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精练:分层训练·进阶冲关 5.3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含解析
【人教版】物理必修二教材习题点拨:5.3-实验:研究平抛运动(含答案)

教材习题点拨教材习题全解1.还需要的器材是刻度尺。
实验步骤:(1)调节木板高度,使木板上表面与小球离开水平桌面时的球心的距离为某一确定值y;(2)让小球从斜面上某一位置A无初速度释放;(3)测量小球在木板上的落点P1与重垂线之间的距离x1;(4)调节木板高度,使木板上表面与小球离开水平桌面时的球心的距离为某一确定值4y;(5)让小球从斜面上同一位置A无初速释放;(6)测量小球在木板上的落点P2与重垂线之间的距离x2;(7)比较x1、x2,若2x1=x2,则说明小球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点拨:若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说明是匀速运动,因此只要确定几段相等的时间间隔即可。
(1)调节木板高度,使它比桌面低h(考虑桌面高约为80 cm,测5组数据,h可取3 cm);(2)让钢球从斜面一定位置滚下,落到复写纸上;(3)调节木板高度,依次使它比桌面低4h、9h、16h、25h等,重复第(2)步,可以在白纸上得到5个落点;(4)依次测出各落点到重垂线的距离,记作x1、x2、x3、x4、x5;(5)比较x1、x2、x3、x4、x5的数值关系。
也可以每次让小球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测量木板的高度h和小球下落的水平距离s。
用h=12gt2可知th所对应的时间t,以t和水平位移s为坐标轴,画出s和t的图象,从而探究出水平方向上小球的运动性质。
2.改变墙与重垂线之间的距离x,测量落点与抛出点之间的竖直距离y,若2x1=x2,有4y1=y2,说明小球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点拨:(1)将桌子与墙紧贴在一起,使球从斜面确定位置滚下,打在墙上,此点就是平抛的初始高度。
(2)调节桌子边缘和墙的距离,使之依次为x、2x、3x、4x、5x、6x(可以先估测一下小球飞的最大距离,然后选取合适的x),然后依次使小球从确定位置上滚下,得到6个点。
(3)用刻度尺依次测出各点到初始高度的距离,分别为h1、h2、h3、h4、h5…(4)比较测量的数据,如果存在h1∶h2∶h3∶…=1∶4∶9∶…,则说明小球到达各点的时间差相等,因此水平方向上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物理同步大讲堂人教必修二精练:分层训练·进阶冲关+5.2+平抛运动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分层训练·进阶冲关A组基础练(建议用时20分钟)1.斜抛运动与平抛运动相比较,正确的是 (D)A.斜抛运动是曲线运动,它的速度方向不断改变,不可能是匀变速运动B.都是加速度逐渐增大的曲线运动C.平抛运动是速度一直增大的运动,而斜抛运动是速度一直减小的运动D.都是任意两段相等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相等的运动2.(2018·江苏高考)某弹射管每次弹出的小球速度相等。
在沿光滑竖直轨道自由下落过程中,该弹射管保持水平,先后弹出两只小球。
忽略空气阻力,两只小球落到水平地面的(B)A.时刻相同,地点相同B.时刻相同,地点不同C.时刻不同,地点相同D.时刻不同,地点不同3.游乐场内两支玩具枪在同一位置先后沿水平方向各射出一颗子弹,打在远处的同一个靶上。
A为甲枪子弹留下的弹孔,B为乙枪子弹留下的弹孔,两弹孔在竖直方向上相距h,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
关于两枪射出子弹的初速度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甲枪射出的子弹初速度较大B.乙枪射出的子弹初速度较大C.甲、乙两枪射出子弹的初速度一样大D.无法比较甲、乙两枪射出子弹的初速度的大小4.在抗震救灾中,一架飞机水平匀速飞行,从飞机上每隔1 s 释放1包物品,先后共释放4包(都未落地),若不计空气阻力,从地面上观察4包物品,则(C)A.在空中任何时刻总是排成抛物线,它们的落地点是等间距的B.在空中任何时刻总是排成抛物线,它们的落地点是不等间距的C.在空中任何时刻总在飞机正下方,排成竖直的直线,它们的落地点是等间距的D.在空中任何时刻总在飞机正下方,排成竖直的直线,它们的落地点是不等间距的5.一水平抛出的小球落到一倾角为θ的斜面上时,其速度方向与斜面垂直,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
小球在竖直方向下落的距离与在水平方向通过的距离之比为(D)A.tan θB.2tan θC. D.B组提升练(建议用时20分钟)6.(2018·榆林高一检测)物体做平抛运动时,它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的正切值tan α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是图中的(B)7.(2018·西安高一检测)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相同斜面紧靠在一起,固定在水平面上,如图所示。
2019物理同步大讲堂人教必修二精练:分层训练·进阶冲关 5.3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分层训练·进阶冲关A组基础练(建议用时20分钟)1.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坐标纸应当固定在竖直的木板上,下列图中所示坐标纸的固定情况与斜槽末端的关系正确的是(C)2.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平抛运动的特点,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迹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A.坐标原点就是斜槽口的端点B.要在斜槽上适当高度释放小球C.应把木板调整到竖直方向D.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坐标纸)相接触3.(多选)(2018·大连高一检测)一个学生在做“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描出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点,其中偏差较大的实验点B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B、C )A.小球滚下的高度较其他各次高B.小球滚下的高度较其他各次低C.小球在运动中遇到其他各次没有遇到的阻碍D.小球开始滚下时,实验者已给它一个初速度4.做杂技表演的汽车从高台水平飞出,在空中运动后着地,一架照相机通过多次曝光,拍摄到汽车在着地前后一段时间内的运动照片如图所示(虚线为正方形格子)。
已知汽车长度为3.6 m,相邻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相等,由照片可推算出汽车离开高台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12__m/s,高台离地面的高度为__11.25__m。
(g取10 m/s2)B组提升练(建议用时10分钟)5.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为了确定小球在不同时刻所通过的位置,实验时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先将斜槽轨道的末端调成水平,在一块平木板表面钉上复写纸和白纸,并将该木板竖直立于紧靠槽口处。
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A。
将木板向远离槽口平移距离x,再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在木板上得到痕迹B。
又将木板再向远离槽口平移距离x,小球再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再得到痕迹C。
【物理】高中必修2《5.3实验:研究平抛运动》精选练习(附答案)

精选练习3实验:研究平抛运动1.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为了求平抛物体的初速度,需直接测的数据有()①小球开始滚下的高度②小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③运动轨迹上某点P的水平坐标④运动轨迹上某点P的竖直坐标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下列哪些因素会使“研究平抛运动”实验的误差增大()A.小球与斜槽之间有摩擦B.安装斜槽时其末端水平C.建立坐标系时,以斜槽末端端口位置为坐标原点D.根据曲线计算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时,在曲线上取作计算的点离原点O较远3.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研究平抛运动的特点,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迹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不正确...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________.图1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不同C.每次必须在斜槽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D.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坐标纸)相接触4.某物理实验小组利用如图2所示装置测量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在地面上沿抛出的速度方向水平放置一把刻度尺,让悬挂在抛出点处的重锤的投影落在刻度尺的零刻度线上,则利用小球在刻度尺上的落点位置,就可以直观地得到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下列各图表示四位同学在刻度尺旁边分别制作出的速度标尺(图中P点为重锤的投影位置),其中可能正确的是()图25.(1)下面是通过描点法画小球平抛运动轨迹的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________.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切线保持水平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相同C.记录小球位置用的凹槽每次必须严格等距离下降D.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E.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相接触F.将小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2)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得到的轨迹如图3所示,其中O点为平抛运动的起点.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及图中给出的数据,可计算出小球平抛的初速度v0=________m/s.(g取9.8 m/s2)图36.某同学采用如图4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图4(1)实验时下列哪些操作是必须的________(填序号)①将斜槽轨道的末端调成水平.②用天平称出小球的质量.③每次都要让小球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运动.(2)实验时此同学忘记在白纸上记录小球抛出点的位置,于是他根据实验中记录的点迹描出运动轨迹曲线后,在该段曲线上任取水平距离均为Δx=20.00cm的三点A、B、C,如图乙所示,其中相邻两点间的竖直距离分别为y1=10.00cm,y2=20.00cm.小球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忽略不计.请你根据以上数据帮助他计算出小球初速度v0=________m/s.(g取10m/s2)7.(1)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可以概括为两点:①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②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如图5所示为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现把两个小铁球分别吸在电磁铁C、E上,然后切断电磁铁C的电源,使一个小铁球从轨道A射出,并在射出时碰到碰撞开关S,使电磁铁E 断电释放它吸着的小铁球,两铁球同时落到地面.这个实验()图5A.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①条B.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②条C.不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任何一条D.能同时说明上述两条规律(2)做杂技表演的汽车从高台水平飞出,在空中运动一段时间后着地.一架相机通过多次曝光,拍摄得到汽车在着地前后一段时间内的运动照片,如图6所示(虚线为正方形格子).图6已知汽车长度为3.6m,相邻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相等,第三个像是刚好着地的时刻,由照片可以推算出汽车离开高台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高台离地面的高度为________m(取g=10m/s2)课时作业3实验:研究平抛运动答案1.答案C 解析由平抛运动规律,竖直方向y =12gt 2,水平方向x =v 0t ,因此v 0=x g 2y ,可见只要测得轨迹上某点P 的水平坐标x 和竖直坐标y ,就可求出初速度v 0,故C 项正确.2.答案C 3.答案B解析要使小球做平抛运动,斜槽轨道末端必须水平,A 正确.要使小球每次抛出的初速度相等,释放小球时必须在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B 不正确,C 正确.小球离开轨道后,仅受重力作用,不能有摩擦,D 正确.4.答案A 解析设小球做平抛运动的竖直高度为h ,由h =12gt 2,得t =2h g ;在水平方向有x =v 0t ,即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x =v 02h g ,可见x 与v 0成正比,在速度标尺上的速度值应该是均匀分布的,选项A 正确.5.答案(1)A 、B 、D 、E (2)1.60解析(1)斜槽末端水平,小球离开斜槽后才做平抛运动,A 正确;为保证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相同,每次释放小球时应使小球在斜槽上的同一位置且由静止释放,B 、D 正确;记录小球位置用的凹槽没有必要严格等距离下降,只要能多记下几个位置,能较准确地描绘出平抛运动的轨迹即可,C 错误;小球运动时若与木板上的白纸相接触,则有摩擦力作用,小球将不做平抛运动,E 正确;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即可得到平抛运动的轨迹,F 错误.(2)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x =v 0t ,y =12gt 2得v 0=x g 2y,代入两点的坐标得v 01=x 1g 2y 1=0.32×9.82×0.196m /s =1.60m/s v 02=x 2g 2y 2=0.48×9.82×0.441m /s =1.60m/s则v 0=v 01+v 022=1.60m/s 6.答案(1)①③(2)2.00解析(1)为了保证小球离开斜槽时的速度沿水平方向,斜槽的末端要调整成水平,①对.该实验不用测小球的质量,②错.为了保证小球每次离开斜槽时的速度都相同,每次都要让小球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运动,③对.(2)由于x AB =x BC =Δx =20.00cm ,所以小球从A 运动到B 与从B 运动到C 的时间相同,设此时间为t .据y 2-y 1=gt 2得t =y 2-y 1g=10.00×10-210s =0.1s 故初速度v 0=Δx t =20.00×10-20.1m /s =2.00m/s.7.答案(1)B (2)1211.25解析(1)由于左端小铁球平抛的同时,右端小铁球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且两球同时落地,说明平抛的小铁球在竖直方向上和右端小铁球做同样的运动,也做自由落体运动,但无法说明平抛小铁球在水平方向的运动,故只有B 正确.(2)汽车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由Δh =gT 2可得,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为T =Δh g =l g = 3.610s =0.6s 前三个像中,中间位置车的竖直速度为v y =3l 2T =3×3.62×0.6m /s =9m/s 汽车从开始运动到中间位置的竖直位移为h 1=v 2y2g =922×10m =4.05m 从抛出点到地面的高度为h 2=h 1+2l =(4.05+2×3.6)m =11.25m水平初速度v 0=2l T =2×3.60.6m /s =12m/s.。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高一每课一练5.3实验:研究平抛运动.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桑水制作5.3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每课一练(人教版必修2)1.在本实验中,为减小空气阻力对小球运动的影响,应采用()。
A.实心小铁球B.空心小铁球C.实心小木球D.以上三种小球都可以2.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水平方向为匀速直线运动,二是竖直方向为自由落体运动。
为了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可做下面的实验:如图所示,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A球水平飞出,同时B球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两球同时落到地面,则这个实验()。
A.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一条B.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二条C.不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任何一条D.能同时说明上述两条规律3.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安装有斜槽的木板时,一定要注意检查斜槽末端切线是否水平B.安装有斜槽的木板时,只要注意小球不与木板发生摩擦即可C.每次实验都要把小球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D.实验的目的是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分析平抛运动水平分运动的规律4.三个同学根据不同的实验条件,进行了探究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1)甲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
用小锤击打弹性金属片,金属片把A球沿水平方向弹出,同时B球被松开自由下落,观察到两球同时落地。
改变小锤击打的力度,即改变A 球被弹出时的速度,两球仍然同时落地,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采用如图乙所示的装置,两个相同的弧形轨道M、N,分别用于发射小铁球P、Q,其中N的末端可看做与光滑的水平板相切,两轨道上端分别装有电磁铁C、D;调节电磁铁C、D的高度使AC=BD,从而保证小铁球P、Q在轨道末端的水平初速度v0相等。
现将小铁球P、Q分别吸在电磁铁C、D上,然后切断电源,使两小球能以相同的初速度v0同时分别从轨道M、N的末端射出。
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应是__________。
仅仅改变弧形轨道M的高度,重复上述实验,仍能观察到相同的现象,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第五章 5.3《实验:研究平抛运动》同步练习及答案解析

物理高一年级人教版必修2第五章第3节“研究平抛运动”同步练习1. 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B. 平抛运动是变加速运动C. 任意两段时间内加速度相同D. 任意两段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相同2. 在图所示的装置中,两个相同的弧形轨道M、N,分别用于发射小铁球P、Q;两轨道上端分别装有电磁铁C、D;调节电磁铁C、D的高度,使AC=BD,从而保证小铁球P、Q在轨道出口处的水平初速度v0相等。
将小铁球P、Q分别吸在电磁铁C、D上,然后切断电源,使两小铁球能以相同的初速度v0同时分别从轨道M、N的下端射出。
实验结果是两小铁球同时到达E处,发生碰撞。
增加或者减小轨道M的高度,只改变小铁球P到达桌面时速度的竖直方向分量的大小,再进行实验,结果两小铁球总是发生碰撞。
试分析回答该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3. 在做“探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从同一高度释放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
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 调节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B. 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不同C. 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D. 记录小球位置用的木条(或凹槽)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E. 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接触F. 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4. 下列哪些因素会使“探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的误差增大?()A. 小球与斜槽之间有摩擦B. 安装斜槽时其末端不水平C. 建立坐标系时,以斜槽末端端口位置为坐标原点D. 根据曲线计算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时,在曲线上取作计算的点离原点D较远5. 如图所示,在高空中有四个小球,在同一位置同时以速率v向上、向下、向左、向右被射出,经过1s后四个小球在空中的位置构成的正确图形是()6. 在一次“飞车过黄河”的表演中,汽车在空中飞经最高点后,在对岸着地,已知汽车从最高点至着地点经历时间约0.8s,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30m,忽略空气阻力,则:(1)最高点与着地点间的高度差约为m。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5.3《实验研究平抛运动》提分训练(含答案).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桑水制作3.实验:研究平抛运动一、选择题1.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自由滑下B.斜槽轨道必须光滑C.斜槽轨道末端可以不水平D.要使描出的轨迹更好地反映真实运动,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E.为了比较准确地描出小球运动的轨迹,应该用一条曲线把所有的点连接起来解析:每次释放小球时,只要让它从同一高度、无初速开始运动,在相同的情形下,即使球与槽之间存在摩擦力,仍能保证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相同,因此斜槽轨道不必要光滑,更不必平衡摩擦力,选项A正确,B错误;当斜槽末端没有调整水平时,小球脱离槽口后并非做平抛运动,但在实验中,仍按平抛运动分析处理数据,所得的初速度的测量值与真实值肯定不相符,故斜槽末端不水平会造成误差,选项C错误;要使描出的轨迹更好地反映真实运动,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选项D正确;实验中一些误差较大的点应舍去,而不用将每个点都连起来,选项E错误。
答案:AD2.下列因素会使“研究平抛运动”实验误差增大的是( )A.小球与斜槽之间有摩擦B.安装斜槽时其末端不水平C.在实验中采用空心小铁球D.根据曲线计算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时,在曲线上取作计算的点离原点O较远解析:只要小球从斜槽的同一位置无初速下滑,到斜槽末端的速度相同就行,不管小球与斜槽之间有没有摩擦,选项A错误;斜槽末端不水平,小球不能做平抛运动,会使实验误差增大,选项B正确;实验时应采用密度大、体积小的小球,可以减小运动中空气阻力的影响,选项C正确;计算初速度时,在轨迹上取的点与原点O的距离远近无关,只要测量准确,误差不会增大,选项D 错误。
答案:BC3.如图是某次实验中用频闪照相方法拍摄的小球(可视为质点)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
如果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l表示的实际距离和闪光频率f均为已知量,那么在小球的质量m、平抛的初速度大小v0、小球通过P点时的速度大小v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g这四个未知量中,利用上述已知量和图中信息( )A.可以计算出m、v0和vB.可以计算出v、v0和gC.只能计算出v0和vD.只能计算出v0和g解析:由题图可知,在相邻两次闪光间隔中,小球在水平方向的位移相等,3l=v0T=,因此可求出初速度v0。
2020届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教案:5.3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含答案

5.3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知道平抛运动可以分解成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2. 会设计实验并描绘出平抛运动的轨迹。
3. 能够通过对平抛运动轨迹的分析判断轨迹是否为抛物线。
4. 能够通过对平抛运动轨迹的研究计算平抛运动物体的初速度。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对实验过程的探究,掌握研究平抛运动规律的方法。
2. 通过自行设计实验验证平抛运动的规律,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望。
教学重点1.如何设计实验。
2.如何处理实验数据。
3.通过实验处理结果加深对平抛运动的理解。
教学难点实验设计及数据处理中的困难。
教学过程教师: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理论研究了解到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同学们是否可以设计一个实验,根据你所设计的实验,把平抛运动物体的轨迹描绘出来。
学生:看教材并分析思考。
教师有针对性的介绍以下几种实验方案,并让学生动手做实验。
一、平抛运动物体轨迹的描绘方法1:用水流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如图,倒置的饮料瓶内装着水,瓶塞内插着两根两端开口的细管,其中一根弯成水平,且水平端加接一段更细的硬管作为喷嘴。
水从喷嘴中射出,在空中形成弯曲的细水柱,它显示了平抛运动的轨迹。
设法把它描在背后的纸上就能进行分析处理了。
插入瓶中的另一根细管的作用,是保持从喷嘴射出水流的水平喷出的细水柱显示平抛运动轨迹速度不变,使其不随瓶内水面的下降而减小。
这是因为该管上端与空气相通,A处水的压强始终等于大气压,不受瓶内水面高低的影响。
因此,在水面降到A处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可以得到稳定的细水柱。
方法2:用数码照相机或数码摄像机记录平抛运动的轨迹数码相机大多具有摄像功能,每秒拍摄约15帧照片。
可以用它拍摄小球从水平桌面飞出后做平抛运动的几张连续照片。
如果用数学课上画函数图像的方格黑板做背景,就可以根据照片上小球的位置在方格纸上画出小球的轨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分层训练·进阶冲关
A组基础练(建议用时20分钟)
1.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坐标纸应当固定在竖直的木板上,下列图中所示坐标纸的固定情况与斜槽末端的关系正确的是(C)
2.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平抛运动的特点,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迹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
A.坐标原点就是斜槽口的端点
B.要在斜槽上适当高度释放小球
C.应把木板调整到竖直方向
D.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坐标纸)相接触
3.(多选)(2018·大连高一检测)一个学生在做“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描出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点,其中偏差较大的实验点B产
生的原因可能是
( B、C )
A.小球滚下的高度较其他各次高
B.小球滚下的高度较其他各次低
C.小球在运动中遇到其他各次没有遇到的阻碍
D.小球开始滚下时,实验者已给它一个初速度
4.做杂技表演的汽车从高台水平飞出,在空中运动后着地,一架照相机通过多次曝光,拍摄到汽车在着地前后一段时间内的运动照片如图所示(虚线为正方形格子)。
已知汽车长度为3.6 m,相邻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相等,由照片可推算出汽车离开高台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12__m/s,高台离地面的高度为__11.25__m。
(g取10 m/s2)
B组提升练(建议用时10分钟)
5.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为了确定小球在不同时刻所通过的位置,实验时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先将斜槽轨道的末端调成水平,在一块平木板表面钉上复写纸和白纸,并将该木板竖直立于紧靠槽口处。
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A。
将木板向远离槽口平移距离x,再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
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在木板上得到痕迹B。
又将木板再向远离槽口平移距离x,小球再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再得到痕迹C。
若测得木板每次移动距离x=10.00 cm,A、B间距离y1=4.78 cm,B、C间距离y2=14.58 cm。
g取9.8 m/s2。
(1)根据以上直接测量的物理量得小球初速度v0=__x_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2)小球初速度的测量值为__1__m/s。
6.如图所示为喷出细水流的数码相片,照片中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毫米,细水流是水平喷出的,试根据该照片研究:
(1)已知水流做平抛运动的水平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找出研究其竖直分运动的方法,并证明竖直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2)若g取10 m/s2,试求水流喷出的速度。
【解析】(1)根据水平方向是匀速运动,可以按水平方向的距离都等于
2 cm选取几个点,发现这几个点恰好落在坐标纸的交点上,如(2,1)、(4,4)、(6,9)等,可见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竖直方向的位移之比恰好等于1∶3∶5,证明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2)观察发现,水流在水平方向的位移是0.04 m时,竖直方向的位移也是0.04 m,
根据x=v0t,h=gt2,
得水流喷出的速度v0==x≈0.447 m/s。
答案:见解析
C组培优练(建议用时10分钟)
7.(2018·郑州高一检测)某科学兴趣小组要验证小球平抛运动的规律,设计方案如图甲所示,用轻质细线拴接一小球,在悬点O正下方有水平放置的炽热的电热丝P,当悬线摆至电热丝处时能轻易被烧断;MN 为水平木板,已知悬线长为L,悬点到木板的距离OO′=h(h>L)。
(1)电热丝P必须放在悬点正下方的理由是__保证小球沿水平方向抛出__。
(2)将小球向左拉起后自由释放,最后小球落到木板上的C点,O′C=x,
则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__x__。
(3)图乙是以竖直方格板为背景通过频闪照相得到的照片,每个格的边长L=5 cm,
通过实验记录了小球在运动途中的三个位置,如图所示,则该频闪照相的周期为__0.1__s,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1.5__m/s;过B 点的速度为__2.5__m/s。
(g取10 m/s2)
(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改变释放小球时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小球落点与O′点的水平距离x将随之改变,经多次实验,以x2为纵坐标、cosθ为横坐标,得到如图丙所示图象。
则当θ=30°时,x 为__0.52__m。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