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电第六章放大电路中的反馈概要PPT课件
合集下载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i f
U f I 0 R1 R 1 Uo I0 R L R L
Auf
Uo Uo R L Ui Uf R1
3. 电压并联负反馈电路
Xi X f
U 上式说明:在串联负反 馈电路中,U i f I 在并联负反馈电路中, I
i f
Ausf
U O I F R 2 R2 US IF R S RS
uF
负反馈
注意:在判断集成运放构成的反馈放大电路的反馈极 性时,净输入电压指的是集成运放两个输入端的电位差, 净输入电流指的是同相输入端或反相输入端的电流。
反馈电流
净输入电流 增大,引入 了正反馈
净输入电流减小,引入了负反馈
在分析反馈极性时,可将输出量视为作用于 反馈网络的独立源。
四种阻态的判断方法 从输入端看:
和 输入量 X 并联:反馈量 X f i 接于同一输入端。 和 输入量 X 串联:反馈量 X f i 接于不同的输入端。
X i X f
X i
X f
X i X f
从输出端看:
电压:将负载短路,反馈量为零。 电流:将负载短路,反馈量仍然存在。 如何判断? 我们将来结合具体电路讲解。
A A f F 1 A
2) 对于分立元件电路
设UI的瞬时极性对地为正,……, 则Ube减少,引入负反 馈。
注意事项 :
反馈电压不表示电阻R上的实际电压,而只表示输出电 压单独作用的结果。 同理,反馈电流不表示流过电阻R的实际电流,而只表 示输出电压单独作用的结果。
因此在分析反馈极性时,可将输出量视为作 用于反馈网络的独立源。
6.2.2 四种负反馈阻态
U f I 0 R1 R 1 Uo I0 R L R L
Auf
Uo Uo R L Ui Uf R1
3. 电压并联负反馈电路
Xi X f
U 上式说明:在串联负反 馈电路中,U i f I 在并联负反馈电路中, I
i f
Ausf
U O I F R 2 R2 US IF R S RS
uF
负反馈
注意:在判断集成运放构成的反馈放大电路的反馈极 性时,净输入电压指的是集成运放两个输入端的电位差, 净输入电流指的是同相输入端或反相输入端的电流。
反馈电流
净输入电流 增大,引入 了正反馈
净输入电流减小,引入了负反馈
在分析反馈极性时,可将输出量视为作用于 反馈网络的独立源。
四种阻态的判断方法 从输入端看:
和 输入量 X 并联:反馈量 X f i 接于同一输入端。 和 输入量 X 串联:反馈量 X f i 接于不同的输入端。
X i X f
X i
X f
X i X f
从输出端看:
电压:将负载短路,反馈量为零。 电流:将负载短路,反馈量仍然存在。 如何判断? 我们将来结合具体电路讲解。
A A f F 1 A
2) 对于分立元件电路
设UI的瞬时极性对地为正,……, 则Ube减少,引入负反 馈。
注意事项 :
反馈电压不表示电阻R上的实际电压,而只表示输出电 压单独作用的结果。 同理,反馈电流不表示流过电阻R的实际电流,而只表 示输出电压单独作用的结果。
因此在分析反馈极性时,可将输出量视为作 用于反馈网络的独立源。
6.2.2 四种负反馈阻态
模电chapter6-lbj

+U Rf Cl + Rs + Us - + Ui -
CC
Rc C2 + + RL Uo - Rs + Us - Cl + Ui -
Rb +
Rc
+ UCC C + 2 + RL Uo -
Re
(a)
(b)
图 6 – 2 反馈电路举例
2. 负反馈和正反馈
若反馈信号使净输入信号减弱, 则为负反馈;若反馈信号使净输入 信号加强, 则为正反馈。负反馈多用于改善放大器的性能;正反馈多用 于振荡电路。 反馈极性的判定多用瞬时极性法, 其步骤如下: (1) 首先在基本放大器输入端设定一个递增(或递减)的净输入信号, 对 并联反馈, 设定一个电流信号; 对串联反馈, 设定一个电压信号。 (2) 在上述设定下, 推演出反馈信号的变化极性。 (3) 判定在反馈信号的影响下, 净输入信号的变化极性。 若该极性与 前面设定的变化极性相反, 则为负反馈;若相同, 则为正反馈。
Ii Rs Us + - 反馈网络 If I′i Xo
基本放大器
图 6 – 7 并联反馈示意图
I Ii I f
' i
(3) 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的判定方法: 对于交变分量而言,若信号源的输出端和反馈网络的
比较端接于同一个放大器件的同一个电极上,则为并联反
馈;否则,为串联反馈。 按此方法可以判定,图 6-2(a)是并联反馈,图 6-2(b) 是串联反馈。
可见, 引入电压负反馈后可使输出电阻减小到ro/
(1+AoF) 。不同的反馈形式,其Ao、F的含义不同。串联
电压负反馈F=Fu=Uf/Uo, Ao=Au=Uo/Ui′; 并联电压负反馈 F=Fg=If/Uo, Ao=Ar=Uo/Ii′。
+U Rf Cl + Rs + Us - + Ui -
模电第六章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a)
(b)
图 2 例2电路图
解 图2是两个由分立元件组成的反馈放大电路。连接输入输
出回路的反馈元件是Rf。
在图2(a)中,假设加在V1管基极的输入信号 U i 在某一瞬 时极性为 + ,由于第一级是共射电路,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反相,
- 因此V1管集电极瞬时电位为 ,经第二级后V2管集电极瞬时电位
模电第六章放大电路中 的反馈
6.1 反馈的基本概念及判断方法
6.1.1 反馈的基本概念 一、 什么是反馈
将放大电路的输出量(电
压或电流)的一部分或全
部通过一定的方式回送到 通常将连接输入回路与输出回路的反馈元 放大电路的输入回路,并 件,称为反馈网络(Feedback Network); 对输入量(电压或电流) 把没有引入反馈的放大电路,称为基本放大
表6.3.1 四种组态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比较
6.3.3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一般表达式
A
xo
x
' i
F xf xo
Af
xo xi
xi' xi xf
Af xxo i xi' xoxf xi' AAi'xF i' x1A AF1(A+mAFo称un为t o反f F馈ee深db度ack)
放大电路引入反馈后的放大倍数Af,与反馈深度有关。 (1)当 (1+AF) >1时,Af<A,即引入反馈后,放大倍数减小了, 说明放大电路引入的是负反馈; (1+AF) >>1时为深度负反馈, Af≈1/F,放大倍数仅决定于反馈网络,与基本放大电路无关。 (2)当(1+AF)<1时,Af>A,即引入反馈后,放大倍数比原来增大 了,说明放大电路引入的是正反馈; (3)当(1+AF)=0,即AF=-1时, Af→∞,说明放大电路在没有输 入信号时,也有输出信号,放大电路产生了自激振荡, 这种情况 应避免发生。
模电课件 6,放大电路的反馈共53页

谢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模电课件 6,放大电路的反馈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模电(第6章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通信,11-12-2)(1)

五、正反馈和负反馈的判断
反馈电压极性是指反馈网络(由无源元件组成) 在输出回路连接点的电压极性。
输入端 + 串联反馈
R1
电压反馈 ui
输出端
+ uo 电压串联负反馈
A
R2
RL
反馈网络
反馈电压极性和输入电压极性相同,故为负反馈。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输入端
ui
+uo
+
R2 R3
+
输出端 电流反馈
串联反馈
反馈网络
电流串联负反馈
对于三极管,基-发极同相、基-集极反相、发-集 极同相。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串联反馈
R1 T1
输入端
ui
T2
R2 R4
R3
VCC 电压反馈 T3
输出端
+
I
R5
+ RL uo
VCC
电压串联负反馈
反馈网络
返 回
上一页
为什么在并联负反馈电路中不加恒压源信号? 为什么在串联负反馈电路中不加恒流源信号?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6.3.3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一般表达式
Xo A X i
Xf F X
o
Xo Xo Xo Af X X FX Xi Xi f i o Xo A X i AFX i 1 AF
或看输出端,若反馈网络接到输出端,即为电压 反馈。 反馈网络 +VCC R4 C2 输出端 R1 ui R1 R2 uo uo A T2 C1 输出端 T1 ui R2 电压反馈 反馈网络 电流反馈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ppt课件

功能:传输反馈信号
.
5
2. 反馈的分类 (1)根据反馈极性的不同,分为:
正反馈:
反馈信号增强了外加输入信号的作用,使 得净输入量增加,最终使AF↑。
负反馈:
反馈信号削弱了外加输入信号的作用,使
得净输入量减小,最终使AF↓。
.
6
(2)根据反馈信号本身的交直流性质,分为: 直流反馈: 反馈量中只含有直流量,或者说,只在直 流通路中存在的反馈。
R2
U
ui
+ Vcc
R1
U
uO
R2
R4
R1
ui
V
-
∞
R3
+
A 1
+
-∞
A +2
+
V
uO
R5
R6
.
32
例题3:试判断下列电路中引入的反馈是电压反馈还 是电流反馈。
Rb1
C b1
+
+
ui Rb2
-
+
+ VCC
Rc C b2
Rb
C1
T
+
uf -
ic Re
RL
+
uo
-
RS
+
uS -
+
ui
-
+ VC C
T C2
因为反馈电流:
if
ui uo Rf
uo Rf
反馈量与输出电压成比例,
所以是电压反馈。
+
在输入端有 id = ii -if u s
故为并联负反馈。
-
Rf
Rs
if
模电课件负反馈3

' i
开环放大倍数
A
X o
X
' i
反馈系数
F
X f X o
闭环放大倍数
A f
X o X i
1
A A F
U i、U f、U i'
Ii、I f、Ii'
U i、U f、U i'
Ii、I f、Ii'
输入电阻
输出电阻
对Rs的要求 对RL的要求
大,小? 大,小?
大,小? 大,小?
大,小? 大,小?
大,小? 大,小?
.
=
Vd
Vd
.
AF
Ii
.
=
Vd
(1
.
AF
)
Ii
Ri (1 AF)
第六章 反馈
(2)并联负反馈使输入电阻减小
.
无反馈时:
Ri
=
Vi
.
Ii
.
=
Vi
.
Id
有反馈时:
.
.
.
Rif
= Vi
.
=
Vi
.
=
Vi
.
I i Id If Id Vo F
.
.
=
Vi
.
=
Vi
.
Id Id AF Id (1 AF )
A
Xo
X
' i
F
X
f
Xo
A f
Xo
.
Xi
A i
Io
,
I i
Fi
If
Io
A if
Io
Ii
1
A i A i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1.2 反馈的判断 一、 有无反馈的判断
二、 反馈极性的判断(瞬时极性法)
图6.1.3 反馈极性的判断
通常采用瞬时极性法判别放大电路中引入的是正反馈还是 负反馈。先假定输入信号某一瞬时的对地极性,然后根据中频 段各级电路输入、输出电压相位关系(其中对于分立元件,共 射电路反相、共集和共基电路同相;对于集成运放,uo与up同 相,uo与un反相),逐级推出其它相关各点的瞬时极性,最后 判断反馈到输入端的信号是增强了还是减弱了净输入信号。为 了便于说明问题,在电路中用符号和分别表示瞬时极性的正和 负,以表示该点电位上升或下降。
第六章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6.1 反馈的基本概念及判断方法 6.2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四种基本组态 6.3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方块图及一般表达式 6.4 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放大倍数的分析 6.5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6.6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稳定性
6.1 反馈的基本概念及判断方法
6.1.1 反馈的基本概念 一、 什么是反馈
输出量的变化减小
+
时为负反馈。
Rs + ui us --
反馈放大电路
基本放大电路
R b2
RcC1+UFra bibliotekC C2R b1
Re
反馈 网络
+ RL uo
-
分压式射极偏置电路
三、 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
根据反馈信号的交、直流性质,可分为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 如果反馈信号中只有直流分量,则称为直流反馈;如果反馈信号 中仅有交流分量,则称为交流反馈。在很多情况下,反馈信号中 同时存在直流信号和交流信号, 则交、 直流反馈并存。总之,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形式多种多样,正反馈会使放大电路不稳定, 而负反馈可以改善放大电路的许多性能。直流负反馈主要用于稳 定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而交流负反馈可改善放大电路的各项 动态指标。
二、 正反馈与负反馈
根据反馈的效果可以区分反馈的极性,使放大电路净输入 信号增大的反馈称为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使放大电 路净输入信号减小的反馈称为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
根据输出量的变化
也可以区分反馈的
极性:反馈的结果
使输出量的变化增
大时为正反馈,使
(1)从输出端看,反馈量取自 于输出电压,还是输出电流。 (电压/电流反馈)
(2)从输入端看,反馈量与输 入量以电压方式相叠加,还是 以电流方式相叠加。(串联/并 联反馈)
6.2.2 四种负反馈组态 一、电压串联负反馈
放大倍数:
A uuf
U o U i
图6.2.2 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
二、电流串联负反馈
放大倍数:
A iif
Io Ii
图6.2.5 电流并联负反馈电路
归纳:(1)放大电路中应引入电压/电流负反馈取决于负载欲 得到稳定的电压,还是稳定的电流。
(2)放大电路中应引入串联/并联负反馈取决于输入信 号源是恒压源(近似恒压源)还是恒流源(近似恒流源) 。
返回
6.2.3 反馈组态的判断 一、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的判断:负载短路法
R2
+
ui
R1
∞
+-
-
R3
ui - a
A1
+
R5
R4
-∞ A2
+
图 5-6例 5-1
图 1 例1电路图
+
RL io
+ uo
+
-
+ uf
-
通常主要讨论的是级间反馈。根据瞬时极性法,假设输入信
号ui的瞬时极性为 +,经过集成运放A1和A2后,输出电压uo的瞬 时极性为 + ,反馈电压uf的瞬时极性也为 +,由此可判断出反馈 电压增大,则净输入电压ui’=ui-uf减小,所以说该反馈是负反馈; 将输入端反馈节点a接地,输入信号仍可从反相端输入, 故是串 联反馈;在输出端将RL短接,由于输出电流的作用,反馈电压 uf依然存在,所以是电流反馈,由此可得该电路所引入的反馈是 电流串联负反馈。
6.2.1 负反馈放大电路分析要点
一、交流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特点:
(1)输出量和输入量之间具有稳 定的比例关系。交流负反馈使放大 电路的放大能力下降。
(2)反馈量实质上是对输出量的 取样,其数值与输出量成正比。
(3)负反馈的基本作用是将引会 的反馈量与输入量相减,从而调整 电路的净输入量和输出量。
二、分析要点:
二、 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
图6.2.7 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的判断(二)
返回
图6.2.8 例图6.2.1 电路图
图6.2.9 例图6.2.2 电路图
返回
【例1】在图1所示电路中是否引入了反馈?若引入了反馈, 试判断其反馈极性和反馈类型。
解 该电路是两级放大电路,电阻R2和R4引入的是局部反馈, 即对于第一级集成运放A1由R2引入了电压并联负反馈,对于第 二级A2由R4引入的也是电压并联负反馈。另外,一条导线将输 出回路和输入回路连接了起来,因此整个电路也引入了反馈, 故将此称为级间反馈。
放大倍数:
A iuf
Io U i
图6.2.3 电流串联负反馈电路
结论:(1)电压负反馈能够稳定输出电压,电流负反 馈能够稳定输出电流。
(2)串联负反馈的输入电流很小,适用于输入 信号为恒压源或近似恒压源的情况。
三、电压并联负反馈
放大倍数:
A uif
U o Ii
图6.2.4 电压并联负反馈电路
四、电流并联负反馈
图6.2.6 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的判断(一)
根据反馈信号在放大电路输出端不同的采样方式,可分为电 压反馈和电流反馈。若反馈信号取自输出电压,或者说与输出 电压成正比,则称为电压反馈;若反馈信号取自输出电流,或 者说与输出电流成正比,则称为电流反馈。
判断是电压反馈还是电流反馈,可采用负载短路法。假设 将放大电路的负载RL短路,此时输出电压为零,若反馈信号也 为零,则说明反馈信号与输出电压成正比,因而属于电压反馈; 反之,如果反馈信号依然存在,则表示反馈信号不与输出电压 成正比,属于电流反馈。
图6.1.4 分立元件放大电路反馈极性的判断
三、 直流反馈与交流反馈的判断
电路
直流通路
交流通路
图6.1.6 直流反馈与交流反馈的判断(一) 无交流反馈
引入直流负反馈
图6.1.6 直流反馈与交流反馈的判断(二)
无直流反馈 引入交流负反馈
图6.1.7 例6.1.1 电路图
返回
6.2 交流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四种组态
将放大电路的输出量(电
压或电流)的一部分或全
部通过一定的方式回送到 通常将连接输入回路与输出回路的反馈元 放大电路的输入回路,并 件,称为反馈网络(Feedback Network); 对输入量(电压或电流) 把没有引入反馈的放大电路,称为基本放大
电路; 而把引入反馈的放大电路称为反馈放
产生影响, 这个过程称 大电路或闭环放大电路。 为反馈(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