的降低布网的费用;③抗干扰性能好,保密性好;④方便测量外出作业。

由于不用担心气候或时间的影响,可极大地提高测量外出作业效率。

⑤操作简单,容易上手,观测简便;⑥可缩短观测时间。

采用快速静态定位方法可极大缩短gps布设控制网的观察时间;⑦自动化程度高。

测量工作人员在测量作业时只需把天线对中、整平、量取天线高度后,打开电源设备就可自动进行观察,利用数据处理软件对所测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即可得到所需的测点的三维坐标。

二 gps rtk技术应用于铁路定测2.1在测区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在铁路勘察设计的初期阶段,必须要进行测量。

而目前测量的主要工作分别为:交切测量、中线测量、中桩高程测量、断面测量、跨线测量、桥涵测量等工作。

在进行中线放样之前,可先用gps静态测量、常规测量方法,来依据沿线布设平面控制网,经过平差算法分析,解算出各控制点的平面坐标与高程。

而根据相邻点间间距5~8km,并与国家点进行联测,从而得出各控制点的平面坐标,这里就要对投影变形的影响进行考虑了。

由于所变形的程度是与测区的地理位置和高程相关,造成铁路线路短则数十公里,长则上千公里,都是有可能的,而根据跨越范围幅度的大小,线路的走向、地形的情况差别,长度变形是各不相同。

在3°投影带的边缘,长度变形可达 1/3 500以上,导致中线桩由图上反算的放样长度与实地测量长度不一致,无法满足放样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在工程测量中GPS技术的运用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传统的工程测量、测绘技术已经不再适应当今环境。

因此,文章以GP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特点与传统测量技术进行比较,论述GPS RTK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以及处理数据的方法,并提出一点点建议。

关键词:GPS技术;工程测量;应用;建议
一GPS技术在现代工程测量中的优势所在
GPS技术能大范围的应用于工程测量中,是有其优势所在的。

具体表现在:①测量精度高。

其相对精度可在10-5~10-9之间;②灵活选点,降低成本。

由于GPS不需要各测站点之间的相互通视,因此可大量的降低布网的费用;③抗干扰性能好,保密性好;④方便测量外出作业。

由于不用担心气候或时间的影响,可极大地提高测量外出作业效率。

⑤操作简单,容易上手,观测简便;⑥可缩短观测时间。

采用快速静态定位方法可极大缩短GPS布设控制网的观察时间;⑦自动化程度高。

测量工作人员在测量作业时只需把天线对中、整平、量取天线高度后,打开电源设备就可自动进行观察,利用数据处理软件对所测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即可得到所需的测点的三维坐标。

二GPS RTK技术应用于铁路定测
2.1在测区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在铁路勘察设计的初期阶段,必须要进行测量。

而目前测量的主要工作分别为:交切测量、中线测量、中桩高程测量、断面测量、跨线测量、桥涵测量等工作。

在进行中线放样之前,可先用GPS静态测量、常规测量方法,来依据沿线布设平面控制网,经过平差算法分析,解算出各控制点的平面坐标与高程。

而根据相邻点间间距5~8km,并与国家点进行联测,从而得出各控制点的平面坐标,这里就要对投影变形的影响进行考虑了。

由于所变形的程度是与测区的地理位置和高程相关,造成铁路线路短则数十公里,长则上千公里,都是有可能的,而根据跨越范围幅度的大小,线路的走向、地形的情况差别,长度变形是各不相同。

在3°投影带的边缘,长度变形可达1/3 500以上,导致中线桩由图上反算的放样长度与实地测量长度不一致,无法满足放样要求。

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消弱长度变形,如改变中央子午线、设置抵偿投影面等方法。

2.2选择作业时段
铁路沿线地物地貌复杂多变,为获取完整的数据,必须根据卫星可见预报和天气预报选择最佳观测时段。

卫星的几何分布越好,定位精度就越高,卫星的分布情况可采用Planning软件查看多项预测指标,根据预测结果合理安排工作计
划。

2.3高程控制测量
GPS测出的高度是大地高,而实际采用的是正常高,需要将大地高转化为正常高。

而测区的高程异常是未知数,且高程异常的变化较复杂,特别在山区精度较差。

近几年来,随着高程拟合方法的逐步应用,在地形变化不大的平坦、半丘陵地区,已经可以将GPS—RTK高度值进行处理来得出正常高。

此外,铁路新线定测要求约每隔2 km设置水准点,而有些地形环境不能满足GPS观测的条件,采用高程拟合的方法拟合的高程精度不能得到保证。

完全用GPS替代等级水准难度大。

因此要结合测区具体情况,确定要采用的方法。

2.4求取地方坐标转换参数
合理选择控制网中已知的WGS84和北京54坐标(或地方独立网格坐标)以及高程的公共点,求解转换参数,为RTK动态测量做好准备。

选择转换参数时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①要选测区四周及中心的控制点,均匀分布;②为提高转化精度,最好选3个以上的点,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转换参数。

2.5基准站选定
基准站设置除满足GPS静态观测的条件外,还应设在地势较高,四周开阔的位置,便于电台的发射。

可设在具有地方网格坐标和WGS84坐标的已知点上,也可未知点设站。

2.6放样内业数据准备
利用测量内外业一体化程序完成全部计算工作。

将线路的起点坐标、方位角、加直线长度及曲线要素输入,程序根据里程计算出全线待放样点的坐标,其中直线上每50 m一个点,曲线上每10 rn一个点。

按相应的数据格式将放样点坐标导出成Trimble DC文件,通过Data Transfer将DC文件导入到外业掌上电脑供外业调用。

2.7外业操作
将基准站接收机设在基准点上,开机后进行必要的系统设置、无线电设置及天线高等输入工作。

流动站接收机开机后首先进行系统设置,输入转换参数,再进行流动站的设置和初始化工作。

通常公布的坐标系统和大地水准面模型不考虑投影中的当地偏差,因此要通过点校正来减少这些偏差,获得更精确的当地网格坐标,且确保作业区域在校正的点范围内。

三GPS RTK技术的数据处理
实时动态测量RTK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

在RTK作业模式下,基准站通过数据锭—调制解调器,将其观测值及站点的坐标信息用电磁信号一起发送给流动站。

流动站不仅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

同时本身也要采集GPS卫星信号,并取得观测数据,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瞬时地给出精度为厘米级(相对于参考站)的流动站点位坐标。

在RTK作业模式下,基准站通过数据链将其观测位(仍距和载波相位观测值)和测站坐标信息(如基准站坐标和天线高度)—但传送给流动站,流动站在完成初始化后,二方面通过数据链接接收来自基被站的数据,另外,自身也采集rTP3观测数据,并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再经过坐标转换、高程拟合和投影改正,即可给出实用的厘米级定位结果。

四对提高GPS技术应用于工程测量的一些建议
4.1对GPS网中已知点的坐标的精度要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检验,避免那些存在较大误差的“已知点”作为平差计算或坐标转换的约束条件,其结果会影响GPS 测量原有的精度,给GPS网的最后结果带来影响。

检验方法,一是认真查阅这些已知点的等级、精度等资料,二是通过高精度的测距仪进行测距和已知点计算的边长进行比对,三是对已知点进行分组约束平差试算,找出匹配的平差精度高的已知点。

4.2对精度要求高,重点工程的GPS控制网的成果的检验,可在其GPS网内布设一级光电测距导线,从其测距导线的坐标闭合的相对精度,检验GPS测量最后的平面控制成果的精度,同时也检验了已知点的相对精度。

4.3采用GPS技术进行城市控制测量,具有精度高、灵活性强、工作效率高的特点,不但要求作业人员具有较高的GPS测量专业技术水平,而且更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这对确保观测数据质量和平差计算成果的精度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每一失误都有可能造成观测成果和内业计算成果的错误,造成返工或不可弥补的损失。

具体要求是在静态测量中,要保证测站点名、点号、仪器高、天线高输入的正确。

在内业平差计算时,要对约束点、校核点、平面坐标和高程的输入进行反复校对,保证其正确无误。

在动态测量中,也要求观测者时时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如立杆者必须做到气泡居中,点位对中,误差在1cm以内方可测量,这是保证动态测量精度的关键,须认真做好。

4.4在外出作业,如温度较低(0℃以下)时,要提前对接收器进行加温预热,使其达到正常机能,正常运行。

这样才能在观测测量时得到满意的数据。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GPS技术应用在工程测量中可极大的提高其工作效率
与准确性,缩短了工程建设的时间与成本,可带来经济与社会效益。

因此,随着其技术的不断提高,我们也要逐步提升相关的专业技术,使其更加的便于利用,同时也要根据具体情况来提高其应用范围与功能。

参考文献:
[1]汪灯林.GPS 定位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22).
[2]刑忠堂,张丽.GPS定位技术及其在公路勘测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信息,2009,(27):30.
[3]汪灯林,杨殷.GPS 定位技术在工程测量中一点探讨[J].江西测绘,2010,(1):16-17.
[4] 陶家科.GPS 定位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科学之友,2010:16-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