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资料第16讲:人口的变化
高中地理 一轮复习人口增长及人口迁移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①为迁入地提供大量廉价劳动 大量人口迁入,增加了公共设
迁 力 ②促进迁入地商品流通和 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
入 地
经济的发展 三产业的发展
③促进迁入地第
尤其在住房、交通、卫生、教 育、城市环境方面产生巨大压 力
①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 人口迁出导致当地人才外流,
迁 科技、文化等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 劳动力不足,从而影响迁出地
出 的发展。
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地 ②人口迁出可缓解当地人地矛盾。
③可以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下图反映了农村人口大量迁往城市的现象,这种人口迁移是发 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式。读图回 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内容,对人口迁移而言,属于拉力的是
________,属于中间阻力的因素是________。(填字母) (2)从人作为消费者的角度看,人口迁出对当地有什么意义?
4.处于“人口红利期”的人口结构特征应该是
A.高少儿、低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 B.低少儿、低老年型的低人口抚养比 C.低少儿、高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 D. 高少儿、高老年型的低人口抚养比
5.人口经济学家根据《2007年世界发展报告》分析并得出结论: 中国的“人口红利期”大约在2015年出现转折,可能由“人口红 利期”转入“人口负债期”。但中国的各个地区可能进入转折期
A.迁入率持续上升
B.迁出率持续降低
C.机械增长率缓慢下降
D.累计净迁入量逐年增加
8. 从人口迁移模式看,该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
A上海
B.安徽 C.湖南
D.河南
DA
为推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国务院将我国分为中部、东北部、西部、东部
高三地理人口的变化知识点

⾼三地理⼈⼝的变化知识点让我们扬起⽣活的风帆,⽤勤奋去攀登智慧的巅峰,⽤知识这⾦钥匙去打开成功的⼤门吧!下⾯给⼤家分享⼀些关于⾼三地理⼈⼝的变化知识点,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三地理⼈⼝的变化知识点⼀、⼈⼝的⾃然增长1、10年来⼈⼝增长历史时期⼈类的⽣产劳动⼈⼝数量和增长情况⼈⼝变化的原因农业⾰命之前主要从事采集和狩猎⼈⼝数量化少,增长缓慢⼈们获取⾷物的能⼒低,抵御疾病和灾难⽔平差,死亡率⾼农业⾰命⾄⼯业⾰命期间利⽤简单的⼯具从事农业活动⼈⼝数量增多,增长速度加快耕作和灌溉技术发展,⾷物供应变得稳定⽽可靠,死亡率下降⼯业⾰命以后⼯业⽣产活动迅速扩⼤和发展⼈⼝数量继续增加,增长速度更加迅猛⽤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类不断壮⼤着改造⾃然的能⼒,⼈们能获得充⾜的⾷物和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率降低2、⼈⼝⾃然增长最根本因素:⽣产⼒⽔平的⾼低决定因素:⾃然增长率、出⽣率、死亡率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增长差异⾃然增长率⽔平⼈⼝增长特点及成因今后变化趋势发达国家保持较低⽔平受⽣育观念、⽣活质量、社会经济发展⽔平影响,增长缓慢今后⼏⼗年,⼈⼝数量将⽐较稳定,⼀些国家还会逐渐减少发展中国家⽔平较⾼由于政治独⽴,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事业进步,死亡率下降,⼈⼝增长很快采取了控制⼈⼝的措施,⼈⼝增长速度将趋缓,但⼈⼝数量还将增加中国⽔平较低增长缓慢⼈⼝基数⼤4、⼈⼝的发展⼀定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环境的承载⼒相适应。
⼆、⼈⼝增长模式及其转变5、⼈⼝增长模式与相应⼈⼝问题6、影响⼈⼝模式转变的因素:⽣产⼒⽔平、国家政策、⾃然环境、社会福利、⽂化观念7、为什么⼤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增长模式尚未进⼊现代型?⽣产⼒⽔平低、城市化⽔平低、社会制度。
⼈⼝的空间变化⼀、⼈⼝的迁移1、⼈⼝迁移就是⼈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改变。
⼈⼝迁移三要素:居住地变更、时间上长期性(1年以上)、市空间位置变化是否跨越⾏政界限2、不同时期的国际⼈⼝迁移时期特点迁出地区迁⼊地区原因意义19世纪以前以集团型、⼤批量移民为主旧⼤陆(亚⾮欧) 美洲、⼤洋洲等新⼤陆欧洲殖民主义扩张、新⼤陆的开发在客观上开发了新⼤陆,传播了⼯业⽂明,也改变了⼈种的空间分布第⼆次世界⼤战以后⼈⼝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增加拉丁美洲、亚洲、⾮洲等西欧、北美、西亚、北⾮迁⼊地区经济发展快调整了劳动⼒空间分布不均3、⼀个地区⼈⼝数量的变化包括⼈⼝迁移和⼈⼝数量增减。
高考地理大一轮总复习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16讲 人口的空间变化 新人教版必修2

(4)“闯关东”和“雁南飞”时期对东北地区产生的影响分别是什么? 答案 “闯关东”的影响:利于东北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经济发展。 “雁南飞”的影响:农村人口迁出缓解了严重的人地矛盾,利于生态环境 的改善;同时劳动力的减少,影响了农村地区产业开发和经济发展。 解析 “闯关东”时大量人口进入未开发地区,促进了资源开发,推动了 经济发展。而“雁南飞”时大量农村人口外流,一方面可缓和人地矛盾, 利于生态环境改善;另一方面劳动力减少,会影响农村产业开发和经济发展。
女性人口/万人 3.84
37.0
11.63
4.01 1.78
1.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
①缓和了当地就业紧张的局面 ②制约了该市经济发展
③增加了该市被抚养人口
④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
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电视剧《闯关东》是一部宏观展现山东人闯关东历史的民族史 诗。从清朝初期至新中国成立之前,迫于生计的大批华北穷苦百姓历尽 艰辛,闯荡到东北大地谋求生存。在这股移民大潮中,尤以山东人最多, 是我国近代最大的一次移民浪潮,被称为“闯关东”。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黑龙江,由此导致 了两地人口迁移的方向出现反转,从而出现了“雁南飞”现象。
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
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
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
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据此完成4~5题。
4.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资料第16讲人口的变化PPT课件

突破难点重点
例3.下图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 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高频考点巧突破
(1)从经济发展水平看,A国属于_发__达__国家, B国属于_发__展__中___国家。A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_现__代__型___,B国家属于_传__统___型__。
(2)从人口的年龄构成看,A国所反映的人口
现代型 低 低 低
(低—低—低)
现代科技知识的 普及和医疗技术 的进步,人类生 活水平和文化水 平的提升,人们
的生育观念也发 生了较大的变化
突破难点重点
1.图解人口增长模式
突破难点重点
2.怎样区分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
(1)从特征上区分 区分三模式,特征很重要;现代是三低, 传统高低高;原始高高低,切实要记牢。 (2)从数值上区分 原始型和传统型的人口出生率都在3.0% 以上,但传统型的死亡率相对较低,据此可 区分二者;现代型的人口出生率大致在1.5% 以下,而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
知识梳理
三、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1.环境承载力 (1)实质:环境能 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
(2)衡量指标: 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
足,青壮年负 担过重
对策及今后 变化趋势
一些国家采取了 控制人口增长的 措施,人口增长 速度将趋缓,但 人口数量还会增 加
采取了鼓励生育 和接纳海外移民 的政策,人口数 量将比较稳定, 但一些国家还有 逐渐减少的趋势
突破难点重点
人口数量的多或少,增长速度 的快或慢,并不一定会出现人口问 题。事实上,只有人口发展与经济 发展、资源、环境不相协调时才会 出现人口问题。人口问题的范畴很 广,除人口数量、人口增长速度的 不协调外,还有人口年龄结构失 调、人口性别结构失调等都属于比 较严重的人口问题。
高中地理 山东省新高考高三一轮复习16人口的变化

人口的变化---评价人口政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课程标准】1.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实例,解释区域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2.运用资料,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学习目标】1.结合人口资料和图表,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数量和空间变化问题的表现、原因和对策。
2.结合国家人口政策材料,分析归纳人口问题变化及对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
3.将人口统计图的判断方法与同伴分享交流并完善。
【使用说明】1.通读教材,构建体系。
重点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分布及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及影响。
2.将自主梳理构建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我的疑问”处。
梳理构建重点提示:一、人口的数量变化1.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地区差异(发达国家、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中国、全世界)(2)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判读(三维设计P134)☆人口问题(三维设计P135)☆人口统计图的判读(三维设计P139)二、人口迁移☆ 1.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三维142考点一)☆ 2.人口迁移的影响(三维设计P144)三、人口的合理容量☆ 1.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理解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及其相关性构建体系体验高考(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图1示意2015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
据此完成4~5题。
4.与欧盟籍相比,2015年非欧盟籍A.男性人口数量较多B.25~50岁女性比例较小C.劳动人口比例较大 D.50岁以上人口比例较大5.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使欧盟A.人均消费剧增B.老龄化进程趋缓C.人均收入剧降 D.劳动力供给过剩(2018全国卷I)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在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
图1示意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据此完成下题。
高考地理总复习名师课件第16课 :人口数量的空间变化

考点一 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影响
【整合构建】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
因素
影响
举例
气候
通过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而对人口迁移产生影响 美国老年人口由东北部“冷冻地带” 向西部、南部“阳光地带”迁移
水 其分布及变化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 塔里木盆地中绿洲地区的人口移动 和规模
土壤 通过影响农业生产发展而对人口迁移产生影响 农业社会人们为寻找新土地而迁移
决定人口迁移能否正常、 合理进行
“上山下乡”、三峡移民
造成人们无家可归,流落 阿富汗难民涌向巴基斯坦;我国历史上人口重心南移 到邻近的国家
政治独立,国家解体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一些国家重新划定国界,人口 互相迁入、迁出
考点一 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影响
【诊断反馈】
(2017湖北武汉模拟)春节是万家团圆的日子,春运是一道特殊的风景。2017年春运期间,某网站发布了
因
家庭因素对未成年人、老年人口迁移
人迁移到子女所在城市
素
起重要的作用
宗教
宗教信仰不同,导致大规模人口迁移 印巴分治时期,两国间的人口迁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犹太人从欧洲迁 入巴勒斯坦地区
考点一 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影响
【整合构建】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3)政治因素。
因素
国家政策
战争
政治变化
影响
举例
《2017年春运网络购票大数据报告》,下图为2017年春运网络购票十大出发城市分析图。据此完成第1~3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2017年春运出发地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主要原因是南方地区( )
A.乡村生态良好,吸引城市居民 B.侨乡众多,海外游客迅猛增加
全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人口的变化第16讲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课件必修2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 快少年儿童所占比重大
不同 国家
问题 表现
发达国家 老龄化问题严重
加大对资源、环境、就业、经济 等压力,不利于人口素质提高
影响
劳动力不足、国防兵员不足,青 壮年负担过重,老年人生活困难
采取计划生育
对策
鼓励生育和移民、延迟退 休、健全养老保障体系
放宽生育政策仍然 属于计划生育政策
答案 解析
人口增长模式的时空差异
4.图中代表北美洲的是 答案 解析
A.①
B.②
C.③
D.④
通过对2010年的“三率”对比可知,出生 率和自然增长率最高的①是非洲,次高的 ②为亚洲,最低的④为欧洲,次低的③为 北美洲。
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
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多少和 人口增长速度的快慢可以影响该地区的环境资源状况以及社会 经济发展,人口问题在不同国家有不同表现与影响。
遇和水平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乙地20~60岁之间的人口比例较大,说明其 劳动力相对充足,因此不需要加大吸引外来劳动力。
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
环境人 口容量
一个国家或地区可 供开发利用的自然 资源和环境所能承 受的人口的最大负 荷量,是一个警戒 值。
人口合
理容量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 式,保障健康的生 活水平,同时又不 妨碍未来人口生活 质量的前提下,一 个国家或地区最适 宜的人口数量。
率加
主要趋势
人口数(亿人) 70 60
世界人口数量不断增长,
50
并且20世纪以来是世界
40
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
30
20
10
公元前 公元 1830
1930
地理人口的变化的知识点

地理人口的变化的知识点一、人口的数量变化1、人口自然增长数量=人口总数×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1999年10月12日,地球总人口60亿;目前,我国总人口约13亿。
1950年至2000年,亚洲人口数量增长最多,非洲人口增长率上升最快。
2、人口增长模式(三种类型)(1)原始型:高出生率(3—4﹪)、高死亡率(3—4﹪)、低增长率(约为0)(2)传统型:高出生率(3—4﹪)、低死亡率(1—2﹪)、高增长率(3)现代型:低出生率(1﹪)、低死亡率(1﹪)、低增长率(<1﹪,甚至负增长)一般来说发达国家为现代型,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并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绝大多数,所以,总体来看,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一个国家和地区增长模式的转变,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宗教信仰等。
二、人口的迁移1、概念: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有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人口的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人口数量变化,称为人口的机械增长。
2、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两方面:一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二是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着重要作用;此外,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生态环境变化,以及个人动机和需求等,也能影响人口的迁移,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三、人口的合理容量1、环境人口容量:(1)概念:一个国家或地区,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保证人口能够获得最基本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条件,该国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影响因素:a、资源(最主要的因素,木桶效应);b、科技发展水平(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
环境人口容量会适当提高,成正比);c、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d、地区开放程度(开放程度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突破难点重点
(4)针对以上人口问题,两国应采取的 人口政策是 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A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行计划生育,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B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梳理
三、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1.环境承载力 (1)实质:环境能 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 (2)衡量指标:人口数量 。 2.环境人口容量 (1)制约因素: 资源 、科技发展水平以 及 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等。 (2)估计:介于乐观者和悲观者之间的学 者认为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在 100亿 左右。
图甲
图乙
突破难点重点
(1)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 A.总量呈下降态势 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 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 D.增长模式没有变化
B
)
突破难点重点
(2)按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 比例达10%或≥65岁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 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 ( B ) A.1990年以前 B.1990~2000年之间 C.2000~2004年之间 D.2004年以后
(2)下列各项中对环境人口容量的理解错误 BC 的是_____。 A.环境人口容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 载能力 B.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环境人 口容量在不断加大 C.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但是人口数 量不能超越当前环境人口容量 D.生态环境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 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突破难点重点
2013高考导航
考纲展示
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 特点及地区分布 2.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 量的区别 4.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2013高考导航
命题热点
1.利用我国人口“未富先老”、发达 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现状,考查人口问 题出现的原因、人口老龄化、人口性别比 例等问题 2.结合目前世界经济萧条的形势,发 达国家所采取的移民政策,以及城市化的 发展等问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3.结合当地的自然与社会经济状况或 者出现的环境问题,考查环境承载力的影 响因素
突破难点重点
例4.右图是人 与环境关系模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环境人口容量 受到很多因素的制 资源 约,其中_______、 经济 _______发展水平、 人口的文化和生活 消费 _______水平对 资源 环境人口容量影响最大,而_____是制约环境人 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突破难点重点
突破难点重点
1.环境承载力与环境人口容量意义 相近,但并不相同。环境承载力多用于 研究某一种资源与供养人口的关系,如 土地人口承载力指的是在保持生态系统 结构和功能不受破坏的前提下,土地提 供的食物能供养的最大人口数。在实际 中,为了简便,往往用某一种或几种资 源的承载力,作为环境人口容量。
突破难点重点
影响
劳动力不足, 国防兵源不 足,青壮年负 担过重
采取了鼓励生育 和接纳海外移民 的政策,人口数 量将比较稳定, 但一些国家还有 逐渐减少的趋势
一些国家采取了 控制人口增长的 对策及今后 措施,人口增长 变化趋势 速度将趋缓,但 人口数量还会增 加
突破难点重点
人口数量的多或少,增长速度 的快或慢,并不一定会出现人口问 题。事实上,只有人口发展与经济 发展、资源、环境不相协调时才会 出现人口问题。人口问题的范畴很 广,除人口数量、人口增长速度的 不协调外,还有人口年龄结构失 调、人口性别结构失调等都属于比 较严重的人口问题。
突破难点重点
(2)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人口再生产与甲市 处于同一类型的地区是( A ) A.① B.② C.③ D.④
突破难点重点
【规律方法总结】
一般来说,人口的出生率、 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是随着社会的 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的。但在某一 特定阶段,总会有一些国家或地区 表现为“高”或“低”。现阶段, 判断“高”或“低”的参考数值如 下:
突破难点重点
三种类型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的示意图与实际图。
突破难点重点
由图可以看出,第一种,扩张型,下宽上 窄,呈真正的金字塔形。这种类型表明少年儿童
突破难点重点
下图反映了亚洲某国人口增长与构成的变化 及其发展趋势。读图回答(1)~(3)题。
突破难点重点
(1)该国人口变化趋势的一个突出特征是 ( B ) A.年轻劳动力过剩 B.老龄化趋势显著 C.自然增长率上升 D.人口出生率较高
突破难点重点
例1
(2009年高考全国卷Ⅰ)甲市2008年户籍人口出 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 亡率为0.773%。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 持续14年。 下图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 亡率。据此完成(1)~(2)题。
(1)甲市可能是( C ) A.西宁 B.延安 C.上海 D.广州
突破难点重点
【规律方法总结】
突破难点重点
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是两个既有 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两者关系如下表所示:
环境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
概 念
突破难点重点
环境人口容量
参考 角度 区 别
体现的 意义
自然资源的承 载力
人口合理容量 自然资源的承载力、 经济、社会发展、消 费水平
生存
发展
人口 数量
大
小
共 同 点
制约的因素不确定,历史时期不同,制约因素发生变 化,使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但在具体时期,制约 因素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对人口容量进行相对定 量估计,即具有相对确定性
知识梳理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构成指标: 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2.类型、特征及转变
知识梳理
模式类型
特征
转变Βιβλιοθήκη B传统型 C现代型 “高高低” “高低高 ” “ 低低低 ” (1)转变过程: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 (2)总体来看,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 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3)中国已基本实现了从传统型向现代 A原始型
突破难点重点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的判读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又称人口性别年龄 金字塔,是直观地表示人口性别和年龄结 构的横列式条形图,便于说明和分析人口 现状、类型和未来发展趋势。其画法是将 各年龄男子与女子人数(或百分比)按“男左 女右”分别在纵轴左右画成并列的横条 形,按年龄顺序“下小上老”排列。
突破难点重点
突破难点重点 例2
(2009年高考江苏卷)运用数据图表可以分析 社会人口变化现象。据图1、图2回答(1)~(2)题。
突破难点重点
(1)图1是某地区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 变化 曲线图。若图中所示变化趋势持续下去,最可 能出现的是( B ) A.人口素质下降 B.人口老龄化 C.就业压力加大 D.劳动力成本下降 (2)图2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年 龄结构金字塔图,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 是( D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
突破难点重点
(3)分析上述人口问题对两国的人口增长及 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完成下表内容。
A国
人口 对人 问题 口增 的影 长 响 对社 会发 展
人口的老龄 化导致死亡 率上升、人 口的自然增 长率下降
B国
人口增 长迅速
人均资源 减少、就 业困难、 人民生活 水平下降
导致了劳动 力不足、社 会养老负担 重、国防兵 源不足等
知识梳理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不断 增长 。 1.总体趋势: 出生率和死亡率。 2.决定因素: 3.时间差异
知识梳理
4.空间差异
(1)特点:地区上 不平衡 。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 缓慢 (2)表现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
突破难点重点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由于所 处的人口增长阶段不同,因而人口 增长状况、面临的人口问题、采取 的对策及今后人口变化趋势不同:
例1、下图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
(1)③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
B
D. 3%
A. 1%
B. 1.5%
C. 4%
(2)④国目前人口增长属于下列哪一阶段:
A. 原始低增长阶段 C. 增长减缓阶段 B. 加速增长阶段 D. 低速增长阶段
A
突破难点重点
例2.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图甲) 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图乙),回答(1)~(2)题。
突破难点重点
例3.下图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 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高频考点巧突破
发达 (1)从经济发展水平看,A国属于_____国家, 发展中 B国属于________国家。A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现代型 传统型 ________,B国家属于________。 (2)从人口的年龄构成看,A国所反映的人口 人口老龄化严重 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B国所反映的人口 少年儿童比重过大 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
型的转变
知识梳理
人口增长模式的构成和类型差异
突破难点重点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 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 共同构成的。不同国家和地区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各异,处于 不同的人口增长阶段,人口增 长模式也不同。三种人口增长 模式的特征及原因表析如下:
突破难点重点
模式
原始型
(高—高—低)
特征
出生 死亡 自然 率 增长率 率
突破难点重点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增长缓慢
人口增 长状况
增长很快 ①经济落后, 现代化水平低, 需要劳动力多; ②社会保险和 福利制度不完 善;③政治独 立、经济发展、 医疗进步
原因
①经济发达, 生产力水平 高;②有良好 的社会保险和 福利制度;③ 人们受教育水 平高
突破难点重点
发展中国家 加大对资源、环 境、就业、经济等 的压力,影响经济 发展,也不利于提 高人口素质 发达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