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法综合实习报告
成都理工大学电法实习实验报告模板

电法勘探校内实习实习报告组别: 第三大组11小组姓名: XXXXX学号: 201XXXXXXXX)(2,BN BM AN AM MN BN BM AN AM K I U K MN MN MN MNs ⋅+⋅⋅⋅⋅⋅=∆= πρ一、 实习一: 大功率激电中梯实验原理:激发极化法是以地壳中不同岩、矿石的激电效应差异为物质基础, 通过观测与研究人工建立的直流(时间域)或交流(频率域)激电场的分布规律进行找矿和解决地质问题的一组电法勘探分支方法。
它是通过人工源向地下供电。
在供电电流不变的情况下, 地表两个测量电极间的电位差随时间增大。
在一段时间以后达到某一饱和值, 断电后, 测量电极之间仍然存在一个随时间减小的电位差, 并在相当长时间后其电位差衰减趋于零。
这种由激发极化效应产生的随时间变化而产生的附加电场的过程称为充放电过程。
其特征是供电后, 附加场时间由快到慢, 最后达到饱和, 断电后随时间衰减由快到慢, 最后趋于零。
在开始供电瞬间测量电极间产生一次场电位差, 供电一段时间后, 测量电极间还产生二次场, 此时测量的为叠加场电位差, 即总场电位差。
一般情况下在断电后零秒是不可能观测到二次场电位差的, 通常是观测断电后某一时刻的二次场电位差, 从而达到找矿目的的。
激电中梯只需设一次供电导线和供电电极, 能在相当大的面积上进行测量, 且能同时用多台接收机同时在多条测线上进行观测。
其工作效率高, 扫描速度快而成为近年来电法工作中的主要方法, 而且其极化率参数不受地形影响。
二、实验仪器及工作方法:重庆奔腾仪器厂生产的WDJS —2接收机和WDFZ —2大功率发射机。
测区: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院楼下草坪, 在主剖面中间三分之一段、平行其的两条侧线上进行逐点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
利用记录的数据与仪器导出数据按照如下公式进行相应计算:三、成果图件:后附有手绘图一、实验二: 高密度电阻率法实验原理:基于电阻率法的原理, 采用一次阵列布极方式, 利用程控多路转换器和微机电位仪组合方式, 实行不同装置类型和不同极距的断面或立体视电阻率测量, 兼顾了电阻率剖面和电阻率测深法, 达到断面或立体勘查到目的。
电大法学社会实践报告(五篇)

电大法学社会实践报告(五篇)第一篇:电大法学社会实践报告在行政服务中心司法局的实践报告对于法律尺度的把握离不开经验的积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011年11月20我进入了区行政服务中心管理的司法局单位,开始了我第一次走上工作岗位的体验。
在实习期间内,由于我的专业知识还很不完善,主要工作是帮忙接待前来咨询和办理案件的群众。
这些都是在学校里无法感受到的。
在学校,只有学习的氛围,毕竟学校是学习的场所,每一个学生都在为取得更高的成绩而努力。
而这里是工作的场所,每个人都会不断努力学习和工作来提高自已的能力,以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需要!让我学习到也感受到了很多之前所没有想像到的东西,让自己对法律工作的性质和环境,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了解。
相信这些见识对于将来无论是否会成为一名法律工作者的我来说,都是受益匪浅的。
一、实习过程中的认识与所得(一)市民法律意识显著提高实习的第一天,司法局的当事人来来往往,忙了一整天。
每天从早上进司法局到下午下班,一直都不断会有当事人到办公室来,他们咨询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所涉及到的法律知识,或询问自己案件的办案进程,提供案件线索证据等。
在实习期间,有关工伤、意外事故、交通事故的赔偿,因家庭暴力而诉讼离婚等等案件一直有发生。
其中,在这些案件的原告当中不乏有年过半百的老年人、在世人眼中法律意识还不够完善的农民。
每天接待这些案件的当事人,虽然自己不能给他们提供很多的法律知识的帮助,但是在与他们的交谈中,我能够深切的感受到他们已经能勇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不管是从办理的案件的数量,还是从群众的思想变化来说,我市市民的法律意识都正在不断提高。
当然,在我国社会各方面还不发达的今天,我市乃至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还需进一步的提高。
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之后,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德治”,号召全国人民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仅仅靠社会舆论的谴责是无法实现这一目标的,而只有通过法律手段,通过比社会舆论手段更为强制的手段,迫使公民遵守规则、履行义务,并能够强化这种履行义务遵守规则的法律意识,方可实现。
法学专业电大社会实践报告范文(通用11篇)

法学专业电大社会实践报告法学专业电大社会实践报告范文(通用11篇)艰辛的社会实践又告一段落了,大家这段时间一定收获不少吧!一起好好总结一下这段经历的收获和付出吧。
怎样写好社会实践报告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法学专业电大社会实践报告范文(通用11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法学专业电大社会实践报告1一、毕业实习目的与意义毕业实习对我们的毕业设计非常的重大。
为此,我们首先必须首先要明白:在实习中我们的目的意义和任务,也就能为毕业设计带来真正而又完美的开幕。
法律系毕业的实习是我们学习过程中的最后一个部分,是综合的实践阶段,在这个阶段,是我们在实习单位通过指导老师的,独立从事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尝试阶段,其最基本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应对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是学生对四年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系统化、综合化运用、总结和深化的过程。
通过在工作单位的实践,培养严肃认真、刻苦钻研、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并且敢于创新,能正确地将独创精神与科学态度相结合。
让我们能够在现实氛围中寻找自身差距,在弥补自身不足的同时强化进入社会前的适应能力,使毕业生信心十足地面对就业,顺利完成人生的角色转变,同时让我们毕业生对所学专业业的现状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对毕业后的去向有一个清醒认识和明确定位,有效避免了就业中普遍存在的盲目性,大大地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几率。
二、实习单位及岗位简介首先,我想向所有为我的实习提供帮助和指导的xx市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员及我的老师致谢,感谢你们们为我的顺利实习所作的帮助和努力。
xx市中级人民法院坐落于建设路和新华道交叉口附近,南临唐山大饭店,正处于唐山市市中心位置。
中级人民法院门朝南开,大门左侧是一座四层楼,是民事审判庭。
民事审判庭分为民一庭、民二庭、民三庭、民四庭。
大门右侧是一座五层楼,一层、二层、三层主要是机要室以及一些日常办公机构,四层、五层为刑庭和行政庭。
我实习的刑二庭就在五楼。
电法实习报告

电法实习报告指导教师:肖宏跃姓名:李文忠学号: 200805060102班级:勘查技术与工程1班实验准备:一.仪器设备的检查与维护1.发送机、接收机、发电机在工作前应系统检测其各项技术指标,在驻地试运行,确保安全、稳定可靠地工作。
2.用于实习的导线,特别是旧导线要认真检查有无破损点或断点。
发现破损点应用高压绝缘胶布或黑胶布逐层紧密缠绕好,力求所缠绝缘层平整、光滑,不要成为“肿瘤”。
3.对棒状铁、铜制电极要进行除锈处理,使电极表面光亮,减小电极的接地电阻。
4.在激发极化法中,使用的不极化电极极差应小于2mv,内阻小于1000 ,并将不极化电极放在盛有C SO4 u 溶液的容器中,电极并联起来以备使用。
二.明确分工,各司其职1.组长:组长协助教师落实每天的实习安排,对组员进行具体分工,准备出工需用的仪器设备,外业完成后,负责检查仪器是否齐全。
2.操作员:负责组织野外作业,并负责仪器安全。
指挥布站、跑极,核实点位和野外观测。
当确保质量后,可决定收工,通知切断电源,跑极员收线,现场审查记录,签名以示负责。
3.记录员:核实供电电极、测量电极的位置,记录点号。
回报并记录观测数据,对跑极员反映的有用地形、接地和地质情况记于备注栏中。
及时计算测量参数并绘制草图。
协助操作员与跑极员的联络。
向操作员建议回程检查观测点,回到基地,对记录进行100%的复算。
4.跑极员:负责收、放导线和布极。
及时报告测点位置、地形、地质等情况。
当准确布极困难,或接地电阻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应按规范要求移动电极位置,并报告测站。
在布设高压电源供电时,应确保人畜安全。
服从测站指挥,提高工作效率。
三.注意事项1.野外人员应具备安全用电和触电急救的一般常识。
当使用高压电源时,“无穷远”供电电极或中梯装置A、B 供电电极附近应设置明显警告标志或派人看守。
2.在测站布置妥当和电极接地完成后,测站应先通知作业人员再开始供电观测。
观测结束时应先通知发电机停车或切断电池箱电源,然后才通知跑极人员收线或转移供电极位置。
电法勘探实习报告

电法勘探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电法勘探实习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法勘探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实际操作技能,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工作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素质。
同时也是一次具体的、生动的、全面的技术实践活动。
二、实习内容实习期间,我们主要学习了电法勘探的基本原理、方法、实际操作技能以及数据处理和解释。
实习内容包括直流电法、交流电法、电阻率法、充电法、激发极化法等。
三、实习过程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首先由老师进行了实习动员,强调了本次实习的重要性,并分析了电法勘探的实际情况及存在的困难。
老师还讲解了仪器操作、搬迁中的注意事项,并要求在实习期间自行保管实习备品。
本次实习中需要用到的仪器主要有电阻率仪、电极、电缆等。
随后,我们开始了室外的勘探工作。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严格按照老师教授的方法进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我们小组成员之间也进行了良好的沟通和协作,共同解决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四、实习收获通过这次实习,我对电法勘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在实际操作中,我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电阻率仪、电极、电缆等仪器,掌握了数据采集、处理和解释的基本技能。
同时,我也明白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学会了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此外,实习过程中的团队协作也让我深刻体会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小组成员共同分析、讨论,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这种团队协作精神不仅有助于实习的顺利进行,也对我们将来的工作和生活具有很大的启示。
五、实习总结电法勘探实习让我收获颇丰,不仅提高了我的专业技能,也培养了我的团队协作能力。
我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本次实习使我受益匪浅,我将珍惜这次实习的经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
法学专业电大社会实践报告(通用5篇)

法学专业电大社会实践报告(通用5篇)法学专业电大社会实践报告1通过这一个月的实习,对一些现实中的案件与所学器械有较大的收支时,会利诱;面对和颜悦色的法院的导师们,面对每一个质朴盼望获得赞助的群众,会冲动;遇到社会上的一些欠好的风俗,实实在在的去面对一些暴力案件,离婚案件时,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而对付在实习期间关于纯挚的法学理论问题,我又会积极的反思和总结。
短短的一个月,所见到听到学到的器械并不是小结所能概括完,有一些器械还必要更深入更长久的思考和回味。
我想这种总结和反思会对我以后的做人,法学学习,以及职业生涯都邑产生许多正面的影响。
实习期间,我打仗了一些的案件,通过参加这些案件的讨论阐发,我对蓝本控制不扎实的司法基础知识有了活跃形象的理解,让我认识到,只有通过理论知识与现实案件相结合,能力更精确的控制司法的内涵。
一个月下来,我得到了很多灾得的法学相关工作的工作经验,对付案件的管辖、受理、适用司法、告状上诉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加倍深刻的体会到茂名法治社会的近况,茂名地区的公民司法素质的高低。
具体来说,如作为一个书记员,他的基础工作是什么,平时工作必要注意些什么,通过察观知道,书记员是审判工作的事务性帮助人员,在法官指导下工作。
工作内容有:(1)解决庭前筹备历程中的事务性工作;(2)担负案件审理历程中的记录工作;(3)整理、装订、归档檀卷资料等。
我们作为实习生也是协助做一些书记员分内的事,固然琐碎,却异常有用和需要。
而审判员、审判长等合议庭成员和审判委员会成员的具体操作,和一些法度模范性问题因为不能介入此中,所以不甚了解,只是开庭傍边的工作照样有所知道的,审判长是整个审判的中心,审判的前前后后都必要审判长的主持,问问题,节制当事人以及旁听人员的规律、情绪,以及如何在审判历程发明问题,办理问题,找到争议的焦点,从而充分了解案情的真实环境,最终做出正确的判决。
之前在学校做模拟庭审的时候,我也饰演过审判员的角色,然而跟真正的审判是异常不合的,真正的审判,并不是这么简单地坐在那里,必要思考许多问题,以及帮忙审判长让审判顺利地进行下去。
电大学生法学实践报告(通用6篇)

电大法学实践报告电大学生法学实践报告(通用6篇)辛苦的实践活动已经结束了,这段时间里,我们有得也有失,有苦也有甜,写一份实践报告,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那么你真的会写实践报告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电大学生法学实践报告(通用6篇),欢迎大家分享。
电大法学实践报告1今年暑期,从20xx年8月4日至20xx年8月23日,我在事务所实习了一个月的时间。
严格来说,这并未算得上是真正的法律意义上的实习,因为我还未通过司法考试,既无实习证而无法计算实习期,也未与律所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而无正式身份,因此这次实习只能算得上是一般意义上的学习或社会实践,只是为了将我在学校的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但我仍然从中获益良多。
驻马店律师事务所及其律师、工作人员为我提供了一个充实自我、积累经验的机会和平台,我非常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并认真对待。
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我遵守单位纪律,服从工作安排,积极完成律师转自交办的工作,在律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下,我了解和初步掌握了律师事务所的运作程序和律师的办案经过及技巧,弥补了知识上的不足,增长了社会见识,对自己学习和掌握法律、运用法律以及人际关系方面的相处都有很深的体会。
以下是在律师事务所实习期间的见闻、实践和感受写下这份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主要目的是将在大学期间所学的理论通过实习达到与法律实践相结合,从而巩固知识和发现不足以求积累经验、指导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适应社会和掌握人际交往的能力;树立正确的法律人生观念和思维。
二、实习内容:我的主要工作归为一点就是协助指导律师办理案件,并辅助地从事一些行政性事务。
在实习中我学会了律师在受理案件后的实际操作程序并且协助他们填写卷宗、对卷宗进行编码以及整理文书;撰写一些力所能及的法律文书,如代理词、起诉状、辩护词等,当然最后还要经过指导律师的修改;我还跟着律师一起到法律援助中心、工商局、派出所等部门调查取证。
我最有体会的是参加了几起案件的旁听,认真学习了正当而标准的司法程序,真正从课本中走到了现实中,从抽象的理论回到了多彩的实际生活中。
成都理工大学电法实习

本科生实习报告实习类型生产实习题目电法实习学院名称地球物理学院专业名称勘查技术与工程学生姓名学生学号201205060指导教师肖老师实习地点成都理工大学实习成绩二〇一五年九月二〇一五年十一月大功率激发极化法一实验原理激发极化法是根据岩石、矿石的激发极化效应来寻找金属和解决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问题的一组电法勘探方法。
它又分为直流激发极化法(时间域法)和交流激发极化法(频率域法(SIP))。
常用的电极排列有中间梯度排列、联合剖面排列、固定点电源排列、对称四极测深排列等。
也可以用使矿体直接或间接允电的办法来圈定矿体的延展范围和增大勘探深度。
二实验目的通过采用大功率的激发极化法来探测地下的物质,需要掌握大功率激电的仪器设备,设备的安装,测线的布置,发电机的使用,发射机的使用,接收机的使用以及数据的采集,处理和解释。
三实验内容及仪器实验仪器(1)发电机一台,用以提供大功率的交流电(2)整流器一台,用以将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3)平衡负载一台,用以平衡,防止电流过大烧坏仪器(4)WDFZ-5A型5Kw大功率智能发射机一台,接入电源和整流器,用来控制发射时间,周期,延迟等参数WDJS-2型数字直流激电接收机两台,用来进行测量,接收机通过硫酸铜容易作为测量电极,在逐个测点上进行测量,记录测量出来的极化率参数。
实验内容本次实验是采用中间梯度装置来测量,需要测量视电阻率和视极化率两个参数。
本次实验在地球物理学院楼下的草坪上完成,总共三条测线,以中间的为主测线,旁边两条垂直相距1米的测线为旁侧线,三条线同时测量两个参数并且记录下来。
实验参数:AB=40m,MN=1m,点距1m,加密点距0.5m。
主测线,旁边两条垂直相距1米的测线为旁侧线,三条线同时测量两个参数并且记录下来。
实验参数:AB=40m,MN=1m,点距1m,加密点距0.5m。
在距离A级6m处开挖小坑,此后每隔一米挖一个坑,这就是MN=1m的测量点,在距离A级12米处开始进行加密点(也就是说加密的第一个点在1.25m处),加密即每隔0.5米挖一个坑,在距离A级20米处停止加密(最后一个加密点在19.5米处),从20米后到30米的距离仍然采用1米的间隔进行挖坑,三条测线是一样的做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法实习报告目录第一章前言第二章实习区背景第三章大功率激电(中间梯度)第四章激电测深(对称四极)第五章高密度(温纳)第六章总结作者:陈荐发第一章前言实习是教学过程中极为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
通常可将实习分为专业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或毕业实习)。
为了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实际工作能力,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特安排专业教学实习,将磁法、电法、地震各方法与野外地质条件和工程任务相结合,进行专业教学实习。
本大纲适用于地球物理勘查技术专业的学生。
一、实习目的1、培养学生树立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不畏艰苦的工作作风。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野外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综合分析问题方面得到初步训练。
3、巩固校内理论教学成果,理论联系实际,为进一步学习各种物探方法打好基础。
4、培养学生组织和管理生产的能力。
5、使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得到训练和培养。
二、实习要求1、初步掌握重、磁、电、震等各种物探方法在野外施工中各个环节的基本工作方法和技术要求。
2、能熟练地操作各类专业仪器,切实掌握仪器及保证仪器安全的主要措施。
3、掌握各方法的工作设计、资料整理、图件绘制、推断解释和报告编写,要求每人能独立完成各方法实习报告。
三、实习时间、地点野外实习5周(武定校区),资料整理、编写初步报告1周(校内),具体安排如下表:四、实习方式1、室内教学与野外施工相结合;2、仪器操作、物探数据采集、资料处理与整理解释相结合;3、教学实习的全过程与报告编写相结合。
第二章实习区背景1、工区位置工区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武定县,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02。
22,36“——102。
27,40北纬:25。
30,00“——25。
35,00” 2、自然地理概况测区为云贵高原之间盆地,东有文笔山(2220m)、西有狮子山(2421.8m)、北有洒普山(2279.5m)。
山脉总体走向为北东-南西向延伸。
区内河流主要有:由南向北流的菜园河,由北西向南东流的西春河,两者在旧城交汇形成盘龙河向东流入掌鸠河、普渡河后汇入金沙江。
区内最高是狮子山2421.8m,最低为盘龙河约1690m。
3.以往工作程度1967——1992年,云南省地矿局二区测队、十一地质队、第四地质队、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建材301队等单位先后在该测区进行地质工作。
主要地质成果有:武定下寒武统渔户村组沉积磷矿踏勘简报、武定大矣波钻矿点踏勘简报、武定狮山菱镁矿踏勘简报、云南省武定狮子山石棉矿马家营矿段补充勘探报告、云南武定近城镇钛铁铁砂矿大矣波矿段详查报告、云南武定白邑村矿段普查报告、1:20万武定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及1:5万武定县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4.地质背景该测区主要出露的地层如下:泥盆系鱼子甸第二段(D2y2)顶部为紫红、灰紫色薄—中层状泥灰岩,生物碎灰岩、泥岩互层,含大量鱼骨片化石,为风暴沉积岩;上部为紫红色、紫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钙质泥岩夹灰紫色、黄绿色生物碎屑泥灰岩,发育水平层理,含丰富的豆石虫化石;中部为浅灰、灰色薄—中层状泥晶灰岩、砂屑泥岩与黄色细—粉砂岩不等厚互层,发育水平层理及波状层理;下部为灰色、灰紫色薄—中层状含白云质灰岩、砂屑泥晶灰岩与灰色薄层钙质页岩不等厚互层,夹杂灰紫色角砾状生物碎屑风暴岩。
本段地层从下—上颜色由灰色—紫灰色—紫红色变化,生物碎屑由少增多,碳酸盐逐渐减少,陆源碎屑不断增加的变化规律。
为浅湖混和坪沉积,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
厚163m。
鱼子甸第三段(D2y3)中上部为紫红色中层状泥岩与黄绿色薄层状粉砂岩、褐黄色薄—中层状细—中粒石英砂岩不等厚互层,发育水平层理及波状层理,中部含丰富的介形虫化石,上部含植物化石;下部为灰紫、紫色中层状泥岩、泥质粉砂岩与灰绿色、褐黄色薄层状粉砂岩、细砂岩不等厚互层,发育平行层理及小型板状层理。
属湖泊沙泥坪沉积,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
厚86m。
舍资组(T3s)为灰色、灰紫色块状泥岩夹褐黄、灰白、红色花斑状铁质砂岩透镜体、浅黄色中层状石英细砂岩,在旧城附夹炭质泥岩及煤线,含植物碎片;底部为褐黄色砾岩透体、含砾含鲕状赤铁矿不等粒石英砂岩,为河流―湖沼相沉积,与下伏古生代各组为假整合或微角度不整合接触。
厚薄10—30m。
大矣波岩体(辉长辉绿岩)该岩体在大奕波一带侵入于鱼子甸组地层中,呈一不规则椭圆形,与围岩接触面倾角70—80度,出露面积不到1平方千米,为一岩株。
岩体相带变化不明显,块状构造,以细粒结构为主,粒径多小于1mm。
具辉长辉绿结构,外接触带具角岩化、硅化;内接触带具泥化、绿泥石化、次闪石化。
第三章 大功率激电(中间梯度)1.基本理论1.大功率激电是通过向地下岩层供电,然后测量计算出岩石的电阻率,极化率的方法。
本方法可以输出较大的电流,压制各种干扰信号,提高信噪比,在大极距下保证观测精度,因此具备相当大的勘探深度,在寻找金属矿产勘查中,特别是寻找隐伏矿和深部矿的新一轮找矿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装置布设时应注意的事项:a. AB 距应通过测深实验选择。
如果电源功率允许,且AB 距增大时异常并不明显减小,在观测仪器检测能力允许的条件下,AB 距可尽可能的大一些。
MN 距应适合关系式:MN ≥(501~301)AB 。
用横向中间梯度装置确定矿体走向长度时,允许采用比纵向中间梯度装置有较大的MN 极距;b. 观测范围限于装置的中部。
这个范围不应大于AB 距的三分之二;c. 当测线长度大于三分之二AB 距,需移动AB 极完成整条测线的观测时,在相邻观测段间应有2~3个重复观测点;d. 一线供电多线观测时,旁剖面与主剖面间的最大距离,应不超过AB 距的五分之一。
2.装置示意图3.计算公式装置系数:BN BM AN AM K 11112+--=π22)2/(y MN x AM +-= 22)2/(y MN x AN ++=22)2/(y MN x AB BM ++-= 22)2/(y MN x AB BN +--= Y —为旁测线到主测线的距离X —为MN 中点到供电电极A 的距离每一条剖面上各测点的K 值是可以在施工前,根据上面的公式计算出来,以便在计算该点的视电阻率时使用。
ABs I V K ∆=ρ视电阻率 式中K 为该点的装置系数ΔV ——DJS-8A 接收机测得一次场电压I AB ——为DJF10-1发送机供电电流注意:Ⅱ计算时取同一个时间的电压。
电流值保证视电阻率精度。
观测点距=相邻两个MN 中点的距离.4.实习区测量成果5.异常解释如图:经过对该测区测量后绘制出的电阻率平面等值线图和电阻率平面剖面图,不难看出地质填图只能从地层表面上判定岩性,图中红色与黄色区是相对高阻层,推断地下为岩浆岩—辉绿岩,地层表面覆盖着一层泥盆系的鱼子甸第二段—紫红、灰紫色薄—中层状泥灰岩,黄色细—粉砂岩。
图中黄色与红色区为辉绿岩侵入位置。
经过开采辉绿岩风化后形成的钛砂矿,也证明了推断结果是正确的。
钛砂矿的储存逐渐向图中黄色与红色区域发展。
6.小结经过这次实习工作实践,我认为使用大功率激电进行找矿前应该对该矿区的原始资料进行认真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才能选择合理的布测方法。
合理的布设野外工作,才能取得好的找矿效果。
第四章激电测深(对称四极)1.基本理论地下岩(矿)体或地质构造基于他们所具有的物理性质,规模大小及所处位置,都有相应的物理现象反映到地表或地表附近,这种物理现象是地球整体物理现象的一部分,电测深法地球物理勘探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利用适应的仪器测量,接收工作区域各种物理现象的信息。
应用有效的处理方法从中提取需要的信息。
并根据岩(矿)体或构造和围岩的物性差异,结合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做出地质解释。
推断探测对象在地下的位置,大小范围及产状。
以及反映相应物性特征的物理量等。
作出相应的解释与推断。
因此应用电测深法地球物理勘探时,应具备下列条件:①被探测对象与周围介质之间有明显的物理性质差异。
②被探测对象具有一定的埋藏深度和规模,且地球物理异常有足够的强度。
③能抑制干扰,区分有用信号与干扰信号。
④在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方法的有效性实验。
2.工作方法及内容本次地点在武定县城香水庄。
测量时根据AB/2和MN/2极距表来进行的在测点对称的地方打干电极,然后不断地加大AB/2的距离来测量同一个测点。
距离越大反应的就越深。
最后记录电阻率和极化率来分析解释。
所以布设了一条长450米的剖面勘探线,点距为50米。
最大AB/2=400米,最小AB/2=3.供电极(钢电极)采用并联组合装置,测量电极采用硫酸铜溶液电极罐。
测点放线方向为E-W 。
电极距见表。
3.装置示意图及计算公式AB/2 MN/2 3 1 4.5 1 6 1 9 1 12 1 15 5 255 405 655 10025 15025 20025 30025 400 25如图:ρ——岩层的电阻率(Ω·m);ΔV——测量电极间的电位差(mV);I——供电回路的电流强度(mA);K——装置系数(m),与供电和测量电极间距有关,按下式计算:K=πAM·ANMN(2)但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地层既不同性又不均匀,所测到的电阻率为视电阻率ρs 值。
资料整理及解释按电极距不同所测得的ρs 值,在双对数坐标纸上绘制ρs-AB/2关系曲线,电测深ρs-AB/2关系曲线的解释有定性解释和定量解释,定量解释中的量板法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对称电测深二层量板有D型和G型理论曲线两张。
辅助量板有Q型、A型、H型、K型辅助曲线四张,分析所要解释的曲线类型,对于地层为两层的的岩性,反映出来的曲线有两类:当ρ1>ρ2时为D型曲线;当ρ1<ρ2时为G 型曲线。
对于地层为三层的岩性,反映出来的曲线有四类:当ρ1>ρ2>ρ3时为Q型;当ρ1<ρ2<ρ3时为A型;当ρ1>ρ2<ρ3时为H型;当ρ1<ρ2>ρ3时为K型。
此外还有AK、HK、HA等四层断面类型和HAK、HKQ、AKQ等五层断面类型等。
4.测量结果。
5.异常解释从图中可以看出有两个相对低阻区与两个相对高阻区。
推断F1为断层,T-1为辉绿岩侵入体,T-2为舍资组与鱼子甸组的砂岩,泥岩。
根据原始资料和野外观察及综合测深图件分析,可确定F-1处确实存在断层。
在垂直测线方向(N)上300米处发现有辉绿岩体出露。
也可以确定T-1为辉绿岩体。
在测点3号和4号处有一段地面高阻体。
6.小结此方法简单实用,处理和输出过程直观明了,工作效率高,是一种有效,经济的地球物理勘探手段,值得广泛应用。
要解释电测深图件中的异常还是需要专心研究物探资料和地质资料的对比情况。
第五章高密度(温纳)1.基本理论高密度电阻率法是用供电电极A.B向地下供直流(或超低频交流)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