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合金生产的技术经济指标
铁合金生产一些常见知识简介

铁合金生产一些常见知识简介1、矿热炉和精炼炉的区别?以及各自的优缺点?铁合金的生产方法,按照使用设备的不同,可分为电炉法、高炉法、炉外法、转炉法、及真空电阻炉法。
电炉法又分为矿热炉法和精炼炉法。
矿热炉是矿石加热还原电炉的简称。
矿热炉法是以碳作还原剂还原矿石生产铁合金的一种工艺方法。
其生产过程是,将炉料连续加入炉内,并将电极插埋于炉料中,依靠电弧和电流通过炉料而产生的电弧热和电阻热,进行埋弧还原冶炼操作,熔化还原产生的金属和熔渣集聚在炉底,并通过出铁口定时出铁出渣。
生产过程是连续进行的。
用此方法生产的品种主要有硅铁、硅钙合金、工业硅、高碳锰铁、硅锰合金、高碳铬铁、硅铬合金、镍铁等。
精炼炉法又称为电弧炉法,其原意是指将初级铁合金用电弧炉进行精炼降低杂质元素而得到精炼铁合金产品的一种工艺方法,一般是用硅(硅质合金)、铝等作还原剂生产含碳量低的铁合金产品,依靠电弧热、硅氧或铝氧反应热进行冶炼,炉料从炉顶或炉门加入炉内,整个冶炼过程分为引弧、加料、熔化、精炼和出铁等五道工序。
生产过程是间歇进行的,即每炉一个循环。
主要生产的品种有:中、低碳锰铁,中、低、微碳铬铁,钒铁等。
我公司用精炼炉生产镍铁,严格地说不是一个精炼过程,而是一种电碳热熔分冶炼工艺,只是沿用了传统铁合金生产精炼炉法的称谓而已。
矿热炉法和精炼炉法的主要特点和差别:A矿热炉设备较复杂,而精炼炉设备相对较简单;B生产工艺流程方面,矿热炉是连续进行的,而精炼炉法是间歇进行的;C操作控制方面,矿热炉相对较难,而精炼炉相对较为容易;D在铁合金生产领域,矿热炉法较易实现大型化规模化,而精炼炉法则受到局限;E矿热炉生产效率较高,而精炼炉生产效率相对较低;F矿热炉一般使用自焙电极,电极插入炉料较深,为埋弧操作,而精炼炉一般使用石墨电极,电极插入炉料较浅,为遮弧操作;G就我公司目前镍铁生产而言,精炼炉产品P、S杂质含量可控制得较低,且已实现矿石热装,从而电耗较低,而矿热炉使用烧结矿,没有热装,电耗较高,环境控制较难,这在广西金源公司采用的回转窑加矿热炉工艺后将会有根本的改变。
2024年铁合金冶炼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铁合金冶炼市场发展现状引言铁合金是一种在冶金行业中广泛使用的重要材料。
它是通过将铁和其他合金元素(如锰、铬、钼等)在高温条件下熔炼而成的。
铁合金在钢铁生产和其他行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文将对铁合金冶炼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
市场规模与需求近年来,铁合金冶炼市场规模迅速扩大。
全球各地对铁合金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这主要得益于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
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对铁合金的需求增长非常明显。
同时,能源和交通行业对铁合金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
预计未来几年内,铁合金冶炼市场将保持稳定增长的势头。
主要生产国家与企业目前,主要的铁合金生产国家包括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等。
其中,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铁合金生产国,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庞大的市场需求使其在全球铁合金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中国的一些知名企业如安阳钢铁、宝武钢铁等在铁合金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技术创新与发展趋势在铁合金冶炼领域,技术创新一直是推动市场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高炉冶炼、电炉冶炼、氧底吹冶炼等新技术在铁合金冶炼过程中的应用不断推进。
此外,环保和节能意识的提升也促使铁合金冶炼技术向清洁生产方向发展。
未来几年内,预计铁合金生产技术将更加先进,生产过程将更加环保和高效。
市场竞争与前景展望目前,全球铁合金冶炼市场竞争激烈。
市场上存在着众多的铁合金生产企业,它们之间进行着激烈的价格竞争和技术创新。
然而,由于全球矿石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铁合金生产成本不断上升,这对产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尽管面临一些困难,但铁合金冶炼市场仍具有巨大的潜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国际贸易的发展,铁合金的需求将继续增长,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结论铁合金冶炼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铁合金的需求在不断增加,为铁合金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的推动下,铁合金冶炼市场有望保持稳定增长,为全球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3能耗指标体系的分类计算

能耗指标体系的分类钢铁企业能耗指标主要有吨钢综合能耗、吨钢可比能耗、主要产品的工序能耗、主要产品的实物单耗(如炼铁焦比、炼焦煤耗等)以及产值能耗、增加值能耗等等。
能源分析评价指标中,包括企业内部能源加工转换指标和企业损失指标。
按钢铁企业能耗经济技术指标体系可分为:(1)企业级能源技术经济指标:如吨钢综合能耗、万元产值能耗、吨钢耗新水、吨钢电耗、损失率等。
(2)工序级能源技术经济指标:如炼钢工序能耗、炼铁工序能耗等。
(3)耗能设备级能源技术经济指标:加热炉燃耗、高炉焦比、制氧机电耗等。
按钢铁企业能效对标指南中能耗指标体系可分为:(1)综合性指标:如企业级能源消耗总量、工序级能源消耗总量、各类能源介质消耗总量、企业能源亏损量等指标。
(2)单耗性指标:如吨钢综合能耗、企业吨钢可比能耗、工序单位产品能耗。
(3)经济性指标:万元产值能耗、万元增加值能耗等。
2.能耗指标的范围及计算钢铁制造流程是由多个不同的生产工序组成的,前一道工序的产品为下一道工序的原料,这是钢铁工业的特点,由于其复杂性,因此,统计范围和指标定义必须规范,以便于对标,找出节能潜力,提升企业效益。
(1)吨钢综合能耗范围及计算综合能耗是规定的耗能体系在一段时间内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按规定的计算方法和单位分别折算为标准煤后的总和。
吨钢综合能耗(comprehensive energy consumption ):吨钢综合能耗是企业生产每吨粗钢所综合消耗的各种能源自耗总量;也就是每生产一吨钢,企业消耗的净能源量。
其计算公式为:吨钢综合能耗=企业钢产量企业自耗能源量(吨标准煤/吨钢,千克标准煤/吨;tce/t ,kgce/t )式中,企业自耗能源量即报告期内企业自耗的全部能源量。
统计上报按企业全部耗能量。
企业自耗能源量= 企业购入能源量 ± 库存能源增减量 - 外销能源量= 企业各部位耗能量之和 + 企业能源亏损量作为行业对标,吨钢综合能耗的统计范围可按照企业生产流程的主体生产工序(包括原料储存、焦化、烧结、球团、炼铁、炼钢、连铸、轧钢、自备电厂、制氧等动力厂)、厂内运输、燃料加工及输送、企业亏损等消耗能源总量,不包括矿石的采、选工序,也不包含炭素、耐火材料、机修、石灰、精制及铁合金等非钢生产工序的能源消耗量。
炼铁技术

串讲概述一、炼铁生产的方法:1.高炉法炼铁.2.非高炉法炼铁:直接还原法,熔融还原法.二、钢和铁的区分:以含碳量区分:熟铁:C<0.02% 钢:C=0.02%~1.7% 生铁:C>1.7%三、炼铁生产工艺流程:1.高炉炼铁生产工艺流程: 简图2.高炉本体:内型:炉喉、炉身、炉腰、炉腹、炉缸。
外壳为金属结构,内衬耐火材料,中间是冷却设备。
3.除本体外,高炉还有以下几大系统:(1)上料系统:职责:储存、混匀、筛分、称量原、燃料,并运到炉顶受料漏斗。
(2)装料系统:职责:按要求将炉料装入炉内和煤气密封。
(3)送风系统:职责:提供和加热空气,并送入炉内,保证足够的风量和风温。
(4)喷吹系统:职责:将煤粉或重油送入炉内。
(5)煤气清洗系统:职责:收集和清洗煤气。
(6)渣铁处理系统:职责:定期排放炉内渣铁并运走,保证高炉连续生产。
(7)动力系统:职责:为高炉的正常生产提供"风、水、电、气"等能源.是高炉正常生产的保障.四、高炉炼铁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高炉利用系数:指每昼夜每立方米高炉有效容积生产的合格炼钢生铁量。
2.冶炼强度:指每昼夜、每立方米高炉有效容积消耗的干焦量。
干焦耗用量冶炼强度=—————————————(t/(m3.d))有效容积×实际工作日3.综合冶炼强度:除干焦外,还考虑有喷吹的其他类型的辅助燃料。
综合干焦耗用量综合冶炼强度=————————————(t/(m3.d))有效容积×实际工作日4.焦比:冶炼一吨铁消耗的干焦量。
干焦耗用量(kg)入炉焦比=————————合格生铁产量(t)5.综合焦比:生产每吨生铁所消耗的干焦数量以及各种辅助燃料折算为干焦之总和。
干焦数量+Σ喷吹燃料×折算系数综合焦比= —————————————————(kg/t)合格生铁产量综合干焦耗用量= ——————————(kg/t)合格生铁产量6.休风率:高炉休风停产时间占规定日历作业时间的百分数。
钢铁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与技术经济指标统计指标解释

附件3全国工商联冶金业商会统计指标解释2007年12月目录第一部分钢铁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统计指标解释41.铁矿石52.生铁63.粗钢64.钢材6第二部分钢铁工业技术经济指标统计指标解释6一、烧结工序指标解释71.烧结矿品位72.烧结矿碱度73.烧结矿转鼓指数84.烧结矿固体燃料消耗85.烧结机有效面积利用系数96.日历作业率97.人造块矿从业人员实物劳动生产率9二、炼铁生产统计指标解释91.生铁合格率102.生铁燃料比103.炼铁从业人员实物劳动生产率114.高炉有效容积利用系数115.休风率116.人造块矿矿率127.入炉铁矿品位128.平均热风温度12三、炼钢生产统计指标解释13(一)转炉炼钢131.转炉(锭坯)合格率132.转炉钢金属料消耗143.氧气消耗154.转炉日历利用系数155.转炉日历作业率166.转炉冶炼时间167.转炉炉衬寿命178.转炉炼钢从业人员实物劳动生产率17 (二)电炉炼钢171.电炉锭坯合格率172.电炉钢金属料消耗183.电极消耗194.电力消耗205.电炉日历利用系数206.电炉日历作业率207.电炉炼钢出钢至出钢时间208.电炉炼钢从业人员实物劳动生产率21四、钢加工生产统计指标解释211.轧钢综合合格率212.锭坯~材综合成材率223.钢加工日历作业率224.钢加工从业人员实物劳动生产率23五、炼焦生产统计指标解释231.焦炭机械强度232.冶金焦灰分243.冶金焦硫分244.冶金焦率245.炼焦耗洗精煤24六、工序能耗241.烧结工序单位能耗242.炼铁工序单位能耗253.高炉煤气放散量(万m3)254.转炉钢工序单位能耗255.电炉钢工序单位能耗266.钢加工(轧钢)工序单位能耗267.炼焦工序单位能耗268.焦炉煤气放散量(万m3)27七、综合能耗271.总能耗272.吨钢综合能耗273.吨钢可比能耗284.吨钢耗电285.吨钢耗新水28第三部分钢加产品分类28一、轧制、锻造钢坯28二、钢材28(一)钢材产品的分类28(二)本《体系》与1989年颁布的《冶金工业生产指标填报目录》中有关钢材产品分类对比29(三)主要钢材类别、品种的名词解释291.铁道用钢材302.大型型钢(高度≥80毫M)303.中小型型钢(高度≤80毫M)304.棒材315.钢筋316.线材(盘条)317.特厚板(厚度≥50毫M)318.厚板(厚度≤20毫M<50毫M)319.中板(厚度≤3毫M<20毫M)3110.热轧薄板(厚度<3毫M,单张)3111.冷轧薄板(厚度<3毫M,单张)3112.中厚宽钢带(3毫M≤厚度<20毫M,宽度≥600毫M)3213.热轧薄宽钢带(厚度<3毫M,宽度≥600毫M)3214.冷轧薄宽钢带(厚度<3毫M,宽度≥600毫M)3215.热轧窄钢带(宽度<600毫M)3216.冷轧窄钢带(宽度<600毫M)3217.镀层板(带)3218.涂层板(带)3219.电工钢板(带)3220.无缝钢管3321.焊接钢管3322.其他钢材33第四部分企业主要经营与财务指标解释34一、资产运行状况341.资产总额342.所有者权益343.固定资产总额344.资产负债率345.平均固定资产折旧率348.流动比率349.流动资产周转率35二、效益指标351.主营业务收入352.销售收入353.主营业务成本(销售成本)354.销售税金及附加355.销售费用356.经管费用357.财务费用358.利润总额(补贴后)359.实现利税36三、人均指标361.从业人员人均利润362.从业人员人均资产363.全年职工人均工资364.全员劳动生产率365.人均实际上缴税金367.技术投入比率368.光彩事业支出36四、企业主要生产成本指标371.吨钢材销售收入(元/吨)372.吨钢材销售成本(元/吨)373.吨钢材销售费用(元/吨)374.吨钢材经管费用(元/吨)375.吨钢材财务费用(元/吨)376.吨钢材利润(元/吨)377.人均人工成本(元)37附录1:37附录2:38附录3:39全国工商联冶金业商会钢铁工业统计指标解释第一部分钢铁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统计指标解释钢铁工业作为一个完整的工业门类,是对以从事黑色金属矿物采选和黑色金属冶炼加工等工业生产活动为主的工业行业的统称,包括金属铁、铬、锰等的矿物采选业、炼铁业、炼钢业、钢加工业、铁合金冶炼业、钢丝及其制品业等。
高炉铁合金冶炼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

高炉铁合金冶炼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一、锰铁合格率锰铁合格率是指报告期内锰铁检验合格量与锰铁检验总量的百分比。
其计算公式为:锰铁合格率(%) = 锰铁检验合格量(吨)×100%锰铁送检总量(吨)计算说明:高炉开工后,不论任何原因产生的出格锰铁,均应参加锰铁合格率的计算;式中子、母项单位为标准吨。
二、低硅锰铁率低硅锰铁率是指低硅锰铁量占合格锰铁总量的百分比。
其计算公式为:低硅锰铁率(%)= 低硅锰铁总量(吨)×100%合格锰铁总量(吨)计算说明:低硅锰铁是指符合现行国标一组硅要求的锰铁;式中子、母项单位为标准吨。
三、燃料比燃料比是指每炼1吨合格锰铁(标准吨)所消耗的入炉燃料的数量。
它反映燃料的节约或浪费以及高炉操作水平的高低。
燃料全部以扣除水分的干基计算,其计算公式为:燃料比(千克/吨) = 入炉焦炭耗用量(千克)+入炉喷吹燃料耗用量(千克)合格锰铁生产量(吨)入炉焦比(千克/吨) = 入炉焦炭耗用量(千克)合格锰铁生产量(吨)煤粉消耗(千克/吨)= 喷入高炉内的煤粉数量(千克)合格锰铁生产量(吨)计算说明:式中母项单位为标准吨。
高炉铁合金工序单位能耗参照高炉炼铁工序单位能耗计算公式计算。
四、入炉锰矿消耗入炉锰矿消耗是指每炼一吨合格锰铁(标准吨)所消耗的入炉锰矿石的数量,包括天然矿石和人造块矿。
天然矿石按扣除水分的干基计算。
其计算公式为:锰矿石消耗(千克/吨)=入炉天然矿石消耗量(千克)+入炉人造块矿消耗是(千克)合格锰铁生产量(吨)计算说明:式中母项单位为标准吨。
五、入炉熔剂消耗入炉熔剂消耗是指每炼一吨合格锰铁(标准吨)所消耗的入炉熔剂数量,它包括石灰石、白云石、生石灰,萤石等用于造渣的碱性化合物。
这一指标综合反映炉料质量好坏及造渣操作的合理性。
其计算公式为:熔剂消耗(千克/吨)=入炉熔剂消耗总量(千克)合格锰铁生产量(吨)其中:熟料消耗(千克/吨)=入炉熟料消耗量(千克)合格锰铁生产量(吨)计算说明;(1)各种熔剂入炉消耗都不扣水分;(2)熟料包括生石灰及焙烧后的白云石;(3)式中母项单位为标准吨。
钢铁行业统计指标体系

《中国钢铁工业生产统计指标体系》主要修订情况统计指标体系不但是钢铁工业统计的基础,也是整个钢铁工业管理的重要基础。
从明年1月1日起,钢铁工业在全国范围内将推行新的统计指标体系,钢材等产品的分类、一些指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将发生改变。
为了便于有关人士概要了解新《体系》,本文简要介绍新体系的主要修订情况和重大修订内容。
现行钢铁工业生产统计指标体系制定于1989年的计划经济时期,已不能适应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WTO以及钢铁工业管理体制变革等新形势的要求。
为了建立一套适应市场经济和我国加入WTO、钢铁工业管理体制变革等新形势,基本满足国民经济核算需要、钢铁行业和钢铁企业管理及国际交流合作需要,与国际、海关统计接轨的钢铁工业统计指标体系,增强统计指标的科学合理性和可比性,提高钢铁工业现代化管理水平,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于2002年3月25日发布了《关于开展钢铁工业统计指标体系修订工作的通知》(钢协[2002]43号),组织全行业力量,根据国际惯例,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对现行的冶金部1989年版《冶金工业生产指标填报目录及说明》和《钢铁工业生产指标计算方法》进行修订。
这次修订工作的原则是:(1)在充分汲取过去的研究成果和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新形势的要求和国际惯例,先立后破、多立少破地建立新体系,尽可能保持统计资料的连续性和可比性;(2)新《体系》的作用定位不再局限于仅仅作为国家和钢铁行业建立统计报表制度的基础、钢铁企业上报给国家统计局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报表的填报目录及计算方法,而是充分考虑、尽量满足各相关行业和钢铁工业企业内部管理、企业之间对比分析的需要,使国家、钢铁行业及各相关行业、企业能够在同一套全面完整的指标体系、统一规范的指标解释和计算口径下,根据各自需要选择统计指标、建立统计报表制度;(3)虽然世界各国由于钢铁产品生产的特色和历史原因造成钢铁统计中也各有特点,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统一规范的钢铁产品分类,如美国、日本、欧盟的钢铁产品分类就不完全一致,但是为了国际交流和对比,在设计指标体系时尽量与各国共性和国际惯例接轨,特别注意与国际钢铁协会的产品分类接轨;(4)由于海关统计目录中钢铁产品部份的编码、商品名称、归类原则和方法与海关合作理事会制定的《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完全一致,该目录已为国际贸易上广泛采用,接轨有利于综合分析钢铁产品的生产、进口、出口情况,满足行业管理和产业预警的需要,但海关目录侧重于列举国际贸易中的主要品种、规格,如果直接用于国内生产统计,则全面性、系统性不够,因此应以国内生产的产品和品种为主,在全面、系统分类的基础上,将海关目录作为新体系中的“其中”项分别插入相应品种、规格下列出;(5)尽量参照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的国家标准,与标准的产品分类尽量一致,使统计与生产、技术、质量等部门的分类尽量一致;(6)切实解决因产品分类、指标体系不合理等原因造成的钢材、铁合金等产品的重复计算问题,使各种产品产量的统计数据尽可能接近实际;(7)各专业、各章节之间和指标解释与指标目录之间在内容编排、分类层次、计算口径等方面保持对应配套、统一规范。
2024年铁合金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铁合金市场规模分析1. 市场概述铁合金是指由铁及其他金属元素组成的合金。
它在冶金行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广泛用于钢铁生产、铸造、合金制造等领域。
本文将对铁合金市场的规模进行分析,探讨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2. 市场规模铁合金市场的规模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经济发展水平、产业需求、政策环境等。
目前,全球铁合金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稳定水平。
根据国际市场研究数据,2019年全球铁合金市场规模达到XXX万吨,较上年增长XX%。
3. 市场细分铁合金市场可以按照合金成分、应用领域等进行细分。
根据合金成分划分,铁合金可分为铁钛合金、铁锰合金、硅锰合金等。
根据应用领域划分,铁合金可应用于钢铁制造、合金制造、铸造等方面。
细分市场的发展状况和前景各异,不同类型的铁合金市场呈现出差异化的增长趋势。
4. 市场驱动因素铁合金市场的发展离不开多种驱动因素的作用。
首先,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对铁合金需求量巨大。
其次,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汽车、航天航空等的快速发展,也对铁合金市场需求产生积极影响。
此外,政府的相关政策支持和环保要求,促进了铁合金市场的增长。
5. 市场竞争格局铁合金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厂商分布广泛,产品质量、价格等方面差异较大。
目前,全球铁合金市场的竞争主要集中在少数大型企业之间。
这些企业利用其技术实力、规模经济效益和品牌优势,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
同时,新兴企业也在市场中崭露头角,通过创新技术和差异化竞争策略,争取一定市场份额。
6. 市场发展趋势未来,铁合金市场仍将保持稳定发展,并呈现一些明显趋势。
首先,全球经济的不断增长将推动铁合金市场需求的增加。
其次,环保要求的提高将对市场产生积极影响,促进高品质、低污染的铁合金产品的推广。
此外,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为铁合金市场带来新的增长机遇。
在市场发展趋势中,技术创新、生产效率提升和市场整合是关键因素。
7. 总结综上所述,铁合金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合金生产的技术经济指标
1.产品产量
产品产量:一定时间内生产的经检验合格的铁合金的数量(t)。
产量有实物量和基准量之分。
实物量:是指该产品的实际重量。
基准量:是把实物量按所含主要元素折合成规定基准成分的产品产量,其计算公式如下式:
基准吨=产品主要元素实际成分(%)X实物量(t)/产品含主要元素的基准成分(%)
例如:硅75的含硅量为72%~80%,一律按含硅量75%折合成基准吨。
硅45的含硅量为40%~47%,一律按含硅量45%折合成基准吨。
如含硅量为74%的硅75,实物重量100t,折合成基准吨为:74X100/75=98.666t。
2.平均日产量
平均日产量是指电炉在实际作业天数内平均每天的生产能力,其计算公式如下:
平均日产量=合格产品产量(基准吨,t)/实际作业天数(d)
3.电炉日历作业率
电炉日历作业率是指电炉实际作业时间占日历时间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如下:
电炉日历作业率=[实际作业时间(h)/日历作业时间(h)X100%
4.电炉日历利用系数
电炉日历利用系数是指在日历天数内电炉每百万伏安变压器额定容量,平均昼夜生产的合格铁合金产量,其计算公式如下:
电炉日历利用系数=产品合格量(基准吨,t)/[变压器额定容量(MVA)X日历天数(d)]
电炉日历利用系数是反映电炉能力利用程度的一项综合性指标。
5.产品合格率
电炉铁合金产品合格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该产品合格量占总检验量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如下:
产品合格率=[检验合格量(基准吨,t)/检验总量(基准吨,t)]x100%
此外,还有产品品级率,例如一级品率是指一级产品量占合格总产量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如下:
一级品率=[一级品产量(基准吨,t)/合格产品总量(基准吨,t)]x100%
铁合金产品合格率和产品品级率都是铁合金质量指标。
6.元素回收率
主要元素冶炼回收率是指在生产产品过程中某一个主要元素的回收利用程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主要元素冶炼回收率=[ 产品含主要元素重量(t)/入炉原料含该元素重量(t)]X100%
对于工艺过程分几步的产品,要计算总回收率。
7.单位产品冶炼电耗
单位产品冶炼电耗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产1t(基准吨)合格铁合金所消耗的电量,其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产品冶炼电耗=冶炼总耗电量(kWh)/合格产量(基准吨,t)
冶炼总耗电量是指冶炼生产中直接用电量,不含动力、照明等其他非直接消耗的电量。
8.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
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是指以实物量(干重)表示的单位产品平均耗用的某种原材料数量,其计算公式如下: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原材料实际消耗量(干重,kg)/合格产量(基准吨,t)
原材料的实际消耗量是指入炉数量,不包括途耗、库耗及加工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