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例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效果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203例体会

3 赖 登 攀 . 诊 危 重 患 者 股 静 脉 穿 刺 置 管 的 急
临床 应 用.中 国全 科 医 学 ,0 6, 1 : 20 9( 4)
l8 l 9.
4 果应菲 , 建 国, 忠杰 , 宪, 王 何 张 马俊 勋 , 宋
祖军. 中点法 建立 锁 骨下 静 脉通 路 61 三 2 例 . 四 军 医 大 学 学 报 ,05,6(9 18 第 20 2 1 ):7 1
锁 骨 下 静 脉 穿 刺 局 部 解 剖 特 点 :
20 年 5月 ~2 1 08 00年 2月 收 治 住 院
病人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 2 3例 , 0 男 18例 , 5 4 女 5例 ; 龄 1 年 6~8 1岁 , 平均
4 .8岁 ; 要 是 颅 脑 损 伤 、 血 管 病 、 90 主 脑 脑
出锁 骨 上 缘 。左 侧 有 胸 导 管 注 入 静 脉 角 而且左头臂静 脉较 长。左头臂 静脉 也大 于右侧头 臂 静脉 同上 腔静 脉 间 的夹 角。
2 邹冬玲 , 李泉 , 琴湘. 同入路 法锁骨 下 刘 不 静 脉 穿 刺 的 临 床 观 察.实 用 医 学 杂 志 ,
20 ,1 5 :0 0 52 ( )5 6—57 0.
予镇 静药物后 , 卧位 , 平 头稍偏向对侧 , 穿 刺侧 肩 后 展 , 臂 伸 直 贴 住 躯 干 , 臂 旋 手 前
患者头转至正中位甚至穿刺侧后 , 示指压迫 胸锁乳突肌上缘处 以阻止导丝向上误入颈
静脉内, 然后旋 转送 人 导丝 即可 。 参 考 文 献
1 尤荣 开 , 编 . 经 科 危 重 症 监 测 治 疗 学 . 主 神
顺 畅 ; 针时遵 守贴 近锁骨 下沿 的准则 。 进
静脉穿刺置管术

静脉穿刺置管术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静脉穿刺置管术护理体会经皮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目前正在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治疗过程中,静脉高能营养的支持、血容量的监测、快速输血补液、血液净化治疗、长期输液治疗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中,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又因为操作方便、护理便利、不易感染、容易固定等优点得到人们的重视。
近3年来笔者进行了120例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经过顺利,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科2002年5月~2005年5月间共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术120例,男88例,女32例,平均年龄(42±10.6)岁,均为神志清醒能配合者。
其中手术108例,非手术12例。
置管目的:监测心功能,长期输液、输血。
1.2穿刺部位及方法锁骨下静脉穿刺方法有两种,即经锁骨上路和锁骨下路。
我们通常采用的是锁骨下路进针法。
穿刺点位于锁骨中点下缘0.5~1cm处。
(1)为患者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在两肩胛之间脊柱正中垫一小柱形枕,使穿刺侧肩关节尽量下垂,术者站在穿刺部位对侧。
从胸锁关节向外三横指处(约5cm,即锁骨下缘中内1/3交界处)锁骨下缘为进针点。
(2)颈、胸、肩部常规皮肤消毒,打开无菌包,戴手套,铺洞巾,抽取1%利多卡因5ml作局部浸润麻醉。
(3)用5ml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3~4ml后与穿刺针相连,排尽空气。
(4)针头与皮肤成30°~40°角进针,针梗紧贴锁骨下缘。
进针过程中,嘱患者不要咳嗽,如有咳嗽应停止进针,以免刺破胸腔或损伤肺组织而引起气胸。
(5)进针时,针头向后内上方进针,深度为3~4cm,边进针,边抽回血,见有暗红色血液通畅抽出即停止进针,置入导丝,退出穿刺针,再用扩张器扩张皮下组织退出,最后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深度为12~15cm。
(6)皮肤进针处以75%酒精再次消毒,局部进行固定,外表覆盖纱布,封闭成功后用一次性贴膜封闭。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应用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应用【关键词】锁骨下静脉穿刺随着社会老龄化,住院患者中老年病人愈来愈多,由于老年病人血管硬化、血管弹性差,外周静脉补液常常难以进行和需静脉化疗的肿瘤病人为避免化疗药物引发静脉炎,常常需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
笔者自2003年1月~2005年10月共开展锁骨下静脉穿刺术成功置管320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笔者自2003年1月~2005年10月,采纳锁骨下静脉穿刺留置导管成立输液通路320例,其中男206例,女114例,年龄25~86岁,230例为长期不能进食或大量丢失体液,和长期输液外周血管穿刺困难者,90例为化疗需输入刺激性较强的药物者,留置时刻为20~102天,平均32天,其中5例术中发动气胸,2例显现感染,未发生空气栓塞、出血等并发症。
静脉穿刺针为美国ARROW中心静脉导管。
2 穿刺部位及方式穿刺部位患者取仰卧位,头偏向对侧。
肩背垫起,头低于15°。
病人上肢垂直体侧略外展,使锁骨间隙张开,以便进针。
进针点为胸锁联合外,锁骨下方约1cm处。
穿刺方式施术者戴无菌手套,局部消毒,铺巾,以2%利多卡因局麻后,依上述进针点进针,针尖指向胸锁关节或喉结方向,针体与胸壁呈15°~30°。
穿刺针触及锁骨后紧贴锁骨下缘缓慢推动,进针时针栓维持负压,如有落空感并伴有大量暗红色回血,证明针尖已进入锁骨下静脉,继续进针约1cm。
从穿刺针中插入导丝,退出穿刺针,然后顺导丝用扩张器扩张皮肤,皮下及血管壁,套管用肝素盐水冲洗后,顺导丝插入静脉15~18cm,拔出导丝。
导管内注入肝素盐水5ml封锁导管,盖好肝素帽,固定导管于穿刺处皮肤上。
美国BD 公司生产的3M透明膜覆盖穿刺点及留置管,记录日期、时刻,连接三通管和液体。
3 操作中常见的几个问题(1)由于个体不同,部份患者锁骨较粗大,皮下脂肪层较厚实,以常规进针角度穿刺,针尖不易通过锁骨下方。
碰到这种情形,进针初始可酌情加大进针角度,但应遵循以下原那么:①确认针尖所触及的骨性结构为锁骨而非第一肋骨;②针尖通过锁骨下缘后应将针柄下压,减小进针角度,以避免进针过深穿透胸壁,造成气胸。
380例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体会

380例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体会【摘要】目的探讨锁骨下静脉穿刺术的技术操作及其在急诊抢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应用锁骨下静脉穿刺术,通过顺利的床边穿刺置管而补液、监测导管、置入起搏电极等而进行重要的急诊抢救诊疗技术。
结果完成380例锁骨下静脉穿刺术并成功应用于留置导管补液、监测(CVP)及紧急床边心内膜起搏。
结论此方法临床应用比较成熟,虽有一定的技术要求,但只要操作得当、快捷、安全临床应用广泛,效果良好,并发症少。
【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ion subclavian vein puncture method technical operation and in emergency medical treatment rescue clinical practice value.Methods But using the subclavian vein puncture method,the puncture sets at the tube through the smooth bed nearby the fluid infusion,monitors the drive pipe,sets into wrestles the electrode and so on to carry on the important emergency medical treatment rescue diagnosing and treating technology.Results Completes 380 example subclavian vein puncture method and succeeds applies in the leaving alone drive pipe fluid infusion,monitors(CVP)and nearby the urgent bed the endocardium gets up wrestles.Conclusion This method clinical practice quite is mature,although has certain specification,but so long as operates appropriately,quick,the safe clinical practice is widespread,the effect is good,the complication are few.【Key words】The subclavian venipuncture sets at the tube technique; Emergency medical treatment rescue; Using realized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除可以建立可靠的输液通道外,还可以进行血液动力学监测、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等多种用途,同时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效果观察和护理

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效果观察和护理摘要】目的分析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效果和护理措施,提高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成功率。
方法对57例外周静脉穿刺困难及急危重症的患者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穿刺,经锁骨下静脉置管,观察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穿刺成功率100% ,留置时间最长191天,最短52天,发生局部感染1例,意外拔管1例,无其他并发症发生。
结论改良seldinger技术穿刺加得当的护理,使经锁骨下静脉置管患者顺利完成治疗,提高了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成功率。
【关键词】锁骨下静脉效果护理深静脉穿刺置管及中心静脉压监测常常应用于临床诊治工作中及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过程中。
现对我科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施行的57例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患者临床应用效果和护理做一回顾分析,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1.1资料:57例中,男36例,女21例;年龄39~89岁。
救治的病种与数量有院内ICU 监护病房急症危重病人的会诊抢救19例,经深静脉化疗及肠外营养者38例。
所选研究对象皮肤均正常,均利用解剖定位,应用改良seldinger技术穿刺。
1.2 材料:导管均为驼人集团生产的分别有单腔,双腔及三腔等多种类型及配套穿刺置管器具。
1.3方法及观察指标对57例外周静脉穿刺困难及急危重症的患者行锁骨下静脉穿刺。
利用解剖定位,应用改良seldinger技术穿刺,穿刺置管路径为锁骨下静脉。
患者取仰卧位,头转向对侧,肩部稍垫高上提,上肢垂于体侧并紧贴身旁,穿刺点取锁骨中内1/3点下1cm或锁骨中外1/3点下1cm处,针尖朝向胸骨上凹,进针角度与皮肤呈15~30度,进针深度体型较瘦2~3cm,较胖3~5cm,穿刺过程中穿刺针尽可能与胸壁平行,穿刺针进入皮下后须紧贴锁骨下缘潜行,避免进针过深穿破胸膜和肺,边进针边回抽注射器见静脉血,试穿成功后,用导管针连接注射器用上述方法依次穿入锁骨下静脉,固定针体推入J形导丝10~13cm,沿J形导丝置入导管7~15cm并进行固定。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在28例脊柱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在28例脊柱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摘要】目的研究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在脊柱骨折病人救治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接受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病人的穿刺成功率,后续治疗中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
结果在所有28例接受锁骨下静脉输液病人中,27例均穿刺成功,1例因操作失误而发生气胸。
结论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在脊柱骨折患者的救治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操作技术。
【关键词】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护理锁骨下静脉穿刺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穿刺方法,其作用有监测中心静脉压、静脉高营养疗法、区别循环功能障碍是否由低血容量所致、作为指导输液量和速度的参考指标、紧急情况下可作为输液通道或插入肺动脉导管等。
随着现代监测技术的发展以及种种穿刺测压导管的临床普及,深静脉穿刺和中心静脉插管已广泛应用到各类危重病人的监测、治疗和抢救中。
由于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较颈内静脉易于固定,监测的中心静脉压较颈内静脉准确、可靠,故以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应用较多。
但锁骨下静脉穿刺较浅静脉穿刺创伤要大一些,可能会出现各种类型的并发症,因此要求护士充分认识各种危险因素,预防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我院2008年12月~2009年10月28例多发骨折患者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快速输液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28例病人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6岁。
其中颈椎骨折伴脊髓损害7例,胸腰椎骨折16例,多发性骨折5例。
1.2操作方法为病人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使穿刺侧肩关节尽量下垂,术者站在穿刺部位对侧。
从胸锁关节向外三横指处(约5cm,即锁骨下缘中内1/3交界处)锁骨下缘为进针点。
颈、胸、肩部常规皮肤消毒,打开无菌包,戴手套,铺洞巾,抽取1%利多卡因5ml作局部浸润麻醉。
用5ml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3ml~4 ml后与穿刺针相连,排尽空气。
针头与皮肤成30°~40°角进针,针梗紧贴锁骨下缘。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在临床输液中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10)11(c)-066-02
Application of subclavian vein catheterization for clinical transf予125 U/ml肝素盐水2~10 ml冲管及输液后正压封管,所使用注射器为10 ml以上,当出现输液不畅或导管阻塞时,应检查输液管及导管是否打折或导管部分脱出,否则可用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回抽血液通畅后输入,切忌过分用力冲洗导管而导致导管内血栓被注入右心循环致肺栓塞、脑栓塞而危及生命。本组120例无堵塞管道现象。 2.3.4 锁骨下静脉穿刺期间护理人员应加强责任心,密切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如气胸、血胸、空气栓塞、菌血症、败血症、血肿形成等。拔管时,随着护理方案的实施,患者病情恢复,应适时拔除锁骨下静脉穿刺导管。拔管时按外科方法拆除缝隙线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导管入口处拔管,拔除导管再按压数分钟,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3 结果
本组穿刺共120例,其中,116例一次性插管成功,3例右锁骨下静脉穿刺失败改用左锁骨下静脉穿刺成功,1例左右锁骨下静脉穿刺均失败,改用右股静脉穿刺,为鼻咽癌患者因头颈部多次电疗组织粘连所致。其中1例穿刺后6 h出现呼吸困难,胸片结果示右侧气胸,经行右侧胸腔闭式引流术2 d后气胸痊愈,有2例患者置管后第7天及第9天后出现发热,为鉴别发热原因拔除中心静脉导管,管端剪下行细菌培养结果为无菌生长。
2.1 心理护理
大部分患者对导管的置入有恐惧心理。操作前应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说明锁骨下静脉穿刺的目的,说明置管的必要性及重要性,使患者配合操作,讲明锁骨下静脉穿刺后的注意事项,使患者作好心理准备,消除紧张恐惧心理,以取得配合。
化疗时为什么要做深静脉置管术

深静脉置管术通俗的讲是把一根导管从体表刺入深部血管内,保证药液可以输入,减少对静脉和皮肤的刺激。
在临床上不仅是肺癌,大部分肿瘤病人在化疗期间医院大夫都会要求给患者做深静脉置管术。
由于最近很多选择化疗治疗方案的患者问药代邮深静脉置管术相关问题,为了能给大家更为详细的进行介绍,药代邮整理了深静脉置管术的相关资料,大家可以进行一下简单了解。
化疗做深静脉置管术的原因一、晚期病人需较长期反复治疗、反复静脉穿刺不但损伤血管,也使病人感到十分痛苦。
使用深静脉置管术可以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
二、有些化疗药物,特别是诺维本等通过外周小血管注射时会刺激局部静脉产生静脉炎,或外溢至皮下则将会引起局部组织红肿或溃烂;三、少数病人末梢静脉显现困难致使穿刺难度增加,每次静脉穿刺均使病人承受精神及肉体的极大痛苦,而颈内或锁骨下深静脉置管是一种能提供各种治疗药物、输血和输入营养的良好途径,它可减少化疗药物对末梢静脉的刺激。
特别注意:深静脉置管术需注意预防局部感染及避免血栓形成。
深静脉置管术适应证外周静脉穿刺困难,需要建立静脉通路;急救时需快速静脉输液、输血、注药和测中心静脉压;穿刺法行心导管检查术;全胃肠道营养等。
深静脉置管术禁忌证出血倾向或局部感染。
深静脉置管术用物清洁盘,深静脉穿刺包,选择合适的中心静脉导管1根,穿刺套管针。
必要时扩张管1根,生理盐水250ml,无菌5ml 注射器及针头1副,1%普鲁卡因1ml。
深静脉置管术操作方法一、股静脉穿刺置管术(1)患者仰卧,将大腿外展与身体长轴成45o。
(2)局部常规消毒,待干。
(3)冲洗及检查中心静脉导管及套管针是否完好。
(4)术者立于穿刺侧,戴无菌手套,以左示指在腹股沟韧带下方中部扪清动脉搏动最明显部位。
(5)右手持穿刺针,在腹股沟韧带下2~3cm,股动脉内侧,与皮肤成30o~45o角刺入。
回抽活塞,可缓慢边抽边退,抽得静脉回血后,用左手固定穿刺针,右手插入导引钢丝,退出穿刺针,用尖刀切一小口,必要时扩张管扩张,在导引钢丝引导下插入中心静脉导管,取出导引钢丝,缝合固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些 化学药物对血 管有较 强的刺激作用 , 影 响治疗 效果 , 加重 患 血 , 可用 中心静 脉导管接 胃肠外科禁食患 者 , 需要全 P N营养 支持 , 因此 , 采用锁 静 脉后 . 左手 固定针体 , 右手 缓慢送入 导丝 , 若导丝 送人不 顺 , 可 骨下深静脉穿刺置管术能够很好 的解决此类 问题 , 本文就选取我 稍微旋转针体 , 进 而使 针 1 : 3 斜面朝心脏方 向, 再置人导 丝 , 退 出穿 院自2 0 1 1 年1 1 月一2 0 1 3年 6月 以来收 治的行锁骨 下深静脉穿 刺 针 , 操作 时动作 要 轻柔 , 切勿 强行 置入 , 避免 损伤 神经 以及血 刺置管术 的 1 6 8例患者 . 取 得了显著疗效 , 现报道如下 。
侧6 2 例, 右侧组患者给予经右锁骨下 静脉穿刺途径 左侧组患者给予左经锁骨下穿途径 , 分析其穿刺效果。结果 右侧组患者
一
次 陛穿刺成功率为 9 5 . 2 8 %( 1 0 1 / 1 0 6 ) , 未成功的 5 例患者改行左侧锁骨下穿刺均得到成功, 患者发生并发症率为 1 . 8 9 %( 2 / 1 0 6 ) ;
( 5 0  ̄ 3 1 ) 岁, 置管原 因为 : 5 2例重 症抢 救 , 6 9例肠外营养 , 2 9例 慢 管术。
性病 长期输液 , 1 8例化疗 。 将其 分为右侧组 以及左侧组 , 右侧 1 0 6 1 . 2 . 2左侧 组 6 2例 患者给予 左侧 锁骨 下深静脉 穿刺 置管 术 , 将 例 为右侧组 , 左侧 6 2例 为左侧组 , 两组患者在 性别 、 年龄 以及 置 患者头部偏 向左侧 , 脸部转 向右侧 , 手术操作步骤 如右侧组相 似 , 管原 因等基本资料上没 有明显的差异( 0 . 0 5 ) , 具有可 比性 。
【 关键词】 锁骨下深 静脉 穿刺 ; 置管术 .
【 中图分类号】 R 4 7 2 . 9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6 7 2 — 5 6 5 4 ( 2 0 1 4 ) 0 1 ( b ) - 0 0 9 0 — 0 2
穿刺方 向为针尖 指 向胸锁关 节后上角 , 一般情况 下穿 锁 骨下深静脉穿刺置管术 是 由 R o b e a A u b a n i a c 等人 在 1 9 5 2 右侧胸肌 , 年首先提 出的 。 1 9 6 8 年美 国 D u d r i c K等首先将锁骨下静脉导管技 刺针进针 3 ~ 4 c m就能达到锁骨 下静脉 内 :深度与病人 的体型有
1资料 与 方 法
管; 根据穿刺 时皮 肤的张力 以及 锁骨与肋骨之间的间隙决定是 否 使用扩张器进行扩 张 , 进而送人导管 1 0 ~ 1 4 c m , 接上肝 素帽 , 常规
固定导管 , 采用 2 %的碘酒对穿刺点再次进行消毒 , 外 表覆 盖纱布
1 . 1一般资料
.
按 照人院顺序随机 选取我 院 自 2 0 1 1 年1 2月一2 0 1 3年 6月 或者使用一次性 3 M薄粘膜封 闭。 置管完毕后应常规作胸部 x线 以来 收治 的行锁骨下深静脉 穿刺置管术 的 1 6 8 例患 者 , 其 中男 性 检查 , 以明确 导管位置 . 并注意 有无 气肿 或大 的血肿等并发 症。 右 患者 9 6例 . 女性 患者 7 2 例, 年龄 范 围为 1 9 8 1岁 , 平均年 龄 为 侧 锁骨下深静 脉穿刺不成 功患者改 为左侧锁骨下深静 脉穿 刺置
进入血管之后往前 进针 1 ~ 3 m m抽 回血 , 抽 的适 量 回血后 ; 这 术应用于长期 T P N支持治疗 。尤其是近年 来 , 高速公路的普及车 关 ,
祸致全身多发伤的危重患者需要 在短时间 内抗休克抢救 , 以及肿 里 要注意 , 若 是暗红 色血液为静脉 血 , 若 为鲜红色血液 则可 能误 瘤发病率不断增加 , 接 受化疗的人员较多 , 在接受治疗 的过程 中 , 入 动脉 。 需拔 针压迫穿 刺点 1 0 m i n以上 , 如还不能确 定是否静脉
左侧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1 0 0 %( 6 2 / 6 2 ) , 没有发生并发症 . 两组患者在 一次性置管成功 率以及并发症上具有差异统计 学意义 ( P < 0 . 0 5 ) 。结论 锁骨下深静脉穿刺置管术 , 可 以在 临床中广 泛应用。因其是安全的 , 可行 的 , 使其成为至今 临床上 应 用最广泛 的肠外 营养支 持输液途径 , 因为该操作方法穿刺部位在锁骨下方胸壁 , 该处较 为平坦 , 可以满意地消毒 , 穿 刺导管 易于固定 . 敷料不跨 越关节 , 易于护理和更换 , 不影响病人头 部与上肢关节 的活动 , 利 于置管后 的护理 , 只要操作 者受过 大 量 的训练 . 本治疗 方法是相对安全的。两种穿刺途径都能够取得较好 的穿刺 效果 , 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其中一种途径 , 另一种途径作 为替补 使用 ,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1 . 2手 术 方 法
所有右侧操作 失败均改为左侧操作 。
1 . 2 . 3中心静脉 置管的并发症 ①肺 与胸 膜损伤 : 气胸是 最常见 的
[ = l - q 工NA
E A L T H 工N口U 日T 口 Y
1 6 8 例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 术 的临床效果
胡 涛 山 松 彭祖 贤
贵州省贵航集团科 室普外一科 , 贵州安顺
5 6 1 0 0 0
【 摘 要】目的 探讨 锁骨下深静脉穿刺 置管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 采用 回顾性方法分析 ,按照人院顺序选取 我院 自2 0 1 1 年1 2 月- -2 0 1 3年 6月 以来 收治 的行锁骨下深静脉 穿刺置管术 的 1 6 8 例患者 , 随机将 其分为右侧组 以及左侧组 , 右侧 1 0 6例 , 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