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法制教育课课件
合集下载
小学生法制教育课件(共33张PPT)

• 犯罪——指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 的行为。
谈一谈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大家谈
•问题1 •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自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 •(一)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二)携带自制刀具,屡教不改; •(三)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四)传播淫秽读物或音像制品等; •(五)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 •(六)多次偷窃; •(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八)吸毒、注射毒品; •(九)其它危害社会行为。严重不良行为的发展延伸就是犯罪。
大家谈
•问题2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身原 因还有什么?
自身原因
1、平时有不良行为、经常搞恶作剧,有的会发展到有意或无意识 地伤害别人。 2、欣赏“哥儿们义气”,与社会上有劣迹的青少年三五成群拉帮 结伙,结“拜把子兄弟”,排位分,喝血酒,干坏事。 3、从冒险、游乐到离家出走、侵犯他人权益到逐渐发展到违法 犯罪。 4、从小骄生惯养,在家是小皇帝,在外称王称霸乃至行凶打人。 5、小偷小摸会发展成盗窃抢劫。
自我预防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自我预防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正身避邪,防微杜渐
大量事实证明,不良行为习惯正是走向违法犯 罪的开始。青少年要从小事和日常生活做起, 堂堂正正走好人生每一步,坚决摒弃不良行为。
不良行为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一、旷课、夜不归宿
•有逃学、旷课、夜不归宿行为的人不外乎有几种情况: •一是学习较差,对自己已经失望; •二是受家长、教师的批评; •三是受社会上不三不四哥们的拉拢,经常在外游乐。由于 他们的精力不放在学习上,加上脱离家长、学校的监控,往 往容易走上歧途。
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谈一谈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大家谈
•问题1 •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自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 •(一)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二)携带自制刀具,屡教不改; •(三)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四)传播淫秽读物或音像制品等; •(五)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 •(六)多次偷窃; •(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八)吸毒、注射毒品; •(九)其它危害社会行为。严重不良行为的发展延伸就是犯罪。
大家谈
•问题2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身原 因还有什么?
自身原因
1、平时有不良行为、经常搞恶作剧,有的会发展到有意或无意识 地伤害别人。 2、欣赏“哥儿们义气”,与社会上有劣迹的青少年三五成群拉帮 结伙,结“拜把子兄弟”,排位分,喝血酒,干坏事。 3、从冒险、游乐到离家出走、侵犯他人权益到逐渐发展到违法 犯罪。 4、从小骄生惯养,在家是小皇帝,在外称王称霸乃至行凶打人。 5、小偷小摸会发展成盗窃抢劫。
自我预防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自我预防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正身避邪,防微杜渐
大量事实证明,不良行为习惯正是走向违法犯 罪的开始。青少年要从小事和日常生活做起, 堂堂正正走好人生每一步,坚决摒弃不良行为。
不良行为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一、旷课、夜不归宿
•有逃学、旷课、夜不归宿行为的人不外乎有几种情况: •一是学习较差,对自己已经失望; •二是受家长、教师的批评; •三是受社会上不三不四哥们的拉拢,经常在外游乐。由于 他们的精力不放在学习上,加上脱离家长、学校的监控,往 往容易走上歧途。
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小学生法制教育完整版PPT课件

5、切莫虚荣攀比。未成年人要克服虚荣、攀比心理, 说话要谨慎,不要随意向外人透露和炫耀自己家 庭的情况,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6、增强防范意识。要保持必要的警惕性。单独回家 的孩子,在进家门前要注意观察,不给坏人以可 乘之机;独自在家的孩子,不要随便打开家门; 在放学路上,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不要轻易相信 他人的哄骗,遇事多留个心眼,警惕各种不良诱 惑,对陌生人给的玩具和食品等不要轻易接受。 7、掌握自救本领。首先要保护好自己,然后学会善 于求助求救成年人,不蛮干,要学会用报警、呼 救、反抗等方法抵制不法侵害。
6不遵守公共道德吃完东西把包装盒等垃圾随手乱扔等等131纠集他人结伙滋事2扰乱治安3携带管制刀具4多次拦截殴打他人5强行索要他人财物6多次偷窃7吸食注射毒品8参与赌博屡教不改9损害他人的荣誉如对获得光荣称号的模范人物进行挖苦讽刺打击等等未成年犯罪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法 步在 身 边 , 走 好 青 春 第
1、上课说话,不爱学习 2、不听老师的话 3、欺负小同学 4、不按时完成作业 5、乱丢垃圾 6、过马路时不看红绿灯,乱闯红灯 7、不听父母的话。
问题二:大家想一想
哪些行 为是我 们不能 做的?
1、参与赌博
2、打架斗殴
不拘小节的坏习惯
1、调皮捣蛋,有事没事惹一下其他同学,比 如别人走路时他突然伸出一只脚将别人绊 倒; 2、故意毁坏公物,如在书桌上乱刻乱画; 3、不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乱闯红灯; 4、好吃好喝,攀富比阔; 5、以大欺小,没有钱进网吧就强行向弱小同 学索要; 6、不遵守公共道德,吃完东西,把包装盒等 垃圾随手乱扔等等
未成年犯罪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盗窃:就是指偷东西,没有经过主人的同
意随便拿走他人的财物,包括钱与物品。
小学法制教育ppt课件

03 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法制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 法律知识,可以帮助小学生拓展视野,提高综合 素质。
02
法制教育的内容
法律常识介绍
01 法律的概念和作用
介绍法律的概念、特征和作用,让学生了解什么 是法律,法律的意义和目的。
02 法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介绍法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包括法律规定对日 常生活的影响,如何通过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设计教学内容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 平,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 内容,如案例分析、角色 扮演等。
选择教学方法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 解、讨论、小组合作等,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参与度。
模拟法庭
案例选择
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认知 水平的案例,并确保案例 具有代表性和实际意义。
角色分配
让学生分别扮演法官、检 察官、辩护律师等角色, 体验法律程序的各个环节 。
庭审模拟
引导学生按照真实的法庭 程序进行庭审模拟,包括 起诉、答辩、举证等环节 。
法律知识竞赛
题目设计
设计适合小学生的法律知 识题目,包括选择题、判 断题、简答题等。
奖励机制
设立奖励机制,以激励学 生积极参与竞赛。
组织形式
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比赛 ,也可以全校或跨校进行 比赛。
其他活动形式
法律讲座
培养法治人才
法制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法律知识 ,培养具备法治思维的人才,为国家 的法治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小学生法制教育的意义
01 培养法治观念
小学生正处于个性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法 制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认 识到法律的重要性,懂得遵守法律。
02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
法制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 法律知识,可以帮助小学生拓展视野,提高综合 素质。
02
法制教育的内容
法律常识介绍
01 法律的概念和作用
介绍法律的概念、特征和作用,让学生了解什么 是法律,法律的意义和目的。
02 法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介绍法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包括法律规定对日 常生活的影响,如何通过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设计教学内容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 平,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 内容,如案例分析、角色 扮演等。
选择教学方法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 解、讨论、小组合作等,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参与度。
模拟法庭
案例选择
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认知 水平的案例,并确保案例 具有代表性和实际意义。
角色分配
让学生分别扮演法官、检 察官、辩护律师等角色, 体验法律程序的各个环节 。
庭审模拟
引导学生按照真实的法庭 程序进行庭审模拟,包括 起诉、答辩、举证等环节 。
法律知识竞赛
题目设计
设计适合小学生的法律知 识题目,包括选择题、判 断题、简答题等。
奖励机制
设立奖励机制,以激励学 生积极参与竞赛。
组织形式
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比赛 ,也可以全校或跨校进行 比赛。
其他活动形式
法律讲座
培养法治人才
法制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法律知识 ,培养具备法治思维的人才,为国家 的法治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小学生法制教育的意义
01 培养法治观念
小学生正处于个性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法 制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认 识到法律的重要性,懂得遵守法律。
02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
小学生法制教育PPT.

四、拾到别人的东西要归还
事例四: 一天,某小学六年级学生在上学路上拾到一只 皮包,内有5000元现金。失主知道后,向该生索要。 该生不同意,说:“我是捡来的,不是偷来的,干 嘛要还你?我见到的就归我所有。” 该生说得对吗?拾到东西真的就可以归自己所 有吗?
事例分析: 该生的说法是错误的。我国《民法通则》规 定,别人在路上或其他地方丢失的东西,别人不 慎掉到水里漂浮过来的东西,以及农民养的牛、 羊等跑丢了的,都不能说谁捡到就是谁的,无论 谁捡到别人丢失的东西都不应自己占有,应交给 失主才对。可见,拾到东西不愿归还是违法的。
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
宝桥小学
第一部分:了解法律相关知识
我们今天班会的主题是小学生法制教 育——遵守法律,从我做起
法律词典
违法——指违反法律规定,危害国家、 社会和公民利益,依法应当承担法律责 任的行为。通常表现为对正常社会秩序 的破坏,对公民人身权利和公私财产等 合法权益的侵犯, 犯罪——指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法, 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尊师小故事: 古时候,有个国王召集文武百官说:他准 备把一枚最高荣誉勋章授给对社会贡献最大的人。 谁是对社会贡献最大的呢?有人推出战功赫赫的将 军,有人推出辅佐国王兴邦的政治家,还有人推出 学识渊博的学者,可是国王想了想,都摇头否定了。 最后,又有人推出教师,理由是,不论将军、政治 家还是学者,他们当初都做过学生,都得到过教师 的培育,如果没有教师,就不可能有后来的将军、 政治家和学者,所以教师是对社会贡献最大的人。 国王听了点头赞许,把勋章授给了一位有名的教师。
你能举一些身边的例子,说说哪些是一般 违法行为,哪些是犯罪行为呢?
三、考试作弊害自己
事例三: 一次期末考试,别的同学都在答卷,丁丁却眼看着 考试卷发呆,很多题都不会答。于是,他一会儿把头伸 向前排,一会儿把脖子扭向后排,左顾右盼,并且用胳 膊碰别人,用脚踢别人,要求告诉他答案。别人都在紧 张地考试,哪有工夫管他啊!丁丁没法子,就把事先藏 在课桌里的书拿出来找答案。监考老师早就注意到了丁 丁不遵守考试纪律,并且已警告过他。这时看丁丁不再 瞧别人,头一直低着,便走到他面前,见丁丁正在起劲 地翻书呢。监考老师没收了丁丁的书和卷子,并让他退 出了考场。丁丁对此不服气地说:“不就是违反了校纪 吗,有什么了不起的?” 丁丁考试作弊是一种什么行为呢?
小学生讲法制ppt课件

定期邀请法律专家进行讲座, 为小学生提供更深入、专业的 法律知识。
培养法律意识的方式
宣传教育
通过校园广播、海报、宣传栏等方式,宣传法律 知识和法律意识。
社会实践
组织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法院、监 狱等,增强对法律的感性认识。
家庭教育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引导家长在家庭中培养孩子 的法律意识。
班级讨论
05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法律素养
学习法律知识的方法
01
02
03
04
课堂教育
通过课堂教育,向小学生传授 基本的法律知识,如宪法、刑 法、民法等。
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真实的法律案例,让 小学生了解法律的实际应用和 重要性。
模拟法庭
通过模拟法庭活动,让小学生 亲身体验法庭审判过程,加深 对法律的理解。
法律讲座
03
尊重父母小ຫໍສະໝຸດ 生应尊重父母的意愿和决定,不顶撞、不反抗。
家庭作业
小学生应按时完成家庭作业,不抄袭、不偷懒。
家庭隐私
小学生应尊重家庭的隐私权,不泄露家庭成员的私人 信息。
在社会中的法律应用
遵守交通规则
小学生应遵守交通规则, 不闯红灯、不乱穿马路。
公共场所秩序
小学生应遵守公共场所的 秩序,不大声喧哗、不乱 扔垃圾。
保障公共安全
了解法律法规的小学生更有可 能自觉遵守公共安全规定,减 少公共安全事故的发生。
02
基本的法律常识
法律的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公民权利的重要工具,分为宪法、刑 法、民法等不同类别。
详细描述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它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保障了社会的正常运转。根据不 同的标准,法律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如宪法、刑法、民法等。
培养法律意识的方式
宣传教育
通过校园广播、海报、宣传栏等方式,宣传法律 知识和法律意识。
社会实践
组织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法院、监 狱等,增强对法律的感性认识。
家庭教育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引导家长在家庭中培养孩子 的法律意识。
班级讨论
05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法律素养
学习法律知识的方法
01
02
03
04
课堂教育
通过课堂教育,向小学生传授 基本的法律知识,如宪法、刑 法、民法等。
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真实的法律案例,让 小学生了解法律的实际应用和 重要性。
模拟法庭
通过模拟法庭活动,让小学生 亲身体验法庭审判过程,加深 对法律的理解。
法律讲座
03
尊重父母小ຫໍສະໝຸດ 生应尊重父母的意愿和决定,不顶撞、不反抗。
家庭作业
小学生应按时完成家庭作业,不抄袭、不偷懒。
家庭隐私
小学生应尊重家庭的隐私权,不泄露家庭成员的私人 信息。
在社会中的法律应用
遵守交通规则
小学生应遵守交通规则, 不闯红灯、不乱穿马路。
公共场所秩序
小学生应遵守公共场所的 秩序,不大声喧哗、不乱 扔垃圾。
保障公共安全
了解法律法规的小学生更有可 能自觉遵守公共安全规定,减 少公共安全事故的发生。
02
基本的法律常识
法律的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公民权利的重要工具,分为宪法、刑 法、民法等不同类别。
详细描述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它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保障了社会的正常运转。根据不 同的标准,法律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如宪法、刑法、民法等。
五年级《学习宪法-做文明小学生》课件PPT

7.自强自律健身心。坚持锻炼身体,乐观开朗向上,不 吸烟不喝酒,文明绿色上网。
8.珍爱生命保安全。红灯停绿灯行,防溺水不玩火,会 自护懂求救,坚决远离毒品。
9.勤俭节约护家园。不比吃喝穿戴,爱惜花草树木,节 粮节水节电,低碳环保生活。
弘扬宪6/法27/精202神4 建设法治中国
我国现行宪法的基本原则
我国现行宪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归纳为以 下四项: (1)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 (2)保障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原则。 (3)民主集中制原则。 (4)社会主义法制原则。
弘扬宪6/法27/精202神4 建设法治中国
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 力
弘扬宪6/法27/精202神4 建设法治中国
• 学生12条基本习惯 • 1、主动打招呼的习惯; • 2、遵守时间的习惯; • 3、每天阅读和日记的习惯; • 4、专心倾听和观察的习惯; • 5、天天预习和复习的习惯; • 6、勤于思考、善于合作的习惯; • 7、敢于质疑、勇于探究的习惯; • 8、书写工整的习惯; • 9、做事有条理的习惯; • 10、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的习惯; • 11、天天锻炼身体的习惯; • 12、每日为父母或班级做件事的习惯;
• 学生12方面基本素养
• 1、珍爱生命 2、遵纪守法 3、宽厚善良 4、勤俭节约 • 5、言行一致 6、乐于助人 7、懂得感恩 8、懂得赞美 • 9、敢于展示 10、不怕失败 11、勇担责任 12、胸怀理想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
•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宪法
基本法律 行政法规、规章
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8.珍爱生命保安全。红灯停绿灯行,防溺水不玩火,会 自护懂求救,坚决远离毒品。
9.勤俭节约护家园。不比吃喝穿戴,爱惜花草树木,节 粮节水节电,低碳环保生活。
弘扬宪6/法27/精202神4 建设法治中国
我国现行宪法的基本原则
我国现行宪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归纳为以 下四项: (1)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 (2)保障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原则。 (3)民主集中制原则。 (4)社会主义法制原则。
弘扬宪6/法27/精202神4 建设法治中国
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 力
弘扬宪6/法27/精202神4 建设法治中国
• 学生12条基本习惯 • 1、主动打招呼的习惯; • 2、遵守时间的习惯; • 3、每天阅读和日记的习惯; • 4、专心倾听和观察的习惯; • 5、天天预习和复习的习惯; • 6、勤于思考、善于合作的习惯; • 7、敢于质疑、勇于探究的习惯; • 8、书写工整的习惯; • 9、做事有条理的习惯; • 10、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的习惯; • 11、天天锻炼身体的习惯; • 12、每日为父母或班级做件事的习惯;
• 学生12方面基本素养
• 1、珍爱生命 2、遵纪守法 3、宽厚善良 4、勤俭节约 • 5、言行一致 6、乐于助人 7、懂得感恩 8、懂得赞美 • 9、敢于展示 10、不怕失败 11、勇担责任 12、胸怀理想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
•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宪法
基本法律 行政法规、规章
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知法懂法守法小学生法制安全教育PPT课件

2001年4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的《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 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四个五年规划》确定:“将我国现 行宪法实施日即12月4日,作为每年一次的全国法制宣传日。“目的是 要通过开展系列的宣传活动,进一步在广大干部群众中牢固树立宪法 是国家根本大法的观念、国家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观念、公民权力和 义务对等的观念、依法治国的观念和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条规定,凡是年满6周岁的儿童 不分年龄,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阻止小学生上学,这是每个青少年依法享有的权利。
小花11岁了,按道理应该读小学四年级了。但是,她爸爸重男轻 女的思想特别严重,本来就不主张送小花读书。但是小花的妈妈 还是希望小花能读点书,小花于是走进了学校。 但不幸的是,小花家里种的五亩西瓜,因为连日大雨,所有的西 瓜都烂在地里了,连成本也收不回来;喂养600只鸭子也因为染 病都死去了。这让原本不太宽裕的家庭,经济更加拮据。不管小 花的妈妈怎么样的劝说,小花怎么样地苦苦哀求,小花的爸爸最 后还是逼着小花退了学。
• 若在逃生的途中被推倒在地,失去平衡的话,要设法靠近墙壁, 身体蜷成球状,面向墙壁,双手紧扣置于颈后,这样手指、背部 和双腿可能受伤,但保护了最脆弱的部位。
• 平时注意培养自我保护意识
知法
守法
懂法
小学生法制安全教育PPT模板
演讲人:XX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 过了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4年11月1日第 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 将现行宪法通过、公布、施行日期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 法日。实施日12月4日以立法形式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国家宪法日也是全国法制宣传日,将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宣 传教育,大力宣传宪法所确立的国家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基本 原则、活动准则,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将有助于教育引导各级组织 和全体公民牢固树立宪法意识、增强宪法观念,自觉履行维护宪 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的职责。
小学生法制安全教育PPT课件

安全教育是通过对小学生进行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的教育,培养他 们预防危险、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保障他们的生命安全。
02
法制安全基础知识
法律的定义和作用
法律的定义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 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
法律的作用
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 调整社会关系、规范人们行为。
信息。
学会拒绝
如果陌生人提出不正当的要求, 要学会拒绝,并立即离开。
如何进行自救和求救
学习急救知识
了解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如心肺复苏、止血 等。
掌握求救方式
了解各种求救方式,如拨打110、120等紧急电话, 使用求救信号等。
培养求生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要培养自己的求生意识和自我保 护能力,遇到危险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
我国的法律体系
01
02
03
04
宪法
规定国家的基本制度和基本任 务,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法律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 委员会制定,效力仅次于宪法
。
行政法规
由国务院制定,效力高于地方 性法规。
地方性法规
由省级和市级人民代表大会及 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适用于本
行政区域。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基本权利
生命权、健康权、财产权、名誉权等。
07
总结与展望
法制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培养法律意识
法制安全教育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法律意识,了解法律的重要性, 学会遵守法律法规。
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通过法制安全教育,小学生可以了解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学会预防和应对各种安全问题。
促进健康成长
法制安全教育有助于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良好 的道德品质,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02
法制安全基础知识
法律的定义和作用
法律的定义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 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
法律的作用
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 调整社会关系、规范人们行为。
信息。
学会拒绝
如果陌生人提出不正当的要求, 要学会拒绝,并立即离开。
如何进行自救和求救
学习急救知识
了解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如心肺复苏、止血 等。
掌握求救方式
了解各种求救方式,如拨打110、120等紧急电话, 使用求救信号等。
培养求生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要培养自己的求生意识和自我保 护能力,遇到危险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
我国的法律体系
01
02
03
04
宪法
规定国家的基本制度和基本任 务,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法律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 委员会制定,效力仅次于宪法
。
行政法规
由国务院制定,效力高于地方 性法规。
地方性法规
由省级和市级人民代表大会及 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适用于本
行政区域。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基本权利
生命权、健康权、财产权、名誉权等。
07
总结与展望
法制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培养法律意识
法制安全教育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法律意识,了解法律的重要性, 学会遵守法律法规。
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通过法制安全教育,小学生可以了解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学会预防和应对各种安全问题。
促进健康成长
法制安全教育有助于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良好 的道德品质,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良行为还泛指与中小学生守则、
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公众道德规范 相背的一些行为以及心理障碍的总和。
沉迷网络 盲目攀比
未 成 年 犯 罪 的 诱 因
沾染恶习 模仿追风
自身因 素
黄色诱惑 交友不慎 情感纠葛 仗势自大
学校监督不 力
娇纵溺爱
家庭因 素 粗暴管教
缺乏关爱
违法犯罪的自我预防
案例分析 拒绝侵害之故事对比
谢谢 大家!
请回答:1、张某哪些行为属于违反校纪的行为? 2、张某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3、张某哪些行为属于犯罪行为? 4、张某由好变坏,最后走上犯罪道路的过程说明了 什么? 5、我们青少年应从中吸取什么教训?
青少年不良行为有哪些?
(一)旷课、夜不归宿、抽烟、喝酒; (二)携带管制刀具;(三)打架斗殴、 辱骂他人;(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五)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六)参与 赌博或者变相赌博;(七)观看、收听色 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八)进 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 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九)其他严重违 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德育活动课
三(1)班
————
《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 范》 《未成年人保护法》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上学时带手机到学校,有人发短信给我,趁 老师不注意赶快回一下。( ╳ ) (2)排队乘车时,看到别人插队,我也插队.( ╳ ) (3) 同学之间互相尊重、团结互助、理解宽容、 真诚相待、正常交往,不以大欺小,不欺侮同学, × 不戏弄他人,发生矛盾多做自我批评。 (√ ) (4)吃饭时要做到边吃边聊,这样才越吃越香( ╳) (5)手中有废纸或其他垃圾随手丢在路边,反正 没有人看见( ╳ ) (6)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 )
(7)上课太累人了,反正我也听不懂,趴在桌子 ╳) 上睡一会儿再说。( (8)别人不小心踩到你的脚,你立刻发火,责备 其不小心,要求他向你道歉。(╳) (9)认真值日,保持教室、校园整洁优美。不在 教室和校园内追逐打闹喧哗,维护学校良好秩序。 (√ ) (10)晚上休息时间到了,我睡不着,抓个同学 跟我聊天。(╳) (11)前面是我们的老师,我们赶紧绕道而行吧, 免得跟他打招呼。(╳) (12)学习生活有点枯燥,课余时间打打扑克。 (╳)
(13)这些作业我不会做,不如拿同桌的来抄抄吧.(╳ ) (14)今天迟到了,为了不给班级扣分,写其他班级同学 的名字。(╳) (15)小明觉得放假独自在家太闷,便约上好朋友一起去 上网。( ╳ ) (16)小虹到自选商场购物,看见一个装饰物很精致,趁售 货员不在意,悄悄拿了放进自己的书包,若无其事地走出 商场。( ╳) (17)小可听了税法宣传员的动员,回家后,劝爸爸买东西 时记住开发票。他爸爸说:“我们要发票干啥?又不能报 销。小可告诉爸爸:“这是避免商家偷税、漏税的好办法, √) 也是为国家作贡献嘛。”( (18)小雨随老师、同学们到一旅游胜地秋游。当他见到 一棵古树上刻有名字,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也拿出小刀 在树上刻上自己的大名,然后满意地离开。(╳)
故事对比
讨论:1、面对校园勒索事件,两则故事的主人公 处理方式有什么不同?分别会带来什么后果? 2、故事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当自己遭遇恶霸欺负或见有人被欺负时,不要害 怕,保持冷静,勇敢地向侵害者说“不”,机智地拒 绝侵害、反抗侵害。向侵害者说“不”,就是在维护 自己的权益;就是在警告坏人,因为坏人最怕被人发 现,最怕受到法律制裁。否则,一味忍让,只能助长 坏人的气焰,导致自己无辜受侵害。 所以,要预防违法犯罪,就要从小事和日常生活 做起,堂堂正正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远离不良行为。 忠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正身辟邪,防微杜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小小锦囊 依靠法律 依靠组织 依靠群众 依靠智慧
“千里之堤,溃于蚁 穴”
勿以善小而不为
和谐社会倡导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 爱,是一个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和睦幸福的社 会。违法犯罪是与和谐社会的要求相违背的。当 前,全国人民正在为创建和谐社会而努力。我们 中学生也应当为这个美好社会的来临有所作为— 那就是 自觉遵纪守法,养成守法意识,严格约束 自己的行为,从我做起,从防止不良行为开始, 为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贡献力量。
不良 行为
违法
犯罪
远离不良行为
什么是不良行为?
改变
如果不良行为得不到及时的 矫正,就会养成恶习,大量事 实证明不良行为习惯正是走向 违法犯罪的开始。
从法律的高度重新认 识不良行为。
案例:中学生张某原来表现较好,曾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
后来跟社会上坏孩子来往,逐渐变得无心学习,经常旷课,有 时还偷拿同学东西,打骂同学。学校对其进行多次批评教育, 但他不思悔改,跟一些坏孩子到社会上偷窃少量财物,被公安 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接受教训,一天晚上,他趁李大娘的儿子 出差未归,持刀爬进李大娘家企图盗窃财物,被发现,张某把 李大娘打昏在地,偷走了现金一千元,经人民法院审理,判处 张某有期徒刑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