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泰州市姜堰区罗塘高级中学高中物理《7.2分子的热运动》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3名师精编资料汇编
高中物理第七章分子动理论7.2分子的热运动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3(2021年整理)

高中物理第七章分子动理论7.2 分子的热运动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3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物理第七章分子动理论7.2 分子的热运动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物理第七章分子动理论7.2 分子的热运动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3的全部内容。
第2节分子的热运动1.不同物质能够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叫扩散现象.温度越____,扩散现象越________.扩散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物质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2.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________的不停的__________运动叫布朗运动,温度越____,微粒越____,布朗运动越激烈.布朗运动是大量液体(气体)分子对悬浮微粒撞击的____________造成的.3.________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叫热运动,宏观表现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热运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________.4.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扩散现象是指相互接触的物体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B.扩散现象只能在液体中进行C.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且分子之间是有空隙的D.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无关5.关于布朗运动的正确说法是( )A.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布朗运动就是热运动B.布朗运动反映了分子的热运动C.在室内看到的尘埃不停的运动是布朗运动D.室内尘埃的运动是空气分子碰撞尘埃造成的宏观现象【概念规律练】知识点一扩散现象1.扩散现象可以说明( )A.分子间存在作用力 B.分子间有空隙C.分子在不停运动着 D.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快2.通常把萝卜腌成咸菜需要几十天,而把萝卜炒成熟菜,使之有相同的咸味,只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A.盐的分子很小,容易进入萝卜中 B.盐分子有相互作用的斥力C.萝卜分子间有空隙,易扩散 D.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剧烈知识点二布朗运动3.关于布朗运动的正确说法是( )A.因为布朗运动的激烈程度跟温度有关,所以布朗运动也可以叫做热运动B.布朗运动反映了分子的热运动C.在室内看到的尘埃不停地运动是布朗运动D.用显微镜观察悬浮在水中的小碳粒,小碳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4.下列有关布朗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悬浮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显著 B.悬浮颗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显著C.液体的温度越低,布朗运动越显著 D.液体的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知识点三热运动5.关于分子的热运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就是分子的热运动B.布朗运动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同种物质的分子的热运动激烈程度相同C.气体分子的热运动不一定比液体分子激烈D.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其内部的分子热运动就越激烈6.下面所列举的现象,哪些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着的()A.将香水瓶盖打开后能闻到香味B.汽车开过后,公路上尘土飞扬C.洒在地上的水,过一段时间就干了D.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做无规则的运动【方法技巧练】正确理解布朗运动7.关于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的布朗运动,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就是分子的运动B.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是固体颗粒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C.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D.因为布朗运动的激烈程度跟温度有关,所以布朗运动也可以叫做热运动8.关于布朗运动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如图1所示记录的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情况B.图1中记录的是微粒做布朗运动的轨迹.C.实验中可以看到,微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明显D.实验中可以看到,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参考答案1.BCD 2.D 3.BD 4.AD 5.C 6.ACD 7.C 8.D。
最新人教版选修(3-3)《分子的热运动》学案

最新人教版选修(3-3)《分子的热运动》学案7.2 分子的热运动【学习目标】( 1 )、了解扩散现象是由分子的热运动产生的( 2 )、理解布朗运动产生的原因。
知道什么是热运动及决定热运动激烈程度的因素。
( 3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勤观察、多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预习案】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先通读教材,熟记并理解本节的基本知识,再完成教材助读设置的问题,然后再读教材或查阅资料,解决问题。
2、独立完成,限时15分钟。
一、扩散现象:当两种物质相接触时,物质分子可以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例如:某些物质的气味可以传得很远,又如堆在墙角的煤可以深入到墙壁中去。
你能再列举一些生活中见到的扩散现象的例子吗?思考:①物质处于固态、液态或气态时能发生扩散现象吗?②在两种物质一定的前提下,扩散现象发生的显著程度与物质的什么有关?(结合物质处于固态、液态、气态时的扩散现象的显著程度分析)③扩散现象证明了什么?二、布朗运动: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布朗运动间接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思考:①布郎运动是悬浮的固体微粒的运动,是单个分子的运动吗?②课本中画出的图7.2—5是固体微粒的运动轨迹吗?③做布朗运动的固体颗粒肉眼能看到吗?三、热运动: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所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指由于分子之间的相互碰撞,每个分子的运动速度无论是方向还是大小都在不断地变化。
标准状况下,一个空气分子在 1 s内与其他空气分子的碰撞达到65亿次之多。
所以大量分子的运动是十分混乱的、无规则的。
【探究案】学始于疑、质疑解疑、合作探究学习建议:请同学们用3分钟时间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并结合预习中自己的疑问开始下面的探究学习1、布朗运动是怎样产生的?2、影响布朗运动的因素有哪些?3.分子的热运动是无规则的,是毫无规律吗?参考:①无规则不是毫无规律。
在任一时刻,物体内既具有速率大的分子,也具有速率小的分子。
高中物理《7.2 分子的热运动》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3

江苏省西亭高级中学2014年高中物理《7.2 分子的热运动》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3一、学习目标:1、了解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的热运动产生的2、知道什么是布朗运动,理解布朗运动产生的原因。
3、知道什么是热运动及决定热运动激烈程度的因素二、重点与难点:扩散现象和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时本节的重点三、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四、学习过程:【生活点滴】1、妈妈在厨房炒菜,我们在书房学习,但还是闻到了诱人的饭菜香味;2、吃面条时,我们山西人常常喜欢在碗里加点醋,不一会整个碗里的面和汤都变酸了;3、吃过或者见过酱油腌制的鸡蛋吧,这又是怎们回事?【导读】仔细研读教材,完成下列任务:1、扩散现象是指2、举例说面扩散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3、扩散现象说明了4、教材第6页实验图7.2-4是在用观察5、图7.2-5反映的是在(显微镜还是肉眼)下看到的,从这个结果看出6、关于这种运动的原因,布朗起初的猜想是,后来呢?7、布朗运动与温度的关系是8、什么是布朗运动?9、布朗运动时怎样产生的?10、我们虽然无法直接看见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并不是,但微粒运动的无规则性,的无规则性。
【议论与思考】教材图7.2-5是法国物理学家佩兰在1908年研究布朗运动时对三个运动微粒位置变化的真实记录。
根据这个事实,你能否定布朗运动时由外界因素(例如振动、对流)引起的说法吗11、什么是分子的热运动?12、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的关系是【典例1】关于布朗运动的正确说法是()A、因为布朗运动的激烈程度跟温度有关,所以布朗运动也可以叫做热运动B、布朗运动反映了分子的热运动.C、在室内看到的尘埃不停地运动是布朗运动D、用显微镜观察悬浮在水中的小碳粒,小碳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拓展】做布朗运动实验,得到某个观测记录如图。
图中记录的是()A、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情况B、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的轨迹C、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D、按等时间间隔依次记录的某个运动微粒位置的连线.【典例2】下列有关布朗运动与扩散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扩散现象与布朗运动都是分子的运动B、扩散现象与布朗运动没有本质的区别C、扩散现象突出说明了物质的迁移规律,布朗运动突出说明了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规律.D、扩散现象与布朗运动都与温度有关.【拓展1】对以下物理现象的正确分析是()①从射来的阳光中,可以看到空气中的微粒在上下飞舞②上升的水蒸气的运动③用显微镜观察悬浮在水中的小碳粒,小碳粒不停地做无规则④向一杯清水中滴入几滴红墨水,红墨水向周围运动A、①②③属于布朗运动B、④属于扩散现象.C、只有③属于布朗运动.D、以上结论均不正确【拓展2】下列现象中叙述正确的是()A、用手捏面包,面包体积会缩小,这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隙B、在一杯热水中放几粒盐,整杯水很快就变咸,这是食盐分子的扩散现象.C、把一块铅和一块金表面磨光后紧压在一起在常温下放置四五年,结果铅和金就互相渗入而连在一起,这是两种金属分别做布朗运动的结果D、把碳素墨水滴入清水中,稀释后,借助显微镜能够观察到布朗运动现象,这是碳分子无规则运动引起的课堂巩固:l.扩散现象说明了()A.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B.分子间相互排斥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D.不同分子间可相互转换2.布朗运动是说明分子运动的重要实验事实,则布朗运动是指()A.液体分子的运动B.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分子的运动C.固体颗粒的运动D.液体分子与固体分子的共同运动3.在显微镜下观察布朗运动时,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A.与悬浮颗粒的大小有关,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显著B.与悬浮颗粒中分子的大小有关,分子越小,布朗运动越显著C.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D.与观察时间的长短有关,观察时间越长,布朗运动越趋平稳.4.分子的热运动是指()A.分子被加热后的运动B.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D.物体做机械运动的某种情况5.下列哪些现象可以说明分子是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着()A.扩散现象B.汽车过后,公路上尘土飞扬C.布朗运动D.自由落体运动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表明固体颗粒中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B.布朗运动表明固体颗粒周围的液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固体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激烈,表明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越激烈D.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激烈,表明液体分子运动的激烈程度与温度有关7.在较暗的房间里,从射进来的阳光中,可以看到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粒在不停地运动,这些微粒的运动是()A.布朗运动 B.曲线运动 C.自由落体运动 D.无法确定【课堂小结】: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最新泰州市姜堰区罗塘高级中学高中物理《7.2分子的热运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选修3-3名师精编资料汇编

泰州市姜堰区罗塘高级中学高中物理《7.2分子的热运动》教学反思新人教版选修3-3本节课的内容在近几年的高考考试说明中一直出现,属于一级要求,虽然在近几年高考中一直很少出现,但在近几年的模拟试卷中都有所体现,如2012年盐城二调、2012年苏锡常镇一调中出现的我国开展的PM2.5浓度的监测,在考查知识点的同时,又加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因而在教学中要注意把握好度,在讲解到位的前提下控制难度。
分子的热运动这一节,首先要求学生知道: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即便是一个很小的物体也包含了很大数目的分子。
分子无法识别,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到分子的存在,因而我们无法研究每一个分子的运动,这样在给学生无限好奇心的同时,我们自然地引入了扩散现象、布朗运动的观察和研究。
课本设计的“做一做”、“实验”、“说一说”等气体之间的扩散、气体向液体的扩散、以及固体的扩散,这些都能给学生较为真实的体验。
本节课我们还原了部分演示实验,同时通过电子目镜放大了布朗运动,给学生直接的感受,并考虑到学生的分组实验,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过程,感受学习的乐趣,同时让学生建立表象并确认:没有任何外加的动力,没有生命力的布朗微粒也能“不知疲倦”地、杂乱无章、永不停息地运动。
当然本节课的重点布朗运动对于人们深入认识热运动本质和分子动理论最终取得胜利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布朗运动不仅用来作为许多自然现象的模型,而且还可以作为许多社会现象的模型,这也让我们的学生看到,物理学理论对其他学科、其他领域的辐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能够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努力在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和感悟知识得来的过程和成功的乐趣。
例如:让学生先通过自己动手用显微镜观察真实的布朗运动,我再通过电子目镜放大观察更清楚的布朗运动,从而感知这种运动是客观存在的,并自己讨论总结出其特点。
有人说:教学本身就是一种遗憾,的确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也感到有遗憾的地方。
首先由于和学生之间不熟悉所以没能和学生达成最好的共融,在课堂上有部分学生思维不活跃;其次由于第一次在舞台上上课,我和学生都感到很拘束、放不开,师生对话和配合都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也由于没有考虑到舞台上的灯光让显微镜很难对光,学生又对高一生物课上学的显微镜的操作已经忘记的差不多了,所以在分组实验中学生无法正常进行,导致分组实验浪费了很长时间,同时也没有能达到预期的实验效果,导致后面的教学过程很匆忙,留下了很大的遗憾;再有对部分学生研讨的问题没能给予很到位的铺垫,及时的引导不够;最后课堂上我总怕时间不够用,结果使一部分学生在分析讨论时不能总结到位。
新课标最新高中物理 7.2 分子的热运动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3

7。
2 分子的热运动[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扩散现象及产生原因。
2.知道什么是布朗运动,理解布朗运动产生的原因.3.知道什么是分子的热运动,理解分子热运动与温度的关系.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温度越低,物体越冷;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符号为°C。
2.物体不受力(合外力为零),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合外力不为零),就会改变运动状态,即运动速度的大小或方向发生改变.一、扩散现象1.定义:不同物质能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2.产生原因:物质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3.应用举例:生产半导体器件时,在高温条件下通过分子的扩散在纯净半导体材料中掺入其他元素.4.扩散现象是物质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证明.二、布朗运动1.概念:悬浮微粒在液体中的无规则运动.2.产生原因:大量液体分子对悬浮微粒撞击的不平衡造成的.3.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4.布朗运动不是(填“是"或“不是”)分子的运动,但它间接地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三、热运动1.定义: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2.宏观表现: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3.影响因素: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一、扩散现象[问题设计]生活中常会见到下列几种现象:(1)在墙角打开一瓶香水,很快整个房间都会弥漫着香气.(2)滴一滴红色墨水在一盆清水中,过一段时间整盆水会变成浓度相同的红色.(3)炒菜时,在锅里放一撮盐,整锅菜都会具有咸味.以上现象说明什么问题?它们属于什么现象?答案说明不同物质能够彼此进入对方.它们属于扩散现象.[要点提炼]1.影响扩散现象的因素:(1)物态:气态物质的扩散现象最容易发生,液态物质次之,固态物质的扩散现象在常温下短时间内不明显.(2)温度: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显著.(3)浓度差:扩散现象发生的快慢程度还受到“已进入对方”的分子浓度的限制,当浓度差别大(填“大”或“小”)时,扩散现象较为显著.2.产生扩散现象的原因:扩散现象不受外界影响,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直接结果,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宏观反映.3.分子运动的两个特点:(1)永不停息:不分季节,也不分白天和黑夜,分子每时每刻都在运动.(2)无规则:单个分子的运动无规则,但大量分子的运动具有规律性,总体上分子由浓度大的地方向浓度小的地方运动.[延伸思考]图1如图1所示,一个装有无色空气的广口瓶倒扣在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广口瓶的正上方,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去玻璃板,经过较长时间,上、下两瓶气体变得均匀一致.这时,扩散现象停止了吗?答案扩散现象不会停止,但此时达到了一种动态的平衡.二、布朗运动[问题设计]用显微镜观察放在水中的花粉,追踪几粒花粉,每隔30 s记下它们的位置,用折线分别依次连接这些点,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花粉微粒的运动是无规则的.花粉微粒为什么会做无规则的运动?这种运动反映了什么?图2答案花粉微粒受到液体分子不平衡的撞击作用,在某一瞬间,微粒在某个方向受到的撞击作用较强,在下一瞬间,微粒受到另一方向的撞击作用较强,这样就引起了花粉微粒的无规则运动.这种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要点提炼]1.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悬浮微粒受到液体分子撞击不平衡.2.影响布朗运动的因素:(1)悬浮的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2)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激烈.3.注意:(1)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颗粒的运动,而不是固体分子的运动,也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但它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2)布朗运动是永不停息的,说明液体分子的运动是永不停息的.[延伸思考]1.将布朗运动的装置由实验室移到高速运动的列车上,微粒的运动是否更明显?答案不会更明显.布朗运动是由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引起的,与外界因素(如实验装置是否运动)无关.2.图2中的折线是微粒的运动轨迹吗?答案折线是微粒每隔30 s所处位置的连线.在每个30 s内,微粒的运动轨迹都是无规则的,不一定和线段重合.三、热运动[问题设计]在扩散现象中,温度越高,扩散越快;在布朗运动中,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而这两种现象又都反映了分子的运动,那么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怎样的关系?分子的运动又有哪些特点呢?答案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激烈.特点:(1)永不停息;(2)无规则.[要点提炼]1.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激烈.我们把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叫热运动.2.热运动的特点是:(1)永不停息;(2)无规则.3.布朗运动和热运动的区别与联系:(1)布朗运动是悬浮微粒的运动,而悬浮微粒是很多固体分子组成的一个“集体",虽然肉眼看不到,但可以在显微镜下看到;热运动即使在显微镜下也看不到.(2)都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都是温度越高运动越激烈.(3)周围液体分子的热运动是布朗运动产生的原因,布朗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的热运动.[延伸思考] 高速运动的物体,其内部分子的热运动一定更激烈,对吗?答案不对.物体宏观运动的速度大小与分子的热运动无关.一、扩散现象例1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B.气体发生扩散,固体、液体之间不发生扩散C.物体的温度越高,扩散越快D.打开香水瓶,房间另一端过会儿才有香味,是因为分子运动慢解析扩散是不同物质能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表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A项正确;固体、液体分子也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也会发生扩散,B项错误;温度越高时,物体内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率越大,扩散就越快,C项正确;分子的运动是十分混乱的、无规则的.分子热运动速率虽然很大(约几百米每秒),但无规则运动过程中与其他分子不断碰撞使分子沿迂回曲折路线运动,所以要嗅到香味必须经过一段时间,故D项错误.答案AC二、布朗运动例2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液体温度越高,悬浮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C.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各部分的温度不同而引起的D.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悬浮微粒撞击作用的不平衡引起的解析布朗运动的研究对象是固体小颗粒,而不是液体分子,故A选项错误;影响布朗运动的因素是温度和微粒大小,温度越高、微粒越小,布朗运动就越明显,故B选项正确;布朗运动是由于固体小颗粒受液体分子的碰撞作用的不平衡而引起的,不是由于液体各部分的温度不同而引起的,故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答案BD三、热运动例3下列关于热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热运动是指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B.分子热运动是物体被加热后的分子运动C.分子热运动是单个分子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D.分子热运动是大量分子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解析分子热运动是指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不是单个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物体被加热、不被加热,其分子都在进行着热运动,故B、C错误,D正确.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证实了分子的热运动,但热运动不是指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A错误.答案D1.(扩散现象)在下列给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有( )A.雨后的天空中悬浮着许多小水珠B.海绵吸水C.把一块铅和一块金的接触面磨平、磨光后,紧紧地压在一起,几年后会发现铅中有金D.将大米与玉米混合均匀,大米与玉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答案C解析扩散现象指不同的物质(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很明显,A、B、D不是扩散现象,C满足扩散条件.图32.(布朗运动)做布朗运动实验,得到某个观测记录如图3所示,图中记录的是( ) A.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情况B.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的轨迹C.某个微粒做布朗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D.按等时间间隔依次记录的某个运动微粒位置的连线答案D解析微粒在周围液体分子无规则地碰撞下做布朗运动,运动轨迹也是无规则的,实际操作中不易描绘出微粒运动的实际轨迹;而按等时间间隔依次记录的某个微粒所处位置的连线也能充分反映微粒布朗运动的无规则,本实验记录描绘的正是某个微粒不同时刻所处位置的连线,故选D。
高中物理 第七章 第二节 分子的热运动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3

物理选修3-3(人教版)第二节分子的热运动1.了解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的热运动产生的.2.知道什么是布朗运动,理解布朗运动产生的原因.通过实验和分析、逻辑推理的过程,使学生知道扩散现象与布朗运动,理解布朗运动的成因.培养学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勤于观察、勇于探究、善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3.知道什么是热运动及决定热运动激烈程度的因素.1.扩散现象并不是外界作用引起的,也不是化学反应的结果,而是由物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产生的.2.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3.布朗运动产生的原因是在同一时刻液体分子对悬浮微粒各方向的撞击作用不平衡.4.布朗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但是微粒运动的无规则性,间接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5.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系,温度越高,这种运动越激烈.因此,我们把分子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知识点一扩散现象扩散现象是指当两种物质相接触时,物质分子可以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例如:香水的香味可以传得较远,又如堆在墙角的煤可以深入到泥土中去.注:(1)物质处于固态、液态和气态时均能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气态物质的扩散现象最显著,处于固态时扩散现象非常不明显.(2)在两种物质一定的前提下,扩散现象发生的显著程度与物质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显著.这表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激烈.(3)扩散现象发生的显著程度还受到“已进入对方”的分子浓度的限制,当进入对方的分子浓度较低时,扩散现象较为显著;当进入对方的分子浓度较高时,扩散现象发生得就较缓慢.►尝试应用1.(2015·新课标Ⅱ)(多选)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D)A.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B.扩散现象是不同物质间的一种化学反应C.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D.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E.液体中的扩散现象是由于液体的对流形成的解析:根据分子动理论,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故A正确;扩散现象不是化学反应,故B错误;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故C正确;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故D正确;液体中的扩散现象不是由于液体的对流形成的,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故E错误.知识点二布朗运动1.实验现象.如下图甲所示,把墨汁用水稀释后取出一滴放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悬浮在液体中的小炭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图乙).在显微镜下追踪一个小炭粒的运动,每隔30 s把炭粒的位置记录下来,然后用直线把这些位置按时间顺序依次连接起来,就得到类似的微粒运动的位置连线.实际上,就是在短短的30 s内,微粒的运动也是极不规则的.炭粒的无规则运动与液体分子运动有何关系?从图丙中你能说明一下吗?2.布朗运动.(1)定义: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固体微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称为布朗运动.注:①布朗运动是悬浮的固体微粒的运动,不是单个分子的运动,但是布朗运动证实了液体或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②固体微粒的运动是极不规则的,下图所示并非固体微粒的运动轨迹,而是每隔30 s 微粒位置的连线.③任何固体微粒悬浮在液体或气体内,在任何温度下都会做布朗运动.(2)影响布朗运动的因素.布朗运动是大量液体分子对固体微粒撞击的集体行为的结果.个别分子对固体微粒的碰撞不会产生布朗运动.影响布朗运动的因素有二:颗粒的大小和液体温度的高低.具体解释如下:①布朗运动在相同温度下,悬浮颗粒越小,它的线度越小,表面积亦小,在某一瞬间跟它相撞的分子数越少,颗粒受到来自各方向的冲击力越不平衡;另外,颗粒线度越小,它的体积和质量比表面积减少得更快,因冲击力引起的加速度更大.因此悬浮颗粒越小,布朗运动就越显著(如右上图).②相同的颗粒悬浮在同种液体中,液体温度升高,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大,对悬浮颗粒的撞击作用也越大,颗粒受到来自各方向的冲击力越不平衡,由冲击力引起的加速度更大,所以温度越高,布朗运动就越显著.►尝试应用2.(2015·山东卷)(多选)墨滴入水,扩而散之,徐徐混匀.关于该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BC)A.混合均匀主要是由于碳粒受重力作用B.混合均匀的过程中,水分子和碳粒都做无规则运动C.使用碳粒更小的墨汁,混合均匀的过程进行得更迅速D.墨汁的扩散运动是由于碳粒和水分子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的解析:根据分子动理论的知识可知,混合均匀主要是由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使得碳粒无规则运动造成的布朗运动;由于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与颗粒大小和温度有关,所以使得碳粒更小的墨汁,布朗运动会越明显,则混合均匀的过程进行得更迅速,故BC正确.知识点三分子的热运动1.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为热运动.所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指由于分子之间的相互碰撞,每个分子的运动速度无论是方向还是大小都在不断地变化.标准状况下,一个空气分子在1 s内与其他空气分子的碰撞达65亿次之多.所以大量分子的运动是十分混乱的.2.布朗运动与分子运动.(1)研究对象不同:布朗运动的研究对象是固体小颗粒;分子运动的研究对象是分子.布朗微粒中也含有大量分子,这些分子也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2)布朗运动的特点:①永不停息;②无规则;③颗粒越小,现象越明显;④温度越高,运动越激烈.(3)布朗运动的产生原因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的无规则性反映了液体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越剧烈.(4)布朗运动不仅能在液体中发生,也能在气体中发生.►尝试应用3.关于分子的热运动,下述正确的是(C)A.分子的热运动就是布朗运动B.将碳素墨水滴入清水中,观察到的布朗运动是碳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C.温度越高,悬浮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激烈D.物体的速度越大,内部分子的热运动越激烈解析:分子的热运动是杂乱无章、毫无规律,且随着温度升高而加剧.布朗运动是分子热运动的主要证据之一.布朗运动观察到的是花粉颗粒的无规则热运动,反映了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所以综上分析,C正确.础巩基固1.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1)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两种现象__________和__________.(2)布朗运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分子本身的运动吗?________.布朗运动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对固体微粒的碰撞不________引起的,它间接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__.当温度一定时,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________;当颗粒大小一定时,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________.(3)热运动,由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________有关,所以通常把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热运动.温度的微观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本题考查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解析:(1)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两种现象:一是扩散现象,二是布朗运动.(2)布朗运动是指悬浮于液体中的颗粒所做的无规则运动的运动,不是分子本身运动,只是反映分子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对固体微粒的碰撞不平衡导致的,它间接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当温度一定时,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当颗粒大小一定时,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3)热运动,由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所以通常把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热运动.温度的微观含义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答案:(1)扩散现象布朗运动(2)悬浮于液体中的颗粒所做的无规则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平衡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明显明显(3)温度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2.“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描写春季天暖、鸟语花香的山村美景.对于前一句,从物理学的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出的芳香分子运动速度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________,属于________现象.解析:诗句中“花气袭人”说明发生了扩散现象,而造成扩散加快的直接原因是“骤暖”,即气温突然升高造成的,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就是当周围气温升高时,花香扩散加剧.答案:升高扩散3.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说明了悬浮颗粒做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无关B.布朗运动是组成固体微粒的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C.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D.观察时间越长,布朗运动越显著解析:布朗运动是固体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其剧烈程度与温度和颗粒大小有关,与时间无关,选项C正确,A、B、D错误.4.(多选)关于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BC)A.固体微粒越大,瞬间与固体微粒相碰撞的液体分子数目越多,布朗运动越显著B.固体微粒越小,瞬间与固体微粒相碰撞的液体分子数目越少,布朗运动越显著C.液体的温度越高,单位时间内与固体微粒相碰撞的液体分子数目越多,布朗运动越显著D.液体的温度越高,单位时间内与固体微粒相碰撞的液体分子数目越少,布朗运动越显著解析:本题考查对布朗运动本质的理解,撞击颗粒的作用力越不平衡,则颗粒的运动越剧烈,正确的说法应是B、C.5.如图所示,把一块铅和一块金的接触面磨平、磨光后紧紧压在一起,五年后发现金中有铅,铅中有金,对此现象说法正确的是(B)A.属扩散现象,原因是由于金分子和铅分子的相互吸引B.属扩散现象,原因是由于金分子和铅分子的运动C.属布朗运动,小金粒进入铅块中,小铅粒进入金块中D.属布朗运动,由于外界压力使小金粒、小铅粒彼此进入对方中解析:题目中的现象属扩散现象,是由于两种不同物质分子运动引起的,不是分子间的相互吸引,B对,A错.6.(多选)下列实验事实中,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的是(AC)A.把金和铅两种金属表面磨光,压合在一起,经过相当长的时间,会发现两种金属彼此进入对方一定的厚度B.一根下端封闭的长玻璃管,先灌入一半水,再灌入一半酒精,堵住上口,上下颠倒几次,看到总体积变小C.用显微镜观察悬浮在液体中的花粉颗粒,发现花粉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糖块是甜的,糖溶化在水中仍是甜的解析: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所以A、C正确.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隙;糖溶于水仍是甜的,说明溶解后糖化学性质未变,故B、D错误.7.以下物理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D)A.从射入房间的阳光束中看到灰尘微粒的运动是布朗运动B.“大漠孤烟直”所描述的烟的上升运动是布朗运动C.清水中滴入几滴红墨水,红墨水迅速向四周运动是布朗运动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解析:空气中的灰尘随空气流动基本上是在气流作用下的定向移动,不属于布朗运动,因为可以被肉眼看到的微粒其实也是相当大的,布朗运动的微粒必须借助于显微镜才可以观察得到.“大漠孤烟直”所描述的烟的上升运动属于气流流动或对流现象,不是布朗运动.红墨水在水中的扩散现象也不是布朗运动.所以选项D正确.8.(多选)以下实验或事实基础可以反映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运动的是(AB)A.扩散现象B.布朗运动C.液体或气体的对流D.酒精和水混合后的体积小于原体积之和解析: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从不同角度验证了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而对流是液体或气体的颗粒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小于原体积之和说明分子间有间隙,两者都不能说明分子的热运动性质.故正确答案为A、B.9.(多选)下列关于布朗运动、扩散现象和对流的说法正确的是(AD)A.三种现象在月球表面都能进行B.三种现象在宇宙飞船里都能进行C.布朗运动、扩散现象在月球表面能够进行,而对流则不能进行D.布朗运动、扩散现象在宇宙飞船里能够进行,而对流则不能解析: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都是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结果,而对流需要在重力作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由于布朗运动、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热运动而形成的,所以二者在月球表面、宇宙飞船中均能进行.由于月球表面仍有重力存在,宇宙飞船内的微粒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对流可在月球表面进行,而不能在宇宙飞船内进行,故选A、D两项.10.(多选)根据所学物理知识,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D)A.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所以布朗运动也叫作热运动B.酒香不怕巷子深与分子热运动有关C.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运动,它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水中的花粉颗粒的运动解析:热运动指的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A错误;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酒精分子在运动,故和分子热运动有关,B正确;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水中的固体小颗粒的运动,C错误,D正确.。
高中物理《7.2分子的热运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3-3 (2)

江苏省宿迁中学高中物理《7.2分子的热运动》教学设计新人教版选修3-3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的热运动产生。
(2)知道什么是布朗运动,理解布朗运动产生的原因。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概括、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知道什么是分子的热运动及决定分子热运动激烈程度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采用实验演示与观察法、小组合作学习与探究法、分析推理归纳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实验的探究,培养学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勤于观察、永于探究、善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重难点重点:布朗运动及产生的原因。
难点:布朗运动与分子运动的关系。
三、教学流程(-)引入新课复习旧知识,趣味小实验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过程观察演示实验【演示1】将空的集气瓶倒扣在盖有毛玻片的充满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上,抽去中间的毛玻片,将会发生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引导并补充小棉花的作用。
【演示2】将高锰酸钾溶液滴入一杯清水中,会有什么现象?又说明了什么?【演示3】同样的现象在固体与固体之间、固体与液体等之间能否发生呢?举例说明?归纳总结,提出扩散概念。
一、扩散现象1.概念:不同物质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思考:扩散现象让我们知道,不同物质能够彼此进入对方,这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在?分子间没有间隙,能进入吗?2.意义:反映了组成物质的分子总在运动的,同时也反映了分子间有间隙。
思考:既然反映了组成物质的分子总在运动的,那么分子又是怎样运动的呢?(大家猜想)再做一个实验分析。
观察实验现象实验:这是绘画用的颜料,在烧杯中放入少许,用水稀释后,取出少许液体放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简要交代显微镜操作注意事项。
展示观察成果:用液晶显示仪和投影放大展示小组观察成果。
问题1:在这个实验中看到了什么现象?继续提问:有运动的,有几乎不动的(后续解释)。
那么运动的是什么在动?问题2:所看到的究竟是分子在动还是微粒在动?(小组讨论)(提示)光学光学显微镜观测限度。
2019-2020年高中物理7.2《分子的热运动》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3

2019-2020年高中物理7.2《分子的热运动》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3教学目标1 •物理知识方面的要求:(1)知道并记住什么是布朗运动,知道影响布朗运动激烈程度的因素,知道布朗运动产生的原因。
(2)知道布朗运动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3)知道什么是分子的热运动,知道分子热运动的激烈程度与温度的关系。
2 •通过对布朗运动的观察,发现其特征,分析概括出布朗运动的原因;培养学生概括、分析能力和推理判断能力。
从对悬浮颗粒无规则运动的原因分析,使学生初步接触到用概率统计的观点分析大量偶然事件的必然结果。
重点、难点分析1 •通过学生对布朗运动的观察,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出布朗运动不是外界影响产生的,是液体分子撞击微粒不平衡性产生的。
布朗运动是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这一连串结论的得出是这堂课的教学重点。
2•学生观察到的布朗运动不是分子运动,但它又间接反映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特点。
这是课堂上的难点。
这个难点要从开始分析显微镜下看不到分子运动这个问题逐渐分散解疑。
才---------------- r主要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乙___让学生观察两个演示实验:L———1 •把盛有二氧化氮的玻璃瓶与另一个玻璃瓶竖直方向对口相接触,看到二氧化氮气体从下面的瓶内逐渐扩展到上面瓶内。
2 .在一烧杯的净水中,滴入一二滴红墨水后,红墨水在水中逐渐扩展开来。
上述实验是气体、液体的扩散现象(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扩散现象是一种热现象。
它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而且扩散现象的快慢直接与温度有关,温度高,扩散现象加快。
新课教学过程一•介绍布朗运动现象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用显微镜观察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发现花粉颗粒在水中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后来把颗粒的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布朗运动。
不只是花粉,其他的物质如藤黄、墨汁中的炭粒,这些小微粒悬浮在水中都有布朗运动存在。
让学生看教科书上图,图上画的几个布朗颗粒运动的路线,指出这不是布朗微粒运动的轨迹,它只是每隔30s观察到的位置的一些连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泰州市姜堰区罗塘高级中学高中物理《7.2分子的热运动》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3
教学目标
1、观察扩散现象,理解推断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运动造成的;
2、观察布朗运动,能够叙述布朗运动的特点;
3、能够用分子运动理论解释布朗运动成因,推测宏观表现的微观成因,体会大量分子不断撞击微粒的情景,能够解释布朗运动,能够区分布朗运动与分子运动;
4、认识到科学观察要细致,推断要有充分依据,体会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过程与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实例分析,教师适当点拨、引导,使学生能真正理解该节内容;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理解推理能力,实验能力。
教学重点:布朗运动。
教学难点:布朗运动产生的原因,布朗运动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关系。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新课讲解
(一)扩散现象
1、我们把_____________相互接触时_____________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2、扩散现象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都能发生。
3、特点:温度越_______,扩散现象越___________。
4、扩散现象是物质分子永不停息地做_____________运动的证明。
(二)布朗运动
1、_____________所做的____________运动叫布朗运动。
实验:观察布朗运动。
2、布朗运动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微粒越______、温度越________布朗运动越明显。
(三)布朗运动的解释
1、布朗运动产生的原因:大量液体分子__________地做___________运动时,对悬浮
在其中的微粒撞击作用的不平衡性。
产生布朗运动的根本原因就是__________永不停息的____________运动。
2、分组讨论:为什么悬浮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
3、思考讨论:布朗运动是不是分子的运动?
布朗运动______________了液体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四)热运动
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运动与______有关,被称为分子的热运动。
小结、布置作业
课外阅览
布朗运动的理论解释
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用显微镜观察到了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微粒在做总不停的无规则运动,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运动不是由于花粉微粒有生命,否定了这种运动是一种生物现象,即有生命才会运动。
布朗把他的实验经过详细地记载下来,写在他于1828年出版的《植物花粉的显微观察》一书中。
可以说他当时并不理解产生这种运动的原因,他虽然没有找到小颗粒运动的原因,但他精心观察和实验发现了问题,并把问题详细记录下来,为后人提供了一个作深入研究的课题。
因此,他对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后人为了纪念他,把他观察的小颗粒运动命名为“布朗运动”。
布朗运动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无数学者为解释这种现象的奥秘做了种种徒劳的努力。
起初人们认为是由外界影响,如震动、液体对流的扰动等引起的。
但实验表明,尽量在排除外界的影响下,布朗运动仍然存在,只要微粒足够小,在任何液体中(甚至包括气体中)都可以观察到布朗运动,即使连续观察几个月,布朗运动也决不会停止,可见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不在外部而在液体的内部。
在1885年前后,法国物理学家们曾经猜测,布朗运动是由于悬浮粒子受到显微镜下观察不到的液体分子的不规则碰撞所造成的,这种富于想象的解释在当时不仅缺乏数学基础,而且没有任何实验证明。
时隔70多年后,于1905年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和波兰物理学家斯莫路霍夫斯基发表了对布朗运动的理论研究成果。
但最引人注目的是爱因斯坦发表在德国的《物理学年鉴》第四篇第17卷上题为“热的分子运动论所要求的静液体中悬浮粒子的运动”的论文,该论文也是爱因斯坦在1905年富有创造性研究中的首篇。
在这篇论文中,爱因斯坦把显微镜下可见粒子的运动看作是显微镜下看不到的液体分子运动的表征,证明了布朗粒子的运动是由于液体分子从四面八方对它撞击引起的,这种撞击的不规则性和偶然性,使来自不同方向的作用互不完全抵消。
由于布朗粒子线度非常小(约10-4cm ),周围分子的不均匀碰撞所产生的不平衡力的作用足以使它发生运动。
爱因斯坦还同时用统计方法论证了悬浮粒子的运动速度与颗粒大小及其液体的粘滞系数之间存在着可用实验检验的数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