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选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7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知识点练习第十八篇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二、 本文的 说明顺序是什么?
花 儿 为 什 么 这 样 红
物质基础(花青素和胡萝卜素) 物理学原理 (光波的反射) 生理需要 (热效应的大小) 进化观点 自然选择 人工选择
(以绿色为起 点向两端发展) (昆虫的作用) (加快进程, 增添新品种)
内部 主
逻 辑 顺 序
外部 次
本文是一篇探询花色形成的内部规律联系的 逻辑顺序:是以反映事物内部规律 事理说明文。让我们速读课文分组讨论后回答:
说明顺序 逻辑顺序
概括—具体,整体—局部 现象—本质,原因—结果 特点—用途,主要—次要 内部—外部
作者简介
贾祖璋(1901__1988)浙江海宁人,
我国著名的生物科普作家.原是小学 教师,23岁到商务印书馆制作动植物 标本,业余时间编了<<鸟类研究>> <<鸟与文学>><<中国植物图 鉴>>《生物学碎锦》等多种书籍,编写了 近二十种中 小学生物.动物.植物自然课本.
和联系为依据来安排文章的结构形式。 现象和本质等方面的相互联系。) 2、各部分的次序能不能调换?
1、文中有哪些段落是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 设问开头?又是从哪几个方面回答这个问题的? (“内部联系”即事物的原因和结果,
设疑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花 儿 为 什 么 这 样 红
解疑
物质基础 物理原理 生理需要 进化观点 自然选择 人工选择
学习第一段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说明对象是什么?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2、本段中问句有何作用? 总领全文,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思 考。
学习2--4段思考下列问题
概括这三段的内容。
花儿呈现不同的颜色,首先是由它的物 质基础决定的。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5.17《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同步练习及答案

5.17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光波.(bō) 细胞.(pāo) 橙.色(dēnɡ)B.充沛.(pèi) 灼.伤(zhuó) 柑橘.(jú)C.分泌.(bì) 悠.长(yōu) 花卉.(huì)D.花瓣.(biàn) 胡萝卜.(bǔ) 碱.性(jiǎn)【解析】选B。
A.“胞”应读bāo,“橙”应读chénɡ;C.“泌”应读mì;D.“瓣”应读bàn,“卜”应读bo。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萎谢繁植柔嫩生理B.耀眼褪色靛青增添C.裸子蓬勃花萼烂幔D.蜜腺花蕊并谛栽培【解析】选B。
A.植—殖;C.幔—漫;D.谛—蒂。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万紫千红....,红蓝交辉,都是花青素在不同的酸碱反应中所显示出来的。
万紫千红:这里形容花的颜色丰富。
B.红紫烂漫的春天,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天真烂漫..的孩子在到处玩耍嬉戏。
烂漫:颜色鲜明而美丽。
C.在阳光强烈的地方,红、橙、黄花反射了热效应大的长光波,不致引起灼伤..。
灼伤:这里指被强烈的阳光晒伤。
D.人工选择大大加快了它的进程,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果。
显著:非常明显。
【解析】选B。
句中加点的“烂漫”指(孩子)坦率自然,毫不做作。
4.指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一篇事物说明文。
B.本文结构为总分总,按照先主后次、由内到外的说明顺序进行说明。
C.不论是红花还是红叶,它们的细胞液里都含有由葡萄糖变成的花青素。
D.花儿这样红,是大自然的杰作,更是人工培育的成果。
【解析】选A。
本文是事理说明文。
5.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4~6段,回答(1)~(4)题。
(1)根据选文内容回答,白花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答:【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答案从第4段首句和第5段末句中找,适当组织语言概括即可。
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阅读练习及答案?

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阅读练习及答案?1.用一句话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2.句①是设问句,它的作用是3.句②和句③通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相比较.目的是4.为了突出人工选择的显著成就,作者采用的说明方法有5.文中列举牡丹、大丽花和虞美人三个典型势力,分别从、、等方面将自然生长的`花同人工培育的花进行了比较.6.“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句中的仅字有什么作用?答案(1)说明人工选择在加速花色变化过程中的作用.(2)设引出本段文字说明的中心(3)突出人工选择的优越性(4)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5)时间长短形状色泽品种优劣(6)“仅”字说明时间之短,突出人工培育的显著成果.23.第④段中空缺处应填人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A.无论或者乃至就B.不论或者甚至都C.无论还是甚至都D.不论还是乃至就24.选文第③段所运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2分)25.第③段画横线句子中的“上”和“多”字能否去掉?请说明理由。
(3分)26.请用“||”划分选文⑤⑥⑦⑧段的层次,并说明其结构关系。
(2分)⑤⑥⑦⑧27.从选文来看,河湟“花儿”的基本主题有哪些? (2分)参考答案:23.C【解析】本题考査关联词语的使用。
做这类题目时要明确这句话总体上是一个什么关系的复句,然后这个复句又由什么分句构成。
这句话是说河湟人热爱“花儿”的,总体上是一个条件复句,应该用的关联词是“无论……都”;前面几个句子是一个递进复句,强调在任何时候都唱“花儿”,应该用的关联词分别是“还是”和“甚至”,故选C。
24.分类别列数字21不能。
(1分)“上”指达到,是推测;“多”为整数后的零头。
如去掉则为确定数字。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分)26.⑤丨|⑥⑦⑧ 总分关系27.①礼赞生命、歌唱青春。
②诉说衷肠、歌唱爱情。
③思念家乡、亲友,展现时代风貌等。
(答出前两点即得2分)。
八年级上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知识点整理(语文版)

八年级上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知识点整理(语文版)第17《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字音柑橘(ú)萎(ěi)谢花瓣(bàn)悠(ōu)长三棱(lénɡ)镜灼(zhuó)伤蜜腺(xiàn)分泌(ì)并蒂(dì)蒲(pú)班克花卉(huì)花冠(ɡuān)花萼(è)褪(tuì)色充沛(pèi)裸(luǒ)子植物二、词语解释万紫千红:这里形容花的颜色丰富。
三、作者简介:贾祖璋是我国著名的生物科普作家,浙江宁海人。
四、主旨本文以花朵呈现万紫千红为重点,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各种花色的成因,科学地说明了花的色彩由于他们自身的各种条和需要,以及自然、人工等因素对它们的作用的结果。
五、结构分析第一部分(1)赞叹红花的鲜艳美丽,并由此提出“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问题。
第二部分(2-10)具体说明花儿呈现红色的各种原因。
第一层(2-7)说明花儿呈现红色是由它内部的种种条和因素决定的,而首要的因素是“物质基础”。
第二层(8-10)说明花儿呈现红色的外在原因。
第三层(11-12)概括“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
六、写作特色1以歌曲名为题,以问为题,以题贯穿全文。
2的结构严谨,采用了多种说明顺序。
⑴逻辑顺序:A、从现象到本质:现象——“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本质——造成花朵呈现红色的各种原因。
B、从主到次,从内到外:介绍花朵呈现红色的六方面原因时,从“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到“还需要……”、“还有……”等相对次要的原因:从花朵自身条(物质基基础、物理学原理、生理需要、进化观点)到外部的因素(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
⑵时间顺序:例如介绍自然选择时,“从亿万年前”的裸子植物,到后来出现的被子植物,以时间顺序说明昆虫在自然选择中的作用。
3科学性强,语言深入浅出。
七、后思考与练习(一)速读文,回答下列问题1作者在文中从哪些方面回答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一问题?答:本文从花儿的物质基础、物理学原理、生理需要、进化观点、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六个方面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作科学说明。
【倍速课时学练】八年级语文(语文版)上册课件第17课《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倍 速 课 时 学 练
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文章从不同角 度介绍了花朵为什么这样红的科学知 识,重点说明花朵的红色是它自身的 各种条件和需要以及自然、人工等因 素对它的作用而形成的结果,赞颂了 人类创造性的劳动。
倍 速 课 时 学 练
列数字 举例子
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1.红色的花最鲜艳,最耀眼,可以说在进化途程 中是最成功的。(P152第一段)
三个程度副词"最"字强调了红花颜色鲜艳、 耀眼和成功的程度。
倍 速 课 时 学 练
2.例如牡丹,……花色也只有粉红的一种。经过人
栽培,仅就北宋中叶(11世纪)那一个时期来说吧 几十年工夫,就……等不同的姿态。(P153第二段)
总结全文:概括花红的原因
(总)
课文从哪几个不同的角度 回答了这个问题?试试看, 你能不能画出文章的结构图。
倍 速 课 时 学 练
物质基础
倍 速 课 时 学 练
科 学 原 理
物理原理
生理需要
进化观点
自然选择 人工选择
自然的杰作,人工培育的成果
说明顺序 物质基础(有无色素) 物理原理(光波反射) 花 儿 内部原因 生理需要(保护作用) 为 什 进化观点(发展过程) 么 这 自然选择(昆虫作用) 样 红 外部因素 人工选择(增添新种)
(宋朝 李清照《醉花阴》)
1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已亥杂诗》 倍 速 课 时 学 练
1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 送林子方》)
〈春江晚景〉》)
13 、竹外桃 花 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朝 苏轼 《惠崇
14、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唐朝 杜甫《江南逢李
语文版八上第17课《花儿为什么这...

语文版八上第17课《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当堂训练(含答案)一、积累运用,我最棒!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充沛.()柑橘.()萎.谢()灼.伤()分泌.()芙.蓉()花卉.()橙.色()虞.美人()2.解释下列词语。
(l)万紫千红:(2)充沛: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看到世乒赛上中国女队的失利,他黯然神伤....,离开了座位。
B.熊猫美仪、美凤憨态可掬....,正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嬉戏。
C.青少年要有不迷信权威的意识,只要是正确的就要敢于坚持,就要强词夺理....。
D.半个世纪的漫漫岁月,竟无法抹平她心中的裂痕,那该是何等令人发指....的暴行。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恰当的一项是()如果不是秋风将种子吹下茎杆,那种子不是要被酷寒所冻僵吗?是秋风,把叶子介绍给根须,使它找到了______生命的母体;是秋风,把种子藏进了厚实的泥土,使它有了一个_____春天的温床;是秋风,把果实领进了一个温暖的家,使它_____了生命的胚胎。
A.延伸萌生保持B.延续萌动保持C.延续萌生保存D.延伸萌动保存5.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①在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关键时刻,在我省一套信息化应急指挥系统正式启动。
②通过这套指挥系统,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可随时向省领导汇报全省甲型HlNl流感的防控情况,省领导也可以通过该系统对防控工作发出指令。
③采取信息化应急指挥系统,对于处理甲型H1N1流感这样的突发事件具有重要作用。
5.从裸子植物到被子植物,是从生物学上()的观点对植物发展过程的考察。
这种观点的奠基人是(),他的学说的核心是()。
7.说说下面这些句子分别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1)当细胞液是酸性时,花青素呈红色,酸性愈强,颜色愈红。
细胞液是碱性时,花青素呈蓝色,碱性较强,就成为蓝黑色,如墨菊、黑牡丹等便是。
而当细胞液是中性时,则呈紫色。
()(2)橙色与柑橘、南瓜等果实的色彩相似,而最典型的是胡萝卜,所以表现这种色彩的色素,就被称为胡萝卜素。
初二语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阅读练习及答案免费范文

花朵的红色是热情的色彩,它强烈、奔放、激动,令人精神振奋,文章下笔精美,知识掌握过关,接下来就是初二语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阅读练习~ 阅读《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文选段,完成1—3题。
(7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来看,昆虫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亿万年前,裸子植物在地球上出现的时候,昆虫还不多。
花色素淡,传粉授精,依靠风力,全部是风媒花。
后来出现了被子植物,昆虫也繁生起来。
被子植物的花有了花被,更分化为萼和花冠(花被和花冠通称花瓣)。
花瓣不再是绿色,而是比较显眼的黄色、白色或其他颜色。
形状也大了,有的生有蜜腺,分泌蜜汁,有的散发芳香,这就成为虫媒花。
“蜂争粉蕊蝶分香”,昆虫给花完成传粉授精的任务。
昆虫采蜜传粉,有一特殊的习性,就是经常只采访同一种植物的花朵。
这个习性有利于保证同一种植物间的异花传粉,繁殖后代。
这样可以固定种的特征,包括花的颜色。
我们可以设想,假如当初有一种植物,花色微红,由于其中红色比较显著的花朵,容易受到昆虫的注意,获得传粉的机会较多,经过无数代的选择,在悠长的岁月中,昆虫就给这种植物创造出纯一、显著、鲜艳的红色花朵。
昆虫参与自然选择的作用,造成各种不同的植物,也造成各种不同的花色。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最后要归功于人工选择。
自然选择进程缓慢,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显示它的作用。
人工选择大大加快了它的进程,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果。
例如牡丹,由自然选择费了亿万年造成的野生原种,花是单瓣的,花色也只有粉红的一种。
经过人工栽培,仅就北宋中叶(11世纪)那一个时期来说吧,几十年工夫,就由单瓣创造出多叶、千叶(重瓣)、楼子(花心突起)、并蒂等各种不同的姿态;由粉红色创造出深红、肉红、紫色、墨色、黄色、白色等各种不同的美丽色彩。
再如大丽花,原产墨西哥,只有八个红色花瓣。
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
又如虞美人,经过培养,已有红、黄、橙、白各种颜色,却从来没有出现过蓝色。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阅读题含答案精选

①花儿为什么这样红?②还有它生理上的需要。
③光波长短不同,产生热效应也不同:红、橙、黄光波长,热效应大;蓝、紫光波短,热效应小。
④花的组织,尤其是花瓣,一般都比拟柔嫩。
⑤野生状态中,在阳光强烈的地方,红、橙、黄花反射了热效应大的长光波,不致引起灼伤,有保护的作用。
⑥在树林下、草丛间阳光弱的地方,蓝花反射短光波,吸收微弱的热效应大的长光波,对它的生理作用有利。
小题1:联系上下文,指出以下句中“它〞指代的具体内容。
〔2分〕〔1〕第②句中的“它〞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⑥句中的“它〞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 从这段文字的内容看,“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红〞是指“红色〞,还是指“多彩〞?为什么?〔3分〕答:小题3: 选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小题4: 选段文字的层次关系是〔2分〕〔〕A.并列B.正反比照C.逐层推进D.先总说后分说小题5: 第③句指出红光波“热效应大〞,第⑤句说明红花“反射〞热效应大的长光波以保护自己,但第⑥句却说蓝花“吸收〞“热效应大的长光波〞对它的生理作用有利。
这样写前后是否矛盾?说说你的看法。
〔3分〕答:参考答案:小题1:⑴花儿⑵蓝花小题1:指“多彩〞。
因为这段文字中说到了多种颜色的花,所以这里的“红〞是指“多彩〞。
小题1:分类别小题1:D小题1:前后不矛盾。
第⑤句说“反射〞,是因为“红、橙、黄花〞生长在“阳光强烈的地方〞。
第⑥句说蓝花“吸收〞,那么是因为它生长“在树林、草丛间阳光弱的地方〞,而且在这些地方,即使是热效应大的长光波也变得“微弱〞了,惟其如此,才能对蓝花的“生理作用有利〞。
1、从文章的第一句“花儿为什么这么红〞可以看出“它〞指的是花儿。
文章第6句主要是写蓝花,所以“它〞指的是蓝花。
2、从文章中的③④⑤⑥句中可以看出写了红、橙、黄、蓝等多重颜色的花,故文章第一句中的“红花〞指的是多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精选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7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知识点练习第十八篇第1题【单选题】结合语境,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A、为了满足人们健康的需要,厂家纷纷推出了绿色食品。
(指绿颜色蔬菜)B、为将物资及时送到灾区,政府开辟了绿色通道。
(指方便快捷的途径和优惠政策等)C、教育厅要求各高校实行阳光招生。
(指公开、公平、公正,的招生)D、“明星学院”吸引了不少的阳光少年。
(指活泼、富有生气的少年)【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读课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①花儿为什么这样红?②还有它生理上的需要。
③光波长短不同,产生热效应也不同:红、橙、黄光波长,热效应大;蓝、紫光波短,热效应小。
④花的组织,尤其是花瓣,一般都比较柔嫩。
⑤野生状态中,在阳光强烈的地方,红、橙、黄花反射了热效应大的长光波,不致引起灼伤,有保护的作用。
⑥在树林下、草丛间阳光弱的地方,蓝花反射短光波,吸收微弱的热效应大的长光波,对它的生理作用有利。
分析上述文字的层次关系正确的一项是( )。
A、并列B、正反对比C、逐层推进D、先总说后分说【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边关于作家作品的叙述有错的一项是( )A、《故乡》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
B、杨志是罗贯中创作的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
C、《陈涉世家》选自司马迁所著的纪传体通史《史记》,该书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沁园春·雪》是一首词,“沁园春”是词牌名。
【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读课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它们的细胞液里都含有由葡萄糖变成的花青素。
”一句中“它们”指代( )。
A、花儿B、物质基础C、红花和红叶D、花青素【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选出字形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旦夕祸福蛛丝马迹海枯石烂B、前仰后合漏洞百出孜孜不倦C、雨后春笋喜出望外息息相关D、面面相趋开天辟地赫赫有名【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萎谢繁植柔嫩生理B、耀眼褪色靛青增添C、裸子蓬勃花萼烂幔D、蜜腺花蕊并谛栽培【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加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张老师针对学生成绩参差不齐的现状,讲课时因材施教,取得了理想效果。
B、阿尔科克彗星上次“拜访”地球时,距离地球只有500万公里,可以说是与地球接踵而至。
C、周庄中学被命名为“环保教育基地”后,全校师生行动更加自觉,垃圾分类、旧电池收集、校园绿化等环保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D、“政协”和“人大”两会备受全国人民的关注,因为两会的议题与国计民生休戚相关。
【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句中划线词语词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般的花,大都初开时浓艳,后来渐渐褪色。
②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或水滴的折射,会分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
③花的组织,尤其是花瓣,一般都比较柔嫩。
A、形容词动词名词B、形容词动词动词C、动词动词名词D、动词动词动词【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选出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坦荡如砥趣味盎然以身殉职主一无适B、潜兹暗长忍俊不禁拈轻怕重发奋忘食C、恹恹欲睡偃蹇孤特精益求精光怪陆离D、旁逸斜出盘虬卧龙见异思迁茫无涯际【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结合句意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余以谓君岂真不能与有力者争,而漫然取诸其土之所有者……有力者:指力气大的人。
B、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劳形:使身体劳累。
C、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不可取:拿不下来。
D、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愈小;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
指数:指点计数。
【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读课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来看,昆虫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亿万年前,裸子植物在地球上出现的时候,昆虫还不多。
花色素淡,传粉授精,依靠风力,全部是风媒花。
后来出现了被子植物,昆虫也繁生起来。
被子植物的花有了花被,更分化为萼和花冠(花被和花冠通称花瓣)。
花瓣不再是绿色,而是比较显眼的黄色、白色或其他颜色。
形状也大了,有的生有蜜腺,分泌蜜汁,有的散发芳香,这就成为虫媒花。
“蜂争粉蕊蝶分香”,昆虫给花完成传粉授精的任务。
对本段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亿万年前的裸子植物全都是风媒花。
B、随着昆虫的繁生,裸子植物变成了被子植物。
C、被子植物的花瓣是比较显眼的黄色、白色或其他颜色。
形状大了,有的生有蜜腺,分泌蜜汁,有的散发香味。
这样可以吸引昆虫。
D、裸子植物依靠风力传粉受精,被子植物主要依靠昆虫传粉受精。
【答案】:【解析】:第12题【填空题】按照题目要求填空。
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一文中,引用黔娄之妻的话以表明心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第13题【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点破银花玉雪香贾祖璋①正当早春余寒犹烈,白玉兰花就热热闹闹地开起来了,满树琼瑶,随风飘香,使刚刚苏醒的春天充满了勃勃生机,故其又有应春花、玉堂春之称。
明代画家、诗人沈周对它赞誉备至:“翠条多力引风长,点破银花玉雪香。
韵友自知人意好,隔帘轻解白霓裳。
”白玉兰深得世人青睐。
②白玉兰属木兰科落叶乔木,树干高大,从8米至20米不等。
枝条稀疏、粗壮、修长,一枝一花,且皆着于枝梢。
花有九瓣围成圆形,盛开时,枝头上缀满白色小酒杯。
它先花后叶,“花落从蒂中抽叶,特异他花”。
《广群芳谱》载:“玉兰花九瓣,色白微碧,香味似兰,故名。
”花期因地域不同而有差异,在昆明12月便开花,到广州需1、2月才绽放,上海、北京这些地方开花要到3、4月间了。
花期短则10天,长则20天。
白玉兰以树大花繁称奇逞胜,巨大的树冠,可以笼盖一庭,花朵开放时节,如雪丘玉峰;成林成片的白玉兰花开,如“玉城雪岭”或“白云伏地”,其势令人叹为观止。
③白玉兰原产长江流域,栽种的历史可追溯到1 500年以前的唐代,后引种到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
性喜向阳、湿润之地,适宜于中性或偏酸土壤,栽种地域范围较广,所以,作为名贵观赏树种,现已被引种到世界各国。
因其大而美丽的花朵在欧美广泛流传,美国成立了专门的玉兰学会,已经培育了丰富多彩的园艺品种。
④白玉兰除作为观赏植物备受人们推崇之外,还有许多重要的用途,具有实用价值。
一方面它可以净化我们的生存环境。
它抗烟吸尘力很强,是一位拒腐自洁的勇士,玉兰树周边70米以内的空气可以达到“天然氧吧”的清洁水平。
另一方面是它的实用价值。
树皮、树叶和花朵可提制芳香浸膏。
花朵中含有木兰花碱、生物碱、望春花素等十来种成分,具有祛风散寒通窍、宣肺通鼻的功效,可治疗头痛、鼻塞、急慢性鼻炎、细菌性皮炎等症。
而其果实则可榨取工业用油。
⑤白玉兰之美倾倒无数的文人墨客。
其花易开易落,开放时繁花浓艳,谢落时亦动人魂魄。
“微风吹万舞,好雨尽千妆”,一番风雨可使银妆尽卸,但数日晴和,又新蕾尽放,独占风情。
因花形大而肥硕,诗人们比之为美人,婉丽白净,自塑风姿。
其中最典型的是明代文徵明的七律《玉兰》:“绰约新妆玉有辉,素娥千队雪成围。
我知姑射真仙子,天遣霓裳试羽衣。
影落空阶初月冷,香生别院晚风微。
玉环飞燕元相敌,笑比江梅不恨肥。
”⑥历代诗人、画家,都喜欢以玉兰为题咏之画之,更注重其内在的气质品性。
明末王孙朱耷,在亡国后,决意不与清廷相媚,或僧或道,保持独立的人格。
他画白玉兰,往往有自洁之警,不肯丧其气节。
他此类题材的画,以寒春为背景,寥寥几根劲挺的枝条,花形的线条苦拙而有棱角,狞厉不屈,花色银白如雪,一扫柔媚丰腴的旧制。
他的题画诗,语含讥讽,体现一种狂傲之态。
如《题画玉兰》:“是笔摇春思,平明梦作花。
判官把不定,金马落谁家?”玉兰花未开时似笔,绽放时似笔生花,形象、贴切而联想丰富;可是看卷子的“判官”,却“把不定”标准,到底让谁高中金榜呢?因汉代取士有金马门和玉堂殿;而玉兰花的画上常被人题为“玉堂春”,设典极为自然。
这题画诗分明在讥讽社会的不公和一些文人对高官厚禄的渴求。
⑦齐白石也爱画玉兰花,他觉得画春天的花卉,搭配一株大玉兰,才更显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他74岁时画的一幅《玉兰、海棠、牡丹》,玉兰高耸直上,伸出画外,树前是牡丹,树后为海棠,红花绿叶衬着一树洁白的玉兰花,满幅生机,耐看极了。
因玉兰花瓣厚,老人用秃笔蘸淡墨,画出花瓣厚重的质感。
特别是花萼上,有细茸毛,一般画家表达不出来,老人用湿墨来画,湿墨向外洇出,便表达出萼上细毛的感觉。
齐白石的玉兰花,是他人格的外现。
在他享誉京城时,谢绝了到清宫去当御用画家;在抗战时期,他力辞汉奸、高官上门来买画,并不去领取日本人分配给他的烤火煤……表现了一位志士的贞节操守,令人仰视!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说“白玉兰深得世人青睐”?试概括说明。
②③段说明了白玉兰具有哪些方面的特征?两段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你认为文中白玉兰“内在的气质品性”是什么?举例说明文中所运用的一种主要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答案】:【解析】:第14题【综合题】阅读课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4~6段,完成下列各题。
根据选文内容回答,白花形成的原因是什么?课文第4段中为什么说添色木芙蓉是“变色的一个特殊例子”?“花的组织,尤其是花瓣,一般都比较柔嫩。
”这句话中哪个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为什么?阅读课文第6段回答,蓝花是否适宜生长在阳光强烈的地方?为什么?【答案】:【解析】:第15题【写作题】【写法借鉴】本文从不同角度说明事理,主体部分从六个方面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做了科学介绍,把抽象的科学知识说得既具体又清楚。
【片段仿写】请你课后查找资料或请教有关专业人员,仿照课文的写法,来介绍一下天空为什么这么蓝。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