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主题征文
《传承中华文化 共筑精神家园》征文:中国传统文化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征文:
中国传统文化
《传承中华文化
共筑精神家园》征文: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继承和发扬是我们终生努力以求的事。
我们中国人应该学习优秀文化,还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那中华传承有哪些?尊老爱幼、乐于助人、孝顺父母、、、、、这些美德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创造和平社会,也是现代人的修养。
中国有句古话:百善孝为先。
古人从小就懂得孝:子路是春秋末鲁人,从小家里很穷。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
子路想:翻过几座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了吗?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上父母吃上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了疲劳。
邻居们都夸他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在我们身边,就有许许多多像子路一样孝顺的人,也有乐于助人的人们。
公车上,一位小学生见到一位白胡子的老爷爷,正好车位上人满了,老爷爷只好站着,旁边的年轻人看都不看老爷爷一眼,也不让座。
一位小学生生站起来说:“老爷爷,坐我这吧!”大家都夸这位小学生有礼貌,旁边的小伙子默默地低下了头。
这就是中华美德。
传承中华美德要见贤思齐,从小事做起,才能成为高素
养、讲文明、有爱心的中国人,也只有这样,才能永远保持美德的光辉。
六年级《传承中华文化 共筑精神家园》主题征文

六年级《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
主题征文
六年级《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主题征文
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她养育了十三多亿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德的炎黄子孙,经历了百余年的磨难,如今,终于成了一条金光闪闪的东方巨龙!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美德将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为祖国的繁荣富强顽强拼搏,奋斗不息。
例如最美教师“王周明”,是一位五十多岁的班主任在地震发生时,他指挥学生分两路从教室的前、后门逃生。
房屋垮塌的一瞬间,他一个箭步冲上前去,把还没跑出教室的一名女生推出教室。
这时,一根粗大的横梁打在他头上,他的头盖骨被击碎了……我们最美的王老师用自己的身体护卫着学生,用自己的生命保护着祖国的下一代,这不就是很鲜明的事例吗!还有一位被誉为“最美富二代”的周江疆在生死抉择面前诠释了人生最高价值,他用年轻的生命向我们展示了平凡中的伟大。
XX年7月2日凌晨,山东烟台开发区发生了一起火灾,通州建筑公司第十分公司总经理周江疆第一个发现火情,他边逃生边大声呼叫沉睡的员工,为了救被困员工,自己安全撤离后却又冲进火场救人,被困的10名员工都获救了,而无情的大火却吞噬了这位年仅28岁的江苏籍老总宝贵的生命。
如果我们要给这个186米个头,平时
开着保时捷的“富二代”建筑公司老总贴上标签的话,他就是典型的“高富帅”。
身家千万的他为救员工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这不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体现吗?
这就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面对死亡的威胁毅然选择正义和付出,敢担当,有责任感,这些都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精髓所在。
中华传统文化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众志成城,把中华文化传承好,发扬光大!。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主题演讲稿6篇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主题演讲稿6篇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主题演讲稿 (1) 亲爱的同学们: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尊老敬贤是我国自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具有现实意义。
仪尚适宜是中华民族素来注重通过适合的形式,表达人们内心丰富的情感。
礼貌待人,礼貌是人类社会据以促进人际交往友好和谐的道德规范之一,是构建起与他人和谐相处的桥梁。
容仪有整是一个人的仪表、仪态,是其修养、文明程度的表现。
以上几个方面是我国传统礼的精华。
对别人有礼貌就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周恩来无论在多么艰苦的环境里,总是保持着礼貌。
每次约见客人时,他总是会提前到达目的地,与客人见面,言谈举止都非常有礼貌。
约见结束后,每次都不会先走,而是等客人走了之后,他才离开。
身为一个国家,他处处以礼待人,还礼貌行车,每次都是让外宾走光后他才走。
外国记者曾赞扬道:“凡是见到他的人都认为他具有一种难以形容的魅力,其人品非凡,而且令人神往”。
这说明了一个人非常讲礼貌、讲文明,这就是一种内在美丽的外在表现。
虽然有许多人讲礼貌、讲文明,但是有些人并不讲文明、讲礼貌,仍然我行我素。
我家门前有一条街道,有很多人都乱穿马路,不按交通规则行驶。
还有许多行人,没有耐心等待红绿灯,就直接横穿过去。
他们只想贪图省,却忘记了安全第一。
实际上路口的红绿灯不过就1、2分钟的功夫,往往人们就淡忘了法律,绿灯变黄灯的间隙,汽车还一闯而过。
这种事情我就亲眼见过一次。
那天,一辆小轿车过红绿灯时直接闯了过去,这时正好有一辆小货车驶过,直接把小轿车撞翻。
车里的人被急忙送进了医院。
这就是不讲文明的恶果呀。
现在乱穿马路的人轻则车辆破损,人员轻伤,重则造成人员瘫痪甚至将伤及性命。
难道这些闯红灯的人们只为了短暂的几秒钟,从而断送自己的性命吗?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传承文明礼仪是每个中国人的义务和责任,我们一定要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向全世界展现我国的风采。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主题演讲稿11篇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主题演讲稿11篇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主题演讲稿 (1) 同学们:从诸子百家到四大发明;从四大名著到数学医学,从书法绘画到建筑水利,从曾经的没落到如今的泱泱大国……无不闪耀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仁人志士层出不穷,中华美德熠熠生辉,民族精神世代传承。
如至圣先师孔子,抗倭名将戚继光,自强不息的范仲淹,精忠报国的岳云……他们的美德,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他们的民族英雄气节,无一不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滋养着我们民族的灵魂,成为支撑民族团结奋斗发展繁茂的精神力量,引导中华民族应付各种挑战,包括天灾人祸,外来侵蚀;适应形势各种变化,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人口最多,正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社会主义大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在这样的时刻,我们更应好好学习,珍惜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好中华文化的传人。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
让我们携起手来,众志成城,把中华文化传承好,发展好,共同筑牢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的文化力量。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主题演讲稿 (2) 漫步书中,拈一朵文学之花,品一杯淡雅清茶,四周氤氲着书的芳香,轻轻拿起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雅致的装帧映入眼帘,水墨山水浮现在褐色的封面上,显得庄重而宁静。
细细品读,回味无穷。
《山居笔记》是余秋雨先生历时两年,不断发现,不停思考,奔波跋涉,努力考证,一路走来“把深涩嶙峋的思考精炼得平易可感,把玄奥细微的感触释放给更大的人群。
”跟随余秋雨先生的步伐,一起领悟中华文明的瑰丽文化。
乘一只孤舟,在碧波荡漾的历史长河中划行,看到远方有一个孤独的背景,细细看来却是如此沧桑。
那是一个令人们恨之入骨的王朝,它与外国侵略者们签订了一条条丧权辱国的条约。
那个王朝是一部沉重的血泪史,让后人引以为戒。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范文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范文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国学是我国的一大文化,国学小名士便是国学的传承。
有人可能问我国学到底是什么,以前我也不清楚,是诗?还是词?现在我知道国学并没有标准,琴棋书画诗等等,跟中国有关的,都是国学。
回归国学,就应当理解文字的内涵,就应当渗透进生活细节,传承经典文化中的精华。
光靠知识的灌输并非是国学的最终目的,对于教师来说,国学教育的意义应该是渗透进每个孩子生活的细节中,贯穿在做人的道理中。
知行统一,不能坐而论道。
不要让国学学习仅仅是课堂上的一道风景,而不加深学习,加深印象,国学小名士便是给了我们这样的一个机会来加深印象。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这些都是国学小名士教给我的。
国学小名士不仅能让你加深印象,还会回想典故和诗句。
要知道国学是师古之学,但师古不能泥古,更不是简单的复古。
中国传统教育常常以礼节教育为主,在学习国学的过程中应适当取舍。
不能一本正经的,按照书里原封不动搬出来也不能给了书里完全不一样,这就是老师的责任。
既然我们学的开心,也不能让我们一点也不理解诗句的意思。
因为现在许多人总是弯着腰,低着头玩着手机,所以现在去学习国学古文的人是真的不多了。
没有人会去关注我们的祖先传承给我们的文化,而是都去在玩娱乐游戏。
就算是学习了国学,真正可以把国学全到理解贯通的人是不多了。
所以,我们要接着传承国学这个无价之宝,让国学这中国的灵魂继续传承下去,让博大精深的文化在我们心里永存!【篇二: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我有一个伟大的祖国,她是不屈的象征,她是坚强的诠释,她是胜利的誓言,她是华夏子女心中不灭的太阳。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征文范文5篇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征文范文5篇中华文化是一种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
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以下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关于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的征文范文,仅供参考。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征文范文1:文明的社会,需要文明的我们。
——题记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是一个讲究品德教育、个人修养的民族,一种执着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宽容微笑都能融汇成美德赞颂曲上,一个个动人心弦的音符。
高尚的道德品质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具有的,道德品质高尚的人有很多,我们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人最美司机吴斌。
在20XX年5月29日,吴斌驾驶客车从无锡返杭途中,突然有一块铁块像炮弹一样,从空中飞落击碎车辆前挡风玻璃砸向他的腹部和手臂。
面对肝脏破裂及肋骨多处骨折,肺、肠挫伤,危急关头,吴斌强忍剧痛,换挡刹车将车缓缓停好,拉上手刹、开启双闪灯,以一名职业驾驶员的高度敬业精神,完成一系列完整的安全停车措施,确保了24名旅客安然无恙,而他自己虽经全力抢救却因伤势过重去世,年仅48岁。
和最美司机吴斌一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的人还有最美女教师张丽莉。
20XX年5月8日20时38分,在佳木斯市胜利路北侧第四中学门前,一辆客车在等待师生上车时,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致使车辆失控撞向学生,本可以躲开逃生的张丽莉,危急之下,教师张丽莉将学生推向一旁,自己却不幸被碾到车下,造成双腿截肢,骨盆粉碎性骨折,以至生命垂危。
同样的人,还有最美妈妈吴菊萍。
20XX年7月2日下午1点半,在杭州滨江区的一个住宅小区,一个2岁女童突然从10楼坠落,在楼下的吴菊萍奋不顾身地冲过去用双手接住了孩子,女孩稚嫩的生命得救了,但吴菊萍的手臂瞬间被巨大的冲击力撞成粉碎性骨折。
这些难道不是一种品质吗?同学们,我们要在学习知识中感悟真理,生发爱国情感,凝聚民族力量,增强美德意识,弘扬时代新风;在生活中锻炼品质、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使我们成长为具有高尚美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建设人和接班人。
中学生《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征文范文

中学生《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征文范文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
就等于割断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实质上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这种民族精神,始终在中华的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由此形成的中华文
化优秀传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主流和精华。
科学扬弃,为我所用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
我们要善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海纳百川,走向人类世界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
的其他文明,都是人类文明创造的成果。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精髓和传承的载体。
汉
字是中华民族的徽记和象征,也是目前世界上被连续使用时间最长,使用
人数最多的文字。
五千多年来,汉字是上自国家政治、经济、外交,夏至
黎明百姓衣食住行、喜怒哀乐的重要载体,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基石。
世代传承的文明礼仪,中国素有“礼仪之邦”。
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
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礼仪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
几乎渗透于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
积极、普
遍意义的传统文化礼仪,如:尊老敬贤、仪尚适仪、礼貌待人、容仪等等。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征文500字5篇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征文500字5篇----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下面是作者为各位老师家长学生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借鉴参考阅读,您的努力学习和创新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欢迎下载!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征文500字1:中华文化从古至今----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其中,中华文明历经千年以上的时间和历史演变,才成为如今一个拥有灿烂文化的中国,它带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屹立在世界东方。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没有中华文明传统文化的传承,我们就会失去实现“中国梦”的努力方向,就会失去中华民族“礼仪之邦”、“文明之邦”的美称。
因此,记得在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老师就向我们推荐过《弟子规》这本国学经典。
这本书让我了解到,做人要懂得孝敬父母、关爱兄弟、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等高尚美德。
而其中“入则孝”这一部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身为炎黄子孙,就该懂得“百善孝为先”的道理。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有幸观看了《2015年最美孝心少年》的颁奖典礼,知道了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感人故事。
其中一位名叫邵帅的男孩吸引了我,这个男孩为了给母亲治病和时间赛跑,利用放学时间送票。
他平时最害怕的就是在黑暗中孤独一人的时候,可是他为了母亲克服了这个心理阴影。
就是这么一个胆小的男孩最后竟然做出为母亲捐骨髓的决定。
他的举动不正体现出了一个孩子对母亲的孝道吗?俗话说:“羊羔有跪乳之义,乌鸦有反哺之恩。
”《跪羊图》古往今来感动了无数人。
这些鲜活的事例无不让我们感受到:这个世界,唯有爱能冲破一切阻碍。
同学们,从这一秒开始,让我们一起用爱填满世界,用行动孝顺父母。
不要等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时候而伤心悔恨呀!所以,就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将中华文化传统美德继续发扬光大,共筑我们美好的精神家园吧!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征文500字2: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
从我们祖先创造发明甲骨文开始,一直到今天的人类文明,无一不证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主题征文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征
中国,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在
这片土地上静静流淌千年,养育了无数的中华儿女。而这些
优秀的文化滋生了人类心中的美德——感恩、诚实、勤俭、
爱与奉献,它们像一颗颗明净的星子,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
生辉。
妈妈曾经告诉过我这样一句话:做人要心存感恩。想一
想是谁将我们带来这大千世界阅尽繁华?是谁含辛茹苦将
我们哺育成人却没有半句怨言?是谁为我们奉献一生心血
却不求任何回报——是我们的父母。还记得那年春晚,一首
《时间都去哪儿了》令无数在场观众感动落泪。一位女士甚
至伏在白发苍苍的母亲膝上,失声痛哭。而那位花甲之年的
母亲,用粗糙而温暖的手掌抚摸着女儿的头,眼底尽是满满
的欣慰和爱意。我想,这首歌之所以能够引起许多人的共鸣,
一定是因为“感恩”这种美德将一些说不出的美好感情,维
系在了一起。
人无信不立。诚信是为人之本,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
德。没有诚信,人心就会变得贪婪、堕落,人会慢慢地失去
责任感,最后众叛亲离,走向灭亡——这绝非妄言,因为一
个没有诚信的人是难以让他人接受的——相信大家都听过
“狼来了”的故事,故事里的小男孩在一次次欺骗和谎言中
渐渐失去了村民们对他的信任,最后他的羊都被狼吃掉了。
可见能赢得他人的信任是非常可贵的,但如果利用他人的信
任来愉悦自己的心情,别人就不会再相信你了。
勤俭是传统美德中一个永恒的话题,用比较时髦的说法
叫实现“可持续发展”。毛主席曾经说过:“浪费是极大的
犯罪”。是的,在过去的日子里,人们吃不饱穿不暖,生活
条件很差,自是懂得要勤俭节约的。但随着时代的大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好,但却将勤俭
节约四字渐渐淡忘了。一粒米、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其实都是弥足珍贵的资源。如果
我们每天浪费一点点,那么日积月累,长此以往,将是一笔
多么大的损失啊!
奉献是一种社会大爱,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美德。奉献
意味着无私,意味着一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态度。
我觉得这是很不容易的,因为人活在世上,总会有点私心,
总会为自己的切身利益而紧张在意。当个人利益和集体甚至
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那些能舍小家顾大家,为他人而努力
的人,才是最伟大的。
古老的中国拥有五千年灿烂的文化,作为炎黄子孙的我
们,不仅应该了解和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更要矢
志不渝的将它传承下去,这样才不会辜负古圣先贤,也不会
浪费他们为我们留下的珍贵的文化瑰宝。