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新课标九年级中考文学常识专项训练(含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文学常识训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文学常识训练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野有蔓草》与下列______项无关。

()A. 《诗经》B. 比兴C. 大雅D. 郑风【答案】 C【解析】【分析】《国风·郑风·野有蔓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这是一首恋歌,写一个露珠未干的早上,一对青年男女在田间路上不期而遇,相互倾心,欣喜之情难以抑制。

全诗二章,重复叠咏,每章六句,两句一层,分写景、写人、抒情三层,表现出典型环境、典型人物和典型感情。

作为华夏先民圣洁自由的婚恋性爱的赞歌,无论是诗意想像,还是真实写照,此诗都带有原始的纯朴性和直率性而不同于后世表现男女邂逅的诗作。

故答案为:C【点评】大雅属诗经中的雅诗类。

是根据音乐来分类的。

是在周初社会景象比较繁荣的时期,适应统治阶级歌颂太平的需要而产生的。

只是由于他们主要是统治阶级朝会宴飨时用的,不一定配合舞容歌唱,因此内容由单纯对祖先与神的颂扬,开始对社会生活,主要是对统治阶级生活的描写。

2.下面是歌词《说唱脸谱》中的节选部分。

横线处所填的内容与人物脸谱,说法正确的一项是()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a________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b________的曹操,c________的张飞叫喳喳……A. a处应填脸谱(2),此脸谱表示忠勇耿直、有血性的勇烈人物,符合关羽的形象。

B. b处应填脸谱(1),此脸谱表示性情奸诈的人物,符合曹操的形象。

C. c处应填脸谱(3),此脸谱表示威武有力、粗鲁豪爽的人物,符合张飞的形象。

【答案】 C【解析】【分析】认真对这首歌词的积累可知,a出应填红脸,b处应填白脸,c处应填黑脸。

观察脸谱图片,结合对人物形象和戏剧脸谱的常识分析,(1)脸谱表示忠勇耿直、有血性的勇烈人物,符合a关羽的形象;(2)脸谱表示性情奸诈的人物,符合b曹操的形象; (3脸谱表示威武有力、粗鲁豪爽的人物,符合c张飞的形象。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戏剧脸谱常识的积累。

新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 文化常识专项训练含解析

新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 文化常识专项训练含解析

新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文化常识专项训练含解析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化常识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成语“刮目相看”“淡泊明志”“门庭若市”分别出自《孙权劝学》《诫子书》和《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三篇课文。

B. 古人常用“阴”“阳”表示方位,给地方命名。

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阳”,据此,河阳可能位于黄河的南面。

C. 铭是古代一种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陈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D. 史书体例多样,有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编年体,如《左传》;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反映历史事件的纪传体,如《史记》等。

【答案】 B【解析】【分析】B项,中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阴”,不叫“阳”。

故选B。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傅雷家书》中收录了1954年到1966年间傅雷及其夫人写给两个儿子的100多封家信。

这本书信集出版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称“诗三百”,它与《中庸》、《孟子》、《大学》合称“四书”。

C. 古人的年龄常用特定称谓来表达,如垂髫、始龀、加冠、不惑、古稀、耄耋等。

D.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答案】 B【解析】【分析】ACD表述不正确。

B四书:《论语》、《中庸》、《孟子》、《大学》。

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掌握的能力。

考查时一般会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的基本知识以及称谓、历法、职官、地理、礼俗、文化典籍等。

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熟记学过的名家名篇的介绍和有关的文化常识。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在其作品中塑造了很多著名人物形象,其中闰土、孔乙己都是其小说集《呐喊》中的人物。

【精品】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文学常识训练及答案(1)

【精品】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文学常识训练及答案(1)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牡丹亭》属于哪一剧种()A. 昆曲B. 杂剧C. 戏剧D. 黄梅戏【答案】 A【解析】【分析】《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他一生最得意之作,属于昆曲。

故答案为:A【点评】昆曲唱腔华丽婉转、念白儒雅、表演细腻、舞蹈飘逸,加上完美的舞台置景,可以说在戏曲表演的各个方面都达到了最高境界。

正因如此,许多地方剧种,如晋剧、蒲剧、湘剧、川剧、赣剧、桂剧、越剧、闽剧等,都受到过昆剧艺术多方面哺育和滋养。

昆曲中的许多剧本,如《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都是古代戏曲文学中的不朽之作。

2.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西游记》中平顶山莲花洞的两个妖怪金角大王、银角大王,他们本来是太上老君看守炼丹炉的童子,被观音借去下界为妖,来考验唐僧取经决心。

B. 《水浒传》中林冲上梁山后,寨主“托塔天王”晁盖嫉贤妒能,多方刁难,要林冲献投名状。

C. 《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由第二十五步兵师和巴什基尔骑兵旅组成的一支部队奉命渡过第聂伯河,并在伊尔沙车站附近切断基辅到科罗斯坚的铁路线,舍佩托夫卡共青团组织的一个团员米什卡·列夫丘科夫在这次渡河时牺牲了,谢廖沙是四天以后才知道的。

【答案】 B【解析】【分析】B项表述错误,嫉贤妒能,多方刁难,要林冲献投名状的是王伦。

故答案为:B【点评】名著知识要识记,并对主要人物形象,主要情节要熟知。

3.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诸葛亮的作品源远流长:《诫子书》谆谆告诫儿子“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出师表》向后主刘禅提出“亲贤远佞”的建议,《三顾茅庐》表达了对刘备赏识的感激之情。

B. 《陋室铭》与《爱莲说》的作者分别是刘禹锡和周敦颐,他们皆属“唐宋八大家”,题中的“铭”与“说”在古代都是一种文体,可叙事,可议论。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文学常识训练试题含答案(Word版)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文学常识训练试题含答案(Word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下列诗歌中,哪一首属于乐府诗?()A. 《湘夫人》B. 《孔雀东南飞》C. 《声声慢》D. 《关雎》【答案】 B【解析】【分析】A.《湘夫人》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作品《楚辞·九歌》组诗十一首之一,是祭湘水女神的诗歌,和《湘君》是姊妹篇。

B.《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后人盛称它与北朝的《木兰诗》为“乐府双璧”。

C.声声慢,词牌名。

据传蒋捷作此慢词俱用“声”字入韵,故称此名。

亦称《胜胜慢》、《凤示凰》、《寒松叹》、《人在楼上》,最早见于北宋晁补之笔下。

D.《国风·周南·关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首诗,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

此诗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

故答案为:B【点评】《孔雀东南飞》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今安徽怀宁、潜山一带)的一桩婚姻悲剧。

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因诗的首句为“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故又有此名。

全诗350余句,1700余字。

主要讲述了焦仲卿、刘兰芝夫妇被迫分离并双双自杀的故事,控诉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无情,歌颂了焦刘夫妇的真挚感情和反抗精神。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新闻的特点是内容真实,迅速及时,语言简明。

B. 四种文学样式分别是小说、散文、诗歌、戏剧。

C.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矛盾冲突。

D.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把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答案】 C【解析】【分析】C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

改为: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

答题时应注意,关键在于平时的识记与积累。

各类文学体裁的相关知识点都要熟,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根据积累的知识判断正误即可。

3.请从下列选项中找出越剧的代表剧目。

新人教版中考 语文 文学常识专项训练含答案

新人教版中考 语文 文学常识专项训练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哪一项与唐代大诗人李白有关?()A.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B.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C.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D.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答案】 D【解析】【分析】“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故答案为:D【点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诗人的傲气和不屈,其中当然也流露着对权贵的蔑视,他和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操守,是一脉相承的。

2.下列关于戏剧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A.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是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B. 剧本的结构必须遵循时间和空间高度集中的原则。

C. 剧本主要靠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其性格。

D. 按照作品类型划分,戏剧可以分为历史剧、现代剧、情节剧、哲理剧、寓言剧、童话剧等。

【答案】 D【解析】【分析】ABC表述正确。

D.这句话分类标准混乱,戏剧按容量大小,戏剧文学可分为多幕剧、独幕剧和小品;按表现形式,可分为话剧、歌剧、诗剧、舞剧、戏曲等;按题材,可分为神话剧、历史剧、传奇剧、科学幻想剧等。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

文学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包括各种常见文体、史书体例、作家作品等。

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

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钧,旧时对尊长或者上级用的敬词。

如“钧裁”,指对上级裁决的敬称,也指恭请作出决定。

B. 古代常用纪年法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千支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等,“天启壬戌”为年号千支兼用法。

C. 《诗经》收录了我国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关雎》选自“风”,《蒹葭》选自“雅”。

D. 《小石潭记》《醉翁亭记》均是我国古代文学游记类作品的经典之作,其作者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人教版部编新课标九年级中考文学常识专项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新课标九年级中考文学常识专项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新课标九年级中考文学常识专项训练(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A.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孟子是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论语》和《孟子》都是儒家经典著作。

B. 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和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都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C. 菲利普夫妇和胡屠户分别是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和《范进中举》中的人物,他们虽然国籍不同,但都和契诃夫笔下的奥楚蔑洛夫一样具有“变色龙”的特点。

D. 《庄子和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选自《庄子》,庄周是春秋时的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

【答案】D【解析】D项庄周是战国时期的哲学家。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金色花》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一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母子亲情。

B.《陋室铭》《马说》这两篇名文的作者分别是唐代伟大的文学家刘禹锡和韩愈。

C.鲁迅在《故乡》、《藤野先生》、《孔乙己》等小说里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D.我国现代著名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土地的无限热爱之情。

【答案】C【解析】C项中《藤野先生》的体裁属于“散文”。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周亚夫军细柳》是我国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历史书籍《史记》中的作品,该书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B.《故乡》中的杨二嫂是旧中国中被损伤、被扭曲的尖酸刻薄的妇女形象。

C.《我爱这土地》是诗人艾青的爱国抒情诗。

D.《皇帝的新装》是波兰儿童文学家安徒生的代表作之一。

【答案】D【解析】D.《皇帝的新装》是丹麦儿童文学家安徒生的代表作之一。

4.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海燕》通过对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际勇敢欢乐的形象描写,热情歌颂了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

文中还讽刺了象征恶势力的狂风、巨浪、闪电、雷声等。

B. 杜甫在《春望》一诗中,用“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远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之情。

部编初中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练习含答案(Word版)

部编初中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练习含答案(Word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我国古代诗歌史上被称为“双璧”的一篇是《孔雀东南飞》,另一篇是()A. 木兰诗B. 木兰辞C. 琵琶行D. 敕勒歌【答案】 A【解析】【分析】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和北朝民歌《木兰诗》合称为“乐府双璧”。

这两首诗歌都是叙事长诗,以其深刻的社会思想意义和极高的艺术成就,为历代文人所推崇。

故答案为:A【点评】《木兰诗》又名《木兰辞》,是北朝民歌;《孔雀东南飞》又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汉代古乐府民歌杰作之一,也是现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孔雀东南飞》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今属安徽省)的一桩婚姻悲剧。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说”在古代是一种文体,它可以直接说明事物,阐述事理,也可以通过叙事,写人,咏物,议论说道理;也可以发表作者的感想。

如韩愈的《马说》,周敦顾的《爱莲说)。

B. 《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南朝齐、梁时期思想家、书画家,人称山中宰相。

书即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C. 雨果,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九三年》《悲惨世界》等。

D. 《论语》记录孔子言行的书,由孔子弟子编纂而成,共20篇,是一部语录体散文,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答案】 D【解析】【分析】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把握。

D.《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故选D。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等有关的内容。

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考生要对选项逐项进行审读,仔细辨析其表达,判断正误。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艾青诗歌特点的一项是( )。

A. 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和反抗,风格凝重、深厚而大气。

B. 以“土地”和“光明”为主要意象,具有自由诗的特点:简洁化、散文化、口语化。

C. 擅用象征手法融入对青春的感受,细腻地描述恋爱中男女的幸福与忧伤,含蓄优美。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文学常识含答案(Word版)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文学常识含答案(Word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沁园春·雪》是古典诗词,“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

B. “鸟”是诗人常用的意象。

如“杨花落尽子规啼”中的“子规”指的是杜鹃鸟。

C. “乡愁”是中国诗歌中最发达的主题,很多优秀作品流传至今。

D.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中“四月”正处于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

【答案】 D【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知识的积累。

D项错误。

“春分”应该是每年的3月21日,不是四月。

四季的划分应该是:三、四、五月是春季;六、七、八月是夏季;九、十、十一月是秋季;十二、一月、二月是冬季。

故答案为:D【点评】做此题时,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知识的积累一定要多,所以平时要多看课外书籍,多积累,才能顺利故好此题。

有关四季划分的内容一定要了解。

2.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诸葛亮的作品源远流长:《诫子书》谆谆告诫儿子“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出师表》向后主刘禅提出“亲贤远佞”的建议,《三顾茅庐》表达了对刘备赏识的感激之情。

B. 《陋室铭》与《爱莲说》的作者分别是刘禹锡和周敦颐,他们皆属“唐宋八大家”,题中的“铭”与“说”在古代都是一种文体,可叙事,可议论。

C. 话剧剧本主要由人物对话组成,有时也会安排大段独白表达人物的心理和情感。

郭沫若历史剧《屈原》第五幕,屈原就用了大量的独白表达了对风、雷、电的赞颂。

D. 法国作家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与德国作家都德《最后一课》表现手法异曲同工,都是通过人物前后态度行为的转变折射社会现实,前者反映人情冷暖,后者体现家国情怀。

【答案】 C【解析】【分析】A.《三顾茅庐》表现刘备了求贤若渴、礼贤下士、有政治报负。

B.刘禹锡和周敦颐都不属于“唐宋八大家”。

D.法国作家都德。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有文学和文化常识,这些常识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如:作家作品、文体知识、姓名称谓、天文地理等,非常容易记混,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记多练,才能在考试的时候正确答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部编新课标九年级中考文学常识专项训练(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A.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孟子是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论语》和《孟子》都是儒家经典著作。

B. 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和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都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C. 菲利普夫妇和胡屠户分别是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和《范进中举》中的人物,他们虽然国籍不同,但都和契诃夫笔下的奥楚蔑洛夫一样具有“变色龙”的特点。

D. 《庄子和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选自《庄子》,庄周是春秋时的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

【答案】D【解析】D项庄周是战国时期的哲学家。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金色花》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一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母子亲情。

B.《陋室铭》《马说》这两篇名文的作者分别是唐代伟大的文学家刘禹锡和韩愈。

C.鲁迅在《故乡》、《藤野先生》、《孔乙己》等小说里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D.我国现代著名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土地的无限热爱之情。

【答案】C【解析】C项中《藤野先生》的体裁属于“散文”。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周亚夫军细柳》是我国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历史书籍《史记》中的作品,该书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B.《故乡》中的杨二嫂是旧中国中被损伤、被扭曲的尖酸刻薄的妇女形象。

C.《我爱这土地》是诗人艾青的爱国抒情诗。

D.《皇帝的新装》是波兰儿童文学家安徒生的代表作之一。

【答案】D【解析】D.《皇帝的新装》是丹麦儿童文学家安徒生的代表作之一。

4.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海燕》通过对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际勇敢欢乐的形象描写,热情歌颂了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

文中还讽刺了象征恶势力的狂风、巨浪、闪电、雷声等。

B. 杜甫在《春望》一诗中,用“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远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之情。

C. 《白杨礼赞》的作者是茅盾,作者赞美白杨树,因为白杨树象征了我国北方的农民,象征了中华民族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D. 《敬业与乐业》作者梁启超,这篇演讲辞针对听讲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的论点,深入地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

【答案】A【解析】巨浪象征的是人民群众的力量,不是恶势力。

故选A。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采用驳论的论证方式,驳斥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谬论,并通过列举中国的脊梁,摆事实有力论证了“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B.《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作者是唐朝诗人王勃,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

C.《蒹葭》是《诗经》的第一篇,描写了一位热恋者在深秋的早晨,在长满芦苇的河边寻找意中人的情景,表达了古代人民对爱情的真挚和执着,开爱情文学之先河。

D.《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

【答案】C【解析】《诗经》的第一篇是《关雎》。

所以《蒹葭》不是《诗经》的第一篇。

故选C。

6.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发展到宋朝达到巅峰,形成了豪放和婉约两大流派,其中豪放派的代表是苏轼、辛弃疾,合称“苏辛”。

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的诗歌《饮酒》,这两句诗表现了他辞官归隐后的闲适心情。

C.《出师表》中的“表”,是臣写给君主的奏章,“中道崩殂”中的“崩”和“殂”一般用来称大臣的死。

D.《雁门太守行》中的“行”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歌”都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答案】C【解析】“崩”和“殂”古时指皇帝的死亡。

故选C。

7.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庄子》现存33篇,《北冥有鱼》选自内篇《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选自外篇《逍遥游》。

B.《核舟记》是明代著名的江南才子、文学家魏学洢所写的说明性文章,出自清代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

C.《礼记》由西汉戴圣编纂,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仪礼》的文章选集,具有丰富的哲学思想。

D.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用“桑梓”“婵娟”“黄发”“垂髫”来分别代指家乡、月亮、老人、小孩。

【答案】A【解析】 A.错误,《北冥有鱼》选自内篇《逍遥游》,《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选自外篇《秋水》。

故选A。

8.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陋室铭》的“铭”和《爱莲说》的“说”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B.敬称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也叫“尊称”,如卿、大兄、愚、鄙人等。

C.《阿长与<山海经>》和《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D.《出师表》选自晋陈寿的《三国志》,出师表,军队出征前统帅向君王所上的奏疏。

【答案】B【解析】愚是自称,鄙人对自己的谦称。

故选B。

9.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作,“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理,想象雄奇瑰丽”是其特色;《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嗟来之食”的故事出自该书。

B.子厚、昌黎分别是柳宗元、韩愈的字,二人都是唐代文学家,位居唐宋八大家之列。

C.“漏断人初静”“床头屋漏无干处”中的“漏”都是指古代计时的器具一漏壶。

D.《诗经》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

【答案】A【解析】B. 韩愈,字退之。

C. “床头屋漏无干处”中的“漏”是“漏雨”的意思。

D.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源头。

故选A。

10.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这几句表现了作者由积极乐观、胸怀旷达,到抑郁惆怅的心理变化过程。

B.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这两句写故乡之水对“我”依依不舍,万里相送,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C.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这两句描绘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体现了王维作品“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

D.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余光中《乡愁》)这几句写作者少小离家,思念母亲,小小的邮票成为寄托乡愁的载体。

【答案】A【解析】A项理解错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意思是: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这几句表现了作者积极乐观、胸怀旷达的思想情感。

11.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马说》的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是唐代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B.《登勃朗峰》的作者马克•吐温是美国著名作家。

他的代表作有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

C.《最后一次讲演》是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发表的演讲,文章慷概激昂,既有对反动派的怒斥,也有对胜利的展望。

D.《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答案】A【解析】A. 《马说》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韩愈。

故选A。

1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用来指老人。

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古代男子18岁成年,此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所以又称弱冠。

B.《马说》的作者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又称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谥号“文”,故称“韩文公”。

C.庄周是战国时期的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

《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为。

道家经典之一。

道家提倡“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观点。

D.《登勃朗峰》的作者是马克•吐温,美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他的作品大都批判了一些不合理现象或人性的丑恶,幽默和讽刺是他的写作特点。

【答案】A【解析】A.古代男子20岁成年,因此题中说的“18岁”是不正确的。

故选A。

13.下列对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是()A.茨威格,奥地利作家。

代表作有小说《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

B.驿路,又叫“驿道”,古时传递政府文书等用的道路,沿途设有换马或休息的驿站。

在《驿路梨花》一文中,指过往行人所走的道路。

C.“铭”和“说”都是文言文的一种文体。

如刘禹锡《陋室铭》的“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D.《河中石兽》选自《阅微草堂笔记》,作者纪昀,字晓岚,直隶献县人,清代学者,文学家。

【答案】A【解析】A. 普希金,俄国作家,诗人。

代表作有小说《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

故A错误,选A。

14.下面关于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科幻小说将科学和幻想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片奇妙而又合理的想象天地。

刘慈欣的《朝闻道》、阿瑟•克拉克的《星》、弗诺•文奇的《真名实姓》等都是此类小说名作,读来令人兴趣盎然。

B.《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C.《卖油翁》《爱莲说》《孙权劝学》三篇文章的作者都是北宋时期的,其中《孙权劝学》选自司马迁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从战国到五代之间的史事。

D.《木兰诗》中“对镜帖花黄”,“花黄”是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物,一般是未出阁女子的装饰,所以后来就有了“黄花闺女”之说。

【答案】C【解析】C.表述错误。

《资治通鉴》作者是司马光。

15.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被后人称为“诗史”,他的诗被称为“诗圣”。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展现了一个生活贫困,却舍已为人、关心天下“寒士”、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

B.《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借物寓意的杂文,“说”是“谈谈”的意思,是一种议论文体裁。

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不重视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

C.《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长写山水游记,本文是他游览永州之时所写的“永州八记”的第四篇。

“记”是一种文体,以记叙描写为主,也可以议论抒情为主。

D.《社戏》作者是鲁迅,选自《呐喊》。

《社戏》一文记叙了鲁迅和他儿时的伙伴阿发、双喜等一起钓虾、看戏、偷罗汉豆等有趣的故事。

【答案】B【解析】A.①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②他的诗被后人称为“诗史”;③他被称为“诗圣”。

C.“记”不以议论抒情为主。

D.《社戏》是小说,文中的“我”(迅哥儿)并不能等同于作者。

故选B。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书信,一般包括称呼、问候、正文、结尾、署名、日期等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