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第六单元测试题.doc

合集下载

高一下第六单元测试

高一下第六单元测试

第六单元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D )A.违规(wéi)翘首(qiào)折腾(zhē)惟妙惟肖(xiào)B.珠玑(jī)档案(dăng)鸩毒(zhèn)寥寥无几(liáo)C.范畴(chóu)箴言(zhēn)咀嚼(jué)偃旗息鼓(yàn)D.瘟疫(wēn)纤维(xiān)埋怨(mán)金蝉脱壳(qià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D )A.干躁潮讯跋山涉水苦不堪言B.气慨贮藏各行其是甘之如饴C.枉驾云萧一筹莫展抑扬顿挫D.琐屑震怒乐不可支班门弄斧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D )A.瘟疫的来源还应该归咎于这个时代的政治、意识形态等等。

(追究罪过)B.鲁迅在《科学大教篇》中指出,仅片面的推崇科学,人生必大归枯寂。

(枯燥寂寞)C.讲到艺术的部分,则是豁然开朗,字字珠玑,与甘如饴,乐不可支。

(比喻词句优美)D.这么好的阅读传统在俄罗斯却渐渐式微了。

(形式微弱)4、依次填入横线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C )我们面对着世界科技的高度___________与_________,面对着国际上激烈的国力________,而我国的科技相对于工业发达国家的科技又有相当大的_________。

A.发达发达比赛差别 B.发展发达竞争差别C.发达发展竞争差距 D.发展发达比赛差距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C )A.从某一角度上看,科学是在讲《天道》,人文是在讲《人道》。

B.发表一种意见而得到赞同,这也是知己的一种表现形式,我焉能不大喜呢!C.2011年11月2日,我在“北大论坛”上做了一次发言。

D.声讯时代的大部分与流行,时尚相关的阅读,都与精神,灵魂,思想,哲学,生命,本质等等无关。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C )A.这样的局势虽然给以色列的政治生活带了了影响,但是也影响到整个中东地区的局势。

高一下册英语单元测试题精选

高一下册英语单元测试题精选

高一下册英语单元测试题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 满分15分)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21. —Do you think the weather will turn fine this afternoon?—______. The sky is covered with dark clouds.A. You are rightB. I think soC. Sorry about thatD. I’m afraid not22. I was about to get on the bus ______ someone called me from behind.A. untilB. whetherC. whileD. when23. One may never know the _____ of love without being given any of it.A. powerB. desireC. truthD. role24. I have formed the ______ of getting up early.A. mannerB. customC. habitD. way25. It was raining hard when I was offered an umbrella, without ______ I would have been wet through.A. itB. thatC. whatD. which26. I know he is an honest man. That is why I ______ him all the time. But I don’t ______ what he told me just now.A. believe; believeB. believe in; believe inC. believe; believe inD. believe in; believe27. ______ you had told me that some time earlier. The tickets for the concert have just been sold out.A. Only ifB. BeforeC. If onlyD. Unless28. I am surprised that you should have been fooled by sucha simple ______.A. role B. deal C. test D. trick29. Teachers cannot be expected to ______ all the responsibility for poor exam results.A. acceptB. leadC. shoulderD. give30. If I’ve won the game, it will be my turn to _____ you this evening.A. cureB. treatC. enjoyD. invite31. —How did you find him out?—I ______ his name on a list.A. came downB. came aboutC. came upD. came across32. The little girl ______ and ran to her mother.A. turned outB. turned offC. turned aroundD. turned down33. The old man acts as if he ______ a boy while with children.A. has beenB. isC. had beenD. were34. Have you told her ______ I told you yesterday?A. thatB. all whatC. allD. which35. With much workk ______, I have to put off my trip to Hainan.A. doneB. to doC. doingD. to be doing第二节: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36-55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

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卷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卷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一定温度下,一定体积的容器中发生反应:A(s)+3B(g)2C(g)+2D(g),下列描述中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是()①A的质量不发生变化①单位时间内生成a mol A,同时消耗2a mol C①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变化①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①n(A)①n(B)①n(C)①n(D)=1①3①2①2①B的浓度不变A. ①①①①B. ①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2.在2 L的密闭容器中,投入0.2 mol N2和0.6 mol H2,发生可逆反应N2(g)+3H2(g)2NH3(g),2 min后,生成0.04 mol NH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2 min内H2的反应速率为0.01 mol·L-1·min-1B.若2 min后,往容器中通入0.2 mol的氩气,则生成NH3的反应速率加快C.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若单位时间内有3 mol H—H键断裂,同时就有6 mol N—H键断裂,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3.达康书记又追问环保局长:那么垃圾处理中,能随便焚烧吗?焚烧垃圾会降低GDP的。

在焚烧垃圾过程中发生了()A.吸热的非氧化还原反应B.吸热的氧化还原反应C.放热的非氧化还原反应D.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4.碳酸钙与稀盐酸的反应为放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2分钟内平均反应速率最大B.反应4分钟后平均反应速率最小C.反应开始4分钟内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比浓度大D.反应4分钟后反应速率下降的原因是盐酸浓度逐渐减小5.小明做完铜锌原电池(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的实验后,得出的下列结论和认识中正确的是() A.构成原电池正极和负极的材料必须是两种金属B.由铜、锌作电极与稀硫酸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铜是负极C.电子通过稀硫酸溶液由锌流向铜,通过溶液时被氢离子得到而放出氢气D.铜锌原电池工作时,溶液的酸性降低6.据报道,某国一集团拟在太空建造巨大的集光装置,把太阳光变成激光用于分解海水制氢:2H2O===2H2↑+O2↑。

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统编版必修下册单元达标测试卷 第六单元

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统编版必修下册单元达标测试卷 第六单元

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统编版必修下册单元达标测试卷第六单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以文为诗,就是把古文的章法和句法应用于诗歌创作之中,但凡古文中能用到的内容和形式均可用于诗歌之中,使诗歌具有散文的容量和气势。

阎琦先生在《韩诗论稿》中说道:“所谓以文为诗,主要指诗多赋体(叙事体)、好直说、以古文章法句法为诗,诗兼有散文体裁。

”阎先生指出用以文为诗的艺术手段作诗,会使诗歌中包含散文体裁,也就是便诗歌在形式和内容上看起来具有“散文化”倾向。

大致说来,韩愈诗歌以文为诗的艺术手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盛唐,无论是题材、形式都已经非常完善。

在诗歌创作方面,只有变通,才能继续将诗歌艺术发扬光大。

韩愈等晚辈诗人就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在创作传统诗歌的同时,他们尝试摆既盛唐诗歌的束缚,在诗歌创作中尝试改变盛唐诗歌整齐、工整的形式,并加入跳跃和闪烁的元素,使诗歌的语言改变整齐划一的局面,以古文的章法和句法为诗,改变诗歌的艺术效果,使诗句可长可短。

形成错落之美。

后人在提到韩愈诗歌特点的时候多提到其诗歌的奇崛和怪异,而简短而又近古的诗歌多被忽视,因为在唐代,大多数诗歌在格律和韵律方面有较高的要求,而周古文的章法和句法为诗,和传统诗歌创作不符,有悖于主流诗风。

在韩愈诗歌创作尚未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这类诗歌难免会被人误解,甚至被人否认,认为不是诗歌而近于文,而这恰恰是韩愈在盛唐诗歌的基础上对诗歌创作的开拓和创新。

正是早期的这种尝试性的创作为其诗风的形成和后期的大力发展奠定了基础。

如果说用长短句是尝试着用写文的办法来写诗,那么用散文的谋篇布局来写诗便是对诗歌大刀阔斧的改革了。

韩愈在诗歌创作中,把散文的谋篇布局、起承转合的气势运用得淋漓尽致,把散文描述事物的手法、描绘人物的功能以及栩栩如生的状物的笔法也应用于诗歌创作之中。

人教统编版高一历史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人民的建立》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统编版高一历史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人民的建立》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统编版高一历史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人民的建立》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清末“新政”推行的教育改革,是想造就“尊崇孔教,爱戴大清国”的人,但无论是在国内新式学堂中还是在留学生中,清政府并没有获得多少为己所用的人才,反而出现了一个不同于传统类的知识分子群体。

材料旨在说明“新政”( ) A.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 B.推动了思想解放C.挽救了清王朝的危机D.传播了民主科学思想2.1923年1月26日,孙中山与苏俄代表越飞签订了《孙文越飞宣言》,宣言把“民国的统一之成功,与完全国家的独立之获得”,作为“中国最要、最急之问题”。

这表明孙中山( )A.极力地维护民主共和政治B.用新三民主义推动国共合作C.认识到联合苏俄的重要性D.放弃对帝国主义抱有的幻想3.1894年6月孙中山在《上李鸿章书》中说: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

由此可知,孙中山这一主张( )A.超过同时期康梁维新思想水平B.具有成熟的民主主义思想C.没有跳出维新改良主义的范围D.根本上认识到中西间差异4.如表中是近代中国出现的革命与改良的“赛跑”。

由此可知,两者都( )C.直接导致了清朝的灭亡D.是民族矛盾的集中体现5.“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历史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但它带有民主性、革命性。

”文中的“革命性、民主性”是指( )A.规定“主权在民”“三权分立”B.形式上具备了现代宪法的雏形C.规定了当时国家的根本任务D.有利于人民充分行使民主权利6.1906年,孙中山在《军政府宣言》中对“创立民国”作出具体说明:“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

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单元测试题-高一下学期人教版(2019)化学必修第二册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单元测试题-高一下学期人教版(2019)化学必修第二册

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题一、单选题(共15题)1.在某一化学反应中,反应物A的浓度在10s内从0.8mol·L-1变为0.2mol·L-1,则在这10s内A的化学反应速率为A.0.02mol·L-1B.0.02mol·L-1·s-1C.0.06mol·L-1·s-1D.0.06mol·L-1·min-1 2.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①冰融化成水①胆矾受热分解①三氧化硫溶于水①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①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①石灰石高温分解①CO2+C 高温2CO①Ba(OH)2•8H2O与固体NH4Cl混合A.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①3.由下列实验中的操作及现象,不能够推出相关结论的是A.A B.B C.C D.D4.将镁片、铝片用导线连接并插入NaOH溶液中,关于该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装置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该装置使用的铝片不需要处理表面的氧化膜C.电子由镁片向铝片移动D.NaOH溶液更换为任何电解质溶液,铝片上都发生氧化反应5.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2A(g)B(g)+3C(g)处于平衡状态的是A .AB .BC .CD .D6.下列化学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 .锌粒与稀硫酸的反应 B .()22Ba OH 8H O ⋅与4NH Cl 晶体的反应 C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D .Na 与2H O 反应7.已知某反应为放热反应,对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B .已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可能是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反应C .可能是一个燃烧反应D .一定是在常温就能发生的反应8.化学与科技生产、生活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市售暖贴的发热原理是利用原电池加快氧化还原反应速率 B .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利用了外加电源的阴极保护法 C .减少燃煤的使用改用风能、太阳能等能源,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D .明矾能用于净水是因为铝离子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吸热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放热反应的活化能B .用NaOH 溶液滴定盐酸,以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终点时溶液pH=7C .向NaOH 溶液中滴加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溶液的导电性逐渐减小D .用23Na CO 溶液处理水垢中4CaSO 的离子方程式:2233Ca CO CaCO +-+=↓ 10.SO 2既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又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应用,如可生产SO 3并进而制得硫酸等,其反应原理为:2SO 2(g)+O 2(g)=2SO 3(g) ΔH=-196.6 kJ·mol -1。

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高一物理 第六章 圆周运动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高一物理 第六章 圆周运动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高一物理第六章圆周运动单元测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如图所示,底面半径为R的平底漏斗水平放置,质量为m的小球置于底面边缘紧靠侧壁,漏斗内表面光滑,侧壁的倾角为θ,重力加速度为g。

现给小球一垂直于半径向里的某一初速度v0,使之在漏斗底面内做圆周运动,则( )A.小球一定受到两个力的作用B.小球可能受到三个力的作用C.当v0<gR tanθ时,小球对底面的压力为零D.当v0=gR tanθ时,小球对侧壁的压力为零2.如图所示,一轻杆一端固定质量为m的小球,以另一端O为圆心,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过最高点时,杆所受的弹力不能等于零B.小球过最高点时,速度至少为gRC.小球过最高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一定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D.若把题中的轻杆换为轻绳,其他条件不变,小球过最高点时,速度至少为gR3.公路在通过小型水库的泄洪闸的下游时,常常要修建凹形桥,也叫“过水路面”。

如图所示,汽车通过凹形桥的最低点时( )A .汽车对凹形桥的压力等于汽车的重力B .汽车对凹形桥的压力小于汽车的重力C .汽车的向心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D .汽车的速度越大,对凹形桥面的压力越大4.杜杰老师心灵手巧,用细绳拴着质量为m 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绳子张力不可以为0B .小球刚好通过最高点时的速度是gR2C .若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小球通过最低点和最高点,绳的张力差为2mgD .若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小球通过最低点和最高点,绳的张力差为4mg 5.下列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是匀速运动 B .是匀变速运动C .是加速度变化的曲线运动D .合力不一定时刻指向圆心6.如图所示,某游乐场的大型摩天轮半径为R ,匀速旋转一周需要的时间为t 。

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肥西中学高一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时间:90分满分:100分)一、选择题(30分)⒈下面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间(jiàn)行飨(xiǎng)士卒啖(dàn)B瞋(chēng)目眄(miǎn)鞭笞(chī)C流觞(shāng)激湍(tuān)流憩(xì)D东皋(gāo)棹(zhuò)骋(chěng)怀⒉句中划线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天下云集响应/吾得兄事之B会盟而谋取弱秦/项伯杀人,臣活之C沛公军霸上/籍吏民,封府库D乐琴书以消忧/善万物之得时⒊下列无通假字的一项是()A趣舍万殊,静躁不同B张良出,要项伯C沛公起如厕D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⒋下列各组划线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A焚百家之言/复驾言兮焉求B刑人如恐不胜/沛公起如厕C信可乐也/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D斩木为兵/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⒌下列各句中划线词不能分开解释的是()A逡巡而不敢进B铸以为金人十二C人为刀俎,我为鱼肉D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⒍下列句子与“蹑足行伍之间”省略不同的一句是()A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象郡B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C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D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⒎下列文言文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②若属皆且为所虏③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④复驾言兮焉求⑤既自以心为形役⑥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⑦放浪形骸之外⑧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A①④/②⑥/③⑧/⑤⑦B①③/②⑤/④⑧/⑥⑦C①④/②⑤/③⑧/⑥⑦D①⑥/②③/④⑦/⑤⑧⒏下列句子译文有误的一项是()A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B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不拿什么财物,不给妇女幸运,这表示他的志向不小)C合从缔交,相与为一(采用合从的策略缔结盟约,互相援助,成为一体)D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院子里的小路快要荒芜了,松菊还长在那里)⒐下列句子属状语后置的一句是()A此天子气也B毋从俱死也C若属皆且为所虏D当其欣于所遇⒑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陶渊明是东晋大诗人,长于诗文辞赋,其艺术特色是平淡爽良,精练质朴B贾谊是西汉政治家、文学家,因他担任过长沙王太傅,世称“贾太傅”“贾长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下)第六单元测试题一、阅读题(69%)(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张溥《五人墓碑记》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个是()A.非常..之谋难于猝发B.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C.大阉亦逡巡..畏义D.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③发.其志士之悲②子孙视.之亦不甚惜④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佯狂不知所之.者③不能容于.远近②杳不知其所之.也④激于.义而死焉者也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③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④轩凡.四遭火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5.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与“人皆得以隶使之”中的“隶”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李牧连却.之B.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C.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D.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2)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7.下面对文段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段概括叙述了苏州市民暴动的情况,通过对比,高度评价了五人之死的重大意义和社会价值。

B.作者将“大阉之乱”时“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很少,与“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五人作对比,突出了缙绅不能仗义斗争、贪生怕死的价值观。

C.作者在文段中发出了五人“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的疑问,他没有也不可能做出正确的回答,这是时代的局限。

但是他敢于承认这个事实,也显示了他非凡的见识,值得称道。

D.文段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写法,使得事、理、情交融,不仅有说服力,而且有强烈的感染力。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婢,魏孺人○1媵也。

嘉靖丁酉五月四日死,葬虚丘。

事我而不卒,命也夫!婢初媵时,年十岁,垂双鬟,曳深绿布裳。

一日,天寒,爇火煮荸荠熟,婢削之盈瓯。

予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与。

魏孺人笑之。

孺人每令婢倚几旁饭,即饭,目眶冉冉动。

孺人又指予以为笑。

回思是时,奄忽便已十年。

吁,可悲也夫!归有光《寒花葬志》[注]○1孺人:明清十七品以下的职官的妻子封孺人。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③婢持去,不与.②事我而不卒.④与.嬴而不助五国也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9.作者通过哪几件事情写寒花的性格和心理的?再请用一个词语概括寒花的性格和心理。

10.翻译下面的句子孺人每令婢倚几旁饭,即饭,目眶冉冉动11.归有光的散文向来以生活细节的打造而成名,请你从文中找出两个生活细节,并简析其作用。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

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固也。

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之也。

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龚自珍《病梅馆记》12.下列选项中“以”字与例句中“以”字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A.梅以.曲为美 B.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C.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之也 D.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③而江浙之美皆病.②木直中绳.④向吾不为斯役,则久以病.矣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14.翻译下面的句子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15.用一句话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

(四)、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是时,曹操遗权书曰:“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

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

长史张昭等曰:“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

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

愚谓大计不如迎之。

”鲁肃独不言。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肃曰:“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

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

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权叹息曰:“诸人持议,甚失孤望。

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

”司马光《赤壁之战》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权以.示群下②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B.①莫.不响震失色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C.①蒙冲斗舰乃.以千数②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D.①近者.奉辞伐罪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17.与“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B.方与将军会猎于吴C.古之人不余欺也D.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18.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奉辞伐罪——奉(皇帝的)命令讨伐有罪(的人)B.响震失色——受到震动而改变脸色C.从吏卒——跟着吏卒D.奄有其地——完全占有了荆州这块地方19.结合上下文语境,理解“方与将军会猎于吴”一句的含义是什么?答:(五)、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做过。

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

北涉玄灞(灞水),清月映郭。

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

寒水远火,明灭村外。

深巷寒犬,吠声如豹。

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

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山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野鸡的叫声),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

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

因驮黄檗(一种落叶乔木)人往,不一。

山中人王维白。

——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2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故山殊可做过.。

过:越过 B.足下方.温经。

方:正在C.村墟夜舂,复与疏相间.。

间:疏远 D.轻鲦出水,白鸥矫.翼。

矫:矫健2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近腊月下,景气..和畅 B.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C.此时独坐,僮仆静默.. D.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2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1)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2)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B.(1)当待春中,草木蔓发.;(2)是故草木之发.,如蒸气;C.(1)步仄径,临.清流也;(2)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D.(1)因.驮黄檗人往(2)践华为城,因.河为池;23.对本文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作者借短信描绘了自己晚年所居“辋川别业”周围的山水景物,实写了冬日的清丽和春天的明媚,语言质相朴,文笔淡雅,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B.第一段“故山殊可过”句埋下一个伏线,暗暗点出自己隐居的山村实在值得一游。

C.“草木蔓发,春山可望”以下六句,作者运用诗的语言,采用动静互为烘托的艺术技巧,描摹出一幅山村春色图,可谓是文中有画。

D.第三段中,作者显示了他写信的意图,他与裴迪之间的深厚情谊是以“真趣”为基础的。

二、默写题(25%)——————在答卷纸上高一语文(下)第六单元答题卷姓名班级得分一、阅读题(一)1. 2、 3、 4、 5、6.翻译句子(1)(2)7.(二)8.9.。

寒花的性格和心理概括:10.翻译句子11.(三)12. 13、14.翻译句子(1)(2)15.。

(四)16. 17、 18、19.。

(五)20. 21、 22、 23、24.百年老屋,,雨泽下注;每移案,……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以当南日,日影反照,。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

借书满架,,,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桂影斑驳,,。

25.,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东犬西吠,,鸡栖于厅。

,,凡再变矣…………顷之,,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瞻顾遗迹,如在昨日,。

26.及既上,,。

望晚日照城郭,,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27.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

28.庭有枇杷树,,。

三、考考你的肚里货(6%)29.根据下面诗意的描述,默写相关的诗歌(提示:本诗突出充满生机的宁静美)人静山空,风景幽静,静静倾听桂花飘落。

月亮出来了,竟然惊动了鸟儿,它们时不时地叫着,更衬出山涧的寂静。

诗题作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